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我們的田野,美麗的田野。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我們的田野,平靜的湖中開滿了荷花,金色的鯉魚長的多麼肥大。湖邊的蘆葦中藏着成羣的野鴨。

一曲童聲歌唱把晚會帶到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上。

昨天,教師節的前夕,由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大型公益活動-第二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上,十名入選的最美鄉村教師和一個最美鄉村教師的集體紛紛亮相,他(她)們的事蹟給在場的觀眾以極大的振憾。作為一名電視觀眾雖然不能零距離接觸這些共和國的功勛人物,但可以利用電腦互聯網手段記錄他(她)們的英雄(xiong)事蹟,供大家分享。

第一位,宋玉剛

遠離拉薩市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腳下的日多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海拔4600米。夏季這裏暴風裹挾冰雹,鋪天蓋地,經常下雨,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結構,漏雨。冬季風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極寒,有時我們都不敢出去。(日多鄉黨委副書記巴桑説)。在這樣的惡劣懷境下,有一所牧區國小,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可15年前,一個漢族小夥子宋玉剛從拉薩市師範學校畢業後卻主動寫下志願。當時學校沒水沒電,住的是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當時一起來的老師一個一個的都走了。但宋玉剛卻選擇了留下。可當他走進都是藏族孩子的課堂時,卻面對了真正的困難。到教室我先説: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第幾頁。那些同學卻以為叫他們讀課文似的。我一下楞了。腦筋裏全部是空白了。語言不通,漢族老師宋玉剛就無法走進藏族孩子的內心。為了孩子他開始苦學藏語,他跟其他藏語老師説: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到你這來,教我兩句,教會了,我回去睡覺,教不會,你不能睡覺,我也不能睡覺。整整四年,從一個單詞到一句問候,從簡單地與人交流到熟練自如地給學生上課,宋玉剛不僅完全掌握了藏語,而且把自己全部的愛,都交付給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們。冬天的時候,有些孩子沒襪子穿,他就帶上班長給全班每個孩子都買上襪子。鞋子壞了,他就用自己的錢買。一個孩子説:我生病了,他就帶我去醫院。那時學校沒水沒電,宋玉剛就用罐頭盒做燭台,點起蠟燭給孩子們輔導。一盞燭台相伴,這樣的日子,他整整過了九年。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假期別人休息,宋玉剛老師卻走遍了高原,把牧場上放牛的放羊的孩子們帶回校園。同事説:宋老師熱愛這塊土地,還有孩子。宋玉剛老師的學生對宋老師説謝謝!XX年,在宋玉剛的努力下,日多鄉國小第一次建起了電教室,第一次開設了計算機課。讓海拔4600米的高原國小與大千世界緊緊相連。一年後,宋老師結識了剛分配來的老師藏族姑娘德吉措姆,德吉措姆説:他第一次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藏族人。我剛開始還以為這裏有個康巴小夥子呢。XX年倆人結婚,婚後這對藏漢夫妻,把家安在校園裏。這間不到20多平米的房子,讓寄宿在學校半年都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個温暖的家,他們也成為孩子們血肉相連的藏族阿媽,漢族阿爸。日多鄉國小老師巴桑曲扎説:我們的宋老師的付出,也好,我們的德措老師付出也好,都是特別讓人感動。都是付出了自己的愛,宋玉剛的學生説:宋老師不僅是我們的老師,

校園的門前就是著名的川藏線。這正是宋玉剛的父親60年前進藏時參與修通的。60年,一個甲子,一條路,兩代人。60年父親把血脈留在了這裏。60年後宋玉剛也把根紮在了雪域高原。

