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佳范文网 >

工作报告 >精选工作报告 >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通用16篇)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通用16篇)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通用16篇)

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不可忽视的教育要素之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也能使教师工作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利于减轻双方的心理压力和疲劳感,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和对学生的热爱。可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教育,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忽视学生的情况仍然存在。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师生往往急功近利,教学变成了一种任务和负担,不仅造成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而且造成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反映在师生关系上,一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的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二是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不仅没有建立师生情谊,个别甚至有师生对立现象。

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研讨的焦点。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学导式教学法"。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是十分重视师生关系。20xx年中国首届师德建设论坛会首次正式提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它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旨意,以教育、爱为核心,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志,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南,提倡人的教育。

国外的教育家们更是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他们认为教育家必须是心理学家,依据心理学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结果的结论,更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胜于研究教法的模式。教育家卡罗尔的一篇论文"学校学习模式"指出了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程度的主要因素,重点指出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近几年风迷全球的《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也就和谐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做了一些阐述. 国内外教育专家在无数的教育论坛中提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教育改革的重大作用,但都未深入研究师生关系如何才能和谐建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同时,我们对个别学生进行了师生关系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深感不满和失望,其中,“心里有话最想找谁说”,只有13、7%的人找教师说;只有22.6%的学生与班主任关系和谐,32.5%的学生与与课任老师关系和谐。鉴于以上背景与意义及本校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根据我校师生关系调查报告可知,中学生对喜爱老师所传授的科目会努力去学,非智力因素会弥补智力因素带给学习的不足,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获得学生喜爱成为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创建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十分必要。

2、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应深入了解正在成长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独立人格是人进入社会的立身之本。独立人格包括:矢志不移、坚定信仰、求真务实、理性思维、勇于开拓、敢于负责的处事态度,承受挫折的意志品质,很难想象在只有师道尊严的课堂中能形成这些优良品质,所以和谐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

5、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使这种先天潜能得以实现,人的成长是在一个安全的心理气氛中先天潜能不断实现的过程;情感活动左右着人的精神世界,把情感活动看作是心理整体机能、提高人的认识的基础和动力。

三、概念界定

1、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3、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

4.沟通:字典上“沟通”意义是指“使两方能通连”。本课题的研究特指师生沟通,即通过师生沟通,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偕进。在这里,强调的是师生沟通时所采取的形式,所包含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所采用的策略、技巧。可以这样说,只要师生有需要,就存在沟通的必要。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促进我校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创建默契和谐的师生教育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形成 “明德笃行,博学乐究”的良好学风;全体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形成“为师、为范、讲奉献,善导、善创、求高效”的教风;全体师生“诚信、励志、笃学、创新”,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共铸和谐”,创立一个师生成功、成才的平台,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努力打造市范校的标准。

本课题组主要在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进行分析,从教师、学生、班级、学校、家庭等方面着手探索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些相关的策略。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2

烟台第二十一中学在课程改革中,全体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实践、坚持研究、强化管理;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突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的实施,全校上下服从课题组管理,依靠良好的研究条件,分阶段有目的的实施课题研究,使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前期工作:

(一)课题来源: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师生关系制约了教育教学的高速发展,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和“架子高”等不良观念,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这种不良师生关系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领导高瞻远瞩,适时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课题研究,提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努力探索现行的师生关系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报福山教体局审批通过,确立并开展“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组织教学骨干和相关人员确立课题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并针对课题研究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制定了研究计划与具体步骤。

(二)成立课题组:

在王永胜校长的领导下,召开课题研究动员大会,成立了由业务校长--负责,--等老师组成的课题组。烟台市福山教体局教研室--老师长期指导课题工作。

1、举行开题会议,把握研究工作总体思路。

20xx年3月举行了开题仪式,宣读了课题研究方案,布置了实验工作,从20xx年3月开始,该课题实验正式启动。

2、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由区教研室督导,学校负责牵头、保障制度、经费落实,全体教师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采取定期会议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负责人:赵永强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撰写实施方案、档案管理;王传强负责研究后勤保障配给;王盛章、黄大通负责拟写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搜集资料。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负责研究的主体设计和指导、讨论、设计、分析、反思。

(三)确定课题方案:

1、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课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各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

2、规范课题研究的保障制度。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规范运行,我们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保障制度:

⑴定期汇报总结制度。 每学期一至二次。

⑵建立课题档案,认真积累课题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素材。

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课新课程理论,研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一至二次。

⑷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各类考核、评优工作中突出课题研究的科研含量,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

3、明确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

⑴课题组经过学习和研究,确立了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突出操作性、可行性、可能性。

⑵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这一研究目标,强调以优化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4、多渠道培训,提高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我们还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向兄弟学校学习,参加学习的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把其他学校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把最新的教改动态带回了学校。

(四)确立科研指导思想:

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反思积累、科研兴教

(五)建立科研工作常规制度:

1、培训学习制度:课题成员要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学习培训,自觉主动通过观摩、上网收集、自学书籍等途径不断提高创新教育理论水平;

2、作好分析统计工作;

3、开学和期末分别召开一次课题工作布置会、总结会;

4、每学年写出阶段计划、阶段目标、阶段总结;

5、每阶段进行研究教育活动讨论、进行记录、分析。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大事记

(一)研究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20xx、3、13:召开小课题研究开题会议,公布小课题实施意见和方案

2、20xx、3、15:讨论情感教育系列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

3、20xx、3、17:中学生性格特点问卷调查

4、20xx、3、22:情感教育学生问卷调查

5、20xx、3、26:中学生思想情感问卷调查

6、20xx、4、12:学习有关小课题研究理论知识,

7、20xx、4、20:情感教育教师问卷调查

8、20xx、4、26:进行情感教育系列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9、20xx、5、9:对各种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

