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實習 >實習報告 >

地理實習報告4篇大綱

地理實習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8地理實習報告地理實習報告人文地理野外綜合實習報告範文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

實習已過去些許天了,可在京實習的一幕幕卻還會常常清晰的浮現於腦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地理實習報告4篇大綱

三月的北京,春寒還盛,我們便來到了房山大苑村這個陌生的地方,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二十餘師生一起經歷了春天肆虐的沙塵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遺址轉戰於大興墓葬羣,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卻也收穫了成果,通過實習,我們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發掘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了室內整理的前期記錄整理和資料彙總工作等,同時鍛鍊了身心,拓寬了眼界,工作之餘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關照下,也度過得很愉快。整個實習,大家都收穫良多。

在此,實踐和能力的學習提升過程不可置否是發掘實習的重心,但穿插其間的人情往事也同樣讓人難忍不提,故此分為實踐學習、生活娛樂兩篇。

(一)

實習期三個月,可比較清晰的分為三段,即初始近一個月的大苑村寺廟遺址發掘,中間的室內學習階段及後段月餘的大興墓葬發掘及整體室內整理,三階段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即田野發掘部分和室內學習整理部分。詳述如下:

田野發掘

大苑寺廟遺址

大苑村寺廟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東約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東西兩邊皆為民宅,南邊緣靠近公路。為配合北京西六環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項目。發掘區原為民房及果園、耕地等,發掘前已被平毀,遍佈樹根和碎磚瓦塊等。

此次發掘,方便起見,以大概發掘區中心位置一固定物為中心基點,按南北正方向採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個發掘區。其中i、ⅳ區首先發掘,多數布方規格5×5米,少數10×10米,ii、iii區發掘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邊角處地理侷限布方10×5米,布方規格大致以鑽探所得遺蹟複雜程度為標準。

遺址從XX年2月11正式開方發掘,其後近一月中,我們偶有斷續的發掘了i、ⅳ區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個遺址中遺蹟現象最為豐富的一段。

遺址由於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層也相對較簡單。統一後,地層分為三層,其中②層又分為②a、②b兩層,結合成因具體描述如下:

①層,表土層,土色灰黑,較為疏鬆,包含物為植物根莖、塑料,碳屑等,厚15-30釐米左右。應為近現代居民生活、耕擾所致。

②a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少量白灰點等,包含物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15—70cm,厚約10-30cm。應為②b層建築廢棄塌毀後,在其上堆積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磚瓦塊應與當時人們的挖翻等活動有關。結合遺址推測為明清後期。

②b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較多白灰點、料礓石塊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樣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見的寺廟房基s1即開口於本層下,打破③層。推斷其應為明清此遺址寺廟建築廢棄塌毀形成的遺蹟。

③層,土色淺黃,土質緻密,包含物較少,深約30-50cm,厚度不明。不見遺蹟現象,人類活動痕跡較少,應為原始自然堆積。但我個人推斷這應不是原生地層,應僅為自然堆積,與當地河流較多有莫大關係。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層狀況總結,個別探方還不見有②b層,土質土色、地層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個體的細微差別。

在這個遺址發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兩個左右的探方發掘,這其中我負責了i區的t0301和t0302。兩探方都位於i區第三列,南北相鄰,地層完整,遺蹟方面有一現代溝、兩段基槽,卻無有價值遺物出土,這與大多數探方的遺物較少狀況基本相同。

大興16#地

大興16#地,位於北京大興區新城北區,周圍高樓民宅隔路環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項目,主要是墓葬發掘。此區域呈長方形,東西長485-580m,南北寬330-400米,遺蹟現象主要分佈於此地點偏南部,一線大體呈東、中、西三區。