第二位,鄧麗

XX年27歲的鄧麗放棄了武漢當白領的工作,帶着幢(zhuang)憬(jing)和好奇,來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工作,成為這裏唯一的女老師。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英語老師。鄧麗鄉村教師生涯開始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困難,擺在她的面前。她面對的是一羣內向,羞澀,又膽怯的孩子。他們站在那裏,我就走過去,把他們的頭一摸,然後問:你叫什麼名字?都就往後退。有的往旁邊躲,都不做聲。在鄧麗看來,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打開他們的心扉。釋放天性。於是,她開始了她的快樂教學旅程。她鼓勵孩子們寫紙條,説心裏話。鄧老師我們愛您!一直愛您到千年萬年。這張紙條是一個聾啞孩子譚兵,寫給鄧麗的心聲,每次給譚兵上課的時候,鄧麗都要做出誇張的口型和手勢。對還是錯?錯!錯那時什麼意思呢?停!對,為了讓這個孩子再融入到集體中,她還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個手勢。我們就代表我和所有的學生。我們和你,他就要在我們前面對着。就是和他在一起。手拉手,心連心,然後在一起。“我們和你在一起”這無聲的語言,用温暖消除冷漠,用愛融化隔膜,如今這個手勢已經成為全校師生相互鼓勵時最默契的語言。我們和你在一起,着愛的語言,不僅拉近了鄧麗和孩子們的心靈距離,也讓課堂變得輕鬆,充滿了樂趣,我們在這裏可以一邊説一邊學,很有趣,鄧老師,加油!田老師必勝!我覺得學校裏有鄧老師,好幸福,好開心。她就是一個調皮搗蛋,還有一個可愛漂亮的一個人。鄧麗的快樂感染着孩子們,也植入到這所偏僻的山村國小。每個老師的心田,鄧老師就像一個魔術師似的,一來就把學校變好了。鄧老師的同事説:她就好像一支興奮劑,帶活了這個學校,快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快樂也讓孩子們充滿了想象力。又到了畢業的時刻,這8名畢業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的愛與尊重。老師們!您辛苦了!我們永遠愛您!鄧麗激動的説:我真的很激動,就希望你們離開高原國小之後,不管走到哪裏,一定要記住老師們,跟你們説的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走出大山!一定要看到外面的世界!

第三位,徐德光

貴州省遵義市的扇子林教學點,健在羣山壞繞的半山坡上。周圍幾個村寨的孩子都要到這裏來上學。徐德光説: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啊?如果學校沒了,我們這上面的學生只有選擇輟學了。全校15名6到10歲的孩子,每天都要在這密林雜草中,穿行兩三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為了讓孩子們有一條路能夠較安全的到學校上課。山高林密,當年18歲的徐德光就是這樣用五年的時間,硬是用砍刀一刀一刀劈出了孩子們的求學路。徐德光伸出手説:我的手你看都被砍殘廢了。給徐老師留下了永久的傷痕。但讓徐老師感到欣慰的是,從此一羣又一羣的孩子,沿着他劈出的十幾公里的山路,走進了課堂,走出了大山。學校裏還有位功臣不能不提,它就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白馬。名字叫白龍。十七年前,徐老師看着透風漏雨的校舍,他賣掉了家中僅有的一頭豬,還借了點錢,買回了白龍。從此間的小路上就有了徐老師牽着白龍行走的身影。一個人一匹馬,硬是將9萬塊磚,2萬多斤水泥馱上山。建起了兩所學校。沒有白龍要能堅持到今天都很難。白龍馬!貴州多雨,山體陡峭鬆軟,每逢大雨,徐老師五點就會起牀,牽着白龍馬挨家挨户的接孩子們上學。全是這樣的泥濘路。還有一些甚至垮了。萬一走了摔下來該怎麼辦?每個孩子的家住哪裏?那條路最安全?徐老師都牢牢的記在心裏。他們家就在這山上。就是那家。怕顛倒孩子,徐老師就把家裏的棉被鋪到馬鞍上。擔心孩子從馬背上摔下來,兩三個小時的路程,他一直死死地拽着韁繩,不能有半點鬆懈。就在9年前,為了保護學生,徐老師跌下了山坡,摔白龍也撞到了樹枝,一隻眼幾乎失明。這些年來,徐德光一路走來,已經記不清經歷了多少創痛。而白馬在年復一年的攀爬中也傷痕累累。在這艱難孤獨的旅程中,白馬是徐老師最好的夥伴。也是他心靈的慰籍。今天累了沒有?徐老師問白馬。白馬似乎懂得徐老師的心事,也能體會到他對這座大山和孩子們的赤誠與愛。徐老師邊走邊説。看不見了,年紀大了。歪沒歪,歪了,一個學生看見徐老師半天仞不上針就説:我來幫你穿吧。扇子林教學點只有一到四年級,今天四年級的學生是最後一次聽徐老師的課,下學期,他們就要到鎮上去讀五年級了。我們的家鄉在這裏,看着自己從學前班一點點帶大的孩子們,即將離開,徐老師的心裏既欣慰又不捨。孩子們不會忘記,大山不會忘記。徐老師37年的堅守,20萬公里跋涉的艱辛,時光流逝,如同白駒過隙。也許徐老師和白馬無法不蒼老。但是這座大山卻因為他們跋涉和堅守愈來愈年輕。

