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即興演講稿 >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課前時間作為課堂時間的必要延伸,對於提高課堂效率至關重要。許多教師都願意拿這課前時間來讓學生們做個短小的演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希望能幫到你喲。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篇一

我的童年,沒有高級玩具,沒有美味的零食,有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快樂、廣闊的天地,自由的空氣。在兒時的記憶裏,最讓我自豪的還是那段當小書攤老闆的經歷。——題記

昨天帶兒子回賓居老家看望父母,小鎮的四方街旁邊有條彎曲而狹長的石板小巷(當地人稱呼它牛角巷),走過這條小巷,彷彿穿越了“時間隧道”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時光。在這條小巷的深處曾經有一個小書攤,小書攤的老闆就是兒時的我。

小時候我最喜歡去外婆家玩,因為外公喜歡看書,他經常會去縣城的新華書店買回幾本小人書(又稱連環畫,用線條勾畫出黑白圖畫並配有簡短文字描述,有巴掌那麼大小,便於攜帶)看,等外公看完之後,他拗不過我的央求就只得送給我看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那個物質和精神文化都匱乏的年代,手裏能擁有一本小人書是很稀罕的,你也就多了一份在小夥伴們面前炫耀的資本,它會讓你贏得好人緣。一兩年下來我居然積攢了有五十多本小人書,這些小人書裏有外公最愛看的《水滸傳》、《三國演義》、《岳家小將》等,也有我們小孩子愛看的《西遊記》、《少林寺》、《平原槍聲》等。這些小人書我已經翻閲了很多遍,丟在箱子裏覺得怪可惜,於是在國小三年級暑假的某一天我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決定到街上擺一個小書攤,把這些小人書租給其他小朋友看,擺小書攤的目的基於兩個考慮,一是讓更多的小朋友分享到小人書所帶來的樂趣,二是順便可以掙到一些零花錢。説幹就幹,於是在一個趕集的街天我的小書攤正式營業了。

那天早早的吃過午飯,我就把家裏所有的小人書整整齊齊的放到小揹簍裏,然後揹着小揹簍來到街上,把攤位選擇在相對背靜不擁擠但人流量較大的那條石板小巷,這條小巷在當時很有名氣,在八十年代初期常常有很多人聚在那裏進行手錶、自行車的二手交易,聽説更早的時候還有人在那裏倒賣糧票什麼的呢。

小巷深處一户人家屋檐下的台階位置正適合擺小書攤,我用一張塑料布鋪在地上,然後把那些小人書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上面,我則坐在旁邊收錢,看一本小人書一般收費兩分錢,厚一點的收三分錢一本,彩色的漫畫書如《葫蘆兄弟》、《恐龍特級克塞號》等則收費五分錢一本。這樣,我的小書攤算是正式開張了。那天生意出奇的火爆,原以為小人書嘛只有小孩子才會來租看,沒想到很多路過的大人也會停下腳步蹲在小書攤前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是來趕集約好在那等人(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手機,不方便聯繫),他們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順便租一兩本小人書來看。這麼説來,我的小書攤不僅起到鄉村文化傳播的作用,對某些人來説還起到了聯絡站的作用啊。工作第一天,居然掙到了一塊多錢,一塊錢在那個年代可不算小數目呀,心裏真是美滋滋的。但由於那天只是我一個人獨自去擺小書攤,看書的人又比較多,因疏忽大意有一本小人書不見了,被人偷了,心裏不免有些心疼,所以在後來我又請妹妹來我的小書攤“打工”幫忙照看,掙的錢除付給妹妹“工資”後,大部份交給父母替我保管起來,一小部分用於購買新的小人書用於擴大經營小書攤,一小部分則作為自己的零花錢。

我的小書攤除非遇到颳風下雨天不出攤外,每逢趕集天都按時擺攤的,有時候偶爾去晚了還會有些小朋友在那裏眼巴巴的等着呢。我的小書攤規模最大的時候小人書差不多有一百本左右,而且書的種類還比較豐富,有歷史故事、武打、戰鬥故事、神話、童話故事、科幻等,有時候遇到一本精彩好看的小人書還要排隊一個等一個的看呢。

