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

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

指出,要深進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鳴。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
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篇1

我們常説,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在經濟發展上創造奇蹟,也要在精神文化上書寫輝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煥發什麼樣的精氣神,才能引領思潮、凝聚共識、攻堅克難?在追逐中國夢的偉大奮鬥中,弘揚什麼樣的價值觀,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強大?

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發展起來以後的中國,對精神信仰、倫理道德、社會風尚的關注更甚以往,對主流價值和共同信念的歸屬感尤為強烈。倒地老人“扶還是不扶”的熱烈討論,折射出人們對道德良知的珍視與焦灼;教育公平、就業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為輿論焦點,道出了人們對社會規則的態度和期望;構建現代文明的國家理念,體現了為公民營造踏實的幸福感、讓國家鑄就更強軟實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發展需要價值導航,三個“倡導”的指導要求,正對應這三個層面的時代要求,可謂大勢所趨、正當其時。這是黨的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發熱議、產生認同、贏得共鳴的原因所在。

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後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失去了理想信仰,內心沒有約束,行為沒有顧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丟失了主導價值,沒有了明確準則,衝破了道德底線,再豐裕的物質生活,也難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中國夢的重要內涵,就是在尋求國家的價值內核、實現社會的共同理想、構建國民的精神家園。在這樣的意義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生奮鬥的夢想之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鈣,是當代中國的興國之魂。從知與行的角度,發掘每個人心底藴藏的善良道德意願、道德情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社會羣體和個人的意識,外化為羣體和個人的行為規範,才能產生凝聚力、煥發戰鬥力,夯實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礎。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同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和偉大成就聯繫起來,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聯繫起來,我們就能不斷形成更加廣泛的價值認同,不僅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

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篇2

神州百年,滄海橫流。如果説有什麼理想能夠始終將億萬中國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設現代國家、實現民族復興。正因如此,黨的報告將“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我們國家的價值目標,並將之置於“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首要層面。

時光的年輪,銘刻着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艱辛步履。面對瓜剖豆析的悲慘命運、山河破碎的慘痛經歷,無數仁人志士為強國夢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構成了中國近代史一條悲愴激昂的主線。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在歲月長河中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骨氣與底氣的源泉。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一代人,理應自覺承續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不斷汲取開拓創新、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河沒水小河干”,樸素的道理告訴人們,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正因此,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國家層面標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刻度。“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從這個意義出發,處於前所未有大變革、大發展時期的中國,尤其離不開這一理想信念來引領思潮、凝聚共識,守望共同精神家園。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樣、觀念多變的時代推進改革,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國家有目標,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會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涵,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正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在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等方面逐步展開後的價值訴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向導航,深化改革的價值共識才能夠形成,攻堅克難的精神動力才能夠凝聚,“改什麼怎麼改”的國家意志才能夠明確。

“行百里者半九十”,離夢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戰越艱鉅,前行的腳步也須更堅定。我們必須清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將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不會一帆風順,更難一蹴而就。惟其艱辛、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強國夢想融於個人奮鬥,中國必將以強國之姿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關於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言稿篇3

當今中國,價值觀念日益多元,行為選擇日益多樣,核心價值觀擔負的祛惡揚善、激濁揚清任務更顯艱鉅。方此之際,更需以實幹實行論英雄,堅決避免坐而論道、凌空蹈虛的誤區。試想,如果幹部一邊暢言法治,一邊卻在具體工作中罔顧民意,法治中國豈不是空中樓閣?如果有人一邊高談誠信,一邊卻依然製假售假,誠信中國如何建立?如果熱衷於誇誇其談、沉迷於作秀表演,説一套做一套,核心價值觀就會在花架子、擺樣子中散落迷失。

“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孚人之理。”愈是抽象理念,愈加需要具體落實,愈是知易行難,愈加需要踏實踐行。在這個意義上,只有知行合一,才有核心價值觀的發揚光大。“不體認,便如電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車,陸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昭之不易,踐之尤難。惟孜孜體認、不懈躬行,核心價值觀才能於深厚的社會基礎中植根,於人人踐行的良好風氣中勃發。大到傳承傳統文化、發揚時代精神,小到扶起“摔倒的道德”、紓解廣場舞困境,行動是最好的落實。人人認同,付諸行動,整個社會才能暢享核心價值觀帶來的風氣之變。

有什麼樣的價值認知,就有什麼樣的精神追求和奮鬥目標。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着積極的價值認知,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價值認同,不管是道德至上,還是羣體至上,無不顯示出對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的強烈作用力和影響力,左右着社會和人民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追求。正是這樣的社會價值觀,指引着中華民族不管是在何種境況下都能戰勝危難,不斷前行,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團結愛國、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國家形象的塑造、社會力量的凝聚、個人價值的實現,都需要社會羣體認同的價值觀做引領。這樣的價值觀,反映了國家、社會、個人的精神狀態、理想信念、良好形象,是全社會共同的追求、根本的目標。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走到今天,面對社會轉型、利益調整、認知分化的新格局,面對實現夢想、民族復興、人民富裕的新訴求,提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進一步凝聚力量、贏得共識、產生認同具有積極作用。而黨的所提出的“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認識,勾繪出一個國家的價值內核、一個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國民的精神家園,在全社會所產生的強烈共鳴已可見一斑。

一個沒有精神追求和價值信仰的國度,無以立國。國家如此,社會如此,個人也如此。人無信而無立,信就是符合道德的精神追求,就是符合主導的價值判斷,一個失信之人就不會被社會認同,不會被羣體認可,不會被親友接受,又怎能立業、立人?由此,從國家層面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個體精神價值需求,這對於樹立價值追求,強化精神認同,紓解內心焦慮,排遣精神空虛,可以有效起到規範羣體和個人行為的作用。

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價值精神,又彰顯了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精神面貌,是知與行、繼承與創新、目標與結果、倡導與規範的有效統一。這裏既有傳統的家國情懷、故土情結的體現,也有仁信、義利的美德,既有民主法意的彰顯,也有幸福富強的追求,無不是民族精神和社會價值的反映,無不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追求和價值理念。

精神之綱已經確立,價值之帆已經張揚。如何使精神之綱更具戰鬥力,價值之帆更具凝聚力,關鍵在你我的具體言行,在於自覺用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言、立行、立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4rzje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