第四位,肖山

XX年肖山從山西以支教的身份來到海南省五指山深處的海南瓊中。他要在這裏組建一支女子足球隊。在選拔隊員時,肖山問一羣10來歲的女孩子:你們知道什麼是足球嗎?女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知道!那我問你什麼是足球呢?一個女孩子回答道:足球就是排球用腳踢!這就是8年前,肖山挑選女足隊員時的情景。孩子們完全不懂什麼是足球。又錯過了最佳訓練期。肖山一度猶豫過。但專業足球運動員出身的他,看出了這些赤腳在山裏跑的姑娘們的潛力。你別看海南女孩子都很精瘦精瘦的,她力量很足的。我就説你們奔跑真的像羚羊一樣。在肖山看來,一塊塊璞玉在風雨中才能打磨成型。從此每天清晨五點,在瓊(qiong)中中學的操場上肖山帶領隊員們訓練,風雨無阻。從不間斷。你們倆重來!不管下多大的雨,刮多大的風,太陽有多麼烈,我們到點準時站在訓練場上,肖山説。天天如此。女足加油!在雨中講評時肖山説:雨球打多了,你們慢慢就會掌握的。儘管打高起來,空中球打起來,停球一定要槍點,搶不住點就完了。回去趕緊洗澡換衣服,不要感冒!比體能訓練更艱苦的是,球隊的經費嚴重不足。高強度的訓練,每人每天只有五元錢餐費。孩子們根本吃不飽。於是肖山帶着孩子們開荒種菜,檢拾廢品賣錢,給孩子們補充營養。裝備不足,球鞋襪子補了又補。肖山把自己的支教工資拿了出來,補貼給孩子們。6年時間,為了這隻隊伍,肖山傾注了自己的全部的精力和激情。滿頭青絲已變成白髮,瘦了整整40斤。他的妻子吳小莉一直是足球隊的免費隊醫,廚師和宿舍管理員。倆人至今也沒有自己的孩子。風雨彩虹鏗鏘玫瑰。

瓊中女足像一顆小草,在夾縫中頑強生長。姑娘們的12分耐力跑,甚至達到了中超男子職業運動員的水平。她們還被對手稱之為“橡皮糖”球隊。肖山説:“技術不是最棒,卻最堅韌最頑強。最起碼我的速度比你快。我的拼搶比你足。這是我們的精髓。我看出一種精神,磨練意志,磨練體能,磨練精神。”肖山帶着姑娘們一路踢進全國錦標賽,並獲得季軍,兩名男女隊員被選進國家青年隊集訓。13名隊員全部被保送上大學。而肖山教會這些女孩,不僅是踢足球,不僅是在綠茵場上獲得勝利,更是同意志信念和拼搏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肖山説:現在我希望孩子們飛的更高,去國家隊,能夠為中國足球做點事情。