此地點共有墓葬46座,東區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錢幣可知全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佈密集而無打破,墓葬規模大小不一,有單、雙、三、四人墓,其中雙人墓最多,餘者數量大致相當。雙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隨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東,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規律一致,可斷定餘者非妻則妾。東區墓葬以m14規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雙棺、每棺都有隨葬品。有趣的現象是,在已初步斷定西首為男的情況下,次西位的棺中隨葬品數量相當豐富,銅錢、珠花、髮簪等都遠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為多,聯繫實際我們推測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結合當時的風俗生活,幾人的家庭地位及內部關係會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中區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較明顯的初步判定主體為遼金墓,還有少數唐墓,甚至個別墓時代推測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遼金墓大多數為磚砌頂貼石灰穹廬頂墓室、仿木磚雕斗拱墓門、“凸”形台階墓道、“人”形結構磚封門,垂面梯形磚砌祭台等,墓門上多數有彩繪,但地仗粗糙,甚至直接用顏料塗畫於磚面,酥鹼、空鼓等病害底部嚴重,上部略好,但整體保存鮮有喜人者。繪畫內容較簡單,常大幅面素黑、素紅,少量雲紋、十、鳥雀等花紋多黑彩白地。

墓室內皆前半部牆嵌燈台,兩邊放置隨葬品。燈具為白瓷盞,隨葬品多陶瓷類,常為罐、碗、盞等日常器皿樣式,瓷器質地一般,多白瓷,皆為民窯產品,且多有磨損痕跡,推測應為墓主生前家庭日常所用,瓷器常有伴陶器放置在棺牀右邊的現象。陶器些許為低温軟陶,脆弱易碎,可能是專用隨葬的冥器。但都不見雞腿瓶等類遼金時代契丹等少數民族特色器物。除此外,有些淤泥面上還見有規矩木痕,推測或有木器如桌椅箱奩等隨葬。內部建築也相對比較簡單,斗拱多為彩畫,個別好些的一圈墓室壁上,有凸磚條表示的桌椅造型和簡單重複的彩繪婢女、直櫺窗,彩繪保存狀況些許略好於墓門上彩繪,這當然與墓室內外的彩繪質地好壞、淤土狀況、温濕度、黴菌種類及多少等密切相關。

後半部置有棺牀,皆磚砌,貼牆成半圓狀,部分棺牀上有骨灰台。骨灰周圍和其下常見有錢幣及木痕,推測應為骨灰和隨葬錢幣都置於骨灰盒內入葬。這些墓葬無一例外都有骨灰,而不見較完整屍骨,初步推測北京地區在遼金時代這種少數民族火葬葬制應是佔主流的,甚至影響了許多不見少數民族特色器物隨葬的漢人墓主的葬制。

除過上述形式的遼金墓,還有類極簡單的瓦罐骨灰葬式,即骨灰置於一帶蓋大瓦罐中,然後葬於半米至一米見方左右的或土壙或磚砌的小墓室中,往往幾個墓十分集中甚至疊壓,而鮮見隨葬品。或許是社會最下層或士卒死亡的倉促簡易葬式。

唐墓多為船形或近長方形磚室墓,少數有鋪地磚及墓道(當然不排除墓道被破壞者),出土有銅錢、交股彈壓式環曲柄鐵剪、八稜菱花銅鏡、蚌殼等,與北京地區之前已作過研究確定的唐墓情況十分類似,比較典型。

推測可能是北魏時期的墓葬較典型的一座特徵如下:土壙磚墓,墓壙近似長方形,墓室平面近梯形,南寬北窄。墓室底部鋪磚,墓室四壁用磚錯縫起券,往上漸漸收縮,至墓室頂部用豎磚交錯相差封頂。有人骨兩具,皆近南向,比較少見。隨葬一銅錢、一罐。銅錢鏽蝕不清,所以,僅由罐的形制並結合整個葬制與已有北京地區資料進行對比,推測可能為北魏時期墓葬。

西區共有墓葬四座,皆遼金墓,可較明顯的分為兩組。偏北兩座相互靠近,東西平行,形制等與之上介紹的穹廬頂墓大致相同,保存狀況除一座塌頂外其餘還都較好。另外一組偏南些,南北向貼近,更一致的是,兩墓除墓門兩角貼墓道壁處殘存數磚外,空無一物,但土壙保存完好,可能是有血緣關係的兩墓主同為遷走。

以上便是大興16#地墓葬遺蹟的一個大概介紹,在此次發掘過程中,我主要參與了四座墓的發掘和三座墓的整理工作。包括清墓一座,唐墓一座,遼金墓兩座,其中由於時間關係一座遼金墓未清理完,轉交技工。

