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佳范文网 >

工作报告 >精选工作报告 >

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

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

龙岩是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长征出发地之一,七个县(市、区)均为中央苏区县,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

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岩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和“xx”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紧紧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新古田会议”召开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39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9.8亿元、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6亿元、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4亿元,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亿元,增长14.2%;外贸出口160亿元,增长7.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增长11.5%;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96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49元,增长7.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城镇登记失业率2.48%;人口自然增长率12.2‰;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预计可以完成。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出台扶持工业“十一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市场开拓等难题。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办法,建立银担合作机制,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运行。及时兑现落实帮扶资金,下达工业发展专项资金8800万元,减免小微企业税费1.7亿元,为280家企业提供43亿元还贷周转资金。在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亿元,增长8.7%。龙马环卫成功上市,卫东实业、永强岩土在“新三板”挂牌。

(二)“项目会战年”成效明显。落实全省“三比一看”,组织开展“项目会战年”活动,全力打好项目攻坚战。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8.3%。交通、水利等七大领域完成投资3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签订合同项目27个、协议项目16个,已落地24个,共有20家企业产品供应部队、军工企业。德晖光电、上杭中宇水暖等项目开工建设,紫金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漳永高速、古武高速龙岩段、龙岩高速互通迁建等项目建成或投产,赣瑞龙动车新线开通。

(三)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制定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创业创新、支持住房消费等政策。九大重点工业产业实现产值1773亿元、增长9%。专用车年产突破1万辆、产值增长15%,光电与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7.2%、18%和2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1亿元、增长9.8%,改变了多年来滞后于经济增速的局面。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年交易额突破150亿元。销售商品房220万平方米、增长25%,促进农民进城购房做法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旅游收入195亿元、增长18%,古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机场新开通成都、桂林、杭州等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

(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4%。粮食单产和总产连续八年增长,林下经济产值121亿元、增长19.3%,果蔬、林竹、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持续增长。评选出闽西“八大珍”、“八大鲜”,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85亿元、增长9.4%。实现农村淘宝全覆盖,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五)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调整“三区两园”管理体制,“多规合一”编制进展顺利。中心城市主干路网建设加快,兴业路一期、龙腾北路五期全面贯通,启动龙岩火车站片区开发。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连城培田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城市环境卫生、违章建筑整治得到加强,全市共拆除“两违”面积838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3倍。

(六)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审批制度10项改革创新“组合拳”,取消、下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79项,完成“三张清单”公布,全面推广“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龙岩公共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全国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单位验收。全面启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长汀基层医改经验获20xx年“中国政府创新实践奖”。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组建水务发展集团。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顺利实施。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暨福建龙岩专用车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280亿元。新增境外投资企业9家、总投资1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入驻企业12家、总投资39亿元。

(七)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完成造林绿化2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5.3万亩。全市共投入8.4亿元,关闭拆除禁养区养猪场1万多户、削减生猪134万头,标准化改造可养区规模养猪场820户。重点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中心城市内河及闽江、汀江流域水质达标率均高于目标要求。淘汰黄标车7297辆,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60天、占98.6%。

(八)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2万套、基本建成1.98万套,分别完成任务数的123.6%和209.1%。《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国土资源部专门出台支持我市脱贫攻坚政策。积极应对“5·19”、“7·22”等突发重大洪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受灾重建户基本可在20xx年春节前迁入新居。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正式招生,龙岩技师学院第二校区、龙岩一中分校开工建设;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骨干校评估。成立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市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建成使用,全省首创“互联网+分级诊疗”项目建成试运行。群众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圆满承办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重比赛,龙岩籍运动员在羽毛球、蹦床、举重、射击项目的国际大赛中获得4枚金牌。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食品药品安全有效保障,群众安全感率、平安建设知晓率、执法工作满意率均居全省首位。村级组织换届全面完成。龙岩市和武平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援藏援疆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龙岩市和连城县、上杭县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验收。

(九)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持续改进作风。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8%,完成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政协提案564件次,办复率均达100%。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系机制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深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工作扎实推进。

20xx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市“xx”规划任务基本实现。“xx”时期,是龙岩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明显进步的五年。中央作出了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古田会议”在我市胜利召开,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00亿元,是“xx”时期的3.7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3.0:53.3:33.7调整为11.5:52.8: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达10.9%。

五年来,城乡面貌深刻变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60公里、是20xx年的2倍,新增快速铁路171公里,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率先开通动车。永定撤县设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5平方公里、达53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1个百分点、达52.1%。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通宽带。

五年来,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森林覆盖率达77.9%,比20xx年提高4.8个百分点,保持全省首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6万亩,“长汀经验”在全国总结推广,成为南方红壤区治理的典范。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4万亩,连续20xx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水环境进一步好转,中心城区内河水质连续两年100%达标。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五年来,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行政服务标准化成为国家级试点,基层医改“长汀模式”、林权改革“武平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三农”综合保险在全国开创“龙岩模式”。民营经济更加活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四分之三。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与厦门共建山海协作经济区,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共落实103项,获得中央补助410多亿元。

