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西導遊詞 >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精選20篇)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精選20篇)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

坐落在芮城縣東南24華里的神柏峪內,它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一座規模宏大,結構新穎的集灌溉、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七十年代這裏修建了大禹渡電灌站,分兩級揚水,提水為八個流量,總揚程為214米。河岸的抽水泵房,能夠根據水位漲落升降而上下滑動。電灌站於1979年對外開放,當時主要以三大宏偉工程而著稱:一是一級站採用移動式泵車抽水,安全、可靠、方便、創造了黃河上抽水的先例;二是一級站和二級站之間建築了兩廂四萬立方米的沉沙池,黃河水在此一改渾濁的容顏,使泥沙排入黃河,清水抽上去澆灌良田,受益面積為28.6萬畝,令人讚歎;三是二級站一次揚高193.2米,在國內農業灌溉中首屈一指,十分壯觀。隨着參觀和遊人的增加,新的旅遊項目逐漸發展起來,主要包括: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精選20篇)

神柏位於二級揚水站管道頂端,雄姿偉岸,是大禹渡的標誌。樹高14.6米,胸徑1.53米,腰圍5米之許,投影面積273平方米。枝繁葉茂,鬱鬱葱葱,傳説古時大禹治水曾在此拴馬、憩息,故被人們稱為“神柏”。在神柏下翹首遠望,滾滾黃水迎面撲來,遊船往來盪漾,詩情畫意躍然大河之上。

大禹像雕像置於望嶽亭東的平台上,整個像高12.23米,用中條山青石175方拼雕而成。

望嶽亭位於沉沙池東南方,為仿古建築,六角玲瓏,拱式在花板上龍鳳相戲,舉目西眺,華樂在望,故取名“望嶽亭”。

風動亭仿傘狀,全部採用10毫米厚的鐵板製作,中心採用軸承技術,遇風轉動,這時與其它亭子完全不同的奇思巧構。

在這裏的山谷摩崖上刻有“舟於此,出水得”六個大字。由於船隻往來於黃河兩岸,使大禹渡更富詩情畫意。

大禹渡還建有動物園、神泉水、待濟亭、迎曦亭、三晉第一獅等旅遊景觀,足使中外遊客流連忘返。

此外,還可以登船遊弋,參加“黃河風情遊”。這裏的客船,在黃河航行3個多小時,可達三門峽會星渡,沿途,可領略到黃河粗獷、雄偉的奇麗風光,兩岸高山密林,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氣象萬千;觀賞沿途的名勝古蹟,別有一番風味。如果再品嚐一下黃河鯉魚的美味,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2

女土們、先生們:

週末閒暇時,您是否常與家人、朋友到公園遊玩呢?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別具特色的森林公園去一遊,相信您一定會體驗到以前所未曾體驗到的樂趣。

老頂山森林公園位於長治市東北部,距城中心約7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該園東西寬約3公里,南北長約8公里,森林覆蓋率為68%,公園內有五峯,俗稱五頂,由北向南依次為老頂、梳粧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五頂之中,老頂海拔最高,為1378米,由此冠稱“老頂山”。這裏屬暖温帶氣候,自然資源豐富,闢有老頂山風景旅遊區,神農峯名勝旅遊區,林業科研考察區和動物養殖觀賞區四大景區。有的景區正處於開發建設之中。1983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省級森林公園,1993年又被劃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無論四季與朝夕,這裏都各具氣象,各有情致,冬春瑞雪紛飛青山素裹,秋夏千林盡染百草崢嶸。一會兒,我將帶大家一同走進美麗的森林公園,去領略它的絢麗壯觀,它的雄奇多姿。

進入園區,青松翠柏,果樹連片,山花爛漫。森林中植物種類繁多,藥用、經濟、油料植物應有盡有。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屬國家保護鳥類有遊隼、蒼鷹、紅腹角雉等,這些小生靈,為公園增添了許多的野趣和勃勃生氣,但願我們能多碰到些可愛的小動物。

各位朋友,我們首先要登500米長的台階到新頂半山腰的南崖宮參觀一下。南崖宮依山而建,其門為閣樓式,栩栩如生的彩龍盤旋於四根丹柱上,雙層斗拱四挑,施琉璃脊獸。請大家隨我走入這一天然巖洞中,它寬24米,深15米,高6米,正面塑呂祖像,兩側為羅漢眾神像。沿着洞旁的台階,我們可以走上一座二層六角秀美玲瓏的亭子,小超一下。再往上走至新頂之巔,是風雨樓,俗稱觀景樓,青石座台,共3層,上下有石階相通,二、三層樓上前後各有大紅明柱八根,周圍砌有石欄,整個建築雕樑畫棟,氣勢宏大。風起雲湧,松濤怒吼時,站在這裏,你會真切地體會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境界。再看四周這石刻天成的黑虎卧崗以及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峯峯嶺嶺,你會覺得平日的憂鬱煩惱及塵世紛爭全都沒有了,有的只是透心的清爽和舒暢,彷彿所有的意念剎那問全都融入了眼前這美不勝收的風景之中,融入這大自然毫無雕飾的温馨之中了。