發掘經驗教訓

在北京實習之前,我僅有的一點實踐經驗是來自於XX年忻州定襄青石遺址二十天的實習,但僅算是個入門掌握,基礎還比較差,經驗也很貧乏,具體操作的手上感覺也很一般。這次在北京長時間的實習,彌補了我以前的多方面欠缺,比如墓葬的發掘、古代建築基址的掌握等,同時重温並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具體發掘操作規程和方法技術,而這些是僅靠課堂學習所不能得到的,的確受益匪淺。這其中有幾次經歷尤其使我印象深刻。

在大苑t0302發掘中,有一次刮面後,發現有一片近圓形區域土質土色偏硬發黑,與周圍明顯不同,再刮後,依然存在,且有少量石灰出現,這在周圍更是不見,推測有可能是灰坑,技工師傅幫看了,也並未予以否定,按照先後關係,決定予以發掘。可在發掘過程中,才發現,偏硬發黑夾雜石灰土竟找不到邊,這才明白過來:我把地層做成了灰坑,開了“天窗”。如果之前再多刮幾次,再細心一點,隨着這種現象範圍的不斷擴大,或許就不會出此無法彌補的錯誤。

遺蹟是歷史的積澱,是“一次性”不可重複的。我深感慚愧……

類似的事情在大興墓葬發掘中也有一件。m42是一座穹廬頂的遼金墓,我負責發掘了一段時間,在找墓道的過程中,在確定已到原始地面的情況下,但所找出“凸”形墓道寬窄過渡的一邊肩部一段卻總是讓人心裏不踏實,雖然已有其他人的肯定。果然,發掘到近一米深的黑色地層土時,發現果然錯了,實際肩部距墓門出檐的下垂面僅有五公分左右距離,比我之前所劃線要近,老師和技工師傅們有説也可能本來就是上寬下窄坡狀過度的,或坍塌的,因為之前的m21就有過類似的情況。但我知道那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因為黑土以下的部分基本都是豎直的,事實不容商量……只有自責和教訓。

當然,實踐中有憂也有喜,在m19的發掘中,雖然是一座空墓,但並不大影響我們的操作實踐,我和lxr在技工師傅的指導下共同剝出了五個原始台階面(共六個),同時也找出了墓室原始土壙邊的大部,原始邊(面)非做出的邊(面)所能比,同樣這種心情也是難以言喻的。

三個月中和技工師傅的工作交流,有幾點體會,這或許也可稱為書本學習和實踐經驗之間關係的一些感觸。

眾所周知,一般的技工師傅,並不是從學校裏系統學得田野考古知識的,而是通過類於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的積累經驗的,毋庸置疑,這種經驗是寶貴的,但由於考古發掘本身的不小成本和經常所進行的配合基建性質,往往會無奈注重速度而降低了田野發掘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嚴謹性和細密性,長此以往,習慣形成,在我們實習中同樣也會在正確指導的同時,也參有少量個人的非科學性的內容方法,如刮面找不出邊,即打探眼,最後遺蹟往往千瘡百孔,甚至會破壞重要信息;墓葬主體發掘完畢翻棺時,僅憑經驗不全翻,很有可能漏掉遺物及信息;能用鍬則不用鏟,往往會在去大塊土時就把骨架蹭得多有殘損;報出土銅錢數時,往往會少報幾枚,以便以後有破損缺失而不會高於事物數目;還未到原始地面,卻曰已看出墓道範圍,往往使我們學生摸不着後腦等等。這中間或許有正確的只是我水平不夠,個人武斷的觀點,但有些確實是不合適的,這一點可以肯定。

常有人説“考古考古,連蒙帶唬”,這固然有着外界人羣對於考古工作的不理解,但業內人士也有此語時,我個人認為這就並不全為空穴來風了,這往往與我們的一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完全承認的是,技工師傅們的發掘經驗是十分豐富的,他們往往有着十數甚至數十年的田野發掘經驗,對我國的考古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又長期承受着清苦的工地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個人犧牲。但這並不能掩蓋個別不當之處,雖然這也往往有着他們自己的理由,至少從速度和效率上,或許我們某天走上工作崗位後也會陷入工作時間和成果質量等等之類的矛盾中,但即使有妥協,我想也不應是在現階段的實習中。

