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端午節 >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21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21篇)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

小時候,每當家裏人將屋外曬的幹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我會數着日子等家裏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精選21篇)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裏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後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放入大鍋中煮,由於家裏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裏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乾二淨。接着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着吃飯時吃的,而最後一鍋則是留着後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説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3

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划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裏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非常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非常深刻。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4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5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日以外還有很多節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

而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説端午是太陽的節日,中國還有一個是月亮的節日,就是中秋。端午節是在中午過,是驅邪的節日。太陽可以驅邪嘛。其實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這個節日,這是一種戰鬥的圖騰,是向邪惡進軍的,艾草代替的是劍。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殉國,把端午節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日,表現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於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拿今天來説,現在講究和諧社會,所以每個戰鬥都是為了和諧。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這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希望大家牢記在心!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6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處處都端陽。”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我就想起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是有很多種的傳説,有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説、龍的節日等等,其中流傳最廣的就要數屈原説了。

據歷史記載,公園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據説屈原死了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了淚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淚羅江,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等。我最喜歡的習俗要數是吃粽子了。粽子有好多種的口味:甜的、鹹的,有豆沙粽,有棗泥粽,有蛋黃粽,還有肉粽等等。我最喜歡吃豆沙粽,因為它吃起來是軟軟糯糯、香甜可口。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我覺得端午節是一個古老而又有意義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每家每户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來回答: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老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老媽説:“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老媽的樣子把孔縮小。

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老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8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包--用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卻不一樣,是在牽掛和感動中度過的。

“5.12”的一場突如其來的汶川8級大地震,不僅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而且也給災區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和痛苦。在這樣一個特別的端午節,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都在牽掛着災區的人們。想到有多少個幸福的家庭再也不能一起看賽龍舟,有多少個孩子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

災難無情,人間有情。上海市市府領導組織各社區、居委人員為災區包了一大批粽子,在6月8日前及時地送到了災區。當災區人民拿到粽子時,他們流下了眼淚。這不是悲傷的眼淚,更不是痛苦的眼淚,而是一種幸福的眼淚,一種感動的眼淚。災區人民的心感到了一縷縷温暖,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有政府在關心、有人民子弟兵在關心,有全國13億人民在關心,這愛的巨大力量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他們深深地感到希望就在前方。

中國人是震不跨的,加油中國!加油災區人民!

多麼希望每一年的端午節平平安安,祥和的氣氛能夠洋溢着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9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端午又稱重五節、五月節、午日節、端陽節、詩人節、天中節、女兒節和洛蘭節。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女兒回孃家、比武、擊球、盪鞦韆和吃鹹蛋等。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包不一樣的形狀,例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等。粽子有鹹的,有甜的,有花生的等。

賽龍舟是因為飛船能拯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種是因為怕蛟龍傷害屈原的身體,人們可以駕舟擊鼓鳴鑼,以驅走蛟龍。每年五月初五,都會有賽龍舟看。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我愛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一樣的。

端午節時,許多人都要舉行賽龍舟、吃粽子。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為什麼要在端午節舉行?它們的由來又是什麼呢?

原來,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由於對社會的不公,所以自沉於汨羅江,人們爭先恐後地划船打撈屈原,可是並沒有撈到。人們很惋惜屈原。

有一個人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屈原。屈原對他説:“如果你們真的紀念我,就用竹簡把糯米和肉裹起來,然後投入江裏,不讓魚蝦吃掉我的遺體,這就算是祭拜我吧。”那個人聽了,立刻醒過來,號召人們划船,將所謂的粽子扔入江裏。所以這祭拜方式就經過演化,就變成了今天的賽龍舟、吃粽子的傳統習俗。