10、20xx、5、17:公布校本课题研究组长及各自课题研究内容

(二)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6月

1、20xx年6月3日:召开研究适应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研讨会

2、20xx年7月4日: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创设更优的内部环境,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吐露心声’学生演讲大会”;

3、20xx年9月:教师科研知识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写创新论文;

4、20xx年10月16:校本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

5、20xx年11月10日:组织学习《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

6、20xx年11月16日: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7、20xx年12月9日:教育叙事征文活动

8、20xx年1月:王少亭校长总结教研室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和指导;

9、20xx年3月3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10、20xx年3月26日:“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

11、20xx年3月28日:“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会议,布置撰写调查报告

12、20xx年4月18:参观学习,我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前往海阳中英文学校参观学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感受融洽的师生关系,其励志的校园文化、灵活的管理制度,高效的课堂教学,和谐的师生关系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20xx年4月25:参观学习体会交流

14、20xx年4月28:“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15、20xx年5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校各年级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16、20xx年5月13:“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

17、20xx年6月我校制定的《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我校即日开始推广使用并着手在全区国中各学校推广使用。

18、20xx年6月: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劳动辛苦,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活动;

19、20xx年6月: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活动教育

(三)结题整理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1、20xx年9月:小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工作安排;

2、20xx年10月:课题成果展示,表彰研究中工作突出人员;

3、20xx年12月:申请结题,汇编成果,撰写科研报告。

三、研究工作后期反思

近两年的课题研究,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撰写研究和调查报告 份,研究成果 份,教学案例 份,老师论文 篇, 反思和随笔 篇,师生问卷调查 次 余份,老师获奖 多人次,学生获奖 多人次,学校获奖 。

1.通过以和谐关系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和谐关系愉快的心理过程,激发学习及协调关系的兴趣,强化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进一步转变了教师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方法观以及师生合作观。成就了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3.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解决了师生关系间存在的一些感情分歧和矛盾冲突,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

4.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在课题实验中,老师们通过家访和问卷调查以及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了学校,了解了师生关系,能主动正确处理老师和学生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转变。

6.三个实验的原来的退进生全部消除,由于改变了师生关系,学生和老师成了朋友,提高也他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很快,而大部分基层教师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致使学习领会的机会不多而且不落实,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显得零乱肤浅,很多东西没有很好消化,常出现依要求做形式的问题。

2、学生方面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为现在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多元化知识信息平台,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他们在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个性化发展就是一难题,这些要求的确与现有教学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影响师生关系出现快速融洽。

四、研究成果简介

伴随着历时二年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 的开展,教师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效果。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对全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师们增强了科研意识,普及了教科研知识,教师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如我校教科室工作人员,通过研究人的记忆规律,借鉴一些名人成功的经验,荟萃学习方法之精华而成的《送你一把金钥匙》,在我校经过学生试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福山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我校共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化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17个学科提交了40篇教学设计,32篇教学案例,经过福山区教体局组织评选,我校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共计35人次获奖,

2、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极大地促进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课堂教学逐步构建起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涵盖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即“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讲评课教学模式”、“自习课学习模式”。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学习高潮迭起,自主、实践、探究学习成了课堂的灵魂。

二年来我校学生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例因对学校教师的教育不满而上访,学生遵纪守法,文明待人,尊老爱幼,劳动观念、责任心、感恩心明显增强,学生人人有理想,心中有奋斗目标,学习氛围愈来愈浓,空前高涨。

3、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我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其研究成果和带来的效益也相当明显。

20xx年6月我校制定的制定的学校《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作为福山区国中段《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在全区国中各学校推广使用。20xx年,--校长代表我区在烟台市教科院举行的“情感教育实验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主任在烟台市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老师在烟台市举行的生物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和--老师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生物学科《国中毕业生学习标准措施》的编写,在二年的课题研究期间,先后有人5人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4人获得市级论文奖,4人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25人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2人获得国家级论文奖,21人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者。

4、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总评连续两年列全区同类学校之首,连续两年夺得福山区会考状元,20xx年普通高中升学率高达73.2%,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六科竞赛优胜单位”、会考优胜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科联赛优胜单位”、“文明单位”、“烟台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总之,结题工作结束后,拟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作推广性和发展性研究。师资培训和业务培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首要任务和工作。“让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实践,是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本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的经验,我们会牢牢抓住这一条主线,开展师资培训的工作,促进教师尽快地成名成家,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3

我们宜陵国小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得到了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把脉,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紧紧围绕此项课题,开展了多项措施并重,各项课题和谐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一、构建和谐网络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项课题的研究需要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于是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教育网络。

1、让课题研究走进家庭

我们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形式向家长了解、汇报学情况。尤其是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毕业班老师们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进入中学,设身处境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长意犹未尽,会后还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教有关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2、让课题研究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分别邀请了市教育关工委的“五老报告团”、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队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

二、加强科研培训

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成员一般为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研究队伍培训的时候,进行了培训范围的再扩大,将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教育科研课题的老师作为研究骨干的培养对象。

聘请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再学习。20__年4月份,我们集中德育课题组的成员以及宜陵镇全体国小班主任,聆听了市关工委黄主任所作的以“责任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学习,就是将所有学习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组织全体老师再次学习,让老师们以专家为引领,以身边的优秀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出教师参加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培训。最近,我们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

“青蓝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青蓝工程”进行了移植。在签署“青蓝工程”合同的时候,将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徐香老师拜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萍为师,陈萍老师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经常进行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香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为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码。也激励了老师们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三、强化过程管理

我校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课题管理的实效性,论文的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推荐。值得高兴的是,20__年来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赛的篇数和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各项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几年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从研究队伍的的建设,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过程管理,给予了制度上的倾斜,并且将研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与总结。