五年来,民生事业长足进步。民生支出超过720亿元,占全市公共预算的74.9%。减贫11.5万人,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3.7万户,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7万套,解决170.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精准扶贫“九到户”举措得到国家和省里肯定并推广。新罗、永定、上杭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验收,全面完成中国小标准化学校建设,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新增医疗机构床位4940张,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人提高到40元/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倍增。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平安龙岩”建设持续深化。“六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人事、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库区移民、水文、气象、地震、地灾防治、人防、档案、地方志、科普、邮政管理、无线电管理、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以及慈善事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及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龙岩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在外乡亲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直驻岩机构、驻岩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龙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市传统产业竞争力减弱,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稳增长的压力较大;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生产经营困难;城乡之间、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公共安全还存在不少隐患,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等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

这次提请大会审议的《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开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市乡村“两全其美”,努力打造东进沿海、西连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48.5:43.0,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形成新优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首位。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升级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xx”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突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用车之城、中国绿色矿都、“互联网+”、品牌农业,培育发展“三个五”产业集群,推动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探索一条富有龙岩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二)协调发展,提升发展均衡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增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保障能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xx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到20xx年,省定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实现长汀、连城、武平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全部摘帽,380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惠民和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创新闽西特色文化。

(三)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互动的国土空间体系,基本建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高公民节能、节水、节材等意识,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市。

(四)开放发展,增强发展活力。推进行政审批、国资国企、商事登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建设阳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对接福建自贸区建设,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鼓励矿业、机械、环保等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提升区域协作水平,推动龙台深度融合,深化龙港澳侨合作,加强国际友城交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五)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推进和谐包容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化,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均衡发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平安龙岩、法治龙岩、诚信龙岩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扎实做好20xx年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下行压力较大,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更要看到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市还面临中央和省里加大对苏区老区支持力度的重大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打好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在民生事业、社会保障上取得新提升,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集聚发展重点产业。加快壮大有色金属、机械、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提升烟草、建材、能源精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培育光电与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优化存量、创造增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围绕打造“专用车之城”,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专用车优质企业,推进专用车研究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城乡保洁、应急抢险、防恐防爆、冷链物流等各类专用车,推进海德馨应急专用车及防恐防暴装备、新龙客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新龙马枭龙越野车生产基地、龙马环卫装备扩建、侨龙专用车扩建等项目。围绕打造“中国绿色矿都”,发展与矿业配套的机械、矿山工程、现代农业、金融、物流、配套服务等产业,开工建设紫金山罗卜岭铜矿采选等项目,建成投产紫金山金铜矿浮选厂、金龙稀土年产6000吨稀土特种金属及合金等项目。加快发展光电与新材料产业,突出抓好武平新型显示和终端产业园、连城光电产业园、德泓光电产业园建设,推进正德光电新材料生产二期、达米拉智能电视及系列家用电器生产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尚方智能终端显示多媒体等项目开工建设、中晶蓝宝石图形化衬底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突出抓好80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

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规范和减免涉企收费,强化融资、用电等服务保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加快去产能去库存步伐,稳定企业生产。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重点扶持今后三年新增产值50亿元或今后五年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推动有市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积极稳妥推进优胜劣汰,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做强做优园区平台。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理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加快厦龙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新型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向专业园区集聚,重点做大金铜、稀土、不锈钢等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厦龙经济区、上杭蛟洋工业集中区、晋江(长汀)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

(二)打好项目落地战役,增强投资拉动力

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推进20xx~20xx重大投资项目,续建项目257个、新开工项目56个,完成投资570亿元以上。安排重点项目300个,年度投资607亿元,增长18%以上。突出抓好投资5亿元以上或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的工业重大项目,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抓好交通、能源、市政、环保、水利、信息通信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2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0亿元以上。

加强项目接续。围绕打造“三个五”产业集群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和实施,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精准对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向,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做深做细前期工作,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强化服务保障。完善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和“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推进落实机制,建立重特大项目“绿色通道”,加大用地、用林、审批、征迁等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创新政银企担风险共担机制,推动银行更好支持项目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运用发债、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融资,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建设,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三)着力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新古田会议”后续效应,进一步畅通“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探索军地“产—军—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争创国家级军民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拓展军民技术对接、股权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着重加强在专用车、光电、冶金新材料、文化旅游、影视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密切军地沟通联系。

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我市现有产业结合,催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和支撑力量。继续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美团网、今日头条、雪球网等龙岩籍互联网企业家回龙岩设立区域中心。加快长汀、武平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连城、漳平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打造10个电子商务基地(园区)、培育6家电子商务示范平台(企业)。重点推动传统商贸流通和旅游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网络零售和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推动服务业优质发展。加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限上企业200家以上。组建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加大红色、客家、生态等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提升古田、土楼、冠豸山、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水平,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特色产品,带动观光度假、体育健身、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行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龙岩公路港、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等项目建设,争取设立龙岩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探索设立区域性分拣中心,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打通保障性住房与安置房、商品房的通道,支持住房刚性需求,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消化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快发展新型健康养老产业,抓好东肖养生养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落实和完善鼓励消费政策,促进批发零售、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升做强。