説完,是不是又覺得自己又多長了一個見識?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1

端午節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了。

在哈爾濱,端午節是很熱鬧的節日。小的時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裏用剩下的毛線,捲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過後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裏,奶奶説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着我們去松花江邊,用嶄新的手絹沾着江水擦臉,可是現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老馬會給我買一個好看的荷包和掃帚掛在身上,而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粽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乾脆用假的石灰蛋,結果沒個端午節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上了國中高中,同學們提前很久就會計算端午節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邊玩一個通宵。這個時候江南、江心島、江北都會燈火通明,年輕人拿着充氣塑膠棒互相追打,閃閃發光的項鍊、戒指都很受歡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將,還有人放鞭炮,這樣的民間慶祝活動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學就很少去江邊趕這個熱鬧了,記得同學去玩通宵之後趁我熟睡給我綁上了五彩線,結果掉顏色弄得滿手的彩色,真得很懷念。上了研究生之後,北京對於端午節並沒有很大的慶祝活動,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幾個粽子應節。

如今,在端午節來臨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讓奶奶給我綁五彩線,想讓老媽帶我去江邊買荷包小掃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葉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蘆掛在我們家的門前。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2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端午節。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粽子,它們繫着白色的腰帶,穿着綠色的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裏,好像對我説:“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的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噴噴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的心思,笑呵呵地説:“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嚐嚐吧。”“萬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糰,糯米上還鑲嵌着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於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台,拿起一根牙籤,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回到座位上,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裏,太甜了。最後,舔一舔嘴邊的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日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台,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憐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給我嚐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嚐嚐鮮呢)於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人們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師手裏剩下的最後幾個粽子,田老師笑眯眯地説:“誰還沒吃粽子呀。”人們都舉起手説:“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人們就一窩蜂似的湧上講台,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後面去了。人們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於到了,剛剛把手往裏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的牙籤刺到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剩下最後一個粽子了,人們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粽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裏塞了一團粽子,我又歡又喜,捂着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裏有説不出的甜。粽子發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粽子吧。

這個開心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説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説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説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4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以前我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卻不知道怎麼裹粽子,為什麼要裹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我總算明白了。

瞧!我婆婆正忙得不亦樂乎呢,又要準備粽子,又要準備“五紅”和“五黃”。看婆婆包粽子,我覺得是一種享受。只見她左手拿起一片粽葉,迅速地捲成漏斗狀,右手抓一把糯米塞進粽葉,再用粽葉緊緊裹住糯米,然後用線把粽子紮緊。就這麼一會兒功夫,碧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搖身一變就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

我問婆婆:“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呢?”“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們從小就是這樣過端午節。你去問問你外公。”這時外公走過來説:“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楚國都城被秦國攻佔了以後,屈原就投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把他吃掉,就包了粽子扔進江裏。賽龍舟的習俗也是這麼來的。”

“哦。你們小時候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啊?”

“我們小時候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還要準備五紅五黃。家家門口都掛艾草。”

“什麼叫五紅五黃啊?”

“應該是五種吃的,我知道的有雄黃酒、鴨蛋、莧菜。”

“為什麼要掛艾草呢?”

“因為艾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以驅趕蚊蟲。”

“看來端午節的習俗真不少呢。”

“是啊,端午在過去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呢,這些習俗也是傳統文化啊!現在過端午沒有那麼講究了,不過,粽子還是要包的。你跟你婆婆學學包粽子去吧!”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5

因為“五”與“午”通,所以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端節,午日,重五,重五,地臘,中天等也是端午的別稱,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端午這天有很多的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讓兒童能長命百歲吧!端午節還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畫個"王"來避邪.

每到端午節,奶奶都要買許多艾草,蒜頭,在中午12點時放在太陽底下曬,奶奶説:"這樣的艾草和蒜頭能消毒,避邪."還在家中用艾草薰.我想端午節的諸多習俗,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下一代的希望吧!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6

端午節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佔有一席很重要的位子。儘管我們已經步入了高科技的時代,但是我們依舊保存着這份傳統。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端午節搞笑短信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今天的端午節對我而言意義頗大。它不僅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瞭解到了許多的民間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7