四、张显校本特色

1、以德育课题引领其他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所以在德育课题引领下,重点抓好学校各项课题的研究落实工作,理顺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国小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研究》、《农村国小生课外阅读研究》三项立项课题在经过组织申报、成功立项后,成功进行了开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在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村小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以寻求协调研究,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师的科研水平。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个创新,也是学区所有学校捆 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2、以校园文化承载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设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让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张贴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未来。树人楼过道两侧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加上学校的规划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壁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国小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国小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了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儿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7人。虽然所有学生都有了托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托管责任不能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家校沟通不够,影响了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影响留守儿童身心。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觉得: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忽视这样的现状,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4

一、课题研究立意较高。该课题研究坚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前职业中专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学校教育的现实要求,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与育人途径,并把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实践,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进而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实践。

二、课题研究思路明确。该课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主线,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学生成长的个体性、微观性、过程性、动态性以及教育的导向性、制约性等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了与中专学生相适应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体系,进而对素质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相应的完善。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使成长主体在必需和尽可能完善的成长条件的激励、引导、保障和规范作用下,在价值体系、智能水平、身心状态、思维模式等方面限度地保持全面持久、优质高效、积极主动、自主充分、愉快和谐的成长态势。其操作体系的核心是:依据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调动一切教育手段(包括教育行为、机构、投入、场所设施、人员、内容和活动等),挖掘成长因素和潜力,激发成长需要和动力。通过科学的导引、制约、激励等机制的作用,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课题研究的思路清晰,通过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构建,增强了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措施得力。该课题的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由学校一把手亲自主持,并整合了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达到了配置,而且还构建了科学的督导和运行机制,既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在四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我们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关于德育的一系列文件为基本依据,以科学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经过实验,进而得以全校全面推广,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已大幅度提高,毕业生安置连续几年均实现了优质就业,就业率为100%。该课题研究的成果还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它不仅对职教系列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还可以为各类学校教育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5

题目:国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勿庸置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位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生成……成为热门词语和热门话题。我们的课堂日益呈现新变化、新气象。然而,我们还是在许多的课例中发现,不少教师仅仅模仿了新课改的“形”,许多课堂表面上热闹、生动,试图体现新课改的种种新理念。但静心反思时总觉得有许多缺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效率意识的缺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也是全面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目前,国小数学课堂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课内损失课外补,仍然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如何提高国小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提出“提高国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实验。

三、研究的目标、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

2、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获取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子课题设计:

1、学习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可行性。

2、增强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3、确保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保证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4、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包括板书设计、习惯养成、位置移动、引导点拨、课堂总结……

5、开展多元化的数学学习评价。

研究重点:增强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教学的观念: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增强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过程

实验时间为三年,主要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3)

认真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及有关信息、资料,吸取广大教师的有关经验和体会,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形成较为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案。

(2)实践探究阶段:(.3—.11)

依据研究方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念、方法、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加强日常沟通,不定期的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研讨、分析实验情况,完善方案。并将研究资料及时汇总使用,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交流推进。

(3)实验的总结阶段: (.11—.12)

①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②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③举行课题实验的结题和鉴定活动。

3、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对具体措施的反应,努力做到“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

(2)观察法: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进行第一时间的记录和描述。

(3)比较法:一例多堂,一例多师,平行班对比等,分析相关要素的关系。

(4)调查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学后调查,把握当事者的感受和课堂教学实效获取“定性”与“定量”的双重资料。

(5)个案法: 对部分研究对象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对采取提高效率后的成果。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 部分教师理念异化为目标,在隐藏目标的泛化、扩大化与多维目标的整合中迷失方向。

(2) 热闹的“多言堂”、频繁的合作与讨论,使得不少课堂“形”聚“神” 却散。

(3) 部分课堂过分地拉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下降。

(4) 过度地依赖学具操作、数学知识泛生活化的现象,造成学生数学化思考缺乏,阻碍着课堂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5) 不少课堂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主与课堂的生成,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畏首畏脚的现象和被弱化的趋势。

2、创新之处:

我们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与新课程密切接触几年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题目变活了,错误变多了,分数变低了”。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我们从农村国小的视角出发思考着。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数学的眼光捕捉信息、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起来是很困难的。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和实践体验性,很多家庭作业形式也由原来的书面作业转变成操作实践性作业,有的则需要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才能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很难实施见效。农村国小教学条件及硬件设施相对较差,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或实践活动往往由于学具量的不足而只能靠老师或个别学生的演示验证一下,大多数学生无法亲历实践的过程,无法在操作中观察、分析和体验。动手能力弱在农村国小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的孩子缺乏自主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某些老师仍然迷信于题海战术,高耗低效,让学生练技巧出成绩,把学生当作盛载知识的容器,当作彰显自己教学业绩的筹码。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

总结出较系统的、可操作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切实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公开课 XX年5月

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由单向发展向综合形延伸。 竞赛、检测 XX年9月

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培养出区教学骨干2~3名。 证书 XX年6月

教科研理论成果突出,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篇以上。 发表 XX年12月

最终成果

建立完善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论体系,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论文集 XX年6月

培养出市、区教学骨干2~3名,区学科带头人1~2名。 证书 XX年6月

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居全区前列,在全区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 竞赛、检测 XX年6月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专业引领:

聘请教研室领导等作为本课题的顾问,定期来我校做专家讲座,听实验教师的随堂课,进行随机检测,与其他学习的班级做比较研究。

2、优质团队:

由学校领导、教导主任、区骨干教师、区教坛新秀、优秀一线教师组成。

3、管理经验:

