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中國小康進程進入衝刺階段

中國小康進程進入衝刺階段

小康之路就在腳下!多少年來,中國人民祖祖輩輩在盼小康、奔小康的道路上灑下了勤勞的汗水和智慧,本世紀末我們即將邁入小康社會的門檻,千年的夢想圓在二十世紀之末。

中國小康進程進入衝刺階段

根據《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規定的指標測算,從總體上看,到1999年我國已走完温飽階段94.6%的路程。預計到XX年,全國總體平均水平將進入小康社會的初期階段,有3/4的人能過上小康生活。

小康初期階段基本達到

改革開放以來的21年,隨着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黨帶領全國人民在小康建設之路上不斷前進,使人民在短短的幾年裏就跨越了物質匱乏的年代,告別了短缺;80年代人民生活從貧困走過温飽,90年代逐漸邁向小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截止到1999年底,小康評價指標測算結果顯示,中國人民生活已實現小康初始水平的94.6%,也就是説即將走完温飽階段的路程,基本上達到小康初期階段生活水平。

(一)從《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規定的五方面看,經濟水平和精神生活已達到小康標準,物質生活、人口素質和生活環境實現程度分別為94.6%、88.4%和91.5%。

(二)分城鄉看,城鎮居民生活已達到小康標準的94%,其中經濟發展水平、物質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質已基本實現小康水平,精神生活實現程度為86.7%,生活環境與社會保障實現程度為75.6%。農村居民實現程度為88.45%,其中收入水平實現程度為85.14%,物質生活實現程度為84%,人口素質實現程度為87.22%,生活環境實現小康程度為89.09%,精神生活和社會保障與社會安全已達到小康標準值(見圖1)。

(三)分地區①看,全國31個省市區,有15省市區實現程度在90%以上,9個省市區在80%-90%之間,7個省市區實現不到80%。

東部地區小康實現程度為97.86%,其中有10個省市區實現程度在96%以上,1個省超過90%,1個省接近90%;中部地區實現程度為93.18%,其中實現程度在90%以上的有4個省,實現程度在80%至90%之間的省市區有5個,有2個省市區接近90%;西部地區實現程度為84.18%,其中實現80%至90%的有3個省市區,其餘7省市區實現不到80%(見圖2)。

(四)從人口分佈看,1999年底全國有6.156億人口已基本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實現程度90%以上,下同),佔總人口的49.93%;其中有4.606億人口分佈在東部,佔東部人口90.79%,1.55億人口分佈在中部,佔中部人口35.198%。有4.65億人口處於温飽有餘生活水平(實現程度80%-90%),佔總人口的37.73%,其中2.85億人口分佈在中部,佔中部人口的64.81%;有1.33億人口分佈在西部,佔西部人口的46.65%。有1.52億人口處在温飽中期水平(實現程度不足80%),佔總人口的12.34%,均分佈在西部,佔西部人口的53.35%。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全國有一半人基本過上了小康生活,東部絕大多數人過上了小康生活,中部也有2/3的人過了小康生活,而西部過上小康生活的人不到一半。

(五)從小康進程速度看,按小康基本標準衡量1990年小康總體實現程度為46.32%,平均每年向前推進4.63個百分點;到1999年底,小康實現程度已達94.6%,比1990年實現程度高48.28個百分點。90年代,平均每年推進5.36個百分點,比80年代的平均速度每年高出0.73個百分點。這説明進入90年代後,小康實現進程有所加快(見表一)。

到XX年,預計全國總體平均將實現小康初始水平,全國約有74.84%的人口基本能達到小康水平,有12.82%人口接近小康水平,然而,有12.34%人口難以實現小康;在16項小康測評指標中有12項可以基本達到或超過小康標準值,2項指標達到小康值困難較大。整體説來,雖然小康建設的道路上有許多困難和障礙,但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人民在本世紀末能圓小康生活之夢。

人均小康指標提前實現

經濟發展是強國富民的基礎,改革開放21年以來,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經濟增長水平與增長質量不斷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提前5年於1995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宏偉戰略目標,人均指標已超過小康標準值,是五大部分實現小康程度最高最早的一部分。

(一)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增長速度遙遙領先國際水平。1995年我國提前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1997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提前實現番兩翻的目標,提前達到小康標準。1995年現價國民生產總值為574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80年4518億元增長321.6%,年平均增長10.07%。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995年現價為4854元,按可比價格計算為2713元,比小康標準值高213元,比1980年的460元增長248.7%,平均每年增長7.76%。

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現值為820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1980年至1999年平均每年增長9.8%,其中80年代的XX年中年均增長9.3%,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長10.4%。1999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現值為6546元,按1990年可比價格計算為3591元,按可比價格計算1980至1999年平均每年增長8.4%,其中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長7.7%,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長達到9.1%。可以看出,進入90年代後,國民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質量也有所提高,波幅基本控制在7個百分點內,比80年代的最大波幅降低三成以上(見圖3)。

