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國小生演講稿 >

大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

大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

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詩人説:“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民間説:“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極言誠信的重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學生關於誠信的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閲讀。

大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
大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篇1

誠信是心靈聖潔的鮮花,誠信是溝通心靈的橋樑。誠信陶冶着我們高尚的 情操,淨化了我們純潔的心靈,拓寬了我們博大的胸懷,帶給我們思想的啟迪。

誠信是我們每一位大學生做事之本,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孟子離婁上》有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意在告訴我們誠信滲透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故做人要誠實,不講假話,不欺騙,不作弊。短短一句話深深教育我們每一位學子要樹立誠信的信念,學會誠信學習,誠信做人。

很自然而然地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大學生肩負了重任——構建和諧校園。對,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每一位同學誠信做人,誠信學習,最重要的是建立誠信的學風、校風。在與學長、學姐接觸過程中,他們所説的誠信學風——如春風化雨,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有了一股為心中理想、目標努力拼搏,奮鬥前行的衝動感。與大學老師暢談人生,暢談校園,才知道誠信的校風是他們引以為傲的。那是因為誠信的校風嚴謹、文明、積極向上,為校園打造了一個濃厚的教育環境氛圍。

雖然我還只是大一的學生,但通過老師、學長學姐,我已經真正的體會了誠信的學風與校風。我們的校園就是一個温馨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們雖充當不同的角色,但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構建和諧校園。腦海中那一幕已深深定形——領導、老師為了我們的學習、生活,默默無聞,恪盡職守,無私奉獻;領導,老師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給予我們關愛,讓我們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同時周邊人描述的誠信學風、校風也讓我受益匪淺。是的,在一個集體組織中,我們始終應有一顆誠摯的心,一顆感恩的心,要學會做一個理解、尊敬、關心他人的好學生。與我們的老師站在同一隊伍中,團結一致,努力奮鬥。

每天早晨漫步在美麗的校園裏總會見到那些默默無聞的清潔工,見他們也那麼積極為構建和諧校園貢獻自己的時間時,我反省了。作為昌大的一名學子,我怎能置之度外?

構建和諧校園從小事做起,從撿垃圾做起,每天用微笑去面對校園裏的一切,用實際行動為更好更快的構建和諧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構建和諧校園是我們昌大領導、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正是這和諧校園的構建才能體現我們學子的誠信,體現我們與學校領導、老師團結一致,勤奮努力。 誠信的人生,和諧的校園,需要你、我她他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信任、坦誠相待,在學習工作中,兢兢業業,求真務實,認真對待學習工作中出現的難題;誠信的人生,和諧的校園告訴你我她,在考試中我們應堅持杜絕舞弊現象,用我們的誠實和實力給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也許在“誠信人生,和諧校園”這條路上有荊棘,有泥濘阻步,我相信這些都會因我們的堅韌而消滅的。親愛的昌大學子們讓我們共同把握在這個大家庭裏的每一天吧,讓我們朝着構建和諧校園的方向前進吧。真誠的希望我們的每一位學子誠信學習、誠信考試、誠信做人,也相信昌大的我們是誠實守信。構建和諧校園的主力軍,加油吧,我們可以的。

誠信的人生,和諧的校園。因為誠信,所以校園笑了。因為誠信,所以校園温馨······

大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x系xx班的學生,在這象徵着青春活力、充滿激情的六月,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有幸參加這次有關誠信話題的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 誠信,一次心靈的握手,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可卻流露出人與人相見時的禮儀。然而,在和諧社會裏,人與人互相共處還需要另一種更為高貴的禮儀,那就是——誠信。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乃至整個人類所公認的一種美德。如果提起誠信,也許每個人都會説很容易,不説謊話、辦實事,僅此而已。可是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與人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在關鍵關頭,又有幾個人能堅守住誠信呢?雖然,誠信二字是很簡單,但要做到就需要我們用心去實現了。

同學們,如果我們認真追憶曾經自己走過的每一步,相信一定會找出許多誠信的影子。小時候,家裏的長輩經常會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要守信用”。上學了,我們通過課本學到了魯迅先生所説的“誠信是為人之本”。今天,我們走進了大學校門,跨入了更高層次的文明禮堂,我們站在這裏讚美誠信、歌頌誠信,是因為它已經不緊緊只是停留在言語和書本之上那麼簡單。誠信,對於我們這些站在時代浪尖、即將接受社會洗禮的大學生更具有實際意義。 我國的一所大學關於誠信做過一次詳細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小部分同學在思想上出現了偏頗,他們認為誠信是“理想主義”,並不現實。其實,出現這種問題不足為怪,如果是經常關注新聞媒體,瀏覽互聯網頁的同學可能會觀察到,去年我們經常會看到關於“殤”類題材的報道。例如,“球殤”、“牛奶殤”、“論文殤”,後期還出現了“情殤”、“國殤”。是啊,為了金錢和利益,一些缺失誠信的人踢假球、賣有毒奶粉、抄襲學術論文,甚至有時還能看到一些大學生為了自己拖影而出、謀得一份好工作,不自覺地誇大簡歷、偽造獲獎證明,做一些投機取巧的事情。種種惡劣的行為確實讓國人為之傷心、讓我們這些大學生為之震驚。但這畢竟只是傷心,只是震撼,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生活的校園裏,誠信這一真實不欺的美德,像一顆長青樹依然紮根在你我心靈的深處。我們不會忘記,曾經接受過國家助學貸款、現已經走出校門的師兄、師姐,雖然剛參加工作工資相對微薄,但他們卻時刻提醒自我要省吃儉用、儘早還上貸款,好讓更多因為家境貧困的學子圓大學夢;我們不會忘記,曾經走出校外實習的學子們,雖然他們相對單位其他員工缺乏幹練,但真誠的話語,守信的言行,依然得到了用人單位對他們的讚譽,對我校的褒獎;我們不會忘記,這些在校大學生,也就是我們自己,一度肩並着肩、手拉着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甚至會聯想到在運動會接力賽場上,我們都會把自己的一棒交給隊友,併為他高呼加油時的目光。是誠信讓我們守住了諾言、是誠信讓我們收到了讚譽、是誠信讓我們彼此走的更近、更近。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和在座的很多同學一樣,憧憬着自己在學校期間能夠得到老師、同學們的信任;憧憬着自己走出校園後,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公司白領、甚至是企業家,圓了自己為國家的經濟騰飛貢獻力量的夢想。相信,大家也都看過央視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喬家大院》,劇中的喬致庸是真實活躍在我國清朝末年的山西晉商。當喬致庸年邁時,總結自己成功的祕訣,只是簡單概述為“不缺斤短兩,不以次充好,做生意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誠實守信”。對,無論是我們今天在學校立志讀書,還是將來走進社會建功立業,誠信這塊兒金字招牌應該永遠作為瑰寶、從我們的手中繼續讓它傳承下去,讓它永不退色。