我们提出“确立效率意识 ,促进师生发展;强化系统意识,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责任意识,发挥引领作用;加强规范意识,保证研究质量”等课题开展组织策略。探索实践课题实验的激励机制,可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4、理论基础:

课题参与者对国小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等均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前期研究比较到位,已有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获奖。

5、经费保证:

学校能提供课题实验所需的经费,保证给予方便。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6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由于我国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孩子在家中无同龄伙伴,父母的爱十分集中,容易娇气、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易与人相处等问题。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孩子不会合作,不善于合作,所以常会因争抢玩具而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就赌气独自一个人玩游戏,不愿再与同伴交流。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游戏这一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交往,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本课题研究的“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主要是利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通过家园互动的形式有效的促进幼儿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方法研究。对于幼儿来说,合作交往的能力,就是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的能力,包括学会分享与共享、合作与交流、等待与轮流、关爱与抚慰等。合作交往的能力是幼儿

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也必须遵循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利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通过环境创设、故事引导等方法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交往的技能。

(二)、发挥家长、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三)、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从而有效的促进每个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理论--互动合作

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1)“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权威报告

中提出,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共处和合作,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合作交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人才素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一个具有良好的身心发展和较强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取得较高的成就。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问卷调查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在幼儿在合作交往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在开学初、开学末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具体问题反馈如下:

1.大多数幼儿缺乏合作意识。

2.能主动有礼貌交流的幼儿也很少。

3.大部分幼儿知道说“分享”但是行动上做不到。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制定了各年龄段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发展的标准

1、小班的分享活动—从食物—玩具—情感分享。

2、中班的互助活动—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才互助意识的养成再到互助行动的发生。

3、大班的合作活动—两两合作—小组合作—集体合作,培养幼儿学会分工、协商。

(三)实践活动

1、主题教学活动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他们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独生子女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设计了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通过有针对性地集体教学,帮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

2、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时,孩子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模仿成人的生活。他们的交往不受限制,同时在交往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于是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其个性品质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体验人与人交往的原则,在快乐的体验中逐步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3、借助各种契机努力为幼儿创设愉快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时机。

(1)、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情不自禁的想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节日是幼儿最期盼的日子,“元旦”“新年”等等。幼儿利用各节假日,都会外出旅游。我们为幼儿举办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将自己的外出游记的照片布置成摄像展、还有自己的见闻和趣事以口述日记、画画剪贴的方式向全园幼儿展示。

(2)、大班幼儿的能力都很强,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会向我们老师提出要求,为鼓励幼儿积极的社会性交往,我们定期举办幼儿的分享会。

生日会:大班幼儿由于在幼儿园是最后一年了,他们都希望自己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生日,能和小伙伴一起度过。在“生日会”上,蛋糕将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

故事会:每个幼儿的童年都是在经典故事的伴随下成长的,尤其到了大班,幼儿不仅有听的需求还有讲的欲望了。我们就为幼儿举办了故事会。在“故事会”上,孩子们都希望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当听到同伴们的掌声,幼儿都会主动的回家阅读图书,以便有新的故事与同伴分享。

五、研究成果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研究,有效的解决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小班的孩子知道了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要与他人分享,而且有礼貌;中班的孩子知道了主动寻求帮助,并能主动帮助他人;大班的孩子知道了大家商量,共同完成任务,有时还知道轮流分工。

1、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的提高。

(1)、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时刻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但是很少有孩子会客观地辨析自己的心情。作为教师,除了及时的进行个别教育和谈心以外,更应该对全体幼儿进行情感上的教育。那首先应该让幼儿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情,为了引起幼儿对自己心情的关注,认识自己的心情,同时也为了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心情状态,各班创设了“心情墙”,并制作了代表不同心情的心情挂件(如高兴、生气、伤心、失望等)。每天都引导幼儿挂上与自己心情相适应的心情挂件,并根据心情的变化随时换取挂件,养成习惯,为今后学习调节自己的心情打好基础。

(2)、幼儿之间学会正确处理矛盾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常会发生一些冲突,与同伴为了玩具、分工矛盾而争吵,或丢了东西而伤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就让幼儿避免一些冲突,也能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冲突。于是我们及时捕捉幼儿的不当行为,随机开展讨论。让孩子自行去商讨解决的方法。

(3)、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增进友谊

在课题实施初期,我们先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心情,识辨自己的心情,而后逐步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心情,能主动帮助同伴。“让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这是我们的口号。孩子在互助中也真正体验到这份愉悦,这不仅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进了感情。

(4)、初步学会了相互合作

通过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情境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到孩子在玩小医院的时候,每次穿护士服的时候最上面的扣子自己扣不上或者在睡觉脱衣服的时候需要帮助时,从来都不会想到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事后老师针对这种现象设计类情境表演《巧吃糖果》,是孩子们懂得只有主动去寻求同伴的帮助,两人合作才能吃到糖果,并让孩子学会了正确、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尊重他人。当需要别人帮助时说“请”而不是自己一个在那干着急。别人帮助你了要说“谢谢”,并逐渐养成一种习惯通过儿歌《好朋友》等生动形象的学习形式,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友爱”,怎样做才是“友爱”,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点滴进步便及时鼓励,强化反馈机制,例如:经常让孩子说说你在活动中的友好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强化合作行为,使小朋友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愉快体验,为培养幼儿合作性,矫治不良行为提供了动力。这是孩子们在体验友好合作成功后的愉悦心情。

