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由於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為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説一説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閲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在學生習慣的培養方面,我注意讓兒童在規範中學語文,打下學好語文的基礎。這並不與在"玩" 中學習語文相矛盾,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個性" 必須在一定的規範中張揚才不會使學生走上發展的歧途。所以,教學決不能從統得過死轉向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把"度" 這一關。在聽、説、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範,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

闖字的識字,有的學生説:這是一隻馬跑進門了。不是,這是馬兒被關住了失去了自由,想衝出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有的學生説:這是門跟門有關係,就是衝進門或衝出門的意思…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覆現;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製成小報;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法。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4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怎樣去上好一堂課,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有效教學的一點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怎樣使我們的教學更具有有效性?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誰的本領大》這篇課文時,我畫了張太陽和風的圖片貼到黑板上,讓孩子們站起來,跟我一起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當做完一遍,我又把圖片拿到同學們中間,讓孩子們繼續跟着我做。反覆幾次,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説,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背得開心極了。當你看見孩子們學得快樂極了,玩得開心極了,你會幸福無比,感到教學的真正樂趣其實就在這裏。“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説:“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在教學《青松》後,引領學生閲讀背誦了《竹石》、《春雨》等幾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閲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着自豪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着……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能夠在課堂上那短短几十分鐘之內,傳給孩子更多知識!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5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美麗的葉子》一課,雖然學生對葉子並不陌生,但對於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葉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啟發孩子根據觀察課本第17頁上四位作者所採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現出的葉子四種狀態的美,讓孩子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表現葉子,特別是有的孩子選擇了用幹葉子刷上水彩拓印葉子,因為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水彩顏料,可以説對蘸滿顏料的葉子和水彩所顯示出的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校園裏的樹葉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校園的樹木上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適時提出問題:我們能部能選擇乾的葉子用上這些美麗的顏色拓印出葉子的外形和葉脈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並印出自己喜歡的葉子,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6

敬愛的老師:

老師,我錯了,我不應該在課堂上講話,更不應該不認真聽課,即使我不愛聽課,可也不應該講話。老師,我錯了,我以後一定要認真聽課,做一名好學生!

其實,想想老師們平時的辛苦,我更加覺得我自己錯了。老師是多麼辛苦啊!天天晚上為我們批卷,而往往批完已是清晨。老師啊老師,這個多麼崇高的職業!而我,居然不愛聽老師的課。誰知道老師又是多玩備的課啊!一想到這裏,坐在寫字桌上的我不禁流下了懺悔的眼淚。老師,我錯了!老師,對不起!我以後一定認真聽課,不再講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會用我的成績來報答您的,我親愛的老師!

這是誠懇版的...

今天,我懷着愧疚和懊悔給您寫下這份檢討書,以向您表示我對上課講話這種不良行為的深刻認識以及再也不在上課的時候講閒話的決心.

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檢查,我對於我這次犯的錯誤感到很慚愧,我真的不應該在早自習的時候説話,我不應該違背老師的規定,我們作為學生就應該完全的聽從老師的話,而我這次沒有很好的重視到老師講的話。我感到很抱歉,我希望老師可以原諒我的錯誤,我這次的悔過真的很深刻。

今天我真的是很深刻的認識到了我的錯誤,知道老師説的話就要聽從,老師説的話也絕對會實現她的諾言,老師所要管的一定是為了我們學生好,所以我們不用挑戰老師的紀律,我們還是學生,沒有能力對老師説出來的話產生不聽從的想法,我們學生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聽從老師的話,好好的學習好,讓老師可以放心,讓老師可以信任。

檢討人:

X年XX月XX日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7

作為一名國小音樂教師,我認為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完全的掌握課上所學內容是最重要的。

那麼創設情境教學對上好一節課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與思維特點,使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在無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情景教學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也分不同的種類,比如在教歌曲《小紅帽》時,可以用圖畫再現情景,畫上小紅帽提着籃子沿路去外婆家的快樂的情景。

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來源於音樂的 啟發。”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通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造性的發揮。

為進一步掌握已學的唱名,我在 演奏音符的同時,要求扮演音符的學生將聽到的音高按先後順序迅速排好,並在線譜上找到各自的“家”,同 時唱出唱名,唱準音高。這樣,不但使學生們活躍了思維,訓練了大腦,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

