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派出所社區民警個人事蹟材料

派出所社區民警個人事蹟材料

古城荊州,賓陽樓下,一名整天穿行於大街小巷的“草根民警”,卻被640萬荊州市民評為“荊州好人”;一個年過五旬的且在家並不稱職的父親,卻收養了106名“兒女”;一個既沒破過大案也沒親手逮過重大逃犯的警察,XX年卻被公安廳榮記二等功……

派出所社區民警個人事蹟材料

他就是被困難兒童稱之為“劉伯”、被社區居民尊為“好人”的荊州市公安局荊州區分局東城派出所副所長、社區民警劉建平。

劉建平是湖北荊州人。今年53歲的他,1976年參軍,1993參警,1978入黨。 16年來,他“紮根社區,守護社區,情灑社區”,在治安管理的最基層,與民同作,與民同樂,與民同歌。用實際行動履行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承諾,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着一名普通基層民警的平凡與崇高。劉建平對社區的愛、對社區居民的愛似春風,劉建平對困難的兒童的情、對“兒女”的情如春雨,他心繫人民的光輝事蹟一直温暖着社區居民,滋潤着社區居民的心田。

管一方 安一方

16年心血傾灑12個社區

從軍營走向警營,16年來他一直紮根在社區,他所管轄的12個社區裏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只要是居民需要,要我幹啥都願意”走街串巷,家長裏短,幫忙、談心、勸架……處理婆婆媽媽的各類繁雜事,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疲倦,日子久了,人們都親切稱他為“劉伯”。

聽起來是稀鬆平常的稱呼,實際上為了融入社區居民的生活,劉建平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因為他畢竟不是天生就是社區民警的料,而恰恰曾是軍營帶兵營長,昔日發號施令指揮他人的人,可從警後的他卻當起了轄區居民的勤務員。面對這份瑣碎的差事他不但沒有鬆懈,反而是用真誠羸得了居民的信任。

自1993年擔任“片警”以來,轄區12個社區都留下了劉建平的身影,迎賓、草市、南門這三個原來讓所領導頭痛的社區,都是因為他的接管而改變了面貌,但每個社區的變化都傾注了他的心血。每次“換防”,社區的羣眾總是對他依依不捨,大家都説他實在,沒有架子,肯幫助人。這是居民的心裏話。從警這麼多年以來,只要是工作需要,他從來沒有上班、下班之分,不知不覺中,他用自己的言行堅守着誠心為民排憂解難的誓言。

劉建平管片居民放心。XX年8月,社區一女子因被人無故拖欠賠償金,一時想不開爬上樓頂要尋短見。一時間,消防武警、民警集體出動:有人爬上樓頂勸説,有人在樓下張開防護氣墊……折騰了半天,可跳樓者仍舊是誰也不理:“我只跟劉伯説。”被點名的“劉伯”爬上屋頂,苦口婆心的和她聊了半個多小時,神情激動的跳樓者這才被勸了下來。

劉建平管片善交朋友。轄區某公司陳總讀國中的兒子,整天沉溺網絡遊戲、逃學、打架,家長萬般無奈時只有把他引到了“劉伯”的面前。劉伯與他談了三次話,那孩子竟像是突然開了竅,不僅沒逃學了,還遠離了網吧,成績也漸漸趕上來了。後來,家長髮現孩子的改變是因為劉伯和他成了朋友。

劉伯在社區朋友很多,不僅有老人有孩子,有幹部有清潔工,還有“沒人敢惹”的“勞改犯”。

轄區40多歲的李某原來是社區“街霸”,因其坐牢回來,所以人們都不敢惹他。

“既然你沒人管,那麼,我來管!”劉伯自告奮勇,

“你管,哼,你不僅要管我吃管我穿還要管我住……”那人輕蔑的對他説。

言出必行,劉建平立即在他原單位幫他找了間倉庫,自己用板車拖來沙石灰幫他整修房屋,當李某在新居里吃了幾星期劉建平送來的飯菜後,李某縱是鐵石心腸也被感動了,終於忍不住要劉警官幫忙找了份拆遷房屋的工作,幾年下來,昔日的勞改犯,如今已經成了小老闆,後來在劉建平為困難兒童募捐學費時,他就一口氣捐了XX元。