在碧霞峯以西的山場,建有滴谷寺,也稱神農廟,始建於東晉,明、清時期多次重修。寺周圍原有5座寺院,後被毀,院內散存宋、明、清柱基、經幢等。今天,這裏已成為老頂山林場辦公之所。在辦公樓西牆下,有一景點為古寒泉。石砌券洞護住泉眼,額嵌楷書“古寒泉”三字,泉水從雕刻的石龍嘴中流出,下有圓形石鑿小井。相傳,在建造寺院時,石龍嘴裏晝夜不停地往外滴谷,更為奇妙的是,龍嘴裏流出的穀子隨寺院人員的增減而增減。在快要竣工時,每天在龍嘴旁接谷的小和尚,嫌穀子的流速太慢,就拿起木棒在龍嘴裏捅了幾下,誰知這一捅捅出了麻煩,龍嘴裏鑽出一對白鴿向遠方飛去,龍嘴裏也不再滴谷,而流成泉水了。這泉水富含礦物質,清涼甘醇,舒肺爽口,您不想嚐嚐嗎?

最後,我們到百穀山的主峯玉皇頂參觀炎帝銅像。相傳,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裏“嘗百穀、制耒耜,教民耕種”,首先在這裏完成了人類由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重大變革。老頂山有關炎帝的傳説及炎帝活動的遺蹟很多,以炎帝為中心的開發,使者頂山成為始祖之山,其文化內涵源遠流長,吸引了海外僑胞前來尋根祭祖,可與山西洪洞大槐樹相媲美。為紀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門投資500多萬元,塑造了炎帝銅像,總重量100噸,由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設計,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裝完成。

請看銅像左側這一巨型石碑,它長6米,高3米,攜刻着關於炎帝在此創立光輝業績的碑文。放置銅像的平台用漢白玉欄杆圍繞,四周砌有護坡。銅像總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寬24米,長29米。基座又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層,每層高2米,表面為白色花崗巖貼面,有台階相通;第二部分為展廳,外高8米,紅色花崗巖貼面,正面鑲着長8米,高5米的銅板敷設的牛頭浮雕。您知道為什麼要刻牛頭嗎?因為炎帝氏族是以牛作為他們的“圖騰”,也就是他們的氏族保護神的,這裏也隱含着炎帝馴養家畜,開創農業的不朽貢獻。基座上的炎帝銅像為全身站立像,披髮、赤臂,上身着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着一捆穀穗,其面部神態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突出體現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銅像面向着長治市區的方向,彷彿我們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着他的子孫後代。

我們由基座後的台階進入展廳。這裏以圖片、文字説明、實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開創人類古代農業文明的偉大貢獻。炎帝銅像中間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穀穗處,這裏是一個可容納20人站立的觀景平台,站在如此高度,上黨盆地遠近景物,盡收眼底,城廓、農舍、高樓、田園,可謂氣象萬千,讓人油然而升騰出一種偉大而謙恭的情愫,一種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各位朋友,今天的遊覽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再看我們的祖先——炎帝一眼,讓我們這些有着相同血緣的炎黃子孫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祖國母親裝扮得更加美麗。歡迎您再來遊覽!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3

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5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青水秀的名勝地。廟於坐北向南,規模不大,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迴音亭等30多間殿宇,佔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以武則天的特定身份名揚中外,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天寶七年(747),唐玄宗詔令州縣在歷代帝王肇跡之處修葺廟宇,文水縣在武周皇帝武則天的故鄉建廟塑像,尊為“則天聖母”廟,後金代重修。清朝初年,被改名為“水母廟”。為何改名?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宋代以後至明清統治者對武則天謾罵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廟改掉以示貶責與除滅;其二,武則天與水有關。南徐村東南有條小河稱為泌水,是從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來澆灌農田數百頃,造福一方。因此,人們把這一井泉稱為神福泉,認為是則天聖母賜給家鄉的福水,所以改武則天廟為水母廟,或稱“則天水母廟”。到宣統元年,才恢復了“則天皇后廟”的名稱。

相傳,則天廟原計劃建於南徐村東南的泌水源頭,正當人們作好地基立起樑架時,一夜大風,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裏人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知縣看後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時,走來一位老翁,他説:“神皇一朝天,修廟該佔乾。”在場人等如夢方醒,於是決定齋戒三日,就地建廟,即則天廟現址。地處南徐村西北,正當乾位。

