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教師讀書筆記大綱

教師讀書筆記大綱

一位教師的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大綱

給教師的建議

★1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夠20桶那麼就這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了説不定還會躺到醫院裏去.兒童從事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這樣各不相同的.一個學生對教材感知理解識記得快在記憶中保持得長久而牢固;而另一個學生的腦力勞動進行得就完全不同;對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識在記憶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學生智力的不同並不能用聰明或者不聰明這樣簡單粗暴的詞語加以評判.除了類型不同之外還有一個智力上的早發育和遲發育的問題還有一個速度與質量的問題一句話"笨蛋"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一些尚未被開發的聰明的孩子也許他們的聰明不在你教的這一門學科上也許他的聰明要在十五週歲以後才會被身體發掘出來]……可以把教學和教育的所有規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麼對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説"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説"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常常做的是為了使一個通過他自身的努力能夠得到三分的學生達到我們期望的四分或者五分的目標而結果把它留在了兩分上.我們的期望往往扼殺了孩子心中的唯一的一點自尊]

能否保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於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許多時候我們學生的不滿意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成績不夠使我們滿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他達到的合格或者優秀——雖然他確實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大綱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範圍的知識而沒有包含活生生的兒童.不同的兒童要達到這個知識的水平和範圍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教師應當善於確定:要通過怎樣的途徑要經歷什麼樣的阻礙和困難才能引導兒童接近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水平.[有些是接近然後達到有些是達到然後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達到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與忍耐:對不同的兒童來説這是不相同的]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就是説在學習中無論就腦力勞動的內容還是就所需的時間來説都應當採取個別對待的態度.[幹:也就是説不僅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是不相同的他們的方法途徑評價尺度都不應該是完全相同的.這將給我們的教學帶來許多麻煩的地方這正是它不能盛行的原因之一.]

……在這種做法下所有的學生都在前進——有的人快一點另一些人慢一些.兒童完成作業而得到評分時從評分中看見了自己的勞動和努力學習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有所發現的快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對教師説:某某地方我沒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會做.他的良心是純潔的他不可能去抄襲別人的作業或者考試時夾帶.他想樹立起自己的尊嚴.[這並不難啊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我們無視一個人的尊嚴我們還認為尊嚴和學業上的進步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這就是説應該允許學生不完成某些作業但不應該讓學生用抄襲的方法來"完成"這些任務][合作學習法中提高分的計算法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達到鼓舞學生信心這一點]

在學習上取得成就——這一點形象地説乃是通往兒童心靈中點燃着"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的那個角落的一條蹊徑.教師要愛護這條蹊徑和這點火花.

特卡琴柯:"我周密地考慮每一個學生在上課將做些什麼.我給所有的學生都挑選出這樣的作業使他能在作業中取得成就.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麼這堂課對他來説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這句話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為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候是在進行着集體性的無效勞動有多少學生自始至終地在那裏進行着無效勞動又有多少學生終於厭倦了這種無效勞動而不再"勞動"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裏!XX/7/13]

對這一部分學生[尖子生]來説除了教學大綱規定的題目外教師還要挑選一些超過大綱要求的習題;應當給這些學生的智慧以力所能及的但並不輕鬆的要求緊張地動腦的工作.

教師要為他們[學困生]專門另選一些題目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課上有所進步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因為這一點點進步至少讓他不會墮落不會無所事事不會去幹些無聊的事]

學生並不是停滯不動凝固不變的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是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學生是發展着的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要相信學生會成長起來並且正在成長着]

只要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到取得成功的個人的人格上的歡樂那麼這種課就不會把教師弄得心情焦躁筋疲力盡.……如果教師善於把學生引進一種力所能及的向他們預示着並且使他們得到成功的腦力勞動中去就連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也能多麼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學習啊!

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取得進步.

設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在進行腦力勞動.

[幹:沒有"大綱學生"每一個學生應該符合他個人的大綱或課程標準.也就是説在一個為基準的課程標準下應該為每一個學生建立起他的課程標準][我看到了百分之百的"以生為本"看來不是口號和理論而是行動是實踐]

★2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是的沒有時間啊!——這是教師勞動中的一把利劍它不僅傷害學校的工作而且損及教師的家庭生活.

怎樣解決這個時間問題呢這個問題也像學生的智力發展問題一樣是涉及整個學校生活的綜合性問題之一它是完全取決於學校的全部活動是怎麼安排的.[幹:這裏又涉及到了管理上的事.把學校建設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這就是我的管理理念經營理念.]

……

那位歷史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

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説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裏就變得越來越小.這裏的問題還不僅在於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量上的增長.數量可以轉化為質量:襯托着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來越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麼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質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敍述演講)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師在講三角函數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數上而是放在學生身上:他在觀察每一個學生怎樣工作某些學生在感知思維識記方面遇到了哪些障礙.他不僅在教書而且在教書過程中給學生以智力上的訓練.

[關於讀書我想補充的是:最遠的路可能離目標最近也就是説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應該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我以為教育者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己的必讀書目中]

3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

如果仔細考察一下中學第二階段(四至八年級)和第三階段(九十年級)的教學過程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這裏為了無休止地然而卻又完全徒勞地把那些"尾巴學生拉上來"這件事無情地吞噬了教師的許多時間.教師剛剛開始講解新教材就發現一部分學生無力掌握它與其説是考慮怎樣沿着認識的崎嶇小路前進倒不如説是首先得考慮如何克服一部分學生跟不上的狀況(有時候這個"一部分"相當大弄得教師不得不幾乎是給全班學生進行補課).這就侵佔了教師的許多時間——包括在校的時間和回家後的時間.[對集體來説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是在國小初段但對我們而言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至少在今天我們的學生還是這樣甚至完全是這樣!但抱怨與批判都不能改變或者改良這一事實於是我們(國中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實際存在的尾巴學生拉上來.這是一個既無意義又有很大意義的事]

這裏想給國小教師提出幾點建議.

親愛的同事請你記住:所有中年級和高年級教師的時間預算表都取決於你你在教學和教育工作中是創造精神的締造者.國小面臨着許多重要任務而其中佔據首位的任務就是:要教會兒童學習.你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兒童應當掌握的理論知識分量跟實際技能和技巧之間確定一個正確的相互關係.

請你記住: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在學業上落伍這主要是他們不會學習不會掌握知識的結果.…………學生如果沒有學會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閲讀和感知所讀的東西沒有學會流利而正確無誤地書寫那麼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談不上順利地學習也就是説教師就不得不沒完沒了地給學業落後的學生做"拔高"的工作.在國小裏你要教會所有的兒童這樣閲讀:在閲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閲讀.必須使閲讀達到這樣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前一種能力超過後一種能力的程度越大學生在閲讀時進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細——而這一點正是順利地學習和整個智力發展的極其重要的條件.我堅定不移地相信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取決於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閲讀:在閲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閲讀.……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一個能夠在閲讀的同進進行思考的學生比起不掌握這種乍看起來很簡單的迅速閲讀能力的學生來就顯得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應付任何作業.在他的腦力勞動中就沒有死記硬背.他閲讀教科書或別的書籍時比起那種不會同時閲讀和思考的學生來情形就完全不同.他在讀過以後能夠清晰地領會對象的整體和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約性.

實踐證明如果閲讀對於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當然是啊如果學生喜歡閲讀而且學會了閲讀那麼就什麼也不缺少了]這樣教師就有可能跟某些兒童進行個別談話但這種談話不是長時間的講解而是加以指點和提些建議告訴他們怎樣獨立地掌握知識預防不及格和學業落後.

我建議國小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努力目標:到了四年級結束時一定要使兒童掌握迅速地半自動化地書寫的能力——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

[那麼讀與寫是目標的還是手段它們是教學的目標是學習的手段.也就是説教師和學生對讀和寫應該有着並不完全一致的看法:教師努力讓學生能讀會寫而學生借讀與寫來完成其他的目標.

根據這一章節中國小的九年一校制應該更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優勢因為他們可以根據這一要求來考查國小低段和中段的學生是否達到了流暢讀寫的水平]

4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

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現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祕密——也可以説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律: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國小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達到終生牢記的程度.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可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脱落;人們每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之中:他們在蓋樓房可是牆基在裂縫.

首先要注意基本讀寫能力.在語言裏有兩千到2500個寫法正確的字它們是知識讀寫能力的"骨架".經驗證明:如果兒童在國小裏牢牢地記住這些字他就成了一個有讀寫能力的人.

我在教國小兒童的時候始終注意自己面前的一張"最重要詞彙表".這張表好像是一份特殊的"基本讀寫能力教學大綱".我把2500個詞分配如下:每個學習日平均學3個詞孩子們把它們抄在本子裏並且記住.

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

【傖人延伸:語文最基本的最應該首先教給學生的東西是什麼蘇氏稱"知識的地基"有人稱精神的底色有人稱"閲讀的墊底工作"我傾向於"精神的底色""靈魂的奠基"這種稱謂我以為這不應該是"知識"而應是"靈魂""文化"這些附着於名著上的東西.

這裏又出現一個新的大綱:最基本的知識能力大綱】

☆5"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

把實際技能作為掌握知識的基礎這還只是這個問題的開端.知識的識記和把知識保持在記憶裏——是這個問題的繼續.我建議每一位教師:請你分析一下知識的內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學生牢牢記住和長遠保持在記憶裏的知識明確地劃分出來.

在有經驗的教師那裏學生都備有專門的本子用來抄錄那些必須熟記和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

必須識記在材料越複雜必須保持在記憶裏的概括結論規則越多學習過程的"智力背景"就應當越廣闊.換句話説學生要能牢固地識記公式規則結論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須閲讀和思考過許多並不需要識記的材料.……如果通過閲讀能深入思考各種事實現象和事物它們又是應當保持在記憶裏的那些概括的基礎那麼這種閲讀就有助於識記.這種閲讀就可以稱之為給學習和識記創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閲讀.學生從對材料本身的興趣出發從求知思考和理解的願望出發而閲讀的東西越多他再去識記那些必須記熟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就越容易.[蘇氏在後面寫道這二者的數量之比大約為3:]

考慮到這一條非常重要的規律性我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要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閲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在某一時期所學的概念越複雜我推薦給學生閲讀的書籍就應當越有趣越有吸引力.

我使學生們的思維積極性高漲起來了.他們向我提的問題簡直多極了: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在他們所提的全部問題中約有80%的問題是用"為什麼"這個詞開頭的.他們有許多不懂的東西.他們對周圍世界中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們求知的願望就越鮮明他們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鋭.孩子們對我所講的一切東西簡直是"一聽就明白".當我們第一次講到電流是自由電子的流動這一科學概念時發現學生們正是對一這複雜的物理現象有許多問題.可是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和以前所獲得的知識的基礎上好像腦子裏已經構成了一幅世界地圖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好像只要用小塊的積木放在圖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

我的學生們提出的疑問越多他們獲得的知識就越深刻.

我想建議所有的教師們:盡力為你們的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裏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吧.只有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請你們考慮一下怎樣才能把現在學習和即將學習的東西變成學生樂於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吧.

[這一章節對自然科學尤為有效對語文而言肯定既有可借鑑之處而有不同於自然之處.我想這個"同"應該是"問題"這個"異"應該是語文的課外知識與某一具體的文章的聯繫性肯定不如自然科學的課內外具有更大的聯繫.所以語文如何課內外結合這是一個新的話題.語文中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不應該是針對語文知識(即語法和文章學)的我想它們應該針對的是語文所包含的內容——生活(個人的生活和社會的生活).語文應該在對生活的感受思考建設中提高聽説讀寫的能力]

★6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

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説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

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信對於這類兒童[指"後進生"]正是前面説過的"第二套教學大綱"能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對這些兒童來説把學習僅僅侷限於背誦必修的教材是特別有害的——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變得更加遲鈍.我曾試用過許多手段來減輕這些學生的腦力勞動結果得出一條結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閲讀範圍.是的必須使這些學生儘可能地多讀些書.我在三至四年級和五至八年級教過書我總是注意給每一個"後進生"挑選一些供他們閲讀的書籍和文章這些書刊都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來揭示各種概念概括和科學定義的含義的.應當讓這些兒童的頭腦裏產生儘可能多的關於周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疑問讓他們帶着這些疑問來問我——這是對他們進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條件.

在"後進生"所讀的書籍裏在他從周圍世界裏所遇到的事物中應當經常發現某些使他感到驚奇和讚歎的東西.……用驚奇讚歎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的萎縮一樣.

我從來沒有一次沒有給這樣的學生補過課那種補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在正課上沒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們閲讀和思考.閲讀好比是使思維受到一種感應激發它的覺醒.

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閲讀.閲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這是使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越敏鋭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

[這一章針對的是"學困生"而不是指那些思想上的"後進生".這裏要求一個班級的每個任課教師都有他所任教的學科的"第二套教學大綱".也許一輪實驗之後我們就可以有一套相當完備的"第二套教學大綱"了當然它仍然是開放的成長着的.*一個綜合性的課題:為學困生建立"第二套教學大綱"]

7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裏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週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首先是用來獲取新的知識).[讓舊知識進行工廠而不是進入貨倉]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在許多教師看來"知識"這個概念就意味着會回答提出的問題.這種觀點就促使教師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評價:誰能把知識儲藏在記憶裏一旦教師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來"那麼他就被認為是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這在實踐中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其結果就是:知識好像脱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脱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説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儘快地擺脱它.

必須首先改變對"知識"這一概念的實質的看法.知識——這就意味着能夠運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知識的積極性生命力——這是它們以不斷髮展深化的決定性條件.而只有不斷髮展深化的知識才是活的知識.只有在知識不斷髮展的條件下才能實現這樣的規律性: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他的學生就越容易.遺憾的是在實踐中常常是適得其反:每向前一年學生就感到學習越來越困難.

請你努力做到:使學生的知識不要成為最終目的而要成為手段;不要讓知識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而要使它們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在集體的精神生活中在學生的相互關係中在精神財富交流的生動的不斷的過程中活起來沒有這種交流就不可能設想有完滿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緒的審美的發展.[我想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中的理論錢也就是這裏的學生的腦力它們有的獲取了一些商品有的成為投資前者一般不能換來新的資產而後者它將繼續生出新的資金]

在低年級從教學的最初步起知識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詞確切地説就是在詞裏面所反映的現實的周圍世界;詞在兒童面前展現出新的在他入學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許多個方面.兒童在知識的梯子上攀登時使他邁出最初的在我看來也是寬闊的步伐的就是通過詞來認識世界的.讓詞在兒童的意識裏活起來歡蹦亂跳使詞成為兒童藉助它去掌握知識的工具這是多麼重要啊.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致變成不動的死的行裝那就請你把詞變成進行創造的最主要工具之一.[注:這幾句話幾乎可以成為國小語文教師的典訓對國中語文教學也不無助益!]

在經驗豐富的教師的實際工作中教學和教育的這一方向性體現為: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並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説進行生動的創造藉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並且與此聯繫地認識詞本身的極其細膩的感情色彩.

我領着孩子們來到秋天的果園裏.……我給孩子們講述金色的秋天講解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怎樣準備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當我深信孩子們已經體會和感覺到詞和詞組的意思和豐富的感情色彩時我就建議他們談談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孩子們沒有重複我的話他們説的都是自己的話.思想在活動在豐富兒童正在養成思考能力於是他們體驗到一種無法比擬的思考的樂趣和認識的享受.他們感到自己變成了思想家.

你們是否觀察到兒童有時候對教師的話抱着一種愛聽不聽的無動於衷的態度譬如您給兒童講述一件很有趣的事可是他目光黯淡木然地坐着您的話並沒有觸動他的心.您完全有根據為此而感到不安:對於詞的冷淡和不易接受性是學習上的一大缺點如果這個缺點扎根很深一個人就會對學習越來越疏遠.

這種缺點是從何產生的它的根源何在呢

如果詞不是作為一種創造的手段而活躍在兒童的心靈裏如果兒童只是記誦別人的思想而不創造自己的思想並用詞把它們表達出來那麼他就會對詞采取冷淡漠不關心和不易接受的態度.[這裏就涉及到了一個詞語教學的問題詞語教學在國中階段一直要麼被忽視要麼被錯誤地實施這裏有一種新的有效的做法:用詞語來描述自然生活來表達感情思想]

8關於獲取知識

學生把讀過的東西或者教師講述的東西背得爛熟回答得很流暢——這也是一種積極性然而這種積極性未必能促進智力才能的發展.教師應當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知識在運用中得到發展.

