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

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精神之“鈣”不可缺,為民宗旨不可丟,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黨員幹部。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歡迎大家閲讀。

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
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篇1

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羣眾、服務羣眾的鮮活歷史。正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且創造性地貫徹於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貫徹於黨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動中,我們黨才得到最廣大人民羣眾的真誠擁護。

然而,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財富的豐富、辦公條件的改善、執政環境的優化,有的黨員幹部發生角色錯位,由“公僕”變為“主人”,從根本上脱離了羣眾;有的黨員幹部不關心羣眾,對羣眾反映的問題漠不關心、久拖不辦,從感情上傷害了羣眾。

中央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及時啟動了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程序,果斷部署在全黨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及時、相當關鍵,體現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羣眾情懷、憂患意識。

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以羣眾的語言跟羣眾交流,擺正自己,放下姿態,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通過深刻剖析在貫徹羣眾路線中存在的“四風”問題,擺正同人民羣眾的關係,知道“我是誰”;藉助鮮活有效的活動載體,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認真傾聽羣眾呼聲,始終與羣眾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走進羣眾固化為自覺的常態行為,一切為了羣眾着想,弄懂“為了誰”。通過紮實有效的實踐活動,增強宗旨意識,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篇2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內容和載體是不同的。現在我們處在新世紀新階段,當大多數農民羣眾基本上解決了温飽問題之後,他們的需求便發生了變化;城鎮居民基本實現了初步小康之後,他們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基層黨組織應當立足於人民羣眾的需求而提供服務,隨着人民羣眾的需求的改變而改變,以更好地踐行黨的根本宗旨。

第一,人民羣眾的需求與時俱進,應當在實踐中增強服務羣眾的意識和能力。發展才是硬道理,聯繫服務羣眾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對象是“人民羣眾”,而人民羣眾面臨的問題、需求,不是靜止不變的,是會隨着情況的變化、時代的變遷而會不斷變化、日趨複雜。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服務者們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增強服務人民羣眾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應對和解決人民羣眾新情況、新形勢下的問題和需求,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孫政才同志通過對聯繫點的實地走訪調研,收集和聽取各方意見,交流分析全面總結而得出結論:增強服務人民羣眾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人民羣眾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應當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羣眾的能力。基層黨組織應擺脱以往單一的、至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利用基層黨組織分佈的廣泛性、深入羣眾的優越性,全方位寬領域感受人民羣眾的需求。以全新的影響力吸引羣眾、團結羣眾,實現在服務中凝聚羣眾、在引導中帶領羣眾、在示範中組織羣眾。這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羣眾擁護和支持、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之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在如何把握羣眾的需求,增強服務羣眾的能力。

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上應當密切聯繫羣眾、充分發揮黨員和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在方式方法上要既依靠羣眾又教育和引導羣眾,不斷提高羣眾的覺悟,堅定羣眾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增強服務人民羣眾的意識和能力,就是堅持黨的羣眾路線根本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羣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但還有少數黨員幹部對聯繫服務羣眾實踐教育活動認識不足,甚至認為這些都是形式化、走過場,不當回事,不放在心上。我們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健康發展。

黨員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眾發言稿篇3

黨的以來,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堅持黨的宗旨意識的重要性。特別是今年6月18日,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堅持羣眾路線、如何判斷黨堅持了羣眾路線、怎樣堅持黨的羣眾路線等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刻的闡述。

深入學習貫徹的重要講話精神,既需要我們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更需要我們不斷強化羣眾觀念,增強宗旨意識,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言行。而要真正達到增強宗旨意識的目的,首先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充分認識黨的宗旨與黨的性質的內在統一性。《中國共產黨章程》一開頭就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章中關於黨的性質的概括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統一的整體。我們黨的階級基礎是中國工人階級,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他們的意願和主張集中體現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他們的根本利益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國共產黨為完成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而奮鬥,就是為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奮鬥,同時也是為全體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而奮鬥。因此,黨的性質決定了我們黨必須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上,要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這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標誌。正因為黨具有上述本質利益,才能成為而且必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的領導核心。丟掉了黨的宗旨,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黨的性質,也就談不上堅持羣眾路線了。

