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中秋節端午節演講稿 >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精選17篇)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精選17篇)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很多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精選17篇)

中午,小孩子們玩得正起勁,媽媽卻忙得不亦樂乎,她又是洗粽葉、洗糯米、剝栗子。媽媽把剝好的栗子放進煮好的糯米,裏然後用粽葉包好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桌子上的粽子堆積如山,粽子包完後,媽媽把一個個粽子放入鍋中用水煮,水“吱吱”地唱着歌,猶如老鼠的叫聲。

一個小時後,鍋裏洋溢出了一陣陣異香,但粽子心還沒有完全熟透……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香噴噴的粽子已經擺在了桌子上,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咬了一大口,糯米是香的,栗子是甜的,香和甜混在一起,十分爽口,我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了一個關與端午節的故事……

啊!端午節,那又香又甜的粽子讓我不能不喜歡你。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居民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是一個令人激動和難忘的日子。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在全區有關部門和駐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居民的熱情參與下,四方區端午節日俗文化大展示活動於今天正式啟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南山社區黨委、居委會及社區各羣眾組織,對各位領導、各新聞媒體、各位來賓以及居民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駐區各單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向全體居民致以節日的祝賀!

區委、區政府把四方區端午節民俗文化大展示活動的現場,安排在我們南山社區,是對我們的信任和鼓舞,也是對我們南山社區民俗文化的促進和支持。近年來,我們社區的民俗文化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我們的好鄰居同樂會已經發展了18個分會,我們的包粽子比賽也已得到社會的認可,而且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我們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也積極融合了民俗傳統的內容,挖掘民俗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已經成為我們踐行“三個代表‘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內容,“友愛好鄰居,建設好家園”已經成為全社區居民的共識。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舉行包粽子、書畫、手抄報、國際象棋、祈福荷包、五色祈福線等項目的比賽和展示,同時我們還舉辦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展示民俗文化》的專題宣傳欄。希望參賽選手積極努力、沉着細心、賽出水平、賽出風格,預祝大家取得優異成績。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契機,積極唱響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健康向上、愛國愛區的美德之歌,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讓文明之花開遍南山社區,開遍整個四方大地!謝謝大家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敍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着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着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 20xx年,韓國將端午節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20xx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消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們肩負着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敍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着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着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 20xx年,韓國將端午節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20xx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消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們肩負着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紀念傳統節日傳承傳統文化》。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説法,最常見的説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的國家楚國被侵略,屈原跳江身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划龍舟,往江裏投飯糰、雞蛋等,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飯糰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粽子。

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到底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傳統習俗。粽子皮是樹葉做的,粽子餡有很多種。吃粽子的習俗還漂洋過海流傳到國外呢。同學們,我想問幾個問題,你吃過什麼餡的粽子?你粽子嗎?怎麼包的呢?對,最常見的就是糯米、大棗包的粽子,你喜歡吃什麼口味都可以自己調,也可以包肉粽子呢。我記得,在幼兒園的時候,端午節前舉辦過包粽子活動,當時我和姥姥都參加了。每逢端午節,社區也會組織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呢。

端午節賽龍舟也是一種習俗,每年電視上都會演賽龍舟。

我聽媽媽説,她的家鄉在端午節有很多紀念活動。比如,清晨用艾葉洗手洗臉,門上插着艾草、彩色葫蘆,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給小孩子戴五彩線,煮雞蛋,包粽子等。一派喜氣洋洋。總之,這個節日很重要,是民間的一個大節日。

以前端午節是中國的女兒節,每年人們都會拿五彩線團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後一個雨天,人們就會把五彩球扔到下雨的地方,傳説這樣會帶給人們一年的好運。

我們國家一直重視傳統節日。近些年來,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全國人民歡度傳統佳節。在這裏,我特別想説的是,現在有很多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喜歡外國的洋節,比如説:聖誕節、愚人節、萬聖節,這是不能提倡的,我們是中國人,每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每過一次傳統節日,身心都受到洗禮,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同學們,屈原的故事離我們很久遠,但他的愛國情懷離我們很近。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需要我們每代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謝謝大家!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6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在這江南青青的色彩裏、濕濕的雨季中緩然而來。在江南的雨中,那清涼的春雨淅瀝瀝的一直下着,伴着我們舒緩閒適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節日。