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我在聽課和分析課的時候正是根據學生腦力勞動的這一特徵來給教師的教育技巧下結論的.

怎樣才能做到使學習成為一種思考活動從而有利於獲取知識呢

獲取知識——這就意味着發現真理解答疑問.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那麼簡單.在備課的時候你要從這樣的角度對教材進行深思熟慮:找出因果聯繫正好在那裏掛鈎的那些交接點因為正是在這些地方會出現疑問.而疑問則能夠激發求知的願望.[也許對語文而言不是新舊之間的交接而是生活(個人的和社會的)與教材的交接點才是能激發興趣點燃思想的地方]

譬如我面前擺着"光合作用"這一課的教材.應當給學生講清楚植物的綠葉裏所發生的變化.這一切都可以講得合乎科學的可靠性理論的徹底性和教學論的循序性但是卻有一項任務沒有完成:沒有引起學生的一定的智力積極性.我深入地思考教材:那因果聯繫掛鈎的交接點究竟在哪裏呢啊就在這兒最主要的交接點就在於:無機質怎樣變成了有機質.這是一幅令人驚異的神祕莫測的圖畫:植物從土壤和空氣裏吸取無機質而在自己的複雜的機體裏把它們變成了有機質.這個製成有機質的過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植物機體這個複雜得難以捉摸的"實驗室"裏在陽光照射下把礦物肥料這種無生命的東西變成了西紅柿的甘美的肉汁變成了玫瑰的芬芳的花朵這一切都是怎樣進行的

我在講述的時候儘量引導學生意識到這個疑問使他們感到激動:"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發生可我卻怎麼沒有認真思考過它呢"

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呢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知道:哪些東西要講而哪些東西則留着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引火線".在這裏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一切都取決於具體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現有的實際知識.同樣的教材在這個班裏在這一點上不要講完而在另一班裏卻要在另一點上有所保留.

現在譬如説學生的思想裏產生了疑問.

於是我就進一步努力做到從學生以前的生物課上在閲讀書籍的過程中以及在勞動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的全部儲備裏把解決面臨的疑問所需要的那些知識都抽取出來.[對語文而言也許是從學生所有的生活儲備(包括歌曲影視等)中抽取與教材密切相聯繫的東西以補充教材理解教材感受教材解釋教材提升教材審視教材駁詰教材.或者從社會生活中抽取一些新的思想新的事例來與教材相映照]這種抽取已有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獲取知識.在這裏不一定要把學生一個接一個地喊起來回答問題聽他們説些什麼然後從他們零散的回答裏湊成一個總的答案.這樣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積極性而不一定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真正的思維積極性;有些學生在回想和回答問題而另一些只是在旁聽.而我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學生都進行思考進行緊張的腦力活動.因此我常常用這樣的做法:一旦引起學生的疑問之後我就自己來講解教材而不喊學生起來回答一些個別的零碎的小問題.[對語文而言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本身就是教學的目的之一所以能讓學生講的應該儘可能讓他們自己來完成]

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面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可能一個學生記住了所學的東西而另一個學生卻有所遺忘.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得充當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使每一個學生在聽我的講解時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從意識的倉庫裏把所儲存的東西抽取出來;而如果在意識的倉庫裏的某個地方正好是個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處斷了線那我就得補充講解填補這個空白克服思路脱節的現象.但這一點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藝術的.我努力尋找重複講解已經學過的教材的最恰當的形式以便使學得最好的學生也能從中發現某些新東西.凡是學生的知識並沒有什麼空白和脱節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簡短的講解.這裏沒有那種表面上的積極性學生們雖然沒有開口沒有回答問題沒有相互補充但這是真正的獲取知識.我想這種獲取知識的形式可以稱之為學生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對自己的知識倉庫的"清點".[這些適用於複習課和理科]

9怎樣把學生從事實引導到抽象真理

你們一定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很好地地記住(背會)了規則定理公式結論但是卻不會實際運用自己的知識有時候還簡直並不理解他背會的東西的實質是什麼.這種有害的現象特別明顯地表現在語法算術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等科的學習中因此這些學科的內容都是一些有體系的概括而這些學科的知識則首先表現為要能夠把這些概括在實際作業中加以運用.

……為什麼學生會死背呢應當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死記硬背這種有害的現象呢

識記(記熟)應當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你應當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認識)弄懂大量的事實事物和現象以後再進行識記.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由弄懂事實事物和現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規則公式定理結論)的道路一定要經過實際作業而完成實際作業就正是掌握知識.

有經驗的教師在對兒童進行教學時能使識記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實事物現象中去)的過程中進行.……教師先讓學生分析大量的事實……實質上這就是用越來越多的新事實讓學生多次地思考這一規則.學生們逐漸地意識到他們接觸到一種有概括性的真理.這一真理能運用到許多詞上這就是規則.這一規則之能夠熟記正因為它經過了多次思考.

一個有經驗的教師並不讓學生花專門的功夫去記誦規則和結論:對事實的思考同時也就是對概括的逐步的識記.思考和熟記的統一表現得越鮮明學生的知識就越自覺他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能力就越強.

這是教育過程的一條十分重要的規律性.多年的經驗使我得到一個結論:如果學生在國小裏就能在思考事實現象的過程中掌握真理他就獲得了腦力勞動的一種重要品質——他能夠用思維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聯繫的事物事實情況現象和事件.……那些沒有思考過足夠數量的事實而單純背誦抽象概括的學生就不會思考應用題不能用思維把握住各個數量之間的依存關係.相反地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裏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學生把應用題的條件讀一遍先撇開數字不管而對它進行思考先不進行具體的算術運算而是先設想一個總的解答步驟.

人們關於學科間的聯繫談論得很多.每一個教師都很清楚應當在自己所教的學科裏找出與其他學科教材相互交織的那些點.但是學科間的聯繫不僅在此.我深信最深刻的聯繫與其説是在於實際教材內容上的聯繫不如説在於腦力勞動性質上的聯繫.如果學生的腦力勞動建立在科學大原理的基礎上那麼數字也會有助於兒童掌握歷史歷史也會促進數學才能的發展.

大家知道許多國小教師和中學的語言文字教師遇到的一大障礙就是要為學生自覺地掌握語法規則而鬥爭.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寫錯別字是學校的一大苦惱.我知道這樣一件事實:一個學生在初學俄語教材時沒有牢固地掌握前綴……的正寫規則.他在這條規則上犯了許多錯誤.教師力求消除這種落後狀態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運用有關規則的練習.他教給學生:先把規則好好複習一下然後再完成練習.這種作業似乎應當帶來良好的效果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個學生在十年級的作文考試裏還是這樣的錯字……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種奇怪的現象的原因何在呢多年的經驗使我得出結論:在學習語法時會不會運用知識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對於事實的思考之間的依存性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這裏對抽象真理概括(如語法規則)的第一次認識有着決定性的意義.

10第一次學習新教材

學生學業落後成績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

對知識的每一次運用同時也就是知識的發展和深入.而第一次學習新教材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實現象性質特徵的實質而邁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這也是一條重要的規律性:在學生的意識中不明確的模糊的膚淺的表象越少壓在他肩上的學習落後的負擔就越輕他的思想對於以後再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準備就越充分他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就越好.

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課應當有些特點——這就是説這裏需要特別的明確性學生的獨立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在這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你要儘量設法做到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你就能看出每一個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極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獨立工作如何因為這些學生思考和領悟比較緩慢為了使他們理解教材的實質必須給以較多的事實和較長的時間(有時候提供他們思考的事實也要跟給一般學生的事實有所不同).

有經驗的教師們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課上總是力求看到:學生是怎樣獨立地完成作業的.在這種課上一定要有學生的獨立工作使學生在獨立工作過程中思考事實得出概括性的結論(這裏指自然學科和語法課).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思考過程中就已經包含着運用知識的因素.這裏也應當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工作.應當走到這些學生的每一個人跟前去看看每一個人遇到什麼困難給每一個人提出專門為他準備好的作業題.有時候在課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給某一個學生布置一點家庭作業那麼有經驗的教師通常就當堂布置給他.學習較差的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首先取決於他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即當堂能否正常地有系統地工作;千萬不要讓他光是聽別的學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東西抄下來.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促使他(要做得耐心機智)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取得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

我在教語法的時候總要設法做到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課上和直接在課後就不許在自己的書面練習中有錯誤.可能這話聽起來有些荒謬但這是真理: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夠成為讀寫無誤的人.如果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沒有錯誤才能做到在家庭作業中沒有錯誤(或少犯錯誤).語文教師工作困難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書面作業裏就有錯誤.而教師的缺點正在於他並沒有提出這個目標:一定要使課堂上沒有錯誤.[糾正課堂上的語言錯誤會不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思維的流暢畢竟語言課不是語法課.另外對漢語的語法課而言不必過於重視因為這一套系統對於語言是幾乎沒有好處的即知道了主謂賓定補狀根本不能提高一個人的語言水平]

然而實際上怎樣達到使學生書寫無錯誤從而打下牢固的知識基礎呢這一點取決於許多因素.也許首先取決於學生的閲讀是否流利.[也許應該着力的地方恰恰在於閲讀我以為給學生一個新的語言材料讓學生看一遍然後讀出來這樣就可以檢驗學生閲讀的流利性檢驗他對語言材料的整體把握能力]要做到正確無誤地書寫學生先要學會流利地閲讀.也有其他方面的條件——即還取決於課的結構課堂上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等.

我向你建議: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對事實現象規律性做出膚淺的理解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在語法上犯錯誤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數學規律時就解錯例題和應用題等等.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

[我覺得本文的大意應該是:如何利用新教材來鞏固舊教材.而在文章末尾作者又把這種複習性的學習或者應用性的複習視為為下一輪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前提]

大概每一位教師都遇到過這種現象:昨天上課時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學的規則(定義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還舉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課時你瞧班上大半的學生對學過的東西就有些模糊了個別的竟把教材全忘了.還發現許多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在昨天上課時並沒有察覺這些困難呀.

回覆人:宇文回覆時間:XX-09-0200:05

懂得還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

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

對學習最"差"的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説對新教材的這個專門思考的階段尤其需要.有經驗的教師都特別重視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點"這些"點"實質上就是因果聯繫即知識的基礎.多年的經驗證明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知識不夠鞏固其根源就在於他們沒有看出沒有理解各種事實現象真理規律性之間相互交接的那些"點"正是在這些"點"上產生了各種因果的機能的時間的及其他的聯繫的.

不管課堂上所學的教材是怎樣的純理論材料總還是有可能提出一些實際作業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它.在歷史課和文學課上對新教材的思考多半是讓學生尋找剛剛講過的教材中的因果聯繫和意義聯繫.……這些問題寫在一大張紙上講完新課後立即掛在黑板上.我深信課的一個緊張最有興趣的階段從這時開始了.學生們回想以前學過的各章節的材料在教科書裏"翻閲"資料(順便指出在人文學科的課上教科書首先是為了思考新教材而使用的).在我看來這時候進行的是學習過程中最必要的最有益的事——不用通讀全文而複習以前學過的教材.這種複習是最有效的因為就實質而言這種複習就是思考.

這麼説來請你毫不猶豫地在第一節課上儘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這些時間會得到百倍的補償.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不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如果你弄懂了這種依存關係的實質你就能解開那個"連環套":學習新教材的時間不夠用是因為時間花在檢查家庭功課上了而檢查家庭功課佔用很多時間又是因為教材沒有充分學透.

12怎樣使檢查家庭課業成為學生有效的腦力勞動

檢查家庭課業的那種很不順利的狀況使我苦惱了不止一年:在這一部分工作上經常是把時間白白浪費了.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很熟悉這種情景:當被提問到的學生剛剛開始回答問題的時候所有其餘學生就各幹各的事情了;對回答進行思考時頂多也不過是少數幾個有可能被提問的學生.一個疑問使我長期得不到安寧:怎樣才能在檢查功課的時候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以便使教師對全班的工作都能檢查到呢

使用草稿本是一個挽救的辦法.……在這裏草稿本代替了黑板教師並不喊任何人到黑板上來做題.[用小組檢查法也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即每個學生把自己的答案(如造句)讀給小組內的人聽大家一致加以評判或者還可以把最好的進行全班賞析.這樣做比較費時但一個好處是能使更多的學生得到檢查鍛鍊的機會.為省時間全班的賞析不應該一組組地檢查而應該讓誰有誰站起來直接説或者是某一組説出答案其他組進行檢查評判][用黑板草稿同時進行的辦法也有好處:它有了檢查討論講解時的材料][勞動(學習)應該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進行着的如果大家只是聽某個學生回答或者看某幾個學生板演這樣做的效益是非常之低的]教師注意地觀察着每一個學生的工作情況.如果他想了解某一個學生對求出的公式是否深刻理解就讓學生解釋一下他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樣做等等.這時候沒有必要把學生叫起來回答.每一個學生都在工作就像他被叫到黑板跟前做題一樣.教師隨時(在完成作業的某一個階段上)可以讓全班或一部分學生停止作業.[如果有實物投影儀那麼就能夠把某個典型作業放大到屏幕上讓全班進行評判或者賞析這是很難用語言描述來代替的]

這種工作形式的優點首先在於檢查知識時用不着把學生都懂得的知識高聲地重複一遍.教師有可能好像以簡便的形式取得關於學生知識情況的信息.同時每一個學生都做到完全獨立地工作.這裏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把檢查知識變成了知識的積極運用;第二教師有可能密切注視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工作情況考慮到他們的個人能力和特點.[可是這並不是檢查作業這明明是當堂鞏固啊.如果有足夠的當堂鞏固的時候那麼這無疑可以完全地代替作業檢查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學生課後完成的作業"對那一大堆不知錯對的東西我們仍然沒有足夠有效的辦法來處理於是教師們仍然只能在辦公室裏一本本地一道道地摸下去打上對號或錯號發給未必會認真去看一看的學生]

如果用新的事實對各種概括進行新的思考借這個辦法來檢查學生的知識(規則公式定理結論)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檢查知識時的腦力勞動的效果.[但對語文來説需要掌握的是"語言能力"這一比較含糊的混沌狀態的東西它不能夠在下一堂課上對上一堂課的語言訓練成果進行有效的檢驗{這不是一個新的"不可能"即新的課題嗎它的題目叫《如何在下一堂課上對上一堂課的語言訓練進行有效的檢驗》}而那些所謂的知識點(包括語法知識和模式化的文章學知識其實是一些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它們基本上不能對提高語言能力產生有益的作用.所以這裏又有了一個難題:就語言而言如何用的新的材料對原有的語言訓練進行復習鞏固.*哦也許串聯是一種可行的辦法用材料中的交叉引用觀點滲透來進行無限串聯.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唐詩《金縷衣》——周恩來傳……但是新的難題出來了官方提供的教材往往不能夠讓你可以左右逢源地發揮]

13評分應當是有分量的

不應當把知識的評定作為某種孤立的東西從教育過程中分離出來.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上時評分才能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刺激物.榀以説評分是教育上最精細的工具之一.[在許多時候作文甚至還是不要打分得好打了分又能怎樣讓學生失望絕望討厭害怕而已.不打分並不意味着學生從此不會在乎要讓學生在乎作文的途徑很多也許打分是最愚蠢的一種]

第一評分寧可少一些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在我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我教過中學教學計劃裏幾乎所有的學科(製圖除外)可是我從嚴沒有憑學生在一節課上的回答(甚至所提的問題達23個甚至更多)就給學生打分數.我給的評分總要包括學生在某一時期內的勞動(也可能是好幾次回答)對同學的回答的補充書面作業課外閲讀以及實際作業等.……也許有些人會感到要把有關學生腦力勞動的一切情況都記住有困難但是我總覺得記住這些是一件最重要的事.難道把值得注意的事也忘記了還能夠對學生在教育中進行教學在教學中進行教育嗎

第二如果學生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和情況而沒有能力掌握知識我是從來不打不及格分數的.如果學生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這對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壓抑.心情苦悶和精神抑鬱這種情緒會對學生的全部腦力勞動打下烙印使他的大腦好像變得麻木起來.只有那種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才是滋養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機蓬勃的溪流.鬱鬱不樂情緒苦悶所造成的後果就是使掌管情緒衝動和思維的情緒色彩的皮層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發智慧去從事勞動而且還會束縛智慧的活動.我總是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學生願意學習而不會學習就應當幫助他哪怕前進很小的一步而這一步將會成為他的思維的情緒刺激(認識的歡樂)的源泉.

