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精選14篇)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精選14篇)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精選14篇)

1、 簡單瞭解作者卞之琳

2、 理解詩歌的朦朧性,賞析詩歌

a、 體會詩歌中的意象

b、 各種對詩歌的理解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學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理解詩歌的主旨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

詩歌,對我們來説已經是一個不陌生的詞了,我們也學過許多詩歌,像《雨巷》,《再別康橋》等等,這些詩歌的感情很細膩,大家能夠很好的理解掌握,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小詩,有些不一樣,短短的4句話卻引起了諸多的理解,俗話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斷章》,看看你是怎樣的哈姆雷特

2、 簡單介紹作家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蘇溧水,生於江蘇海門。詩人、學者。卞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曾擔任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是莎士比亞和英詩翻譯名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雕蟲紀曆》《十年詩草》《人與詩:憶舊説新山山水水》《小説片斷》《莎士比亞悲劇四種》《英國詩選》等。他的詩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

3、意象分析

四個意象 : 人、明月、窗子、夢 表達了世間萬物相互關聯、平衡相對、彼此依存的哲理。

那個“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面對着眼前的美景,顯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態,這從他竟沒有注意到“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的側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尋味的是,那個顯然也是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登臨高樓,眼裏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這樓上人為何不看風景專看“你”,是什麼深深迷住了那雙眼,是什麼深深打動了那顆心?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謂是風流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畫面頓時春情盪漾、搖曳生姿,幻化出幾多饒有情趣的戲劇性場面來:那忘情於景的“你”定是個俊逸瀟灑、雲遊天下的少年郎,那鍾情於人的樓上人定是個寂寞思春、知音難覓的多情女,一個耽於風光,憨態可掬,孰不知一舉一動攪亂了幾多情絲;一個含情脈脈、痴態可憐,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誰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這樣的萍水相逢、一見鍾情、轉瞬即逝而又經久難忘的一廂戀情啊!而詩人正是以這短短的兩行詩給那電石火花般的難言之情、難繪之景留下了永恆的小照,引人回憶,激人遐想。

詩的上節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於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意,來回報那鍾情於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對着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詩人在下節詩裏以別開生面的浪漫之筆給我們作了一個充溢奇幻色彩、盪漾温馨情調的美妙回答。

時間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橋上人和樓上人都帶着各自的滿足與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誰又能想到,在這一片靜謐之中,白日裏人們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資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回報。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裏忘情於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窗口上,我們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於橋上人眼際的會是一幅多麼美麗迷人的月夜風光圖啊!那橋、那水、那樓、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這一片淡雅、輕柔、迷朦、縹緲的如織月色之中,與白日豔陽照耀下的一切相比,顯得是那麼神祕,那麼奇妙,那麼甜蜜,那麼愜意。面對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讓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無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強烈鍾愛呢?你愛自然,自然也會同樣地愛你--這就是詩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報了橋上人的多情,而橋上人又該以怎樣的方式來回報樓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詩以“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一想象天外的神來之筆對此作了饒有情致的回答,從而使樓上人那在現實生活中本是毫無希望的單戀之情得到了愜意的宣泄。

這個被“裝飾”了的夢對於它的主人來説無疑是一次心靈奧祕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過地顯示了那被各種外部因素所壓抑的單戀之情是多麼地強烈灼人。而那橋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變為夢中人,不正因為他是意中人的緣故嗎?詩裏雖然沒有一句愛情的直露表白,但這個玫瑰色的夢又把那沒有表白的愛情表現得多麼熱烈、顯豁,而由這個夢再來反思白日裏的那一“看”,不是更覺得那質樸無華的一“看”纏裹了多少風情,又是多麼激人遐思無盡嗎?

如果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構圖來表現單戀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顯得太平庸一般,流於俗套了。詩的精妙新奇之處就在於,這個夢的主人不僅僅是夢的主角,而且還從這場愛情角逐的主動者位置上退居下來,而那個橋上人也已不再是毫無知覺的愛的承愛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態在夢裏扮演了一個愛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盡其所能地“裝飾”着這夢,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樓上人的心願來“裝飾”着這個夢的。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詳盡地描繪出這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夢境,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説,這被“裝飾”了的夢一定是無比甜蜜、無比美滿、無比浪漫、無比美麗的。總之,樓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終於得到了橋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熱烈的、遠遠超過希望值的豐盛回報。在這裏,“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這句千百年來伴隨人生長河,永遠給人以惋惜、懊喪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義。

但夢畢竟是夢,它代替不了現實;裝飾也只是裝飾,它總會露出虛幻的面目。當第二天紅日高照,酣夢醒來,那樓上人“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時,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經盡情地領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夢境的樓上人,定會從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緒之中解脱出來,定會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愛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當我們品評着這首小詩的不同凡響的題旨,流連於這首小詩的含蓄雋永的意境之中時,我們為什麼還要作繭自縛,像詮釋一道深奧的哲學命題那樣去對它作枯燥乏味的理性分析呢?

4、 問題探究

有人説《斷章》是一首抒情詩,也有人説《斷章》是一首哲理詩,你怎麼看?

a、從愛情的角度看

b、從體驗感受意象審美意境的角度

c、從哲理的角度看

5、背誦並寫一篇鑑賞性的文章。

板書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 瞭解認識卞之琳

2、 意象 人 明月 窗子 夢

3、 抒情詩or哲理詩 a、愛情

b、哲理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3、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 (“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為 不同的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 就有一個千個哈 姆雷特”的説法, 因此在文學閲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 這些説法都説明了在文藝鑑賞 中存在着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 特點便突出體現在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現代詩《斷章》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 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這段經歷,卞 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 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為《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為漢園三詩 人。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 《斷章》寫於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詩 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説,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

三、問題探究: 1、 《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 4 行詩,是 4 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 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 了聯繫。 後兩個畫面,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窗子與夢互不相關, 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 人精心構思與組合, 變得耐人尋味。 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説《斷章》是一首情詩,你説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 (PPT) 3、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PPT)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藴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 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 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 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

四、作業: 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2、 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

1、詩歌鑑賞教學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拓展昇華”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分析意象特徵,在交流討論中理解詩歌主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真、善、美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生活、關心人民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設想】

佈置同學預習五首短詩,並讓同學挑選一首詩寫了一點鑑賞性評論。從同學課前預習作業情況看,多數同學對於這五首詩的主旨把握均較為準確,也存在多種解讀,最大問題在於許多同學在闡述詩歌主旨的解讀過程時,表述還欠嚴密,賞析時還不能做到有理有據。因而,在組長彙報本組討論情況時,須特別強調在陳述本組觀點之後需闡明這些觀點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許組員補充説明,共同完成任務。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為不同和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的説法,因此在文學閲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這些説法都説明了在文藝鑑賞中存在着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蘇溧水,生於江蘇海門。詩人、學者。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這段經歷,卞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為《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為漢園三詩人。以後,卞之琳擔任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是莎士比亞和英詩翻譯名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雕蟲紀曆》《十年詩草》《人與詩:憶舊説新山山水水》《小説片斷》《莎士比亞悲劇四種》《英國詩選》等。

卞之琳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詩壇,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於法國象徵派,並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詩人主張“未經過藝術過程者不能成為藝術品,我們相信內容與外形不可分離”。卞之琳創作態度嚴謹,孜孜不倦地探索“藝術過程”中的轉化與表現,即使對新詩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變化和創新,更不用説在詩的意象、內容方面。有些詩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併成為海外學者專題研究的對象。在半個多世紀中,詩人堅持不懈地進行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成功地實驗和引進了西方多種現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徵主義、現代主義詩歌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着很大的啟蒙意義和重要的貢獻,並取得了相當的藝術成就。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斷章》寫於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説,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於夢見“你”的人來説,“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非常簡單,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後又覺得不全懂,似乎簡單的字眼裏藏着很深的道理。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為,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藴含着無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卻不以為然,他説:“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説:“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對上。”這樣看來,詩人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可能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相對關係。如此抽象的哲理,卻能通過這樣一首極其短小、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的小詩表現出來,其高超的表現技巧令人佩服。

三、問題探究:

1、《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4行詩,是4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了聯繫。後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耐人尋味。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理。

2、有人説《斷章》是一首情詩,還有人説它是一首哲理詩,你説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橋頭的“你”在白天是樓上人心目中的風景,在夜晚是樓上人夢中的“裝飾”。一個是白天夜晚都在關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個是被別人深愛着,自己卻沒有感覺。詩人自己説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對”上。他通過對自己剎那間感觸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哲學深思:在同一時空中,作為主體的人或物,有可能變成客體,客體又可能變成主體。原來,《斷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過兩幅生動、優美的畫面隱喻、暗示出來的,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種創造。

3、 這是我中學時代很喜歡的兩首詩,當我讀着《斷章》和《錯誤》時,這兩首詩就在眼前晃着,同學們能不能説一説其中的原由?