(二)經濟增長速度領先國際水平。從國際比較看,1980年至1999年我國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國際水平。根據世行的測算,80年代世界加權平均水平為3.2%,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年增長速度分別為6.6%、2.6%和3.1%;1990年至1998年世界平均水平為2.4%,低、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年增長速度分別為7.3%、1.9%和2.1%。如果不考慮中國和印度,則這兩個時期的低收入國家的增速更低,分別為4.1%和3.6%。

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的這種高速穩定的經濟增長現象是空前的、是世界各國未曾有過的,這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行宏觀經濟市場調控等的輝煌成就。

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經濟水平和人均資源擁有量並不高,這為小康建設帶來了不少的困難。按世界銀行

《1999/XX年世界發展報告》測算值排序,1998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np)為9289億美元,在210個國家中排名第七位(從高到低排列,下同),1998年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50美元,屬於低收入國家,在210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149位。可以看出,我國經濟和物質產量總量處於世界前列,然而,人均水平並不高。

(三)地區經濟總體發展迅速。目前,黨中央考慮東部沿海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設經濟社會水平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和實力,果斷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提高西部乃至全國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年來,雖然各地區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但它們的經濟增長速度也都較為迅猛。1999年東中部各省市區gdp的增長速度基本上在7%至10%之間,人均gdp絕大部分已達到或超過小康標準值;西部各省市區gdp的增長速度在6%至9%之間,人均gdp實現程度也大部分在90%以上。

物質生活:向小康水平逼近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實現小康的關鍵。現實情況表明,中國人民生活正實實在在地向小康水平逼近,消費水平不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這些都能從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數量與結構的變化反映出來。1999年底物質生活實現小康標準的94.6%,比1990年的49.9%前進了46.4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向前推進5.16個百分點。其中東部地區實現程度為96.6%,中部地區為91.85%,西部地區為82.34%。

(一)居民收入有較大提高,為物質生活質量的整體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居民收入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源動力。隨着經濟的發展、國家財富的積累,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與日俱增的上升,20餘年的變化是顯著的、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難從工資、勞務收入到銀行儲蓄存款餘額、有價證券、金融資產等相關指標看到居民收入迅速提高的軌跡。

城鎮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使城裏人有幸在80年代中期就嚐到了好日子的甜味,人均可支配收入率先於1998年達到小康標準。按不變價計算,1980年至199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其中80年代的XX年和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5%和6.87%,呈現穩步增長的特點。同樣,農民收入也日益上升。1999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現價為2210元,是1978年的16.5倍,如果按1978年這一可比價格計算則為632.65元,這意味着農民收入比1978年的133.6元實實在在提高了4.74倍。按不變價計算,1980年至1999年農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其中80年代的XX年和90年代的9年中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8%和5%。可以看出,城鄉收入增速呈現出三個特徵:1)19年中農村平均快於城市1個百分點;2)80年代農村快於城市2個百分點,3)90年代農村慢於城市近2個百分點,特別是近兩年來農村明顯慢於城市居民收入增長速度。1999年農村小康實現程度為82.4%,而城市於兩年前就已達到小康水平。

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收入的議論也越來越多,分配不公、腦體倒掛等現象一時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些現象我們能從數據變動的軌跡中找到痕跡,據有關單位測算,1998年我國基尼係數高達0.386,已接近國際警戒線0.4的水平,超過高收入國家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如果將城鎮特高收入户也納入統計中,則基尼係數超過國際警戒線。

(二)居民居住水平有很大改善。自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居住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人們告別了幾代同堂的年代,特別是康居工程實施以來,居住水平與質量提高更快,屋內設施現代化、傢俱豪華化、裝璜漂亮化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截至1999年底,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1980年的5.5平方米提高到14.2平方米以上;入住兩居室以上單元配套樓房的家庭逾2/3;有廁所或浴室的家庭比重不低於3/4;使用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的家庭也達70%以上;絕大多數家庭都能獨自享用自來水和廚房。

農村住房水平亦有較大程度提高,農民告別了土房,甚至磚瓦房,住上了鋼筋磚木結構的樓房,並向室內設備現代化和裝飾美觀化發展。目前,反映農村住房的核心指標—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亦於1997前超過15平方米的小康標準。與城市相比,農村住房的數量和質量同樣有較快的發展,1999年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由1980年的4.5平方米提高到18.7平方米以上。

儘管如此,在住房方面,我們離三口之家有兩居室的小康型生活住房標準仍還有一定的差距;而距建設部提出的XX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的10條標準的差距要更大些。