身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泱泱大國的學子,我們從小就懂得“坐着讀書、站着做人”的道理。現在,我們在學校除了掌握知識之外,還要在學習和生活中注重培養自己的品德,鑄就人格。誠信為人,必能取信於人,立信於人,收穫的一定是朋友;誠信做事,必能韌如江流,動如海嘯,贏得的一定是信賴和尊重;誠信對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餒,安之不燥,使我們未來能夠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學們,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步履以歇息;誠信是力量,給疲憊的身心以補給;誠信更是我們做人處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給我們生命以支撐。讓我們敞開心扉,為社會、為你我、為身邊的人打開一扇窗户,用充滿誠信的心靈,握手!

大學生關於誠信演講稿篇3

大家好,十分的榮幸的站在這裏,能夠跟大家談談關於大學生誠信的問題。首先大家都看到了,我這張臉長得就像是一個大學生的臉,其次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家,我是不夠誠信的。但是作為一個不夠誠信的人,我怎麼站在這裏跟大家講講這個“又紅又正”的誠信呢?

我剛才説的我不夠誠信,那是按照社會的標準,但是就我自己的標準而言,我覺得我是一個誠信的人。首先我們要知道誠信的定義是什麼,我也沒查字典,但就我吃了這麼多大米飯的經驗來説,所謂誠信就是指一個人遵守承諾,説實話,不做偷雞摸狗的事情。我們不妨模仿蘇格拉底研究問題的方式,來探討一下誠信這個問題。好既然遵守承諾、説實話、不做偷雞摸狗的事就是受誠信,那麼假設同學借了我兩百的生活費,然後我只能一個星期吃饅頭就老乾媽,當我媽媽打電話問我生活的還好嗎的時候,我説好極了,吃好喝好睡好玩好。這時候你能夠説我不誠信嗎?所以誠信這個東西是要辯證的去看待的。下面我們就舉一個考試作弊的例子來詳細論述一下誠信問題。眾所周知,上大學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考試不能掛科。因為你的一切吃喝玩樂的基礎就是科科都過,但是考試並不是安排在吃喝玩樂的前面而是在吃喝玩樂之後,這可怎麼辦。。於是很多同學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作弊。從此老師和學生的戰爭便開始了。但是你能夠説一個考試作弊的學生一定是個不誠信的學生嗎?蘇格拉底説過“知善行善”的觀點,蘇格拉底認為,如果一個人口頭上説自己知道某個行為是善的,但卻不去做,甚至做着相反的事,説明他並不是真正的知道;一個人如果真的認識到善是什麼,就一定不會作惡。比如説,一個人口頭上説他知道誠實是一種善,但他卻在考試的時候作弊,這就説明在他心目中,考試得高分才是善,是比誠實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他才會考試作弊,因此,這個人根本沒有認識到誠實是善,如果他真的認識到誠實是善,就不會把考試得高分這件事擺在比誠實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古希臘智者派都是些律師、政客,他們全副心思都放在怎樣巧妙運用辯論和演講擊敗對手,哪怕把黑説成白,把是説成非也在所不惜,他們認為,只要能夠説服社會大多數人接受一個觀點,那麼這個觀點就成了真理。但我認為,是非絕不能根據社會上有多少人認同來判斷,辨別是非只能依靠人的理性。在人的靈魂裏面本來就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存在,依據這些原則就能正確認識是非。其實教育從來不應該給學生直接灌輸什麼觀點,而是要通過反覆提問、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理性中埋藏的這些基本原則,從而自己獲得辨別是非的能力。

但是既然上面説到既然認為作弊並不是不誠信,那麼為何作弊的時候好要擔驚受怕呢?如果一個人出現這種情況,説明他僅僅是從“社會慣例”的角度來理解不作弊這件事。他只知道作弊是社會規則所不允許的,他感到驚慌僅僅是因為害怕被別人發現。他認為只要不被抓到,作弊就是有好處的,即使長遠來看有害,但至少在眼下是有一定益處的(比如多得兩分就可以獲得嘉獎或免受懲罰),所以他才會冒着風險作弊。由此可見,他沒有真正認識到不作弊是出於善的要求,如果他真的通過自身的理性認識到誠實是一種善,他就會知道,不作弊並不僅僅是出於社會習俗的要求,不論是否被抓到,作弊都沒有任何好處,沒有任何理由去作弊。

我想通過上面的論述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並不想告訴大傢什麼,只是希望大家有自己的感悟。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正誤與否是需要大家的判斷的,我就不再多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xiaoxue/0nm4x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