明確:閲讀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很相似。(可就詩意與同學簡單進行交流)

教師點撥:讀詩若能抓住詩中意象進行聯想和想象,就能較準確地把握作者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4、品讀《斷章》,討論小結:從字面上看,《斷章》極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覺得簡單的字眼裏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細品味,你認為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5、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1)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

4、課件展示學術界對《斷章》的幾種解讀;

教師可提供幾組有關《斷章》詩意的資料:

A)學者、翻譯家李健吾先生認為,這首詩在“裝飾”兩字上做文章,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裏卻埋着説不盡的悲哀--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

B)評論家章亞昕認為,《斷章》寫了一位絕代佳人。詩人不去説“你”如何美,而是去敍述她如何成為如痴如醉的審美對象、“風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寫她如何成為日思夜想的戀愛對象、“夢”中的花朵。不寫她的外貌,而寫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內在,意味的微妙。(詩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斷章》這首小詩,詩人回憶它的創作過程説:“此四行無意中得之,原擬足成一首完整的詩,接着感到説完了,也無需多説,可獨立成篇,故名《斷章》。”“寫於一九三五年十月,觸景生情,儲藏在記憶中,當還遠遠早於這個日期”。“這是抒情詩,當然説是情詩也可以,但決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達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會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係的意義。”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藴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教師要抓住“你”“風景”“明月”“夢”幾個意象作適當的補充。)

6、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四、拓展延伸

補充余光中《連環》一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詩無達詁、個性化解讀這種閲讀特點。

連環--仿卞之琳詩意

余光中

你站在橋頭看落日 /落日卻回顧 /回顧着遠樓 /有人在樓頭正念你

你站在橋頭看明月 /明月卻俯望/俯望着遠窗 /有人在窗口正夢你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全班同學都能準確優美地朗誦《滿江紅》。體會岳飛的英雄氣概,感受詞中雨涵的愛國主義思想

2、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3、 激發學生誦讀詩詞的興趣

教學重點

全班同學都能準確優美地朗誦《滿江紅》

教學難點

全班同學都能準確優美地朗誦《滿江紅》。體會岳飛的英雄氣概,感受詞中雨涵的愛國主義思想

教學過程:

師:今天由我和同學們完成這節校本課

師:播放《精忠報國》。

師:聽過這首歌后你有什麼感受?可以從內容上説一説,也可以從歌曲的情緒上説一説

師:關於岳飛,你都瞭解些什麼?

預設:岳飛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

關於岳飛,我知道一個小故事

師:同學們説的都很好,老師也來和同學們分享一下老師瞭解到的岳飛

岳飛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在南宋時期抵抗金人的侵略,保家衞國,是後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課件出示)

師: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岳飛這首《滿江紅》(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聽清楚每一個字音,並且想一想,這首《滿江紅》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古詩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預設:句子比較多。 每一句的字數不同,長短不一。分為兩段

師:這就是與詩並稱雙絕的,叫做詞。

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詞有詞牌,即曲調。詞分為上闋和下闋。 滿江紅是著名的詞牌名之一。傳唱最廣的是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讀讀這首詞。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同桌,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指名讀,並且糾正字音。

師:還有誰想讀?

師:那請你把這首詞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如果你的同桌讀的字音準確,流暢,就請你向你的同桌豎起大拇指。

師:老師剛才看到很多同學豎起大拇指,看來你們的字音都讀的很準確呀!

師:同學們都知道,無論是讀詩或者讀詞,都應該有停頓和重音的地方,請你自己讀一讀,邊讀邊把停頓的地方用 / 標出,重音的字下面加點。

師:老師也把自己的停頓和重音畫出來了。(課件出示)

師:誰願意再來讀讀這首詞,你可以按照自己停頓的方式,也可以按照老師的停頓方式。其他同學認真聽他的停頓在什麼地方,重音在什麼地方。

師:指名讀,找兩個學生 ,指導重音和停頓、師:重點指導: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高昂)

師:這句話的意思什麼,誰能説一説?

師:這首詞的意思就是期待着這一天吧,讓我們從頭收拾好舊日的山河,向祖國獻捷!

師:岳飛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呢?

師:這首詞是岳飛率軍從襄陽出發北上,陸續收復了洛陽附近的一些州縣,前鋒已經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金國的老巢黃龍府之勢。但就在岳飛勝利在望的時候,宋高宗一心議和,命岳飛立即班師,岳飛不得已率軍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機,收復失地的志向難以實現,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

師:既然懷有這樣的情感,那我們的情緒、語速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語速:緩慢的

情緒:悲傷地 後來是信心滿懷,高昂的

指名讀,評價

師:那我們一起來聽聽著名播音員方明老師的範讀,注意他的語調、語速和情感。

師:同學們你們能像播音員這樣讀一讀嗎?

1、找一人讀 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2、再找一人讀

3、再找四人讀 (你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詞)

4、老師也想跟大家讀一讀這首詞,我獨上半句,你們齊讀下半

5、男生讀上闋,女生讀下闋

6、 試着全班背一背

7、 我們試着每組一句來讀一讀, 讀的時候要起立,最後一句要全班齊讀,讀兩遍。

師:岳飛不僅是一位民族英雄,但他也有留下了後世傳唱的文章,除了這首《滿江紅》,同學們課下也可以讀一讀那首《小重山》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目標:

1、把握具有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2、學習傳統小説的藝術表現手法。

3、品味富有鄉土氣息的精彩語言。

重點:

理解品析具有英雄傳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教學流程

論英雄

蒲柳人家俠肝義膽

師:中國人骨子裏有一種英雄情結,他們崇拜英雄並渴望成為英雄,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部英雄的傳奇,正所謂“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文學作品中“英雄”更是一種永恆的主題,就拿四大名著來説吧,其中三部都是英雄傳奇:

師:有同學會説,英雄的產生必然有其壯闊的背景,平凡生活中哪有這麼多英雄?其實不然,著名作家劉紹堂就將他的視線投注到了他的家鄉——京東北運河兩岸的蒲柳人家即窮苦農民身上。

《蒲柳人家》説的是有一個叫望日蓮的女孩子是花鞋杜四的童養媳,從小受盡了折磨,後來與一個叫周檎的青年相愛了,杜四不甘心,勾結巡警、惡霸要將望日蓮賣掉,並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矛盾激化了,誰來解救這一對青年?危難時刻顯英雄,這英雄不是別人,就是村裏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為首的父老鄉親,他們一齊出面,淹死狗巡警,挫敗杜老四,一丈青大娘更是救出望日蓮認為乾女兒,當起了保護神,演繹了一出俠肝義膽的英雄傳奇。

全篇共12節,主要情節卻只佔兩節,其餘10節分別記述了十來個與故事相關的鄉間人物的逸聞趣事。這篇課文選的是前兩節,濃墨重彩描繪的正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小説在結構上與《水滸》一脈相承,人物刻畫上也多用外號和外貌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特點,這正是我們古典小説和説唱藝術的常見手法。

品英雄

鄉間人物可敬可愛

1、説英雄人物共同特點。

師:説到水滸英雄,我們常常會想起一些表現他們英雄性格的詞語,請同學們來説一些:

如:俠肝義膽、仗義輕財、嫉惡如仇、樂善好施、大膽潑辣、敢做敢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愛憎分明、剛直不阿等等。

