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7篇)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7篇)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7篇)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我任教的六年級三個班的學三百多人,學生在過去的幾年中參與研究了許多課題,有一定的研究經驗,對於研究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本學期配合日照提倡的文明主題教育學生做一個文明公民。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環境瞭解的更加透徹。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使學生了解日照的人情風物文化,關心父母的工作環境,關注生活,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熱愛生活。配合日照大力提倡的文明城市主題,教育學生做一個文明人。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日照的名人,關心日照的未來,關注周圍環境。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繫。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要為國小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以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經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

讓學生通過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初步的自主探究、實際操作、合作交往,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要採用彈性課時制,即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首先是評價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

3、注重評價的寬容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寬容一些。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xx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標準,參考我校教學工作計劃,根據本班的實際,調整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加強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切實有效。教師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為此,我們學習相關文件、政策,樹立正確的觀念,深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做到愛崗敬業、見多識廣、多技多能。同時,充分了解本課程的特點,掌握它的實施規律,為學生營造支持、鼓勵與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新教師觀念、端正學生態度。在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協調各學科的關係,做到個別主管、全員協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協同指導。儘可能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以班為單位,以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班委會為主陣地,以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體,以研究性的學習為主線,由課任老師負責,各班班主任協助,各科任老師參與。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選擇主題,幫助學生探究、展示、實踐、創新,整合、提高學生的各科知識及學習、生活、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四、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活動評價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集體。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定型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xx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標準,參考我校教學工作計劃,根據本班的實際,調整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加強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切實有效。教師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為此,我們學習相關文件、政策,樹立正確的觀念,深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做到愛崗敬業、見多識廣、多技多能。同時,充分了解本課程的特點,掌握它的實施規律,為學生營造支持、鼓勵與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新教師觀念、端正學生態度。在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協調各學科的關係,做到個別主管、全員協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協同指導。儘可能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以班為單位,以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班委會為主陣地,以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體,以研究性的學習為主線,由課任老師負責,各班班主任協助,各科任老師參與。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選擇主題,幫助學生探究、展示、實踐、創新,整合、提高學生的各科知識及學習、生活、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四、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活動評價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集體。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為主、管理性評價為輔;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性評價為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定型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有關要求和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為指導,結合本年級實際,認真開展綜合時間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二、學段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3、瞭解基本的生活技能,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6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

性的學習評價。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在評價時應重過程輕結果,特別要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課程的主要途徑和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和直接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實踐性主題活動作為教學的基本方式,以促進學生全面、充分、健康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養成和人格完善,提升學生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為主要任務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學情分析:

我任教六(4)班的綜合實踐課,該班共有學生3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8人,這是一個活躍、自主性較強的班集體。大部分學生活潑、機靈,對事物有好奇心,求知慾強。有幾個男生性格較叛逆,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合作意識等。當講授的內容符合他們的口味或興趣濃厚時,他們也會聚精會神,但持續時間較短。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的綜合實踐,在教學時要注意教育引導,並間隔提醒,讓他們慢慢養成專心的習慣。最主要的還是我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更生動,更有趣,符合他們的認知特點,對上他們的口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學習上來。從而創造一個安靜、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

三、課程目標:

結合我校“科技特色學校”和本土的“永昌堡文化”,提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我、自然、歷史、社會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進而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品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位辦學品位。

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背景,我校把“認識自我,關注成長;親近自然,崇尚科學;探索歷史,品味文化:走向社會,體驗生活。”四大板塊分別放到3——6年級4個年級段試行。六年級試行的是“走向社會,體驗生活”這一板塊,注重社會生活的探究。所以本學期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定位如下: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社會考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課程內容:

本學期結合學生實際和活動目標要求,制定如下活動內容:

周次主題活動方式活動途徑或方法執行情況

2——5家鄉店名學問多小課題研究觀察、實地調查、訪談、翻閲報刊雜誌、上網查找、問卷調查、採訪等

6——10快樂運動社會實踐、調查 實地考察、設計問卷、採訪有關人士、查閲資料等

11——15同學過生日的調查小課題研究 問卷、調查、統計、採訪、翻閲報紙雜誌、上網查找

16——20家鄉企業知多少社會調查觀察、訪問、上網查找、採訪討論

五、教學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2、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局域網、校園網,為學生進行跨班級的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3、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建立穩定的訓練基地充分利用勞動技術訓練基地對學生進行訓練。