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於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第三如果你看出學生的知識還比較模糊在他們關於所學的事物和現象的表象中還有些不明確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給予任何評分.在我所教的第一個班裏都有一個學生我對他的精神生活進行過精細的研究我從他的眼光裏就能看出他對於我所提問的東西是否理解.如果這個學生的眼光表明他還沒有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那麼我就不評定他的知識——應當首先設法讓學生學會知識.[是不是要告訴我們:先拯救然後再評判.先不要告訴他你患了什麼病先治療他治癒之後再根據情況來選擇是否告訴他剛才生了什麼病]

第四應當避免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要求學生準確無誤地重複教師所講的東西或者從書本里背誦的東西.

14不要把學習之母變成後孃

民間教育學常説:複習是學習之母.可是善良的母親常常變成兇狠的後孃.……大量的事實結論一下子壓到學生肩上在他的頭腦時裏把一切都攪和在一起了.……正常的腦力勞動無法進行學生的力量被使用得過了頭.

教師特別注意:學生要想完成一道實際作業他就得熟悉兩條或更多的原理.在完成這種性質的作業時就在進行着一種對智力發展來説非常重要的知識遷移過程——即從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的關係中對概括性的真理進行重新思考的過程.

多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如果一條理論概括能跟另一條理論概括相接觸相聯繫"掛起鈎來"那麼就好像在知識的遷移上發生了飛躍:兩條真理都被深刻地理解了學生在這些理論概括中看出了他以前沒有看到的東西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條也使另一條變得更加明白了.

就代數幾何物理這一類學科來説我建議採用我校優秀教師們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一種所謂綜合複習.

歷史文學等人文學科的複習具有另一種性質.要把78節課所講的教材複習一遍那就等於要讀40到50頁書.在這裏當然不能用講解新教材過程中所用的辦法來進行復習.要複習分量很大的教材就必須好像站遠一點來看它以便使主要東西看得更清楚而將要的東西則不那麼顯眼.如果學生在複習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從頭至尾地反覆地讀那不僅會出現負擔過重現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會被學生忽略過去從而削弱了它們的教育作用.

應當教給兒童從教材中解脱出來——即放過細節抓住要點.你可以花幾節課的時間來複習歷史文學的某些章節具體地做給學生看怎樣不用從頭到尾地讀材料而進行復習.學生的知識面越廣其中能跟課堂上(以及課外)所要複習的材料"掛上鈎"的知識越多對於教材的領會就越深刻.

你要教給自己的學生(特別是高年級)能從次要的東西中抽象出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這種技能是形成世界觀的基本功之一.

還有一種複習方式.我在教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的時候始終遵循一種在我看來是很重要的要求:讓學生在每門學科的聽課筆記裏畫一條豎線在頁邊留下一條空白地方把那些必須永遠牢記的東西用紅鉛筆寫下來.學生應當在翻閲聽課筆記的時候着重複習這些規則公式定理及其結論.

15怎樣檢查練習本

"檢查練習本吞沒了我所有的空閒時間."這是一位女教師在來信裏所説的話.在這封信的下面大概有成千上萬的教師都會簽名同意的.只要把那一疊一疊的待批改的練習本看上一眼沒有一個教師不為之寒心的.這倒不單是因為要付出好多個小時的勞動而令人煩惱的是這種勞動是那麼單調乏味沒有創造性.[是不是可以這樣做:作業由小組長交到課代表那裏已檢查完成情況(不會做的可以不做但必須問!)教師從每四人小組中抽取任一人進行精批對不明白的要作當面解釋對集體不明白的進行集體解釋然後由被批閲的學生批閲組內其他成員的作業簽上姓名日期.而語言材料的作業(大小作文)則由小組以討論交流的形式進行共批]

首先學校裏應當有一種高度的言語素養有一種對詞的高度敏感的氣氛:一個説錯或者寫錯的詞不僅教師而且學生聽起來都會感到它不諧調就像一個具有高度音樂聽覺的人聽到一個錯誤的音符時感到那麼不入耳一樣.應當向國小各年級的教師提個建議:你們要培養兒童對詞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們要使學生像對待音樂那樣對待詞的音響!形象地説學生應當成為"詞的音樂家"珍視詞的正確純潔和優美.你可以把孩子們帶領到大自然中去把各種花朵聲音動作的極其細微的色調指給他們看把人們的勞動作為一種創造活動展示在他們面前並且讓這一切都通過詞通過色彩細膩的言語反映出來.

我們上一些專門的課來教這些詞如朝霞傍晚草原田野河流潺潺閃爍隆隆……我們就每一個詞跟兒童一起編寫作文.詞深入到兒童的精神生活裏去他學習用詞來表達最微妙的感情用詞來反映從周圍世界得來的印象.這是學校裏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説是最複雜的一門科學.

你要把自己的學生從書本和思考引導到活動再由活動引導到思維和詞.活動應當轉變為學生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則應當通過詞表達出來.這在實踐上可以歸結為如下的做法:儘可能經常地把學生自己的活動變成他思考和判斷的對象.應當讓你的學生講故事發表議論彙報他親手做過的事情講述他觀察到的事物.往往學生用詞混亂是因為這些詞沒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見所觀察和所想的東西聯繫起來.應當佈置這樣一些作業這些作業要求學生一定要講述彙報和報告要求他把現有的知識"投入週轉"也就是説使詞成為進行創作的手段.

在絕大多數的學科(特別是像語法文學閲讀數學這類學科)的學習中學生的能力落後於知識.當能力"軟弱無力"不能為知識"提供服務"的時候知識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不能勝任的負擔.[我想到一個新的比喻:知識是柴能力是以柴燃燒獲取動力的機器而這機器的任務是取得更多的柴]

經驗證明最合理的一種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師每隔一段時間收幾個學生的練習本進行檢查.只有測驗作業才需要全部檢查.

16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容

在經驗的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之前就把本門學科整個教學階段中讓學生從事的積極活動的內容做好安排.

怎樣組織學生的積極活動才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促進他的思維和言語發展提高他的讀寫水平呢

積極活動好比是一座把言語和思維連接起來的橋樑.我們在準備國小的教學工作時就預先規劃好全體學生所要參加的積極活動這些活動要能鮮明的反映出並且讓學生深刻地思考各種事實事物現象勞動過程之間的關係和相互聯繫.換句話説我要達到的目標是要求在勞動中產生思想而不僅是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在學習一門學科時學生從事的活動不僅應當是對知識的説明(這一點也是必要的)而且應當是新的真理髮現和規律性的源泉.例如每個學生在幾年學習期間栽培一棵果樹.在這個栽培過程中他不斷地做出新的"發現"一些新的思想激動着他他把這些思想説出來;詞成為他自己在勞動中發覺的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思想表達出來的手段和工具詞進入他的積極詞彙的儲備使他的情感和思維得到磨練.

我通過幾百個事例而深信凡是着迷於一件有趣的勞動在勞動中不斷地揭示出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的學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亂的言語也不可能是遲鈍的因為學生不僅在勞動而且在思考在推斷各種因果關係在規劃未來的工作.每過一年我都更加堅定地深信有着鮮明的思想表現的積極活動能夠發展學生的言語提高學生的一般素養.應當指出勞動只有從學生入手(學)後的最初幾天就開始並且經過周密思考的組織它才能在學生的智力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們學校的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每一位教師在準備一門學科的教學時都把學生應當參加的積極活動加以規劃並使這種活動能給學生以智力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更豐富的概念和規律性.我毫不動搖地深信:沒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猶如沒有旋律就沒有音樂沒有詞就沒有言語沒有書就沒有科學一樣.在像生物學物理化學數學這些學科的教學體系中勞動與思考的統一活動與詞的統一——這是學校作為思想的策源地而建築於其上的基石之一.有經驗的教師們在準備這些學科的教學時都要周密地考慮:以什麼方式通過何種勞動才能揭示出本門學科中學生的思維建築在上面的那些關係和相互聯繫.……這種勞動不單純是為了説明知識而且可以説是知識的活用.

我向教師們建議:如果你們想使自己的學生成為善於思考的人想使嚴整的明確的合乎邏輯的順序的思維通過清楚的説明和解釋表達出來那麼你就應當吸引他們參加富有思想內容的勞動把知識體系的關係和相互聯繫在勞動中體現出來.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17教給學生觀察

應當指出在一些學校裏並沒有把觀察看做是一種積極的智力活動看做是發展智力的途徑而且是把它看做解釋某些課題和章節的一種手段.

教師勞動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察在學生的智力發展中佔有何種地位.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藉助觀察而"進入週轉"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如果説複習是學習之母那麼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一個有觀察力的學生絕不會是學業成績落後或者文理不通的學生.教師如果善於幫助學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來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觀察他就能使學生的"舊"知識變得愈加牢固.

在低年級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裏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兒童需要理解和識記的東西越多他在周圍自然界和勞動中看到的各種關係和相互聯繫就應當越多.

我在教國小生的時候就教給他們從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東西來教給他們探尋和發現因果聯繫經常要他們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請你教給學生觀察和看見周圍世界的各種現象吧.當自然界裏發生轉折的時期請你把兒童帶領到大自然中去因為這時候正發生着迅猛地急劇的變化:生命的覺醒生物的內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為生命中的強有力的飛躍積蓄精力.

學齡初期的觀察訓練——這正是智力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我的問題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説觀察些什麼才是最適宜和最有效的它不能讓學生覺得太幼稚也不能讓學生覺得太艱深停留於自然界可能未必會使中學生滿意或者有意義然而又如何把更廣闊的社會環境成為學生的觀察對象呢早上的集市街頭的藝人XX/7/19]

18怎樣靠閲讀擴充知識

在學齡中期和學齡後期閲讀科普讀物和科學著作跟在學齡初期進行觀察一樣起着同樣重要的作用.對一個善於觀察的學生來説也比較容易培養起對科學書籍的感受性.不經常閲讀科學書籍和科普讀物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如果學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書的框框那就無從説起他對知識有穩定的興趣.

科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着而我們又不可能不斷地把日新月異的新的概念和規律性補充到中學教學大綱裏去.因此在現代的學校裏閲讀科學書刊就成為教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你要學會激發學生對閲讀科學書刊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你在講解大綱規定的新教材時就應當用大綱以外的知識的火花來照亮某些問題有經驗的生物物理化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好像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地留下來不講.學生看見了越出必修大綱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勵着他——青少年一心想要讀那些書這也就是激發閲讀的興趣.

在學校圖書館或者個人藏書裏教師應當有一批書籍用來擴充學生在大綱教材方面的知識.已經出版和正在出版的這類圖書很多.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閲讀現代前沿科學問題方面的科學著作和科普讀物.

學生還沒有學過量子理論的基本概念還有許多不懂的東西可是已經在讀有關這一問題的書這一點倒是沒有任何可怕的.學生頭腦中產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在課堂上講解新教材以前就讓學生積累問題——這倒是教學論上很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文科不能把科學拒之於門外語文不應該排斥一切思想知識事物.但是語文還是應該有自己的課外書而且我認為這些書不應該僅僅指名著因為名著有許多是已經半死亡狀態的東西學生閲讀未必就能激發起求知的慾望.倒是一些時文和暢銷書不妨有選擇地納入學習的系統中.如這兩年的《相約星期二》《哈利·波特》《富爸爸窮爸爸》《誰動了我的奶酪》等]

19閲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有些教師相信要減輕這些學生的學習只有把他們的腦力勞動的範圍壓縮到最低限度(有時候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説:你只要讀教科書就行了不要去讀其他的什麼東西以免分心.)這種意見是完全錯誤的.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閲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照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問題不僅在於閲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於考試不及格而且在於藉助閲讀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躍.

經過周密考慮地有預見性地有組織地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閲讀一些科普讀物這是教師要關心的一件大事.實質上在學校生活實踐中稱之為"對後進生個別施教"的工作其要點正在於此.

[這和第五條建議"’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是相一致的可結合起來思考.

但是問題難在於就國中的六門學科來説如何形成這第二套的大綱與教材.就目前中國的圖書現狀來説似乎語文歷史地理社會自然相對容易一些而數學似乎是最難的學科.

形成第二套大綱值得一試]

20不要讓能力和知識關係失調

所謂能力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失調錶現為學生還沒有具備作為掌握知識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師已經把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硬塞給他:快點掌握別偷懶!這樣的學生就好比沒有牙齒的人:他被迫地把沒有咀嚼的整塊食物囫圇吞嚥下去開始時感到胃裏不舒服以後就生起病來以至無論什麼也不能吃了……

流利地和有理解地閲讀(包括有表情地朗讀和默讀)的技能這不單單是個基本的文化基礎問題這是學生在課堂上和在獨立讀書時進行完善的邏輯思維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所謂流利地有理解地閲讀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個的較短的句子然後使眼光離開書本念出所記住的東西並且同時進行思考——不僅思考眼前所讀的東西而且思考到與所讀材料有聯繫的某些畫面形象表象事實和現象.

眼睛一刻都離不開書本的閲讀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閲讀.如果學生在閲讀過程中不能感知任何東西那麼他實質上就是不會同時閲讀和思考正因為如此這種閲讀才不能稱為有理解的閲讀.

沒有這種同時聽寫和思考的技能知識的擴充就是不可能的.

為了使學生學會自覺地把概括的東西運用於生活實踐必須讓他們獨立地蒐集大量的事實思考這些事實並對它們進行系統整理對比和分析.對事實的蒐集和加工這本身就是一種知識的狀態即能動的狀態——從課堂上獲得的知識體系中自覺地挑選出必要的規律性特性和定義的狀態.而使知識進入這種狀態是多麼重要啊!多年的教育勞動的經驗告訴我搜集和加工事實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有了這種技能就能使知識經常地處於發展之中而這種發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學生不僅在分析他周圍的事實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維.通過蒐集和加工事實學生就走上了自我進行智育的道路.[對語文而言尤其是在一些語法課上如四種造字法詞性的判別和短語的類型等利於蒐集和加工材料並從中得出規律性的東西]

某一門學科體系中的事實具有什麼特點——在我看來這是教學法的極為重要的問題之一同時也是一個一般教育學的問題.形象地説事實是支持思想展翅翱翔的空氣因此請你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一下教學大綱.請你考慮一下選用哪一部分事實放在課堂上講而把哪一部分事實留給學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還要請對蒐集事實的過程本身給學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示並且教給學生如何對事實進行思考.

對語法而言它的事實就是語言;對語言而言它的事實就是完整的作品和生活.那麼我們要學生掌握的應該是語法還是語言呢所以我們關注的應該是作品和生活

21興趣的祕密何在

每一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

所謂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説: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開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讚歎驚奇的奇異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它們的關係和相互聯繫運動和變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創造的一切——這些都是興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況下這個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們的眼前你只要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會場展示一幅令人驚異的大自然的祕密的圖畫;而在另一些情況下興趣的源泉則藏在深處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發現它;而很常見的情況是這個"攀登""挖掘"自然萬物的實質及其因果聯繫的過程本身這是興趣的重要源泉.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你永遠不能培養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的熱愛.你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離開了腦力勞動就既談不上學生的興趣也談不上他們的注意力.

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真理的知識在學生意識中的產生來源於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象之間的那些接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現象串連起來的那些線索.我在備課的時候總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點和線索因為只有抓住這些思想的交接點才能在認識周圍世界的真理和規律性中揭示出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東西.[詳見

興趣的源泉還在於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於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但是如果不給它提供食物(與事實和現象進行生動的接觸體驗到認識的歡樂)這種需要就會萎謝而對知識的興趣也就隨之熄滅.我認為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務這就是不斷地扶植和鞏固學生想要成為發現者的願望並藉助一些專門的工作方法來實現他的願望.我在課堂上激發了兒童對土壤中發生的然而無法直接觀察到的隱祕的過程的興趣於是在下課後我們就到田裏去以便特地去看一看禾本植物的長達兩米多的根.這對他們來説是一種真正的發現.但是從實質上説他們只是剛剛踏上了發現和探索的道路.我把草地上和荒地上的幾種植物的根指給孩子們看.我們把一些草根(去掉他們的莖)種下去其中許多草根初看起來已經完全乾枯和死掉了可是它們竟成活了長出了嫩芽變成了綠草.還有一棵葡萄的根也成活了發了芽.

這件事鼓舞了孩子們他們的思想變得非常好奇和活躍.他們體驗到一種無可比擬的人類自豪感:我們是事實和現象的駕馭者在我們的手裏知識變成了力量.感到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都更強有力的一種激發求知興趣的刺激物.可見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這一點何等重要!當然如果學生去親自研究和發現了某種東西親自去把握具體的事實和現象那麼這種駕馭知識的情感就會更加強烈.此外還有一種純粹思考(運用智慧進行概括系統化的活動)帶給學生的歡樂.