劉建平管片不搞花架子。南門社區老南門洞口,由於人口密集,交通不便,一直是案件高發地段,一是扒手多,二是治安糾紛多,三是車禍事故多。社區居民後來談起老南門變化時説,“為了改變其治安狀況,劉建平沒唱高調,也沒拿方案做計劃搞什麼花架子,他就是採取他實打實做法,帶着兩名聯防隊員,在上午8點到10點、下午6點到8點發案高峯守在那裏,一個月下來,秩序徹底改變了。

見一人 幫一人

16年大愛托起106個“兒女”

XX年,在湖北荊州市640萬市民參與的“荊州好人”評選活動中,作為一名年過半百的社區民警,劉建平以絕對優勢的選票獨佔鰲頭,榮獲年度最受老百姓歡迎的“荊州好人”稱號。XX年這位“荊州好人”又被荊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十佳政法幹警”,XX年被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二等功。

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區民警,從警16年來一直紮根在社區。讓荊州這座古老的城市和市民最感動的是:16年來,沒添置一套房屋、沒買一部好車、沒添一件像樣的衣服的他,身邊卻增添了106名“兒女”。16年來,他一直默默無聞的幫扶這羣“兒女”,幫助他們解決了吃飯問題、穿衣問題、上學問題和就業問題,同時還幫助其中10餘名“兒女”改掉了壞習氣。這些“兒女”都是來自社區特困家庭的少年兒童,他們有的家庭遭遇天災人禍;有的父母雙雙下崗;有的是被遺棄在馬路邊的棄嬰;有的是留守的困難兒童。

從拾荒老人之舉悟出愛的真諦

截至XX年1,他共收養幫扶了社區106名困難兒童,現有建檔繼續幫扶的困難兒童58名。這些困難兒童都親切喊他“大伯”、“伯伯”、“爸爸”,劉建平呢,也把他們當作親生兒女一樣看待。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幫助一個困難兒童並不難,難的是幫助10名、20名甚至上百名困難兒童,那就真的不簡單了,可這件別人做不到的事,他這位普普通通的社區民警卻做到了,而且還做得很好。

劉建平幫扶困難兒童的故事,得從兩個拾荒老人對他的感染説起。熟識劉建平的人都知道,今年15歲喊他“爸爸”的寶寶雖然姓劉,但與他並沒有血緣關係,而是他從一對拾荒的老伴手中“搶”來的。

1994年7月3日,出生才幾天的寶寶被丟棄在新南門的一棵大樹下。荊州監獄的6旬老人劉索瑞在拾荒時,發現了這個已經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和寫着她生辰八字的包裹。劉索瑞沒有子女,這個柔弱的生命激起了他的憐愛之心。儘管自己年事已高、且與老伴生活清苦,但他還是決定把這個女嬰抱回家。可誰知,劉老漢的這位“掌上明珠”後來卻被當警察的劉建平“搶”去了。

劉建平第一次見到寶寶是在1995年。那時,還是他剛從部隊轉業到派出所的第2年。一天,劉索瑞抱着一歲多的寶寶來到轄區東城派出所,想給孫女上户口。劉建平早就聽居委會的人説起過轄區這對特殊的爺孫,便熱心地幫忙安排起來。劉建平有些心疼這個苦命的孩子,望着兩位已不能自食其力的老人,擔心的他半開玩笑地對劉索瑞説:“您孫女這麼乖,就把她交給我來撫養吧。”這個提議,遭到了劉索瑞的拒絕,後來劉建平便多次上門送錢送物,看望寶寶。

兩個年屆花甲且衣食毫無着落的拾荒老人,傾其所有幫扶一個棄嬰,這種大愛深深感動了劉建平。他心想: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有責任和能力來幫助她。於是,劉建平就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替他們照顧好寶寶。後來,當寶寶8歲的時候,爺爺劉索瑞離開了人世,留下她和6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就在這個時候,劉建平擔任了南門社區的片警,寶寶和她的奶奶就屬他的管轄。從那以後,劉建平對寶寶更加關注了。逢年過節,他都要買些好菜和衣物送給她們。

