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中學生演講稿 >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3篇)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3篇)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精選13篇)

我叫鄭豔玲,是佳木斯市第一國小一名教師。在這春暖花開,萬木爭春之季,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學校參加這次評比活動,也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把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點粗淺認識向各位領導彙報。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很多內容,概括地講,可以用“一片陽光、一塊沃土、三棵大樹”來表述。其中,“一片陽光”是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包括了天道自然、人天合一、五行相剋、陰陽和合。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就像一片陽光,照耀着中華民族五千年前進的步伐。“一塊沃土”是指中國傳統文化這塊肥沃的土地,包括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個要素。上有陽光的照耀,下有肥沃的土地,就長成了“三棵大樹”,這三棵大樹就是儒、道、釋,好比這片“沃土”裏的氮、磷、鉀,使得這片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先師用這種文化治理魯國三個月就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四方之客歸之”的社會狀況;周朝的成康之治,更是達到“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可見其和諧程度;山西晉商,運用儒家思想,以義制利縱橫歐亞九千里,誠信為本稱雄商場五百年。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啊,四大文明古國中,也只有中國的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下來,並一直隨時代發展至今仍閃耀光芒。

自秦漢以來,中國的GDP總值,一直佔全球第一,佔53%,最多時達到80%;到鴉片戰爭前依然是佔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xx年,中國的GDP只佔全球GDP的6%,美國佔18%。中國當了幾千年的世界第一強國,靠的是什麼?就是靠我們的民族文化!而且,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唯有5020xx年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我們國家本身有這麼好的文化,為什麼不去學習呢?我們國家有這麼好的文明?為什麼不去傳承呢?

具體到我們的教育來説,在教育過程中傳統文化對學生人格塑造、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增強社會主人翁意識、加強傳統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從行為模式、思想傾向、心理傾向、心理素質、自我意識等多個方面塑造學生的人格和行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卻在我們的教育中經常被輕視忽略。正是這種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多的依賴家長,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勞動習慣;自私自利,不太合羣,集體觀念淡薄;花錢大手大腳,不珍惜勞動成果;是非觀念淡薄的意識。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民族意識、集體意識、國家意識。這樣將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新時代的學生是一批沒有自己正確價值取向的人。對於學校來説,就必須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着眼於繼承發展它的心髓,適時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薰陶,讓他們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

現在我要説,要想得到智慧、尊嚴、快樂,那麼你一定要去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要學習,而且要用自己畢生的力量去傳播,因為現在全世界都需要這種文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更喜歡另一種説法:天下之事教育為先!我們從事的是教育子孫後代的職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有責任向學生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用傳統文化淨化靈魂,昇華思想,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弘中化傳統文化,展名校學子風采。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着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神八”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梁啟超先生早就説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因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青年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中華傳統文化有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因此我們有必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其指引着我們大學生前進的方向。那麼作為大學生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呢?

我們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貼心的問候,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尊敬師長,文明禮貌,處處體現着我們禮儀之邦的風範;我們努力學習,“敬業樂羣、臻於至善”,不斷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業型人才。雖然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堅信,潤物細無聲,終有一天,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定會深入人心。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薰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3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華文化顯得尤為重要。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內涵更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中華文化歷經長久而不衰,始終矗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華夏文明五千年,古代的詩書典籍數不勝數。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都是我們華夏文化的遺產。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然而,在傳統文化中有些不合時宜的東西,我們要予以剔除,做到在傳統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

文化長河緩緩流過,李白,這個極賦盛名的人物,他揮毫潑墨,繪出了這個才子的大唐山河。余光中説:“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用他手中的筆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行路難”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我們看到了這位大文豪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品格;一曲“將進酒”更讓所有人為之折服,是金錢如糞土用在他身上絲豪不為過;一首“靜夜思”讓我們明白他也不過是一個遊子,也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為他平添了親切之感。

儒學在我國的古代始終佔據主導地位,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隋唐更是一儒學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清“八股取士”讓儒學文化到達頂峯。

如今的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各地,儒學文化被世人所推崇,這是因為儒學文化包含着我國的傳統美德,孔子學院把中國的文化向四面八方傳遞,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文化,瞭解中國。作為中國人,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儒學文化。

信力建的文章中寫道:“要看唐代的中國,就去日本;要看明代的中國,就去韓國;要看民國的中國,就去中國台灣。”他的話令人深思,中華文化延續了五千年,可最後留下的又是什麼?要看中國古代的文化,竟然要去別的國家。這無疑是對中國人的諷刺。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讓它更好地傳承下去,莫讓歷史哀歎。

我們是優秀文化的繼承人,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我們應該繼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它更好地繼承下去。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縱使時光如流水,年華似殘花,不會變的是中華文化留給我們的精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結晶。讓我們在文化中慢慢探索,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

宰相肚裏能撐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孔明死後,由蔣琬主持朝政。蔣琬手下的一個小官吏楊敏,對此頗感不滿。蔣琬和他交談時,只應不答。楊敏性格怪癖,經常在眾人面前説蔣琬的壞話。有人把這告訴給了蔣琬,並建議嚴懲楊敏。可蔣琬坦然一笑,説:“楊敏説我的壞話,説明我可能真的有不好的言行,我應該反省自已啊!”