推进创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支持开展科技、管理、服务、品牌和商业模式等创新,带动全社会创新。实施“科技小巨人行动计划”,用好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装备数控化水平。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鼓励风投、创投、社会资金设立子基金,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支持奇迈创客等新型众创空间建设,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团队,充分激发多元创业创新主体的活力。

(四)突出特色高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培育特色品牌农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和竹业、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加强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开发,以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和特色饮品为重点,进一步壮大规模、打响品牌。支持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项目,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71.5万亩。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汀江、九龙江防洪工程、烟草水源工程,抓好万安溪引调水工程、连城福地水库、长汀荣丰水库、新罗坪坑水库等项目。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支持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新颁证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千名以上。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释放农业增长潜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和财政、金融支农方式,提升“三农”综合保险水平,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五)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城乡

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功能。按照“一市两区”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永定区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加快火车站片区开发。推进中心城市“一环一轴四纵五横”主干路网建设,开工建设龙岩高速东环线,建成西外环、莆永高速龙岩北互通连接线,打通金鸡路、犀牛路排头段等“断头路”。推进中心城区范围内高速公路市政化管理,促进高速公路与城市主干道路互联互通。加强人行通道、公共停车场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1500个以上。推广应用交通“消费一卡支付”,提升公交便民服务水平。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编制实施“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设计。加快建设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高速改扩建、南三龙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推进龙岩经梅州至龙川快速铁路前期工作,新开通冠豸山机场至北京航线,拓宽对外连接通道。推进“一市两区”及古田、土楼旅游区一体化发展,建成中心城区至龙岩高新区城际快速通道。抓好国省干线、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继续推进高陂、古田等8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实现连片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促进农民工加快融入城市。

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施道路畅通、旧城改造、市政提升、东肖新城开发、农村环境整治、住宅安居等“六大工程”,打造城建“十大亮点”,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物业管理规范化,开展燃油助力车专项治理,大力整治违法建设、违章搭盖、乱倒垃圾弃土等突出问题。加强城乡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实施标准化建设改造8个以上。推进家园清洁行动,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完成130个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和市级34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美化乡村环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守住历史风貌,留住民俗风情。

(六)打好生态环保战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继续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治理面积43万亩,治理崩岗100个,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1000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造林绿化8.8万亩,封山育林37.1万亩。实施山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加大植被修复保护,增强流域水源的涵养功能。强化黄岗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严格执行“河长制”,抓好江河湖库水葫芦、永定洪山石板材、养殖业污染、小水电四大专项整治,全面关闭拆除禁养区养猪场,完成可养区规模养猪场标准化改造提升,促进流域水质根本性好转。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升级改造小煤矿11家,关闭14家。对造纸、化工、建材等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全行业排污总量控制,加快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及填埋场。推动中心城区污染企业、风险企业搬迁关闭,加快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强化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继续淘汰“黄标车”,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保持在97%以上。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准入,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节能技改工程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推动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循环化改造、清洁生产。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动水泥、火电等重点用能行业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推动龙雁经济开发区、上杭蛟洋工业集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园区。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七)深化改革开放,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动态调整“三张清单”,全面放权县(市、区)和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深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改革,重点加快分级诊疗、控费管理、社会力量办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整合发展,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实现国有资产优质化。加快结转资金清理,竞争分配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创新债务风险应急预警管理机制。支持企业股改上市,力争1家以上企业上市、5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抓好公务用车、标准化、统计方式等改革。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接福建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通过紫金矿业“带路”,带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完善龙岩陆地港口岸功能,提升外贸通关便利化水平。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培育出口新增长点。整合招商资源,完善招商机制,用好“6·18”、“9·8”及“11·8”等经贸平台,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对接的实效,全力突破重特大生产性项目。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促进龙台产业深度对接,拓展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龙港龙澳合作和国际友城交流,做好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密切与异地商会的联系,拓宽引资引智渠道。深化闽西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合作,积极推动厦漳泉龙同城化发展。继续抓好对口援藏、援疆工作。

(八)打好脱贫攻坚战役,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实施精准帮扶。实施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深化精准扶贫“九到户”措施,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确保扶贫对象到户到人,全年减贫3万人、减贫率23.3%。组织实施《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支持在金融服务、农村产权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大对380个贫困村和521个革命基点村、51个少数民族村倾斜支持力度。

健全扶贫机制。健全领导挂钩、对口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建立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推行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支持贫困对象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增收项目,增强内生“造血”能力。完善贫困人口进退机制,逐户销号、脱贫到人。