4、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六、課程實施

1.通過調查、統計、觀察、遊戲、收集資料、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學會一些科學方法。

2.在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時為了提高效率,本課程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

3.採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並踴躍發言。注重加強師與生合作,生與生合作。

4.交流總結活動:通過彙報交流,比賽等活動,進行活動總結與反思,使活動富有實效性。

5.經常性與家長取得聯繫,讓他們成為學生的課外指導老師、合作伙伴、主題正常開展的有力的核心力量。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着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備註

21、我的偶像1

32、校園安全搜查線1

43、意外受傷的原因、1

54、自制賀卡1

65、走進春天1

76、標誌面面觀1

87、奇妙的零1

98、我愛學校1

109、頭髮1

1110、校園綠化情況調查1

1211、愛護水資源1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9

一、實驗研究目標

在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特徵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

在校內外分別設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搞各類調查活動,做到校內外緊密結合,強調語文,數學,自然,美術,勞動等學間的滲透與整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栽種,規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方面來開展: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踐在老師幫助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校園綠化的研究專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到花圃內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臨了,調查適合野外栽種的花木,買花種在校內,外,花圃裏栽種,定期養護。

2、學生小組合作,並在美術老師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選出一兩套較好的花圃設計圖,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

3、植樹節前後,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各合作小組之間或班級之間進行盆花栽種比賽。

5、進行市場熱銷花木調查,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

每週二課時,安排在週四下午第一、二節。

2、課型:

⑴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了簡單園藝知識及美術圖案知識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圃設計,校園綠化總體規劃設計等,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自主設計和民主交流。

⑵知識普及型——鼓勵學生上網,到圖書館吸取有關知識,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學生,要注重學生對普及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和運用。

⑶實踐活動型——組織參觀訪問,實際練習栽種花草,進行花圃養護等活動。要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

⑷專題研討型——進行校內綠化情況的專題研討,要引導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獨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而民主的討論。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過程經驗和失敗過程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發展來講,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綜合實踐活動以後,學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論文答辯型——要提倡讓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提問和答辯,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思辯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讓學生經歷“答辯”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

三年級班主任及綜合實踐課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組成課題小組成員。

(四)課程評價:

該課程評價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三部分組成。

重點在評價學生在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上。評價標準應是“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並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方法。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可運用“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説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悦,檔案袋收集資料如下:

(1)學生成果:標本,校園綠化規劃設計圖,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3)各種評價:應以學生的自評為主,應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對教師的評價應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

三、實驗研究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九月

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組織學生到花卉種植基地參觀。

老師上一節花圃設計指導課。

做好組織工作。

2、十月

學生畫花圃設計圖。

學生種植盆花。

確定一個研究課題。

優秀花圃設計圖評比。

開展一次花卉種植比賽。

各指導老師協助學生確定課題。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3、十一月

設計研究方案,在輔導老師指導下開展綜合性研究學習。

寫一份研究報告。

進行室內種植,定期養護。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4、十二月

植物知識智力競賽。

花木市場熱銷花木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

在老師指導下再次確立一個研究課題。

做好兩次活動的組織工作。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5、一月

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綜合實踐性研究活動,寫出研究報告。

整理材料袋。

做好總結工作。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0

一、目的意義: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新標準提出的教育理念,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立足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着重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創新的物理小製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物理、數學等學科抽象原理的問題生動、形象地再現。

2、豐富課餘生活,為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3、為物理,數學等學科教學提供實用的教學工具;

4、創造靈活、輕便、美觀的儀器;體現儀器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直接、實用的特點。

二、課程特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切實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是課程實施的重點。

4、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

5、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活動安排活動課題:自制土電話、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儀。

活動方式:

(一)在講授完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後即可佈置學生思考並準備各種材料。在活動課上利用學生準備的紙杯和細線(金屬絲)等材料製作土電話。在製作之前,師生共同探討土電話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製作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土電話的傳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個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組製作,但教師需對小組製作的情況進行重點監控,以防止部分學生不投入活動中而沒有得到相應的鍛鍊。