推開家門,一陣如風鈴般清脆的笑聲和着青青的粽草葉香味便向我襲,一定是姐姐和媽媽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夠黑豆也彷彿受到粽草葉清香的誘惑,興奮的在客廳裏亂竄,似要嗅上一口這個季節的味道。姐姐聽見開門聲響從廚房裏跑了出來。一見到我就撲過來抱我,連連説我又長高了,可是姐姐依舊沒變還是那麼樂觀依舊笑靨如花。

接着大家開始吃粽子,今年我們家的粽子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圓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傑作。綠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裏鑲嵌着幾顆深油紅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動人。散發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我固然不會忘記關於端午的來歷,不會忘記詩人屈原,不會忘記圍繞端午的許多故事。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空也會飄着牛毛細雨,而小小我總是倚在祖母的懷裏看着祖母嫻熟的包粽子,認真的幫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開我的衣櫃,還能看見一隻紅緞綢的香袋,它用五彩線繫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顏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圓圈綴成的,是的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為我縫製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開,鶯歸燕已十餘個春秋。

端午!你給我帶來需多快樂也勾起我對如煙往事的無限懷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難忘的回憶。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7

尊敬旳各位老師、親愛旳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XX年的6月23日,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為棕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

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ji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XX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內容請關注本站。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8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説“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

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本站提供)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活動,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20xx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眼瞅着即將成為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麼尷尬?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今天是端午節,我要給大家講以下內容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辦好端午文化節的重要性和緊迫感

秭歸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國家級的端午文化節,實踐證明,辦好端午文化節,是更好地宣傳秭歸、推介秭歸,讓世界瞭解秭歸、讓秭歸走向世界的重要舉措,是擴大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契機,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深化文明創建的有效載體,是推動秭歸跨越趕超、科學發展的大事要事、好事喜事。我們要精心籌劃、精巧構思、精緻打造、精彩展現,力爭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辦成精彩、難忘、成功、節儉的盛會。我們要通過端午節的成功舉辦和持續開展,做旺秭歸的人氣,做大秭歸的名氣,做濃秭歸的文氣,做活秭歸的財氣。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是經國家清理和規範節慶活動領導小組批准,將在秭歸長期舉辦的國家保留的重要文化活動。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活動由文化部和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等國家部委領導,港澳台相關人士,省、市領導及省直、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參加開幕式。這是展示秭歸形象、擴大秭歸影響、提升秭歸美譽度的最佳時機。

我們要看到,端午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世界性的節日。秭歸有地緣優勢,有歷史文脈優勢,但是對端午文化品牌的打造,無論是從文化內涵挖掘、文化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動等方面來看,我們還做得不夠好,特色還不鮮明,品牌還不夠響亮。而國內許多城市如浙江的嘉興、廣東佛山等對端午龍舟文化的挖掘做得很好,值得我們借鑑。

我們要形成這樣的一個理念和共識:“世界端午看中國,中國端午看秭歸”。要在這樣的理念下,創新有秭歸特色的端午節慶文化。要儘可能地調動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秭歸的一切力量和智慧,甚至全國的才智,共同來為秭歸特色端午出謀劃策。只有特色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能走向世界。同時,我們要加強世界各地知名端午城市與秭歸的緊密聯繫與友好合作,讓秭歸端午發源地成為世界的聲音。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讓秭歸端午文化揚名全國,走向世界。

當前,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在中央關於轉變作風“八條規定”的前提下,在第二批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大背景下,從秭歸發展的全局出發,縣委縣政府經過認真研究,下決心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智把端午文化節辦好,目的是把秭歸的文化旅遊業進一步推向前進,使秭歸文化旅遊的優勢進一步得到強化。同時,通過節會進一步擴大秭歸影響,樹立秭歸形象,以節慶促進各個方面事業的發展。

現在,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的總體方案已經敲定,這個總體方案是前期籌備組反覆徵求意見,認真謀劃後形成的,內容詳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相關部門的同志們一定要把行動統一到這個總體方案上來,認真學習研究總體方案,認真研究制定執行方案,同時充分發揮各自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爭把此次端午文化節辦成一屆雅俗共賞、精彩紛呈、令中外來賓流連忘返、難以忘懷的文化盛會。