暑假結束的時候,我竟然靠這個小書攤攢夠了我的學費,這讓我很有成就感。現在回想童年往事,忽然有點兒感慨:我原來是很會做生意的嘛。一直認為自己當個小小的公務員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畢竟端的是鐵飯碗。自認為人愚鈍,不善交際,更不會看人臉色,做事有點古板,做生意肯定不成功。此刻憶起往事,忽然覺得是不是看扁了自己呢?假如出來闖蕩,會不會也能創出一番事業?呵呵,不想了,還是為這段童年趣事驕傲着吧。

這個小書攤就這樣一直襬到我國小畢業。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小人書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今,在街上早已看不到小書攤了,就連書店也不再賣小人書了,網吧和電子遊戲室的喧鬧代替了曾經輝煌過的小書攤。以前的孩子,在小人書的世界裏憧憬着我們的未來;現在的孩子,卻在兇殺和暴力充斥的電腦遊戲中游戲着他們的童年。是的,小人書是不幸的,它終究無法逃脱衰亡的歷史,這也許是時代進步的緣故吧。

今天,我又回到了這裏,小巷裏所有的房屋、石板路、擺書攤的台階都沒有任何變化,唯一缺憾的是沒有了先前的喧鬧,不見了當年的小書攤,當年擺攤的小老闆此刻雖然站在這裏,卻已是為人夫、為人父了。當年來小書攤看書的小讀者們,你可曾懷念過這個小書攤呢?莫名的非常期曾經屬於這裏的所有時光能一下子全部回來,如果可以,讓我重回那個時光中的任何一天,一天就好。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篇二

每天東昇西落的那顆金色星球,我將它稱之為第一個太陽,而我又將“法律”視作人類的第二個太陽。第一個太陽賦予大地於光明和温暖,但是,這第二個太陽又何嘗不是呢?

有人説,世界本無所謂黑暗,只是缺少陽光的照射罷了。

我想,那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時期也許是人類社會最黑暗,最缺少陽光的時候,在人類社會經歷了黑暗中摸爬滾打一路走來的時候,可見黑暗之中有許多“小星星”在閃耀着,漸漸地,這點微弱的光指引着人類邁向文明、和平的發展道路,但僅憑這點點微光還遠遠不夠,因為黑暗也在一點點地吞噬着這僅有的聖光,雖然那若隱若現的星點之中,不乏有個人的私心利慾,但是那些微光最終會在那無盡的黑暗中漸漸消亡,留下來的,依舊在天空中閃耀着的就是無數小星星匯聚而成的“金色太陽”。

“如果法律是非正義的,它就不能存在”這是古羅馬的奧古斯丁所講的。

有人説,法律是死的,是死板的,是冷酷無情的。列寧講過一句話:憲法,就是寫着人民權利的紙。我不得不承認,這“紙”的確是死的,但是,法律它本身就是活的,他永遠活在每一個具有正義感的人的內心深處。法律不是死板的,卻是靈活的,是自由的象徵,讀了斯賓諾莎的一句話你就明白了: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我承認,法律是無情的,是冷酷的,法律像鐵鎖一般,有些人千方百計想打開法律所禁止的東西,一旦打開,卻發現自己已犯下無法挽回的罪責,法律對罪大惡極之人自然是冷酷無情,對非正義的行為更是嚴厲的審判和懲罰。

就像意大利的阿奎那所講的:法律的真正目地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

如果説,人的一生必讀的一本書,那非法律莫屬;如果説,世界走向和平的根本需要一種規則,那毋庸置疑是法律。

講了這麼多之後,也許你會想着買幾本法律書籍來讀一讀,這種想法是好的,我們應該瞭解法律,學習法律,學習法律就等於給自己灌輸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意識,我們不僅要學習,更應該讓這“太陽”的光芒照進我們的心裏,就像陽光普照大地。

我們的社會需要太陽,需要法律,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話,我更願意把法律與上帝相提並論。

“法律”這個偉大而又無畏的鋼鐵戰士,我們應該為之頌歌,更應該感謝和銘記那些與非正義作鬥爭的人們,他們在戰鬥,就如同法律在戰鬥,法律像正義人心中的一頭小憩的神獸,只要稍稍嗅到一絲一毫非正義的存在,就會覺醒,就會與之戰鬥。

