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文明禮儀演講稿 >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精選4篇)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精選4篇)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 篇1

禮貌反映着一個人的教養和文明程度。現在我國正在構建和諧社會,文明禮貌是一個重要部分。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精選4篇)

心理學家亞德洛曾經去美國中部的一所大學演講,那些學生本來存心想跟他過不去,但看到臉上的笑容時,心裏便產生了好感。等到他演講完畢,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一個學生塞給他一張字條,上面寫着:亞德洛先生你的微笑把我們征服了。這就是微笑的力量,微笑可以化解人們之間的一些誤解與矛盾。

日本的經濟很發達,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日本仍然十分注重服務業人員的培訓,日本曾經辦了一種新式學校――禮貌訓練學校。許多公司把他的新僱員,尤其是年輕女職員派到禮貌訓練學校,學習如何對不同的敬語,如何接受名片,以及保持優雅的座姿,還教導如何禮貌歡送客人。

在我國的服務行業更需要的是禮貌待人,現在當你光顧商場鈎物時,服務員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當你要求想了解某商品時,他們也是隨手將商品扔在櫃枱上,然後冷冷地説,自己看。有過這麼一次經歷,下一次你還會光顧該商場嗎?為什麼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那麼受歡迎?原因在於他們的東西不僅質量有保證,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良好的服務態度。

如果説以上講的都是小事,那麼講文明禮貌涉及民族尊嚴問題總該是大事了吧。有一次李鴻章出使俄國,在公共場合吐了一口痰,結果被外國媒體大肆宣揚。吐一口痰多小的一件事,卻丟盡了國家的顏面,損害了民族的尊嚴還算小事嗎?現在許多華人出國旅遊,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不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在外國人心中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這與李鴻章在公共場合吐一口痰引起的效果有什麼兩樣?

赫爾岑曾經説過“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在生活,有些事會引起人們的爭吵,若矛盾雙方都互諒互讓,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們國家想要真正構建和諧社會,要從小事做起,從文明禮貌做起,和諧社會的建立就指日可待了。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 篇2

歌德説:“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由此可見,禮貌就是一種人們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樣子。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説:“不學禮,無以立”。或許是千年文化的“沒落”,或許是現代人們對“禮貌”意識的淡薄。以至於我們行走在大街上,隨時可聽見周圍傳來的罵聲;坐在安靜的圖書館中,側目便會看見打鬧的孩子們;站在公交車上,閉着眼便能聞到一對母女向周圍散發着的濃濃的火藥味……禮貌難道就這麼被人忽視了?不,不是的。禮貌是一個人的修養,是一個人的內涵,是一個民族從古到今的文明的沉澱,它隱藏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中,不會立刻就走。它只會靜靜地等待着你將它找到,將它拾起。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禮貌,並決定從根本上將它拋棄。那麼,這個人連他最起碼的工作——“學着做人”都很難完成。

説了這麼多,有些人不禁會問——怎樣做才算是有禮貌呢?其實,這並不難。愛默生曾説過:“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在這裏,“犧牲”一詞是指自己對“禮貌”二字的付出、行動。比如:你能在老師講課時認真傾聽;你能在與同學交流時微笑有禮;你能在家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些,都是禮貌的體現。

在當今社會中,禮貌對於我們來説很近,又很遠。這中間的遠近,只在一念之間。它的飄忽不定,令人感到恐慌——如果這個社會失去了禮貌,會變成什麼樣呢?或許是血腥的;或許是殘酷的;或許又退化到了原始社會……總之,是不可想象的。

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我認為,禮貌更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 篇3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大街小巷四處可見這“禮”的行為。但是,有的同學不講禮貌,滿口粗話,亂扔垃圾,有人上前去制止,但他們去不屑一顧地説:“懂禮貌有什麼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禮貌的好處。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增強蜀國的實力,特意去隆中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做他們的軍師。第一次去隆中,不巧諸葛亮外出,無法見到面。第二次去依然沒有碰上。第三次去隆中之前,張飛就大聲嚷道:“他若再不在,我就用麻繩把他綁來!”劉備聽了,立馬喝止,説:“我們要以理服人,要尊重諸葛亮”。説完,就冒着大雪,開始了第三次征程。來到諸葛亮家門口,卻看到諸葛亮在睡覺,於是他們就在門外靜候,只等諸葛亮睡醒。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打動,出師當了蜀國的軍師,為劉備立下一個又一個大功。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三顧茅廬。正是因為劉備的禮貌待人,才能請到諸葛亮,才能成就一番事業,這難道不是講禮貌的好處嗎?

還有一個例子能説明禮貌的好處,一羣畢業生去一家大公司面試。很多人在這家公司大廳等候,老闆差人給大家倒水喝,很多人都是隨手一接,放在桌上,唯有一位,他雙手接過水杯,還説了聲:“這麼大熱天,真是麻煩您了,謝謝!”正是這個細節,打動了老闆,通過了老闆的測試。所以他就是這羣大學生中唯一的錄用者。就是禮貌的一句話,使他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這不也是禮貌帶來的好處嗎?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同學們,一句善意、禮貌的話,就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反之,一句惡意、粗魯的話就可能給你帶去不幸得惡果。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學生吧,把中華“禮、仁”之美德傳承下去。

禮貌和禮儀演講稿2022 篇4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在進步,但許多人的思想道德卻在“退步”,不是原來的謙和寬容,而是粗魯自私的解決事情,也忘記了“禮貌待人”這個詞的原本模樣。

孔子曾説過:“不學禮,無以立。”是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性格迥異的人,而面對他們的唯一準則就是謙遜、禮貌待人。孔子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來要求自己的。

一次,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權奉魯國國君之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一個向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與宮敬權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去拜訪老子。老子聽聞,趕忙放下手中的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急趨向前,向老子行了弟子禮。入座後,老子問孔子為何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他這樣誠懇,便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獲取更多學問,與他帶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十分密切。而且不管是誰,他道德的的體現與本身地位與權勢絲毫沒有聯繫。禮貌待人並不是可以裝出來的一種行為,而應是非常普通地貫徹於人類生活中的習慣。

如果一個人足夠注重禮節,哪怕是在非常要緊的關頭,也會注重言行舉止。比如我們上冊教材中的《晏子使楚》一文中的晏子,就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在脣槍舌劍中也能不亂分寸,始終保持淡定的典範。文中的晏子用謙和禮貌的態度巧妙地還擊了出自楚王口中的使人顏面掃地的話語,這可謂是“禮貌待人”的一種最佳境界。

時間總是馬不停蹄地向前走,現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在我看來,“禮”被賦予了更多含義:是對父母的孝順,對老師的尊敬,還有對祖國的熱愛。留心觀察,會發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清晨,向老師問好的聲音聊聊無幾。升國旗時,樂聲比歌聲“宏亮”,這就屬於對祖國的“不禮貌”。生活中大多數還是好的一面,無論是地鐵、火車、公交車上都能看到好心人彬彬有禮地讓座,這是一種禮貌待人的詮釋。

雖然社會仍在持續發展、改變,但不要忘記禮貌待人是人生的基本準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wenming/wgr8o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