多麼可貴的寬容之心!傳承寬容的中華文化,共築寬以待人的精神家園!

三千越甲可吞吳

越王勾踐,堂堂一代國君,在吳國滅了越國後,寧願到吳國做牛做馬。他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嘗一口苦膽,並躺在草堆上睡覺。勾踐天天激勵自己,不忘復仇決心,他決定一雪前恥,重振越國。終於“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

多麼可貴的迎難而上!傳承迎難而上的中華文化,共築堅韌不拔的精神家園!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弘中化傳統文化,展名校學子風采。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着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神八”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梁啟超先生早就説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因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青年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中華傳統文化有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因此我們有必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其指引着我們大學生前進的方向。那麼作為大學生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呢?

我們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貼心的問候,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尊敬師長,文明禮貌,處處體現着我們禮儀之邦的風範;我們努力學習,“敬業樂羣、臻於至善”,不斷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業型人才。雖然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堅信,潤物細無聲,終有一天,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定會深入人心。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薰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裏,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説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祕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采,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叫鄭豔玲,是佳木斯市第一國小一名教師。在這春暖花開,萬木爭春之季,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學校參加這次評比活動,也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把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點粗淺認識向各位領導彙報。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很多內容,概括地講,可以用“一片陽光、一塊沃土、三棵大樹”來表述。其中,“一片陽光”是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包括了天道自然、人天合一、五行相剋、陰陽和合。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就像一片陽光,照耀着中華民族五千年前進的步伐。“一塊沃土”是指中國傳統文化這塊肥沃的土地,包括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個要素。上有陽光的照耀,下有肥沃的土地,就長成了“三棵大樹”,這三棵大樹就是儒、道、釋,好比這片“沃土”裏的氮、磷、鉀,使得這片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先師用這種文化治理魯國三個月就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四方之客歸之”的社會狀況;周朝的成康之治,更是達到“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可見其和諧程度;山西晉商,運用儒家思想,以義制利縱橫歐亞九千里,誠信為本稱雄商場五百年。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啊,四大文明古國中,也只有中國的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下來,並一直隨時代發展至今仍閃耀光芒。

自秦漢以來,中國的GDP總值,一直佔全球第一,佔53%,最多時達到80%;到鴉片戰爭前依然是佔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xx年,中國的GDP只佔全球GDP的6%,美國佔18%。中國當了幾千年的世界第一強國,靠的是什麼?就是靠我們的民族文化!而且,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唯有5020xx年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我們國家本身有這麼好的文化,為什麼不去學習呢?我們國家有這麼好的文明?為什麼不去傳承呢?

具體到我們的教育來説,在教育過程中傳統文化對學生人格塑造、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增強社會主人翁意識、加強傳統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從行為模式、思想傾向、心理傾向、心理素質、自我意識等多個方面塑造學生的人格和行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卻在我們的教育中經常被輕視忽略。正是這種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多的依賴家長,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勞動習慣;自私自利,不太合羣,集體觀念淡薄;花錢大手大腳,不珍惜勞動成果;是非觀念淡薄的意識。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民族意識、集體意識、國家意識。這樣將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新時代的學生是一批沒有自己正確價值取向的人。對於學校來説,就必須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着眼於繼承發展它的心髓,適時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薰陶,讓他們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

現在我要説,要想得到智慧、尊嚴、快樂,那麼你一定要去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要學習,而且要用自己畢生的力量去傳播,因為現在全世界都需要這種文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更喜歡另一種説法:天下之事教育為先!我們從事的是教育子孫後代的職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有責任向學生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用傳統文化淨化靈魂,昇華思想,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9

為促進學生提高禮儀意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弘揚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我中隊在本學期開展了“文明伴我行,禮儀伴我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具體是:

開展“我身邊的禮儀”故事比賽,“校園競開文明花”演講比賽,“畫身邊的文明禮儀”等活動。

利用國旗下講話、週會、中隊會等時間,對學生深入開展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

通過活動,我想談幾點體會:

1、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者,承擔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監督小隊,各小隊要認真實施監督任務。