2、找蒲柳人家英雄品格。

師:那麼,在這兩個人物身上有沒有這些英雄的品格呢?請同學們快速跳讀課文,找出能表現這兩個人物英雄特點的句段朗讀品析。

①學生快速閲讀,勾畫朗讀。

②重點閲讀課文第一部分第6、7、8段,理解“一丈青大娘”的英雄性格。

(老師示範用評書形式説“大鬧運河灘”的一節,鼓勵學生讀出情感,品味中國古典傳統小説和説唱藝術的語言特色。)

③重點閲讀課文第二部分第1、2、3段,理解“何大學問”的英雄性格。

(學生朗讀“威震古北口”等段落,也可模仿老師用評書形式。抓住關鍵詞句把握人物

3、感鄉間人物可愛性情。

師:作者筆下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毛澤東説過: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李逵勇猛卻魯莽,關羽忠義卻輕敵。更何況是運河邊上的普通農家。找一找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的弱點。

學生再讀課文,結合課文第一部分第9、10、12段和第二部分第5、6段體會人物的真實豐滿。

(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讀出情感,體會書面語、民間口語、俗語的生動傳神,感受京東北運河兩岸富有濃郁鄉土特色的民俗風情)

師:這些特點削弱了我們對英雄的印象嗎?不是,反使這些英雄人物更加真實,更加豐滿,更加可愛。作者劉紹堂説,他寫這篇小説就是要為粗手大腳的爹孃畫像,為他們的多情重義,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其實英雄並不神祕,他們就在我們中間。

説英雄

平凡人生演繹傳奇

1、説身邊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蹟。

如:20__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宜昌的英雄農婦方玉明等等。

2、作業:用本課所學的藝術手法,利用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和生動豐富的古典小説、説唱藝術形式,選取一個英雄的事蹟,將它改寫成一段生動的傳奇故事。300字左右。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6

詩歌賞析:

一、

作者蘆荻(1912—1994),原名陳培迪,廣東南海人,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桑野》《馳驅集》等。這首詩作於1941年12月,這正是中華民族遭受苦難最深重的時候。但在全國人民的心中,正積聚着憤怒的力量,將會有一場大風暴席捲中華大地,給中華民族帶來新生。

詩歌題目中的“風雨”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 “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它們也指“人生”的坎坷與遭遇。

一場暴風雨把大地變得天昏地暗,這裏的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風”“雨”指當時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詩人平日熟悉的景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詩人也因此產生了年輕舵手的“憂懷”,寫下了《風雨吟》這首短詩。

這首詩用翻天覆地之勢的暴風驟雨象徵了“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以及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表現了年輕人面對現實的勇氣和責任感,對中國社會前途、民族命運的憂慮。

詩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了當時嚴峻的生存形勢及國人的抗戰熱情,表達了詩人征服天下的勇氣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展現了詩人願以天下為己任,征服每一個險濤惡浪的廣闊胸懷。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六行,畫面感卻很強,請結合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畫面並做描繪。

明確:“風”“雨”從大地“捲來”“奔來”,氣勢十足,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憂思滿懷,就像一個缺乏出海經驗的年輕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兩句詩中,“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衝過來的動態,體現了自然之力。 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甚至有些讓人畏懼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風雨氣勢之磅礴、猛烈。

詩歌中的“風”“雨”不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也象徵着“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中國社會局勢動盪不安,“風雨”更深層次的涵義是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僅寫出了無邊無際、沒有盡頭、洶湧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寫出了“房舍”在風雨中的飄搖不定,象徵着中國局勢的動盪不安,表現了一幅氣勢磅礴,意境雄渾的壯闊圖景。一望無際的平原如洶湧澎湃的大海,正醖釀着更激烈的風暴,一個個分散的基層單位――房舍,被洶湧波浪所激,如一葉葉扁舟,搖晃不定,前景難測,兇險無比。大與小的強烈反差,給人造成極為深刻的印象。

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面對苦難的祖國,“我”我雖缺乏經驗和閲歷,但“我”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作有為的青年,表現了我對祖國強烈責任感、使命感。

因沒有經驗,“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現了“我”對中國社會前途、民族命運的感到憂慮。

二、

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作為一個廣東詩人,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應該十分熟悉。《風雨吟》一詩的立意,在當年應該很新穎。它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詩也寫得簡潔、有力,前四行節奏不錯。然而,這種直抒胸懷的戰士般的詩,現在看,已經類似古董。歐洲藝術100年前進入現代主義後,中國“朦朧詩”以後,詩人們已經很少這樣寫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勵某些人,比如黃子建先生(當然還有將此詩選入教材者等)曾滿懷熱情地評道:“全詩只有6行36個字,然而,其風,呼嘯奔騰、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變陸地為大海於一霎,有一種強大的衝擊力,令人不寒而慄。”不寒而慄的感覺,我沒有產生。但中間兩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視野與氣勢都不小。

從動、靜關係上看,第一段兩行是動,是兩個“卷”;第二段是靜,是兩個“如”。兩個比喻的畫面感很強。前四行是客體,後兩行轉向主體。

正是這個主體“我”在結尾的出現,十分突兀,它不僅破壞了詩人在前面苦心營造的風雨如磐的大氛圍,也破壞了全詩的語感與節奏。因此後兩行,尤其是倒數第二行,是敗筆。如果後面兩行改成“年輕的舵手的憂懷/匍匐在大地的海上”,會更好些?

另附別種説法:

讀這首詩,要讀出一幅畫面,從對畫面的呈現中體味情。當然最先一步還是要關注詩中一些有特徵的詞,如“卷”“海”“舟”“舵手”“憂懷”等等,然後讓學生想象出畫面並作描繪,這幅畫面首先是極有氣勢的自然景觀,其中“卷”字充分體現了自然的力,而“海”與“舟”之間的對比(空間、力量等方面),又給人帶來極大的視覺及精神衝擊。這時,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也許會是驚恐,也許會是毫無懼意,也許會是讚歎自然神力……此一步後,就要結合“舵手”一詞了,舵手之於舟的意義,自不待言,於是“我有年輕舵手的憂懷”一句,便充分體現了“我”面對風雨的勇氣和責任感。這份勇氣與責任感會與學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種比照,則學生對“風雨”的情感體驗自會添上一層剛性。同時,“憂懷”兩字也須讓學生體會。它揭示出,“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自然的風雨,更是社會的、人生的風雨。

當然會有論者認為“我有年輕舵手的憂懷/在大地的海上”破壞了風雨如磐的氛圍,在藝術上是敗筆。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這裏想強調的是,如果沒有這兩句,則本詩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現了自然景觀的詩,可作“題畫詩”來看,別無意義;而有了這兩句特別是前一句,則使本詩霎時有了強烈情感,並將這種情感有力地傳遞給我們年輕的“舵手”們。

三、

《風雨吟》一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卻以豐富的意象,構成了一種詩的境界,並藉此表達出了詩人的情懷。

開頭兩句 “風中大地捲來,雨中大地捲來”,詩人描繪了在鋪天蓋地的疾風驟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給人的衝擊與感受。這裏,“風”“雨”都是頗有象徵意味的意象,但它們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風”與“雨”,因為詩句中描繪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風驟雨給詩人的真切體驗:在狂風和籠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變成了一片波濤起伏的海面。“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聲勢。

四.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語言,提煉象徵意義,理解作者情感。

(1)開頭兩句“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中的“卷”“奔”二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卷”“奔”這兩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大地”的動盪、不安定和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2)詩歌之中的“風”“雨”僅指自然界的風雨嗎?還有什麼象徵意義?“大地”又有什麼深層內涵?

明確:它們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閲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説,它們也象徵着人生的坎坷與遭遇。這首詩作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裏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這樣來説,“風雨”又有了一層更深層次的含義: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3)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我”作為一個有志向的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的有為青年,面對苦難中的祖國,產生了強烈責任感、使命感與對中國社會前途、對民族命運的深深的擔憂。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一、文學常識及背景介紹

1、魯迅,原名____,字豫才,現代_______、___、___,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作品有小説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詩集________。

2、一副由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輓聯,由於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3、《孔乙己》寫於1918年冬天,最初發表於1919年4月《新青年》,後收入小説集《吶喊》。這是魯迅創作的第二篇白話小説,也是他繼《狂人日記》之後的又一篇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鬥檄文。

4、關於封建科舉制度

封建科舉制度是隋朝以後封建王朝用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戊戌變法前,全國每年有100多萬讀書人,參加考選“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選;三年一考的“舉人”,入選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進士”,入選者只有萬分 之一。許多讀書人老死科場,利慾薰心,精神畸形,成了科舉的奴隸,成了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個。

5、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緒年間,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從小説《孔乙己》問世以來,咸亨酒店也隨之聞名於世了。現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為紀念魯迅一 百週年誕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開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聯繫的紐帶。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聽課文朗讀錄音,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

闊綽 舀出 羼水 薦頭 蘸酒 打折了腿 間或 附和 頹唐

2、畫一畫魯鎮酒店的格局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説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咸亨酒店)展現人物一生的悲慘遭遇的?

