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雲南導遊詞 >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

拉市海位於麗江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毗鄰花花色玫瑰花基地。“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一)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 ,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

這是一片神奇的樂土,由北往南的候鳥在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都市裏高樓林立的迷惑和無知者獵槍彈弓的偷襲後,疲憊不堪但滿懷欣喜地降落這裏。除了濕地裏豐美水草、小魚小蝦的誘惑外,這裏安全的自然環境,是吸引候鳥們南遷越冬的重要前提。這裏,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姍姍來遲的。當麗江城內的太陽正明媚當空時,這裏的冷風還在嗖嗖作響。

三月的一個清晨,我站在了嚮往已久的拉市海邊:這是一面寬闊安靜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綠光。小塊小塊的濕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灣。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樹上,停着一羣鸕鶿;淺灣裏和岸邊,是一大羣野鴨,或扎猛子尋魚蝦,或交頸而眠。偶爾有兩隻雙宿雙棲的赤麻鴨撲稜稜飛起,帶起附近的水禽懶洋洋扇扇翅膀。遠處水氣氤氲,不時可見山林鳥遊動飛舞的點點小影。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遷的候鳥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養生息,準備踏上萬裏歸途。陪我一起閒逛的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的工程師彭貴鴻在拉市海呼呼作響的大風中很有些遺憾地叫着説:“你來晚了,越冬的候鳥很多都已北移了。一個多月以前,這裏熱鬧得不得了:海子裏,柳樹上,天空中,還有後面的山上,到處都是鳥。那壯觀,就別提了。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二)

這是一片神奇的樂土,由北往南的候鳥在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都市裏高樓林立的迷惑和無知者獵槍彈弓的偷襲後,疲憊不堪但滿懷欣喜地降落這裏。除了濕地裏豐美水草、小魚小蝦的誘惑外,這裏安全的自然環境,是吸引候鳥們南遷越冬的重要前提。這裏,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姍姍來遲的。當麗江城內的太陽正明媚當空時,這裏的冷風還在嗖嗖作響。三月的一個清晨,我站在了嚮往已久的拉市海邊:這是一面寬闊安靜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綠光。小塊小塊的濕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灣。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樹上,停着一羣鸕鶿;淺灣裏和岸邊,是一大羣野鴨,或扎猛子尋魚蝦,或交頸而眠。偶爾有兩隻雙宿雙棲的赤麻鴨撲稜稜飛起,帶起附近的水禽懶洋洋扇扇翅膀。遠處水氣氤氲,不時可見山林鳥遊動飛舞的點點小影。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遷的候鳥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養生息,準備踏上萬裏歸途。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三)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高原明珠拉市海,從這裏渡海到對岸的觀鶴山莊,估計需要90分鐘的時間。我們山裏人喜歡把湖泊也稱作海。拉市海的海拔是2434米,現在的面積是10平方公里左右,擴容後將達18平方公里。這拉市海水質優良,盛產拉市鯽魚和海菜花,是麗江的一個聚寶盆。跟別的湖泊有所不同的是,這拉市海在歷史上還有過滄海桑田三部曲。下面就請大家一面觀賞湖光山色,一面聽我給大家講一講這拉市海的滄海桑田三部曲。