如果一個學生廣泛地閲讀那麼在課堂上所講解的任何一個新概念新現象就會納入他從各種書籍裏汲取到的知識的體系裏去.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所講授的科學知識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學生感到這些知識是幫助他把"頭腦裏已有的"東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這一章太重要的可惜這對自然科學尤為明顯]

22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

哪個學校裏有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數學就會成為學生最喜愛最感興趣的學科就會在許多學生身上發現傑出的數學才能.如果學校裏新來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師那麼你等着瞧兩年之後就會出現10個稟賦高強的少年生物學家他們愛上了植物在學校園地上入迷地進行試驗和研究.

哪個學校裏的各科教師的教學好像匯合成了一種各自都在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善意的競賽那麼這個學校的智力生活就會顯得生機蓬勃.這種競賽是全體教師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整整一個領域.這種競賽表現為:每一個教師都在儘量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的興趣使他們入迷地酷愛這門學科.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剛進四年級的兒童遇到這樣一個教師集體那裏所有的教師都是很有天才的至少也是熱愛自己學科的人他們都善於點燃起學生對自己的(各自都認為是最有趣的)學科的熱愛的火花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定會使每一個兒童的天賦素質得到發展使他們的愛好才能志向稟賦確立起來.

我堅定地相信學習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現為:用一種形象的説法來表達就是在科學基礎課程這個整齊的樂隊裏要使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喜愛的樂器和自己喜愛的旋律.如果一個學生沒有愛上一門具體的學科一個具體的科學知識的領域那就沒有個性的智力充滿性和精神生活的豐富性.

讓學生們把你所教和學科看做是最有趣的學科讓儘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着你在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裏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所應當引以為榮的事.我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譬如説你在八至十年級給200個學生教物理他們都是你的學生.但是你還應當有另外一個概念:"我的學生".你應當有10個或者更多的"自己的學生"(有時候可能人數少只有56個這倒絲毫沒有什麼可計較的地方).這是一些全心全意獻身於物理學的青年他們下定決心把自己的一生同技術科技思想領域裏的勞動結成一體.此外也許你還有另外的誠實的少年他們對物理學和興趣還只是剛剛"露頭"其中有些人將來會愛上你的學科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在別的什麼知識領域裏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啊在生活理想的發展中再沒有比志趣的形成更復雜的事了.你現在教着200個學生要使他們所有的人都在學校的基礎物理課程方面掌握牢固的知識這是你的工作的一個方面.但是請你不要忘記在你的良心上還有教師的創造性工作的另一方面這就是還有一部分青年決心把物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來攻讀而課堂上所學的東西對他們來説只是科學的入門知識你就應當使他們對物理學的志向確定起來.在學校裏你還應當有一個"自己的學校"——少年物理學家學校.

有一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對這種學習和知識無動於衷沒有為自己找到任何感興趣的事情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們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就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的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度.

請你努力去喚醒那些無動於衷的態度冷淡的學生們的意識吧.一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接近那種無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靠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對於那些對知識和腦力勞動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應當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來試驗一番.這裏談的已經不是競賽而是把一些人從智力的惰性裏挽救出來的問題了.我們學校裏有這樣一條規矩:對於每一個對知識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的學生我們都要在心理學研究會的會議上進行討論.我們在思考怎樣才能找到人與自然界人與知識相互作用的那個領域以便在這個領域裏用認識來鼓舞起他的精神.這裏最主要的是要使一個人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真理和規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説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來.通向這樣一種精神狀態的途徑就是知識要有現實性和積極性.我們認為要喚醒那種無動於衷的學生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就是要使這個學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識顯示出來在智力活動中表現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背誦它們象基督徒背誦《聖經》一樣!XX/7/19]

我在五至七年級教過幾年數學.我有兩個課外數學小組:一個小組是為那些最有能力天賦最高的學生而設的另一個小組裏則是那些對知識漠不關心態度冷淡的學生.

當一個人尚未體驗到自己是個"思想家"以前他還不可能具有那種他作為一個人的真正的自豪感.

一個人體驗到他能駕馭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這是一般智力發展的最強有力的刺激之一.如果學生有一門喜愛的學科那麼你不必為他沒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應當使人更為擔心的倒是門門成績優秀但卻沒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多年的經驗使我確信這種學生是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歡樂的平庸之輩.

23怎樣把思想同自尊融為一體

怎樣才能使學生為了自己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呢怎樣才能使學生從自己取得進步和學到知識中體驗到自尊感呢

我堅定地相信:通往這一目標的途徑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我在教低年級學生的時候力求實施這樣一條原則:每一個學生都要對集體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貢獻.學生應當感到自己的知識思想技能是一種榮譽和尊嚴.如果學生集體只知道某某同學功課學得怎樣只聽到他怎樣回答問題那麼單靠這一點是絕不會達到上述目標的.

……

所有這些工作形式其用意都在於: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種道德尊嚴.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是集體的智力生活而不僅僅是集體的文娛生活或道德生活.也就是説大家在一起應該不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形式靈活的有趣味的學習]

24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

這是一個和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有聯繫的問題.如果教師只考慮怎樣迫使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坐在那裏摳教科書怎樣把他們的注意力從別的一切活動中都吸引過來那麼負擔過重的現象就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學生除了上課教科書家庭作業和分數以外對別的任何事情都不考慮這種人的命運是不值得羨慕的.請你千萬別讓這種學究氣把你的學生捲進去.除了平常的學校活動觀察和興趣範圍以外學生還應當有一種豐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説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學生的(課外)閲讀特別是少年期.

如果你被指定擔任五年級的班主任那你一定要把培養學生的這種精神需要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之一.你要列出一張你的學生在中學時期應當閲讀的書目並且要設法使本班的小圖書館裏有這些書.

如果少年男女青年沒有自己心愛的書和喜愛的作家那麼他的完滿的全面的發展就是不可設想的.我要培養一個人設計他的個性我就始終努力使我的每一個學生早在國小起建立自己的小藏書箱.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裝的藏書量已經相當可觀——大約有100到150本書.就像音樂家不隨時拿起自己心愛的樂器就不能生活一樣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覆閲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閲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

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滯的貧乏的在他的身上產生了一種可以稱之為"不尊重思想"的徵兆那麼這一切就會明顯地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反映出來.……學生從他的話裏感覺到他的思想是停滯的僵化的.教師不尊重"思想"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然而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像教師一樣地不願意思考.

不應當把學生的智力生活理解成個人的狹窄的小天地.一個人既在豐富集體的智力生活同時又在享受集體的精神財富.在我們的學校裏我們力求建立許多過着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集體.這首先是指成立了各種科學——學科小組.……對於這些課外小組無論如何不應把它們看成是學科附屬物或者作為提高及格率的手段.它們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小組裏洋溢着鑽研好學的精神.在科學——學科小組的活動中學生們照例要講述他們所閲讀的書籍(作報告作綜合報導)但是這裏有一個特點就是給思想增添了真正的創造性:當青少年給同學們講述那些真理和規律性的時候他們抱着珍視的態度把它們看做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財富而同這些財富聯繫在一起的就是他們產生了對於勞動創造和未來的思考.

學習困難的男女孩子也可以參加科學——學科小組的活動和晚會.對這些學生來説負擔過重是一嚴重的威脅.在小組裏那種豐富的智力興趣的氣氛激發他們去閲讀而對他們來説閲讀正是達到順利學習的最重要的補救手段.

[一張全息書單:應該已讀過整個國中甚至高中應該讀的每一年級應該讀的書單包括了人文自然科學數學經典與暢銷書等在內的書單]

25想克服負擔過重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

這年提法初看起來有些荒謬: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有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但是這並不荒謬而是教育過程的邏輯.學生的學習日被各種學校功課塞得越滿給他留下的供他思考與學習直接有關的東西的時間越少那麼他負擔過重學業落後的可能性就越大

自由時間的問題不僅是涉及教學而且是涉及智育全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正像空氣對於健康一樣自由時間對於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其所以必不可少乃是為了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學習不讓他經常地感到有學業落後的威脅(大家知道常有這樣的事:一個學生只要生幾天病他就會落後一大截).自由時間是豐富學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條件.我們要使學生的生活中不單單隻有學習還要使學習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給學生自由的時間.

學生的自由時間來自課堂:明智的善於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自由時間.學生本身也是贏得自由時間的重要助手.知識處於何種狀態——是處於能動的積極的狀態還是處於僵化的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此外還有一個條件決定着有沒有自由時間這就是作息制度.

首先根據多年的經驗我想指出在腦力勞動的制度中必須加以防止的做法.絕不允許在剛剛上完幾節課以後就讓學生接連幾小時地坐在那裏讀教科書和做練習.而在高年級學生經常在下半天還是34個甚至56個小時地從事着和課堂上同樣緊張的腦力勞動.每天10至12小時坐在那裏讀書聽講思考記憶回想再現以便能回答教師的問題——這真是一種無法勝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勞動它歸根結底將會摧殘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冷漠和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得一個人只有學習卻沒有智力生活.

經驗證明可以這樣來安排學生的腦力勞動讓他的下半天自由支配而不必坐在那裏讀書和做練習.下半天應當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在這些時間裏學生可以讀課外書參加科學——學科小組在野外勞動觀察自然界的現象和人們的勞動.

換句話説下半天的腦力活動應當是知識的擴充和轉化.請注意這並不是讓學生無所事事而是讓他擴充知識.我們努力使學生在學習日的下半天所做的那些事正是對他的完滿發展和順利學習所需要的.這種意圖是否成功則取決於整個教育過程是否文明.特別重要的是在下半天要讓學生閲讀——出於愛好出於求知願望的閲讀而不是出於背誦和記憶的要求的閲讀.

應當讓學生早睡早起把家庭作業放在早晨上學以前的時間裏完成——這是我們學校的絕大多數學生作息制度的一條基本原則.……學生在起牀以後到上學的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裏準備功課這是我們的作息時間的核心.但是這個作息制度只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多年的經驗使我們全體教師堅信只要具備下面的條件高年級學生完成全部家庭作業的時間並不需要超過兩個到兩個半小時.這個條件就是:學習要在一種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下進行.在這種情況下知識是在多種多樣的智力活動中不斷擴充的.掌握知識的過程(形象地説)是靠在整套"工具"(即技能)來加以保證的而每個學生個人的力量稟賦才能都能在喜愛的科學裏得到發揮——這一切又都是相互聯繫的.缺乏這個條件那就根本無法借用我在這裏所介紹的經驗.如果不具備上述的條件而要嘗試照搬這種做法迫使學生早些起牀在上學以前就把家庭作業完成那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學校生活中的許多事實告訴我)即使是最寶貴的經驗也往往無法搬用因為它被"移栽"到一種不利於生長的環境中去了.例如孩子們還沒有學會像樣地閲讀教師卻不顧這一點就教他們寫作文結果是毫無收穫.

早晨進行兩個到兩個半小時的腦力勞動其效果大大超過放學後一連坐在那裏花45個小時摳教科書和做練習.但是問題還不僅在於效果.應當考慮到兒童的健康考慮到保持一晝夜腦力勞動制度的"平衡"要使一晝夜的部分時間充滿緊張的腦力勞動就必須使一晝夜的一部分時間充滿緊張的腦力勞動.

[這也許可能是蘇氏成功的真正祕訣卻又是最不可學無法學的一點]

26要教會兒童利用支配的時間

對兒童來説時間是怎麼度過的這和成年人的情況完全不同——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誰不考慮童年的這一特點他就很難理解兒童的心情經常會碰壁.在樹林裏度過一個充滿陽光的夏季的日子對兒童來説就像過了整整一年而在少先隊夏令營裏度一個月那就好像過了一輩子.不要用硬性規定的計劃來束縛兒童讓他們去仔細地看看各種事並且看個夠.也許你還可以把兒童放掉整整一個小時讓他們各自去幹自己要乾的事.這是兒童的天性使然不如此就不可能有兒童的感知和思維.

請你記住在每一步路上兒童的面前都可能展現出某種新的未知的東西這東西使他入了迷佔據了他的全身心他不僅顧不得想別的事就連時間的流逝也感覺不到了.就這樣兒童浸沉在童年的這種平穩的緩慢的但又不可阻擋的河流裏他會忘記(是的完全忘記)了他今天的家庭作業還沒有做而這一點又是毫不足奇的事.請你不必驚奇我親愛的同事當你問到兒童的作業時他常常會直截了當地回答你:"我把作業的事忘記了."他説到這一點時好像自己並沒有錯而忘了作業倒好像是件奇怪的不可理解的使他驚奇的事.你不必驚奇:在課堂上兒童盯住了樹影投在教室牆壁上的跳躍的光點看得入了迷所以對你所講的東西一點也沒有聽進去.是的他沒有聽你講課這是真實的情況因為他浸沉在童年的河流裏他對時間感知跟成年人完全不一樣.你不要大聲斥責他不要把他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搞成不注意聽講坐不安穩的壞典型——你要做的完全不是這樣的事.我勸你輕輕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雙手把他從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獨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同學乘坐的認識的快艇上來.而更為重要的是:你不妨有時候去乘一乘兒童的船跟他們在一起待些時間用兒童的眼光來看看世界.請你相信如果你學會了這麼做那麼在學校生活中就會避免許多由於互不諒解而產生的那些衝突:教師不理解兒童做些什麼和為什麼要這樣做而兒童也不理解教師到底要求他怎麼做.

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會被某種有趣的東西所迷住我也很難擺脱那件使我入迷和使我得到滿足的事.可是在我的下意識的深處卻有一種思想使我不得安寧:我還有工作誰也不會替我把它做掉的.這種來自下意識的信號會幫助我們控制時間的利用.而兒童缺乏這種控制力所以他會忘記時間.

不要這樣做.不要違背兒童的天性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這就意味着:儘量做到讓有趣的使兒童感到驚奇的東西同時成為兒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發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東西.換句話説應當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入迷的事而這些事又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致破壞童年的情趣.[譬如説在兒童浸沉在螞蟻的世界的時候讓他們瞭解昆蟲的知識讓他們瞭解螞蟻家族的生活讓他們瞭解地面地下的複雜的龐大的世界然後讓他們創作童話把自己的想象與觀察結合在一起.在這裏寫觀察日記就顯得很不合孩子的天性了]給兒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是讓他們有可能愛幹什麼就幹什麼.放任自流會養成無所事事懶散疲塌的不良習氣.

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不是靠口頭解釋(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懂這些解釋)而是要靠組織活動靠示範靠集體勞動.

[我隱隱地看到如何地把童年生活和知識結合起來的路子我隱隱地看到了希望因為我從我自己的童年裏看到了我成長——非常偶然的成長的路子]

27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

請認真考慮一下你的每一個學生是怎樣以及在哪裏利用(不是"度過"而是"利用")他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的.而且要利用得合理.

這裏我又要提到書籍了.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可能你是在很邊遠偏僻的地方工作的可能你那個村莊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數千公里學校裏也許會有許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裏有一個書籍的王國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這樣的教育學素養的水平並且取得這樣的成果使之不次於在文化中心地區的工作.你也不要擔心由於學生迷住了看書而使他們學不到知識.

在一至三年級一定要在每個班級裏單獨建立一個"書籍之角"在這裏陳列一些內容較好的並且使兒童感興趣的書籍.讓每一個學生都來利用他生平遇到的這個小圖書館吧.我倒不主張讓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去借書:因為只有教師最瞭解自己的學生應該讀什麼書.可能在某一時候某一個學生最需要讀的只有惟一的適合他的具體情況的那本書.

請你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我想強調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門學科你都應當使書籍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

書籍也是一種學校應當教會每一個學生怎樣在書籍的世界裏旅遊.正因為如此我才建議先建立本班的小圖書館然後再逐步教給學生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對這件事絕不可聽其自流.

第二個應當引導每一個學生去接近的愛好的發源地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只有具備這個條件才可能特別喜歡一門學科才可能發揮智力的積極性.學校的全體教師應當加以深刻思考怎樣才能使學校裏在下半天"點燃起許許多多的火堆"吸引學生去深入鑽研各個科學領域.這不僅是指前面説過的成立各種科學——學科小組.這裏還包括讓學生從事一些積極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設法使理論知識成為學生進行創造解決各種智力任務和勞動任務的主要刺激.在我們學校裏設有兩個"難題室"一個是物理和技術方面的另一個生物和農學技術方面的它們就成了學生智力愛好的發源地.