現存武則天廟正殿為金代皇統五年(1145)的建築,是廟內建築羣的中心,結構規整,手法蒼老: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它用料粗壯,外觀雄偉,柱頭有卷剎,斗拱作雙昂,用料粗大,造型奇特,類似五台山佛光寺的構造。在營造法式上採用減柱造,殿內只有兩根柱子巧妙地用在神龕後側,使大殿顯得寬敞舒適。頂部坡度平緩,出格較大,保存了唐代建築的風格。樑架,斗拱以及檐下門窗,門墩石雕等,全為金代原制。板門上部“金皇統五年”刻字尚存,是殿宇建成年代。正殿內神龕屬宋金時代的構件。前部斗拱製作華美,神龕上方有一條懸塑走龍。它頭小頸細,舉步向前,回頭顧後,造形生動優美,正是武則天以女人身份登基稱帝的典型象徵。在古代八卦中,乾為天,坤為地。推演於家庭中,父為乾,母為坤。武則天稱帝為真龍天子,但她又是個母親,位佔坤地,所以這裏塑的是一條在地上行走的真龍。武則天彩塑像頭戴金色鳳冠,身穿雲紋霞帔,懷抱如意,端坐龕中。寬額廣頤,面目慈祥,一副含蓄的表情,像在與民同樂。則天廟舞台是一座捲棚頂式的明清建築。在舞台內壁上保存了清代後期至民國初年戲劇演出題記71條。他們出自演員之手,字跡潦草,章法也差,但卻真實地反映了晚清到民國初期這一地區戲劇活動的真實面貌。從這些題記中可以知道,當時在山西省中部的汾陽、祁縣、太谷、平遙、清源、文水、介休、孝義8縣中,至少有34個戲劇團體,演出劇目最少有71個。這些題記是研究地方戲劇史的珍貴資料。

舞台南面正對山門的是武則天雕像。該雕像取中年女政治家的身態,不穿袞袍,不戴冕冠,鳳冠與龍釵都是縮小了比例的象徵性頭飾,以顯露其面部與體態美,總高已5米,台高4米,台基邊長9.9米。雕塑台正面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題字“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已成為武則天廟的獨特的新景點,倍受遊人青睞。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4

龐泉溝風景區是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交城縣城西北一百公里的關帝山腹部。是以褐馬雞及華北落葉松、雲杉次生林為主的森林生態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關帝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部分,也是黃土高原上難得的一片綠洲。

保護區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4.5公里,總面積達14430.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區內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温在三到四度,相對濕度為6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八百毫米左右。

區內峯巒疊嶂,林木參天,溪水潺潺,有植物60餘科500餘種,其中藥材達200種以上,也是珍禽異獸棲息繁殖的良好場所。鳥類有15目40科150餘種,獸類6目11科80餘種,兩棲爬行類10餘種,昆蟲上千種,菌類50餘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二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黑顴、金雕等。是人們避暑、療養、旅遊、度假的良好場所。

孝文山海拔2830米,是關帝山主峯,也是保護區內最高山峯,以華北落葉松著稱全國。登峯遠眺,一覽眾山小,翠綠盪漾,雲霧縹緲,令人心曠神怡。東側為海拔2670米的雲頂山,山頂草甸平坦、遼闊,黎明觀日出,更令人感慨萬分,留戀忘返。尤為壯觀的是夏日“天門瑞氣”,雨後乍晴,茂密的森林中水氣蒸騰,在林海上空飄蕩的氣團被夕陽斜照,與青翠欲滴的山林反光相映成輝,五顏六色,嵐氣瀰漫。

在交城與方山的分水嶺上有一六角攢尖亭屹立,黃琉璃瓦作,莊重典雅,檐下懸有“文源晚翠”橫匾。站在亭中放眼觀望,松濤滾滾,青山相疊,位於西北方向的“筆架山”形象逼真,山勢險峻,怪石嶙峋,滿山青松清秀挺拔,別有風趣。

山腳下大沙溝內水聲轟鳴,一股清泉從陡巖懸石上飛流直下而為文源,被樹葉撕碎的光斑照耀在瀑布上璀璨耀眼,瞬息萬變。掬一口飲之甜潤涼爽,飄飄欲仙。不遠處三株巨鬆一字排開,頂天立地,形似寶塔昂然屹立,樹梢的松球隨風搖動,恰似塔上懸掛的風鈴,俗稱“古樹寶塔”,與“龍泉飛瀑”相映成趣,風景迷人。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我是您這此遊覽的導遊員,叫。

首先我代表山西省旅行社歡迎您來參觀菩薩頂。我在這裏祝您玩得開心愉快,通過我的講解,一定會使您不虛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靈鷲峯上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就是素有喇嘛宮之稱的菩薩頂。我們已經參觀了許多寺廟,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大多是紅牆灰瓦,,而菩薩頂卻是紅牆黃瓦。在古代中國,黃色是皇家專用的,可菩薩頂卻用了黃琉璃瓦,,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考慮,等我們參觀完寺廟,聽了我的講解,您自然會明白。

此寺創建於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傳唐太宗貞觀五年,僧人法雲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職文殊。一天夜裏,法雲從長明燈下的藍光中看見一尊文殊菩薩像,並由塑工塑成。傳説這便是文殊菩薩顯聖,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稱菩薩頂。

寺廟經歷代修補,尤其是1952年政府撥款補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樓、石階等。現佔地30畝,分前院、中院、後院和東配院四處院落,有殿堂樓房121間,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雲集,雄偉壯觀,佈局嚴謹,獨具特色。我們從山麓仰望,陽光下飛檐斗拱,相托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象西藏布達拉宮,所以有喇嘛宮之稱。菩薩頂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黃廟首領廟。

大家請跟我往上走。

我們登上這高高的台階,就進入寺廟了。這台階、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龍頭的地方。這裏我們要讓大家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台階,等大家登上這高高的靈峯聖境,我會告訴大家關於這台階,上面的石獅的説法和傳説。

大家數清楚了嗎?到底有多少台階?