到了三十多年前,為了解決這馬鞍山以東幾個農業區的灌溉用水,政府開始建設通海工程。一是打穿馬鞍山修建通海隧道,二是築壩蓄水,把拉市海水引入麗江盆地。1994年,通海工程竣工,從此,拉市海結束了一年一度滄海桑田的歷史,變成了常年有水的湖泊。海水通過通海隧道,以平均5.62立方米/秒的流量,源源不斷地向東奔流,去灌溉萬畝農田,也使麗江古城的小橋流水美景更加迷人。1998年,這裏成為雲南省第一個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還成立了管理所。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管理力度的加大,拉市海的生態逐步改善,水鳥逐年增多。到20xx年,已記錄到高原濕地植物24科36屬44種,鳥類12目42科165種共約10萬隻,其中有水禽59種。有國家I、Ⅱ級保.護鳥類23種,如黑鸛、灰鶴、黑頸鶴、白頭鶴、大天鵝、中華秋沙鴨等等,成為雲南省省重要的水禽越冬地之一和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區之一。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四月,這拉市海就成了水鳥的樂園。水鳥們有的在水中覓食嬉戲,有的在岸邊的濕地上散步休閒,有的在空中作隊列訓練,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一般來説,鶴類和鸛類如灰鶴、黑鸛、黑頸鶴等等,腿長,嘴長而尖,喜歡在水邊濕地上活動;而秧雞、鴛鴦、中華秋沙鴨等腿短、嘴短而平的,喜歡在水中活動;而斑頭雁、赤麻鴨、大天鵝等等則是水陸兩棲。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你不傷害它,它就會跟你親近,讓你就近觀賞它們。大家有帶相機的,也不妨作好準備,把這些難得一見的美景攝人鏡頭,以後打開相冊,您會油然地回憶起難忘的拉市海之行。同時也請大家注意保護環境,別亂扔垃圾(隨機介紹水禽及搶拍時機)。

拉市海所在的拉市盆地是一個封閉型盆地,集水區域和集水量都很大,這不是有水淹之虞嗎?您不必擔心,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山莊的南側,沿山腳分佈着一條數千米長的落水走廊。在這條喀斯特地貌長廊上,分佈着大大小小的落水洞,拉市海水就是從這些落水洞中下泄的。這樣的喀斯特地貌甚至一直延伸到等一會咱們要遊覽的喇嘛古寺指雲寺前,所以清代納西族詩人楊竹廬有“古洞吞來千疊浪,飛雲帶出一聲鍾”的詩句。現在請大家猜一猜這些落水洞會是什麼樣子,它們又是怎樣形成的?……請大家跟我遊覽落水走廊。民間傳説,這拉市盆地原來沒有落水洞,經常遭水災。有一次,住在老君山九十九龍潭的王母娘娘應觀音菩薩的邀請前往普陀山做客,路過拉市時,只見海水淹沒了田地,淹沒了村莊,於是動了憐憫之心,她解下寶石項鍊往海里一丟,一顆顆寶石打穿了海底的巖石,出現了一個個落水洞,海水就從這些落水洞裏落了下去,從此,人們安居樂業,再也不怕水淹了。那麼,這些落水洞到底是怎樣形成的,拉市海水下泄後又到哪兒去了呢?為了解開這自然之謎,有關部門曾於1980年在落水洞中放人幾噸的紅色泡沫塑料顆粒。幾個月過去了,,幾年過去了,到現在二十幾年過去了,仍然是“泥牛人海無消息”,這自然之謎仍未解開,所以我也期待着我的客人中有人能解開這不解之謎,“能解的有獎啊”。下面咱們前往指雲寺。

這指雲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雲南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雍正五年(1720xx年),是一個叫羅僧的納西族喇嘛募建的。關於這個寺院,還有不少的傳説。相傳羅僧喇嘛先在福國寺,後來決定自己募捐集資建一寺院,但苦於找不到一個理想的寺址,恰逢藏傳佛教噶舉派的四寶法王前往雞足山路過麗江,羅僧喇嘛求定寺址。他跟着四寶法王經過拉市,四寶法王指着這祥雲繚繞的秣度山説:“祥雲下有蓮花生祖師的腳印,是一個吉祥的地方,可以建寺。”所以寺院建成後就叫指雲寺,並由當時的流官知府元展成題寫寺名,寺名匾就掛在山門上(匾後來遺失,現在的寺名匾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後來指雲寺的規模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一度成為滇西北噶舉派十三大寺的主寺,這個寺的東寶活佛也成為這十三大寺中地位最高的活佛。(必要時講解藏傳佛教及其活佛轉世制度)指雲寺到了,大家願意進去參觀--Tn-.q.'?(進寺後隨機講解,主要講解大殿、佛像、木雕蓮花柱礎及其傳説)。

