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高二讀書筆記(通用3篇)

高二讀書筆記(通用3篇)

高二讀書筆記 篇1

《愛的教育》讀後感

高二讀書筆記(通用3篇)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為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温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為了説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瞭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為了讀書而刻苦努力着,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裏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温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幼男孩的心靈的是什麼。他從不仗着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為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閒在家裏,所以她就領着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對這兒子説:“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麼傷心,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兒來説他們的心裏都有一塊陰影,現在好心人的幫助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於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着想,要有着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温暖的手去幫助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温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於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的理會;對於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於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採納。因為我知道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高二讀書筆記 篇2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

朋友們都對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老人與海》感到不可思議,説實在的我自己的也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後對裏面那些被評論家們歸為俗濫的情節仍然感到震撼不已。

頭一個給自己的解釋是我一向不能抗拒如史詩般壯烈的情節和場面,一向不能抗拒大自然不怒而威的強勢給她本身帶來無比倫比的魅力。

直到這個早晨於半夢半醒之間重新讀了《老人與海》,我找到了另一個解釋,或者只是將原先的理由推進了一層:只有在人本身變得最渺小時才能感受生命的崇高和人格的尊貴。

現實給我的所有知識讓我只能想像大海是碧藍的平靜的温暖的生命之源,卻無從知道她表達憤怒究竟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與真實地接觸比較文字的圖像的信息對於人的想像力的輔助的作用太過蒼白和貧乏。那麼一個滿身傷痕、左手還會不時抽筋的老人,為什麼可以那樣地篤定那樣地平靜?

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他説。他是一個這樣的老人:消瘦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他已經很老,老到按照常理應該在家裏享受天倫之樂,但他沒有。沒有家,沒有天倫,只有一個窩棚,只有一條小船。閉上眼睛想像蒼茫大海,一葉孤舟看上去就像一片輕薄的葉子,在暗夜的風浪裏飄搖。老人紫銅的面龐上刻滿歲月的風霜,卻不影響他碧藍眼眸中人生所給予的無限智慧。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他説。相同的太陽自地平線的一端升起又從另一端落下,但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運氣,“走運當然是好。不過我情願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同樣的話已不知有多少人曾經説起,卻從沒有這一次這樣讓我感到平靜並且直至心底深處。

不想就此而對作者説些什麼,雖然我一向認為無論是誰在塑造一個角色時都會不自覺地在裏面加上自己的影子。我只是想説,真正的英雄應該是那些能在絕境裏仍然熱愛並尊重生命的人,人類的生生不息也許並不在於文明的進步,而是精神上的永不放棄。

高二讀書筆記 篇3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

清秋夜雨,燈影映窗紅。讀三遍《浮生六記》,怔怔之久,感動着前人的一段恩愛悲歡。

我感動於沈復與陳芸的愛情,我羨慕着他們平常生活的詩情畫意,我傾心於他們的真摯恩愛,至死不渝,我仰望着他們一生平凡卻心胸磊落,超然脱於俗塵。

沈復,生活初是小康,但後家道中落,雖為平民百姓,沒有功名,卻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他與妻子陳芸雖在飢寒交迫的日子下生存,但卻志趣相投,彼此恩愛。但最後,夫妻二人卻天人永隔,滿是悽慘。就在陳芸去世讓沈復再找一人時,沈復説:“卿果中道相舍,斷無再續之理,況‘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耳”。

罕有文人的愛情傳説可以感動我。比如,李隆基楊玉環的悲劇華彩只令我惋惜,李清照趙明誠的顛沛流離只使我可憐,蔣鹿潭黃婉君的貌合神離只讓我心疼,冒襄董小宛的九年恩好只叫我難過……

通讀後,不覺中發現,另一種想法卻湧上心頭。

沈復作為一介書生,雖然娶了聰明又有情趣的芸作為妻子,但他自己卻在家中不懂得如何處理與親人之間的關係,窩窩囊囊,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最終落得自己都被排擠出門,與芸四處飄泊,無所依靠,外出借錢,半路差點身亡,幸得他人相救才得以苟活。

捲一捲二的那些情趣,只能作為生活的點綴,卻無法成為主流。那些讓人看起來羨慕不已的閨房之樂,在缺少衣食的現實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在《坎坷記愁》中寫到沈復二人投奔夏氏家中。淳樸的夏氏雖嫁了農民,但豐衣足食,生活穩定,一家人其樂融融。相比芸,聰明的芸嫁給了沈復這個才子,卻遭到家人的排擠,外出流浪,且重病在身,受盡了艱苦。

芸最終去世了,沈復以“夫妻恩愛不到頭”來做自我安慰,但陳芸去世的真正原因,他並未在自己身上找過。朱奇志點評曰:“芸之早夭,誰致之耶?大户人家,是非眾多,此其一也;姑婆偏信,冷酷無情,此其二也;三白迂闊,不善生計,此其三也。三白作此荒唐論,不知是糊塗還是敷衍?”

沈復空有一身知識,但自身的知識終是被現實所擊敗。不懂變通,不通人情世故,就算全身上下全是浪漫細胞又有何用?芸嫁於沈復實在是淒涼。到頭來,芸的一生終究只化作沈復一句“夫妻恩愛不到頭”,只成了讀者心中解不開的故夢罷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duhougan/biji/0prv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