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寫清明節感想作文優秀範文

寫清明節感想作文優秀範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每年的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感悟作文範文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寫清明節感想作文優秀範文
清明節感悟作文範文一

一直想要寫點什麼,來悼念我心目中的天長地久。

17歲的清明節,我們的友情逐漸崩塌。

忘不了,那次偷偷跑出來與你們這幫兄弟以及伱這個特別的男生如何玩轉“鬼節”。調侃麼,講笑話,吃東西,吐槽,説髒話,什麼都不少。在那將近一晚的折騰之後,我們四個頂着大大的熊貓眼去了學校。在那之後,彷彿是説好了一般。喵喵和蘭子成了一對令人羨慕的情侶。伱和我也走在了一起。不説形影不離,但也都是心照不宣。喵喵是個帶着小帥的男生,説他風流也不過分。蘭子是個温柔乖巧的女生,總是會沒有原則的去原諒別人。伱,是可愛的,還帶着點傻氣,和伱略顯胖的身材正好配對。而我,野蠻,任性,和假小子差不多。就這樣,我們四個看似性格迥異的人竟也出乎意料的完美拼湊在一起。只不過,很久以後,我才明白,那不過是悲劇醖釀前的假象罷了。

四人之間的交往越開越頻繁,連老師都看出了端倪。於是乎,家長的到來必不可少。於是,完美就成了“罪犯”“早戀”的孩子,被父母嚴加看管。少不了的還有父母流着淚的教育,面對父母的苦口婆心,我們無力反抗,但卻用那個年紀的瘋狂來維持着我們的愛情:半夜進學校只是因為怕伱受不了老師父母的責備,於是就有了月色下兩個懵懂少年的相擁,激吻。偶爾父母不在家,可以半夜打電話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也不見疲倦。有時也會讓喵喵和蘭子幫助我們互遞信息。有時僅靠隻字片語來安撫對方的情緒。都説戀愛中的人是詩人,我們沒有詩人那麼高的境界,卻瘋狂迷戀上了張愛玲,泰戈爾的詩句,常常抄寫下來,用來安慰自己或者對方。

在哭紅的雙眼,滿臉的淚水,滿腹的委屈之後,這場風波終於過去了。在我們獲得自由的時候,卻不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前的片刻寧靜罷了。那時候的我們以為我們可以抵禦一切困難,後來才發現那不過是乒乓球妄與地球比大小的可悲。

怎樣的感情都耐不住時間的流逝。很快,我們之間出現了裂痕。常常為一點小事而爭吵,而我又時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我不知道當初的我是怎樣的任性才能讓每次都包容我的伱最後頭也不回的走了。我説我喜歡自由,不喜歡伱管束我。當伱離開後的最七年級小段時間我的確是開心的,因為我可以一個人玩一個人鬧。可是,慢慢的,我開始想伱,想念我們兩人在一起的時光,想念伱對我的好。就這樣,我放下我的傲氣去求伱回來,從新開始。伱從剛開始的沉默到後來的拒絕,再後來伱告訴我伱有了新的女朋友。於是,高一就以這樣的姿態收場了。

不再想曾經伱那紙上慢慢一頁的我愛你,不再想伱曾經承諾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再想曾經黃昏中我們十指相扣的背影。

偶爾也會想起那温暖的午後,我鬧着小脾氣,向伱嚷叫道:伱瞪什麼燈,伱以為伱姓鄧就可以瞪人嗎?而伱只是微笑的看着我,寵溺從伱眼中溢出。

抬頭看着天空,我告訴自己我沒有想伱。我們要各自好好的生活,哪怕生活中沒有對方的影子。我只想用我的方式來埋葬我們之間的天長地久。也許我們都還太小,都還不懂,也許在若干年後的一天,我們會在法國浪漫的香榭麗街舍上相遇,那時,我會微笑着對伱説:嗨,好久不見,伱還好嗎,鄧小鑫。

清明節感悟作文範文二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寒食節----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揹着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按主日説,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介紹。

清明節感悟作文範文三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説在華人眼裏,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裏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裏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風水大師認為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於某些風水習俗來説,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

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

風水大師的回答是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曆法中,為一。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麼早,但是,風水大師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標籤: 範文 感想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eri/qingming/pppw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