這指雲寺可看的和可講的都很多,如果要問這指雲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寺有“三奇”:一是這指雲寺來歷的神奇;二是大殿的木雕蓮花柱礎的傳奇;而第三奇便是寺旁有佛教上稱為伏藏石的“天書奇石”。剛才説到寺名的來歷算是有點神奇,這裏還有一個傳説,説是四寶法王確定寺址後,羅僧喇嘛募捐到的錢還是不夠建寺,卻有劍川膝下無子的老兩口給他捐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寺院得以順利落成。幾年後,有了一些寺產,寺裏也有了一點銀兩。羅僧喇嘛沒有忘記兩位施主,他趕着馬幫馱上金銀,前往劍川答謝。可一進人劍川壩,騾馬就再也不肯往前走,趕也不走打也不走,另選一條路也不行。羅僧喇嘛好生奇怪,於是住了下來,到處打聽施主的下落,卻無一人得知,他只得快快而歸。後來他就用這些資金廣置田產,使指雲寺富甲一方,香火日益旺盛。這第二奇是指雲寺大殿的山柱和後檐柱下的木雕蓮花柱礎,它的來歷也有一個傳奇。指雲寺建成一百多年後,大殿在戰亂中被毀。直到光緒五年(1879年)才請了九河的師徒數人重修(九河是麗江的木匠之鄉)。下料期間,大師傅有急事回家,於是讓二師傅繼續下料。等到大師傅歸來,才發現整整十棵柱子被鋸短了。他急中生智,就讓二師傅把鋸下的木頭雕成蓮花柱礎安了上去。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這木雕蓮花柱礎今天卻成了難得一見的景觀。這第三奇就是“天書奇石”。大家看這兩尊巖石上的這些紋路,可以説是活脱脱一篇藏文(也可以説是梵文)寫就的經書。巖石上怎麼會有天書經文呢?據説,藏傳佛教的祖師蓮花生曾説,他的佛經,有的藏在森林裏,有的藏在山洞裏,有的藏在巖石中,只有太平盛世或了悟佛法的人才能見到它們。這麼説來,如今恰逢太平盛世,所以我們才有緣見到這些藏在巖石中的經文。這些經文經喇嘛辨識,可讀的有吉祥咒、觀音大悲咒、金剛亥母咒等等。也許有人會問,納西族地區怎麼會有藏傳佛教的寺院呢?這與歷史文化地理諸方面都有關係,其中就跟茶馬古道有關係。在過去,茶馬古道是藏族文化和納西文化最主要的交流通道,可以説藏族文化就是沿着茶馬古道進入麗江的。因此也可以説,這指雲寺是在騾馬背上馱過來的。好啦,我們已經拜了佛,讀了經,可算是六根清淨啦,下一步就可以進入世外桃源——我們的吉冷當生態農莊啦。大家上路吧。