我告訴大家,寺廟門前的長長的台階,一般都會與108有關,菩薩頂也不例外,也是108級台階。佛家説,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把解脱煩惱之道稱為“法門”。踏上一級台階,意味着跨入一個法門,消除了一種煩惱。當您氣喘吁吁地站在懸有“靈峯聖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面,遠望周圍林立的寺廟、翠綠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全部踩在腳下,成了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了呢?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6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羣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羣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硃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檐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彙集的大檢閲。

雲岡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存的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佈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後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了造像組合。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上、0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羣比,在形制、內容、造像構成、題材等方面出現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7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崛起於桑乾盆地南端,連綿數百里。橫亙寨上,主峯海拔20xx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佈着殿亭樓台,給雄偉的北嶽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餘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建築羣,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當地民謠説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於北魏王朝後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山門依山勢朝南,全寺大小40間殿宇台閣緊貼巖壁一字排開,南北長如蟠龍,東西窄如衣帶。外觀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內部聯繫頗見匠心,有的用棧橋凌空飛渡,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級上攀登而過,有的拱越石壁穿窗入室,有時使人好像已面臨絕境,幾經迴旋,又豁然開朗,別有洞天之感。

全寺建築分為三組。先是三宮殿,這是道教的天地。幾座泥塑像都是烏眉黑顏。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意。繼而是三聖殿,這是佛家的世界,佛像豐臂潤面,端坐蓮席,目光微啟。最後是三教殿,這裏集中國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右是聖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他們神態各異。竭力表現出所主教宗的雍容大度。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8

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0xx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0xx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現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進行擴建後的模樣。擴建後的平遙城規模宏大雄偉,城周長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國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縣城城牆。

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0,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甕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據説是造城時恐怕烏龜爬走,將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這個看似虛妄的傳説,閃射出古人對烏龜的極其崇拜之情。烏龜乃長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靈一樣聖潔。它凝示着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 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説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座堅實完整的磚石城池,數百年來在軍事防禦和防洪擋險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城內街道、古建衙門、市樓、商店、民居等還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9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檐。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樑枋和短柱等建築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築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

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曆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並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地震,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踐證明,它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範之作,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修建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營造的。塔的底層有一尊11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着遼代的風格。底層的牆壁上還有6幅如來佛畫像以及飛天,色彩鮮豔,神采奕奕,是中國壁畫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層和第五層分別有四方佛和釋迦坐像。過去這裏既是歷代統治者拜佛的場所,又是戰爭時用於觀戰指揮的瞭望台。

木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國家曾多次撥出鉅款進行維修和加固。塔內各層之間有木梯相通,塔的四周有平座欄杆。遊人逐級登樓,憑欄遠眺,其樂陶陶。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0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0xx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0xx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現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進行擴建後的模樣。擴建後的平遙城規模宏大雄偉,城周長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國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縣城城牆。

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0,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甕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據説是造城時恐怕烏龜爬走,將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這個看似虛妄的傳説,閃射出古人對烏龜的極其崇拜之情。烏龜乃長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靈一樣聖潔。它凝示着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 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説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座堅實完整的磚石城池,數百年來在軍事防禦和防洪擋險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城內街道、古建衙門、市樓、商店、民居等還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古城素有“中國古建築的薈萃和寶庫”之稱,文物古蹟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實為國內所罕見。其中有始建於西周,擴建於明洪武3年(1370年),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擊城牆;有始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國第三位的現存最珍貴的木結構建築鎮國寺萬佛殿。殿內的五代彩塑堪稱珍品,是研究中國早期彩塑的樣本;有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被譽為“中國古代彩塑藝術寶庫”,現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雙林寺;有中國宋金時期文廟的罕見實物——文廟大成殿;有中國金融上的開山鼻祖,被譽為“天下第一號”、“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有始建於唐顯慶二年,國內古建築中罕見的“懸樑吊柱”奇特結構清虛觀。觀內20餘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國古代木雕造像藝術和道教發展的稀有之物;有遍佈古城內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樣、色彩續紛的各種琉璃實物。同時,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薈萃中心之一。古城內現存4000處古、近代民居建築中,有400餘處典型地體現着中國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築的風格和特點。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1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裏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仍,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裏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鴉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鷂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鶴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鶴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範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曆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雖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邊防鞏固,社會安定。