强化保障兜底。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大移民生态搬迁力度,全年安排造福工程危房改造4万人,新建16个省级、30个市级集中安置区,加强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九)持续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筑牢保障安全网。实施好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创业带动与促进就业并举,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众、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完善分配和运营监管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探索建立各种社会保险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机制,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确保武平县通过国家级验收。抓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城区中国小校扩容项目,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支持龙岩学院争创省级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以工科为主的国家骨干职业院校,推动龙岩技师学院纳入高校序列,培育我市产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完成100所“公建民营”规范化村卫生所建设,培养100名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建设工人文化宫。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和数字微波网改造。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特色体育用品等体育产业,承办好20xx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平安龙岩建设,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三年行动,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治龙岩建设。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抓好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将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突出忠诚、干净、担当,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忠诚履职。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闽西发展事业。自觉维护市委权威,在市人大及其会、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推进闽西苏区改革发展。把为闽西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的责任,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加强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监管。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敢于担当。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敢于拼搏,面对深化改革中的矛盾敢于碰硬,面对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模式敢于创新突破,决不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只要是对龙岩发展有利的事、对苏区人民有益的事,敢管敢抓、主动作为,担起应尽的责任,付出加倍的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实干高效。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行“马上就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严格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

各位代表!“十三五”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龙岩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而努力奋斗!

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和“xx”发展回顾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xx考察福建和我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原中央苏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构建三大体系、发展两大经济”,振奋精神,比学赶超,大力实施“五大战役”,精心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有效应对严重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较好实现了市委确定的“三个不低于”目标。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1.5亿元,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128.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528.7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333.9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3∶33.7;财政总收入163.3亿元、增长21.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6.7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06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6931元、增长10.9%。全面完成了年度节能减排目标。

1、“五大战役”和“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新策划生成项目1249个,新开工项目430个,新竣工项目270个。我市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共落实44项,争取中央财政补助项目670个、资金19.8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增长34.3%;其中工业投资252.9亿元,增长27.5%。“五大战役”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方面:12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5.2亿元,增长32.2%。其中,30个“重中之重”项

目完成投资168亿元。永武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龙工精密铸锻件、连城鑫晶人造蓝宝石等项目建成投产或试产。双永、蛟城、湖城、武平十方至东留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扩能工程、龙工挖掘机、紫金20万吨铜冶炼、永定金叶复烤厂扩建、漳平电厂改扩建、马坑铁矿采选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南三龙铁路、新龙猪年产15万辆微型汽车扩建、福龙马环卫装备工业园、紫金磷酸系列产品生产、长汀稀土工业园、钢铁铸造产业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厦蓉线漳州金山至龙岩红坊扩容、浦建龙梅铁路、年产20万吨粘胶纤维及配套生产、核电、抽水蓄能电站、中海油LNG漳州到龙岩管道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深化。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方面:八个省级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亿元,增长76%。新增龙岩经济开发区和上杭工业园区2个百亿园区。高新园区和龙工配件园、汽车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加快建设。城市建设战役方面:高标准规划并实施了一批市政项目,完成投资17.3亿元。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方面:古田、高陂、白沙3个省级试点镇完成投资27.3亿元。11个市级试点镇建设加快推进。民生工程战役方面:市第二医院分院、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5个列入省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如期完成6148户灾后重建任务。

2、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2.3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稳中有升,茶叶、花卉、烤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百村竹业”工程成效明显,完成造林31.5万亩。生猪出栏510.8万头,总量减少0.8%,获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945家。森宝年加工3600万羽肉鸡、连城精武白鸭加工、漳平龙泰安生物科技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46.1亿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等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比全省规划目标提前三年完成初级水利化县建设。防灾减灾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取得新成效。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3、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实现工业总产值1269.8亿元,增长2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8.6亿元,增长2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8亿元,增长20.1%。烟草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稀土、光电、硬质合金等产业加快兴起,物联网建设有序推进。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累计1409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62家、累计22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累计38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9家、累计94家。畅丰车桥在香港成功上

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累计5件,省著名商标30件、累计108件,省名牌产品18个、累计91个。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企业17家、产能350万吨。

4、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商贸流通业“三个一百”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新网工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亿元,增长19.2%;物流业增加值64.9亿元,增长14.7%。龙岩“陆地港”开工建设,机电五金市场和全省最大的家具、建材、家饰连锁商场红星美凯龙投入运营,龙岩国际商贸中心、世纪天成广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新成立上杭农村商业银行、漳平民泰村镇银行,中信、光大、招商银行获批筹建。新增融资性担保机构56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88.5亿元,增长14.8%;贷款余额728.8亿元,增长26%。接待游客952.9万人次,增长19.5%;实现旅游总收入78.1亿元,增长20.2%。永定客家土楼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龙岩志高动漫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长汀红色旧址群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0.8亿元、增长62.8%,商品房销售面积139万平方米。

5、城市体系建设力度加大。龙岩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进一步深化。“三大板块”建设进展顺利,商务营运中心9幢大楼封顶,金融商务中心加快建设;龙门物流园区一期基本建成,闽西交易城二期加快建设;莲东、小洋、龙腾等人居板块加快完善。“绿亮美”工程深入实施。完成工业东路隧道、东风高架桥、九一路停车场、登高山公园改造等城建重点项目建设,龙岩美食城等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城市规划管理、危旧房拆迁安置、制违拆违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县域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6、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56.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5%,农业规模经营走在全省前列。林改工作持续深化,林权流转面积117万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行政服务标准化在全省率先实施,并成为省级标准和国家级试点。“三资”运作深入推进,“三大集团公司”共融资24亿元,实施重大项目74个,实现利润增长23.4%,成为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构建“三大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全省率先试行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医药卫生体制、“三警合一”警务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考评得分居全国第一。由国家工信部、国台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在我