六、研究反思

经过研究,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收获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因为家长对于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对于如何去正确培养却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他们或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出去会“变野”,或是害怕孩子会受意外伤害,又或是怕孩子在外惹事生非,所以常会将孩子关在家里,与电视、玩具配班,遇事包办代替或横加干涉,长此以往,束缚了孩子的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家园合作,更有效的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其次根据个案观察发现在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幼儿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对于个别幼儿的指导与观察也是我研究的重点。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7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的《国小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国小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在国小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与方法,构建生活化课堂,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1、在实践中探索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国小数学学习内容体系。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合理因素,对教材进行重组、改编,创造性使用教材,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途径与方法。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让主体探究学习,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动学生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从具体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将课内学习加以延伸与拓展,开展数学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对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应用与创造,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研究的过程

自x年被确定为县课题后,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制订了课题研究进程。到x年,已经按照计划基本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其具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实验论证阶段

为进一步明确所承担研究的课题的需要性及可行性,特邀请有关人员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的论证。

2、实验准备阶段(、3——、7):广泛学习、收集资料,酝酿并初步制定研究方案。对研究方案组织论证,修改、完善方案,进行开题。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与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把握《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努力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

(2)完成课题研究设计。根据教学实际,结合课题研究需要,确定实验班级,分析学生现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做好课题实验的准备工作。

3、推进实施阶段:(、8—、12)按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资料的积累与整理。

(1)继续加强相关课题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与研讨活动,邀请专业人员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不断完善课题研究。

(2)努力探索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与方法。一是让数学教材“生活化”,让教学贴近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有生命力。二是注重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实践,接触实际问题,让学生关注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三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数学。设计生活化作业,解决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问卷等活动,注重对学生个案进行分析,准确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保障课题实验的有效进展。

(4)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与相关教师进行探讨,不断完善与改进课题实验,及时总结与交流实验经验,做好实验资料的整理与积累。

4、总结阶段:(、1—、8)对实验进行总结,形成相关实验材料,写出实验研究报告,并请有关部门鉴定验收。

四、课题研究的效果

数学教学生活化使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在课题实验中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1、探索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首先是让数学教材“生活化”。开放小教室,走向生活、走向大众,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①改编教材中原有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适当调整和展开教学活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拥有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权力。教师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应该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引入,这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设计的体现。②生活事实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借助于观察、试验、归纳、类比、概括积累生活中的数学事实材料,帮助学生提炼、采集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③学会阅读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且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让学生养成表述数学思维的习惯,改变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述实际问题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和将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这也是体现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标志,是进行有效的数学化活动的必要前提。

其次是注重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实践,接触实际问题,让学生关注实际问题。①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②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中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数学化的思想。教学中力争做到数学概念从实际引入,让学生建立起直观现实的模型;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提出,让生活成为学生的练兵之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是“人人必需”的文化修养,从而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需求。

再者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注重给学生提供接触实际机会,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考与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①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学习需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生活化问题情景中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②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弗赖登塔尔认为,通过再创造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比以被动方式获得者,理解得更好也更容易保持。并且提倡教会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活动”,那样去思维。用再创造方法学习数学,并不意味要求学生重复数学家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而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观察、试探、猜测”的情景,模拟数学家的活动,去体验数学家是怎样由实验而归纳,由类比而猜想,由发现到证明的艰难思维、认识活动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处理,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教师结合实际数学问题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深入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了教师的各种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不断学习,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了自觉开展课题研究的意识。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极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不断总结实验经验,提高了课题研究能力。我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彩的学习生活》获国级奖,《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获省级奖,《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获县级奖。《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获市级奖,数学教学案例《让数学根植与生活的土壤》在市级刊物《金点子》上发表。

3、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开展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对数学有了崭新的认识,充分了解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学生能主动从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学生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生活实践,运用数学的意识、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数学才华得以展示,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8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xx年5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近3年来,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它是一只羽毛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方案中2-3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位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的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断生成。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3、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

4、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9

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现阶段,在中国小课堂教学过程中,交互白板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优势互补的表现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在远程教育、在校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的发现、研究和提高。

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建立在电子白板基础上的优秀的、具有延伸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电子白板的使用效能,使电子白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

2、课题研究过程

2.1课题研究的目标。总结形成一系列不同学科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方法和途径,推动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通过研究实践,基本完成几个方面的预定目标:

(1)通过应用实践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初见成效,我校电子白板配置及使用已初具规模。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出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并逐步成为各学科的教学骨干。

(3)通过本课题研究,建设基于交互白板的优质教学共享资源库,开发一批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充分发挥交互白板技术优势的教学软件、教学课例有效地指导和应用于课堂教学。

2.2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应用实践,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尽可能探索出电子白板的显性使用功能,有效挖掘出电子白板隐性的、深层次的、具有发展意义的功能。

(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

(3)探讨不同学科基于交互式白板环境下学与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对语、数、英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教学设计能力。形成科学的、高效的、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3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本课题研究定位于实践应用性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辅之以理论研究法、观察法、案例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20xx年5月,我校申报课题,认真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展开研究,经过课题组审议,参考了大量有关教学模式研究的材料,及时总结经验,广泛交流,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20xx年6月——20xx年10月,是我课题组的第一轮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完成了问卷调查情况:包括参与课题的老师对课题的看法和意见,学生的问卷调查。采取三级培训模式,完成课题组人员及实验教师的基础应用培训。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为第二轮研究实验阶段,主要任务是专业技能提升和整合创新阶段。参加区级以及校级各项教学课例展评活动,举办校级说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交互白板的应用为抓手,探索出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形成最终成果和总结验收阶段。对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教研,小组研讨等多种形式解决,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件、论文等,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保障。

3课题研究成果

3.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项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平台,它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生为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情导趣、建构知识。在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交互白板的展示功能,可增强视角效果和课程内容的趣味性,突出学习重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电子白板创设的真实情景,可将学生引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与想象之中,激起学生的联想。

实验证明,白板的拖拽、批注、聚光灯、屏写、拉幕等功能的巧妙利用,都为创设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熟练和巧妙的应用,彰显了教师的智慧。

