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精選5篇)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精選5篇)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精選5篇)

大家好!

時值大雪,寒氣襲人。辛勤的老師們每天準時來校,為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走進校園,有安靜的工作環境、孩子們的親切問候、有乾淨整潔的操場小徑、有師生和諧的學習氛圍……一切都如春日陽光,温暖我心。下面,我以“……”為主題,就近來的工作所感向同仁們做個交流,班門弄斧,請多指教!

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我校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特點,以少先大隊和各班中隊為主陣地,狠抓學生養成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而這項德育工作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的班主任而言更是任重道遠。

一次,我正在辦公室備課,董--同學不喊報告,徑直走進辦公室來到我面前,説:“剛剛程--把我的水杯弄倒了。”我故意裝作沒聽見,他似乎有所察覺,便又説了一句:“王老師?”,我還是沒有理睬他。他似乎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於是説:“王老師,您好!跟您彙報一件事,剛剛……”我這才抬頭,嚴肅的看着他,問他:“你覺得你剛才有那些行為不合適?”他沉默了一會兒,説:“老師,對不起,我知道進辦公室應該先喊報告,另外,對老師説話要有禮貌。”我説:“知道就好,以後一定要注意這些生活細節,有時候,一個細節可能會嚴重到影響你的一生。”接着,我給他講了一個大學生因為細節問題而在應聘時候輸給一個國中生的故事,他聽後真誠的説:“謝謝老師,我今後一定會注意這些細節問題的。”從這以後,董--同學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在班裏實時起帶頭作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只要見到我就遠遠的跟我打招呼,而且説話很講禮貌。他的媽媽也經常在電話裏誇孩子變了。在董--同學的帶領下漸漸地,班裏大部分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已得到強化。現在,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孩子已成了我們班大部分孩子的自覺行為。

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國中及以下文 化程度的比例較大;父母大多務農或外出打工,與孩子接觸 的時間很少;管孩子的大多是爺爺奶奶,他們只能負責孩子的起居飲食,往往忽視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教育。近年來 高二半山的彝族學生也越來越多,他們的文明程度、文明意 識普遍較低,缺乏良好的禮貌、衞生習慣和社會交往能力,這些狀況也給學校的道德教育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抓養成教育的要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要求全校師生都作長遠打算。教師,允許學生習慣形成有個過程;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師生密切配合,堅持不懈。讓養成教育在我校不斷深入,讓文明之花一定綻放在美麗的校園!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生活中啊,文明和禮儀是我們社會的發展之本啊,如果連文明禮儀都做不好的話,那麼我們和那些動物又有什麼太多的區別呢,更何況有些動物都是擁有着獨特的禮儀,更別提我們人類了,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倡導大家一定要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中的重要位置,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了它,不然有時候丟臉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啊。今天我作為--班的代表來進行演講,我覺得自己十分的榮幸,為此我也是專門去網上查閲了不少的資料,只為這一次的演講,不過我覺得自己的經驗還是太少了,所以得請大家多多包容一下我接下來的表現。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的老師和家長就一直在引導我們朝着更好的方向前進,他們不僅傳授給了我們知識,也傳授給了我們禮儀,雖然我們至今已經學習了十多年了,但是大家知道嗎,咱們中國的文化實在是太深厚了,有些人學習了一輩子的文明禮儀,可他依然不敢説自己能做到面面俱到,畢竟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禮儀,但是大家也不要因此就乾脆放棄學習了,因為一些常用的禮儀我們還是十分有必要去學習的,禮儀其實就是一種文明的體現,如果你在日常生活裏給別人的表現是粗魯無禮的,那麼我覺得應該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和你交朋友,但是如果你平日裏表現的温文爾雅,行為舉止到位,那麼別説是你的同學了,就算是一些陌生人都想認識你一下,這會讓你遇到的困難和麻煩都減少許多,甚至你能遇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我們這些學生在生活中掌握的知識還不算多,所以有很多的事情我們尚還沒有了解過,但是這也並不妨礙我們去更加深入的瞭解一下,你可以去問問自己的老師或者家長,也可以去網上查一查資料,總之有很多的方式能提高自己的見識,一旦你的見識提升了,那麼文明對於你來言就不再是那麼困難了。在生活中,我們想要變得更加文明一點也很簡單,那就是多學、多問,另外也要管住自己的言行,不要去做一些愚蠢的事情,例如不要有事沒事就説一些髒話,不要隨地亂扔垃圾,見到長輩要問好等等,有些事情其實很簡單也很微小,只要我們堅持做好,那麼文明距離我們只會越來越近!