市成功举办。成为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外贸出口突破10亿美元,达到13.1亿美元,增长121.7%。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增长11.3%;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11.4亿元,增长10.2%。新批台资企业11家。

7、“民生龙岩”建设全面展开。深入实施“五大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利益的十项实事加快推进,2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有效防抗多次低温冻害和暴雨洪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两免一补”等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校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大学联考成绩保持全省前列。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组建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龙岩人民医院病房综合大楼等项目加快建设,市第一医院综合门诊大楼开工建设。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四期工程稳步推进,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版提升全面完成。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龙岩)工作进展顺利。在第14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所获金牌总数居全省第四位。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我市被列为首个省级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率先全面推行“三农”综合保险试点。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困难家庭救助和养老服务力度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副食品市场监管和物价调控得到加强。成立市慈善总会,市福利中心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县级福利中心和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加快。建成经济适用房792套,廉租房3044套;全面启动4577套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造福工程”搬迁9650人。深入实施重点流域达标、大气质量提升和污染减排三大工程。妥善处置紫金山“7·3”重大泄漏污染事件,强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三江”流域水质达标率高于省定目标,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54天。中心城市第二水源一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建设。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试点。“平安龙岩”建设进一步深化,“五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综合治理和治安防范全面加强,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2.4%。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机构编制、人事、统计、民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扶贫、优抚安置、库区移民、对口援建、信访、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科普、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无线电管理、“双拥”、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8、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以来交由政府系统承办的212件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375件市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不断深化,走在全省前列。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取得新进展。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进一步加强。

20xx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xx”规划胜利实现,也为“xx”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xx”的发展成效集中体现在: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xx年,全市GDP是20xx年的2.5倍,从全省各设区市第六位提升到第五位,年均增长14.6%,增速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均GDP达3.6万元,年均增长14.2%。财政总收入是20xx年的2.8倍,年均增长23%,成为全省第四个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设区市。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

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产业示范基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二、三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xx年的80.5%提高到87%。非资源型产业比重由20xx年的44.6%提高到50.5%。万元GDP能耗比20xx年下降18%。"10+3"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培育了4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和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分别是20xx年的

2.2倍和5.1倍。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计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7年保持全省首位。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0公里、累计329公里,是20xx年的8.4倍。新建、改建省道368公里,硬化农村公路路面4300公里。冠豸山机场航运能力增强。新建、扩建2个火电厂和1座500千伏、7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9万千瓦、累计302万千瓦。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分别达到214.7万户和94.9万户。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城镇化率达到45%,比20xx年提高6.5个百分点。五年来,中心城市市政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3亿元,建成第二水源、人民会堂、博物馆、高架桥、人行天桥等一批公用设施。与20xx年相比,建成区面积扩大8.1平方公里、达3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达31.2万人。初步形成“一个主城区、三座卫星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县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五年市本级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2.7亿元,全面完成行政村通水泥路、农村电网改造、“六千”水利工程和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三资”运作实现突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行。人事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经贸跨上新台阶。五年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60家,实际利用外资23.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量从全省第九位提升到第六位。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22.9亿元。龙台合作持续深化,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0.9%。教育资源整合、农村中国小危房改造取得明显成效,提前实现“双高普九”目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成功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田会议旧址群、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维修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成为第29届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我省获得金牌最多的设区市。被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生工作综合改革示范市。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95%下降到2.8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基本医保目标。妇女儿童发展“两纲”主要指标全面完成。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9467套,人均住房面积从32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xx”任务,中心城市全年大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比20xx年增加95天。安全生产“四项指数”连续4年全面下降。“平安龙岩”建设成效明显,成为全省首个全部县(市、区)通过平安验收的设区市。

“xx”这五年,是我市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也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更是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的五年。“xx”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龙岩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企业家、公务人员;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龙岩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和省直驻岩机构、驻岩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xx”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把加快转变与跨越发展结合起来,着力在“构建三大体系、发展两大经济”上下功夫,追求“好”,力争“快”,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发挥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抢抓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原中央苏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最大限度地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开发拓展发展空间;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突出民生优先,像抓经济建设项目一样抓好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总量仍然偏小,生产性重特大项目不足;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规模不大、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统筹发展仍需加强,农业农村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城镇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总量较小,发展活力有待增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还有薄弱环节,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执行力还不适应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xx”时期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xx”时期是龙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龙岩地处东部区位又享受西部政策的优势将更为凸显。目前,龙岩已经初步构建起由百亿产业、百亿园区和一批领军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机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的立体交通体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县域城市和小城镇的三级城市体系,具备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闽西老区的发展一定会实现新跨越,闽西老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次提请大会审议的《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总结“xx”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xx”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党的xx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部署,《纲要》提出我市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xx来福建及我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持续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农村经济和民生经济,深化龙台交流合作,提升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为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