教舞蹈律動時,讓學生自己一邊聽着音樂,一邊自己去理解音樂的意思,一邊自己創作出符合本音樂的舞蹈律動。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聽到的音樂用自己的手、腳 做動作去自行發揮、自我表現。有一次,我讓學生們給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編排舞蹈動作,全班幾十個人分小組編了十幾個個小舞蹈,儘管基本上每個舞蹈動作改變都不大,但我還是表揚了那些同學,因為這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才創作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徵,並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悦、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8

尊敬的**老師:

今天,我懷着愧疚以及懊悔給您寫下這份檢討書,以向您表示我對上課不認真聽講這種惡劣行為的深痛惡絕及堅決改正的決心。您曾經三令五申,一再強調,全班同學要認真聽講。老師反覆教導言猶在耳,嚴肅認真的表情猶在眼前,我深為震撼,也已經深刻認識到此事的重要性,於是我一再告訴自己要把此事當成頭等大事,不能辜負老師對我們的一片苦心。

對於我不認真聽講的事情,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如下:

1、 讓老師擔心我的學習。本應上課認真聽講,可我卻沒能做到,讓老師工作分心,同學跟着一起受到更為嚴重的後果。

2、 在同學們中間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於我一個人的錯誤,有可能造成別的同學的效仿,影響班級紀律性,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不負責。

3、 影響個人綜合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在本能提高的條件下未能得到提高,違背父母的意願。

如今,錯誤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深刻檢討,認為深藏在本人思想中的致命錯誤有以下幾點:

1、 思想覺悟不高,對重要事項重視嚴重不足。就算是有認識,也沒能在行動上真正實行起來。

2、 思想覺悟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本人對他人尊重不足。敬愛的老師講課這麼辛苦,我卻沒能尊重您的勞動。

3、 平時生活作風懶散。

據上,我決定有如下個人改正措施:

1、 按照老師要求繳納保質保量的檢討書一份!對自己思想上的錯誤根源進行深挖細找的整理,並認清其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2、 制定學習計劃,認真克服生活懶散、粗心大意的缺點,努力將期考考好,以好成績來彌補我的過錯

3、 讓同學們監督我。保證不再出現上述錯誤

請關心愛護我的老師同學繼續監督、幫助我改正缺點,取得更大的進步!

檢討人:

**年**月**日

XX年XX月XX日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9

《長度單位》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的一個概念性的認知內容。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探索性操作,在這次《長度單位》教學活動課中給我以深深的啟迪。長度單位我基本上用了三個課時,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測量來感知米與釐米的區別與聯繫,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實際長度!

教師的精心準備、學生的全員參與,確實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興趣的激發、經驗的積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在第一課時的時候,必須得完成一個教學難點,就是“總長度與標準量的關係”,這個似乎和高年級的“商不變性質”有點相像。呵呵!

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全程參與學習過程,利用操作、比較等手段獲得感性認識,切實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易於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其認識的內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展。學生正是通過擺弄客體而獲得客體的知識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驗證的東西,比老師講解給他們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觀察、操作、討論┉┉是數學活動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給學生創設更多的操作實踐機會,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他們可以親自進行最廣泛意義的實驗、試驗及觀察,能夠提出問題,並從實踐操作中自己尋找到答案。

“釐米”這一單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而且較容易讓學生認識。所以,我將“釐米”作為教學的基點和重點,首先來認識。

為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學“釐米”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1、猜一猜。讓學生先根據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猜一猜:1釐米有多長?再請猜得準的學生説一説:你是怎麼猜準的?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許多知識是自己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的。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

2、看一看。通過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釐米”,並且知道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就是1釐米。然後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字之間的長度也是1釐米?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認識1釐米的長度。

3、估一估,量一量。給學生提供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長度單位表象進行估測,再利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把數學和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

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其包含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重點是進位加和退位減。下面就談談自己上本單元后的一些課後感吧!