謝謝大家!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清爽的秋風輕輕吹過,目睹着朝陽冉冉升起,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週。新的一週充滿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我們的校園也變得更加優美:寬敞明亮的教室、乾淨的大路、整齊的桌椅……然而,在這美麗的學習環境中總會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潔白的牆壁上出現黑黑的腳印、剛掃完的地上又留下了飲料瓶、剛換的水龍頭又被弄壞、嶄新的桌椅劃得傷痕累累、不文明語言不時鑽進我們的耳朵……這是多麼不文明的行為啊!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健康成長的前提,也是我們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文明是我們素質的前提,沒了文明,素質就不能保證。因此,為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爭做文明學生,特向全體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一)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不在教室、寢室、樓道、走廊追逐嬉戲打鬧;不鑽、翻護欄;不推踢護欄、門窗及其他設施設備;不叫外賣,不吃垃圾食品;上下樓道要靠右邊行,排好隊講秩序、不推攘。

(二)養生良好的清潔衞生習慣注重個人衞生,衣着乾淨整潔;不將食物帶入教室,杜絕吃零食;及時認真打掃乾淨寢室和教室內清潔衞生;垃圾不亂丟,自己產生的垃圾隨身攜帶保管並及時放置於垃圾桶內;不隨手亂扔亂吐;講究衞生,不亂貼、亂寫、亂畫;教室內潔具應及時清洗,保持外觀清潔,並按指定位置放置,拖把、掃帚應整齊放置於固定位置;隨時撿拾地上的垃圾放入垃圾桶內,愛護校園環境人人有責。

(三)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團結同學;校園內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進出老師辦公室要喊“報告”,獲得老師同意方可進入老師辦公室,不得隨意進入辦公室;獲得老師幫助離開時要説“謝謝”並向老師行禮;回到家時要主動向父母親人問好,離家時要主動跟父母打招呼並説明情況;參加升旗儀式,學生要着裝整潔,行注目禮,唱國歌;語言文明,使用禮貌用語,不説髒話,不罵人;舉止文明,不推拉擁擠,不大聲喧譁,不追逐打鬧,漫步輕聲;注意儀表,衣服整潔,不穿奇裝異服,不戴首飾,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化粧,男女生均不得染髮或留怪異髮型;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不將手機帶入教室寢室;同學之間相互幫助;遵守公共秩序,課間操、升旗及集體活動時聽從安排,嚴守紀律,保持良好形象,參加集體活動時肅靜,做文明觀眾;不吸煙喝酒;課間時間,不要在教室內大聲喧譁吵鬧,不要在走廊追逐打鬧。

(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就餐,尤其吃好早餐,保證身體健康;按時歸寢、按時就寢、按時起牀,保持充足的睡眠,讓精力充沛;對校園生活做好科學安排與管理;就餐自覺排隊,不亂擠、不插隊;愛惜飯菜,不亂扔食品,不亂倒飯菜;餐後垃圾放到指定位置。

(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珍惜時間,提高效率,科學計劃‘落實行動;聽從老師教導嚴格執行;要認真預習,專心聽課,及時複習,獨立完成作業;養成積極探究、獨立思考、切磋交流的習慣;要有課外閲讀記讀書筆記的習慣;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等。

同學們,播下一個行為,便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穫一個品格;播下一個品格,便收穫一份成功。我們千萬不要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看作小事,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良好形象,譜寫成功之歌!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篇4