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升龙岩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纲要》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出了经济发展、民生发展、科教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领域35项主要目标,其中约束性12项、预期性23项。明确到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要实现“三个突破、三个翻番”。这些目标,体现了质量、效益、结构、速度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统一,体现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统一,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亿元,增长16%,实现1995年以来的最快增长,增速居全省第四位,总量提升到全省第五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xx2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6亿元,增长50.8%;全部工业总产值639.5亿元,增长30.6%;财政总收入96.5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6.7亿元,增长2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7亿元,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8元、实际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5086元、实际增长6.9%。

1、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各级投入支农资金6.3亿元,增长93.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8亿元,增长6.1%。粮食总产稳中略增,烤烟、水果、蔬菜生产平稳发展,竹业、茶业、食用菌加快发展;完成植树造林33万亩;生猪出栏602万头,规模化生态养殖力度加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继续加强。森华公司年加工100万头生猪冷鲜肉生产线、长汀盼盼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8万人。农村“六通”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饮用水、通广播电视、通水泥道路,68%的村通客车;“六千”水利工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实施土地整理16.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9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1万口;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健全,防汛防台风预警应急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新建18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投入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取得积极成效。村庄规划和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着力壮大重点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10+3”产业中的11个工业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1.7亿元,增长39.4%,其中机械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烟草产业产值突破70亿元,机械、建材、钢铁、铜、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6个产业产值增幅超过40%。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家、累计976家,净增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40家、累计100家;8个省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8.4%,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8亿元,增长35.4%。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累计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累计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累计6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中国、省名牌产品以及国家免检产品20个,累计103个。新罗区被亚洲制造业协会评为“20xx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关闭水泥污染企业24家、机立窑生产线62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55万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0xx年4月起连续45个月居全省首位,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9%,化学需氧量减少2.4%。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实现旅游总收入50.2亿元,增长10%。交通运输、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和社区服务业较快发展。

3、深入实施项目带动,项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个一百”项目中,193个新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118.8亿元,增长45.6%;288个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73.9亿元,增长51.3%;163个储备项目中29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1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1亿元,增长58%。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6.8亿元,增长26.6%。龙工齿轮和变速箱加工、长汀凯鲍专用汽车生产线、漳平红狮一期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建成投产;紫金山金铜矿联合开采、武平塔牌新型干法水泥、永定畅丰汽车前轴和工程机械铸锻件加工、连城正鑫精密机械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龙烟精品“七匹狼”卷烟生产线技改、龙工工程机械液压设备、龙工工程机械铸锻件加工、希尔斯高档电梯、紫金恒发工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上杭紫金年产20万吨铜冶炼、马坑铁矿新增500万吨/年采选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参加第五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和第十一届“9·8”投洽会等取得积极成果,成功举办建市十周年系列活动和第四届“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促成了一大批项目签约、开工和竣工。“双百”项目竞赛成效明显,全市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新签约437个、新开工365个、新竣工投产231个。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冠豸山机场新开通龙岩—上海航班,龙长高速公路、古田大道建成通车,永武高速公路、龙厦铁路全线开工。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36公里、累计174公里,基本完成国道和通县道路路面改造,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1900公里、累计7600公里。建成22万伏和11万伏输变电工程7个、累计40个。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赣龙铁路复线、龙岩50万伏输变电工程和坑口火电厂二期、漳平电厂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府系统绩效评估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新获批工业用地1.5万亩,增长36.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43.4亿元,增长27.5%;向“10+3”产业新输送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2.1万人。完成部门内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职能改革,新增永定、漳平两个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大通关环境不断改善。

5、强化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集聚带动能力逐步提升。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强。启动了中心城市商务、物流商贸和人居三大板块的规划建设。20xx—20xx年滚动实施的百个城建项目基本完成,累计投资74.9亿元,是计划的1.2倍。城市道路增加15公里、累计300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0.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4%,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6.6%,建成区面积增加1.7平方公里、扩大到33.3平方公里。第二水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中心城市第四期夜景灯光工程建设。龙岩经济开发区和龙州工业园区新落户工业企业80家、累计294家,新增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城市公交事业稳步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坚决清理整治各类违法违章建设,拆除中心城市违法违章建设10.7万平方米,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6、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在全省率先实施并完成市、县、乡三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100%的村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全面启动,建成19个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和226个“农民之家”,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完成19家市属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累计身份置换面达100%。新增股份公司4家,10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加大。市对龙岩经济开发区和新罗区财政管理体制平稳调整到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投资体制、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增长54%;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74.8亿元,增长55.8%;外贸出口2.4亿美元,增长56.5%;登记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539户,增长36.8%。龙台经贸稳步发展,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与厦门的山海协作、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和闽西南五市、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协作取得新成效。