(三)消費水平不斷增長。消費更能反映出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不管是從消費品金額的提高或對冰箱、彩電等家庭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還是從吃的品種和數量,都遠遠超越了物質緊缺時代的生活水平。

居民的營養程度,雖然不如其他指標改善的那麼快,但較過去的改觀也是明顯的。目前,人均蛋白質日攝入量距小康還有一些差距,實現程度為86%左右。

從恩格爾係數的下降也能看出消費結構的改善程度。全國恩格爾係數從1980年60%下降到1990年的56.8%,繼而再下降到1998年的48.57%,超越小康標準值的50%,人們終於有一半多的錢可用於非食品方面的消費支出。

(四)交通通迅大為改觀。交通便利程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交通通信費用支出大幅增加,近幾年已居居民八大類消費支出增幅之前列。近十年來,我國交通運輸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居民乘車條件與便利程度明顯改善。交通工具的質量和數量大幅度增長,民用飛機航線的增加,火車的提速和夕發朝至時間的調整,汽車數量和卧鋪型品種的擴大,都大大改進了交通狀況,為居民旅行創造了便利的條件,提高了效率,促進了消費。

通迅業發展十分迅猛,使人們交流的距離縮短了,地球就像一個小小的村莊,交流自如。截止到1999年底,我國無線尋呼、移動電話、和本地電話年末用户數分別高達4718、4324和10881萬户,分別是1990年的107、2162、16倍;城市每百户擁有移動電話7台多。郵電業務總量按1990年價格計算為3311億元,是1990年的40倍,1995年的3倍多;而其中的電信業務發展更是驚人,電信業務總量按1990年價格計算1999年高達3113億元,佔郵電總量的94%,是1995年的3倍半。

過去人們不敢想的或想不到的通信方式和手段出現了

,英特網也迅速進入普通家庭。1999年,國際互聯網絡達89萬户,是1995年的12倍;城市每百户家用電腦近6台。

儘管互聯網並未普及到農村,其他通信程度也遠不如城市,但從速度上比較其發展也是較快的。近幾年的電網改造、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等,為農村通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8年通電話的鄉(鎮)比重為93%,而描述小康水平的農村已通電話行政村比重指標也於1997年就已達到了小康標準。

人口素質:一年更比一年高

人口素質的高低,是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生活質量的綜合反映,是小康社會必不可少的標誌之一。1999年實現小康標準的88.4%,其實現程度是五個方面最低的,比1990年的53%高了34.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推進3.9個百分點。其中東部地區實現程度為98%,中部地區為93.5%,西部地區為73%。

人口素質可分為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它的提高除受經濟基礎這一因素制約外,還取決於受教育程度、衞生條件和生活環境等幾個方面。

(一)我國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多年以來,我國一直在推行九年義務制教育。到1999年底,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縣市區達到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全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國小和國中升學率分別為94.4%和50%,平均每萬人口在校中、國小學生數分別為621人和1076人,比1990年分別增加174人和5人,兩者比重分別比1990年增加6個百分點和減少7個百分點。我國文盲人口大幅度減少,明顯快於90年代初期,1999年底成人識字率達87.6%,超過85%的小康標準值。從人口結構看,1999年國小和國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較大,分別為35.7%和31.9%,它們佔了總人口的2/3;高中和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分別為9.9%和2.9%。

隨着我國初等教育的普及,以及作為當代我國兩大戰略之一的科教興國戰略的推出,我國高等教育人材也不斷增多。到1999年底,我國受過高等教育人的比重為2.9%,目前平均每萬人口在校大學生數分別為33人,比1990年增加15人,比重比1990年上升0.7個百分點;1998年高中等學校高級教師約20萬多,講師達27萬多人,助教和教員為21萬多人;科研機構2.2萬個,科技活動人員281萬,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高達149萬人;平均每萬人中有1.6名高級教師、12名科學家和工程師。

(二)文化事業不斷髮展。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文明歷史,曾創造過世界奇蹟,為人類發展作出過傑出的貢獻,為世界文化留下了豐富的遺產。1999年我國文化事業又有了新的發展,文化館達2899個,公共圖書館為2769個,博物館為1371個。廣播電視更上一層樓,為絕大多數人提供了聽、視覺信息獲取和娛樂渠道,1999年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0.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1.6%。而出版業更是火爆,報刊、圖書、光盤層出不窮,圖文並茂,1999年出版報紙、出版雜誌和出版圖書總印數分別達到318億份、28億冊和73億張,三者種數分別達2千多種、7千多種和14萬多種。這説明中國人一年當中有25種報紙可看,有2本雜誌可讀,有6冊圖書可念,徹底改變了過去報刊圖書不足的狀況。