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雖然注意了知識間的相互遷移,重視了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希望使學生易於接受、理解。而且也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擺小棒的方法,力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抽象算理。但錯誤的情況依然存在。存在錯誤情況有:(1)橫式上的得數漏寫。(2)筆算中進位“1”沒有寫,做時沒能在十位上加“進1”。

又如《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難點,對於退位減法,在課堂中我也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自己發現退位算理。其實,在課堂中學生的算法多樣化,如有學生從問“十位算起”可以嗎?通過比較優化,最後選用最基本的算法(從個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過一定的練習加以鞏固。但學生的錯誤還是有。如:(1)倒減。(2)無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對這樣的錯誤時,我想重要的是將這一錯誤資源整頓。通過學生板演,我和學生一起抓典型的錯例,和學生一起分析錯誤的所在,是粗心的錯誤,還是方法的錯誤,或還是其他的錯誤。讓學生也在作業中反思自己的錯誤,以便在今後的作業做更能避免這樣的錯誤。因為計算題的內容畢竟有別於其他內容的學習,他更要學生養成細心做題的習慣。所以,糾正錯誤,在揪錯的道路上讓學生更好地養成學習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上本單元我們三位老師感受最大的是學生作業的正確定率不高。一次作業下來,做全對的學生不多,究其原因,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不高。還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這也是正常的吧,因為學生剛學會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馬上讓學生口算,速度和正確率可想而知是沒有的。結合本學期要進行口算能力的測試,還是要加強口算的練習,但是如何加強,還是值得我們探討吧!

三《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對於“角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的知識,新課標中只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角,直觀建立角的表象即可,所以在設計時,我沒有過多的加深知識難度,而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有關角的初步知識。

1、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角的表象。

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很多的角,但對於數學意義上的角,還很模糊、抽象,因此,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角,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⑴找一找,先從主題圖中找出角、找出教室及周圍的角;

⑵折一折,讓學生參與體驗創造角;

⑶摸一摸,感性體驗角的特徵;

⑷説一説,將角的知識還原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⑸做一做,進一步把角形象化,把感性認識昇華為理性;

⑹畫一畫,對角的認識的提升,能力的培養。

在找——折——摸——説——做——畫幾個步驟中,學生調動了生活經驗,充分的運用感知覺,饒有趣味的自我建構了角的概念。

2、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

我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積極探索自己未知領域的知識,自己去發現、去創新。如:在讓學生自己製作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用兩條硬紙條做出三種不同情況的角,一種是常見的只有一個角,另一種是十字形的角,還有的是T字形的角。這裏學生做的時候有的並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幾個角,只認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則是自己知道發現並創造出來。我在這時因勢利導,先讓學生説出他説的角是指哪個,問就這一個角嗎,還有嗎,能比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嗎?並及時給予表揚,這樣既能鼓勵其積極性,又能鞏固對角的認識,一舉兩得。通過這些數學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四 人教版表內乘法(一) 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數學來源於生活及學生實際操作,首先通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十分喜愛的遊樂園引起學生的興趣,為認識乘法作準備。接着讓學生用小棒擺各種各樣的圖案,由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本課。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而我在教學中只輕輕地點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這節課使我認識到:信任學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自己去學會;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的,讓學生自己去講。

五《觀察物體>>的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看一看(一)》的教學,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有如幾個特點:

1、活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紙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説一説,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麗的學校):判斷是從正面、側面,還是從上面拍攝的。讓每個學生結合學校的實景觀察圖片,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時,形狀是不一樣的;及通過玩手中的長方體並猜出顏色這個遊戲,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紙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説一説,站在什麼位置看到了紙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學生對於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孩子竟然説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我想如果在課前複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在課堂上曾出現這麼一段小插曲:讓學生自學長方體各個面的名稱後,彙報時,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他站在長方體的正面(正面紅色),説正面是紅色的,當他站在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側面黃色)時,還説正面是紅色的。這時,一個孩子很敏鋭的發現他説的是錯的,及時走上前糾正了剛才那位同學的錯誤,而且表述的非常清楚。這個孩子多會學習呀,可惜的是我的評價沒有跟上去,沒有為他的勇於質疑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無疑是我這堂課的遺憾。都説現在的孩子傾聽不好,如果我及時抓住了這一契機,對其他學生無疑是個最好的榜樣,可惜我錯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是多麼的重要。

六《表內乘法二》教學反思

@@@ 學生在學習7--9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6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瞭解,但7--9的乘法口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我於是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讓學生自主參與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1、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充分利用教學插圖及教學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口決的編制學習過程中。