2、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節):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第一層(4-9節)寫孔乙己一生的四個片斷。(開端、發展)

(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

(2) 酒客譏笑孔乙己沒有進學;

(3) 孔乙己教小夥計識字;

(4) 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吃。

第二層(10-11)孔乙己最後一次 到酒店喝酒。

第三層(12-13)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3、閲讀課文,討論分析

(1)這篇小説寫的是什麼年代的事?(時間:清朝末年“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2)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哪兒?(地點:咸亨酒店 —— 社會環境)

(3)小説寫的是什麼樣的人和事?

“短衣幫” 短 外 站 貧富懸殊 階級對立

“穿長衫的” 長 裏 坐

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開頭三段起什麼作用?

(開頭三段先説酒店的大概情況,寫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樣一個社會環境。)

5、小説寫“我”這個12歲的小夥計有什麼作用?

(⑴“我”——12歲的酒店小夥計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小説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來寫,用第一人稱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

⑵可以使故事情節集中,內容簡要;

⑶可以表現周圍人對孔乙己的態度,連12歲的小夥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説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涼的意味。 )

6、討論:開頭兩段,描寫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咸亨酒店,然後讓主人公孔乙己出場,這樣安排的好處

①使人物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裏活動,故事情節在特定的環境裏展開。全文結構嚴密,情節集中。

②這樣一個勢利、冷酷的社會環境,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氣氛,預示着人物悲劇的必然性。

這樣一種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的社會環境,為既穿“長衫”又“站着”喝酒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場作了有力的鋪墊。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分析層次,理清故事情節

第一層(4-9)寫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會地位(開端、發展)

第二層(10-11)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節的高潮)

第三層(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情節的結局)

二、小説這種文學體裁,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中心思想。《孔乙己》這篇小説選取了5個生活片斷,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會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會及其科舉制度。

請閲讀文章第二部分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五個片斷的內容。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

評析:人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作者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無聊的嘴臉,反映封建社會的黑暗冷酷,笑聲裏藴藏着悲涼的意味。

“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之低,説明了人們鄙視孔乙己的原因。

三、分析思考討論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分析他的地位。

“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 則含蓄地説明他硬擺“讀書人”的架子,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願與“短衣幫”為伍。

刻畫了他與眾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預示了他的悲劇命運。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經濟地位和思想意識的矛盾。“惟一”説明他和酒店的上層和下層人都有距離,身份很特殊。

2、分析刻畫人物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並找出相應的句子。

人物描寫方法

外貌(整體、肖像、服飾)揭示特殊身份、揭示出懶惰而又死要面子的性格特點。

語言 揭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點。

動作、神態 揭示他追求功名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

3、文中還有幾處也間接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能……”,

“孔乙己是這樣使人快活”,

“ 孔乙己還欠十九……”

這些話揭示了孔乙己無足輕重的社會地位。他只不過是一個玩物,一塊笑料,一個廢物,他存在的全部價值只是“十九個錢”。當“十九個錢”從粉板上拭去時,他便從那冷酷的社會上消失了。孔乙己是被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而死的,是被罪惡的封建社會所吞噬的。

4、研討作者為什麼給主人公取名為“孔乙己”並以此為題?

小結:“孔乙己”是從“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來的。用“孔乙己”作為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號,並作為小説的題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對培養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視和諷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説批判的對象。

因此,這個題目既表現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小結:刻畫人物的方法及人物性格

這篇小説,作者將孔乙己的容貌、服飾、神態、語言、行動諸方面交織在一起,使這個被科舉制度欺騙愚弄了一輩子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富有立體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功名不就,卻自命清高;四體不勤,卻好吃懶做;貧困潦倒,卻死愛面子;受盡摧殘,卻麻木不仁。在風燭殘年之際,這個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離開了人世。

作者用嘲諷的筆觸,通過對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畫,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五、分組合作,完成孔乙己履歷表

填表説明:

①社會關係——是指小説中與孔乙己發生聯繫的人物。(註明關係)

②生活經歷——是指小説中孔乙己做過的一些事,表達準確清楚,可根據課文中

語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③注意將課文中有關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羅列顯示出來。

第三課時

一、思考討論文章的“笑”

《孔乙己》是一幕悲劇,然而全文沒有一個“悲”字出現,貫穿全文的一個字是什麼?作者這樣安排線索用意何在?

如何理解各種人對孔乙己的取笑?

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第一次,寫“掌櫃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 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這裏 突出“笑”字,既造成懸念,又籠住全文。冷酷的氛圍中突出“笑”,這種“笑”帶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場,酒客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臉,笑聲裏藴蓄着悲涼的意味。酒客們還取笑孔乙己偷書,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辯駁更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

第三次是酒客們取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頹唐不安的模樣和之乎者也的聽不懂的話又引起眾人的鬨笑。文章着力渲染鬨笑的聲浪和快活的空氣,笑聲迭起,悲涼的意味也就更濃。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在年幼無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樂一樂,於是這一羣孩子都在笑聲裏走散了。分豆的動作和語言將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窮酸盡相。而孩子們的笑則是天真無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經不成樣子了,然而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取笑孔乙己。這種笑聲越發顯得悲涼,毫無人性,當時社會人跟人冷漠無情。

笑的藝術效果

小説以“我”為見證人,以 “笑”為線索,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在笑聲中活動,在笑聲中走向死亡。 這鬨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笑襯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小結: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對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諷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對孔乙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內心痛苦與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夥計的笑,是不經意的、附和着的解脱的笑。鄰居孩子的笑,並非惡意,是“聽得笑聲”“趕熱鬧”天真無邪的笑。 短衣幫的笑,是為孔乙己不倫不類的樣子、故弄玄虛的語言、迂腐無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無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這是“病態社會”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櫃及穿長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進行人物塑造的一種藝術手段。

二、賞析作品語言精練、深刻、生動傳神

1、“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這段話生動傳神地描繪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眾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處境十分難堪的孔乙己,深感氣惱和羞恥,想再作一次爭辯又有些慌亂心虛時的神態。

2、“孔乙己着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這裏的一個“慌”一個“罩”,傳神地寫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無幾的首香豆時的慌張情態和動作,形象逼真地表現了這個善良、貧寒、迂腐的老年讀書人的性格。

3、“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分析: “大約”表估計、推測, 因為沒有人説起這件事,沒有確鑿的證據。而根據 “到現在終於沒有見”這樣的情況估計,選用“的確死了”表示推測的可靠。小説以這一含蓄語句作結尾,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思索造成悲劇的社會根源、言雖盡而意無窮。

三、討論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説通過對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慘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也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羣眾的冷漠麻木,也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學習本文記敍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四)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説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為什麼“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於屈,因以屈為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後來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傑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明、嫻,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後置。)

(二)王為什麼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於“爭寵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有兩種理解。《教學參考書》的譯文是:“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與課文註釋相左。依教材對“奪”、“與”的註釋,應譯作:“上官大夫看見了想搶過去(看),屈原不給。”

“因讒之日:‘……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資料認為,“曰”、“以為”重複,疑有衍文,此説似不妥。如重新標點,作“……平伐其功,曰:‘(王)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理解,文辭便可貫通。聯繫上下文,可補出“以為”前省略的主詞。

(三)屈原為什麼作《離騷》?

分析: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館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四)第3小段包括幾層?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敍和議論的?