民國二年,宦遊山東的賈村人景大啟告老還鄉後,集資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來的古大槐樹處,亭雖不大,但雕樑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側,建有茶室三間,以備尋根遊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題字為“飲水思源”。碑南二十餘米處建有牌坊一座,橫額雕刻着“譽延嘉樹”,另一面刻有“蔭庇羣生”。八十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

在這裏還流傳着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羅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2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前方就是雁門羣山了,我們看到,這座雄偉的大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隔開了塞內和塞外。大家看:遠處的山脊上長城蜿蜒、烽台聳峙,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雁門關長城,這段長城全長8848米,連接起了廣武口和白草口兩個重要隘口,相當於在兩大隘口間連接起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封鎖線,象一條穿越時空的生命線,3000年如一日地維繫着雁門關和中原大地的安危。-

大家請看這邊:那四方形的古城就是雁門關著名的軍事要塞——舊廣武城,這座遼代的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舊廣武城一起被列入國保文物的還有城外古戰場上的288座封土漢墓羣,這是全國現存最大的漢墓羣,也是世界最大的古代將帥墓羣,無數英勇忠烈的將士長眠在這片遼闊的沙場上,讓人由不得感歎:“黃沙百戰穿金甲,古來征戰幾人回”。

我們看這段長城呈鋸狀攀上了陡峭的山脊,因此被專家稱為鋸齒長城。雁門關長城是山西省明代長城的代表段落。明代的萬里長城分為外長城和內長城,外長城東起山海關,沿着北京、河北的北部和山西、內蒙古的交界處,在偏關縣老牛灣跨過黃河,經陝北、甘肅直到嘉峪關,山西的外長城主要分佈在大同、朔州、忻州3市;而內長城則從北京的箭扣開始,經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直到黃河岸邊的偏關丫角山與外長城匯合,內長城分佈在山西的忻州、朔州2市,我們剛才看到的雁門關長城就屬於內長城。除此之外,山西明長城還有沿太行山南下的三邊長城以及沿黃河南下的黃河邊長城,總長度達3500多公里,僅次於內蒙古自治區。山西明長城不僅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也有着極高的參觀價值,大同邊牆五堡、陽高平地長城、偏關老牛灣長城黃河交匯處、偏關樺林堡長城黃河並行處、丫角山內外長城交匯處、雁門關長城已經成為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和户外運動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們也會成為國內外旅遊者競相光顧的旅遊勝地。

前方就是中國最長的高等級公路隧道——雁門關隧道。車過雁門關隧道,我們的眼前豁然開朗,這裏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代縣。短短5分鐘,我們已經從塞外駛入了塞內,這在昭君出塞和文姬歸漢那個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3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檐。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樑枋和短柱等建築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築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

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曆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並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地震,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踐證明,它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範之作,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修建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營造的。塔的底層有一尊11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着遼代的風格。底層的牆壁上還有6幅如來佛畫像以及飛天,色彩鮮豔,神采奕奕,是中國壁畫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層和第五層分別有四方佛和釋迦坐像。過去這裏既是歷代統治者拜佛的場所,又是戰爭時用於觀戰指揮的瞭望台。

木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國家曾多次撥出鉅款進行維修和加固。塔內各層之間有木梯相通,塔的四周有平座欄杆。遊人逐級登樓,憑欄遠眺,其樂陶陶。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朋友(領導):

旅途辛苦了!

我是某號導遊員,首先向大家問好!歡迎大家來崆山白雲洞遊覽觀光。

崆山白雲洞發育在白雲山南端的崆山上,所以叫崆山白雲洞。

它是我國北方新發現的大型喀斯特溶洞。據專家考證,五億年前,這裏曾是一片温暖的淺海環境,在海底沉積了石灰巖地層,後來地殼運動,使海洋變成了山丘,由於地下水對石灰巖的溶蝕作用,造就了這個北方罕見的溶洞。

大家請看,這通道的石壁上到處是離奇古怪的花紋,到處是莫名其妙的浮雕。這並不是哪一位抽象派藝術家的傑作,而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藝術珍品。

請看那邊並排的小石柱構成的石柵欄,1988年7月當地四位農民採石時偶然發現此洞,第一位進洞的人,就是從這裏爬進去的。

您瞧,路邊的“垂柳”,迎面的“塔鬆”,它們在歡迎您到“各個洞廳”遊覽。好,請大家往上走。

二、第一洞廳

現在初步探明並對遊人開放的有5個洞廳,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遊線總長四華里,主要景觀有150多處,非常罕見的絕景有六處,洞內常年恆温170C。根據洞廳的景觀造型特點,專家們把五個洞廳起名為“人間”、“天堂”、“迷宮”、“地府”和“龍宮”。您一定對這些名稱感興趣吧?就讓我們一起做一次科學的探索,做一次美的享受吧!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第一個洞廳。因洞內比較寬敞明亮,又有“小西湖”、“萬家燈火”等美景,所以我們又叫它“人間洞廳”。洞廳南北長70米,寬35米,高18米。是誰用無窮的魔力掏空了這麼大的一個洞廳呢?請抬頭向上看,洞頂這條南北向斷裂破碎帶十分明顯,千百萬年前,這裏處在地下潛水面以下,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沿着這個斷裂破碎帶溶蝕,天長日久,就溶蝕成這麼大的“空間”。地殼抬升,地下水面下降,就露出了洞廳。

