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母親節演講稿 >

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

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

有一種愛是無私的奉獻,有一種愛是偉大的付出,有一種愛是不求回報也是永遠都無法回報的,這就是濃濃的,無邊的母愛。正值母親節來臨之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xx年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歡迎參考。

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
20xx年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篇1

一提到母愛,不知為何心情竟會一陣凝重。曾經寫過許多文章,給花、給海、給友誼,給愛情。而對母親的愛,卻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聲的枯井。

成長的歷程大抵都是如此,從校園走上社會,不知不覺中離家越來越遠,我們忙工作,忙朋友聚會,忙找對象,往往忽略了身後那雙期盼的眼睛。當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小孩,繁雜的瑣事更是絆住了腿。我們已經不由自主在心裏篡改了“家”的定義,而在母親心裏,你永遠是她長不大的孩子。

詩人洛夫在他的詩歌中這樣描繪到:母親卑微如青苔/莊嚴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聲/堅如千年的寒玉/舉目時/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時/她是莽莽大地。母親的一生是一次愛的航行,不管風雨如何剝蝕,她總是掏心吐哺,護衞我們安好。感情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而母愛,更是恩深似海,她把一生中最好的東西都留給我們,對我們卻無慾無求。母親的偉大凝結了我們的血肉,母親的偉大塑造了我們的靈魂,而我們能做到的,能夠回報的,除了生活中細微的關懷和問候外,只有默然和虔誠的感恩。

感恩母親,給了我生命,讓我有機會親歷了人生所有的悲愁和喜樂。在悲傷時您是慰藉,在沮喪時您是希望,在軟弱時您是力量。

感恩母親,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幾十年如一日地陪伴我,指引我。母親的諄諄教導,讓我懂得了愛和感恩。正是母親賦予了我如此可貴的品質,我才能以正確的心態來面對生活。試問,一個不懂得感恩母親,感恩愛的人,怎麼可能會有積極和負責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和工作?

最後,感謝集團組織了這場活動,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讓我有機會在這樣的場合裏表達自己的心聲。讓我們繼續吟誦這首動人的詩歌吧: 母親是我生長的根 我是母親理想的果。

我長大了 母親的黑髮卻似楓葉上的寒霜 星星點點閃着銀光。

我深深地吻着那些歲月的痕跡 捧掬我一顆心獻給您。

願芳香醇厚的甜蜜縈繞您的生活 願我銀鈴般的笑聲盈滿您的眉間 願我全部的祝福揉進您的心田。

一片綠葉飽含它對根的情誼 一首頌歌濃縮我對您的敬愛 讓您心中的花朵盛開如雲 讓芬芳伴您走過悠悠歲月。

20xx年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親》。

一個女人,無論她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還是普普通通的鄉野村婦,只要她是一位母親,她就不愧擁有“偉大”這樣的稱號!

任何一個人的生命都來自母親,母親是我們生命的載體,是我們永久的無邊無際的港灣。

一個新的生命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母親承受了懷孕的艱難,分娩的陣痛,只因她是母親,無怨無悔。

這是作為母性最原始最偉大的人格體現。她們承擔着繁衍後代的巨大重任,推動着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

一個母親不但要承受生育的苦痛,還要擔負養育後代的艱辛。我們每一個人,從科學家、名人到凡夫俗子,那一個不是在母愛深深下成長。我們的每一個起步,每一此奔跑,每一點進步都滲透着母親的淚和血汗。

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逢,意恐遲遲歸”,這都是母親慈愛的寫照。母親的囑託和牽掛伴隨我們長夜苦讀,伴隨我們人生的漫漫征途。無論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創造了多少的業績,在母親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能和母親的博愛相提並論。

母親是山麓、是源泉,我們兒女則是從山麓的懷中流淌出的大江長河!

母親是深海,我們兒女則是雀躍在深海中的朵朵浪花! 母親是大地,我們兒女則是賴以生存的小樹和草芽!

母親是高遠深隧的天幕,我們兒女則是天幕呵護下的星星和五彩的霞! 母親是不朽的太陽,給了我們所有温暖的陽光! 母親是長鞭,教會我們識別是非醜惡!