7、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组织开展了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认真实施各类科技重点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2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科技项目计划,获专利189件、增长6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亿元、增长49%,市科技创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新罗区、永定县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评估验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普通大学联考万人口上本科线人数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启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第三期28.8万平方米农村中国小D级危房改造全面推进,农民工子女入学得到有效保障。永定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的考察评估,启动了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完成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二期工程建设,古田镇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维修保护、乡镇文化站建设顺利推进,成功举办纪念胡文虎先生诞辰125周年活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市、农民参合率达85%,17所县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125所乡镇卫生院,从县级以上医院选派了百名医生帮扶百所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百院建设、千人培训”工作成效明显,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卫生、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力度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连续20xx年完成省下达人口控制计划。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启动,新增606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5%、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60.6万户农民房屋全部纳入统一保险,实施了部分离任村(居)主干养老补助,在全省率先实施村妇代会主任生活津贴和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妇代会主任养老补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工作得到加强,市福利中心开工建设,慈善事业取得新发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实施“造福工程”搬迁994户、4601人。新建经济适用房7.6万平方米,廉租房1.36万平方米。封山育林和“青山挂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持续加强,汀江、九龙江、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连续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心城市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05天、同比增加18天。安全生产“四项指数”连续3年全面下降。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全面落实。“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新成绩,龙岩市、连城县获得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人事、机构编制、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库区移民、对口援藏、信访、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科普、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8、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认真贯彻《监督法》,依法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积极配合人大会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和专项调研。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市三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和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以来,交由政府系统承办的277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484件市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五五”普法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廉政建设、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工作不断加强。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共安全能力有效增强。创建“平安龙岩”取得明显成效,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全部县(市、区)通过平安验收的设区市。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持续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龙岩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和省直各部门及驻岩机构、驻岩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龙岩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够有效支撑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大项目比较缺乏;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工作任务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债务较重,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偏高,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机关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xx”规划、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围绕“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落实“四个关键”实践要求,朝着“四求先行”实践方向,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深化项目带动,实施品牌带动,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民生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海西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加快把龙岩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增长30%,外贸出口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略低于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1%,化学需氧量减少0.05%。各项指标在执行中,力争完成得更好更快些。

为实现上述目标,市政府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稳中求进,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抓住国家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机遇,精心谋划,有效运作,持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积极推进海峡西岸产业集中区建设。围绕做大做强“10+3”产业,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目标、统筹协调、改进服务,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确保机械产业年产值率先突破100亿元,其他产业加速发展。组织开展工业发展竞赛活动,继续实施工业“百家千户”培育工程,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5家。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进一步完善8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促进项目组团和产业集聚。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领导,研究制订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扶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大力发展物流、商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旅游、商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投入,办好第四届银企洽谈会,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保障项目用地,加强煤电油运协调调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永武高速公路路基基本形成;龙厦铁路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市汽车客运中心主体工程。争取龙岩50万伏输变电工程、坑口火电厂二期和漳平电厂改扩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力争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按照时速200公里、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建设赣龙铁路复线,确保年内立项,力争年内、确保明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上杭蛟洋至城关国高连接线、漳州古雷港至武平(闽赣界)高速公路龙岩段、永安至漳州高速公路漳平段、南平至三明至龙岩铁路、漳平至泉州至肖厝铁路、长汀至永安铁路、福厦漳龙城际铁路、武夷山至建宁至龙岩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稳步推进城市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城乡规划法》,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城市新区、城市组团规划和产业、交通等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板块建设,重点抓好首期商务写字楼板块、五星级旅游饭店、国际商贸中心、闽西交易城二期、龙门物流中心和功能综合配套的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心城市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完成博物馆和会展中心主体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74个重点城建项目,打通中心城市13条断头路,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公共交通,加强绿化美化。关闭中心城市6家水泥污染企业,加大龙津河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第二水源和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坚持市区一体、权责一致的原则,推进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促进中心城市、县域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两个带动”。深入推进项目带动,认真组织实施“三二一”项目滚动推进计划,形成源源不断的新增长点;着力抓好110个重点项目建设,逐个项目落实工作班子、落实保障措施、落实工程质量,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46.9亿元,加快推进龙烟精品“七匹狼”卷烟生产线、龙工工程机械液压设备、龙工工程机械铸锻件、希尔斯高档电梯、紫金山金铜矿联合开采等产业龙头项目建设,争取上杭紫金年产20万吨铜冶炼、马坑铁矿新增500万吨/年采选工程、龙马中重型卡车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高度重视项目策划、开发和储备工作,加大项目前期投入,促进项目生成落地;继续对项目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强化领导挂钩责任制、分级管理制、业主负责制和督查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品牌带动,完善扶持品牌的政策体系,强化要素支持,健全推介机制,加强品牌保护;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产业产品品牌、技术领先的科技品牌、影响广泛的服务品牌和带动力强的区域品牌;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支持企业参与制订并采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坚持好字优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好字当头求先行的要求,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市科技创业园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环保除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工作。用好“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加快建设面向重点产业的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热情。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光伏产业等潜力产业。抓好水泥产业的总量控制和布局调整,继续做好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加大力度整治违规建设、审批手续不全的煤炭生产企业,加快推进联合改造,积极开发煤化工产品。认真做好对接国家西气东输二期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高岭土精深加工。推进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钢铁、小铁合金企业和小火电机组。规范小水电建设和运行。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推进能源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资源的保护勘查开发利用水平。