(三)衞生保健條件逐步改善。人們醫療保健條件的改善是伴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而逐漸加快的,我們的藥品豐富了,不那麼依賴進口了;醫院的牀位寬鬆了,衞生服務的條件改進了,治療的儀器先進了,人們不再因治病條件的艱難而苦苦等待,衞生理療和身體保健也早已不是奢望。到1999年,全國每萬人擁有病牀數25.49張,每萬人擁有衞生機構數2.55個,每萬人中有衞生機構人員45名。我國人口預期壽命率先於1996年達到小康標準,目前,我國這一水平與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接近,比高收入國家低7歲左右,比低收入中國家高6歲左右。

然而,這些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我國人口素質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但個別指標離小康標準仍還有一定的差距,人口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問題仍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近幾年我國人口素質提高的基礎不紮實,出現小幅波動狀況,需要繼續鞏固,如成人識字率1996年和1997年就略有下降,兩年分別為81.8%和83.3%;另一方面,其他人口素質指標顯示情況並不很樂觀,如進入90年代以來,嬰兒死亡率至1997年仍一直停留在33‰的水平上,沒有多大改善,僅比1980年的34.7‰下降0.17個百分點,1999年雖略有改觀,但也僅只實現小康標準的59.5%。另外,西部地區也只實現小康標準的73%,總體水平在五大方面處於低水平狀態。>

沒有比精神面貌更能反映人的相對優越狀態了,所以説,精神生活的提高是小康社會的另一種表現,它刻劃的是人們生活的精神面貌、思想觀念、社會道德,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狀態。1999年全國總體衡量精神生活已實現小康標準,是五大部分中實現程度最高部分之一,比1990年的47.2%提高了51.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向前推進5.76個百分點。其中東部地區實現程度為98%,中部地區為94%,西部地區為91%。

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壓制的解禁,消費結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1999年,全國電視機普及率由1980年的11.9%增加到1990年的59.1%,再到1999年的幾乎全面普及,提前達到小康標準。1999年,城市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1.86%;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擁有洗衣機、冰箱、照相機、影碟機、健身器材,分別為91.44、77.74、38.11、24.71和7.14台。農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擁有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分別由1990年的44.44台、9.12台和1.22台增加到1999年的100.59台、24.32台和10.64台,其中彩電1999年為38.24台。人們的精神消費向健康型和知識型發展。居民用於食品消費支出的比例逐漸下降,非食物性支出尤其是服務性等非商品支出比重不斷增大,教育、文化、娛樂和其他服務性精神消費增長較快。1999年,全國教育文化娛樂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3%上升到1990年的6.27%再上升到11.59%,超過小康標準值。

但也應該看到,在改革的衝擊下,個別人仍在浮躁和徨彷中度過,一些地區和單位在精神文化和娛樂消費中仍存在着一些鋪張浪費現象,一些人效仿國外不健康的消費行為也不時出現,種種現象表明,社會精神生活並非達到理性化的境界。

生活環境:覺醒反思不斷進步

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環境的改善,是小康社會的另一重要標誌。1999年這類指標實現小康標準的91.5%,它比1990年的23.3%高了68.18個百分點,每年推進7.58個百分點。其中東部地區實現程度為95%,中部和西部地區實現程度分別為91%和88%。

經濟的繁榮推動着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同時也在毀壞人類生存的地球,這就是人類行為雙刃劍的結果。人類發展的歷史,可以説是一部改造環境與破壞環境交錯的史書,環境破壞的越嚴重、越對人類造成危害,人們保護的意識就越強。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使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認知、覺醒和反思不斷進步,全人類對此問題的認識形成共識,並昇華成為當今的重要話題──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是探索人類生存與自然、生態、社會、經濟關係的戰略。目前,加入到世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研究中來,並制定了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隨着這一戰略的逐步推進,我國環境生態保護有所改善,1999年,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由1995年的793個擴大到1146個;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也由1995年的7172萬公頃發展到8815.2萬公頃,佔國土總面積比重為8.8%;全國生態示範區數達151個,全國生態示範區面積達3330.9萬公頃。可喜的是,1999年反映小康標準的核心的指標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6.55%,首次超過15%的小康標準,實現程度為100%。

儘管如此,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環境改善還有待進一步加快進程。我國農村生活環境的改進重點不同於城市,如果説城市是工業污染、空氣和水質污染的治理,那麼農村則是衞生條件的改善和水土流失與沙漠化的治理。1998年,農村建立保障網絡鄉鎮數為18749,全國有醫療網點的自然村比重達90%多,改水受益人口占全部人口90%以上。農村初級衞生保健基本合格縣以上百分比,1998年為80%,根據推算1999年為83%,小康實現程度為83%。 今後我們治理污染改善環境的路還很長、很艱鉅,要重點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加大各種污染現象的治理力度,保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統計局小康研究課題組)

注:①東部地區12省市區為: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

中部地區9省市區為: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地區10省市區為: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baogao/diaoyan/gvjg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