室內學習整理

由於方方面面的因素,我們的實習前和實習中穿插了一個月左右的室內學習階段,這其間領隊、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多個通論性及田野實踐性的講座,有些知識是課堂知識的重温,而有些知識則是我們不曾接觸和常常忽略的。如李軍老師給我們回温了田野發掘常識後,又帶領我們在野外仔細瞭解了當地的地理地勢、植被土壤、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狀況。這些恰恰是我們所應該瞭解而又容易忽視的。領隊馮老師結合大苑發掘遺址的性質,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晚期寺廟的建築佈局及特點,這些則是我們之前所不曾涉及的,而發掘完畢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些知識。除此外,北京文研所的張主任還在工地結束後專門給做了一節更深領隊層面的講座,可謂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室內整理工作集中在實習末尾的數天,除了每人需交的探方、灰坑、墓葬、灶等常規記錄,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還做出了遺址各期的墓葬登記表、墓葬統計表、出土器物登記表、標本登記表、銅錢登記表、墓磚登記表等,對於室內整理工作從整體和細節上都有了一個宏觀的概念和詳細的瞭解。雖然時間倉促、任務緊張,但仍覺很有收穫。

(二)

兩點一線的學校生活總會讓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圈入一個感官上很拮据的範圍。而實習生活中諸多的充分必要條件則往往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融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家庭,這個集體中充滿了詼諧幽默、歡聲笑語,個人的趣事趣聞往往也會成為大家共有的快樂;同時充滿了互相幫助、關懷友愛,個人的悲愁苦惱也會在大家的齊協中灰飛煙散……

駐地位於房山區大苑村村北,是一個安靜的莊户人家,周圍皆田地、果樹,偏東的稍遠處,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兩岸的斜柳隨着河流延伸向遠方,是一個學習、生活理想的好地方。每天下工後的生活安詳恬靜,可口的飯菜伴隨着輕鬆的交談很快就慰藉了轆轆的腸胃,飯後大家或看書寫筆記理理思路,或踢毽子、打羽毛球放鬆娛樂,或坐於院外磨盤上聊天放歌,或走入田間、橋頭漫步散心,一派悠然。偶有休息日,在老師的允諾或帶領下,我們便可以進城,或購置個人日用品,或集體參觀重要文化景點,故宮、首博、軍博等重要的博物館、文物古蹟很是讓大家留戀,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逢領導、老師來看望或重要節日等,駐地的聚餐總不會少,飯前同學們動手幫忙,加上師傅的好手藝,八九、十數樣菜就上桌了,二十餘人數桌分而餐之,不時共舉杯,小小的農家庭院,其樂融融,大家暢飲侃談、逗樂玩笑,工作的疲憊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或許也算是田野實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

工地上,坦言是比較枯燥的,再加之有時或狂沙肆虐,灰頭土臉,或烈日當頭,油汗滿面,實不好受。可枯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偶爾閒暇空餘,發掘對象臨近的同學也會走動走動,互通有無,討論着彼此所領的探方墓葬、所暴露出土的遺蹟遺物、方法技能上的是非對錯等等,也會逗逗樂子,誰誰又挨熊了,誰誰又出糗了,或談笑風生,或小聲竊竊。無形中,風沙、烤曬的難受也被拋擲了腦後。少有的較大段空閒中,微縮版長城、西夏王陵、金塔、獅身人面像等相繼拔地而起,水利部宣告成立,接遊戲、殺人遊戲風靡一時,足球籃球長久不衰,只可惜“墓地的詛咒”使得這顯得有些美中不足,但卻也無可奈何。

工地同學間也是趣聞多多。在大興工地階段,一男一女,抓鬮分組發掘,結果令人好笑。以rs組合為例,rlp喜開玩笑,而sj則嚴謹認真,倆人頗似有“水火之勢”。然對於工作s固然遵規守矩、一絲不苟,r卻也同樣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同時所兼的後勤之責也幹得井井有條。但閒暇空餘,倆人閒聊中則抬槓頻繁,s説一,r則説二,s朝東,r則向西,縱然你説的搬經據典,有理有據,天花亂墜,落英繽紛,也會被r揶揄得一無是處,繼而歪理正説,顛三倒四,讓人無言以對,哭笑不得,只有吃憋。堪稱經典地一張合影中,兩人坐於一塊木板,一伏着腰,面色無奈,一雙手撫膝,微帶黠笑。我戲謔調侃“面如死灰處,‘太君’頹然;嬉皮得意時,‘黑子’開顏”。其他組合中,也是各有特色,趣事不斷,讓一成不變的土色工地,平添了許多亮彩,伴隨我們走完了實習生活。