利用學生做好的土電話進行遊戲,根據傳聲效果好壞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進行評價。

(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橡皮筋吉它,並積極進行材料的準備。在活動課上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橡皮筋吉它發出不同音調的原理,從而共同得出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如何使發音效果更好等。之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盒和橡皮筋等材料製作橡皮筋吉它。

學生做好後,進行彈奏,比較發音效果,並進行考核評比。

(三)學了光沿直線傳播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小孔成像儀。在活動課上先由師生進行討論:小孔成像儀成像的原理,進一步探討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並得出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然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盒、針、蠟燭和火柴製作小孔成像儀。教師注意過程監控。展示學生的作品,並進行評價。

讓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並寫出活動報告。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説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為線索,在以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為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三、教學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教學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教學方式及具體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2

知識經濟的到來,不僅使得學校在個人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顯,而且也更加要求學校加強同社會、同生活的聯繫;不僅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對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統的科學理論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質。這一切僅僅依靠以教師講授教材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急切需要一種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給社區和學校,給自身的持續發展,能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能以學生的知識為基礎,以他們經驗和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為進一步發揮實驗中學的學科課程的優勢,並使實中學生既有比較深厚的學科知識,又具有綜合實踐能力,擬訂實施方案如下:

一、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年級、科目及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已開展多年,在原開展的基礎上,為體現活動的連續性和學生能力的綜合性、全面性,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感,形成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擬分別安排:

七年級年級:研究性學習活動,信息、勞動與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八年級年級:信息、勞動與技術教學、研究性學習活動。 九年級年級: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七年級年級,研究性學習活動和信息、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課時數不僅要確保,而且要利用課餘時間和假日時間,抓住學生年齡小,喜歡動,對新事物感興趣的特點,因勢利導,儘可能多安排活動,為以後的綜合實踐打好基礎。

八年級年級,進一步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在七年級基礎上提高內在質量和層次。

九年級年級,結合物理、化學課程中的有關知識,實行學科課程和活

動課程,課內學習和課外知識運用的整合,開設學科活動課程和開設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

科目:所有學科

教師:全體教職工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

實驗中學綜合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對活動課程中三大板塊的基本目標是:

1、研究性學習。研究性活動是學習者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文化和學習者自身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主題,進行跨學科探究的過程。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各種富有時代感的主題(如環境教育、價值觀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滲透於研究性學習活動之中。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發展探究慾望和創新精神,理解自然、社會、自我、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繫。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各種學生感興趣的社會體驗性學習和問題解決學習等活動,參與社會、服務社區、理解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歸屬感和責任感,使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完善學生人格。

3、信息、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獲得積極勞動體驗並形成良好技術素養。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體驗性學習、操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增強動手能力,並能運用所學到的技能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要通過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認知自然,瞭解社會,反省自我,發展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關愛自然、尊重人格,承擔社會責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對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並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為每位學生髮展提供活力。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與學生既是活動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課程開發角色尤需強調,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開放性的集中體現。”(鍾啟泉、張華《為了中華民族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在實施過程中,要力爭做好以下工作:

1、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綜合實踐活動集中體現了學校特色,因此,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可以以年級、班級為單位制訂“年級、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或方案”,也可以以個體活動小組為單位制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或計劃。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過程取向的,因此,隨着活動過程的開展和活動情境的需要不斷生成新的目標、新的主題。同時隨着問題的解決和興趣的滿足,學生還將產生新的問題、新的價值觀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而這些目標與主題並不是預先設定的。所以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首先要認識到這些目標與主題產生的必然性,並肯定其存在價值,同時要在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目標與生成性主題展開探究。

2、學生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是實施活動的關鍵,首先要啟發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第二,學生要善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選擇的方式可以是一個學生獨立選擇,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動中進行選擇,還可以是教師提示大的範圍,學生從中加以選擇。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主要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學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課題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持續、深入地探究,防止淺嘗輒止。教師要進行有效指導。從指導內容而言,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在根本上是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探究課題,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與學生共同展開探究。從指導方式而言,要倡導團體指導與協同教學。所有學科老師均要參與指導,每位老師都要參與一二個課題的指導工作。每學期末(每學年),都應上交課題研究報告及相關過程資料。學校教導處、教科室、年級組等領導要親自參與。