3、在學生中開展 “做文明學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誰能在校勤學識禮、關心同學、尊師愛校,遇到師長要問好、行鞠躬禮,同學之間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做一個好學生;能在家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愛惜東西、自覺做家務勞動,做一個好孩子;能在社會敬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遵紀守法。

4、結合每週的升旗儀式,我們把它作為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一次莊重而嚴肅的教育活動。在升旗儀式過程中,開展看誰站最筆直、行禮最標準、歌聲最嘹亮的比賽,我們應該把愛國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禮儀養成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既莊嚴實在、又有教育效果。5、把樹立典型與帶動全面結合起來。

我們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定期開展評比“文明小標兵”、“文明好學生”、“雛鷹爭章評比”活動,每月評比一次。表揚先進,鼓勵後進。6、把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學生的禮儀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應該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繫,和他們多交流,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學生。鼓勵學生爭當文明小標兵,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要最大限度地落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學校的禮儀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過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學生勤學、知禮,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會進一步養成,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0

我國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五千年來一代傳一代。今年,一個對全中國人民來説具有特殊意義的年度,更應該向全世界拿出我們的文明禮儀,發揚我國傳統美德。

對別人有禮貌也會得到別人的禮貌。周恩來總理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裏,總是保持着他應有禮貌。每次接見外國來賓時,他總是提前到達會面地點,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度非常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是把客人送到門外,直到客人走後才離開。身為一個國家總理,他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為他端茶遞水,他總是站起來雙手接過,並微笑地點頭表示謝意;在汽車行駛中,他也再三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車先走……外國記者曾讚美道:“凡是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這説明了一個人的文明禮貌,就是一個人內在美的外在表現,就是一面照着你自己的肖像的鏡子,你對他怎樣,他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但是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説,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體現比較明顯的是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一個老人晃晃悠悠地站在一個年輕人旁邊,年輕人就裝作沒看見一樣。儘管如此,不是有人從後面站起來請老人坐,而此時年輕人卻羞愧得無地自容。這種現象在我們周圍是頻頻出現,如有人亂丟垃圾,就有人撿起來扔進垃圾箱等,也在社會還是具有那麼多有文明、有禮貌的人,只要有這些人的存在,社會還是美好的。

再過不久,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北京舉行,現在電視上天天都在播放關於“講文明,樹新風,迎奧運”的廣告。其中有一條廣告是這樣的:有一用紙包裹的垃圾放在路邊的椅子上,路邊行人來來往往,畫面定格在垃圾箱口處,此時便聽見一段廣告詞“比賽已經開始了數十分鐘,還沒有一球進門,突然有人接到了球,並且帶球進門,球進了!現在比賽仍在繼續”,就這麼一個公益廣告就體現了舉辦綠色人文奧運的主題。

傳承文明禮儀,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一定要肩負起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的責任,在這特別的年度裏,向全世界展現我國國民的風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1

今天站在這裏,我感到既慚愧又興奮。慚愧的是,我從十歲開始背誦《三字經》到現在接觸傳統文化也不過區區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師相比,是蜉蝣和大鵬鳥的差別。然而令我興奮的是,年輕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熱情去恣意遨遊,在傳統文化的精神海洋裏乘風破浪。

我非常感謝首都師範大學給我們這樣的大學生提供了十分舒適的環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區的圖書館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宏偉,但是你一進去,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傳世藏書》,滿滿排了三個櫃子。

我認為“典籍”便是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我們大學生活的第一通道。我專門瞭解過身邊的同學對於傳統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學會直接將“傳統文化”等同於“文言文”。其實這也是我小時候的想法。這種理解看似簡單粗暴,但其實有一定的道理。沒錯,進入大學之前的我們,基本上都是從課本教材裏面學習一些零星的傳統文化文本,為了應付考試也根本無暇思索背後的精神內涵。而一旦進入大學,也有不少同學對“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總想趕緊擺脱。

面對這樣的現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覺得,時代的浪潮會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乾淨,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樣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們的民族精華就有希望薪火相傳。我身邊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榜樣,他是我們文學院師範班的同學,熟讀四書五經,信手拈來完全不是問題。