在吉冷當生態農莊,可結合體驗活動隨機講解:(1)農莊概述;(2)生態農業和AA級食品;(3)茶馬古道(紅軍道);(4)體驗旅遊。

吉冷當是納西語,是“橫流之水”的意思。拉市海周圍的其它河流基本上都是直衝拉市海,而這裏的水因受地形限制,先向南流幾公里後再北折流向拉市海,所以叫做吉冷當。在觀鶴山莊,大家已經聽過落水走廊的傳説,這個傳説中還説,王母娘娘丟下的寶石項鍊,一顆顆寶石打出了一個個落水洞,而項鍊則變成了這吉冷當山谷。在這吉冷當山谷中,公司所轄的範圍有400畝左右。河谷中分為農田、果園、魚塘三部分,山坡上有飛來宮、雞舍、花果山、羊廄、格故魯、生態餐廳等。這裏松林青翠、鳥語花香、空氣濕潤、幽靜宜人,是休閒度假的好地方。同時,這裏又是生態農業體驗旅遊的好地方。因為這裏的農業是生態農業,所生產的是AA級食品,如瓜、豆、洋芋、白菜、蔓菁(可隨機介紹蔓菁的多種吃法、蔓菁的藥用價值、蔓菁與納西族等)、拉市魚等等,水果類有蟠桃、中華壽桃、中華福桃、欽州蜜桃、桃王九九、聖桃短枝、安農水蜜桃等等,光憑這些,這裏即可稱為桃花源,何況果園裏還有大果水晶梨、韓國水晶梨、早熟黃金梨、萊陽黃金梨、黑珍珠櫻桃、美國布萊李、煙台蘋果、晚杏等等,名目繁多、品質優良的水果。就以果園來説,就可春賞花、夏除草、秋摘果、冬整枝。在我們農莊,魚塘裏養着拉市魚,山上有放養的雞和羊,茶馬古道和紅軍長征路從農莊旁經過。下榻在農莊,可以在魚塘中垂釣、草甸上牧羊、古道上走馬、上山揀蘑菇,還可以跟農莊員工一起下地幹活、下廚掌勺、宰雞烹羊等等,在這兒享受一番參與生態農業的快樂和品嚐AA級食品的滿足。這是不是已經有一點世外桃源的意境了呢!如果要重走長征路(1936年4月25日,賀龍、任弼時、肖克等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就是沿着農莊旁的茶馬古道前往石鼓渡口的),那又是另一種體驗旅遊。走在這長征路上,既能重温紅軍長征的艱難困苦,實地接受一回革命傳統教育,還能觀賞到沿途的綺麗風光。

各位朋友,蒙古哨到了。大家聽了“蒙古”這個名字,可別以為它跟蒙古有啥關係,“蒙古”是一句納西語,是坡頭的意思。這裏視野開闊,是一個很好的觀景台,曾有人把這裏看到的風景稱作是一幅巨型的山水畫,稱作是夢中的香格里拉。所以請大家先觀賞一下風景,再由我把這蒙古哨的妙處慢慢道來。