隨着奶奶年紀越來越大,寶寶的生活和教育都成了問題。見老人一直捨不得將寶寶交給他撫養,劉建平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其實,那時的劉建平已經在資助幫扶着10多名困難兒童,可寶寶的事一直懸着,讓他很是着急。最後無奈之下,他只得委託東城街道辦事處雷鋒互助社的成員上門做工作,最終劉建平才從劉老漢老伴手裏把寶寶“搶”過來。兩位老人之前無私幫助困難兒童的大愛之舉一直感染着他,激勵着他,至此,他毫不猶豫地接過了兩位老人的愛心接力棒。

把幫助困難兒童當成自己的責任

軍人出身的劉建平做什麼事都講個理,認準了理的事他幹起來勁頭十足。在社區這個大家庭中,只要發現誰家的兒女有困難,誰家兒女沒錢讀書,他都會管。後來轄區居民一發現棄嬰和生活無着落的流浪兒童,都領着找劉建平。劉建平總是把轄區的困難孩子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看待,他把一腔愛心都傾注在他們身上。

在劉建平辦公室的抽屜裏,放着一個透明的文件袋。裏面裝着他“兒女”們的花名冊。花名冊記錄的第8個“女兒”叫瑤瑤。瑤瑤也是一名被遺棄的女孩。劉建平夫妻將無家可歸的她帶回家同吃同住了2個多月。

那是1997年一天,某學校老師在校門口發現了瑤瑤,隨後就把她送到東城派出所找劉建平。劉建平二話沒説,當即就將瑤瑤帶回了家。已習慣了幫丈夫帶“兒女”的妻子不僅給瑤瑤買了新衣服,還給她洗了熱水澡。當天晚上,這個2歲的孩子竟然在劉建平夫婦的枕邊乖乖睡着了。

一天、兩天、三天……

他們天天逗她玩逗她樂,瑤瑤漸漸地開始把劉建平夫婦喊爸爸媽媽了,可她的親生父母還沒露面。本以為可以很快找到瑤瑤的父母,沒想到一連2個多月沒有進展。劉建平工作繁忙,他的妻子只好邊帶瑤瑤邊做生意。一天,跟隨“媽媽”在武德路菜場玩耍的瑤瑤,竟然遠遠看見了自己的母親,轉眼又不見了。劉建平得到消息後,立即借了一輛人力三輪車,馱着“母女”二人往附近的菜場尋找。時值夏季,汗流浹背的劉建平載着焦急的妻子和“女兒”尋遍了賣菜的小攤小販。終於,當他們進入金龍路附近的一個菜場時,一位賣菜的奶奶認出了瑤瑤。在她的指引下,劉建平和妻子終於幫瑤瑤找到了媽媽。

看到“從天而降”的女兒和兩個陌生人時,瑤瑤的母親驚呆了!當得知“車伕”是一名警察,女兒還在他們家度過了愉快的2個多月時,瑤瑤的母親痛哭流涕,坦言是自己因家庭原因將孩子丟棄的。劉建平狠狠批評了瑤瑤的母親,臨走時卻又忍不住親了親瑤瑤,掏出500元錢遞給了她們,後來,劉建平對瑤瑤堅持幫扶。

在劉建平“兒女”檔案中,有5個類似瑤瑤一樣撿回的“兒女”他不僅把他們送回了家,而且還一直奔走遊説一些企業對他們進行定向幫扶。

用實際行動詮釋真情大愛

東城派出所南門社區民警劉建平是個好人,在荊州古城已家喻户曉。轄區只要誰家兒女有困難,他都會搭幫上一把手,他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警察愛人民”的真情大愛。

劉建平的第1個“女兒”魏姍姍,就是他一直扶持着她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年劉建平在社區走訪,發現時年9歲的姍姍和80多歲的爺爺相依為命,擠住在向陽社區一間破落的平房裏,家中唯一的電器,就是一隻破舊的電飯煲。因付不起學費,姍姍讀完國小便輟學在家。當即劉建平就提出幫助她,並在社區居委會的監督下與姍姍鑑定了幫扶協議,隨後劉建平又四處奔波,讓姍姍重返學校直到其國中畢業,畢業後劉建平又託人幫她找了份工作。姍姍走上了工作崗位卻怎麼也不會忘記,不是劉伯伯的幫助,她就沒有今天。