第五位,於貴勤,

每到開學,都是於貴勤最高興的日子。因為又能看到這些孩子,和他們朝夕相伴了。眼前的孩子們,遲早要走出大山。可56歲的於貴勤卻在北大山腳下的孤山國小守了22年。1990年,因為責任性強,教學成績突出,於貴勤從縣重點國小分配到這所入學率合格率都只有10%的孤山國小。那一年她34歲。來時,於貴勤看到學校這個樣子,心裏哇涼哇涼的。學校破破爛爛的連個院牆都沒有,凳子三條腿,有的二條腿之後,看着孩子那個穿的破衣爛衫的,有的都露着屁股。北大山地勢高寒,年平均氣温只有5.9度。因為缺門燒窗,於貴勤把自己家作為課堂,沒有黑板就用面板,沒有板擦就用毛巾代替。第二年她所帶的畢業班在全市考試中取得合格率升學率100%的優異成績。也是這一年於貴勤被任命為孤山國小的校長。她下決心為孩子們建一座新校舍,於貴勤説:一是看着孩子們那麼可憐,再看着學校這個樣,又想到我媽小時候囑咐我的話,我媽説:將來有一天當官了,一定要為人民做點事。孤山國小距離縣城120公里,一天只有一趟班車。於貴勤頂風冒雪,寒來暑往,一趟趟,一回回,跑遍了市縣鄉的20多個部門和企業,籌集到資金物資共計200多萬元。XX年孩子們有了一座兩層的新教學樓,接通了自來水,建起了圖書室。那一年於貴勤46歲。為了解決山區孩子道遠上學難的問題,於貴勤在學校設立了寄宿制,用鍋爐為教學樓和宿舍樓燒起了“土暖氣”。24小時裏每隔40分鐘就得添一次煤。村民説:我説你顧個人,她説:不行,她省點錢是點錢。省錢幹什麼呢?於貴勤説:都留給學生。於貴勤每天深夜入睡。臨晨四點鐘起牀。而她的學生們可以踏踏實實的睡上一整夜。XX年過去了,孤山國小的鍋爐工還是於貴勤。今年她56歲。學生們説:於老師就那樣彎着腰在那裏燒鍋爐。而且在我們面前從來沒表示出那種疲勞的感覺,都是非常精神,我感覺那不是真的,我感覺她真的非常累。22年,孤山國小從一個只有12間破舊教室,幾十名學生的落後鄉村國小,發展成為佔地1.3萬平方米能容納200多名學生,硬件優良的國小,從教學成績全縣倒數第一,變成聞名全縣的優秀國小。於貴勤説起這所國小的孩子們時動情地説:捨不得我這個家。於貴勤希望無論孩子們走的有多遠,都會記得這樣一個家,曾經給過他們温暖和力量。