母親是一切,是母親給了我們一切!沒有母親就沒有我們,就沒有我們的一切。因此,我們都應感恩母親,感恩母愛。

孔子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故事,留給後人更多的是孔子對母親顏氏的感激。孔子母親顏氏,30歲出頭就白了鬢髮,為了孔子上學日夜操勞。儘管家境貧寒,孔母非常重視對孔子的教育。母親顏氏教孔子識字,7歲時將他送到晏平仲的私塾學習,後來又將他送到外祖父顏襄那裏,隨外祖父學習多年。

在母恩浩蕩的關懷下,造就了一代聖人。孔子24歲時,母親與世長辭。孔子十分傷感,將母親與父親合葬後,服喪三年,時時感念母恩,不勝悲哀。假如沒有孔子母親顏氏辛勤為兒子操勞,就不會有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也就不會給我們後人留下這麼豐厚的文化遺產。

如果我們能有所成就,那是因為有深深的母愛相攜,如果我們能平安幸福的生活,那就是母親的期望。一個母親為兒女付出所有,不圖任何回報。

也許,我們將來會在商場廝殺;也許,我們將來會在職場上拼搏;無論在那,母親纖長的絲始終牽掛着我們。無論我們走了多遠,永遠也走不出母親愛的心房,母愛的眼簾。

我們的母親,為我們操勞一生,有的已經白髮蒼蒼,有的病痛纏身,有的身軀佝僂步履蹣跚。而我們平時都是一直在為自己的事情忙碌,老説沒有時間,“三八”婦女節是屬於婦女的節日,也是屬於我們母親的節日。

我們不能做很多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對母親説:“媽媽,我愛您!媽媽,謝謝您!媽媽,祝您節日快樂,福壽安康!”

在此,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倖福健康而快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xx年關於感恩母親節的演講稿篇3

母親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親近也最崇敬的人,可是真的要形容於筆端,就不是那麼容易,生怕用我這支拙筆寫不好,反而失了其真性、散了其芬芳。

常聽得很多人寫自己母親的時候,都願意説“我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聽着這話,不羨慕也不妒嫉,因為我也可以這樣説。

母親對我們的愛,隨處可見,因而在孩子心中也就習以為常。我很小的時候,覺得母親總是批評我們,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總是嘮嘮叨叨,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從沒有感覺到母親也愛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種從小就懂事的孩子。

記得在我稍長大了以後,有一次看過一篇關於教育子女的文章,大概是在《父母必讀》裏面,講到了家長不要總是批評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那時,我就很是生母親的氣,並且暗暗發誓,我將來對小孩子可不像你這樣。可是,到自己有了女兒,並且自覺不自覺地對女兒千叮嚀、萬囑咐,其嘮叨程度並不下於母親,甚至有時還大動肝火的時候,才真正開始理解和體味母親的艱辛。

我的母親出生在一個在當時算作比較富裕的家庭裏,他的父親又很開明,所以我母親從小讀過私塾,上過學堂。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讀書人,所以我母親讀過很多的一些書。可是在那個年代“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她的父親又英年早逝,家裏再沒有人支持一個女孩子繼續讀書,十幾歲就退學回家學做家務了。

讀書——是我母親一生的嚮往。所以母親很重視我們的學習。也常用一些古語,“頭懸樑,錐刺股”之類,對我們進行重火力地強聒。可是那時的我們,哪裏能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把這些都當耳旁風了。記得我們小時候,母親明明要分派我們去挑水,看到我們在讀書,就寧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擾我們。母親説“看書看一半的時候,是不可以打擾的”。母親不會挑水,所以母親挑水的姿勢很特別,總是把握不好兩邊水桶的平衡,就用兩隻手擎着前面的扁擔,弓着腰,很吃力的樣子。小時候,我們不會體諒和愛戴母親,反而覺得很好笑。有時候還惡作劇,看到母親要叫我們,就馬上拿起書裝樣子。