2、小組合作,主動探究,編制口訣

學生已經學過了1到6的口訣,已經知道了口訣的一些特點,如小數在前面,大數在後面,還有積的一些變化規律。所以我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己編口訣。然後指名反饋。在檢驗學生的口訣時滲透兩個乘法算式、用加法計算等一些基本知識。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口訣,找一找口訣的規律。

3、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這單元教學,我認為還有一個閃光的地方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經歷合作的愉快,因此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合作意識也增強了。當然也存在着不足,我認為我的評價語言過於蒼白,針對性不強,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評價語言的運用,讓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帶來收穫。

4 、多種形式練習

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送繞口令“數棗”、利用規律記憶,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

《看一看,擺一擺》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鞏固對前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應用。本課是由“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和“用小棒拼擺圖形”兩部分內容組成,在第一節小組教研的基礎上,形成的二次教案。再次教學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內容生動有趣,激發學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中通過從不同位置觀察實物玩具,將“看”和“擺”兩個不同的數學活動內容結合起來,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拼一拼、説一説等活動,全面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和思想,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

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能激起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然後放手讓學生主動操作、自主探究,使學生去嘗試和探索,並儘量讓他們有充分的思考和展示的過程,比較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注重情感教育

課件都是和生活聯繫緊密的,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象的感知“只有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和大家友好相處”的生活道理。

統計 教學反思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1個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二年級這節統計課最大的變化就是隨着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個格字代表2個單位。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原意是想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喜歡的可愛的小動物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信息來自生活,並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本節課自我感覺最好的就是真正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但更多的是遺憾,具體地説有以下這些不足之處:

1、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知識的程序就越高,課中我以最喜歡的動物導入新課,但思考得十分不足,課件做得吸引力不夠,所以從一開始學生的積極性就沒調動起來。使得很多平時發言積極的學生在之後的課中都保持沉默。

2、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前面數據的收集、整理都已到位,但數據的描述還不夠,低年級是十分重視口語表達、觀察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時特別強調描述和分析,分析有學生自己分析以及教師對作品的分析,但在實際教學中卻並未實施到位。主要原因是對教案不熟、心理素質以及應變能力有待提高。總之就是不夠勤勞。

3.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因此,在教學中,要儘可能為學生創設寬鬆的探索環境。如在教學中,學生會問那麼三格該怎麼表示呢,這一問題我首先已作好思考,也就是要塗半格,會出現兩種情況:豎着塗半格;橫着塗半格。但思考的還不夠充分,就是到底哪種是合理的。自認為兩種都可以。後來課後通過其他老師的幫助才認識到應是橫着塗半格才是合理的。

4.一節課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課中老師應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又要使學生的學習有效。原因有二:語言不夠精練;可能還不夠細心。使得時間的有效性沒把握住,課還沒完就匆匆結束了課。

以後的措施: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多閲讀有關教學的書,提高教學能力;多練練語言方面的技能,時時注意。

《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這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的內容,其目的在於試圖將重要的排列、組合教學思想以上及其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並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的、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一、創造利於學生自主探索的問題情境。

首先,由“參加森林運動會”這個情境引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再引導學生用三個數字探索排列組合的規律。其次為了鞏固這節課的重點,又創設了兩個問題:站跑道和握手祝賀。

二、提供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因此教學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實踐活動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本節課以森林運動會貫穿全過程,為學生創設了4個實踐操作的機會:找號碼布、握手祝賀、選道路、購買汽水。

三、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

本堂課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突出,學生參與的面比較廣,這種童話式的數學情境,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通過動手擺一擺,發現了只有按照規律有順序地排一排,才能不會落也不會多。另外我在執教過程中發現了以下幾點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1)原本預設讓學生從比較中得知按規律排的好處,但是學生直接出示了兩種好方法,學生了解方法的好處,但沒能讓學生從比較中得出結論,加深印象。這種預設與生成的不同,在我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生成性的資源。

(2)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知識目標不要求所有學生都能掌握,雖然學生意識到了要按規律有順序地來排,但部分學生在沒有提示之前,不知道要按怎樣的規律來排,如何促使更多的學生懂得按照怎樣的規律來排,促進課堂的效率,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説是無處不在;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大自然等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地美的享受。但是,人們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美的感受,即審美。國小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可見,在國小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