也許我們沒有時時刻刻的在談論法律,但我們卻時時刻刻地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之中,當有人想傷害或損壞我們或我們利益的時候,那些不法之人都要三思,因為他們藏匿在黑暗中的醜惡嘴臉都將在太陽的聖光之下變得一覽無餘。

伯爾曼曾説: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蜕變成狂言。

如果説,將我們的心靈比作一方土地,那麼這土地種下的應是法律的種子,當這種子生根發芽之時,你脆弱的心靈無形之中也多了一層保護。

人的心靈本是黑暗的,只是缺少陽光的照射罷了。

知法,學法,懂法,讓法律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和一生的信仰。

敞開心扉,讓陽光普照大地。

語文課前演講5分鐘篇三

因幾句口角,陝西張智偉、郭亮和王雲璋3位花季少年便對女乞丐李文蘭施以長時間的暴打凌辱;而當受害者拖着受傷的身體尋求幫助時,人們表現出了驚人的麻木:衞生院值班醫生眼見其渾身是傷,卻不採取任何診治措施;派出所接到報警後三個小時才派了名司機去處理,村支書非但不採取救治措施,反與派出所商量如何將李送出轄區之外……於是,一條有望得救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新華社8月5日報道)……

一、

很顯然,張智偉等人的殘暴是令人髮指的。即便面對“孩子”這樣一個無比廣闊的羣體,張智偉等人僅僅是極端的個例,但人們還是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如今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或許一切都緣於偶然,我們甚至可以進行這樣的設想:如果“孩子們”沒有喝酒,他們就不會酒後“鬧事”了,如果“孩子們”後來沒有找到李文蘭,也就不會再發生“乞丐之死”了……

但偶然之外的必然是當我們的孩子們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習慣於將自己擺放在高位將旁人視為卑微的時候,他們也就喪失了對生命最起碼的敬畏之心,於是旁人的生命的尊嚴和價值也就隨之貶化。我不知道,當孩子們用菜籽杆插進李文蘭的下身的時候,在他們眼中,作為乞丐的李文蘭是否僅僅是一隻螞蟻——在很多的孩子的遊戲中,屠戮螞蟻的方式往往是用最小的一個手指頭掐死它,或者是抬高腳,然後狠命下跺。

如果説,人之初,性本善,那麼善花是如何結出惡果呢?

其實,在中國很多的歷史時段,對人的蔑視是有傳統的,比如説,文革時,孩子們鬥“反動老子”是革命的光榮,於是光榮的事業允許最卑劣的方式。而在當代中國,當國民的“生命意識”普遍高漲的時候,“先朝遺風”同樣還會時不時的趁虛而入。

在“乞丐之死”事件發生地二里鎮,醫生將乞丐李文蘭推開了,派出所片警將乞丐李文蘭給推開了,村支書將乞丐李文蘭給推開了,於是他們將李文蘭最後生的希望也給推開了,然後就有了供人談資的“乞丐之死”——所有的人都在強調李文蘭的“乞丐”身份,“乞丐”意味着什麼?乞丐就意味着如同一隻螞蟻?而螞蟻就意味着該死?

——這就是張智偉等孩子的生活土壤。

三、

和李文蘭事件相似的是孫志剛案。

孫志剛,這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僅僅因為隨身沒帶身份證而被收容,接着被打死。人們因此而出離憤怒:一個人的生命竟是這樣輕易地被剝奪,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被剝奪呢?

孫志剛案,人們可以清楚地將憤怒傾瀉到某些執法者身上,而面對李文蘭的慘死,我們多少又有點迷惘,因為,這一次,施暴者僅僅是幾個花季少年,縱容助虐者僅僅是和我們相似的“凡夫俗子”。

於是,誰能拍着胸脯保證,當你面對着“乞丐”李文蘭的求援時,你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四、

在一場戰爭中,一位戰士不幸犧牲。他的妻子在他的墓碑上寫上了這樣兩句話:“對全世界來説,你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對我來説,你就是整個世界。”

讀到上面這段文字很久之後,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一張廣泛流傳的照片:在得知李文蘭的死後,她的丈夫,她的兒子在痛苦流涕。只有這個時候,我才異常清醒地認識到,所謂的乞丐,是一個丈夫的妻子,是一個兒子的母親,是一個家庭的全部的世界。

標籤: 語文課 演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xing/44q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