二、精心組織,突出重點,確保端午文化節各項籌備工作順利推進

(一)要抓緊做好具體籌備工作。端午文化節的籌備工作已進入緊張的倒計時階段,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有條不紊。當前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一是要根據總體方案迅速制定各項活動的執行子方案。各相關責任部門要根據責任分工,倒排時間,把任務明確到人、落實到天。二是迅速加大對上爭取和協調工作。要抓好對上活動銜接,力爭早日得到文化部、省政府批覆文件和對本屆端午文化節的具體要求和支持措施,便於儘快轉入實施階段。同時,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彌補本屆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三是要切實做好聯絡接待工作。參加端午文化節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層次高、人數多,聯絡接待工作要做到科學安全、熱情周到。聯絡接待工作由縣委辦公室牽頭抓總,縣政府機關事務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要積極參與,統籌做好聯絡接待工作。

(二)要搞好迎節慶項目建設和市容環境整治。要將辦節與項目建設、城市整理相結合,與文明縣城創建相結合,按照“綠、潔、暢、亮、美”的要求,確保建成一批文化、旅遊、交通、城建、園林等項目,使市容市貌明顯改觀,為端午文化節營造一流的節慶環境。5月份要集中開展好市容環境的整治,住建局要大力開展城市道路沿線景觀綠化、建築物綜合整治、燈光亮化、圍擋設置整治、店面招牌整治工作,城管局要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各相關部門都要想在前,抓在前,搶時間,搶工期,搶進度,確保端午文化節順利舉辦。

(三)要大力宣傳造勢。要堅持“全媒體、廣覆蓋、大影響”,為端午文化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城管局和相關單位要在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區各主要道路、公園廣場佈置廣告宣傳牌,為端午文化節營造簡樸、熱烈的節慶氛圍。宣傳牌和標語要至少提前一週佈置到位,同時要做到多而不亂,精而不雜。要堅持兩個宣傳主戰場一起抓,一是報紙、電視和電台等傳統媒體要組建宣傳專班,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開闢專版、專欄、專題;二是要積極調動縣內外新聞網站、知名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參與端午節宣傳,加強議題設置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端午文化節的各項籌備工作和節慶盛況。

(四)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逐一排查全縣各類安全生產隱患,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和治安綜合治理。要開展全面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治事故隱患。工商、質監、衞生等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營造安全和諧的節日氣氛。公安、交通、旅遊等部門要對車站、碼頭、機場等重要窗口進行專項檢查,嚴格規範交通秩序和客運經營秩序。

三、強化責任,統籌協調,確保端午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個工作組的牽頭縣領導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既要當指揮員,又要當戰鬥員。各工作專班要及時向領導小組或主管領導通報相關進展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報告、及時協調解決。

(二)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又要統籌兼顧、通力合作,不等不靠、不推不讓,確保各項籌備工作無縫對接、有效推進。要對照總體方案要求,進一步細化目標、明確責任,查漏補缺、強化措施,做到節奏緊湊,環環相扣,不掉鏈子、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切切實實各炒一盤菜、辦好一桌席、招待好客人。

(三)節儉辦節,文化惠民。今年的端午文化節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籌備工作中的每項具體工作、每個環節上都要做到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對每項工作都要多思考、使真勁,用新招。各責任單位一定要增強效率意識,科學組織,精心調度,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縣委關於轉變作風的各項要求,要把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的要求體現到辦節中去,堅持把節儉辦節、文化惠民貫穿於活動始終,力求在“辦節為民、簡約辦會、創新提升、突出實效”等方面取得實效。

同時,要統籌抓好當前各項工作,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為完成全年雙過半的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講話的如題目是《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

同學們,你們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也許,你們早已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母親節”送給媽媽小禮物,習慣了在“父親節”向爸爸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着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着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農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端午還被稱為端陽、重午、女兒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風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藴涵着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獨特的文化記憶。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後,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想用什麼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發展傳統節日習俗,創新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認識,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1

(甲)敬愛的老師,(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乙)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

(乙)端午節讓我們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生活在20__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但卻因為他的忠誠和仗義直言而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自投汨(mi)羅江。

(甲)當地百姓聽説屈原投江了,紛紛划船前來救助,把江米裝進竹筒,扔到水裏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久而久之,我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乙)滔滔汨(mi)羅水,悠悠數千年,屈原已去,但是他的愛國熱情卻已化成一座豐碑,牢牢地矗立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甲)也許,這古老的傳説你早已經聽過,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更遺憾的是,現代國人在越來越熟悉西方節日的同時,也在以更驚人的速度遺忘着自己的歷史、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