洞廳形成以後,洞頂含碳酸鈣的滴水,發生鈣華結晶沉澱,形成眾多奇妙的造型景觀,裝飾了洞廳。

請看,這叫石筍,如果超過三米就叫石塔。上面下垂的叫石鐘乳。上面的石鐘乳與下邊的石筍對應着生長,聯成一體,就叫石柱。這是洞中最多最常見的溶洞景觀。山上的水,從洞頂裂隙中滴出,由於水中二氧化碳釋放,產生鈣華沉澱,掛在洞頂的就成了乳頭狀的石鐘乳,滴下來的含鈣的水珠沉澱,天長日久,就形成了石筍。你看那個石筍很象古代打仗用的鞭,我們就引用楚漢戰爭的故事,取名叫“霸王鞭”。這裏石鐘乳和石筍對接住了,成了“石柱”。

請往上看,那長短不齊,色澤各異的叫“銀針倒掛”,這是正在發育的石鐘乳。再請大家向上看,那些象絲瓜瓤一樣的毛針狀的沉澱物,地質學上叫“網狀捲曲石”,在我國其它溶洞中非常罕見,所以稱這是崆山白雲洞的第一絕。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説法不一,但多數認為,“網狀捲曲石”是在毛細水流作用下,首先形成毛狀、針狀的沉積,由於洞中濕度、氣流變化的影響,微小晶體的沉積固結速度各異,導致晶體間孔隙方位的變化,這些毛針狀的沉積物無定向地捲曲生長,就形成了捲曲石。

朋友們,請看這象不象一隻石化的白色鸚鵡?

請看這一簇簇象菜花一樣的鈣華沉積,我們習慣上叫“石花”,在地貌學上大一點的叫“石疙瘩”,小一點的叫“石珍珠”、“石萄萄”,都是按其形狀命的名。它是由石壁上的凝結水,匯聚成許多線狀水流,遇巖面凹凸不平處,就沉澱成菜花狀或葡萄狀鈣華。這種石花在洞,中很多,隨處可見;它們在洞中開放了成千上萬年,今天我們才有幸一睹它們的芳容。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5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羣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羣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硃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檐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彙集的大檢閲。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6

崇福寺始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築,規模可觀,氣魄宏大,是國務院批准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正殿用減柱法建築,乃國內孤例,堪稱一絕,彌陀殿為全國金代最大建築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區東大街,門前有石獅一對,自山門由南向北有金剛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彌陀殿和觀音殿,佔地23400平方米,前後5重院落,佈列適當、主次分明,是一座規模完整、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崇福寺乃鄯陽古剎,藏經閣始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後更名為千佛閣),契丹時,其地為林太師府署。遼統和間復為增會,這可能是隋、唐“舍宅為寺”的遺風,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間(公元1149――1153年)賜額崇福禪寺。現寺內彌陀殿、觀音殿為金建,山門為清建,其餘為明建。彌陀殿為寺內主殿,建於金皇統年間(公元1141――1149年),由開國侯翟昭度負責施工,殿宇正檐下懸掛的“彌陀殿”豎匾,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彌陀殿建於2米多高的台基上,通高21米,冠於全寺,是全國現存較大的金代建築。建築面寬7間,進深4間入椽。殿前有寬敞的月台,後與觀音殿月台相連。單檐九脊歇山式。殿內樑架結構具有獨到之處,隨着殿內金柱的減少,主體結構與其他建築不同。彌陀殿櫺窗也很精緻,鏤刻透心圖案紋樣達15種之多,有三角紋、古錢紋、桃白球紋等,這些圖案不僅是優秀的藝術佳作,而且對研究金代建築裝飾具有很高的價值。殿內中央磚砌佛壇上置三尊主像,中為彌陀佛,左為觀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稱“西方三聖”。主像兩側脅侍菩薩表情恭謙。別具神態。兩大天王怒目猙獰,似在護法守職。主像背光為編條泥壁,圖案呈草葉紋,邊沿是焰光。中間背光浮壁13尊伎樂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內四壁滿繪壁畫,10軀高大佛像結趺而坐,端莊慈祥,分佈於東西山牆和後牆。壁畫上方為飛天,翱翔於五彩祥雲之間。西盡間繪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姿,變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繪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龍樓寶盤,刀戈劍戟,琴棋書畫等應有盡有,千變萬化。下左為婆藪仙,神情自若,老態龍鍾,下右方為吉祥天,神情安詳,持重彬彬。東盡間分上下兩層,繪三佛三菩薩,後壁門榻上繪16寶觀。整個壁畫莊重宏偉,氣勢奪人,畫工精細,設色以硃紅、石綠為主,色彩絢麗,壁畫與佛像交相輝映,大殿更加金碧輝煌。殿外九脊全為瓦條砌壘,殿頂上筒阪布瓦覆蓋,綠色琉璃和脊飾剪邊。兩個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間置有瓦樓一座,將軍居中,神志昂揚。戧獸、垂獸巨口獠牙,氣勢威武。整個彌陀殿集建築、壁畫、塑像、背光、琉璃、櫺窗、匾額等於一體,雖經歷代風雨寒暑,至今仍光澤燦爛。