轄區12個社區都留下了劉建平的足跡,他對轄區情況十分了解。在幫助困難兒童的過程中,劉建平對警察這份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警察不只是除暴安良,更多的是要多為羣眾做好事。從此,他把幫助困難兒童作為自己的事業,16年來從未間斷過。現在,東城街道轄區內現有的58名特困兒童,都是劉建平一一登記在冊的幫扶對象。幫助轄區特困兒童他是理所當然,幫助外地遭遇困難的青少年他也是義不容辭。今年中秋佳節,劉建平收到了一份寄自貴州的禮物,打開包裹一看,是一包核桃。原來這是兩名貴州“女兒”親手從山上採摘的禮物寄給這位湖北“父親”的。

XX年5月,貴州省貴陽市2名少女被人拐騙到荊州,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逃離魔掌。因身無分文,又擔心遭到壞人報復,2名少女在他人的幫助下向東城派出所求助。民警試圖與女孩的家人取得聯繫,讓她們平安返鄉。然而,2人因對家人心懷愧疚、害怕受到責備,始終不肯透露家庭地址,也不願説出遭遇,民警們無計可施。最後,大家想到了劉建平,社區居民信任他,同事也信任他。為了保證2名少女的安全,劉建平自已掏錢立即安排她們在一家賓館住下,同時又一邊以一位長輩的身份對她們加以勸説引導,一邊像朋友一樣和她們吃飯、談心。最後,當兩名少女得知,面前這位一直把她們當女兒看待的警察曾經幫助過很多象她們這樣的人時,兩人終於相信了這位警察伯伯,説出了家裏的地址。於是,劉建平迅速與她們的家人取得聯繫。

2名女孩的父母趕到東城派出所後,6人齊刷刷地跪在了劉建平面前,連聲説着:“謝謝好人”。後來,劉建平又經常為家中比較貧困的她們寄書寄學習費用。每年春節,劉建平便會收到來自貴州的“女兒”的祝福和問候和她們自己從山上採摘的核桃。貴州“女兒”用這種樸實的方式,表達了對荊州這位警察“父親”最崇高的敬意和真心的祝願。

16年善舉感動一座城市

一個人幫助解決106名困難“兒女”的生活、學習費用,劉建平縱有萬貫家產,也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劉建平一個月工資才XX多元,下崗後幫別人打工的妻子每個月也只近1000元的工資。漸漸地,他已為“兒女”的開銷感到力不從心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為了繼續幫扶困難兒童,劉建平除了自己盡心盡力,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派出所和南門居委會的支持下,他籌措成立了荊州南門社區“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會”。

劉建平幫助特困少年兒童的事蹟,經中、省、地市等媒體關注後,在荊州引起了一種“好人效應”。有數千名市民自發地加入了愛心團隊,其中有28名民警、機關幹部、企業老總已成為“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會”骨幹會員,並結對與特困兒童達成了長遠幫扶協議,在社區形成一種良好扶貧幫困的風氣,轄區老百姓稱這叫“建平現象”。

通過歷年來的幫扶,劉建平的106名特困“兒女”已逐漸的解決了温飽和讀書問題,可隨着歲月更遞,劉建平發現這羣“兒女”雖然温飽和讀書問題已得到解決,但他們的學習成績和道德思想卻由於家庭環境以及社會歧視等種種原因也落後於其他學生,於是,“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會”又主動結盟長江大學百名大學生志願者,對這些“兒女”實施學習成績、心理健康和道德思想的跟蹤輔導,最終讓他們跟上了同齡人的步伐。

這位普通而平凡的社區民警,一直用他的愛心默默感動着荊州古城。同時,他的“好人”事蹟也牽動了所有荊州人的心。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愛心早已影響到了他身邊的人。