一開始大家會覺得他就是個書呆子,平常也不怎麼説話,走路飛快,人稱“小馬達”。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説“辯論”之後,我就完全被他的修養所折服了,這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書生完全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抱負和氣魄。也是因為他,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它不是我們學習中的墊腳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們反覆咀嚼的精神食糧。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動”是傳統文化走入大學校園的另一個重要的渠道。相比於高小的學生而言,大學生無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時間。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親身經歷。除了參加一些校內組織的活動之外,通過老師的介紹,我還參加了一些社會上的有關傳統文化的活動。比如説書院中國的一些有關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維通慧書院的講座和遊學。現在社會上傳播傳統文化的法人組織有很多,“四維國學”是我個人認為當中做的最得比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僅有聯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動,而且還會資助大學生組織傳統文化遊學。去年暑假,我個人擔當了第五屆“瞻禮聖王”遊學的領隊,和劉宏毅老師一起去河南遊學,收穫頗豐。這些社會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走出校園,去更廣闊的天地,獲取到更多優秀的文化資源和更高維度的能量。歸根結底,其實這些社會活動是為了幫助我們建設更美好的精神花園,也有利於傳統文化更好地走進校園,走進我們的生活。就首都師範大學而言,本身就有非常優厚的文化資源。

文學院就有鹿鳴演頌社和鶴鳴吟誦社,兩個社團都已發揚傳統文化精神作為自己的宗旨,並在此方向指引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作為鹿鳴演頌社的社長,我十分榮幸接觸到著名演頌家胡樂民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我們演頌社蓬勃發展,先後出演了二十幾場大大小小的活動。比如説4月23號的世界讀書日,東城區第一圖書館邀請我社參加讀書活動,我社社員集體表演了《光的讚歌》。對處於這個階段的我們來説,學習傳統文化,老師的帶領對我們來説至關重要。

胡樂民老師正是這樣一個具有強烈責任心的能給我們很多幫助和指引的老師。胡老師為人十分隨和,每次他出差回來都會和我們同學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參加中國影視大學聯考培訓聯盟會議,他將所思所得分享在我們的微信羣裏,足足有一個小冊子那麼長,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在鹿鳴演頌社裏,同學們不僅能原創古詩,還能將之生動地演繹出來。

此外,我本人還在鶴鳴吟誦社擔任骨幹,參演過一些吟誦節目,比如説《木蘭辭》、《木瓜》等等。主要是我個人比較感興趣,吟誦是古代讀書人學習與交往的基本方式,優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畫壁,流觴曲水。

以這樣一種真誠而高雅姿態生活怎麼能不讓人嚮往和傾羨?恰好學校也提供了非常優厚的吟誦資源,比如説像楊懿蘭老師的講座、徐建順老師的吟誦課等這個暑假我們還將迎來第三屆“中華吟誦周”,到時候名師濟濟一堂,場面會更加盛大。在這些活動中,我不僅能學會各種各樣的朗誦、吟誦的技能,還親身體驗到一種更加自然而愜意的生活態度。所以,我認為,傳統文化離我們大學生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遠,反而可以説是觸手可及的,我們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體力行去表現,去感染。但並非刻意地表現,唯有我們自己本人真正瞭解和受益於傳統文化,我們才能將之發揚光大。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着目標前進。”在北大師生座談會的講話中提到“傳統文化”四個字多達五次,所引用的傳統文化文本更是超過二十餘條。我們是誰?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這堪稱世界上最難的三個哲學問題幾乎都可以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裏找到答案。

我們本自具足如此優厚之文化資源,怎能坐而廢棄?因此最後,我想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斗膽以鄙人之見闡述我對“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四點建議:

第一,沉下來。我認為大學生首先要具有敏鋭的眼光和前遠的意識,這就要靠積累和沉澱,一邊從閲讀中積累,一邊從活動經驗中沉澱。從下往上打基礎。也就是所説的“勤學”和“明辨”。

第二,走進去。身處校園之中的我們,不能兩耳只聞窗外,一心只讀聖賢,必須先有勇氣走進社會去實踐。擴大自己的經驗範圍。在這個環節,是否能做到“修德”和“篤實”往往決定了一個人價值的高低。

第三,選出來。根據自己的理解,從浩浩文獻中挑選出自己認為最精華的,最經典的傳統文化書籍,同時繼續進行積累性閲讀以達到效益最大化。

第四,升上去。在體驗古人的傳統精神,吸收傳統文化的高維能量之後,我們大學生就要藉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精神水平。我始終堅持,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説不是一塊墊腳石,而是我們不可缺少的養料。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2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教師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弘中化傳統文化,展名校學子風采。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着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蕩氣迴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神八”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梁啟超先生早就説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因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青年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中華傳統文化有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因此我們有必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其指引着我們大學生前進的方向。那麼作為大學生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呢?

我們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貼心的問候,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尊敬師長,文明禮貌,處處體現着我們禮儀之邦的風範;我們努力學習,“敬業樂羣、臻於至善”,不斷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業型人才。雖然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堅信,潤物細無聲,終有一天,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定會深入人心。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薰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zhongxue/m9zg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