實習三月餘的點點滴滴,太多的人們值得我們回憶,北京文研所領導們的熱忱和支持,讓我們的生活交通保障可靠、安然無憂;領隊老師們無私的關懷和幫助,讓我們面對生疏的田野工作有了頭緒並逐漸掌握;技工師傅們手把手的指導,使我們初步掌握了發掘中各個細節的技術方法;還有汝師傅、高阿姨變着花樣的可口飯菜、房東一家默默的後勤保障……

104天的實習,104天的工地生活,對我來説,專業方面既有遺址發掘的重温,又有墓葬發掘的新接觸,其它方面,在老師、同窗學友的相伴下,我們還共同收穫了許多在書本和學校所不能得到的經驗和體會,很是難得,相信會對我們以後的學習、生活有着相當的影響。這種經歷對於個人,以前沒有過,以後可能也難再有了。

感謝太多人給予的幫助,領導、領隊、老師……尤其是相伴三年,共處三月的同學們,借一位老師的話語,願大家“將來選擇考古的,更為堅定,從事其它的,更為堅強。

地理實習報告2018地理實習報告(2) | 返回目錄

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中學 錢麗雅七月下旬,我們去了上海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實習,在這個星期中,我們在黃教授、胡教授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去了金山衞的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鋼、上海通化了解企業狀況、總體佈局。還去了杭州灣、蘆潮港、張華浜碼頭、外高橋保税區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終身收益。我們考察的第一站是杭州灣—金山衞—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先去杭州灣,記得當時是酷暑,天熱得要命,但我們還是急不可耐的衝到海邊,好多同學連傘也顧不得打,聽黃教授講有關海灣的知識,這裏的海灘是泥沙沉積沖蝕平衡的海灘,灘邊都是粉沙,長江每年帶來5億噸泥沙,黃河16億噸,往東水流很急,泥沙沉不住,成為侵蝕海岸,再往東是沉積海岸,海岸每年要向外伸出30米。然後看金山衞成品輸出碼頭,這時有同學發現有個大煙囱,上面熊熊烈火在燃燒,黃教授笑着説:“這俗稱“大蜡燭”,就是把剩下的有機化合物氧化掉,煙囱高1250米,高度超過了逆温層,有利於氧化物很快擴散掉。”同學們聽了黃教授的解釋,都恍然大悟。海邊還有一些奇怪的生物,如海螺、寄生蟹,還有隻有一隻螯的龍蝦,有趣極了。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地處金山衞,有4萬職工,商業設施、文化設施、教育設施齊全。1986年辦學校——華師大第三附中,佔地65畝,教學質量上乘。化工廠主要是煉油,原料來自黑龍江大慶油田,乙烯最多出產130萬噸/年。格局也非常合理,有專業人員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考慮到風向、氣温、環境污染等因素。生活區離化工區較遠,中間有三百里的隔離帶,防止居民受受污染。還建了商業區,繁華的小城鎮已在金山衞崛起。接着我們去了寶鋼集團,寶鋼建於1978年,投資42億,1985年正常生產,職工要進修合格後才能上崗,大都是高級工程師,是一支很強的高素質隊伍。礦砂一條線——高爐鍊鐵,我們參觀了由鐵到鋼的鑄煉過程,深深地佩服技術的先進和工人的敬業精神。我們還看了鋼的成品展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我們平時用的一元錢硬幣、易拉罐、家用電器,還有船板、汽車板、石油用管、大炮管等都是寶鋼出產的鋼。鋼的種類太多了,如彩圖板、汽車結構鋼、焊接結構鋼、熱軋低碳鋼、耐候鋼、耐指紋鋼、管線鋼、1580熱軋機組、1550冷軋機組……而且寶鋼船用板通過法國船級社及意大利船級社認證,美國石油協會會標認證。彩板房還用於南極地區。上海地理位置優越,人才多,屬於開放城市,所以吸引美國投資商來投資。美國投資了1.5億美元,和中國合資建了上海通運公司,設備、技術也都從美國引進過來,XX年出產汽車5萬輛,今年計劃生產30萬輛。1998年12月7日,第一輛“別克”汽車在上海誕生,現在又出產了“賽歐”牌汽車,意思是賽過歐洲的水平,我們參觀時見到了機器人焊接車外殼的情景,不由感歎科學的先進。我們還去了張華浜碼頭,這個碼頭佔地30萬平方米,可放2XX個大小箱,大箱40英尺,小箱22英尺,有框架箱、冷藏箱、危險品箱、油裝箱等,作業日本、香港、東南亞、亞洲等地,有8台橋吊,3個泊位。他們的質量方針是“您放心託付,我精誠服務”。與它類似的還有寶山碼頭、外高橋碼頭。外高橋碼頭比較現代化,有發展的潛力,它可以兩個箱一起吊,橋吊效率佔第一位。考察的地方很多,不能一一詳細敍述,還有像城市規劃廳、金茂大廈等,這一趟考察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不少知識,既弄清了某些地理現象的成因,也體會到了地理所涉及的範圍之廣和學習地理的重要性,特別是兩位教授冒着酷暑帶我們東奔西走,他們的精神是可敬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所以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光在教室裏上課是不夠的,還應帶着學生出去進行課外活動,盡能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文地理野外綜合實習報告範文2018地理實習報告(3) | 返回目錄