一、發現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展示給了人們:冬天白雪下的樹、秋天飄飄的紅葉、夏天碧海黃沙、春天草綠花紅、青山綠水、旭日斜陽、藍天白雲、奇花異草……自然界絢麗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獲取表象的豐富源泉,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賞大自然和接觸生活,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美,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藝術上的美都來源於生活。讓我們領着學生放飛思想,把美術課堂搬到室外去,然後再把課外獲取的美景知識帶回課堂內,讓斑斕的景色在課堂中釋放光彩。二年級美術課中《影子大王》、《美麗的昆蟲》、《小蝌蚪》等內容是學生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非常熟悉的東西,孩子們幾乎是熟視無睹,根本感受不到這些東西是美的,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些平凡的東西中藴藏的美。可以採用通話故事,卡通音樂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發現這些東西的美,通過發現這些平常東西的美從而更加激發學生髮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説,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對於國小生而言,老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無論他們畫出怎樣奇形怪狀的作品,都要給予肯定。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打開自己的想象空間,填滿無限遐想的想象。

二年級美術課中的《自畫像》、《神鳥變樹》、《聽聽畫畫》、《神奇的小畫冊》、等內容就是培養學生想象美的好素材。如《自畫像》,學生自己,自己既是最熟悉的,又是最陌生的。為什麼呢?自己對自己的一切還有誰能比自己更熟悉呢?但是又有誰能完整的看到自己的身體外貌呢?要想畫好自己的自畫像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誰都想把自己畫得漂亮一些。這時候老師可以實時引導,讓學生展開想象,把自己放在具體的情景中去畫,二不一定要按照課本上的例子就畫一個頭像。説實話,畫人物肖像本身就是非常難的,何況是畫只在鏡子中看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呢?至於《神鳥變樹》就更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了。神鳥?誰知道是什麼樣子?沒人知道。既然沒人知道,那就好辦了,大膽想象,怎麼神怎麼想,何況神鳥還要變成樹呢!

三、創造美

激情引趣,培養創美意識有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習變得積極主動,從而獲得良好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教學的導入,讓學生學得主動,學有興趣,樂意去作。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所學的剪、拼、撕、貼、刻、折等製作方式,加強學生動手能力。二年級美術《灑水成畫》、《大嘴巴》、《童話屋》、《搖滾小精靈》、《捏泥動物》等內容就是很好的引導學生創造美的素材。如《灑水成畫》讓學生在以水為比,大地為布即興作畫,學生興趣空前濃厚,創造空間大;《童話屋》讓學生用最常用的材料進行剪、拼、撕、貼等方式創造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搖滾小精靈》、《捏泥動物》也是如此。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黃山的奇鬆、怪石、雲海、温泉號稱“天下四絕”。《黃山奇石》一文主要講了黃山四絕中的一絕——怪石。課題“奇”,就已向學生交代清本文所講內容,使我們知道課文要寫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與眾不同。教材將文本安排在第一組課文中,而這組課文雖以秋天為線索,但又不侷限於秋景。教學時引導學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的同時,還要通過文本使學生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之情。

一、 教學設計為導遊帶領遊客欣賞美景這樣一種形式。

從圖入手,先讓學生從直觀感受“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橫生;再由圖及文,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展開想象,這是我教學本課的主旨,以遊覽形式開始,以學生運用文本知識講解結束,有始有終。

二 、都通句子,美讀全文 。

對於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已能將課文中的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但要做到有感情誦讀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對於像《黃山奇石》這樣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將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繪的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的美文寫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讀出感情就困難了。因此,我把美讀課文與展開想象銜接在一起,讓孩子們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圖—文—想—畫—説,結合起來體會文中描繪的各種石頭的形狀,小中見大,從而感受整個黃山的神祕,產生喜愛之情。在此基礎上師—生、生—生互動讀、評;小組讀、競賽讀、展示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將學生讀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誦讀。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石頭的樣子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形狀了。

三、 放飛想象,嘗試塗鴉。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到這時水到渠成,我順勢引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説一説。孩子們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們腦海中的天狗,獅子、仙女也像作者寫的奇石一樣,太奇了!讓你不得不歎服孩子們大膽、無拘無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畫中的狗、獅子、仙女……均沒有脱離現實生活,還沒能很好地領悟到石的形奇。

