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精選5篇)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精選5篇)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精選5篇)

大家好!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靈魂,國家的支撐。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正是依靠這種民族精神,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保持着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創造了綿延不絕、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正是依靠這種民族精神,我們才能夠眾志成城,戰勝5·12大地震,才能夠在大災後舉辦了一屆空前成功的奧運會。這一切,與我們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偉大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僅要體現在精神上,更要見諸於具體行動中,從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從而使民族精神在校園中發揚光大,具體要求大家做到:

見到老師問聲好,不管是不是認識的老師,都應該面帶微笑、停下腳步,給每位老師帶來親切的問候。相信在帶給老師暖意的同時,你也會獲得快樂的回報;與同學相處時要少些唯我獨尊的霸氣,多些關懷與幫助,善於捕捉他人的優點,多發現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步步為營。爭做老師與同學眼中的紳士與淑女,繼承併發揚自古以來尊師重道、善待他人的民族精神。

下課後,能自覺保持學校優良的學習環境,走廊上、陽台上、樓梯口、操場上,少些喧鬧、少些追逐奔跑的身影,多些朗朗的讀書聲,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讓學校成為學習交流的寶地。勤奮學習、沉穩善思也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民族精神也體現在勤儉節約上,不管是在學校用餐還是在家中用餐,千萬不能任性妄為,傾倒大量的飯菜,浪費糧食,要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上凝聚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

講衞生,勤勞動是體現一個民族素質的重要部分,不損壞學校的公物,不亂採摘花朵樹葉,不亂丟廢紙果殼,不隨意吐痰、踐踏草坪,同時還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惡意破壞,主動幫助打掃衞生的同學,保持齊心協力,使映照在藍天下的彩中校園變得更加亮麗如新。

老師同學們,弘揚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而是沉甸甸的責任。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求每個人恪盡職守、和諧進取;就是要求我們文明守紀、努力求學。如何抓住新的機遇,如何迎接新的挑戰,如何經受新的考驗,如何開拓新的未來,這對於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而言,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肩負的使命,而且任重道遠。我們有責任將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並在新的世紀裏不斷髮揚光大。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民族精神,爭做好少年》。

“中國”,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裏都是一個神聖的字眼,“祖國”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都是一個親切的詞彙。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生命之源泉、情感之歸宿、奮鬥之動力。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歷經無數次危機,是什麼力量使其維繫不墜?是什麼力量把56個兄弟民族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是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我們是新世紀的學生,浴血奮戰、硝煙瀰漫的戰火已離我們久遠;但是,國旗,這新中國的象徵;國歌,這一中國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時空,延續着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凝聚着新中國的豪情壯志。

同學們,

我們不會忘記,當體育健兒登上領獎台,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那滿含淚花的凝視裏,那自豪激昂的“起來”聲中,那挺直腰桿、溢滿喜悦的容顏上,流露的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那“起來、起來”的吶喊,鼓舞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新一代不斷創新,激勵着每一個炎黃子孫自強不息。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一次面對莊嚴的五星紅旗,你的心底一定湧動着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為進一步在廣大少年兒童中弘揚和培育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全國少工委號召我們進一步深入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結合我校的情況,我們各中隊要積極開展系列活動,如愛國歌曲大家學、愛國知識大家記等。

老師、同學們,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上不屈的中華魂!讓我們高揚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旗幟,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去刻苦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祖國,爭做弘揚民族精神的好少年!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民族精神牢記心頭》。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在此佳節來臨之際,我祝大家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我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源遠流長,藴涵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影響廣及東方,乃至世界。中國的節日文化,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國傳統節日,從元日到除夕,計十四個,其中最盛大的節日是端午、中秋、春節三節。

端午節的起源,傳説多種。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別稱端陽節、重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成為端午節中國兩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殉國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鄉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紀念屈原。後演變用竹葉或葦葉代替竹筒並系以彩繩,即“粽子”。於是,端午節包粽子紀念屈原,為廣大人民所認同,兩千年來,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屈原心繫國運民生,是愛國愛民的賢臣,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一生寫下《離騷》、《九章》、《九歌》等二十餘篇詩歌。屈原詩歌表現出強烈愛國精神,具有巨大藝術魅力,是中國古典文學遺產中的瑰寶。屈原和他的學生作品結集《楚辭》。《楚辭》與《詩經》並稱中國古典詩歌璀燦星空中“雙子星座”。

屈原熱愛祖國,關懷人民,忠誠正直,追求光明,捨生取義。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萬世、積厚流光的中華民族精神。古往今來,端午節紀念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愛國情懷,已成華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共識,這就賦予端午節愛國主義情結,既“端午情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得以傳承和發揚吧!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預備(4)班的範嘉晨。

奧運會已離我們而去,世博會姍姍而來。作為東道主,我們都應走進世博,服務世博。世博會的主旋律是宣揚文化的先進性、科技的進步性、精神的純潔性、人性的向善性和社會的和-諧性。1851年,在倫敦“水晶宮”,第一屆世界博覽會開幕。一個彈丸小國,因為維多利亞女王的思想解放,成就了一場工業革命,使英國成了世界第一強國。201X年,上海贏得了201X年世博會舉辦權!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主題表達了“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突顯出中國“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的積極追求。上海世博會關注城市的發展與和-諧,注重經濟的交流與文化融合。它是一個舞台,是各國展示軟實力的舞台;它是一個契機,是中華民族實現新的騰飛的契機。

在201X年的3月份,我的國小班主任讓我參加了“讓世博會傾聽百萬青少年的心聲”這個活動。當時,我在建言獻策卡上寫下了我的建言,我的建言是:我是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隨着上海世博會的到來,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想世博會時可以設立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的展區,用他們為上海現代化建設付出努力時的一些圖片作一個專門展覽,讓世界瞭解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外來務工人員的貢獻。我參加了活動後,剛開始一點消息也沒有,石沉大海,便逐漸遺忘了這件事情。直到201X年10月份,我才得知自己的建言進入了十佳,我當時接到通知後十分激動!我後來在香港廣場參加了建言遞交儀式頒獎活動,心裏十分自豪。

在參與世博的活動中,我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世博會對上海、對中國發展的意義,激發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將更加熱情地參與到世博活動中去,結合我的建言,尊重外來務工人員,對所有建設上海的勞動者懷着一份敬意;同時,積極參與迎世博的相關活動,以實際行動宣傳世博、服務世博!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世博添彩!

民族精神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xx班的。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在10月xx日,我們即將迎來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節,是因為與久久同音,而且九在個位數中又是數,所以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因此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節。

當今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因此,我們也更需要做到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但我們卻經常會看到,一位老人蹣跚擠上公共汽車,周圍的人卻佔着位置視而不顧;有時老人坐在你旁邊,你會出現一種討厭的表情;有時在路上見到老人也會很遠地走開。

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身邊的老人們獻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在日常的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一些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的慰藉,給他們打個電話多問候幾句,週末抽些時間去多陪陪他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願敬老成為日常,愛老成為習慣。

我們多少次把愛老敬老掛在嘴邊,但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只要稍有不順心就對長輩大發雷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長輩都不熱愛,還能對其他的人充滿愛心嗎?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當我們老了,也許我們也會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也許也會一遍遍重複話,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這樣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是得到子孫經常的問候還是長久的無人問津,是孩子的陪伴還是時鐘滴答的孤寂。

我相信,幾十年後的我們,一定是想受到子女的關心,他人的尊敬以及關愛。所以,我希望在即將到來的重陽節,同學們能夠做到愛老,敬老,讓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尊敬與關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nmx0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