第六位,劉效忠

這裏是黑龍江省木蘭縣深山裏的小村莊西二屯。XX年12月,一封信寄到這裏,寫信的人是從西二屯考出去的山裏娃魏茂嶺,如今他是神舟飛船研發團隊的一員。在“神八”完成任務的當晚,他給千里之外的啟蒙老師,寫下了這樣的話:我慶幸生在這個小山村,我慶幸這個小山村有劉老師您。自小到大我得益過許多良師,您不是知識最淵博的一個。但您是第一個扶我走上知識台階的人。魏茂嶺心中的劉老師名叫劉效忠,今年58歲,是西二屯唯一的一名老師。可就是在他的教導下,僅有20多户人家的小山屯,竟然先後走出了,包括魏茂嶺在內的18名大學生。黑龍江省木蘭縣東興鎮五一村原黨支部書記馬全寶説:”你比哪都多。看北京大學生多,你看我西二屯,要按人口平均算,我們的大學生比哪都多。幾乎家家都快有大學生了。“的確是比哪都多。一位村民説;外地人都説西二屯風水好,其實就是老師好。什麼風水?風水那是一種不科學的説法,實就是老師好!課堂上劉老師説:一年級,這節我們是數學課,請打開第14頁;二年級,這節我們是語文課,請打開第五課(小貓眯穿鞋子)。國小一到四年級的所有課程,劉老師一肩挑,負擔已經很重,可每一年,每一學科的教案,他總要調整修改重新寫過。教書育人。劉老師也不光拘泥在教室,田間地頭,甚至在玩遊戲的院壩裏,處處都是他傳播知識的課堂。他講課特有感染力。你這種學生聽完他的課之後,就是説有一種依賴感,劉老師的學生説;j就是想不聽都難。就這樣。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劉老師為這些山裏娃播種下夢想的種子,他經常會問孩子們:你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小的時候其實就是挺喜歡畫畫的,我的理想其實我當時就想成為一個藝術家,劉老師的學生,設計師趙世巖説。我當時相當科學家,就是知識最淵博的人,然後最受人尊敬。劉老師的學生,神八,神九研發人員魏茂嶺説。之後劉老師説:那你要怎麼怎麼去努力。他説,只有你好好學習,這些理想才能離你更近。他就是一點點地,真是把我引進那個夢想。集合了!集合了!劉老師邊敲鐘邊喊道。老師好!同學們好!在貧瘠的小山村,劉老師為孩子們耕耘出一片夢想的沃土,孩子們的每一點成長,他都看在眼裏,孩子們的每一滴進步,他都熱情鼓勵。32年過去了。一個又一個的孩子走出大山,朝着自己的夢想進發。而劉老師依然紮根在小山屯,守候着山村明天希望和夢想。劉老師説:我感覺我還是留守西二屯,也算留守對了。這些孩子,一個輟學的都沒有,一個沒文化的都沒有。這樣一回想,我感覺到我挺自豪的,劉老師説。村民魏士武的兩個兒子分別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佳木斯大學“;村民張德成的兒子考入“北京大學”;村民趙玉學的五個子女分別考入“四川大學”,牡丹江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青島港灣科技技術學院“;村民劉效忠的四名子女分別考入”哈爾濱建築大學“,“哈師大呼蘭師院”,”牡丹江師範學院“,哈爾濱師範大學”;村民李召錄的子女分別考入“哈爾濱學院”,”哈爾濱電子科技學院“村民姜興文的女兒考入“哈爾濱衞校”,村民張坤的女兒考入“佳木斯醫學院”;村民姚彥利的兒子考入“雞西大學”;村民徐金義的女兒考入“哈爾濱上衣大學”;村民張義的兒子考入“齊齊哈爾大學”。

第七位馬復興

他叫馬復興,今年53歲。是青海省湟中縣漢東回族鄉下麻爾國小的一名老師。出生四個月時,他摔到火炕裏,近一半的臂被燒掉了。但這個沒有雙手的老師,卻是全校師生最佩服的人。32年前,高中畢業的馬復興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在別的老師看來,稀鬆平常的板書,對馬復興卻是巨大的挑戰。一根小小的粉筆夾在斷臂之間,卻需要用全身的力氣去板書。夾緊了就斷,夾鬆了就掉。一節課下來,和粉筆一齊落下的,還有無數的汗滴。學生馬海紅,馬老師的女兒説;粉筆很尖,有的時候就直接,就出血了那種。馬老師的同事向傑説;他的肉皮就在黑板上,都按爛了。大家都很心疼,有的時候你可以直接念,我們聽啊。看着粉筆上的斑斑血跡,學生們請求馬老師不要再寫了。但是他還是堅持板書,他説: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杆,這標杆立的多高,學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遠。通過親自操作,也能讓學生知道老師是怎樣克服困難的,他們遇到比這個更困難的時候,應該怎樣去解決。53年的人生,馬復興正是這樣,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才從一個生活難以自理的孩子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老師。而這背後一直有一個人給他信心和勇氣。那就是媽媽。媽媽給每一個人,來一個人説一句話,來十個人還是説一句話,來一百個人還是一句話:“我這個孩子將來肯定他會有出息”。馬復興説。然而母親在XX年去世了。馬復興最大的遺憾是不能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用雙手去擁抱母親。在這堂課上。一向樂觀的馬老師,忍不住傷心落淚。課文裏説的是:“媽媽下班回來,看見畫,笑着説:這胖乎乎的手,幫我撓過癢癢呢”。也許是感受到了馬老師的那份遺憾。也許是被馬老師的淚水所感染,一時間這些7-8歲的孩子們也流淚了。馬老師説:“希望把這篇課文講完後,用你們的雙手,幫你們的父母幹一些家裏面,你們能做的事情。請不要哭”。32年來,書本是下麻爾國小孩子們學習知識的教科書,而馬老師是孩子們心靈成長的教科書,他讓孩子們懂的苦難或許無法避免,卻可以超越。