在生物學方面提出的課題是:在兩年時間內把一塊不毛之地變成肥沃的土壤在上面栽培莊稼並取得收成為有益的微生物存活創造條件.

學生怎樣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學生形成合理的愛好.

讓班上同學的第一愛好毫無例外的都應該是讀書一是靈魂的書籍二是與自己鍾愛的學科相關的書籍.靈魂的書籍主要是一些小説這裏有比較的選擇難度

28用勞動的愛好來教育學生

在學校工作的十幾年經驗使我相信勞動在智育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這一教育信念是從觀察中產生的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我指的不是隨便什麼樣的勞動而首先是指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裏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藝.一年年積累的事實更有力地證明這進而有一種直接的聯繫.手所掌握的和正在學習的技藝越高超兒童少年和青年就越聰明他對事實現象因果聯繫規律性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現得越鮮明.[我想如果讓一些問題學生試着製作收音機遙控車音響設備那麼他們的"問題"就變成了"學問上的問題"了.難道我們不可以成立"黑客小組"嗎難道我們不可以擁有一個温室嗎當勞動興趣小組就是學習本身時我們的學習將會變得何等快樂!XX/7/21]

我竭力想弄懂這種依存性的科學根據我讀了不少學者的著作同時又在研究教學和教育過程的各個方面和表現.我們想實際地利用勞動來達到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兒童和少年進行智育的目的於是吸引他們參加一些需要掌握複雜的實際技能和技巧的作業.這種勞動的典型特點就是經的各個步驟和操作之間都有依存性而且它要求高度的注意力精神專注和動腦筋思考.在手的動作和思維之間進行着不斷的傳導:思維在檢查糾正改善着勞動過程而手似乎把各種細節和詳情報告給思維於是勞動就發展了智慧教給學生合乎邏輯地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夠直接觀察到的某些事實和現象之間的依存關係中去.

吸引那些思維緩慢而混亂的學生參加複雜的動腦筋的勞動以及對他們的勞動活動的長期觀察這一切都幫助我更清楚地認識了思維形成的途徑.我懂得了:如果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那麼產生這些困難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不能看見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相互聯繫也就是説他離開"事實"就不能進行思考.而最容易看見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相互聯繫的機會則是它們以直觀的形態(在勞動活動中)呈現出來的地方.

經驗證明為了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應當選擇下列勞動形式:

(1)設計和裝配各種裝置機械和儀器的活動模型.……這項勞動的促進和發展智慧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構思在不停地發展變化.未來的機牀的構思好像總在這些青少年的眼前晃動.為了檢驗構思的正確性和合理性組員們不斷嘗試着在各個不同的設計方案裏各種部件和零件是怎樣相互作用的.在這樣的條件下將會出現什麼情況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對這些問題和類似問題的思考促使學生們瞻前顧後反覆分析和對比.

這種對勞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的思考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發展思維和良好手段它可以促使思維中與因果聯繫機能聯繫和時間聯繫有關的那個極其重要的領域得到發展.對相互作用的反覆思考的極其可貴之處就在於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運動之中和探索之中在人的思維的目光前面總是看見與一個概括性的思想相聯繫的好幾種直觀現象.這裏發生着由具體到概括的過渡沒有這種過渡就談為上思維而學習較差的學生所缺乏的正是這一點.

(2)選擇能量和運動的傳遞變換方式.這裏指的是在模型機械裝置儀器機器設備的設計和裝配中譬如説把電能轉變為機械能或熱能把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或者相反等.在這裏思維似乎在一瞬間就由抽象的概括的東西轉移到具體的東西(表象形象圖景)上去.怎樣把一個概括性的思想體現到現實的具體的行動中去呢——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能夠激發思維力量促使學生在許多已知的東西中去探索設計上的解決方案.

要使手起到發展智慧的作用還有必要進行經常的閲讀: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29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控制注意力的問題是教師工作最精細的而且研究得還很不充分的領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須懂得兒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齡特點.多年的學校工作經驗告訴我要能把握住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條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並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活動的自豪感.

我們動用智育的一整套手段來創造這種狀態.要創造前面的所説的情緒高漲的狀態單單依靠上課時採取某些特殊的方式譬如説選用恰當的直觀手段那是不能達到目的的.這種狀態的形成取決於許多因素——取決於思維的素養和情感取決於學生的見聞的廣度等.

掌握注意力——這是教師對兒童的思維施加的一種非常精細而微妙的作用.例如我知道學生要學一年生物學其中有許多初看起來毫無趣味的教材——蠕蟲的機體構造生機活動等.在教這部分教材時如果在兒童的意識裏事先沒有一些能跟教材"掛起鈎來"的思想那麼你就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這裏學生的注意力取決於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常識有了這些常識他就會把毫無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的教材.例如學習關於蠕蟲的教材學生應當知道這樣一些常識:有益的蠕蟲(如蚯蚓)對土壤構造的作用和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各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普遍平衡一些現象對於另一些現象的隱蔽的依存性等.

我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關於蠕蟲的教材我就得培養我所需要的學生的情緒狀態我就推薦他們讀一些關於自然界關於土壤的生活的有趣的書.當我講解那部分初看起來毫無趣味的教材時我的話針對着學生的思想我好像在觸動他們的思想於是我所講解的東西就在學生的意識裏引起興趣.這種興趣首先是靠內部的刺激和誘因而引起的;學生過去在閲讀時頭腦裏留下的思想這時候好像又甦醒了更新了它竭力向我(教師)的思想靠攏——學生不單是在聽講感知新教材而且是在自己的意識的深處搜索某些事實和現象對它們進行思考.[這就是第二套大綱(第二套教材)的作用了在這裏課內外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水乳交融的境地是的這才是結合而不僅僅是相加]

不隨意注意應當和隨意注意相結合.當學生一邊聽講一邊思考的時候才能出現這種結合.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使學生意識裏有一點"思維的引火線"也就是説在所講的學科中應當使學生有某些已知的東西在感知教材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越積極他學起來就越輕鬆.通過閲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條件之一.只要在課堂上能把學生的不隨意注意與隨意注意結合起來他們就不會感到疲憊不堪.[必須讓學生為以後將學的教材準備一些什麼我想我本人利益於那些殘破不全的《十萬個為什麼》和半部《水滸傳》那麼今天的孩子應該可以得到更多.必須讓學生從課外閲讀中嚐到甜頭否則學生和家長都會懷疑課外閲讀的作用]

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麼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甚至最勤奮的學生儘管他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和識記教材他也會很快地"越出軌道"喪失理解因果聯繫的能力.而且他越是努力反而越難控制自己的思想.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也不閲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閲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眾所周知直觀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加強學生的注意力.但是直觀性作為一條教學原則來説則具有廣泛的含義.如果把直觀教具僅僅看做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手段那麼這不僅對教學而且特別是對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30談談直觀性問題

培養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於思維而直觀性只有根據它刺激思維過程的程度起着促進注意力的發展和深入的作用.物體的直觀形象本身也可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運用直觀性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整節課地抓住學生的注意不放.在課堂上引進直觀手段倒是為了在教學的某一個階段上使兒童擺脱形象在思維上過渡到概括性的真理和規律性上去.在實踐中常常遇到一些出乎預料的情況就是直觀教具以其某一個細節而束縛住了兒童的注意力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妨礙了他們去思考教師本來想引導兒童去思考的抽象真理.[一個非常重要的二律背反:直觀是為了理解抽象]

使用直觀手段這件事要求教師有很高的科學和教育學修養懂得兒童心理學懂得掌握知識的過程.

首先應當記住直觀性——這是年齡較小的學生的腦力勞動的一條普遍原則.唐·季·烏申斯基曾寫道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這一年齡規律性要求應當使年齡較小的兒童的思維在大自然中得到發展使他能夠同時看到聽到感到和思考.直觀性是一種發展觀察力和發展思維的力量它能給認識帶來一種情緒色彩.由於視覺聽覺感受和思維是同時進行的在兒童的意識裏就形成一種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情緒記憶的東西.與在兒童的記憶裏留下的每一個表象和概念聯繫在一起的不僅有思想而且有情感和內心感受.如果不形成發達的豐富的情緒記憶就談不上童年時期的完滿的智力發展.我向國小教師們建議:你們要到思維的源泉那裏去到自然界和勞動中去教給兒童思維.要讓詞在進入兒童意識的時候帶着鮮明的情緒色彩.直觀性原則不僅應當貫穿在課堂上而且應當貫穿在教學和教學過程的其他方面貫穿在整個認識中.

第二要運用直觀性時必須考慮到怎樣由具體過渡到抽象直觀手段在課的哪一個階段上將是不再是需要的那時學生已經不應當把注意力放在直觀手段上.這是智育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直觀手段只是在促進思維積極化的一定階段上才是需要的.

第三應當逐步地由實物的直觀手段向繪畫的直觀手段過渡然後再向提供事物和現象的符合描述的直觀手段過渡.早在一二年級就應當逐步地訓練兒童能離開實物的直觀手段但這絕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擺脱它.有經驗的教師在所有各學年(從一年級到十年級)都在運用直觀性原則但是他們在逐年地以越來越複雜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來體現這一原則.即使在十年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還是帶領自己的學生在樹林裏去到河岸上去到春花怒放的花園裏去——在這裏可以説是對詞的情緒色彩進行更精細的加工加深和發展學生的情緒記憶.

向繪畫的直觀手段過渡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在運用繪畫的直觀手段時應當逐步地向越來越複雜的概括過渡.特別重要的是要教會兒童理解符合式的繪畫——草圖示意圖等這些手段對發展抽象思維]起着很大的作用.結合這一點我想就如何使用黑板的方法提幾點希望.

教室裏設有黑板不僅是為了在上面寫字而且是為了教師在講述説明演講的過程中可以在上面畫些草圖示意圖和詳圖等.我在講授歷史植物動物物理地理數學時幾乎在所有的課堂上我都要使用黑板和彩色粉筆.在我看來不這樣做就不可能設想會有一個發展抽象思維的過程.我認為繪畫的直觀性不僅是把表象和概念以具體化的手段而且是從形象直觀世界裏解脱出來而進入抽象思維世界的手段.[這是一座架於形象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樑其實有兩座離形象近一點的是繪畫離抽象近一點是語言和文字]

第四要引導學生由繪畫的直觀性逐步過渡到詞的形象的直觀性.詞的形象——這是由"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進行思維而走向用概念進行思維的前進的一步.有經驗的國小教師們不僅用詞來創造那些不可能直接看見的東西(例如北極地帶的冰羣火山爆發等等)的形象而且用詞來創造那些在我們周圍的自然界和人的勞動中可以看見的東西的形象.這些詞的形象對於形成情緒記憶豐富心理學上所説的內容言語都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這裏還有必要談談對學習感到困難的學生的工作.經驗表明這類學生的智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由形象思維到概念思維的過渡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和經歷怎樣的步驟.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一直停留在毫無希望的境地教師不知道該把他們怎麼辦怎樣才能激發他們的思維.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經過一番長期的"形象思維"的訓練然而教師卻在催促他們快點轉到抽象思維而學生對抽象思維卻是絲毫沒有準備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常常不能自己舉出的實例同費了很大力氣才背會的規則聯繫起來這種情況就是形象思維與概念思維相脱節的後果之一是教師操之過急的結果.

第五直觀手段應當使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最本質的東西上去.

讓我們再説一遍運用直觀性原則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和心情的.

31給準備教一年級的教師的建議

我們還有一部分兒童他們在入學以前的教育者只是父親和母親.正是這個時期——入學12年學前兒童受到怎樣的教育這件事是關係極大的.你應當很好地瞭解自己的每一個未來的學生.

怎樣才算瞭解兒童呢

首先得了解他的健康狀況.

不瞭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我在學校工作30年的經驗使我堅信:要根據兒童的健康狀況不僅對每一個學生要採取個別對待的態度而且要採取一系列不同的保護愛惜和增強健康的措施.

兒童的神經系統和心臟的健康狀況與家庭情況的關係特別密切.那些在叫罵訓斥無情對待互不信任受到侮辱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是特別難教育的.這種兒童的神經系統經常處於焦躁的不安狀態很容易疲勞.對這些有神經官能症的兒童要給以特別的關心和隨時隨地的注意.無論在對他們進行教學或教育的時候都要運用醫療教育學的特殊方法防止有害的激動防止突然從一種情緒狀態轉到另一種情緒狀態.

家庭的智力氣氛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兒童的一般發展記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裏的智力興趣如何成年人讀些什麼想些什麼以及他們給兒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響.請你這樣告訴學生的家長:"你們的孩子的智慧取決於你們的智力興趣取決於書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佔着怎樣的地位."

我深信至少必須對每個兒童的思維進行一年的研究.只有在這個條件下才能對一年級的教學工作有充分的準備.

32怎樣在學齡前期研究兒童的思維

人的思維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邏輯——分析思維或稱數學邏輯一種是藝術思維或稱形象思維.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所做的這種分類對於解決兒童的智育問題培養個人的才能和愛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請你把自己的未來的一年級學生集合起來選一個晴朗的九月的日子把他們帶到秋天的樹林裏去你馬上就會發現具有這兩種鮮明地表現出來的思維類型的孩子.樹林特別是早秋的樹林總是吸引兒童的注意的兒童在這種場合不可能無動於衷.凡是有激動讚歎驚奇的地方就有對周圍世界的邏輯的認識和情緒的認識也就是説有靠理智的認識和靠情感的認識.蔚藍的深遠的天空披着各色盛裝的樹木林間空地上和密林深處的早秋的鮮豔色彩——這一切都吸引着兒童的注意.但是兒童對周圍世界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請你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兩種感知的類型——這是兩種思維類型的標誌.有引起孩子迷戀於大自然的全部的和諧的美.他們驚奇讚歎把各種事物作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來感知.他們既看到日出也看到秋季樹木的各種盛裝的驚人美麗的色彩又看到神祕莫測的密林.但是對這一切的感知都正如許多種樂器的複雜音響構成的和聲一樣——兒童沒有去傾聽個別的聲音他們沒有從周圍世界中去區分個別的細節.可是當他們的注意力被某一個事物或某種現象吸引住的時候那麼對他們來説全部的和諧就都集中到這一個事物和現象上來了.例如兒童注意到了一叢結滿琥珀色漿果的帶着銀白色露珠的野薔薇於是除了這一叢野薔薇以處他就什麼也看不到了對他來説整個世界就只存在於這一種自然界的造物之中了.

這是對周圍世界的藝術感知或稱形象感知的最突出的特徵.具有這種感知的兒童能夠興致勃勃地講述他們所見到的情景.在他們的講述裏有鮮明的形象.他們是用畫面形象(色彩聲音動作)來思維的.他們對於周圍自然界的音樂以及一般地對於自然界的美是非常敏感的.在他們的感知裏似乎是以情緒因素佔優勢即靠情感的認識多於靠理智的認識.請你注意這一點是會對兒童的學習過程中的腦力勞動打下烙印的.具有明顯表現的藝術思維的兒童對學習文學很感興趣喜歡讀書醉心於詩歌創作.他們在學習數學時往往遇到很大的困難甚至有時在這門學科方面跟不上進度.

而對另一些兒童來説好像並不存在美的和諧.你不妨想像一下在暖和的秋天的日子裏在松林的林間空地上看到的日落的景緻:通紅的晚霞堅固得宛如銅鑄的老樹幹以及各種色彩在靜靜的湖面上變幻無窮的閃光等.但是在一羣學齡前兒童中常會發現這樣的兒童好像這一切的美都沒有觸動他.他一直在問:為什麼太陽在將落的時候會變成紅色的太陽在夜裏躲藏到什麼地方去了……在這種兒童眼前首先展示的並不是世界的形象的一面而是其邏輯的因果關係的一面.這就是邏輯——分析思維或數學思維.具有這種思維的兒童很容易發現事物的因果聯繫和依存性用思維把握住被某一聯繫串連在一起的一組事物和現象.他們進行抽象比較容易對學習數學和其他精密科學感興趣.對他們來説對抽象的東西進行邏輯分析極為有趣就像鮮明的形象對於具有藝術思維的兒童一樣.

這兩種思維類型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瞭解在每一個兒童身上哪一種類型佔優勢.這一點對於從教育學上正確地指導腦力勞動極其重要.要教給學生思考發展他的思維——這就意味着要在每一個兒童身上發展兩種思維領域即形象思維領域和邏輯——分析思維領域既不要以片面發展同時又要善於把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引導到最適宜他的先天素質的軌道上去.

兒童的思維在運算進度上(亦可以稱為思考速度)上也是有區別.