3、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數每週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各3課時。上級已對課時安排有指導意見的,則按上級的指導意見,其餘的則採用集中分散相結合的方法。由於綜合實踐活動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與主動探究,安排內容的固定課時制顯然已不適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課時。例如課題研究、社區服務等可以幾個課時一起進行,也可以分散課時進行,也應允許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內和校外課程。學生不僅生活於學校中,而且還生活在家庭和社區中。將學校、家庭、社區融合起來的重要途徑是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學校、教室的束縛,把校內課程和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要結合德育教育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環境保護宣傳,敬老愛老,文藝宣傳、科普宣傳活動等。

5、信息、勞動技術教育活動要紮實有效開展。要充分利用學校的電腦、網絡,充分發揮實驗中學傳統項目(如天文觀測、科技小發明、剪紙等)資源,開展積極有效的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教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解決學科學習中碰到的困難。

6、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的整合。學科課程中所學的知識和活動課程整合,才能發揮出活動課程的活力。藝術課要嘗試和社區的科普宣傳、文化藝術表演整合。物理課中的電學原理要和電工知識,電器安裝結合,做到學以致用。化學知識要和社區的保護環境相結合,宣傳環保的重要性,也可結合所學知識開展研究性活動,進行課題研究。(如鋼鐵鏽蝕的調查,水污染的調查,土壤結構的調查等)。語文、政治等文字學科的學習和信息技術教學結合,通過網絡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探究增大空間。(如校園內標識用語的調查,校園內安全問題的調查等)。

具體基本步驟:

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理念引領階段,

(二)選題、籌備階段(包括人員的產生及分工、活動的內容、商討各小組應該完成工作任務和步驟及要求、提出活動開展的申請。)、其中:

1、選題:教師圍繞“自主、合作、發展”這一課題指導學生選定一個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可以一個人選取一個項目,也可以幾個人或一個備課組或一個班級選同一項目。選定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後教師應指導學生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初步想法,擬出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申請:教師在第六週將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實施申請表上交給項目組,由項目管理小組對申請表中的實施時間和實施過程進行抽查,第14周後不再受理。

(三)實施階段:

1、召開開題會;

2、組織綜合實踐活動;

3、做好資料的記載;

(四)、整理資料:方案或計劃;相關調查、統計、記錄表格;訪談記錄;日記;相關音像資料;調查報告(包括課題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方法、研究過程、調查結果、分析與建議等)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考評由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進行評估

(六)上報評估結果。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主要是形成性評價,評價重點不在於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在情感態度、探究慾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進步。以“校本評價”為主,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中重視學生的聲音,應強調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體現對學生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鑑賞。

但考慮到調動教師指導的積極性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本學年的學生和老師評價初定為:

(一)實驗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表

達標要求:

1、能參加活動,不無故缺勤。

2、知識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動過程中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一定的解決問題能力。

4、在活動中能提出有創意建議。

良好要求:

1、自覺參與活動,不無故缺勤。

2、知識面明顯拓寬,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動中能取到一定的帶頭作用。

4、成果數量增加並獲校級獎勵。

5、在活動中敢於創新,主動關心他人。

優異要求:

1、積極主動參加活動。

2、在活動中個性特長得以充分展示。

3、參加校、市級競賽展示或獲校、市級好評。

4、有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與老師同學關係融洽。

5、活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注重過程的活動,對教師的評價也很難有具體明確的方式方法,本學年在以前評價方式的基礎上初定為:

(二)實驗中學綜合活動課程老師考評

達標要求:

1、有活動課程學期計劃和課時計劃。

2、所輔導的學生參與面廣、參與率高。

3、有一定的活動組織與輔導能力。

4、有研究精神,寫有教學後記、教學反思。

5、能起到指導作用,學生反映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動計劃與總結。

2、所輔導的學生合格率高。

3、有較強的活動組織與指導能力。

4、有論文在校、市級上交流,發表。

5、學生的評價高。

優秀要求:

1、能獨立組織公開示範活動。

2、所輔導的學生各方面發展較好,有學生在校內外競賽中獲獎。

3、團隊精神強,能主動同其他老師研究、設計方案,探討有效指導。

4、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交流。

(三)對活動課程教學過程的評價

主要評價教師指導和組織活動教學的方法是否適當,是否有利於活動課教育目標的實現。

1、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活動。

2、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廣泛交往;

3、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設置活動目標。

4、活動內容能與學科課程整合。

5、活動與社會家庭有機聯繫。

6、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7、活動氣氛活躍、愉悦。

8、學生樂於表現自己,發表見解。

9、在活動中教師起引導作用。

每學年末對綜合實踐活動對照評價表進行考評,對榮獲優秀的指導老師給了一定的調控加分獎勵;申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老師以一二年級老師為主。三年級老師也可參與。本學期一二年級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老師在業務精良星評比中該項計為0分,三年級參與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老師在業務精良星評比中計滿分,三年級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老師按平均分計。

五、項目組織機構與職責

1、領導小組:

組 長:劉剛

副組長:唐榮 唐亮

成 員:劉宏偉 王建明 謝庭春 唐東方 高晚垟 歐陽遠交 劉恆 謝俊強

2、組織實施和考核機構:

項目負責人:唐榮

成 員:劉宏偉 王建明 唐亮

3、職責

(1)項目負責人負責擬寫項目方案,組織實施,督促和指導項目組成員開展工作,對項目組成員和教師進行考評。

(2)項目組成員負責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提供學習所需的理論文章,定期召開教師會議。記錄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參加人,活動過程,參與對本組教師的項目考評。

(3)收集整理綜合實踐活動項目資料。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3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精神為指導,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組本學期工作思路,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本學期工作,圍繞“穩步推進課改和提升教學質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課堂為陣地,紮實地開展教學研究。努力提高全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常規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質量意識,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

2、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3、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建立全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檔案。

4、配合普教科,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5、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6、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7、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8、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9、全面完成各級各類各項教研工作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

加強對課改理論的再學習、再認識,組織一次有代表性的學科骨幹教師參入的以“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為主題的研討活動。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穩步、高效地推進。

2、建立學科信息交流的平台,健全學科教研網

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

以專題研究為載體和驅動力,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和專題研究活動,建立骨幹教師發展檔案,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充分發揮現有的學科骨幹教師的作用,為骨幹教師定目標、分任務、給機會、搭舞台,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發現和發展一批新的骨幹教師,組建相對自由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分享經驗,溝通信息,共同發展。

3、配合普教科,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要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和實施的基本理念,指導學校正確的實施。各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的配備,高度支持教師活動的參入,高度關注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本學期將對全區所有國中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檢查,並以此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向相關部門彙報。

抓好教師學期教學計劃的審定工作,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從本學期開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期教學計劃(方案),實行區級審定製。經審訂通過的教師教學計劃將作為區級檢查和校級管理的依據。

本學期的各校應以省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為依據,根據學校資源和學生教師實際情況,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制定教學計劃。如要自行開發主題需經區教研室教研員同意備案。各校各年級教師教學計劃於10月16日前通過電子郵件發到郵箱。

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係,努力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創新素質實踐行”緊密結合的新形式。

4、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課堂教學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主渠道,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穩步推進課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12月份,作為全區“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一部分,區教研員將在區中心教研組研討的基礎上,在吳家山第三中學試講一節研討課,重點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①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設計的導向作用;②教與學方式的適時選擇;③課堂教學的評價。

5、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各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注意積累學生活動中的各類原始資料。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6、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教學評優活動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各校教師要積極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案例、論文,於20xx年1月10日前交區教研室。

全市中學生技能創新大賽(國中學生製作多功能防盜報警器【型號:CX2048】,高中學生製作超外差式收音機【型號:ZX20xx】)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一次大型活動,各校要認真對待這項競賽,結合此項活動搞好課外活動和培優工作。區級選拔賽於10月13日前報名,10月16日舉行(地點另行通知)。市級競賽10月29日進行.