為期一週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綜合實習結束了。 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 但是, 與第一次旅遊相比, 本次帶有旅遊性質的實習讓我對很多景點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於城市面貌、城市規劃、城市發展歷史等專業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具體認 識,對我來説,本次實習可以説是獲益匪淺。現在,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自己北京實習的收穫。

一、現代城市建築與古代建築格局的破壞

在北京待了一週的時間, 在各個景點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剎海地區 和頤和園公園。我的很多同學與我有同樣的感受,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什剎海地 區和頤和園公園是老北京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築,而除了這些,北京留給我們的只 有鋼架建築和仿古建築,讓人看了除了厭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 古城,北京城不僅是遼、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時期便 是燕國的都城。明清時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全城分為官 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條 7.8km 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南起永定門,北 抵鐘鼓樓,整個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形成了完整 和諧、舉世無雙的巨大建築羣。而現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園,北京 的古城牆和古城門早已經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稱號名不副實。近年來,隨着 北京現代建築的迅速發展,很多建築已經違背了古都的文化內涵。比如説,位於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門洞上的大亭子和******廣場西側的國家大劇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萬春亭建設,造型看調似具有中國傳統特色,但實 際上華而不實,體現出一種強調形象而忽視現實功能的時代特色。國家大劇院被 稱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這個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極不和諧的建築 橫亙在南北中軸線旁,缺乏文化銜接,割裂了傳統與未來。現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門城樓舉目眺望,北京無不是林立的高樓,北京古都的傳統風水格局被禁錮在有 限的幾個地方。現代城市的表情顯得蓬勃生機,勢不可擋,但傳統古都的安寧與

北海公園四周的建築羣(選自中國國家地理) 北海公園四周的建築羣(選自中國國家地理)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劇擴張的年代,卻顯得寶貴和脆弱。看着這樣的“現代國際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間想起建國初期樑思成先生的雙星閃耀計劃,如果當時的 計劃成型,如果整個老北京城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從開始 就不是經濟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現在我面前的是怎樣的宏偉與震撼:她以規整、 恢弘為基調,以南北中軸線上的皇家建築為主題,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襯其 崇高、輝煌。現在,由於現代建築的發展,北京已經越來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現代國際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選自中國國家地理

古老北京的建築是先祖留給世人的財富,維護古都風貌的問題顯得日趨緊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建築是無與倫比的,天壇的祈年殿、皇城的******、景 山上的萬春亭等是世界公認的北京標誌性建築, 這是北京最為突出的特點和價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樣定位與發展,都不能以犧牲自己的歷史文脈為代價。

二、北京交通沉重負擔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應該是人多車多。不論是公交還是地鐵,絕不會給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後一班公交和地鐵上,也不能讓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負擔好好享受須臾的輕鬆。不論怎樣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規劃,不得不承認,北 京的交通規劃已經很偉大了,接近兩千萬的人口擁擠在一萬平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近千萬人次的人口流動,真是為難了那些交通規劃師們。我在擁擠的地鐵上常 常在想, 萬一地鐵出故障停止運行, 那北京城就得癱瘓了。 雖然設計者很不容易,