分析:分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敍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優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敍(概述)幅規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價其藝術成就,讚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五)詞語提示: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後省略動詞“賂”。“而”後省略主語(靳尚)。“於……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後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繫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倖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着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為。 自佐:既為自,佐自,賓語前置。

(六)本文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敍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細、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2)寫作特色:和從《史記》中選入中學課本的其它幾篇人物傳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蹟;

②寫法上,記敍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議論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為評價式,第二部分為結語式,第三部分為陳述式,第四部分為比照式。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敍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檢查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做法:指名學生朗讀1、2自然段,説説自己的段落劃分情況和本文寫法上的主要特點,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後作如下導語: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機規、《天問》、《招魂》等,我們曾讀過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從《涉江》裏,我們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蠻荒之地,也仍在關心楚國的朝政,眷戀祖國,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寧死也不與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兩千多年來曾經影響我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史記》中的崛原列傳》,這是我國曆史上出現得最早的一篇記載屈原事蹟、思想、人品的文獻。它有着很高的史料價值,後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為出發點: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曾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篇傳記就能體現這一特色,今天我們研讀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應充分注意這一特點。

(二)説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做法:仍從檢查預習入手,指名學生説説這篇史傳文與我們學過的《廉藺列傳》、《信陵君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等篇在寫法上有何顯著區別,為什麼有這種區別,然後教師作如下點撥、提示。

關於史傳“變體”: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於敍事”,而是“以議論行敍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説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為,是由於司馬遷為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裏,而在於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蹟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蹟,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敍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説,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關於研讀方法: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採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為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於記敍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此外,這是我們中學階段最後講讀史傳文,學完以後,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歸納、拓展一些史傳文知識。

(三)逐段解釋難句,編寫內容提綱。

做法: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疏通全文,瞭解屈原的事蹟,為重點研讀議論段作鋪墊。為了贏得教學速度,議論節段可暫時擺下。具體步驟是先與學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後按大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解釋難句,理請行文思路,編出內容綱要。在這個過程中,應相機提些問題,但問與答都應力求簡明。

1.關於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幹,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舉(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後文“三間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乎不與。”

—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説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為”,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為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餘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板書:

因才能卓越重用

寫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進讒被疏遠 “讒”、“硫”、幽怨,統率全文綱領

因憂愁幽思作《離騷》

2.關於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市委質事楚……”

搏踩醚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市委質”,課文註釋沒説清楚,“厚市”,是指豐厚的禮物,“市”,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於策(竹簡),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藉;“用事者”。“臣”,均為“靳尚”的同位語;“於……鄭袖”是狀語後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説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被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賠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誆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蹟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於秦的史實,為什麼?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必懷王; 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細” 以後發生的,這就説明屈原的去留,關係着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饋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穿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淚羅。板書:

寫懷王屢受秦騙,至死不悟

寫屈原由見

絀到見遷 屈原雖遭流放,仍眷念君國 屈原去留關乎楚國的命運

楚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

3.關於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為“懷念長沙”。長沙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淚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淚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淚羅以死”的“以”,連詞,錶行為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為“説話得體,善於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説;另一説,認為“從容”是指“委婉藴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撥: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説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為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敍。

(四)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做法:先講明這一段為什麼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後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1)簡介《離騷》內容;(2)疏通文意和難句;(3)思路分析;(4)反覆朗讀,要讀出詠歎語氣。

(1)關於《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傑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敍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着又敍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鋭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勸誡他不要那麼端方剛直,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為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為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後,便滿懷信心周遊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啟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着飛友,出國遠遊,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遊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後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裏,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羣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鬥爭,他“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説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後,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餘固知春客(忠言直諫)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面對那些貴族羣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污,堅定地表示:“寧溢(?,突然)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後的傑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2)關於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板書:

(一)作《離騷》的緣由(……“蓋自怨生也”)

(二)《離騷》的主要特點(……“故死而不容”)

評介 內容:明道德、治亂

《離騷》 寫作特色:文約辭微

(三)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為重點。

“人窮則反本,放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但,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註,從它與下句“疾痛慘但”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説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裏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為:“(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説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説《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説。課本註釋解釋“約”為“簡約”,“微”為“含蓄”,似欠妥帖。因為《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説;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為“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為“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為:“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卜“文約辭微”加以申説。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説一説的是,這兩句是説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為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説,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説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為:“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為讒館小人所容。”

“自疏擺淖污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流’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説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3)關於這段的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為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淚羅。

板書:

“疾”

信而見疑

“窮” 引出第二部分:楚國命運

忠而被謗

“怨”

明道德 志潔 與漁父對話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亂 行廉 自覺汨羅

(五)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兩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難句,並分析兩段的行文思路;最後介紹點司馬遷的政治遭遇,講明議論中寄託着司馬遷本人的政治幽憤。

(1)關於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語,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釋“放流”為“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後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帶。按:此處敍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為關懷;“反覆”連用,意為挽轉過來,“反覆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於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説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聖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聖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説。

(2)關於這兩段的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敍,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着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敍,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太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板書:

從全文 緊承前面記敍

脈絡看 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就懷王

突出“存君興國”

客死於 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

從本段 寓議於敍

秦抒感

脈絡看 突出“不知人之禍”

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以秦王三次神態變化為線,明確故事情節,廓清字音與翻譯。

2.通過演讀和紛紜説“士”把握人物形象,説話技巧,認識“士”的精神。(重點)

3.通過史料辨析深入體會“士”人的精神。(難點)

教學流程

(一)見士是士,體會敍事的精彩

1、講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麼意思?既然同學們通過自己的預習知道了文章的內容,那麼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後,在不改變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師給的關鍵詞來講講文章所寫的故事。

“______秦王不悦______,秦王怫然怒_______,秦王色撓_______。”

2、交流

①生生、師生交流。 主要圍繞“易、加惠、弗、使、長者、錯意、廣、逆、輕、與、直、怫然、免冠徒跣、搶、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挺、色撓、謝、徒。”等詞語進行字音及翻譯的糾正。

②説精彩:圍繞學生認為的精彩環節進行表演。

③故事小結:故事剪裁得當敍事精彩,人物間針鋒相對,氣氛緊張,唐雎最終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務。

3、認識“士”

俗話説“弱國無外交”在國民黨時期,外交部長蔣廷黻的英語講得非常好,發言理直氣壯,但是沒有人聽。日本外交部長英語很蹩腳,言辭粗魯,大家十分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欣賞蔣廷黻,對他説:“你的英語講得很好,發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國家太貧弱,弱國無外交。” 可見弱國在外交事務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更何況是僅有五十里土地的安陵國,所以你認為唐雎與秦王的這種針鋒相對合適嗎?

唐雎守住的不僅僅是安陵國的土地,更是國家的尊嚴與正義——“士”精神。

4、紛紜説“士”

戰國末期有一個特殊的羣體——士。關於“士”的種類有:遊説諸侯的縱橫之士叫“策士”;為國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曉陰陽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謀劃策的叫“謀士”;能言善辯的叫“辯士”……士可稱為“平民知識分子”,雖然不是官職,但卻可以通過自己的本領進階為官,甚至成為貴族。唐雎是哪種“士”在文中找出確鑿的依據。(小組研討)

①唐雎是能言善辯的“辯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專諸、聶政、要離例證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謀的“策士”。 (力、據、節)

③勇赴國難、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於秦”“挺劍而起”)

④守土有責,捍衞尊嚴的“義士”。(“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在整個事件中秦王的恃強凌弱、外強中乾與唐雎形象成鮮明對比,同時唐雎的凜然正氣、有膽有識和不畏強暴的精神展現了戰國時期的“士”人風采——有理想、有氣概,鐵肩擔道義的使命。正如我們所知的“荊軻刺秦”中的荊軻,他們都是“士”人的魄力與精神的展現。

(二)見士非士,尋訪史料的真偽

1、翻轉

剛才我們説到荊軻,為何荊軻刺秦竟不似唐雎這般容易呢?