(2)整合白板资源,创新课堂。利用交互白板可以巧妙构思,创新设计教学活动。如,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方便解决PowerPoint或Flash课件中难以实现的交互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使用遮罩功能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页面快照等功能来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利用电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对象移动、翻转、透明度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

在其各学科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是当今课程改革对课堂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知识,就应该给学生创造好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协作,主动自发地学习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交互式白板在教学中的有效应应用,为师生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台,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新型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白板技术不断形成和积累可重复使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灵活性、高效性。

(3)灵活交互,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交互白板的媒体展示、书写,标注等功能,很好的增加了教学的视觉效果,有效的整合了各种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灵活的交互能力,有效的创设了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高度的课堂交互中,通过师生纷繁多样讨论与交流,能产生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想不到的问题,利用交互白板自带的工具与资源库,就可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产生了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和不同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交互白板灵活的交互功能,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有利于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交互白板的保存、录制、回放功能,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开展针对性的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论,实现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信息交流和共同提高。

3.2积累了白板教学的多项资源。收集整理了研究的论文设计等文字材料装订成册,编辑成校内刊物,供所有教师学习及教学参考。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获奖优秀教学课例视频上传保存到校园网资源服务器,形成校内资源共享。选择优秀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上传到总课题组网站资源共享。

3.3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我校7位教师参加我区高效课堂的优质课比赛、说课大赛、学科整合优质课比赛、实验教学优质课,获丰润区评比一、二等奖。2位教师参加唐山市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分别获二等奖。有5位教师参加全国第xx届电子白板优秀课例大赛分别获二、三等奖。

总之,电子白板的应用研究,正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今后我校还需在教科研上加强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模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模板文章现代信息技术。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模板默认。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

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1

自立项以来,参与课题研究的10名教师用心工作,认真开展教学实验研究,细化实验研究过程,不断总结研究经验,现已初见成效。总的说来,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理论,周密制定规划。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国小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资料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透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潜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构成初步技术潜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也是难点,刚开始我们感觉到很陌生,对“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不明白,更不用说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经过区教科所的多次培训后,加上我们自学,我们才懂得“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与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显著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它个性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提出设想到正式设置,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更有着直接的现实原因及要求。它是教育改革与学校现实发展的迫切呼唤,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我国教育现实的迫切需要,是对21世纪的育人模式的一种新探索。它改变了现行教育教学中重学科知识轻综合应用、重考试成绩轻学习潜力、重抽象智力轻实践技能等不良倾向,提倡学生的主体参与。它以综合、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资料与形式,动摇了传统课堂教学死板封闭的旧观念。它如一股和煦的春风,驱散了在考试和分数笼罩下校园中的沉闷雾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全面改写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冲出了一个突破口,打通了“书本”与“生活”的联系渠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年轻一代丰富多样的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它同时强调目标、资料、方式等多方面的整合,有助于各门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吸纳。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和这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在区教科所的统一规划和亲自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在省教研室立了项,立项以后,我们及时组织实验教师在一齐学习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学习有关理论,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开展,学校还购买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准备了必须的场所。同时发动实验教师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探究。经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我们已基本了解了这门课程的含义、特点,逐步掌握了这门课程的实施技巧,也积累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指导策略方面的经验,个性是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题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扎实开展实验,细化研究过程。

一是我们学校教科处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制度,对课题研究的职责、任务、要求、过程资料、档案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学校这个课题顺利开展研究和良性发展。二是我们10名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了月初有计划、月中有过程检查和督促、月末有总结评价,每月听1—2节实验教师的研究课,每月坚持召开实验教师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教师畅所欲言,谈体验、谈问题、谈方法、谈技巧,相互交流,逐步提高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和研究水平。在课题组,我们把实验教师分成四个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子课题,其中汪宏军、刘红、陈华主要研究“指导学生选取课题的策略”,秦艳、黄丽平、吴安菊主要研究“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的策略”,陈贤华、罗泽军、张忠福主要研究“指导学生实施方案的策略”,黄孝兵、丁本良、张少文主要研究“指导学生总结评价的策略”。各个小组虽然研究重点不一样,但每个小组之间有合作、有交流,相互商讨,充分保证了研究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注重了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现已将《学生研究方案集》、《学生作品集》、《学生设计方案集》、《学生研究报告集》、《学生总结评价资料集》、《学生活动案例集》等装订成册。

三、精心组织学生活动,实施教师指导策略

1、教师要重视前期指导,为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实施动员。活动实施动员的关键是要让所有参与者(包括学生、相关教师、家长及社区指导人员)明确活动的好处与实施的具体方法。教师能够召开家长会,邀请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同时成立教师指导小队及家长协助指导小组,支持和帮忙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首先给家长发了一份倡议书,邀请家长做我们的校外指导,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支持,有的家长很细心,帮我们出了很多新的点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激情。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学校专门负责绿化的工人给我们做指导,必要的时候给我们介绍学校的所有植物,效果也很好,同学们发扬了勤学好问的精神经常抽时间去听他的讲解,同学的收获很大,包括我这个指导老师在内,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的活动还没开展,但各方面的力量已调动起来了。

二是要开阔思维做好活动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活动所需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资源准备、思路准备、人员准备等。活动实施主题不同,准备工作也不同。这些准备工作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准备。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指导教师的启发作用,给学生出些点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教师的鼓励和启发不可忽视。

三是要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分工。不管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哪一个层面,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教师都要帮忙学生建立研究和活动的学习小组,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由他们自己选取研究和活动的伙伴。教师要指导学习小组明确分工,充分协作。这样每个班级能够成立十个左右的小组,由他们自己推选组长,自己给小组取一个能够代表小组风格的名字,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对研究的问题充满信心,跃跃欲试。