觀音殿是僅次於彌陀殿的金代建築,其樑架結構最富有獨創性。為“四椽伏對乳伏用三柱”。殿內前槽金柱全部減去,後槽金柱置在佛壇兩側,使殿內前部更加寬廣。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為減輕其負荷,在樑上和平梁前端施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載荷傳遞到前檐和後檐柱上。這種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築匠師的才能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保護文物古蹟,1953年對觀音殿進行了整修,1986年又撥款對彌陀殿進行落架大修。崇福寺,以其古樸巍峨的雄姿,再現於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國北朝佛教藝術成就的珍貴文物?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因在塔剎、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稱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層樓閣,樓閣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圍空間則佈滿小佛坐像,最下層每面中間都雕有一龕,龕內雕有一尊較大的主佛和左右脅侍佛兩尊,龕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態各異。整座佛像塔設計巧妙,工藝精湛,把中國古建藝術和印度佛塔藝術融為一體,創造了我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令人驚歎叫絕。

但讓人痛惜的是,這件備受世人矚目的藝術珍品,因世事變遷,飽受風霜,在半個多世紀前身首分離,不能合璧。目前,塔殺只能以一級藏品保存於崇福寺內,塔身則被台北國立博物館收藏。

這座千佛石塔塔剎和塔身的分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千佛石塔建造於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46年),是獻文帝拓跋弘宮中的小官曹天度為了祈求國家太平,耗盡全家資產,在平城(今大同市)所造。建塔的人把天下太平的美好祝願寄託在千佛石塔上,但石塔的命運卻與這個願望大相徑庭。1937年,中華大地陰去密佈,血雨腥風,日寇入侵,國土淪喪。保存在朔州崇福寺的千佛石塔也未能逃此劫難。當時,日本出版的《藝術美術全集》中收錄了千佛塔的全部資料。資料證實,當石塔在劫運日本裝箱時,朔縣城內一位愛國者,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冒着生命危險將塔剎暗自藏回家中。全國解放後,這位愛國志士把塔剎獻給國家,交回崇福寺,而塔身歸初被陳列在日本東京博物館。

塔剎高57釐米,中間是兩層樓閣,在每層的四化個轉角處都刻有一個負重交腳菩薩。樓閣上部雕有九道相輪及摩尼寶珠。經過無數的風雨滄桑,寶剎雖已殘痕累累,然而其細膩精巧、匠心獨具的藝術風采仍然熠熠生輝。每當人們在崇福寺欣賞千佛石塔塔剎的時候,總有一種遺憾,總要發出這樣的感歎:千佛石塔何日才能身首合一呢。

石塔身分兩地的這種狀況,多年來備受仁人志士的熱切關注。1979年,奧地利格拉茨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弗蘭茨先應我國文化部邀請來華訪問,將其所著的《中國塔及堵波》一書贈予中國歷史博物館,著名考古學家史樹青先生髮現該書中收錄的千佛石塔是崇福寺之物,史先生著文予介紹和考證。1995年台北國立博物館典藏組主任黃永川先生給崇福寺來函稱:“貴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層塔’一件,該件石塔為日本抗戰期間擄掠,勝利後歸還我國。該件石塔之塔頂據悉尚存貴寺,可謂大幸。現階段雖未能璧合,但該塔之價值不會因頂身分離而遜色。”歷史為我們製造了冬天的殘酷,也給我們講述着春天的故事。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7

北武當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地區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後,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於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這裏既有賞心悦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我。

北武當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階往上爬”。現公路早已開 通,乘車可達萬神廟,上山石階有1455級,險峻處均置有鐵索扶手。此山坐落在羣山環抱之中,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素有“春粉、夏綠、秋紅、

冬白”之譽,加上陡峭險峻的石階、古老恢宏的廟宇,可謂集“雄、奇、險、秀”於一體。

萬為奇異壯觀的是,千姿百態的古鬆和天然雕飾的怪石,如:仙人指路鬆、擎天探海松、鴛鴦鬆、龜蛇頭智、古猿望日、石豬受難……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峯頂建有真武廟,據古碑記載,創建於唐時,重修於明季,山上我個大小廟宇有道教活動,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每逢農曆三月七年級至九年級,是古廟會期,屆時香煙繚繞,遊人雲集。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人十多個,觀內存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臨此山,無不題詞作畫;香客遊人遊歷此山,無不流連忘返。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8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羣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羣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硃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檐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彙集的大檢閲。