2、研討

文章不合事理之處。通過學生質疑和材料運用明確人物、地點、事件虛構成分很濃。

材料1:

事件

時間

資料來源

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雎)者,年九十餘,謂魏王曰“勞臣請出西説秦,令兵先臣出可乎? ”魏王曰“敬諾。 ”遂約車而遣之。

約公元前266年

《史記·魏世家》《戰國策·魏策四》

信陵君殺晉鄙救趙,唐雎勸説信陵君要忘記自己的功德,不可居功自傲。

約公元前257年

《戰國策·魏策四》

《古文觀止》

秦王要通過易地吞併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唐雎完成出使任務。

約公元前225年後

《戰國策·魏策四》

材料2:秦法篇

“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

——《史記·刺客列傳》

材料3:地點篇

安陵(現在的河南省鄢陵縣西北)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策·魏策四》有載:秦昭王二十四年穰侯率秦兵攻魏大梁時,有客謂穰侯曰:“君得許、鄢陵以廣陶。”《資治通鑑·卷六》也有記載:“前241楚、趙、魏、韓、衞合縱以伐秦……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魏割以與秦。”

(三)見士仍是士,感悟品行的精魂

1、啟悟

為什麼把一個虛構的歷史故事卻描寫的如此精彩?(結合材料4、5進行小組探究)

材料4:

《戰國策》因其採用豐富的人物形象、雄辯的論説、生動幽默的故事來反映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士人精神風采,故在文體、文風、文采等方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成為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巔峯。

材料5:

“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不待始皇之並天下 ,而文、武之道盡矣!

——顧炎武《日知錄》

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德,隆禮義……論孝悌之義,惇篤之行,故仁義之道滿乎天下……至秦孝公,棄仁義而用詐譎……後生師之,遂相吞滅並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諸子不相親,兄弟不相親,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到始皇帝時)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淺薄,綱紀壞敗;民不見義,而懸於不寧。 ——《戰國策·劉向書錄》

2、探析

①歷史散文特點

用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雄辯的論説,鋪張的敍事,來突出唐雎作為布衣之士的英雄氣概——這類誇張和近乎虛構的筆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歷史散文的文學色彩。

②歷史散文特點凸顯人物精神

作為小國之臣,在孤立無援的危難情況下,不辱使命,堪稱一個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從“道義”上暗刺了秦王的不義,是一反抗強暴、蔑視王侯的勇士與義士;在與秦王脣槍舌戰的對話中,是明確自己立場,最終説服秦王的辯士。唐雎是“士”精神的化身,所以對唐雎無畏品格的讚賞,就是對“士”精神的讚頌。唐雎守住的不僅僅是安陵國的土地,更是國家的尊嚴與正義,“士”人的魄力與精神。這就為後世人的思想起到了榜樣作用。

③時代特點呼喚“士”精神的傳承

春秋戰國開始,禮樂崩壞,人民素養需要重構,國之尊嚴需維護,更需要唐雎這樣榜樣來傳播和弘揚 “士”人的精神。至此人物、事件、地點的真假倒是其次了。

(四)作業佈置,技巧“士”為先

1.自學《戰國策.齊四》中《齊宣王見顏斶》,深入體會“士”文化的魅力。

2.查找《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個故事,與本文相比在言語技巧上有何異同並説説他們是如何通過言語展現“士”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故事內容。

2.分析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會現實。

3.分析本文運用的象徵手法,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童年往事,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我們記憶的長河裏。有人説,它像一幅畫,充滿種.種絢麗的色彩;有人説,它像一首歌,閃爍着串串快樂的音符;它天真爛漫,時時給我們帶來美好的遐想。然而,《棗兒》中的小男孩卻有自己獨特的童年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孫鴻的戲劇——《棗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瞭解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孫鴻,當代劇作家。他所寫的話劇小品《棗兒》,發表於《劇本》1999年第1期,曾榮獲“1999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

作品背景: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面臨着嚴峻的考驗。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無可阻擋地席捲着一切與之不相適應的思想和觀念,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棗兒》等靖江戲劇小品以吶喊的方式對現代化帶來的人性變異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評。

目標導學二:通讀文章,把握故事內容

通讀話劇,概括劇情。

明確: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流露出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迴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目標導學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會現實

1.怎樣認識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

明確:劇中的老人是一個農民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念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劇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他的這種天性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2.你對劇中未出場的兩個人物怎麼看?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明確:老人的兒子,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於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於城裏,拋棄了舊家而另成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在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目標導學四:把握文中象徵手法的運用

1.揣摩語言,分析下列台詞的象徵意味。

(1)老人 老子個兒大……就叫棗兒。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不中看,誰要啊。

(3)老人 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兒。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4)男孩 棗兒叔叔……爺爺,你怎麼了?

(5)男孩 爹回來會帶……你的棗兒甜!

(6)男孩 我娘説,出遠門的人有時候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裏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

明確:(1)並非指個子,隱含了永不褪色的親情,永遠割捨不了的鄉情。

(2)老人內心呼喊兒子,因兒子沒有迴應而傷心;老人年老,被兒子遺忘,透出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3)不僅是對吃棗而言,也是對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隱含的是對既往歲月、對傳統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現了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與“棗兒”相對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涵,它是現代生活的象徵。走出去的人們,往往迷戀於外在世界,忘記了回家的路,但他們最終會回來的,喧囂之後是平靜,躁動之後是安寧。

(6)道德、倫理、親情是每個人必須有的,但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不可阻擋地席捲着一切,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

2.劇本採用了象徵手法,“棗兒”象徵着什麼?

示例:(1)“棗兒”象徵着親情。老人思念兒子,男孩想念父親,“棗兒”凝聚着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2)“棗兒”象徵着故鄉。老人喜歡懷舊,表現了老人對故土的摯愛;兒子久出未歸,離開故土追尋心中的夢。(3)“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徵、精神家園的象徵。棗兒代表親情、故鄉,更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它所牽涉的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係,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總結: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也是傳統生活的象徵和精神家園的象徵。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使全劇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內藴。

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題?請同學們結合全文各抒己見。

明確:(1)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2)劇本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係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温暖親情和心靈溝通。(3)劇本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4)劇本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追尋。(5)劇本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11

一、導入新課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適的八首白話詩之後,白話詩迅速引起轟動,優秀的白話詩作不斷湧出,當時任教於北大的沈尹默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講,正是因這首詩的存在,中國首次面世的這一小批現代詩歌作品才可以説是真正地顯示出現代性。那麼,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月夜》 1.認識作者,把握寫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地出現,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2.朗讀詩歌,理解象徵意象與主旨。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用你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 明確:霜風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着,充滿了美的意藴。

【教學提示】

抓住詩中景物特點來寫。

(2)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簡單地描寫記錄當時的某種場景,但這何嘗又不是對當時現狀的描寫?請你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説説對這首詩的象徵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確:象徵意象:這首詩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樹”象徵着古老的觀念,傳統、穩健、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並排立着”是思想的並立。“沒有靠着”是掙脱、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着,卻沒有靠着”象徵着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主旨: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2.瞭解作者及本文文體特徵,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執着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

過程與方法

1.以朗讀貫穿全文,帶動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文意。

2.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後,由字詞理解到內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課

常常聽到同學們抱怨“學習好累啊”“作業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你心裏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們的學習真的很苦嗎?我們看看古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學習的?以怎樣的態度學習的?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二、自主預習

1.作者介紹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在浙江義烏)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明朝開國元勛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當世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2.知識鏈接

“序”分為“書序”和“贈序”兩種。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閲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它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3.檢查預習

(1)重難字

嗜學(shì)      硯冰(yàn)

弗(fú) 怠(dài)

逾約(yú) 碩師(shuò)

叩問(kòu) 叱咄(chì du)

俟(sì) 卒(zú)

負篋(qiè) 曳屣(x)

皸裂(jn) 媵人(yìn)

衾(qn) 綺繡(q)

容臭(xiù) 燁然(yè)

緼袍(yùn) 耄老(mào)

謬稱(miù) 廩稍(ln)

凍餒(ni) 謁(yè)

贄(zhì) 詆(d)

(2)通假字

四支(zh)僵勁不能動(“支”同“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p)綺繡(“被”同“披”,穿)