我們面前的山谷就是香格里拉山谷,滾滾東來的是長江,再往西是被人們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灣的石鼓鎮。石鼓鎮西邊那獨立的山峯叫望江山,也叫禹王峯。再往西,那莽莽羣山便是老君山嘍,那可是三江並流這個世界自然遺產中最美的景區之一。北邊這兩座雪山,左邊是哈巴,海拔5396米,右邊是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因為它們離我們有30多公里,所以在視覺上,兩山似乎已經連為一體,實際上,它們之間還隔着著名的虎跳峽。生活在這富饒而壯麗的山川之中的納西族是一個富於想象、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民間的傳説故事豐富多彩,其中就有有關禹王峯、老君山、三江並流、雪山和虎跳峽等等壯麗山川的眾多動人的傳説。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據説古時候金沙江沒有出口,我們腳下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禹治水來到這裏。經過勘察論證,決定打通玉龍山和哈巴山泄水,他的指揮船就停泊在禹王峯上。大禹派了一位將軍去執行打通水道的任務,可是這位將軍因過度勞累,競在半路上睡着了。大禹等了好久也不見江水下泄,於是一路找來,才發現將軍沉睡未醒。大禹喊醒了他,並要把他斬首,以示懲罰。將軍知罪認罰,但請求用自己的頭顱打通水道,大禹準其所請,揮淚舉劍。只見寒光一閃,將軍的頭顱頓時變成了一個火球,沿着水面向玉龍和哈巴滾去。但見火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快,最後撞在了雪山上。只聽見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將軍的頭顱硬是把雪山撞開了一個口子,江水就從這個口子嘩嘩嘩地流了出去,這個口子就是虎跳峽,但因為江水下泄得太快,大禹的船就永遠地留在瞭望江山上。這望江山頂有一個巨大的石槽,據説就是大禹的指揮船變成的,所以人們也把這望江山稱作禹王峯。現在請大家回望,近處是平緩起伏的松林,往東是九初村,一個伴隨茶馬古道而形成的小山村。據説這兒原來沒有人家,但因為有好幾條茶馬大道在這兒交匯,於是就有三家人落腳在這兒接待過往的馬幫客商。這樣,既方便了馬幫客商,主人也能有一點副業收人,慢慢地就發展成為今天的九初村。從地貌上來看,這裏也是喀斯特地貌區,有不少的溶洞和漏斗,九初村旁就有一個口子直徑達百來米而又相當規則的大漏斗。大家看,這裏的高原面是不是還保存得比較完整?波狀起伏的緩坡上是一片片的松林和牧場。我覺得,如果説拔地而起、直插雲天的玉龍山給人的是一種巍峨壯觀的氣勢的話,那麼,眼前的松林、牧場和小山村則給人一種安寧祥和、世外桃源般的感覺,也許這就是香格里拉的感覺。請大家再往東看,那是拉市海,再遠處是馬鞍山和文筆峯,這就是當年讓金嶽霖教授高興得發“瘋”的三山一湖之勝。馬鞍山的那一面便是,fltfl的出發地——茶馬重鎮麗江古城。馬鞍山下茶馬道、茶馬道上茶馬城,它們之間是不是有着某種內在的聯繫,這對我們來説,可以説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請大家轉過身來看看我們面前的山谷,這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山谷。大家知道,“香格里拉”是一句英語:shangri—la,譯成漢語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世外桃源的意思。香格里拉是虛構的,但是在今天,香格里拉卻已成為世人的一種嚮往、一種象徵、一種境界。但有的人還不知道,香格里拉的生活原型就在麗江,就在我們的腳下。為什麼這樣説呢?説來話長。從清朝中期到上個世紀中期,這裏就屬於香格里。裏是行政單位,相當於現在的鄉。在當時,如果有人跟這裏的鄉民問這是什麼地方,鄉民就會用納西話明明白白地告訴他“香格里拉”。“香格里”是地名,“拉”是“是”、“是的”的意思,把兩句話連起來,便是“這裏是香格里”的意思。1920xx年,美籍奧地利學者約瑟夫•洛克受美國農業部的派遣,來麗江採集植物種子,後來被麗江的壯麗山川和民族文化所吸引,轉而研究納西文化,直到1949年才離開,在麗江一呆就是20xx年。從1920xx年到1935年期間,他還應約給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撰稿,把深藏在中國西南的麗江這個“古納西王國”介紹給了西方,後來他還在這些介紹文章的基礎上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就叫《中國西南的古納西王國》。他在介紹文章中寫道:“南山裏以北就是香格里。以此名稱命名的有兩個裏——東香格里和西香格里”。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讀了洛克在《國家地理》上發表的文章後激發了創作靈感,於1933年寫成了《消失的地平線》一書,書中描寫了雲南省西北部一個深藏在高山峽谷中,充滿神祕色彩的田園式村鎮——香格里拉。他在書中暗示,“香格里拉就躺在一條長長的山谷之中,一座座庭院讓人陶醉,山谷兩邊是看似寂靜而又令人憂傷的小山,但它的最高處卻是世界上最美麗可愛的山峯。”1937年,美籍意大利電影導演弗蘭克•卡普把《消失的地平線》改編成了電影,電影中的歌曲《這美好的香格里拉》被人到處傳唱。由於小説和電影的宣傳作用,在西方逐漸形成了一股尋覓香格里拉的熱潮。説來也真是無獨有偶,有一個叫顧彼得的俄國人,1941年路過麗江,也是被麗江的奇山麗水和淳樸的民風所吸引,於是就留下來開辦工業合作社,也是1949年才離開麗江,後來也寫了一本書,書名叫《被遺忘的王國》,書中就已直截了當地説麗江就是他心目中的香格里拉。他在書中寫道:我很早就夢想找到並生活在一個被大山與世隔絕的美麗的地方,也就是若干年後詹姆斯•希爾頓在他的小説《消失的地平線》中想象的“香格里拉”。小説的主人公偶然發現了他的“香格里拉”,而我在麗江,憑着我執着的追求尋覓,也找到了我的“香格里拉”。幾年前,有人在我們西南方向的那個雄古村裏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刻着“香各里雄古”的字樣,那塊石碑現在保存在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裏,我們面前的這塊石碑就是仿照它製成的。