二是要深刻理解黨的宗旨與黨的發展壯大的內在聯繫性。早在1944年9月,毛澤東同志就曾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4月,又進一步強調:“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羣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鄧小平同志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總是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點和歸宿。xx同志也多次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xx同志在黨的報告中又進一步明確:“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在多次講話中強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羣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維護工人階級和全國各民族的利益作為黨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踐已經證明,我們也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我們黨90多年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史。正如所説的那樣:“密切聯繫羣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決定着黨的事業的成敗。”因此,學習領會的系列講話精神,就必須正確理解黨的宗旨與黨的發展歷史的聯繫。

三是要全面把握黨的宗旨內涵的豐富性。黨的根本宗旨貫穿於黨的一切活動中,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的內涵,其主要體現在制定和執行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於是我們黨提出了符合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和路線。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我們黨便根據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建國初期及時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又根據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及時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並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出了我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黨的同樣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發展目標與改革目標一起規劃、把發展任務與改革任務一同部署,提出了“兩個全面”的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兩個加快”的任務,即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夢”的論述,並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不同時期的宗旨內涵,無一不是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受到了人民羣眾的歡迎,得到了人民羣眾的擁護,因而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了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四是要不斷強化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的思想。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因此,我們每一個黨員,不管是在領導崗位,還是在平凡崗位,都要心繫羣眾,牢固樹立羣眾觀念,樹立公僕觀念,樹立服務觀念,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時刻牢記羣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時刻把人民羣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想問題、辦事情、定政策、做計劃,都要把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考慮人民羣眾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答應不答應。同時,要進一步拓寬與羣眾聯繫的渠道,做到思想上尊重羣眾,情感上貼近羣眾,行動上深入羣眾,工作上依靠羣眾,時刻傾聽羣眾的呼聲,及時瞭解羣眾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把黨的宗旨貫徹到制定和實施的決策部署中,體現到關心羣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上。正如所説的那樣:“我們要實現黨的確定的奮鬥目標和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全黨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目的“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為實現黨的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鬥。”所以,我們如果不能很好地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不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放棄“從羣眾中來、到羣眾去”的優良傳統,顛倒與人民羣眾的關係,脱離人民羣眾,就從根本上背離了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初衷,最終一定會被人民羣眾所拋棄。

五是要牢固樹立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的權力觀。中國共產黨人的權力觀是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領導幹部職務越高,權力越大,擔負的責任就越大,人民羣眾對你的要求也就越高。俗話説“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這既是對從政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領導者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因此,我們每個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必須養成為人民服務、向羣眾負責、遇事同羣眾商量、和羣眾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風,樹立權力就是責任、領導就是服務的觀念,不能把權力看成是個人地位的象徵,更不能把羣眾利益拋置腦後而自以為是。

我們手中的權力,只是代表為人民服務的職責,是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手段,而不是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工具,更不是抬高自己身價和地位的砝碼。這正如多次強調的那樣:“我們所有黨員和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絕不允許搞任何形式的以權謀私。”所以,我們學習的系列講話精神,增強宗旨意識,就必須破除“官本位”思想,在思想上、行動上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紮實工作,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當好人民公僕,堅持勤政為民,把掌權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用權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不用權力搞庸俗的人際關係,克服權力使用上的隨意性、專斷性,防止權力與責任脱離,切實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權力運用廉潔高效,符合廣大人民羣眾的意志和利益,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總之,我們學習貫徹的系列講話精神,毫不動搖地堅持羣眾路線,不斷增強宗旨意識,不僅要把握宗旨的深刻內涵,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實踐宗旨,更加牢固地樹立羣眾觀點,始終以羣眾為師,虛心向羣眾學習,尊重羣眾首創精神,充分調動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立足本職做出一流業績的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oeno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