第八位,陳萬霞

這裏是安徽省肥東縣的陳集鄉的陽光國小。傍晚時分,校長陳萬霞上完一天6節課之後,和老師們一起給200多個孩子洗澡。至少要兩三個小時才能洗完。每天拿水洗,洗完澡,再給所有的孩子洗衣做飯。安排他們睡下,已經晚上11點了。她對挽留她也在她的牀上睡覺的孩子説:”叫我到這兒睡啊?我跟你睡?這牀怎睡得下?“在這個全國首個村級留守兒童寄宿學校裏,陳萬霞既是校長,班主任,又是媽媽。因為陽光國小306名學生中百分之90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些孩子甚至五六年,都沒有見到父母一面。在電話裏孩子是哭着對父母説的:爸爸媽媽你們在上海放心,我在這裏很好,我非常想你們,我想和你們在一起,不想和你們分開,我想你們,我想和你們在一起!快點回來到我身邊!我看到他們哭了。陳萬霞説:我就接受不了真的,其實我為他們流了很多淚。陳萬霞覺得,走進這些孩子的情感世界,比單純教授他們知識更為重要。很多孩子因為常年見不到父母親,而心存怨恨。六年級的肖雪,就是陳萬霞很擔心的孩子。孩子肖雪説:我以前的時候,媽媽不在家,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到什麼是母愛,但是我遇到你以後,我知道了。所以我真的很想喊你一聲媽媽!能夠叫陳萬霞媽媽,是很多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共同的心願。但是陳萬霞知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是老師無法取代,也不該取代的。為了化解隔閡,為了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在外打拼的艱辛。陳萬霞特地買了這台電腦。通話中,爸媽,我想你們,小雪啊!媽媽天天想你,掙錢都是為了讓你上學。媽媽你彆着急!沒事!短暫的視頻相見,屏幕兩邊都泣不成聲,只是寥寥幾句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誤會和隔閡卻在悄然消解,讓孩子們能夠理解父母,讓父母懂得孩子的心事,這就是陳萬霞最大的心願。陳萬霞對孩子説:”你看你媽媽對你這麼好,小丫頭!還説媽媽對你不好,是因為想她不是?是吧!是因為太想他們才怪他們是吧。不哭了!陳萬霞還特地設立了陽光信箱。讓孩子們有地方傾述心事。4000多封來信中,孩子們寫給父母的信,陳萬霞會代為轉交的。孩子們向她傾述的心事,她會一封封的回信。她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到,他們的心事有人能懂,他們的身邊有人陪伴。為了孩子能平安回家,她開車接送,她免掉了很多家境困難孩子的學費,還給他們買文具。六年時間,她創辦的陽光國小,沒賺到一分錢,還欠下30萬元的外債。43的陳萬霞。也過早斑白了頭髮。但是她説:能夠陪伴這些孩子成長,能夠讓他們感到温暖和愛,她沒有遺憾。