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每個學期的開始,我們都將面臨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新的希望,站在新學期的起跑線上,大家都準備好了嗎?新的一學期,我們更要珍惜每一分鐘,辦好每一件事,走好人生每一步,這樣才能學有成績,學有收穫。今天要跟大家説的是:“養成好習慣 成就好人生。” 生活中,我們仰慕優秀的人,我們都渴望自己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又似乎感覺優秀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很難達到。其實,優秀離我們並不遙遠,優秀體現在你我的一言一行之中,體現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之中。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説的。培養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

成人、成才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五年級有篇課文,內容是: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國家。

剛剛讀到這首小詩,感覺一個釘子能與一個國家有什麼關係,這不是危言聳聽麼?細細

品味,才發現詩裏寓意着一個宏大的哲理,那就是:防微杜漸至關重要。要想成功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良好習慣的養成做起。

怎樣培養自己的好習慣?首先需要檢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壞習慣。

你是否留意到我們的校園裏、樓梯上、教室裏地面上的垃圾?這種景象與周圍的樹木花

草是多麼的不和諧,這裏面有你的責任嗎?你留意過周圍同學的語言嗎?那脱口而出的髒字是不是很刺耳?這裏面有你的聲音嗎?你對老師、長輩禮貌嗎?你對同學友善嗎?你今天按時出早操了嗎?你起牀後整理牀鋪了嗎?你上學的路上遵守交通規則了嗎?你今天讀書了嗎?功課提前預習了沒有?今天的作業你認真完成了嗎?„„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尋常小事,正是這些尋常小事體現着你的個人素質。古人説“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我們應當銘記在心。我們的校園每天都有很多的老師同學在辛勤地整理,教學樓也有各班值日生在辛勤勞動,當你隨手扔下一片紙、塑料袋的時候,想到過他們的辛勞嗎?你可能覺得一片廢紙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設想如果全校學生人人都扔一片廢紙,校園是什麼樣?我們尊重別人的勞動了嗎?把紙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裏去,其實並不需要花多長時間,費多大力氣,只是舉手之勞,説到底這是個習慣問題。如果人人都養成好習慣,校園會是多麼清潔、美麗。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學習,人人都會心情舒暢。

同學們,我們應當不懈地培養好習慣,用我們的優秀行為感染周圍的人,影響周圍的人。比如,出入教室時,輕輕地帶上門;放學了,隨手關上教室的燈;在公共場所,輕聲慢步;見到老師,禮貌問候,上學路上右行、注意交通安全等等。這些都應成為我們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學習,去讀書、去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周圍的美景。當你養成了優秀的習慣,在人們的眼中,你就會顯得很優秀。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祝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0月國旗下講話稿國中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我演講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的重要技能,孔子説得好: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培養,要訂計劃訂要求;

1.預習的習慣。預習能夠聯繫以前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樣既增強自學能力,又能提高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記筆記並事後整理的習慣。隨着年級升高課程內容的增多和複雜化,記筆記有助於抓住重點。如果因時間限制,當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麼課後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鍊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所以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3.課後複習的習慣。複習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複習要與遺忘作鬥爭,遺忘是有規律的,即先快後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後就較緩慢。因此,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複習,加以強化,並養成習慣。

4.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習上有困難時,首先應該鼓勵自己試一試。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品嚐勝利的甘甜,增強自信心,勇敢地迎接新問題的挑戰。

5.及時改錯的習慣。自己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自己練習本、試

捲上面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彙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6.認真書寫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同學不重視書寫,認為它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學生,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願好好寫的人,很難做好別的事情。因此,重視並提高書寫質量,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7.認真觀察、思索的習慣。每門學科都要求我們具備觀察力。語文的寫作訓練就不用説了;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我們對數量關係與圖形關係的觀察為基礎;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於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8.積極閲讀、寫作的習慣。閲讀是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我們應該在反覆閲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課外的知識和信息,養成積極閲讀的習慣。讀和寫是互相促進的,寫作過程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在養成觀察、思索、閲讀習慣的同時,要養成勤於寫作的習慣。勤寫讀書筆記、讀後感、觀後感和日記。

9.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東西存

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做作業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就低。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漸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勤學、樂學、善學的好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anghua/guoqi/kgzn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