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制订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等激励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环保执法,突出抓好冶金、火电、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精心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年”活动。做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汀江、九龙江、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大气污染、垃圾、噪音等综合整治,推进县级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荒地、坡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工业项目,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控制“青山挂白”和新的水土流失;抓好植树造林,加强护林防火。

3、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在继续抓好“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推进上杭古田、漳平永福新农村建设综合推进实验区和1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及23个新农村建设村庄整理试点示范工作,努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毫不放松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扶持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遏制耕地抛荒,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精心组织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工程,抓好生猪标准化生产工程、百村竹业工程和优质高山茶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畜牧水产、林竹、花卉等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落实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畜禽、林竹、果茶、蔬菜等的精深加工,做好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工作,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推动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工厂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部门项目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好农村“六通”工程、水利“六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烟田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成防汛预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完善短时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应急服务系统,配合做好组建森林武警部队工作。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建成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抓好5个乡镇、300个村的村庄规划,做好10个乡镇、50个村的绿化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对革命基点村、少数民族乡村建设的扶持力度。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六大员”和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下派驻村干部服务“三农”的积极作用。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坚持务农、务工、创业三种培训一起抓,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各类技能培训10万人,力争向“10+3”产业推荐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3.5万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4、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把解放思想落实到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上,促进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强大动力。

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措施;推动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抓好支农信贷综合试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争取完成15家市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经营预算制度,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人事制度、投资体制和社会事业领域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鼓励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力争新组建3家股份有限公司,新增3家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3家企业上市。

提高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开展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产业集聚地区和港澳台、东南亚以及欧美、日韩、澳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加强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专业招商和园区招商,提升参与和组织“5·18”、“9·8”、“11·18”等重大招商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实效;积极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引导更多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强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引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落实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大通关建设,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外贸服务中介机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加强区域协作,大力推进与厦门的山海协作、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和闽西南五市、闽粤赣十三市交流合作。

密切对台交流合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对台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订鼓励台商投资政策,积极承接台资企业转移,支持在岩台资企业发展。加强与台湾机械、纺织、电子、铜等制造业和物流、商贸、旅游等服务业的合作。加快推进漳平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发挥闽西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优势,以客家文化为纽带,加强客家族谱研究,积极申办“客家之声”广播频率并争取在台湾播出,继续做好申办客家语电视频道工作,筹办海峡两岸三地客家山歌、绝技邀请赛,推进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

5、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围绕着力民生、着力民心,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受益面,推进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抓好城乡医疗救助试点扩面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确保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和“革命五老”人员保障水平,制订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实行村(居)主干生活津贴;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成市福利中心一期,做好优抚安置工作,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依法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平安龙岩”创建活动,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做好信访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认真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进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建设,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任务。继续抓好人事、机构编制、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库区移民、对口援藏、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科普、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加快完善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积极发展闽西特色文化,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河洛文化品牌。做好永定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和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前期工作,办好土楼文化节和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扎实推进古田会议会址群维修保护三期工程建设、培田古民居保护与开发、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版和电视剧《客海往事》、《共和国摇篮》拍摄等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学艺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四届市农运会,积极支持办好北京20xx年奥运会和残奥会。

着力办好惠民实事。城乡教育方面,免除4.4万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为25.2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9.5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完成第三期28.8万平方米农村中国小D级危房改造,建成新校舍30万平方米;开展“希望工程20xx”系列助学公益活动。医疗卫生方面,选派百名医生帮扶百所乡镇卫生院,改善15所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培养100名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骨干。文化建设方面,实施14所乡镇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新增903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社会保障方面,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5万人;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继续实施土地整理;建设户用沼气池7800口;实施农村饮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农村水利建设六项工程。环境保护方面,关闭水泥污染企业27家、机立窑生产线31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79万吨;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加大力度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督网络建设工程。“三农”服务方面,提高农村“六大员”津贴补助标准,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实施邮政便民服务进社区工程;优化公交线路,加快场站建设,更新公交车辆60部。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加快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体现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

1、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完成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县两级协调联动的行政服务体系。推进政府绩效评估,加强效能监察,精简会议和文件,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推行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牢记为民宗旨,建设责任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严肃法纪政纪,坚决改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把“两个带动”作为有效运作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实施,以项目带动集聚要素、落实工作、增强后劲,以品牌带动提升质量、增进效益、提高水平。围绕事关发展、牵动全局、影响民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用心、细心、耐心运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拓展作为空间。

3、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制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制和行政赔偿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促进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和全体公务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质量。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规范行政决策行为。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公示、听证等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牢记“两个务必”,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大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龙岩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发挥龙岩在海西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为把龙岩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而努力奋斗!

标签: 龙岩市 报告 政府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jfww.com/zh-cn/baogao/jingxuan/m7z8qr.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