7、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重新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會員進行登記,發展一批新的會員。籌備、召開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會。作好專業委員會活動的的宣傳工作。

四、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1、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2、積極參加市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的修訂工作

3、撰寫一篇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狀調研報告

4、建立和完善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4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精神為指導,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組本學期工作思路,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本學期工作,圍繞“穩步推進課改和提升教學質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課堂為陣地,紮實地開展教學研究。

努力提高全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常規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質量意識,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個新的台階。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

2、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3、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建立全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檔案。

4、配合普教科,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5、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6、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7、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8、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9、全面完成各級各類各項教研工作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

加強對課改理論的再學習、再認識,組織一次有代表性的學科骨幹教師參入的以“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為主題的研討活動。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穩步、高效地推進。

2、建立學科信息交流的平台,健全學科教研網

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

以專題研究為載體和驅動力,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和專題研究活動,建立骨幹教師發展檔案,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充分發揮現有的學科骨幹教師的作用,為骨幹教師定目標、分任務、給機會、搭舞台,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發現和發展一批新的骨幹教師,組建相對自由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分享經驗,溝通信息,共同發展。

3、配合普教科,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要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和實施的基本理念,指導學校正確的實施。各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的配備,高度支持教師活動的參入,高度關注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本學期將對全區所有國中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檢查,並以此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向相關部門彙報。

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係,努力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創新素質實踐行”緊密結合的新形式。

4、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課堂教學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主渠道,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穩步推進課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12月份,作為全區“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一部分,區教研員將在區中心教研組研討的基礎上,在吳家山第三中學試講一節研討課,重點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①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設計的導向作用;

②教與學方式的適時選擇;

③課堂教學的評價。

5、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各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注意積累學生活動中的各類原始資料。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6、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教學評優活動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各校教師要積極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案例、論文,於20_年1月10日前交區教研室。

全市中學生技能創新大賽。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一次大型活動,各校要認真對待這項競賽,結合此項活動搞好課外活動和培優工作。區級選拔賽於10月13日前報名,10月16日舉行(地點另行通知)。市級競賽10月29日進行。

7、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重新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會員進行登記,發展一批新的會員。籌備、召開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會。作好專業委員會活動的的宣傳工作。

四、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1、建設和完善“國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台功能。

2、積極參加市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的修訂工作。

3、撰寫一篇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狀調研報告。

4、建立和完善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5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訪問、探索、調查、試驗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社會考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3、提供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及活動範圍,每個班選擇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四、具體要求: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6、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本學期學校將在十二月上旬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並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五、研究內容:

(一)、活動主題:甘甜的自來水

(二)、活動主題:安全自護我能行

通過以上活動擬達到:

1、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同學共同生活、熱愛集體。

2、具有主動探索身邊環境的興趣,並努力的想出辦法去研究。(通過活動使他們獲得生活的知識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誼的技能)

3、結合“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教育學生學會有責任感的生活。(誠實待人、對待自己的錯誤、失敗、挫折的辦法、策略,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自理的生活。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6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説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為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為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三、教學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已達到學生情感、知識、能力和人格四個方面的理想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教學方式及具體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5)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將自己活動後的感想、體會寫下來,並且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激發他們大膽想象,創造條件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放開來寫,提高寫作水平。

六年級2023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範文 篇17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常州市教育局《關於在全市省級實驗國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工作的通知》為指導方針,深入學習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理論和典型案例,積極開展以體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突出活動課程特色為宗旨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實踐、思考和創造中生動活潑地發展。

(二)理論基礎

1、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

首先,活動項目、活動主題或活動課題的確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生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或課題要儘可能由學生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來自主提出,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活動項目要貼近社區和社會現實,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的主題或項目要克服以往那種以“課文”的形式呈現的方式,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活動項目。

第二,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自然情境和社會情境,或特定的活動場所(如勞動基地、勞動教室等)中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勞動、服務等實際的活動。

第三,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階段,要引導學生聯繫個體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生存的環境和社會現實來總結、反思,獲得實際的體驗,深化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認識。

2、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係

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第二,學生要善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

第四,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持續、深入地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3、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係