(3)古今異義詞

假。今義: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

走今義:行走,走路。古義:跑。例:走送之。

益今義:好處。古義:更加。例:益慕聖賢之道。

趨今義:趨向。古義:快走。例:嘗趨百里外。

左右今義:大約。古義:身邊。例:餘立侍左右。

湯今義:湯水。古義:熱水。例:媵人持湯沃灌。

卒今義:兵。古義:最終。例:卒獲有所聞。

再。古義:兩次。例:主人日再食。

(4)一詞多義

至動詞,到形容詞,周到

慕羨慕仰慕

從跟從向

書名詞,信書籍,名詞

道説,動詞學説,名詞

質資質,名詞詢問,動詞

(5)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名詞作動詞,腰佩)

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主人日再食(名詞作狀語,每天)

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名詞作動詞,穿着破舊的衣服)

無鮮肥滋味之享(形容詞作名詞,新鮮肥美的食物)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名詞作狀語,每年)

(6)文言虛詞

以表修飾,不譯連詞,因為

之 立性,不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

(7)文言句式

倒裝句

a.弗之怠。(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弗怠之”。)

b.每假借於藏書之家。(狀語後置,正常語序為“每於藏書之家假借”。)

省略句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句前省略主語“餘”,“與”後省略賓語“餘”。)

三、疏通文意

1.重點詞語解釋

嗜學:愛好讀書。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弗,不。之,指代抄書。

走:跑,文中意為“趕快”。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既:已經,到了。

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束髮戴帽)儀式,表示已成年。

嘗:曾。

趨:疾走,跑。

鄉之先達:當地在道德學問上有名望的前輩。

稍降辭色:言辭委婉些,臉色温和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叱咄:訓斥,呵責。

曳屣:拖着鞋子。

衾:被子。

日再食:每日供給兩頓飯。

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縣官:文中指朝廷。

非天質之卑:如果不是由於天資太低下。

以鄉人子:以同鄉之子的身份。

謁:拜見。

歸見:回家探望。

2.重點句子翻譯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

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

(3)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求教。

(4)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我)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我)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6)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他們中學業不精通、品德未養成的,不是天賦、資質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説是別人的過錯嗎?

四、合作探究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用一句話概括。

答案示例:寫自己求學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勤奮艱苦的學習經歷)。

2.全文寫自己的學習經歷,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答案示例:“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3.文章從四個方面敍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答案示例:幼時抄書之辛,成年叩問之難,從師奔走之艱,住讀生活之苦。

五、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宋濂學習的勤且艱。希望本文能給同學們帶來啟示。請同學們課下背誦課文,下一節課,我們再來深入學習課文。

六、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課前複習

複習本課重點實詞、虛詞。抽背課文。

二、新課導入

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讀課文,內容探究

1.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求學經歷的?

2.作者為什麼要寫同舍生的衣飾華麗的情節?面對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餘”抱什麼態度?

3.作者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羨慕的原因是什麼?聯繫實際,談談你的感受或體會。

4.作者為什麼能克服種.種困難,而“卒獲有所聞”?

5.結合全文,説説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幾個條件。(各用四個字概括)

6.本文作者勉勵馬生勤奮學習,並不講大道理,卻直接以自身經歷相告,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7.作者寫作這篇贈序的目的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8.文中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請找出來並説説有何作用。

(二)品讀課文,句段賞析

1.品味“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中的動詞。

點撥:“趨、從、執、叩問”這些動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求知慾望。

2.品味“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悦,則又請焉”。

點撥:運用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和對知識的渴求。

(三)熟讀課文,主旨探究

通過對比,作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點撥:作者説明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沒有決定性的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學者的態度:要“勤且艱”,要勤奮,要能吃苦,要有恆心。

(四)賞讀課文,鑑賞評價

1.宋濂用自己的求學經歷,告訴了馬生什麼道理?時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學精神,我們還有哪些值得借鑑?

點撥:在這篇文章裏,宋濂以他的親身實踐和體會告訴馬生: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學習的內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所講的道理對我們仍然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作者那種不怕艱苦、勤奮好學、安貧樂道、不慕富貴的精神,他對馬生的熱情關懷和諄諄教導的態度,以及他的誠實守信、尊師重教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以“學習中的苦和樂”為話題,運用對比的方法,談談你的理解。

點撥:現在的中學生,“讀書苦”幾乎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深諳了宋濂之苦與累後,我認為我們所謂的苦,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書,抄書,而我們的書應有盡有,卻不曾用心讀過;宋濂百里之外求師,行深山巨谷中,還常“遇其叱咄”,而我們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裏,卻不一定“有所聞”;宋濂受凍餒之苦,而我們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用心不專。這麼優越的條件,卻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五)課外拓展,對比延伸

《送東陽馬生序》與下文所談的都是為學之道,這兩篇文章所説的道理,其共同之處有哪些?不同之處有哪些?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乎?

(節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

思路分析:共同之處:要勤勉好學,做學問要與人研討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討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處:《送東陽馬生序》從為學之難的角度説勤勉,也談了尊師之道;短文談“為學”不進則退的道理,講為學要認真鑽研,獨立思考,要出門學習(或開闊眼界)。

四、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飢寒奔走之苦,並將自己的經歷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説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這種認識對於我們今天過飯追求物質比拼,“擇校熱”“炫富”等不良社會風氣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五、練習設計

説説你對“以中有足樂者,佈置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並就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六、板書設計

作者: 幼時 求學難 得書難、求教難、奔走苦、從師艱

太學生:圖享受 不好學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深入理解主題。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3.品味語言,揣摩具有深刻意義的台詞,並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台詞。

【情境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們想創辦文明班級,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鬧事,後天又有人考試作弊,那麼,我們還能打造文明班級嗎?(不能)

這説明了一個道理,即當一個集體想要有所成就時,要是處處有人拉後腿,便奠定了這個集體的失敗。今天,我們將走進“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這個道理,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天下第一樓》。

【新課解讀】

一、梳理主要情節,把握戲劇衝突

1.瞭解作者

何冀平(1951-),中國劇作家。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畢業,畢業後從事專職戲劇創作,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編劇。1988年,何冀平創作的《天下第一樓》演出後轟動京城,演出場次僅次於《茶館》,被譽為當代現實主義經典。

2.背景資料

名噪京師的烤鴨老字號“福聚德”創業於清同治年間。傳業至民國初年,老掌櫃唐德源因年邁多病而退居內室,店業全仗二掌櫃王子西協助兩位少掌櫃慘淡經營。怎奈兩位少爺與鴨子無緣,大少爺迷戲玩票,二少爺崇尚武林,鬧得店鋪入不敷出,王子西幾次向老掌櫃推薦他的換帖兄弟盧孟實來操持店業。生性聰慧的盧孟實立誓要幹出一番事業來,以泄人間不平。面對勢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絞盡了腦汁,結果在不長的時間裏竟使這三間老屋翻蓋起了二層樓。盧孟實之所以能使“福聚德”東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幹練,還得助於與他相好的青樓妓女玉雛兒姑娘,更靠技藝超羣的廚師羅大頭和善於迎來送往的堂頭常貴。光陰荏苒,十年一晃而過,“福聚德”名噪京華。然而,事與願違,就在“福聚德”發展正盛時,卻又遭到了東家、官府等內外逼壓,最終走向沒落。

3.快速閲讀全文,梳理出主要情節,並用自己的話概括情節。

情節一:唐茂昌強行要錢,王子西勉強應對。

情節二:克五以羅大頭藏煙土為要挾騙吃喝,遭盧孟實趕出。

情節三:盧孟實處罰不成器小夥計,厚賞成順。

情節四: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自大,侮辱盧孟實並撂挑子離開。

情節五:唐茂盛藉機要錢,挖走堂頭常貴。

4.上述情節也正是本文的戲劇衝突,説説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什麼展開的。

明確:本文戲劇衝突是圍繞“福聚德”的即將衰落展開的。

5.文章中哪句話最能概括上述情節?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你對“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認識。

明確: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是對上述情節最好的概括。從全文來看,唐茂昌與唐茂盛是隻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錢揮霍,且二少爺直接挖走店裏的得力助手,這比坐吃山空的後果更加嚴重;羅大頭是烤鴨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煙土,這無疑是羅大頭將要出事的信號。且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離去,這對於“福聚德”無疑是有打擊力的;此外,連小夥計都不成器。種.種跡象,幾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將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説,這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二、把握語言特徵,理解語句含意

1.本文語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運用比較低俗,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請結合文章做簡要分析。

明確:如王子西説“要不孟實這麼咬牙跺腳地幹,心裏窩着口氣”,一個“窩”字將方言特徵凸顯無疑;又如盧孟實罵小夥計時説“瞎話”“下作的東西”,這裏不僅方言味十足,且顯得比較低俗。但是,呈現出這樣的語言特徵是比較必要的。首先,作者選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話劇所表現的是真實,“福聚德”絕不是一個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語言正是當地真實的語言,還原場景語言最真實的特徵,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現其真實性,才將話劇中的諸多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教學提示】

話劇要通過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因此,話劇中的對話是經過提煉加工的口語,必須具有個性化,自然,精練,富有表現力,通俗易懂,能為羣眾所接受。教師宜引導學生關注話劇的這一語言特徵。

2.文中用語簡單明瞭,符合真實生活,但也有不少語言含義深刻,請你找出幾句,並做簡要分析。

(1)克五: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嬉笑)得了,給倆鴨脖子還不行?!