四是要指导制定研究方案。教师透过帮忙研究活动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向、方法、质量等因素。主题的确立是开展活动和研究的关键一步,教师尤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确立合理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潜力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教师能够带给一些相关的活动主题资料,供学生自由选取,随着学生潜力的增长,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包括研究的主题、活动的时间、活动资料,活动方式,活动地点、活动人员、指导教师,活动成果展示方式等。

2、落实中期监控,确保活动井然有序

一是要在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指导。在具体活动实施阶段,教师指导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学生透过自主研究获得成功,指导的资料不是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具体研究的方式。教师要敢于放手,尽量保证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指导他们及时修订实施方案,帮忙他们持续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用心性。对于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是要进行活动过程质量监控。中期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研究过程的质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此刻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指导学生写好研究记录,及时记载活动状况和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带给依据。活动结束后,小组要提交活动记录报告,资料包括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等。教师要认真审阅研究报告,提出该小组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三是要为学生活动带给必要的研究条件。研究条件包括研究所需物质条件、信息条件、人力条件。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活动带给物质条件,如场地条件、查阅资料条件和学校所能带给的工具、材料等。教师只是带给给学生最简单的条件,给研究带给一个基本保障,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去挖掘更多的条件。在活动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带给信息条件,但只是带给给学生信息来源的方向,由小组学生自行对信息进行寻找、选取、处理、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能够给学生带给一些人力条件,介绍一些相关的专家、教师,帮忙学生解决困难。

教师还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与学生一齐开发对活动有利的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带给良好的条件。

四是要协调小组内部的关系。在一个学习小组的内部,相互之间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了解小组活动状况。对于活动中小组产生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指导小组同学协商共同解决。同时让学生明白研究的问题务必透过小组同学的合作分工来到达研究的目的。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些合作沟通的技巧的传授与示范。

比如说在活动的第三个阶段“活动小组实际研究”,要求各小组根据计划透过途径查找资料,能够访问,调查,实验等,教师在这个阶段随时关注个组资料储备状况,并随时带给点拨帮忙。很多小组进行了科学而精细的分工,这样每个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任务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凭借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各自的研究东西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到达一种促进性互动。效果是十分惊人的。我们的一个叫“沙漠之王”的研究小组单就仙人掌的作用和种类的资料就收集了长大三万字的资料,而且很多东西是连我指导老师也是第一次见到,真是大开眼界。在这个过程中合作,自信与创造,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3、关注后期总结,完成活动目标

一是对学生活动成果的交流与展示的指导。这个阶段,教师要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资料,构成结论。共同商量将活动得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和展示活动,带给有利条件把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同时能够请部分家长来学校参加我们的成果交流与展示,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交流与展示主题,例如“金鱼戏水”“走近我们身边的植物”等,同学们还选举了部分口才潜力强的在活动展示上向家长作了精彩的汇报,而且多形式的把同学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可谓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个性是同学们制作的手抄报,撰写的小论文和研究报告,让人赞不绝口。同学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信,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学们的收获不再限于本次活动,而且有更多其它意想不到的收获,个性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作为指导老师没有什么比这更欣慰的。

二是对学生活动评价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潜力。指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学生自评,家长评语,然后是小组互评,最后是指导老师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写一个自我小结。教师就应按照有关评价表的要求与项目,认真填写评价表,在填写的过程中,可参照评价重点,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给出相应的等级与评语。评价的整个过程以激励性评语为主。透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仅能客观的评价自己,而且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他人,同时也能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学生在评价中成长起来了。以上三个阶段的指导,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选取和调整。

如果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当做一台戏的话,教师的主角能够是编剧、顾问、配角、舞台监督。综合实践活动这台戏,归根到底是要由学生自己去“演”,并逐步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活动,全员参与。这就给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不能手把手地指导,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职责而放任学生,而是就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取、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要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潜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在学生活动时给予必要和充分的指导。

四、及时总结,初见成效。

教师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不但领悟到了这门课程的真正奥妙,而且也掌握了这门课程的实施技巧,同时也懂得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指导的策略,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实验教师刘红撰写的实验研究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初探》获市级一等奖。

2、实验教师汪宏军编写的案例《我们身边的植物》获得市级一等奖实验教师汪宏军撰写的案例《我们身边的植物》获得区级二等奖。

3、实验教师陈华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灯》在宜昌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会上被评为示范课,实验教师刘红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斑马线》也被评为示范课。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2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已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个简要回顾总结。

一、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研促教研,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坚持自学,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撰写课题研究案例、教学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论文征集工作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中。

1、“科研兴校”一直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1)我校组织教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4)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反思等。

(5)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青蓝杯”青年教师课题课教学大赛活动,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2、我校将“小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当中,已开展多年,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老师香胡交流和提高。

3、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构筑有效生命课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围绕“有效生命性”这一主题开展教科研研究。我们精心研究备课教案;要求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三、抓好过程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从XX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确保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参加学校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学校及时总结并将过成材料归档。

四、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我校的课题研究虽然开展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科研期间,我校以省、市、县级的征文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投稿。许多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我想,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争取了,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3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老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老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研究型的老师不乏其人。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计划或方案)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有了好的开题报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当前许多老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要申报课题,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不知从何人手。为了使广大老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提高老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结合从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作用、结构等方面来谈老师应该如何规范撰写开题报告,力求对想开展教育科研的老师提供一点启示。

一、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何谓有价值、有创见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呢?这需要研究者长期实践、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规划和制定。换言之,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主要说明这个课题有价值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新知,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学者文翁说过,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

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二、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人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国小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国小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同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同学,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国小,是国小高年级还是国小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国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同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