4、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師生學習方法説明

(一)活動前

1、瞭解每個學生及其家庭、地區的實況,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以此為設計活動的基礎。教師應備每個學生的詳細資料。

2、按課程標準和學生的需要、地區特點等制定學期單元計劃。考慮課時安排、內容的選擇和平衡、廣度和深度,注意各單元之間、單元中各活動之間、學期學年的活動之間,以及活動課程與其它學科的聯繫和整合,讓活動具有連續性和發展性。

3、制定活動教案和能照顧個別差異的指導計劃,特別是考慮如何幫助每個兒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促使他們積極地參加進去,讓原有水平不同的兒童都能通過活動得到各自應有的發展。

4、創設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主要利用學校、班級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刺激的、能激發好奇心的、能自由遊戲、開展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生活其中能體驗人際交往、同伴合作的樂趣,感受自然季節的變化,環境中的設備、教室裏的安排、佈置等應當考慮多功能性、變化性、發展性,有利於學生重組合、再創造。

(二)導入活動

1、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興趣。

2、引起學生對其生活的地區、周圍環境的關注,擴展學生的視野。

3、引發學生討論、自主選擇、決定活動計劃。

4、創設學生能自我選擇的、表現個性的機會(如自由選擇活動的主題、內容、同伴、材料、方式、創設不同的活動區、興趣組等)和計劃有吸引力的活動。

(三)活動中

1、尊重學生自主性、創造性,保障學生的參與權。讓活動課成為不是老師叫學生做什麼,而是學生主動想做什麼的課程。

2、注意觀察學生各種反應,隨時調整環境,提供必要的幫助,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但決不妨礙他們自由地嘗試和利用自己的經驗。

3、和學生一起活動,但不是學生活動的支配者,指揮者,而是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

4、對學生的活動儘可能多地給予鼓勵、讚揚、肯定、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牢記每個學生都有長處,讓學生儘可能多地體驗到成功感、滿足感,發展自信心。

5、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團結合作,幫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發現同伴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獲得合作、協商、對話、分享、尊重他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待人處事的技能和能力。

6、引導學生採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觀察、調查、製作、實驗、操作等)、多樣化的表現方式(語言、圖畫、音樂、動作、表演、作文等)、多樣化的活動方式(集體、小組、個別等),重視科學方法的學習。

7、引導學生活動不斷延伸和擴展,與家庭、社區結合,與各學科結合,向縱深發展,不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

8、保證活動的安全。

(四)活動後

1、 積極的評價,重視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的主動性、創造性、參與意識等。

2、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評價與指導一體化。

4、鞏固兒童的實踐態度,鞏固其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等,並進一步促使其發展。幫助學生舉辦成果展示會、推廣或利用成果等。

5、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活動的成敗,制定或修改下一步的計劃等。

6、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環境,調整活動形態或組織形式,調整活動計劃、內容、材料等。

四、實施措施

(一) 總體規劃、協調部署活動的開展。

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配備了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一定創新精神的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研討,並在期初推出三類相互銜接的計劃,即“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及“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時,由教導處、大隊部等部門協調安排,統籌兼顧。

(二)自主科學地組織活動開展。

1、活動實施自主化。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例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方式、時間、地點、以及指導老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

2、組織形式靈活化。首先是指從時間上來説,或安排在課表計劃內,或在放學後,或在週六上午;從空間上看,或課堂、或校內、或校外,走出校園,不一而足。從組織方式來看,可以是個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跨班級、跨年級合作。

3、課時安排彈性化。彈性課時制意味着將每週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例如,可以將每週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等。

五、具體內容

九月份:

1、學習有關綜合實施活動的理論,並制定學期實驗研究計劃,完善方案。

2、設計年級組計劃及班級方案。

3、開一次講座,內容是《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以及《綜合活動資源包的合理使用》

十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

2、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以便提高課題的研究。

十一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學校組織檢查。

十二月份:

1、研究如何認真辦好活動成果的展板。

2、學生總結匯報交流活動,以及學生活動成果的展示。

3、負責各課題的老師上一節成果彙報課。

4、各班上交案例、論文、活動總結(反思)及學生活動過程的資料。

一月份:

1、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整理好研究的成果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hua/jiaoxue/q3wy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