XX年劉建平幫扶困難兒童的事蹟已傳遍大街小巷,中、省、地市等媒體紛紛報道了劉建平感人事蹟,荊州市又將他評為XX年度“荊州好人”。隨後,荊州市公安局又發文號召全體公安民警向他學習,劉建平成了“名人”,他的身邊也開始流行起“好人效應”。一些企業老闆找到他,表示希望有機會獻上一份愛心。

愛心隊伍中,有劉建平在部隊的兵。現在從事個體經營的李老闆找到他説,“我們為有您這樣的老領導而自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讓我也加入你的愛心團隊。”XX年兒童節,他不由分説地贊助了XX元。戰友聚會上,湖北華夏水利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向劉建平道出了心中的感動。劉建平向其介紹轄區10多歲的王琳、王芝雙胞胎姐妹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後,第二天該負責人就安排專人到居委會了解情況,並簽訂了定點幫扶王家姐妹直到她們高中畢業的協議。

愛心隊伍中,還有劉建平的家屬。“大走訪”中,劉建平了解到轄區羣眾徐某家庭困難,其6歲的女兒面臨上學難題。面對他們一家三代5口人擠在一間46平米平房的困難情況,荊州澳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老闆、劉建平的舅倌向徐某伸出援助之手,將他特招進自己的公司,並對其子女進行幫扶。

他的愛心行動,影響了很多人。XX年兒童節前夕,劉建平在轄區走訪來到成功汽修廠,當老闆發現他對該廠抵現回來撂置在旁邊的上百件童裝感興趣時,老闆爽朗的説∶“把這些衣服都拿走吧,算我送給你“孩子們”的節日禮物”。

……

真是“一花引來百花放”。有數千名市民捐款捐物加入了他的愛心行列,

劉建平的愛心之舉已帶動了東城轄區12個居委會愛心助學、愛心幫撫困難的活動。在劉建平倡導下,給不少熱心人都發了一本“雷鋒互助社愛心儲蓄卡(本)”,誰做了好事,就在小本上記上一筆。而劉建平的愛心儲蓄卡(本)已經用完了3本。南門社區主任南麗萍説,“我們社區救助困難兒童的工作能夠做得這麼好,正是因為有了劉建平這個好心人,他長期無私奉獻着,並且用行為影響更多的人加入到獻愛心行列中來”。

在基層幫扶困難兒童10多年,如今劉建平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要幫助特殊兒童解決問題,讓他們真正健康成長,就必須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經過他的建議指導,東城街辦12個居委會都有了相應的幫扶措施和台賬。目前,他要以“建平困難兒童幫扶協會”為平台,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更多的企業老總和愛心人士吸引到愛心隊伍中來。“大庇天下兒童盡歡顏”,讓荊州區乃至荊州市的好人們都來關心幫助困難兒童。

目前,劉建平和他的“建平特困兒童幫扶協會”幫扶的106名困難少年兒童,已有近一半的對象已脱困,還剩下的58名“兒女”在劉建平的奔波努力下,有40多名也已找到了新的“爸爸媽媽”。在劉建平辦公室的台帳上,記錄着“兒女”們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學習成績,他時刻關注着他們的成長,督導新的“爸爸媽媽”們履行簽約的責任和義務。

這些“兒女”的吃飯穿衣讀書的問題,他不用愁了。但這些“兒女”的學習成績和道德思想由於家庭環境和社會歧視等種種原因也或多或少的落後於其他學生,劉建平便結盟長江大學百名大學生志願者,對這些“兒女”實施學習成績、心理健康和道德思想的跟蹤“幫扶”。 XX年5月23日,經過劉建平兩個月奔波組織,在荊州人民劇院上演了一場名為“弘揚延安精神,幫扶弱勢羣體”的義演晚會,吸引了數千名愛心市民,同時也陶冶了“兒女”們的思想情操,激發了他們自信、自強的拼搏精神。

從警16年來,劉建平忠實履行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帶頭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紮根基層、堅持默默奉獻。由於他工作成績顯著,年年被評為分局先進工作者,先後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XX年被評為“荊州好人”,XX年被荊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全市十佳政法幹警。XX年被省公安廳榮記個人二等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baogao/shiji/3nqxj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