我的母親十分勤勞和樂觀,無論生活怎麼艱辛,母親總能以十分的熱情忍耐着,從不抱怨。那是我們小的時候,家裏人多吃不飽,母親就到處開地,種瓜、種菜,幹得義不容辭。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糧食吃,土地很寶貴,哪裏有空地呢。母親種瓜的地,多是臉盆大小的。而這也都是母親一點兒一點兒造出來的。母親常常是在石頭空兒裏造地。有時無法用钁頭刨,只能用钁頭掏兩下,把泥掏鬆了,然後用手翻撿着裏面的小石頭,再用手撿掉裏面的草根,而裏面的大一點的石頭,母親就把它撿到外面放着,然後坐下來,耐心細緻地壘地邊兒。有時候,看到這塊地的土薄了點兒,母親就用手一抔一抔地從別處抔一些來補充。母親的臉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覺得泥土是髒東西,還不時地用滿是泥土的手弄頭髮。我的母親竟能和泥土這樣的親和。

母親造的地,時常是一塊地只能種一顆瓜苗,母親也很滿足。母親在造地的時候,還喜歡給我們背兒歌:“小螞蟻愛勞動,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糧食搬進洞,舒舒服服過一冬”。

其實母親也是在激勵自己,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做着這些事情。母親總是任勞任怨,從沒有煩躁的臉色。有時割草把手割破了,鮮血直流,回家找塊破布一纏,再繼續割。這些情景我記憶猶新,可作為小孩子,我們從來沒有體貼過母親,也沒有多想什麼,一切的一切都覺得是那麼的天經地義。只是在我長大了以後,時常想:母親也是女人,母親也年輕過,在母親那麼年輕的時候,竟有如此強烈的家庭責任感和堅韌精神。母親在爆裂的陽光下開地、種瓜,用手抔泥土的時候,顯然沒有顧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堅挺的支撐是孩子們的温飽。現在有時候,看着母親那雙粗糙的手,我內心非常的憐惜。

母親做事情總是很有興致,很細緻,能從艱難中找到樂趣。比如,哪顆瓜苗長出幾個瓜,都要挨個兒用稱稱出來,還不時地誇耀着。家裏的母雞都各有自己的名字,紅雞、白雞、大眼雞。哪個母雞一年下了多少個蛋,有時都記在本子上。母親的記事本子叫“家庭日用帳”,總是掛在牆上。家裏的東西放在那裏,總是有條不紊,信手拈來。時常是給鄰居們也提供了很多方便。

我的母親從小在優裕的環境里長大,可是後來那樣艱苦的生活,母親應付自如,從沒有畏難發愁的情緒。從學挑水、學推磨、學結網開始,母親會做所有別人會做的和不會做的家務活。記得我們小時候,母親為了給我們做制服衣服,就到處去託樣子,用紙剪下來。以後就照樣子剪裁。每逢過年,母親總是先做鄰居家孩子的衣服,做好了還親自送去,把剩下的布條兒,都一一包好送去,還要説好多客氣話。做得不好啊,湊合着穿啊等等。其實,在母親心裏不是客氣話,是真的對自己不滿意。因為母親總覺得自己的剪裁技術沒“經師”。這在母親心裏或許也是個遺憾,以至於後來社會上到處都是“剪裁培訓班”的時候,母親還興致勃勃地要去學習,那時母親已經55歲之多了。

我母親總是這樣,能為別人行個方便,能為別人做點事情,很快樂。

母親種瓜種菜,真的是很拿手。當時是生活所迫,而現在倒真成了母親的癖好了。母親現在已經77歲高齡,可是院子裏種得滿滿的菜蔬。進了母親的院落,蔬菜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一方韭菜,一方菠菜,還有芸豆、黃瓜、老白、萵苣、香菜,應有盡有。都按季節更替着。母親逢人就説“俺的菜可沒打農藥啊”,我們都取笑母親,“看啊,媽媽又開始做廣告了”。

每逢節假日,我們都回家的時候,母親就早早的把菜摘好、束好。一方面要給我們,另一方面也借我們的腿為她出去分送。有一次,我們都回家,看到一束一束水靈靈的蔬菜,我妹妹説“媽,這菜給我好嗎?母親馬上説“好啊,謝謝”。這一句話把我們笑得前仰後合。一是我們母親説話總是很正式的,從沒有這樣風趣過;二是自己辛辛苦苦種的菜,別人拿走了,還要謝謝。事後想起來還覺得好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muqin/xm30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