四 、挖掘教材,填補空白。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挖掘文本空白進行拓展,跳出課文教課文,因孩子們已深深地被黃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給其它石頭起的名真可謂豐富多彩:海底撈月、石海泛舟、老鷹抓小雞、凝神靜思、盼……到這裏,我覺得已將孩子們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們更驚歎於大自然的偉大、鬼斧神工了!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1、整節課之中,讓學生自由讀文過多,要在讀書的形式方面多變化。低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合這種集體的自由讀文,教師也不便於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

2、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地説”“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3、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生讀書時拖音、低着頭讀書、不認真聽別人發言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掉。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進行課改一月有餘,我們課改組10名教師經過認真學習,多輪課堂教學打磨,包括了一輪亮相課,要求每位課改組的教師都要跟上,進行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接着進行一輪過關課,現在過關課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大家的積極性達到了空前的高漲。已經有3人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比較成型了。

在今天的聽課中,我覺得老師們的課堂教學進步很大。表現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明顯,自學深入、交流有效、彙報與補充深刻。

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找準落實教學目標的切入點。在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從課文的內容入手,從指導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從主要問題的設計等方面入手。要求我們老師能夠定準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學生的學法。

2、關於加強朗讀指導的教學。語文教學少了朗讀,總讓人覺得有缺憾,也沒法實現語文教學各學段中對有感情的朗讀等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最缺少的就是指導朗讀,很多老師也都提出了不知何時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我想是否可以單獨加一個朗讀展示的環節?或者放到小組展示中彙報到重點語段時,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有感情的讀一讀?是否可以在小組展示後其他小組補充時進行展示?

理解課文內容是一項最重要的教學任務與目標,而朗讀是理解的開始,也是快速有效地檢驗學生是否理解透徹了課文內容的手段和方法,當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品悟到情感後,自然能夠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確非常重要,在我們所進行的這種課堂教學方法中,將有感情的朗讀加入進去有非常多的困難。但是無論有多麼困難,我們都不能夠缺少了朗讀指導,讓我們共同實踐,找到最合適的指導朗讀的時機與方法。

3、關於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在上週召開的教研員培訓會議上,對導課、結課、抓住課堂生成等方面,領導為我們指明瞭一些有效的做法。一是我們要精心準備導課,導語或導入新課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產生興趣,引起學生探究和學習的慾望。二是關於結課,我們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當學生討論或者交流的時間很長,還有很短的時間就要下課了,這時我們一定要及時進行總結、引導,引向當堂檢測環節,然後按時下課,在我們的展示課上絕對不能拖堂,這是常規的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關於課堂生成的問題,我們要抓住生成點,也就是學生能力的增長點了。這些稍縱即逝的時機需要我們有很敏鋭的能夠發現並抓住的眼光和能力,更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的應變水平。積累經驗,產生敏鋭的觀察力。這些應該都是在我們非常熟悉教學內容,心中有清晰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的。

任重道遠,共同努力。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我擔任國小二年級體育教學,通過一個月的教學我覺得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遊傾向的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除此之外,遊戲教學還有以下優點:

一、培養善於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

任何人從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同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也難免會遇到挫折。可以通過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賽出師不利的典型事便來教育學生,使學生了解任何比賽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養學生接受意外事實的能力,從而增強抗挫折能力和情緒調節力。

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5

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新課的導入。課開始,我出示最常見的綠色的樹葉,並讓學生説説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回答:(《母親的恩情》教學反思)金黃的、紅色的等,就是沒有藍色的,此時我板書課題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在揭題後,我問學生,讀完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自然就問了“樹葉怎麼會是藍色的呢?”於是我們就帶着這個疑問,開始了這篇課文的學習。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學生從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林園園不願意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李麗,李麗只好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着: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着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着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麼臉紅了?”有的學生回答:“因為她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有的説:“她覺得沒有把綠鉛筆借給李麗,有點不好意思。” ……我又問:“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林園園還會這樣做嗎?你從哪裏看出來?”這個問題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相信林園園能知錯就改,不要把她當成批判的對象。“如果是你,你願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嗎?”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當我遇上困難沒人來幫助我的時候,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他人有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是多少的重要,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那你們想對林園園説些什麼呢?”這一説話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shuxin/jiantao/03el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