分析:“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煙多為什麼會聞不出來呢?這明顯是個反諷的句子。作者看似在這裏只是説克五一人,事實上是諷刺了一大批欺軟怕硬的人,他們仗着自己有一丁點地位就欺壓樸實善良的民眾,而面對惡勢力,卻又諂媚地賠着笑臉。

(2)盧孟實:披紅掛綠,騎馬坐轎子,怎麼紅火怎麼辦。讓那些不開眼的看看,福聚德的夥計也是體面的。

分析:盧孟實罵小夥計,是想夥計們能爭口氣,即使社會地位低下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而讓成順將喜事辦得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尊嚴,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傲骨。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本文人物出場極多,但是許多人都給了我們十分鮮明的印象,這得益於作者對人物的個性化刻畫,請你認真閲讀文章,挑選出幾個你喜歡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盧孟實形象】

分析:盧孟實在未出場時就通過王子西等人的評價,“咬牙跺腳地幹”,側面表現出他是一個務實勤勞的人。盧孟實一經出場,便不屑於與克五這樣的遊手好閒之輩打交道,且將事情安排得妥帖,這就説明盧孟實是個精明能幹的人。訓斥夥計,賞成順,讓成順體面一點,又表現了一個勞動者的自尊,他不僅關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時也關注着夥計們的自尊。而與羅大頭的對話中,又體現了他是個不固執的人,對陳腐該改的規矩力圖改之。不過,從他對待羅大頭的過程中,又能見其剛直的性格。這與後來東家二少爺出場時似有所矛盾,對待這位東家二少爺,盧孟實依然要賠着笑,這是這個時代階級之分下樸實勞動人民的悲劇。

總結:務實勤勞、精明能幹、自尊自強、關心夥計、拒絕陳腐不變通、剛直卻又不得不學着屈服於社會環境。

【羅大頭形象】

分析:羅大頭是“福聚德”的烤鴨師傅,從“別忘了你們當初是怎麼把我請回來的”一語中,可以看出羅大頭的技藝精湛,是店裏的“頂樑柱”之一,但是他固執,不變通,如強調不到七十不傳徒弟;自恃技藝精湛,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動輒撂杆子走人;脾氣也十分火爆。不過,他的火爆脾氣與他的性格之真是連貫的,他看重自身的價值與名譽,絲毫瞧不起克五那種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爺”。

總結:恃才自傲,迂腐固執,心胸狹窄,容不得人,脾氣火爆,同時又一身正氣,真率,不屑與小人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貴:同情他人,老實厚道。

福子:仗勢欺人,諂媚姿態。

唐茂盛:勢利。

【教學提示】

教師可結合課本“思考探究”第四題對此進行研究,引導學生關注話劇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結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進行朗讀。

2.組織話劇表演活動。

五、本課小結

“福聚德”衰落的原因其實是勤勞務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幹,八個人拆”概括了文章情節,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團隊意識,團結一致才能使一個集體走向輝煌。

附板書設計:

國中九年級語文下冊《斷章》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字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

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設想】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出自《孟子》,相對於國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又是以議論為主,國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應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誦讀,採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讀、齊讀、跳讀、研讀、自由讀、指名讀……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過程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的薰陶。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所謂誦讀,就是朗讀和背誦。要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在誦讀的過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層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習得語感,培養能力。這種方法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2.質疑法:這裏所説的質疑,並非指教師想提問學生,而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之處提問,或者是對文章的觀點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媒體設計

可以設計製作一些多媒體課件或者幻燈片,簡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詞,將文中的重點詞句投影出來並配上朗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方案一

第一課時

一、導入解題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孔的門人,是孔子之後戰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威的代表人物。他曾遊樑,説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於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後,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是孔子思想的發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善於運用譬喻來陳説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説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的兩個小節,讀後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運用投影將本課中的生字、詞打出,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4.齊讀全文。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劃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劃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參考答案: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作出正確的選擇。

三、分步品味

1.質疑及交流。

前面我們説過,《孟子》的文章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麼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參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解説:要求引原文答,教師可適當點撥。回答過程中學生可以對第一、二節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師應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或相互討論的方式解決問題。)

2.齊讀課文。

3.讀後讓學生進行自由質疑或説説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説: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的意義。)

4.教師提問: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説:“此之謂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請依據原文回答。

參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夠做到“捨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解説: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目的在於嘗試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把握整體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詞、句。)

四、小結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

第二課時

一、複習所學內容

1.抽查朗讀情況。

2.用媒體出示字詞,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二、朗讀訓練,體會文意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後再讀,體會文章論説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並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①論證方法:道理論證(第一節)、舉例論證(第二節)。②作者的寫作意圖:讚頌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齊讀全文。

三、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説説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閲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説説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解説:以上材料供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於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解説: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

五、課後延伸

1.背誦課文。

2.在課外查閲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談骨氣》。

【板書設計】

方案二

1.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文章中心論點。

2.進行朗讀訓練,在此基礎上討論文章是從哪些方面、運用哪些方法來進行論證的。

3.設計精當的思考題或安排延伸閲讀,探討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詩(參見方案一第二課時步驟三導入,引出價值觀的問題)。

2.整體感知課文,並自由誦讀至流暢的程度。

3.學生自主質疑,主要討論孟子在本文中所闡述的對價值觀的看法及其現實意義。

4.進行朗讀訓練,弄清論證方法。

【備教資料】

●卡片①字詞積累

(易錯字注音)

所惡(wù)闢患(bìhuàn)

一簞(dān)食蹴(cù)爾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闢”通“避”,躲避

“辯”通“辨”,辨別

“得”通“德”,恩惠(動詞)、感激“與”通“歟”,語氣詞

(成語)

捨生取義

●卡片②難句釋義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意思是:事實上有這種情況,有時通過某種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們卻不願採用這種方法;通過某種方法可以逃避患難,人們卻不願採取這種行動。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義”之價值高於生命,賢者在必要時應捨棄生命而“取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更是不足取的。當然,孟子所宣揚的“義”有具體的階級含義,但在本文的學習中,這一點可以忽略不談。

●卡片④嗟來之食

語出《禮記·檀弓上》: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齊國大饑荒,黔敖在路上施捨粥。有一個飢餓的人用衣袖遮面走來,黔敖吆喝着讓他吃粥。他説,我就是因為不肯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般地步的,終不肯吃,最後餓死了。

不食嗟來之食歷來是有氣節的表現,吳晗先生就曾著文談到這一問題。

●卡片⑤魚

魚是古代的佳餚之一。魚在今天,特別是南方人看來,是極平常的菜餚。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對古代的北方人,魚是上等佳餚,而豬肉、狗肉乃至雞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魚”和“熊掌”相提並論。北方少河流,當然魚也不多,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食有魚是富貴人家的生活。《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馮諼不滿意在孟嘗君門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卡片⑥鍾

鍾,古代的容量單位。古代計容量的單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當於今天的一小湯匙;10勺為一合(ɡě),10合為一升,10升為一斗,10鬥為一斛,6斛4鬥為一鍾。按此計算,“萬鍾”是6.4萬鬥,這個年俸是相當大的。當然,在本文中,孟子僅僅是用“萬鍾”來表示優厚的俸祿而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hua/jiaoxue/ryd3x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