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大学联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20xx届至20xx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同学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国小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国小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国小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国小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同学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老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

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

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

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4

在我校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之际,语文组开始了“国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研究历程中,我们本着以校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个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着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研究一路上可谓有点滴成功的喜悦,有研究无果的痛苦,有组织困难的灰心,有任务过重的压力。

一、认真对待,稳步推进

1、组织培训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简明读本》,利用网络、专注自主学习,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积累业务知识,并做好业务笔记。

2、确立了实验班,实验教师。开展以实验班级为主体,非实验班级配合的研究,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以及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成绩对比分析。

3、开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活动。制出语文学习方式调查问卷,在各班开展调查活动,最后汇总并撰写3000多字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

4、坚持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注重问题课的研究。围绕“国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坚持集体设计、实施于课堂、教学反思、师生评价的模式。祖万存老师负责做好听评课安排和记录。上课老师负责发放和回收《学生课堂学习调查问卷》并写好初步分析,由祖万存老师负责撰写了4000多字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本阶段调研报告工作。

5、期会考试后依照成绩进行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成绩对比分析。

6、学期末组织课题组老师围绕研究课题撰写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7、初步建立较规范的研究档案。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

二、预期研究成果初见成效

1、充实了理论,转变了师生观念。重视学生,调动和开发学生潜能,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特征,解决了我校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实验班(重点)和非实验班有记录与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能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去。

4、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形成课题研究的共识,初步实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

5、论文反思集汇编建档。

三、成果与结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改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被动的、呆板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以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践——修改方案——再次实践——总结反思为基本流程的研究模式。祖万存老师在研究中走出了一条“自信——帮助——尝试——自主”的四阶段教育自主学习模式。刘世宏老师在研究中让学生自主合作评改作文等成功的案例。

四、改进和发展方向

当然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大而不实的现象,反思不深不能勤于总结的现象,听评课中同伴互助不强的现象。

下一步以年级组为单位,七、八、九年纪分别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进行研究。认真开展研究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进一步规范研究形式,细化量化责任目标。研究交流见成效,影响并指导周边学校开展课题研究。

总之我们将认为组织安排,扎实工作,再接再厉,继续深入研究,为提升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服务。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5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改形式下,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还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证。

《变废为宝》这一课题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经过稍微改变或组合变成有实用价值的用具或装饰品。在这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实践活动。如调动学生收集废旧物及相关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充分利用这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针对学习《生活中的垃圾》这一课,学生对生活中的废物利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六(1)班的同学通过讨论,制定计划,提出问题:如何把生活的垃圾变废为宝。

三、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同学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综合其它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等。

四、课题研究对象:

该课题以实验国小六年级(1)班为实验的对象。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收集废旧物的有效途径。(观察法、以收集为主)

2、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观察法、以对比为主)

3、废旧物品的再创造。(成果展示)

六、课题研究预期达到的目的与成果展示:

(一)预期达到的目的:

1、促进同学们探究性学习的发展:

2、促进指导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3、展示同学们的动手力和创造力。

(二)成果展示形式

1、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的研究分析报告

2、学生的调查表

3、变废为宝的作品展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施的阶段设计

本实验的实施是从20xx年4月到20xx年5月。我们准备分两个阶段,进行本课题研究。

1、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4月)

(1)实施修订后的课题实验方案。

(2)20xx年4月分组同时研究收集废旧物的有效途径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最后,废旧物品的再创造。

2、总结阶段(20xx年5月)

(1)小课题结题申报。

(2)撰写小课题结题报告。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和谐师生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篇16

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经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领导小组审批,教师进修学校确立的《国小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项目,被确立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下面仅就开题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本课题立项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独立思考水平。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我们要通过更为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能力。今天的国小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目前在国小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基于此,我们提出“国小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向吉林省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拓展性阅读教学”立项的申请。经过课题规划领导小组的论证研究,于20xx年4月20日正式批准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国小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学习流程。

拓展性阅读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对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拓展性阅读的预期效果,我们初步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

(1)明确拓展性阅读的内容、方向,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3)在教师指导下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

(4)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加深对拓展性阅读主题的理解。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类。

(1)资料的收集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以填写“拓展阅读卡”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归类、交流。

(2)资料整理归类

在学生收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整理归类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进行指导。

3、检查落实

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设计“拓展阅读卡”,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并且在阅读量、质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一篇文章阅读。篇幅:低年级300字左右,中年级800字左右,高年级在1000字左右。文体安排:低中年级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为主,高年级逐步扩大范围。

低中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可由老师指点或推荐,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养成习惯,锻炼学生的拓展阅读意志。

4、展示成果

让学生定期汇报阶段性的课外阅读成果,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学困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固定园地,让学生展示成果。例如: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开展拓展阅读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其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1、珲春市一小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确定为“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几年来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承担了吉林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学校拥有一个藏书十几万册的图书馆,并且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查阅书面资料非常好的渠道。而且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提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同时开设了微机课,为学生拓展性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学习,四、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学生家里也配有电脑,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提供了便利。

3、本课题负责人承担全市《国小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多次组织全市国小语文教师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20xx年,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研员。

参研人员中,张桂艳老师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董丽红、刘春霞两位教师不但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而且是吉林省科研型骨干教师。张世花老师是州级名师,郝丽媛和宁玉参两位老师是州级骨干教师。她们都是我市国小语文教学骨干,是善于潜心钻研的科研型教师。

4、课题组一定会紧紧依靠顾问组,形成合力,协作研究,攻关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培训实验教师。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增强信心,提高素质。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获得信息及反馈。

各位领导,老师们,基于上述各种情况,我们有信心,在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的直接指导下,在珲春市一小李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及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jfww.com/zh-cn/baogao/jingxuan/y0z4l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