一些兒童的思維非常活躍.……另一些兒童的思維則完全不同我想把它稱為穩定集中性的思維.如果兒童的思維集中在一件什麼事物上他就很難轉移到別的東西上去.當他深入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忘記別的事情.他在思考每公斤蘋果的價格就會忘記每籃蘋果有幾公斤以及共有幾籃蘋果.教師有時候會弄錯誤認為這種思維特點是智力發展的不正常狀態.其實無論是具有形象思維的兒童還是具有明顯表現的邏輯——分析思維的兒童都常會出現智力過程遲緩的現象.教師由於沒有弄清這是怎麼回事常常做出關於兒童智力發展的完全錯誤的過早的結論.對一些思維過程顯然遲緩的兒童所發生的誤會是特別令人痛心的.這常常是一些很聰明很機敏的兒童但是他們的思維的遲緩性引起了教師的不滿.於是使得兒童的精神不安他的思想好像也麻木了終於弄得什麼也接受不進.

對於這一切應當在開學前就看得清楚和了解清楚.當兒童還沒有開始學習的時候研究兒童的思維特點是最容易的.我向將要教一年級的教師建議:在兒童入學前的一年時間裏帶領兒童到思維的源泉即自然界裏去旅行1213次.你把孩子們帶到這樣的環境裏去那裏朋鮮明的形象也有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繫讓兒童去欣賞在美的事物面前體驗到驚奇的感覺並同時進行思考和分析.

現在我知道了我就是屬於那種思維深入持久但是速度並不快的思維類型的人.相對寬鬆的教育環境對童年的我而言既有不利之處卻也不能完全説是不幸.也許在一個苛刻緊張的教育氛圍裏我的天性説不定會被無情地扼殺

兩個都不行第三個:

★33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

我還記得我在學校工作的那頭十年時間過得多麼緩慢.到了後來時間就過得更快了而現在覺得好像一個學期剛開始一眨眼就結束了.我把這種個人感受説出來是為了向新參加工作的教師提醒一條非常重要的真理:無論年輕時候充滿了多麼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但是在這個時期裏總還是能夠找到時間來逐漸地一步一步地積累我們的精神財富——教育的智慧的.請你記住你的教齡的20週年會不知不覺地到來你就要進入自己生活的50年代那時候你會感到時間不夠用了你也許會憂傷地説:"唉如果早知今日那麼年輕的時候就該用一番功以便老年將至的時候工作能夠更容易些.要知道我還有20年的時間要工作哩!"

在年紀尚輕的時候應當先做些什麼才不至於在老之將至的時候而悔恨呢

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智慧.你面前的道路還很長.在這條道路上你將看到各種人的最預想不到的命運.青年的愛思考的智慧和眼光將求教於你探尋諸如"怎樣生活""什麼是幸福""真理在哪裏"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你就應當懂得一個人追求真理嚮往人民的理想取得的過程的辯證法你就應當理解並用全身心體驗過人類為最美好的未來——共產主義的理想及為其實現而鬥爭的特點.

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須在整個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學共產主義的理論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精神教育自己.請你記住要學會用一個共產主義者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和看待人是需要長年累月地學習地.在你的個人藏書裏應當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社會革命和關於教育的主要著作.要形成自己的共產主義世界觀這並不意味着背誦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中的詞句而是首先學習用共產主義者的觀點來看待世界和看待人.

我的年輕的朋友我想跟你談談我自己過去和現在是怎樣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中尋求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最複雜的問題的答案的.每一個人(他的一生的命運就在我的面前發展着)——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人的世界.我看到自己的最重要的教育任務就是要使共產主義的理想在這個世界裏體現出來——通過多種多樣的具有深刻個性的特徵體現出來.每一次當我看到某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的命運中發生的極其精細的轉變時我就感到需要和必要一次又一次深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曾經為之生活和鬥爭過的那種共產主義新人的標準和理想的形象是怎樣的.形象地説如果我不一次又一次地努力遊向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關於人的英明思想的海洋裏去探索我就無法深刻理解某一個人的具體的命運.……不管你到公共圖書館去借任何一本書是多麼方便我還是勸你建立起自己的藏書.我就有一套個人的藏書——這些書是我的老師我每天都去向它們請教:真理在哪裏怎樣去認識真理怎樣才能把人類積累獲取的道德財富從年長一代的心靈和智慧中傳授到年輕一代的心靈和智慧中去這些書也是我的生活的老師我每天都帶着這樣一些問題去求教它們:怎樣生活怎樣才能成為自己的學生的楷模怎樣才能使理想的光輝照進他們的心田

年輕的朋友我建議你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於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2)關於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鬥爭事蹟的書;(3)關於人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希望你的個人藏書有以上這三類書籍.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應當變得更豐富.希望你到了參加教育工作滿十年的時候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顯得像識字課本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你才可以説: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一輩子都在備課的.只有每天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科學知識你才有可能在講課的過程中看到學生們的腦力勞動:佔據你的注意中心的將不是關心教材內容的思考而是對於你的學生的思維情況的關心.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教育技巧的高峯你應當努力向它攀登.

請你像尋找寶石一樣尋找那些關於傑出人物的生平和鬥爭的書籍.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你要買些心理學的書籍來充實自己的藏書.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當我聽到或者讀到對人的個別對待的態度這些詞的時候它們在我的意識裏總是跟另一個概念——思考——聯繫在一起的.教育——這首先是活生生的尋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沒有思考就沒有發現(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發現)而沒有發現就談不上教育工作的創造性.請你記住在心理現象的眾多規律性中每一條規律性都是通過千萬個人的命運表現出來的.我堅定地相信剛從師範院校畢業出來的教師只有在自己整個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心理學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他才能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你將在自己整個的教育生涯中當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如果你會演奏某一種樂器那麼你作為一個教育者就佔有許多優勢:如果你身上還有一點哪怕是很小的音樂天才的火花那麼你在教育上就是國王就是主宰者因為音樂能使師生的心靈親近起來能使學生心靈中最隱祕的角落都展現在教育者的面前.如果你不會任何樂器那麼在你的手上和心裏就應當有另一種對人的心靈施加影響的有力的手段——這個手段就是文藝.根據你所教的兒童的年齡情況你每年買上幾十本文藝書它能幫助你找到通往你的學生心靈的道路.不要忘記你的學生所讀過的文藝作品是用他的求知的智慧和敏感的心靈來感知的這一點往往能起到教師力不能及的作用好比只要給道德的天秤盤裏加一個小砝碼就能使它向着你所需要的方向傾斜過去.在你選擇自己的藏書時需要記住的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你推薦給學生閲讀的書籍要能教給他們怎樣生活.書裏的英雄人物的形象要能夠吸引和鼓舞你的學生在他的心裏樹立起一種信念:人是偉大而有力的共產主義思想是真理和正義的最高理想.每當我在書店裏為自己的藏書挑選教育性的書籍時我總是竭力思考每一本書給我的哪一個學生閲讀最為合適.

請你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應當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車間裏增添了一件新的精緻的工具.

教育者還必須具備一種對美的精細的感覺.你必須熱愛美創造美和維護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學生的內心美).要知道如果你自己喜愛栽種和培植果樹如果你自己喜愛在親手栽培的繁花盛開的果樹間來到蜂房跟前傾聽那蜜蜂的嗡嗡的鳴聲那麼你就找到了一條通往人的心靈的捷徑——這就是在創造美的勞動中跟人的精神上的交往.

你在學校工作的每一年裏都應當使你的教育勞動的"工藝實驗室"不斷充實起來.教師必須積累供全班學生和個別學生使用的大量習題和例題.這一切都需要年復一年地進行積累並且按教學大綱的章節加以編排.我認識一些有經驗的數學教師他們在15年的工作時間裏積累了相當可觀的成套的代數和幾何習題並且能巧妙地在對學生進行個別作業時使用這些習題集.

34怎樣發展兒童的思維和智力

怎樣發展學生的智慧加深他的智力——在我看來這是整個學校教育的最尖鋭而又尚未加以充分研究的問題之一.傳授知識這只是智育的一個方面我們不能離開智育的另一個方面(形成和發展智力)來考察它.所謂發展思維和智力就是指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分析"思維影響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克服思維的緩慢性.

從一年級開學起思維課就成為智育的一部分.所謂思維課這就是生動地直接地感知周圍世界中的形象畫面現象和事物並進行邏輯分析獲取新知識進行思維練習找因果關係.

如果你想教你的"頭腦遲鈍"的學生學會思考那就請你把他們領到思維的源泉那兒去那裏會展示現象的鏈條一事物的結果成為另一事物的原因.思維緩慢的學生當他努力用思維來把握這根鏈條在記憶中保持住幾樣事實事物和關係的時候他就是在受到一種無可取代的思維訓練.問題在於在各種現象的鏈條中要一個接一個地進行發現好比在兒童面前點燃起思考的火花它們會刺激思維過程活躍起來.只要點燃這種火花兒童就想知道得更多就想更深入地思考新的現象.這種意願願望就是加速思維過程的活動性和推動力.

35怎樣培養記憶力

培養記憶力——這也是學校實踐中的尖鋭問題之一.大概我們每一個人遇到那種記憶"有漏洞"的兒童都會束手無策的:他今天記得明天就忘了.

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

在開始識記以前應當像我已經説過的那樣讓兒童經過一番思維訓練.擺在記憶面前的任務越複雜越困難對思維思考和智力才能的訓練就應當越細緻耐心.如果一個學生只能看見事物現象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一面而他自己並沒有深入到事物和現象的深處和實質裏去沒有作出任何"發現"沒有體驗過發現現象之間的出乎意料的相互聯繫的那種驚奇的情感那麼這種兒童進行識記是會感到困難的.

我堅定地相信:當兒童還沒有達到需要在課堂上和家庭裏記憶和背誦的那個時間時就應當特別關心他的記憶力的培養.學前期和國小學習期中為牢固的記憶力打下基礎的最佳時期.應當注意的是那些關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兒童通過專門的背誦和識記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大概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樣奇怪的現象面前感到過茫然失措:兒童在國小裏學得很好可是在國小畢業後就開始學得不好了.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原因之一就在於:在國小裏缺乏一種以發展思維培養智力打好記憶力基礎為目的的專門工作.在國小裏應當打下記憶力的牢固基礎;而讓兒童在教師指導下在直接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去探求獲取和掌握知識就是記憶力的牢固基礎.

☆36要愛惜和發展青少年的記憶力

死記硬背一貫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則尤其不可容忍.在這些年齡期死記硬背會造成一種幼稚病——它會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階段使他們智力遲鈍阻礙才能和愛好的形成.死記硬背的產兒它的最不吉祥的產物之一就是書呆子氣.就其實質來説這就是把教小孩子時特用的那些方法和方式搬用到少年和青年的身上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青少年的智慧尚處在幼稚階段卻又企圖讓他們掌握嚴肅的知覺知識.

他們把教科書裏的教材一塊一塊地背誦下來為的是以後把自己的知識一塊一塊地"倒出來"給教師看得到一個分數.這種隨意識記的"肥大症"簡直是要把人變成傻瓜.

把這種書呆子氣從學校驅逐出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務之一.可是現在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大部分教材偏偏是要求你只能使用隨意識記的:"好好坐下來給我背吧不然你什麼也不會知道這裏沒有什麼特別的竅門."

可以採取的只有一條唯一的途徑:確定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之間的合理比例.假如我們把八年級學生需要記住的教材數量用x來表示.那麼學生就應當同時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幾倍的教材:3x.同時在有意識地背誦和識記的材料只需要加以思考而不必專門識記的材料之間應當保持一定的聯繫——不一定是直接的聯繫但是最好是與問題相關的聯繫.……學生在閲讀這些書籍時並沒有抱定要識記的宗旨但是其中有許多東西會被記住這完全是另一種識記——i不隨意識記它在本質上區別於對教科書材料的有意識記和背誦——在這裏認識的情緒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不隨意識記(閲讀有趣的書籍)有助於使人的思想活躍起來.人的思想活動越積極他的隨意記憶就越發達他保持和再現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強.如果一個人思考過的材料比教科書裏要記熟的材料多好幾倍那麼再照教科書去識記就不會是死記硬背了.這時的識記就成為有理解的閲讀成為一種思維分析的過程.多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如果有意地隨意的識記是建立在不隨意識記閲讀和思考的基礎上的那麼少年們在學習教科書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許多疑問.他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學習教科書的正課就越容易.

要建立不隨意識記和隨意識記之間的合理比例這件事首先取決於教師.作為科學基礎學科的教師你不應當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你還應當是青年的思想 的主宰者.通過你的講述和對新教材的説明就應當用火花去點燃青少年的求知慾好奇心和渴望知識的火藥.少年聽完你的講課時應當懷着強烈的願望想去讀一讀你順便提到的某一本書.他應當念念不忘這本書無論如何都要找到它.

由此可見少年和青年的記憶力發展取決於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教學和教育過程的一般智力文明的水平.

回覆人:宇文回覆時間:XX-09-0200:06

37培養兒童對圖畫的愛好

我堅定地相信兒童的圖畫是通往邏輯認識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梯至於圖畫有助於發展對世界的審美觀點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早在一年級創造性就在兒童的繪畫裏佔有重要的地位.孩子們在圖畫裏編故事畫童話.圖畫成了施展創造性想像力的源泉.我深信在教學過程中發展的想像活動與兒童的言語之間有着直接的聯繫.可以毫不誇張説圖畫能"打開話匣子"它能讓平時沉默寡言非常靦腆的兒童都開口説話.

在二三四年級兒童開始把圖畫用到創造性書面作業(例如根據對自然現象和勞動進行觀察所得的材料寫的作文)裏去.我發現當兒童找不出確切的恰如其分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時他就求助於圖畫.

我力求使繪畫在兒童的精神生活中佔有應得的地位.當我們乘船沿着德聶伯河到基輔去的時候男女孩子們對沿岸的草地山嶺樹林物草原深處的山崗的美非常讚賞他們就竭力把這所有的美景用線條和色彩描繪下來.

我覺得離開了繪畫地理課歷史課文學課自然課就很難上.……在歷史課上我一邊講述一邊用粉筆在黑板上勾畫古代人的服飾勞動工具武器等.經驗告訴我在歷史課上在講述過程中隨時畫些情節畫起着很大的作用.……這種在講課過程中隨手畫下來的圖畫比起現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圖畫來都有很大的優點.在低年級的數學課上有時候還有必要把應用題畫出來.

38怎樣訓練兒童流利地書寫

閲讀和書寫是學生的兩種最必要的學習工具同時也是通往周圍世界的兩個窗口.學生如果沒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閲讀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動化地書寫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樣.我認為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早在三年級最遲在四年級就要使學生能夠筆不離紙地精闢出較長的詞能夠眼睛不看練習薄地寫出詞甚至短句來.書寫的半自動化是提高讀寫水平以及全面地自覺掌握知識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學生應當不再思索這個或那個字母怎麼寫法以及各個字母怎樣連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他才有可能去思考怎樣運用語法規則和他所寫的東西包含什麼意思.這種流利書寫的技能還能逐步訓練出運用語法規則的半自動化技能:兒童已經不必去思考某一個詞應當怎樣寫因為他已經多次地寫過這個詞了.

所有這一切——快速地書寫字母和詞以及在正字法方面逐步獲得半自動化的技能;在書寫的同時進行思考——都應當齊頭並進.培養快速書寫的技能首先要求對手的小肌肉進行一定數量的操練性練習.多年的經驗證明這種練習應當比寫字先行一步.我的意思是説先讓手(包括右手和左手)做一些精細的勞動動作.如入學前的一年時間裏就應當讓兒童做這樣一些作業如用小刀和剪刀雕刻和裁剪紙板和紙張雕刻木料編結設計和製作小型的木質模型等.精細的勞動動作能訓練手指動作的協調和節奏形成手指的靈巧性和對小圖案(實質上字母也相當於這種小圖案)的敏感性.

39教給兒童用左右手都會工作

人的發展的歷史過程造成這樣的結果:那些與思維相聯繫的在手指尖上體現出思維的"聰明"的勞動操作都是由右手來完成的.左手在完成創造性勞動過程時只起着輔助性作用.