現在我又回過頭來説説這蒙古哨。這蒙古哨是古代的一個重要哨卡,據説已有四百年左右的歷史,過去曾有專人看守。這蒙古哨的任務主要有兩個:一是為官方傳遞信息,二是為過往馬幫保駕護航。大家知道,麗江古城的特點之一是沒有城牆。千百年來,特別是木氏土司統治時期,沒有城牆的麗江古城為什麼沒有太多的戰火呢!有時就是靠着這些哨卡起了作用。麗江四周山川雄壯,像這樣的天然屏障和關隘哨卡很多,如果有外敵人侵啦,這些哨卡利用視野開闊的優勢,遠遠地看到敵人來了,這個哨卡一點燃狼煙,下一哨卡也跟着點燃狼煙,這樣,敵人入侵的消息就迅速地傳遞到麗江古城,木氏土司於是派出土兵,來一個“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樣就保住了麗江古城。那麼,這哨卡又是怎樣給過往馬幫保駕護航的呢?我們這個哨卡的兩邊是兩條進入藏區的茶馬古道。南邊一條是通向石鼓的,從石鼓沿金沙江一直北上就進入藏區,也可以沿金沙江北上到巨甸或塔城後,往西翻山到達瀾滄江,再沿着瀾滄江北上進入藏區。北邊一條是等一會兒咱們要走的鋪石古道,它在山谷中盤旋而下,直達金沙江邊,過江後進入藏區。在古代,這茶馬古道可以説是一條險象環生的道路。且不説路途的遙遠和艱險,光是土匪強盜的攔路搶劫就讓人防不勝防。於是,這哨卡成了向過往馬幫通報匪情的情報站,起到了為馬幫保駕護航的作用。正因為這哨卡十分重要,所以官府才安排專門的哨民看守,有的哨民後來乾脆就在哨卡附近定居了下來,逐漸形成村落,據説東北邊的這個蒙古村就是這樣形成的。

賞夠了蒙古哨的美景,我們就該走上鋪石古道了。要留影的請抓緊時間。

在鋪石古道一線,隨機講解:(1)《茶馬古道與麗江》(見第一章第五節);(2)從沿途海拔、氣候、植被等的垂直變化講解橫斷山區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介紹客人感興趣的植物(如報春、龍膽、馬先蒿、杜鵑等)和動物(雉、野兔、麂子、穿山甲等);(3)鋪石古道:上起海拔2750米的蒙古哨,下至海拔1900米的江人民的福氣和運氣,應倍加愛護。沿途還可介紹:急彎處防止馬幫走岔的攔馬石;半道上老鬆橫陳與 “見木低頭”、茶馬古道上土匪的攔路搶劫;“嘎呢咕”與納西民俗;山棉與東巴紙。等等。

在大勝莊,可隨機講解:(1)大勝莊的得名;(2)柳林;(3)陽春白雪美景;(4)三股水。

大勝莊:明嘉靖年間,木公土司派兒子木高對藏區多次用兵,木高得勝歸來後,除了在石鼓立了石鼓碑,刻上《破虜歌》、《大功大勝克捷記》等詩詞以紀其功外,據説木公土司還把我們眼前的這片田莊賞給了木高,還給田莊取名為大勝莊。大勝莊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和要津。

陽春白雪:這裏可西望從長江第一灣滾滾東來的江水,北眺白雪晶瑩的玉龍哈巴。到了三四月份,這裏江水碧、柳林翠、麥苗青、菜花黃,一派江南春色,遠處卻是白雪皚皚的玉龍哈巴,形成一幅陽春白雪的美景。如果説羅平的萬畝油菜花潮給人的是一種整齊劃一、波瀾壯闊的美的話,那麼,這裏的田園風光則給人一種陽春和白雪這兩種大反差合二為一的美,是一幅大自然的絕美畫卷。