第九位,吳金成

第九位,吳金成

吳金成的一天是從石磨的碾壓聲中開始的。為了趕在9點前到學校,他早上5點就起牀,推磨做豆腐。5年來,每天如此。這不吳金成一大早又跳着擔子沿街叫賣他新做的豆腐呢,買豆腐!買豆腐!一早上花了近三個小時磨出的豆腐掙了12元錢。裏面的每一分錢都浸着吳金成的汗水。雖然很微薄,但吳金成已經知足。這些靠自己的力氣一圈圈石碾磨出來的錢,不僅給山村的孩子們換來了學習用品,還讓四個輟學的孩子重新返回課堂。當記者問到他為什麼這樣做時,吳金成説:“總的有人這麼做。來做(這工作),怎麼説呢?就是這裏需要一個老師,孩子們也渴望學習。”今年29歲的吳金成是茶寨國小唯一的老師。三個年級48個孩子的所有課程,全部由他一個人來教。五星紅旗升起在金色的朝霞裏。除了授業解惑,吳金成還擔當了很多角色。他是泥瓦匠,教室漏雨,他搭梯上房,砌磚補瓦。他是木工,桌椅折了,他抄起工具夯牢加固。他是電工,教室沒電,他手腳攀爬,拉網架線。他還是營養師,每天榨鮮豆漿給長身體的孩子們補給營養。我們問孩子們這豆漿甜不甜?孩子們一口同聲的喊道:甜!而每逢雨天,吳金成又是孩子們最忠誠的護衞。跋涉三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把每一個孩子護送回家。吳金成所在的禾庫鎮茶寨村是鳳凰縣最偏遠的山鄉。三年前才剛剛通公路。吳金成是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五年前他從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畢業,放棄了在城裏就業的機會,回老家當了一名鄉村教師。吳金成説:我是一個老師。吳金成的老父親説:我的小孩也是教師,我很光榮。這是吳金成的父親生前的影像。四十多年前,吳金成的父親師範學校畢業後,回鄉教書,一干就是一輩子。讓老人家驕傲的是他的三個兒子,也都走上和自己一樣的路,紮根在了鄉村教育的三尺講台。半年前老父親故去,吳金成把父親葬在村口的山坡上。面對的正是孩子們走出大山的路。而如今吳金成接替了父親,繼續甘當這條路上一塊平凡卻堅實的鋪路石,吳金成説:我願意像我們苗寨的石板一樣,為了孩子鋪出一條走出大山的路。

第十位,阿力甫夏。依那亞提汗

第十位,阿力甫夏.依那亞提汗

這裏是新疆塔吉克自治州馬爾洋國小放假的一天。學校裏包括廚師,保管員在內的17位老師,將分成三個護送組,把全學期寄宿在學校內的孩子送回家。而作為護送經驗最豐富的老師阿力甫夏.依那亞提汗,將負責6個年齡最小的孩子回家。三天時間,40公里山路,一路的激流險灘,懸崖峭壁,除了面對激流的危險,還有數不清的飛石。每一步阿老師他們都要先踩穩了才敢讓孩子們走。雖然一路艱險,這是孩子們告別爸媽五個月後的回家路。跋山涉水後,阿老師最擔心的是要帶着這些最小才7歲的孩子們翻越眼前這座5400米的雪山,雪山上不僅空氣稀薄,在夏季它已經變成巨大的冰川。阿老師每次總是這樣,把自己和孩子們系在一起。並選擇靠近懸崖的一邊。老師們用身軀為孩子們的安全築起了人牆。加油!加油!翻越雪山,用了足足五個小時。耗盡了所有人的體力。阿老師把僅有的一點羊肉都分給孩子們。但懂事的孩子們卻捨不得吃,想讓給老師。再次上路時,阿老師發現山洪沖斷了回家的路。大石頭瞬間就被衝的無影無蹤了。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老師們開始尋找其他的出路,有的甚至徒手攀爬了半個懸崖,上面能不能走?阿老師問:上面的老師擺了擺手表示無路可走。不能走!那麼只有越過洪水了。才能回家。最終阿老師他們合力推倒了半人多的一塊巨石,推到水中,才有了水中落腳的地方。傳遞孩子們的時候,在孩子們的神態中,此時此刻透露的,卻是安心與從容。這是一種超越了師生,只有在於親人之間的特殊信任。這裏是卡爾巴圖夏季牧場一孩子的家。回家的孩子老遠看見媽媽就大聲地喊:媽媽!這是呼喚。就是阿老師精心守護的幸福!年復一年,阿老師奔波在迎接和護送的旅程中。32趟行走在生死線上,拼盡全力的呵護,換來的是一批又一批孩子們的入學求知。一位牧民説:老師就像天上的月亮,因為月亮能在黑暗中給我們帶來光明。又一位牧民説:老師就像一滴酥油,一滴酥油就可以擦滿全手。老師就像這一滴酥油,他一個人就可以給許多人傳授知識。在告別的那一刻,沒有人知道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阿老師此時此刻的心情,這樣的離別一次又一次,已經重負了8年。為了孩子們的幸福未來,阿老師選擇了在這條路上用自己的青春陪伴孩子們的成長,用心血澆灌帕米爾高原綻開的花朵。