人單靠右手就上升到了他已經達到的智力素養的高峯.但是如果所有的人單靠右手掌握的那些極精細的勞動動作能夠同時也是左手的功勞那麼某些人的勞動技巧勞動藝術和智力發展就能改善得更加迅速.……在手和腦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聯繫起着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藉助雙手的創造性勞動活動而領會和理解了的相互作用會給思維的活動帶來一種新的質:人能夠用思維的"眼光"一下子把握住許多相互聯繫的現象的鏈條把它們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我在七年的時間裏教給孩子們(7-14歲)用雙手工作.他們學會了兩手各拿一把刀具學會了用右手和左手裝配複雜模型的部件學會了用左手和右手在木料車牀上工作.我看到在這些孩子的活動中創造性的因素逐年地有所發展.這些孩子的創造性的典型特點就是不斷產生新的構思和具有發明創造精神.會用雙手從事勞動的能工巧匠們似乎在同樣的一個現象中能夠比只會用右手工作的人看到更多的東西就是勞動動作極其精細柔和可塑性大.他們都愛上了自己從事的"聰明的"創造性勞動.

40動手和智慧

令人莫解的事直到最近當談到應當吸引學生參加勞動的問題時人們所依據的理由總是説這是為了克服學校過分追求發展智力的偏向.這是多麼荒謬的邏輯:好像雙手不做事就有發生智力肥大症的危險!

實際上這種情況是沒有也不可能發生.雙手無所事事也像不假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幹一樣這樣這兩種做法對於少年的智力發展是同樣有害的.我在10年的時間裏觀察過140名(由8歲到16歲的學生)的智力發展情況.我看到的情況是學生們年復一年地每年都有幾個月在從事單調的令人疲勞的體力勞動而不需要任何技巧.他們的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出體力能量的器官而遠非一種創造的工具.在解剖生理過程迅猛進行的這個時期少年們被迫去完成那些特別使人疲勞的單調的而且長期的體力活動.有一所學校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腦力活動也非常侷限和單調沒有培養他們的智力興趣和需要;而且更加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處於童年和少年期的學生沒有用自己的雙手去從事過任何複雜的精密的要求細心和動腦筋的作業.這種做法給這所學校的許多學生的智力發展打下了烙印:16歲到18歲的男女青年當需要他們用最基本的機械進行操作時竟顯得束手無策心慌害怕.這所學校沒有一個畢業生通過高校入學考試.這就是在總的智力貧乏性的背景上暴露出低劣的勞動素養而造成的可悲後果.在人的大腦裏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這些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麼大腦的這些區域就處於沉睡狀態.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麼它們就永遠不會覺醒了.

誰學會了使用雕刻刀能寫出漂亮的字他就會對稍有一點點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馬虎了事的作業.這種敏感的感覺會遷移到思維上去.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

41.智育的真諦

智育包括:獲得知識和形成科學世界觀發展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腦力勞動文明養成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對豐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需要.

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為積累知識.……智育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它包括世界觀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創造方向性的形成與個性的勞動社會積極性有着緊密的聯繫而個性的社會積極性又把學校內的教學教育工作跟社會生活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着智育的主要目的——發展智力.

愚蠢的人對社會來説是危險的不管他受過哪一級的教育.愚蠢的人本身不可能成為幸福的人而且會給別人帶來危害.……應當再三重申:智力訓練程度並不等於所獲得的知識分量;問題的全部實質就在於:在人的複雜的多方面的活動中知識的生命是怎樣進行的.

在教學過程中對個性的智育只有當教師把自覺而牢固地掌握知識看做是發展認識力創造力的思維(靈活的生動的好鑽研的探求的永遠不以已知為滿足的)的手段時它才得以實現.在這種教師那裏知識就是工具學生藉助這一工具而在認識周圍世界和創造性的勞動中邁出自己的新步伐.因此智育的最重要的途徑和方法就是:生產勞動研究實驗獨立研究生活現象和文獻資料文學創作嘗試等.

智育對於人之必不可少不僅是為了勞動而且是為了精神生活的充實.無論是未來的數學家還是未來的拖拉機手都應當學會創造性地思考都應當成為聰明的人.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複雜性和豐富性.如果智慧(育)只是被訓練去從事狹窄的職業勞動那麼生活就會變得貧乏沉悶遠離共產主義理想.

智力訓練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的信念的世界觀方向性.……智力訓練(+方向)性的意思就是人對世界的觀點不僅表現為能夠解釋世界而且表現為他具有一種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證明確立和捍衞某種東西的志向.

42.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

在一個有幾十名教師組成的集體裏要比在小型學校裏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但是學習別人的教育經驗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是一種創造.[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學習——包括閲讀——是一種真正的創造也只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真正獲得智慧的精髓]

但是學習別人的經驗要注意節約時間.如果你一個挨一個地去聽所有教師的課那是很難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領的.

我建議你先看看所有低年級教師的學生的練習本.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里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裏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練習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過程的成果.[可是我是如何地輕視這一點啊我知道這是我的錯誤可是如何能夠科學地節約地解決這一難題呢XX/8/4]

如果不深刻理解教師所做的全部工作不瞭解他對兒童所施的影響如何那就對他的教育經驗的任何一個方面都理解不透.……要把別人的經驗學到手——這首先意味着:要理解一件事取決於哪些條件.否則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學到別人的經驗.要知道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你把一切都跟自己上的課加以對比.你完全照着他的辦法教但是結果卻遠不一樣.那就請你探索頑強地探索:到底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於什麼.良好的閲讀是取決於多種因素的:學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如何兒童在小時候聽過哪些故事學生有沒有課外閲讀的習慣教師是否注意知識和實際能力的相互關係等等.……在教育工作中沒有一種結果是單靠某一項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這般去做就一定會得到這樣或那樣的結果.每一種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於上十種上百種乍看起來跟所研究觀察探索的對象相距很遠的沒有直接聯繫的因素決定的.

提高教育技巧——這首先是要自己進修付出個人的努力來提高勞動的素養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養.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麼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

你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舉例來説你研究現在所做的工作跟將要取得的結果之間的聯繫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今天把種子播種到修整得極好的土壤裏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許多情況下要經過若干年才能對它作出評價.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規律性之一.它要求我們始終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

44.給複式教學的學校教師的建議

在那最偏僻的遠離城鎮的邊遠角落裏是可以點燃起文化思想和創造精神的火花的——不過這一切都只能取決於你.所以你的一切努力正是應朝這個方向前進:使這種火花越燃越旺.

在邊遠的居民點裏沒有像樣的圖書館而正是這些地方需要書籍(最新的書籍)就像需要空氣一樣.

凡是列入世界兒童文學寶庫的名著即使在每一個最小的最邊遠的學校裏都應當設法購齊.只要你熱愛兒童多方努力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很難的.我深信正是在遠離文化中心的偏僻地方的學校裏可以創造條件使讀書成為學生的精神文明的發源地.

暑假裏你也不要盡呆在學校裏——你到大城市去旅行吧!

你能講述的事情越多你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和手段的寶庫就越豐富.

45.教師應當寫哪些計劃

這個問題是經常遇到的一個尖鋭問題:有時候教師被一些沒有必要的文牘壓得透不過氣來.但是也有另一種情形就是在批評"官僚主義的文牘作風"的熱潮中某些教師得出結論説:任何計劃都沒有必要去寫.

對國小各年級的教師來説制訂一份管用好幾年的遠景計劃是很重要有.這份計劃裏包括哪些內容呢

(1)兒童在國小階段應當閲讀的文藝作品的書目.

(2)兒童在學校裏應當欣賞的音樂作品.

(3)要跟學生進行談話時使用的繪畫作品.

(4)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和文藝作品的片斷.

(5)最低詞彙量.

(6)為了擴充學生的知識面而需要閲讀的科學普及書籍和小冊子的書目.對於指定給學習困難的兒童(思維過程的能動性降低的兒童)閲讀的那些書籍和小冊子特別是單獨開列出來.

(7)思維課的主題.

(8)兒童在整個國小階段各年級要寫的作文的題目.

(9)教師和兒童將要製作的直觀教具的大致的目錄.

(10)國小期間將要組織哪些參觀.

遠景計劃是一個重要的努力目標教師可以每年翻閲和思考這個綱領來檢查自己的工作:什麼已經做到什麼還有待去做.

每一個教師還應當寫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課題計劃是根據教學大綱分配給本課題的時數包括好幾節課的一種計劃.課題計劃只適用於不大的課題.

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按照他自己認為最適宜的方式去做.最主要的是要以遠景計劃為目標不要忘記最終目的經常考慮到教學大綱及其説明書把它們跟遠景計劃加以對比.

48.要思考不要死記!

為什麼孩子們要記住學過的教材是這麼困難呢每聽過一節課我思想上就進一步明朗起來:對於沒有充分思考過的規則進行死背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而表面的知識是很難在記憶中保持的.不懂的東西像雪球一樣一節課接着一節課越滾越大.

由於積累了大量事實的結果在我們面前揭示了一條很有意義的規律性:學生應當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的抽象的真理越難越是需要像使用鑰匙一樣用它來解釋各種事實和現象這條真理概括的事實的範圍越廣那麼要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這條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究竟獨立地分析和思考過多少事實.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學生在思考事實的過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實質在他思考事實的時候在內心使用這條抽象真理去理解這些事實但並沒有提出要記住這條真理本身的目的時這條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裏.

兒童的思想越是深入地集中在事實上來解釋剛才講過的規則他們在這樣做的時候越是不注意追求識記的目的以及經過他們的意識思考過的事實越多那麼這條規則的識記和在記憶中的保持就越牢固.

在上語法課以前我們就擬定了一些語言事實和現象的範圍以便使兒童在思想上深入思考它們的同時來解釋語法規則的實質.已經透徹理解的規則這時就不是死背硬記而是多次地被用來從思想上説明事實了.兒童在思想上多次地想到這條規則於是規則對他來説就好像成了一把他學着使用的鑰匙.雖然這時候並沒有提出記住這條規則的目的但是在多次地作為鑰匙來使用以後規則也就記住了.記住了而且幾乎沒有任何人再忘記.記住了而且並沒有經過專門的背誦.特別重要的是通過這條途徑而記住的規則當遇到其中有什麼被忘記的時候兒童經過一些努力就能回想起來.可能是兒童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是在回想曾經從他意識裏經過的許多活的語言事實而藉助於這些事實在他的記憶裏留下的痕跡他回想出了規則本身.[這是上語法課的不二法門!XX/9/11]

★79.教育和自我教育

教育學無論就教育的理論或者教育的實踐來説都還沒有對人的個性——對他的創造性力量和能力的培養對理想興趣和愛好的形成給予足夠的重視.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個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會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齡期.在這個年齡期學生的正常的精神發展取決於他在活動的各個領域和在集體的關係中在智力生活和勞動中在道德信念的形成中其自我形成的過程進行得究竟是否深刻.一個少年只有當他學會了不僅仔細地研究周圍世界而且仔細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時候;只有當他不僅努力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而且努力認識自己內心世界的時候;只有當他的精神力量用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善的時候他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裏説的就是學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裏的自我教育.

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學校裏對少年所進行的教育工作吧.它跟年幼兒童的教育有哪些區別呢常常是毫無區別.少年也像年幼兒童一樣往往只是被教育的對象.教育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樣把更多的關於周圍世界的知識更多的科學真理和道德準則灌輸到學生的頭腦裏去.少年認識了許多事物和了解了許多知識但是他並不認識和了解自己.要知道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經常聽到教師提醒少年説:"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好好考慮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前途."可是要一個人考慮自己的前途就應當讓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實際地做一點事情讓他通過某一件事情去考驗和嘗試自己的力量去鍛鍊自己.但是我們的少年在精神生活中的這種自我檢驗和自我鍛鍊究竟有多少呢[我想到了我們讓學生寫出或説出自己的理想卻沒有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指導學生去磨勵自己的理想.比如一個學生的理想是成為百萬富翁那麼我們就可以先來分析一下未來的百萬富翁應該具備哪些而這些東西中有哪些是應該在今天就開始鍛鍊起來的——如交際利用他人的力量互利的原則抵制誘惑等等]

譬如教育家們都認為勞動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不能説少年們勞動得少.但是這種勞動是否成了一種自我教育自我形成的因素呢他們只不過把勞動看成一種義務而已.

學校教給少年關於人的和人類歷史發展道路的廣泛知識但是這個掌握知識的過程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自我教育呢常常看到教師在講授教材的時候面對的是學生抽象的思想而並沒有針對坐在他面前的學生的具體特點.於是學生在"掌握"這些關於人的知識時是毫無熱情和無動於衷的.關於植物的葉子在陽光照射下合成有機物質也罷關於托馬斯·康帕內拉為了堅持自己的信念寧願驕傲地拒絕獲得自由和福利的引誘而坐了三十年監獄也罷這些在學生來説都是帶着同樣冷漠的態度來"掌握"的.

班主任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動了不少腦筋讓少年們去做一些對人們有益的事.但是對某些學生來説這種活動又變成了什麼呢往往是變成了佈置下來的任務.如果少年們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並沒有教育自己沒有感到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貢獻給別人就會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那麼這種關係就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不能説他們不願意去做這些事但是這種勞動經常收不到使人變得高尚起來的效果.一個人直到1718歲還只是感到自己是個受教育者只是有人在教育他而他並不教育任何人也不教育自己因為他並沒有在與別人的多重關係中造就自己.我堅定地相信讓少年去當低年級同學的教育者是道德教育中最複雜最不容易而又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嚴格地説自我教育就是從這裏開始的:讓一個人去關心另一個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東西在另一個人的身上表現出來.[不必是教育低年級的同學因為這樣的操作比較困難往往是不現實的比較可行而且有效的是小組間的互相教育即合作學習法的運用.因為即使是優生與差生之間也是相互教育而不是單方面的教育的]

許多教育家認為應當儘量用各種各樣的措施來"佔住"少年們的心儘量吸引他們參加文化教育機構運動團體的活動.……要緊緊地抓住少年的手不要放開生怕他一旦居於獨處的環境時就經不起壞榜樣的引誘和腐蝕.

然而能不能認為這就是教育呢大家知道一個人在生活裏經常是要留下獨自一人只有跟自己的良心在一起的.少年不僅應當有能力提防壞東西的沾染而且應當有能力跟壞事做積極的鬥爭.難道總是擔心害怕唯恐生活把一個人置於單獨地面對困難的境地就能教會他生活嗎我們總是想把學生的生活組織得安全可靠的意圖有時竟達到荒唐可笑的地步.共青團組織要求甚至在節假日學校裏也要組織少年們集體休息教師甚至在星期天也要給他們找一些娛樂注視着不要讓他們落入壞的同夥裏去.所有這些對於青少年道德行為的虛假的關心不禁使人憂慮地想到:我們究竟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對一個人直到成年都攙着他走路用過多的玩樂和滿足去餵養他這樣做只能在他的精神裏播種空虛和無聊.他不知道該怎樣打發時間.至於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祖父祖母和家庭義務這一切在他看來都是日常小事毫無意思不值得關心的.

如果我們的教師共青團組織總是在疼愛少年想方設法讓他有事可幹每到星期天就替他安排娛樂活動那麼我們對於學生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因為我們沒有教給他獨立地有益地利用空閒時間.

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給學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樣度過星期天困難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門一下子被擺脱了各種校規和限制的自由空氣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難得多和複雜得多.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決上述這些困難的問題.

從什麼地方和什麼時候開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説:"戰勝自己是最不容易的勝利."一個人正應當從這裏開始認識自己開始自我教育.應當在童年時期和少年早期即從7歲到1011歲就教給一個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並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強制自己".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那麼以後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再教育的問題.[傳統教育和心理諮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育説:"戰勝自己."而心理醫生則似乎應該説:"與自己講和."請記住是講和是談判而不是毫無原則絕不商量地妥協或者拒絕.其實這是相輔相成的兩種力量"戰勝自己"是白日的太陽而"與自己講和"則是晚上寧和的月光兩者不能棄其一而不顧只是他們是從不同的方面來考慮問題前者更多地要求你改變自我以適應這個社會而後者則提醒你自己的慾望與需求也是應該關注的."剛不可久柔不可守"剛柔並濟才能使人生成功而且和諧]

在童年時期和少年早期學生對年長者的勸告比較容易接受他能很感興趣地去做一些有益的必要的事他開始進行自我觀察區別和評價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漸漸地孩子們開始認識到戰勝自己的弱點(懶惰散漫等)是一種鍛鍊意志的光榮的事於是他們熱心地做那些開始時帶有遊戲成分的事.在我們的校園裏每一個學生都種幾棵樹這些樹歸他照料.夏季要給這些樹澆幾次水.班主任並不指定時間讓學生給樹澆水.每一個學生都在他認為應當澆水的時候來學校澆水.學生懷着強烈的興趣從事這項獨立的勞動.