今天早上,媽媽説家裏沒有韭菜和餃子皮了,我自告奮勇,要去幫媽媽買。

我先買了一斤韭菜,然後提着袋子哼着歌開開心心的去找餃子皮。可餃子皮不像韭菜那麼順利的就能買到。

我來到菜市場,東找找,西瞧瞧,可卻連一張餃子皮的影子都沒看見,但我還是從一個賣菜的阿姨口中打聽到了餃子皮的藏身之處,最後就輕而易舉的買到了。

到了家裏,我們全家人一起包起了餃子,我包得餃子像包子一樣,而其中有三個最與從不同,一個像鯨魚,一個像田螺,而最後一個則是我亂捏的四不像。哈哈!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8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家鄉有一個祭祀的習慣,早上我和奶奶一起整理好祭祀用的物品,然後做“五牲”(五牲便是五種動物:豬,牛,魚,雞,鴨。就叫“五牲”)由奶奶挑到祠堂。到了祠堂,我和奶奶把祭祀用的齋果放在供台上,點好蠟燭,再用蠟燭的火點香,點了香,行三叩九拜,再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拜五次,還有許許多多的神仙圖掛在牆上,行完禮,由我和奶奶對“神”進行禱告。説完以後,奶奶燒紙錢,燒紙錢的時候,還要一邊燒一邊禱告家裏的情況,望神多多保佑。燒完之後,我和奶奶一起把“五牲”挑回家,回到家,奶奶高高興興把粽子拿給我吃......

今年的端午節很有趣!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9

從前,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你們猜一猜他是誰?對了,他就是屈原。屈原被別人誣陷了,被迫跳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天就將粽子扔進汨羅江,餵飽魚蝦,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這一天,還要賽龍舟,是為了撈起屈原的屍體,可沒撈起來。屈原離我們有幾千年,屍體早就腐爛了,我想這大概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的才一直這麼做的。

我們這裏端午節是這樣過的:一到端午節,清早長輩們就去菜場買回來艾草掛在門前窗户上,掛艾草是為了驅蚊避邪!

端午節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歡樂,還讓我們學到了知識!啊,過端午節可真好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0

端午,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那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投粽子。賽龍舟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而投粽子,則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出生於一個楚國貴族家中,幼年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被楚懷王得到重用。而屈原性格耿直,得罪了人。那個人便離間楚懷王與屈原的關係,讓懷王把屈原流放國外。

幾年之後,秦國攻佔了楚國,屈原的報國志破滅了,他感到無力迴天,於同年五月份含恨投羅泊江自殺了。

屈原死後,當地的老百姓悲痛欲絕,他們下河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卻始終都沒有找到。為了防止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老百姓們想了一個辦法:用荷葉包住糯米糰投入河中,這樣就會分散魚蝦的注意力,從而使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這種投粽子的習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端午節不僅要投粽子,而且每個人還要喝上一碗雄黃酒呢!

古時候,人們熱媒為雄黃可以克百毒,於是便釀成雄黃酒喝下,自認為百毒不侵。於是,喝雄黃酒這個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每家都可以美美的吃上一次粽子。粽子的顏色,口味有許多種。顏色分為黑米棕子和白米粽子,口味則分為紅棗的.花生的.豆沙的.水果的··· ···總之,這些粽子可以讓我們大飽口福了。

不光是吃粽子,看賽龍舟也是一種享受。那一條條龍舟,氣勢磅礴,宛如一條巨龍在水面遊動。龍舟所到之處,激起的水花晶瑩剔透,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美麗。

快過端午節了,你們一定要觀賞者壯觀的龍舟比賽,往河裏投粽子,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1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元宵等許多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們要吃粽子,門前要懸艾草,還要看龍舟賽!上午,我和奶奶去買粽子,艾草了,街上熱熱鬧鬧的,人們都在認真地挑選粽子,有的人正在買艾草,我們走到賣粽子的地方,挑選着各種口味的粽子,我挑選可一種我們比較喜歡的原味粽子,買回家了。之後,我們又買了一把艾草,靠在門前。

下午,我們一家人去漢江河看龍舟賽。在岸上,遠遠地看到八條長長的龍船,停在江中,每條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條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像離弦之箭一般,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槳,喊着雄壯的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一轉眼,一條黃龍越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我們都回家了。

晚上,我們把粽子端上了桌,我把繩子解開,聞到了一股香味,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甜甜的,好吃極了!説起粽子,還有一段小故事呢!傳説屈原跳進江裏死後,老百姓都來悼念他,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便向江中投入糯米糰。於是,吃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真是熱鬧呀!

標籤: 端午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eri/duanwu/7rj0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