第十一位,四川涼山滬沽湖達祖國小教育志願者團隊

達祖國小所在的這個村子,百分之七十的村民都不識字。村裏的國小孩子們卻能説一口流利的英語,wondeful!wondeful!棒!棒!XX年這裏才通第一條公路。但學校裏,電腦課,英語課,美術課,音樂課一應俱全。不好看!好看!村裏的人大都只到過鎮裏,這裏的孩子卻可以到上海,南京辦畫展。而這一切是因為孩子們有一羣特殊的老師。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都是80甚至90後,他們原來有着不同的工作和生活,而這現在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志願者。29歲的林子閎是這所國小校長。來自台灣。XX年他第一次到瀘沽湖旅遊,看到這裏的孩子,每天往返20公里的山路去上學。很多女孩子早早輟學,外出打工。這一切深深觸動了他。XX年他辭去年薪20萬的工作,離開家鄉台灣,來到這個不通網絡,經常斷水斷電的小山村。成為一個鄉村國小校長。林子閎説:我覺得他們應該要有一個平等的選擇機會。這是林子閎和老師們一直看中的事。在這裏舞蹈課,辯論賽,環保宣傳,甚至野外生存,城裏孩子能學到的,山裏孩子一樣能夠學到。當老師提問時,誰知道!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回答:我!我!我!課堂上孩子們念道: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誰唸的最棒!毛九斤!毛九斤!你最棒!一間小屋,一張牀,一個書桌,是志願者們在這裏的全部家當。而所有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全部免費。都靠他們籌措。XX年,他們籌措的善款近百萬,但是所有人都不拿工資,每一分錢都用在孩子們的身上。每一筆善款,每一項花費都在網上公開。平時他們同吃同住。上課教學。每到週末和節假日,他們都不休息,而是去方圓兩百公里的大山裏助學。因為大山裏的學校更加缺乏老師。條件艱難。這樣的路,他們每兩週就要走一次。從不間斷。而山裏的艱險,也考驗着他們的意志。下雪,然後迷路,河水又比較深,然後扒着那個邊上,就是這樣扒着走。然後那天主要是因為下雪,颳風,然後又餓沒有吃的。人的一生不能過的太順遂。你必須要不斷地遇到,很辛苦的事情。我覺得從那些困難挫折裏頭,那個成長才是最好的。讓青春在磨礪中閃光。八年時間,這些年輕人行程近十萬公里,走訪了深山裏100多所學校,一千多個家庭,利用募得的善款,幫助兩千多個貧困孩子重返課堂。並將13個患病孩子送到上海等地治療。一年,二年,五年,八年,甚至有的志願者已經在這裏成家生子,紮根於此。雖然告別了都市的繁華,雖然現在常常一身泥濘。但是他們説:這幾年的志願者經歷卻是最充實的,最滿足,最好的時光!林子閎説:我覺得去幫助別人的同時,你自己會得到很多。志願者黃眾力説:我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吧。志願者張羣説:這是我一個非常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感受吧,一份回憶在那裏。志願者王木良説:人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志願者王成説:真的就是有愛就有希望的。

一曲“最美的你”歌曲為頒獎典禮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愛聽你的課,愛着你的笑,愛聞你身上田野的味道,愛牽你的手,愛唱你的歌,愛跟你每天向國旗問好!

我們眼裏你最美!我們心中你最好!温暖有你入懷抱,生命有你變美好!

我們眼裏你最美!我們心中你最好!温暖有你入懷抱,生命有你變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baogao/shiji/jl9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