身體鍛鍊在自我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勞動紀律作息時間鍛鍊身體增強健康——所有這些都是精神生活的領域隨着一個人接近青年早期的年齡它們越來越深入地成為自我教育的因素.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一個人的自我認識;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這句話記得多麼牢理解得多麼清楚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在78歲的年紀每一個學生在校園裏種一棵樹用來紀念他最親愛的一個人所以每個學生都是個人完成這件勞動的.初看起來會覺得好像這裏忽視了集體勞動的作用及其教育力量.然而事實上這是一種真正的集體勞動.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事安排好這不僅是因為他對懶惰感到厭惡而且是因為他不願意讓別人認為他是一個沒有意志力的人照料這棵樹要持續56年之久.……這就形成了一個集體的樹林因此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參加勞動.學生集體中的相互關係的全部方式都在灌輸這樣的思想:誰也不強迫你勞動每個人憑自己的良心工作.沒有人向哪一個少年提醒説他的勞動時刻都是同學們能夠看見的因為他本人也能夠感覺到這一點.[對我們此地而言植樹不是一種持續性的勞動因為栽種之後良好的自然環境會讓樹自己健康地生長所以植樹可以昇華為祈禱的形式——因為樹是一種生命它可以是一個人的成長的象徵在樹的心裏隱藏着開花和結果的願望]

如果有人在某一段時間裏偷懶不幹同學們應會當面喊他是懶漢和遊手好閒的人.他們譴責和嘲笑的不僅是懶惰本身而且是意志薄弱不想克服自己的弱點不能管住自己的現象.少年對於別人給予自己人格的這種道德評價是非常敏感的:他好像能用別人的眼光來看自己了.在這一點上也正包含着對於人的自我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自我認識的實質.如果在集體裏沒有對少年的道德面貌勞動和行為提出嚴格的要求和進行公眾的評價那就談不上讓每一個少年認識自己.

腦力勞動學習能夠為自我教育提供非常豐富的可能性.早在四五年級我們就促使學生進行重大的意志努力.教師對他們説:"你們嘗試一下強迫自己在早晨6點到8點之間把所有的家庭作業都做完.你們以後會感到這將會減輕你們的腦力勞動使你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

但是問題的意義不僅如此.學生的一天從勞動開始強制自己完成任務並在自己的良心面前做自我彙報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珍惜時間利用空閒時刻.只有在少年時代就懂得了勞動的歡樂體驗過由於能夠強制自己按預定計劃進行工作的自豪感和滿足感的人才會珍惜和善於利用空閒的時間.不是單純的勞動而是在勞動中的自我教育才是治療無理智地消磨時間的良方.

有一個問題已經不止一年地使我感到憂慮不安:為什麼少年們不喜歡讀那些有價值的科學書籍和文藝書籍為什麼他們只閲讀一些輕浮的冒險小説和像蜉蝣一樣短命的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的低劣作品後來我才明白少年們往往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閲讀不善於深入思考所讀的東西的含義沒有開動智慧的力量不會欣賞作品的藝術價值.青少年精神空虛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閲讀.這種閲讀應當佔據人的整個理智和心靈引他去深入思考周圍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仔細觀察和了解人的靈魂的複雜性迫使他去考慮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怎樣才能使好書成為自我教育的手段呢怎樣才能不僅用磁帶錄音機和收音電唱兩用機跳舞場和電影院來吸引青少年而且也讓他們迷戀於富有智慧的美好的書籍呢這就必須教給少年們讀書.我們開闢了一個"思考之室"(閲覽室)在那裏收集了幾百種最富有智慧的最美好的書.在這個"思考之室"裏我們有一個書櫥裏放的是名人傳記.這一類書是青年進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書.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他的個性就沒有了核心而理想的東西是最鮮明地反映和記錄在書籍裏的.所謂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來衡量自己.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用英雄人物的生活作為測量自己的尺度.[可是我們今天的英雄並不是那些為了某個黨的信仰而戰死沙場或者死於黨派或者黨內迫害的戰鬥英雄這個時代心目中的英雄就是擁有金錢和地位的人——尤其是金錢.從邱少雲黃繼光到孔繁森徐虎都不足以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英雄這樣我們的教育就顯得非常困難了.怎麼辦我想歷史是漫長的而空間也可以比我們想象的更為廣闊我不妨列舉這些姓名也許他們可以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林肯甘地邱吉爾諸葛亮康熙孫中山鄧小平周恩來貝多芬達芬奇蘇軾海倫·凱勒張海迪克利斯多夫牛頓阿基米德比爾·蓋茨貝利李寧……英雄不應該是一個政治上的概念他應該是一個人格上的概念那些戰勝了人類的某一弱點的人都應該被視之為"英雄".我不妨這樣去搜尋:10位政治家10位思想家10位藝術家10位科學家10位體育家10位實位家10位作品中的人物10位特殊的人(如戰勝殘疾的人如在某一事件中突然閃出生命光彩的人)……XX/7/30][我又想到即使是政治上的英雄也有建設性與攻擊性之分起義者都是攻擊性的甚至可以説是破壞性的如果我們讓學生把陳勝吳廣李自成洪秀全視為人生的榜樣那麼結果將是非常危險的.即使是孫中山我看重的也並不是他推翻了清王朝——其實在這方面他並不是個強者而是他的政治遠見和個人人格——一種自我犧牲的人格在這方面做到極至而把破壞攻擊變成建設性的人物是甘地和林肯前者推翻了一個統治而他的偉大恰恰是拒絕暴力後者發起了一場戰爭而他的偉大正是把自己當成了民主的祭品]

教師給學生講述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和托馬斯·康帕內拉的生平同時把有關的書介紹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從這些書裏可以知道許多有關這些人物生平的事.這個目的達到了少年們入迷地閲讀這些書籍.閲覽室漸漸地成了一個豐富的精神生活的策源地學生預備了專門的筆記本和摘錄本他們在寫筆記的過程中跟自己進行着內心的交談.這是自我教育的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只有那從英雄人物的道德財富中為自己找到了榜樣強烈地希望從人類經過艱難困苦而獲得的精神財富中為自己吸取養料的人才能上升到這個階段.

在學生的周圍有一個上千萬本書籍匯成的書籍的海洋.其中有些書是毫無意義的它們既不能豐富學生的智慧也無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而另一些書簡直是有害的.據估計一個最勤奮的讀者畢其一生所能讀完的書也不會超過XX本.因此必須嚴格地挑選書籍善於指導青少年怎樣去讀這些書.我們應當跟每一個青少年進行個別談話以便替他找到一本合適的書使他讀這本書就好像在生活中出現了一個轉折點經歷了人生的一大段路程.這是一項很不容易的工作.有時候還得在教師當中克服漠不關心的態度和習慣勢力.我們不能消極地等待青少年去"碰上"正好適合於他讀的那本書我們應當努力去揭示書籍的真正的美只有這樣才便於學生找到他喜歡的書.

主要的是要讓讀書逐漸成為學生的智力需要激發他們的求知的歡樂感.我們認為如果學生還沒有入迷地開始閲讀科學書籍那就説明我們還沒有找到通往學生心靈的蹊徑.

人們通常把勞動稱為"偉大的教育者".但是隻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人在勞動中確立了自己的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和天賦時勞動才能成為強大的教育力量.只有一個人熱愛勞動時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因此在少年期使每個學生從許多勞動中找到他能夠獲得幸福的那條道路是非常重要的.自尊感和榮譽感好比是個性的精神核心它是要人在自己的勞動成果中發現了自己——發現了自己的技能和創造性以後才能獲得的.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少年都在勞動中"發現自己".

重要的是要使每一個少年每天都有幾小時空閒時間使他能夠按照自己的選擇和愛好用來進行心愛的勞動的探索.為什麼我們的青年在中學畢業和走上工作崗位以後感到枯燥不知道怎樣打發空閒的時間呢這是因為他們在上學的年代裏就沒有過空閒的時間他們不懂得也沒有體會到時間是能給人以精神財富的巨大福利.……懶惰和空談是青年時代最可怕的敵人.

在指導學生的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我想勸告青年教師和學校領導者們防止一種最主要的困難那就是故意地人為地做出教育別人的樣子.我們不得不花費巨大的努力使青少年不致感到他是被別人有目的地引到什麼地方去.

少年從勞動的成就中得到歡樂這就使他們成為自覺的獨立的勞動者使他們擺脱那種無能為力和依賴別人的情緒.培育學生的心靈這就意味着使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精力智慧意志發明創造精神投入到勞動的物質成果中去從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所創造的東西中"看到自己".如果一個學生到了1314歲還沒有體驗過這種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我們就為他的命運感到坐立不安.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是一個人的自尊感的根源同時也是一個人嚴格要求自己的源泉.只有那體驗到取得成功的歡樂的人他才有希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想再指出一個能鮮明地表現出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精神生活的領域.這就是讓少年去關心別人要他在某件事情中把自己的勞動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貢獻給別人.……他們希望自己付出一定心血培養的小同學變得更好.這種願望就是自我教育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我深信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就在於使每一個少年把這種願望當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只有當一個少年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時候他才是真正地開始了自我教育.

和年幼的同學交朋友這是培養道德自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力求把這種友誼建立在個人愛好的基礎上使少年把自己對書籍和創造性勞動的愛好傳授給別的同學.……這裏既有相互平等的友誼也有年長同學對年幼同學的關心少年希望在遊戲和勞動中不斷地向年幼同學揭示出某些新的和引人入勝的東西這也就同時促使他們不斷地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這兩段的理論完全可以用到合作學習中去年齡的長幼不是關鍵關鍵是從幫助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成就感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自我的認同]

☆80.要保持"水源的清潔"

可怕的精神空虛不懂得生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就是這件罪行的後面所隱藏的東西了.

他們籲求別人對犯罪分子的同情心和人道精神.然而他們的遭遇只能在這樣的程度上得到人們的寬容就像看到一個把自己喝水的井填沒而又遭受乾渴的痛苦的人一樣去看待他.然而人的明智就在於我們既然從這個水源裏取水喝那就要永遠保持這個水源的清潔.

經驗——並不總是成功的經驗有時是痛苦的經驗教會了我:早在一個人的童年時代就能夠斷定:這個人在將來也許在15年或者20年以後會有一種滑入邪路的危險來威脅他.只要有一點點哪怕是出於設想的徵兆覺得一個人有可能成為違法分子或者犯罪分子那就必須在童年及早地預防這種危險注射強有力的抗毒劑.

你們看到兒童和少年具有一種天然的社會直率性那就應當明白地毫不拐彎地告訴他們: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白什麼是黑.你要馬上拿出公正的表態來絲毫含糊不得!我們不僅不能有一時一刻忘記這一點而且要使這種第一次的社會經驗在兒童和少年的生活中保留一輩子.……千萬注意不要讓兒童的思想和心靈接觸到不正義的事情時抱着漠不關心的態度.[要麼愛它而且為它祝福要麼憎恨它詛咒它不要對學生明明知道了的社會事件裝作不知道而拒絕談它對共產黨對政治腐敗對司法腐敗對距離自己如此之近的腐敗與罪惡我們只能直視而不能粉飾與欺瞞.幸虧我能夠對之坦然!XX/7/31]

我們應當讓兒童在童年時代成百上千次地體驗這種正義的思想取得勝利的心情感到自己是這種勝利的參與者.只有兒童才善於對不良行為表示憤慨如果到了少年時期你再想激起他們對類似行為的憤慨那就不會收到任何效果因為已經錯過了那個年齡期.

我們跟學生的家長們一起思考認為我們的工作要為以後的許多年着想我們要使孩子們理解和感覺到:世界上還有些卑劣的醜惡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要讓年齡尚小的人不只是曉得"這種事是卑劣的醜惡的"就夠了還要讓他因為卑劣的醜惡的事就在近旁可是由於自己無能為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而感到擔憂難受和痛苦.對於卑劣的醜惡的東西的這種憤慨和厭惡會漸漸地遷移用來檢查自己——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轉變一個人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於醜惡事物的深惡痛絕的品質在決定性的意義上取決於這種轉變.

羞恥心是對於卑劣的醜惡的東西的強有力的抗毒劑;形象地説它是能浮載榮譽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

如果一個年輕的公民沒有早在他的童年時代就體驗到對卑劣行為的蔑視和為別人的痛苦而分擔憂愁那就難以設想他會有成為一個好人的志向.

要造成一種對卑劣行為採取積極的不肯妥協的態度的氣氛首先要從反對懶惰無所事事渙散鬆懈無謂地消磨時間開始做起.正如民間的諺語教導我們的:懶惰是一切罪過之母.……在學校裏教育技巧上的最主要的最難捉摸和最細緻的一件事就是做到使學生為自己的無所事事而感到羞愧使他對懶惰和閒散抱着蔑視和憎惡的態度.[但是與如同時千萬不能忘記的是必須要讓學生的學習和工作取得成果沒有這一點也就永遠達不到讓學生為自己無所事事而羞愧這一點]……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我所教育的學生的頭腦裏哪怕有一點點在困難面前退卻的想法都是令人鄙視的:不做事情不動腦筋是可恥的!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算達到了就是對每一個(名副其實地每一個)少年青年來説書籍思想成為"一種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從其中掙脱出來的枷鎖".一個人要成為具有勞動者鬥爭者未來的戰士未來的丈夫和父親的意識的真正的人他在1415歲的年紀就應當在自己靈魂的深處有一份豐富的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這些書對他來説就是精神的啟示.

如果一個人不想求知那就是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學校的不幸社會的不幸!一個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無形的鐵柵把自己跟廣闊的天地隔離開來然而誰知後來這道無形的鐵柵欄也許會變成真的牢獄呢!

我認為青少年的教育者的使命就在於他要跟每一個少年和青年一起構築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廈.

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培養對勞動的愛好……然而如果教師沒有把自己的學生(正在認識複雜的世界的少年)領進自己的私人藏書室如果沒有使他在你的精神財富的源泉面前驚異地停住腳步的話那麼用任何手段都是培養不出這種愛好的.如果教師沒有跟自己的難以教育的執拗任性的有時候是複雜得不可理解的學生單獨地在一起談心用你的思想完全使他折服的話那麼對勞動的愛好也是不可企及的.

那麼在學校裏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中應當是主要的東西也就是以一個人的心靈去精細地接觸另一個人的心靈的工作是否在經常地進行呢

那些走上邪路的人實際上是一些非常孤獨的人.

我堅定地相信學校這首先是一個人與人相接觸的世界.問題根本不在於指定誰去教育誰——用不着這樣談問題這都是些無稽之談.問題在於就拿我來説命運把我跟這些最生氣蓬勃的最複雜的而我看來也是最有意思的少年們永遠地結合在一起了他們進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是他們那麼我所知道的所會的所做的一切也就都不存在了.

很難找出這樣的詞語和形象來向兒童解釋清楚:什麼是生與死什麼是自由與失去自由——不僅要解釋而且要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培養出對這些概念的有深刻個性的態度.我認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就在於要使兒童深刻地懂得:生命既是一種強大有力不可戰勝的財富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往往是無助的極易受到損傷的珍品.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一個漠不關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之線.

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就是兒童有了一種深刻的觀念:"有人非常非常需要我他們無限地珍愛我感到有了我他們活着才有意義.但是我也非常非常地珍愛他們沒有他們我就不能生活他們對於我也是無限寶貴的."——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發展才可能有愛幸福和勞動的和諧而一個人的道德健康正是取決於這種和諧的.

犯罪行為產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一個人對親近的人對於他的關心採取根本漠不關心的態度.

只有一個人懂得了明智地限制自己的自由和願望的時候他才會珍惜生命和自由.(羅曼綁住手的例子)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和少年時代沒有體驗過這樣一種高尚而英勇的心理狀態就是有時候應當和有必要放棄給自己預示着許多滿足的那種願望那麼就很難把他造就成人.

明智地約束自己的願望——這是一根有力的指揮棒在它的指揮下可以創造出人的美的和諧.教師應該把這根指揮棒運用起來.

在學校裏不應當搞空洞詞句和空洞思想.我想勸告教育工作者:要珍惜詞句!當你要求兒童説出自己的思想的時候要保持審慎而細心的態度.不要讓那些兒童還不懂它們的意思的詞句從兒童的口裏説出來!不要讓那些高尚而神聖的詞句特別是關於熱愛祖國的話變成磨光了的舊分幣!真正的愛是不必聲張的.應當教會兒童去愛而不是教他們去談論愛.應當教會兒童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去訴説並不存在的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duhougan/biji/y6jq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