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春節 >

2023年春節的風俗(通用12篇)

2023年春節的風俗(通用12篇)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1

我的家鄉在湖南的一個縣城,那裏對我來説,是個很神祕的地方。年三十那天一早,人們就要開始忙活起來了,女人拖地擦桌,男人貼春聯放鞭炮,而我們小孩子也不會閒下來,我們麼?忙着偷吃!因為從年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這幾天,家裏的大人們就要開始忙着炸豬肉,炸出來的豬肉焦香誘人,小孩子便會趁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扯一塊油渣塞到嘴巴里,滿嘴都溢着肉香味兒。

2023年春節的風俗(通用12篇)

到了晚上吃年夜飯的時候,桌上擺着魚、大塊的豬肉、血腸等等,尤其重要的就是大豬肉,不管是誰,到別人家去拜年都必須先吃一塊大大的豬肉,不然就算不上是在過年;而最特別的就數血腸了,血腸是在人們殺豬的時候,將豬腸洗乾淨後,把豬血灌進去,將豬腸兩頭綁緊後放入鍋裏蒸,最後再切成一片片的,蒸熟的血腸外面是白的,裏面是褐紅色的,咬一口,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而到了七年級早上,就開始有人要來拜年了,同樣的規矩,進門先吃一塊大豬肉,可一般小孩子都不太願意吃,因為我們最喜歡吃剛炸出來的、還熱乎着的,而現在的已經被蒸軟了,就不脆了,不好吃了。而在七年級我們還有一個習俗是與很多城市相反的,我們在七年級吃的是年三十那天晚上的剩菜,這是寓意着“年年有餘”。

年八年級的這一天,是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過年吃飯,所以這個時候,我的兩個姑姑便會回來拜年,吃飯。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大姑姑會帶着我們這一幫小孩子出去買個剛炸好的香噴噴的餈粑,那股香味一直都停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現在,我已經很久沒有回家鄉去過年了,但是那豬肉的香、血腸的味、以及油渣餈粑的脆,一直留駐在我的腦海裏,總有一年,我還能回家鄉去過年,我還能嚐到這些曾經的味道。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2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窗花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着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説: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户户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裏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七年級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七年級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説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裏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方!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4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裏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裏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5

春節西固區福利一校三年級一班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捏泥人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皮影等。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如春節放鞭炮,穿新衣,貼對聯,貼窗花;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等。其中,我最喜歡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春節的另一名叫過年。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長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逃往深山,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個老人,用門上張貼的大紅紙、屋內的燈火、“噼裏啪啦”把“年”嚇跑了。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第二天,人們走親訪友,並以各種活動方式慶祝春節。小朋友,讓我們把春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吧!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6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就來介紹家鄉的飲食小風俗。春節這天,人們會早早的醒來,在開口説話之前,一定會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點,吃上一兩口,我們稱之為“開口糕”。薄薄的糕點吃在嘴裏,軟軟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口,從嘴裏蹦出的話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與“高”同音,小孩吃了開口糕,預示着新年中個子長得高,成績節節高;大人們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運高、財運高”;老人們吃了則希望來年“福壽高升”。正是因為人們對新年的這些渴望,吃開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放完開門鞭,全家都穿上了新衣,洗漱完後,都圍在桌子旁吃團圓飯,也就是吃湯圓或餃子了,人們把餃子稱為“萬萬順”,表示新年中做任何事都會順順當當。“順心”的心願也就寄託在這常見的餃子上了。吃湯圓則預示着新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這喝茶也有講究,落座時,北面的位置必須空着,聽媽媽説這是為了給灶神爺留的,只有招待好他,才能在新一年裏灶台上總是滿滿當當的。喝茶快結束時,每個人的碗裏須留下一些餃子或湯圓,預示“年年糧食皆有餘”。不管是吃開口糕也好,稱餃子為“萬萬順”也好,還是給灶神爺留位也罷,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它們雖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但這些飲食上的小風俗正是人們對新年中豐收、平安、健康、幸福的一種美好願望吧!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繼承和發揚呢?'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7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紛紛上街搶購春聯,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説》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章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放鞭炮,掃塵,年畫,拜年等。

在春節裏貼春聯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趕走邪靈,把我們帶向美好的明天。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8

大家日夜盼望的新年到了!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做好了,看着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了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説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着説了下去:“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曆史。據説,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説:“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説: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麼多文化,中國文化這麼博大精深,我更應該要努力學習才是啊!於是便打趣地説:“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後浪不就推不動前浪了?”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9

家鄉的春節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衞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豔豔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媽媽:“為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媽媽笑眯眯地説:“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媽媽又對我説:“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到了正月七年級,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

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着小孩子去遊樂園.公園等。正月七年級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户户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着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着,幹什麼呢?對了,就是遊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10

新年來了,今晚便是大年夜,廣州四處都洋溢着過新年的喜氣洋洋的氣氛,我們家也不例外。

新年有一件事是必須做的,那就是要穿上新的衣服,因為是新的一年嘛,所以我們也要換一副全新的面孔來迎接新的一年。換好新衣服後,我們就要吃年夜飯了,一家老小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着團圓飯,説説自己在舊的一年裏發生過的趣事和對新的一年裏有什麼新的期盼,別提有多開心了。吃過年夜飯之後,就到了我們只些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了,那就是發紅包,但是,我們家的這些紅包可不是這麼容易就可以拿到的,還要靠我們的聰明才智啊,因為我們必須回答長輩的問題,或説幾個關於新年的祝福成語才可以得到紅包。得到紅包後,就要開始新年裏最有趣的一項了,那就是踩氣球了,也許有人會問,不就是踩氣球嗎,有什麼有趣的。但是,我們踩的這些氣球可不是普通的氣球,裏面可是有壓歲錢的,但是,如過你不好運的話,踩到的氣球裏面可能只有一元或兩元,但是,如果你好運的話,有可能會踩到裏面有一百兩百的幸運氣球,所以,這遊戲只能靠運氣了,因為這些氣球都是長輩們準備,想作弊都難啊。

在家裏面進行完活動後,我們就要回到鄉下去放煙花了,這也是大年夜裏大家最期待的一個環節。點煙花的通常都是長輩,但是今年不一樣了,為什麼呢,因為今年是由我們這些晚輩來點燃煙花,這真是驚險有刺激啊。過了不久,一個小紅點在向着天空徐徐上升這,“噗”的一聲,變成了一朵美麗的煙花,接着又有幾個小點向着天空上升着,“噗”的一聲,有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煙花。我們一家大小,依偎在一起,看着一個有一個的煙花炸開來,別提有多温馨了。

這,就是我家的春節。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11

我先給大家介紹春節習俗,再給大家介紹元宵節習俗。春節的習俗有壓歲錢、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年畫、守歲和爆竹。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春聯也叫門對、春貼、桃符等,它以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做成各種圖案的。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2023年春節的風俗 篇12

家鄉的春節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衞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豔豔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媽媽:“為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媽媽笑眯眯地説:“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媽媽又對我説:“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到了正月七年級,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着小孩子去遊樂園.公園等。正月七年級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户户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着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着,幹什麼呢?對了,就是遊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

標籤: 風俗 春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eri/chunjie/perv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