柳林:麗江三大柳林之一(另兩個是巨甸柳林和石鼓柳林),是大勝莊人民用了20xx年的時間(1969年~1989年)建設起來的一條綠色長龍。他們先在沙灘上用石頭砌築了1200米長、4米寬、3.5米高的攔洪大堤,然後在堤內的淤泥地上栽種了13萬棵柳樹,現已形成1200米長、50米寬的柳林帶,柳林帶內是400多畝良田。這柳林是長江上游著名的防護林之一,已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此,這個村的植樹模範和自寬老人在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三股水:山谷中,在不到3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多股泉水奔湧而出,總流量達1.85立方米/秒,它們有的清有的渾,有人説它們來自拉市海,有人説它們來自文海,也有人説都不是,成為又一不解之謎;三股水的流量和落差,現已用來發電,裝機容量達800千瓦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四)

拉市海(亦稱拉什海,納西族語音譯,原意為老虎海),是雲南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市西面8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玉龍雪山東南坡。拉市海實為斷層構造湖,同時又受石灰巖溶蝕構造作用而成。其面積為5330公頃,湖面海拔2437米,與同在拉市海濕地保護區的文海皆是橫斷山脈的多次構造變動形成的高原山間盆地的冰蝕湖。“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拉市海是著名的候鳥聚集地,每年冬天約有兩萬多隻候島會在此處過冬。

拉市海水草肥美、湖色優美,被譽為生命的搖籃,是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基地,拉市海實為斷層構造湖,同時又受石灰巖溶蝕構造作用而成。入湖地表水源有南側的清水河和北側的美泉河。水文匯水面積265.6平方公里,湖水原從西北側的溶洞泄出。過去,湖面季節變化顯著,雨季水位高,最大蓄水量1.8億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里,水深可達9米;乾季水位下降,甚至乾涸。80年代以來,先後興修水利,在落水洞前築起了一個高大的堤壩,海水再也無法隨意流去,而是從海東黃山哨打通的輸水隧道,流入麗江城區。由於修建水壩,拉市海由季節湖變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鏡的湖面倒映着玉龍雪山,越冬水鳥安然棲息,或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構成高原濕地特有的氣息。

5篇介紹雲南拉市海的導遊詞範文(五)

在雲南麗江,我和媽媽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名叫拉市海。

當我們剛來到拉市海,就被那裏的風景給迷住了,那裏有有遼闊的草原,草原上有綠油油的嫩草,草原上有數不清的馬,馬長得很健壯。草原的旁邊就是拉市海,四周有許多的山,圍繞着拉市海,山翠綠翠綠的。在那高山上,還住着許多彝族人呢!

拉市海很有名的,曾經有人在這裏拍過“一米陽光”電視劇。看到這麼美的山和草原,我玩興大發,於是我碰了碰媽媽説:“我想去騎馬和划船!”,媽媽同意了。我們一開始坐在馬上,腳都發抖了,後來,牽馬的爺爺説:“全身放鬆悠閒的樣子,就不怕了。”我照着做了,果然一點都不怕了,我身下的馬其實很矮,是那種小種馬,非常温順。,看着藍天和大草原,我的心胸也開闊起來,放馬奔跑了一會,感覺自已也象個小騎手。後來我們又去划船了,划船的時候,我問了一下水底下為啥這麼多草。船伕説:“近幾年卧虎山成了旅遊區後,把水引到這裏後,就變成了拉市海,所以水底還可以看到原來種的莊稼和水草。這裏的水特別的綠,特別的美。

不知不覺天黑下來了,公園要關門了,這時才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我和媽媽只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拉市海。但我想,等我長大我一定再來看看這個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daoyou/yunnan/elkqn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