雲岡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存的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佈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後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了造像組合。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上、0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羣比,在形制、內容、造像構成、題材等方面出現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19

山西,位於太行山以西,黃河以東,自古被稱為“表裏山河”。總面積15.66萬平方公里,人口2875.9萬。現轄太原、大同、朔州、陽泉、長治、晉城六個地級市和忻州、呂梁、晉中、臨汾、運城五個地區。共計86個縣、14個縣級市和18個市轄區。省會太原,省的政府駐太原市府東街。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這裏是晉國的領地,所以簡稱為晉。戰國初期,晉國被韓、趙、魏瓜分,史稱“三晉”,歷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稱。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上,10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傳説中的“堯都平陽”、“舜都薄板”、“禹都安邑”都在山西的南部,即今天的臨汾、永濟和夏縣。周代,山西是唐國的領地。後來唐叔虞的兒子燮父因唐國臨晉水,改國號為晉。春秋時,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晉國。戰國時,瓜分了晉國的韓、趙、魏三國,與秦、楚、齊、燕並稱為戰國七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山西設有太原、上黨、河東、雁門、代郡等五郡。到隋時,太原是黃河流域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李淵父子起兵於太原,建都長安後,把太原尊為“北京”,意即“別都”。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和北漢都是以山西為根據地起家。在中國封建社會期間,山西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亂世越是顯得重要,誰擁有了山西,誰就可以稱雄天下。所以,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指出:天下形勢,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時期,山西的經濟、文化在中國北部居領先地位。明代時,設山西行中書省於太原,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統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開始稱為山西。

山西是一個夾峙在黃河中游峽谷和太行山之間的高原地帶。全省大部地區海拔達1000米以上,山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70%以上。以山西平面地圖看,是一個斜長方形,由東北斜向西南,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從地形看,是一個由許多複雜山脈構成的高台地。山西,山脈很多。東部有太行山,西部有呂梁山,北部有恆山、五台山,南部有中條山,中都有太嶽山。山脈延綿起伏,縱橫排列,雄險巍峨。山西境內河流很多,注入黃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汾河。汾河縱貫全省.是省內的主要河流,它發源於寧武縣,全長761公里.是僅次於渭河的黃河第二大支流。桑乾河、滹沱河。漳河也發源于山西.匯入海河水系。山西境內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臨汾、運城。長治盆地此外,東部還散佈着陽泉、壽陽、襄垣、黎城、晉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於大陸東岸的內陸。外緣有山脈環繞。因而難於受海風的影響,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大陸性氣候。同時.又由於受內蒙古冬季冷氣團的襲擊,北部比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徵;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温和。山西省,屬於中温帶和暖温帶季風氣侯區,即温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為400到650毫米。

山西被稱為“煤鐵之鄉”、“能源重化工基地”。主要礦藏有煤、鐵、鋁。銅、耐火粘土、石灰巖、石膏等。現已探明的煤礦儲量為20__億噸,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鐵礦儲量為30.5億噸。由於煤炭儲量豐富,煤炭工業在山西工業中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電力工業、輕紡工業、消費品工業、民用工業的發展也很迅速。山西的公路交通,已達到所有縣區都通車,總長3萬多公里。

山西的旅遊資源豐富,宋代以前的地上古建築約佔全國總數的70%多,被譽為古代建築的博物館。五台山、壺口瀑布、北嶽恆山、雲岡石窟是全國聞名的旅遊景點,此外,懸空寺、應縣木塔、晉祠、寧武天池、洪洞大槐樹、喬家大院等都吸引着省內外的旅遊者。山西的土特產繁多,較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竹葉青酒、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恆山黃芪、長治黨蔘、柳林紅棗等。

山西旅遊的導遊詞 篇20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崛起於桑乾盆地南端,連綿數百里。橫亙寨上,主峯海拔20xx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佈着殿亭樓台,給雄偉的北嶽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餘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建築羣,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當地民謠説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於北魏王朝後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山門依山勢朝南,全寺大小40間殿宇台閣緊貼巖壁一字排開,南北長如蟠龍,東西窄如衣帶。外觀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內部聯繫頗見匠心,有的用棧橋凌空飛渡,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級上攀登而過,有的拱越石壁穿窗入室,有時使人好像已面臨絕境,幾經迴旋,又豁然開朗,別有洞天之感。

全寺建築分為三組。先是三宮殿,這是道教的天地。幾座泥塑像都是烏眉黑顏。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意。繼而是三聖殿,這是佛家的世界,佛像豐臂潤面,端坐蓮席,目光微啟。最後是三教殿,這裏集中國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右是聖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他們神態各異。竭力表現出所主教宗的雍容大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daoyou/shanxi/dl8d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