(乙)中國擁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瑰寶。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日新月異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合)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記憶,節日除了是一種習慣之外,更代表着文化和民族的認同。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傳統節日背後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積澱的是廣博的底藴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面對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作為後人,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自覺的做一個維護者和傳承者。從七夕的金鳳玉露,到重陽的登高賞菊,從秦腔的底藴(yun)悠綿,到京劇的唱唸坐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華夏浩繁的史帙(zhi)中顯得那樣熠熠(yi)生光、璀璨(cuican)奪目。我們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樑之材,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讓華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甲)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

(乙)謝謝大家!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

今天是5月25號,農曆五月八年級。到本週四,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的消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謝謝。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3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並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端午節是防疫節。端午節前後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淨化空氣。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和雄黃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還是美食節,以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繁多的粽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着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着一種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做好準備。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朋友們:

你們好!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在此佳節來臨之際,我祝所有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端午節節日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舉行的儀式或慶典。全民認同並參與,一年一度,周而復始。

我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源遠流長,藴涵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影響廣及東方,乃至世界。中國的節日文化,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國節日,從元日到除夕,計十四個,其中最盛大的節日是端午、中秋、年(春節)三節。

端午節起源,傳説多種。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當“夏至”,漢初定五月五為節日,為逐疫辟邪。唐宋時稱為“端午”(“五”“午”相通),別稱端陽節、重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成為端午節中國兩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殉國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鄉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紀念屈原。後演變用竹葉或葦葉代替竹筒並系以彩繩,即“粽子”。於是,端午節包粽子紀念屈原,為廣大人民所認同,兩千年來,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國左徒,世稱三閭大夫。他對內主張舉賢任能,改革弊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興邦強國。因遭讒臣嫉謗,被楚懷王蔬遠,後又放逐湘沅,雖輾轉艱辛,仍憂國憂民。聞秦軍攻破郢都,憂憤交加,投淚羅江以殉國難。屈原心繫國運民生,是愛國愛民的賢臣,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一生寫下《離騷》、《九章》、《九歌》等二十餘篇詩歌。屈原詩歌表現出強烈愛國精神,具有巨大藝術魅力,是高度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是中國古典文學遺產中的瑰寶。屈原和他的學生作品結集《楚辭》。《楚辭》與《詩經》並稱中演講稿國古典詩歌璀燦星空中“雙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離騷》,是中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眷戀故土的深摯感情和忠誠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質。《離騷》詩句優美,想象豐富,開中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創作手法之先河。詩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詩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哺育着中國一代又一代詩人和文學家。

屈原熱愛祖國,關懷人民,忠誠正直,信守芳潔,追求光明,捨生取義。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萬世、積厚流光的中華民族精神。

古往今來,端午節紀念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愛國情懷,已成華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共識,這就賦予端午節愛國主義情結,既“端午情結”。

我們永遠紀念中華民族之魂,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__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這一傳統佳節吧!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的時候,有些人家吃粽子,有些人家吃包子。

媽媽去上班的時候,對哥哥説:“吃完早飯,帶着彤彤去窯上。”我和哥哥,還有奶奶吃過早飯。哥哥就開始收拾他的作業,我在一旁看電視。哥哥收拾好後,我幫哥哥揹着書包,他騎着電動車,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窯上,我把書包放到牀上,就去樓上了。到廚房一看,他們都開始抱起來了。我看見桌子上有好多包好的粽子,再看看盆兒裏,還有剩了點兒粽子餡。

昨天,媽媽從家裏帶了一袋江米,爸爸又去城裏買了蜜棗和粽子葉。阿姨把江米和粽子葉泡了一晚上。

爸爸買的粽子葉太窄了,媽媽就拿了兩片粽子葉。我也想學,就對媽媽説:“媽媽你教我吧。”媽媽一邊給我做示範,一邊講包粽子的要領。

可是我總是學不會,這兩片粽子葉包不是合在一起,就是拿不住,都快被我弄壞了。

後來,媽媽讓我拿一片粽子葉學。右手拿葉子的根部,左手拿住離右手很近的位置,然後右手往裏一折。葉子的底部是尖尖,這樣裝東西就不容易漏了。

粽子餡裝滿後,把剩下的葉子往下一折。折過來後,往每個邊上折,這的時候不能有空隙。

粽子包好後,鍋里正在住着,看着鍋裏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真是難忘的一天。

端午節來歷的演講稿 篇1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xx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xx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這一傳統佳節吧!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zhongqiu/jyv3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