但是還是有幾點關於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説。第一,雖然 北京實行了各種措施,但是不 得不説北京的交通擁堵現象還 是很嚴重,如何更好的緩解交 通狀況,還是一個長期而艱鉅 的問題;第二,為了防止堵車, 北京有各色各樣的立交橋,從 而節省了等待紅綠燈的時間。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橋最多的城 市,在城區裏到處是凌空飛架 的立交橋。但是從通行的狀況 來看,北京的立交橋並不算十

美觀,但讓人眩暈的北京立交橋( 美觀,但讓人眩暈的北京立交橋(上、下)

分通暢。有很多立交橋經常出 現擁堵,其規劃設計和交通設 計備受質疑,甚至認為北京立 交橋的設計美觀大於實用;第 三,進入大城市,明顯感覺到 私家車太多了,雖然北京曾經 採取過單雙號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擁堵的交通還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説了以上 幾點,再籠統的提幾點建議: 1、控制中心城區車流量, 借鑑國外城市的成功經驗,實 行進城收費制度,單雙號限行 等制度。

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2018地理實習報告(4) | 返回目錄

緒論:自然地理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是使學生在課程理論學習基礎上,通過對基本自然地理(地質、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並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理論理解,獲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實習工作對於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課程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地貌學

考察地點:新鋪地質公園 花江大峽谷 北盤江大橋 龍宮 格凸河

考察時間:XX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過實習,使學生初步瞭解安順主要地貌類型,基本特徵及其分佈規律,並分析其成因。瞭解地質、水文、氣候、土壤與植被對地貌發育,地貌災害與防治的影響。

2,使學生學習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過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資料收集、野外觀測、標本與樣品的採集等

3,通過實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瞭解掌握有關一起和工具(羅盤,海拔儀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內容:

(一),區域地貌觀測實習

1,認識安順主要的地貌類型及其特徵。

2,通過對地形圖地貌的判讀,觀察安順地貌的分佈規律。

3,認識地貌災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對農業產業佈局的影響。

(二),北盤江河流地貌觀測實習

1,觀測河流侵蝕地貌特徵。

2,觀測河流階地地貌特徵。

3,觀測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徵。

4,觀測河流乾流交匯處的地貌特徵。

(三),喀斯特地貌觀測實習

1,觀測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徵和分佈規律。

2,觀測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徵和分佈規律。

3,觀測喀斯特地貌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實習心得:通過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學們不僅訥訥掛鈎親自動手來操作實驗,而且還置身於不同的地質,地貌類型之中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得到了聯接,補充了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過這樣的考察,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管雜實習前和考察後,我們的同學都認真的投入到準備資料和收集數據成果的過程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第三,在考察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互相幫助,而且還能在考察,實驗中互相協作,這使得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增強,集體感更加強烈,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幫助。

水文學

沿貫城河考察:

地點 : 玉碗村 污水處理廠 寧谷

水温: 15.05度 15.73度 15.64度

ph值: 8 8 8

透明度: 22.2釐米 28釐米 26釐米

經過分析此水為劣五類水,造成貫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氣降水

(2)農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業廢水

(5)工業廢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龍宮風景區

測水深:用一根繩子吊一個大石頭沉入水流底部,然後讀取數據

測透明度:先套上盤子再吊上石頭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盤子為止

第7小組測量結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實習心得:通過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學們不僅訥訥掛鈎親自動手來操作實驗,而且還置身於不同的水文條件之中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得到了聯接,補充了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過這樣的考察,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管雜實習前和考察後,我們的同學都認真的投入到準備資料和收集數據成果的過程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第三,在考察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互相幫助,而且還能在考察,實驗中互相協作,這使得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增強,集體感更加強烈,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幫助

地質學

實習地點:關嶺國家地質公園,花江大峽谷

試驗方法:羅盤的使用方法

羅盤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針,天池外的內盤是鋼製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有一端是有兩個紅點在紅線的左右,紅線是以南北定位

相關閲讀:地理專業本科生實習鑑定、地理教學實習鑑定、自然地理學大學生實習報告、地理信息系統實習報告範文、地理教師實習報告範文、自然地理學實習報告

標籤: 實習 地理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shixi/baogao/e36d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