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即興演講稿 >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精選6篇)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精選6篇)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 篇1

從前,有一個非常善良的 好人在樹林裏走着。突然,他聽到灌木叢中發出了奇怪的聲音,像是某個動物垂死的慘叫。他不能見死不救!畢竟,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好人。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精選6篇)

於是,他回過身翻看灌木,驚訝的看到了一條蛇!那條蛇捲曲着身子,緊緊的纏繞住了一隻青蛙,蛇正準備張開大口把青蛙吞進去。

“啊!救不救青蛙呢?”好人有些猶豫:“如果救了青蛙,蛇就捱餓了;如果不救青蛙,它一定會被蛇吃掉啦!”

好人轉身離開,走了兩步又退了回來,青蛙的慘叫讓他善良的心無比難過。這種偶遇也許就是上天的安排呢,此時此刻,他就是青蛙的救世主!

好人突然充滿了使命感,他覺得自己的行動變得越發神聖,他暗下決心要救青蛙一命!

“放開那隻青蛙!”好人用一根木棍兒指着蛇的頭説:“否則,我可要親自動手了!”

蛇看了看好人,冷冷一笑,然後説道:“你要把它從我這奪走嗎?你可知道,我已經餓了很久,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才把它抓住!此刻,它不再是一隻青蛙。它是我的性命,你真要狠心奪走我的命嗎?”

“這……”好人變的不知所措了,這條蛇説的好有道理,甚至無懈可擊。好人又看了看可憐的青蛙,希望它也説點什麼來打動自己。

青蛙被蛇纏的緊緊的,它已經接近窒息,但是它不想放棄這最後的機會,於是它鼓着眼睛辯解道:“嘎……”

好人歎了一口氣,轉身準備離開。蛇得意的冷冷一笑,張嘴把青蛙吞進了肚裏。

“撲稜稜!”一隻老鷹從樹上俯衝下來,一下撲到蛇身上!蛇和老鷹扭打在一起,蛇用身子纏住了老鷹的爪子,脖子卻被老鷹緊緊的抓住。

這一切都被好人看了個正着,好人不能見死不救,於是他對鷹説道:“放開那條蛇!”

鷹看了看好人,微微一笑,然後説道:“你要把它從我這奪走嗎?你可知道,我已經餓了很久,我用盡了最後的力氣才把它抓住!此刻,它不再是一隻青蛙——哦,不對,不好意思,我説錯了,應該是蛇。恩,它不再是一條蛇,它是我的性命,你真要狠心奪走我的命嗎?”

“這……”好人愣住了,然後對蛇説道:“這是你的詞兒!很有道理,我贊同。”説完,好人打算離開。

蛇扭動身軀掙扎着朝好人喊道:“還記得那隻青蛙嗎?它就在我的肚子裏!青蛙犧牲了自己使得我的生命得以延續,它把如此寶貴的東西交給了我,我多麼希望自己有能力保護好它啊!你知道嗎?它當初是隻是一個小蝌蚪,遊在池塘裏到處找媽媽;它歷經艱難險阻逐漸長大,居然神奇的長出了四條腿變成了小青蛙!生命是多麼的輝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

好人和老鷹都聽的入了神,蛇趁機又扭了扭身子吐了吐舌頭繼續説:“今天,如果我死了,那麼青蛙美麗的生命也就等同於白白犧牲了,它的死將會毫無價值和意義!這簡直是暴殄天物啊!這就如同一個鮮豔無比的氣球握在你的手裏,你用針輕輕的一刺,嘭的一聲,它消失了,就好像從沒有存在過……好人啊,你會那麼殘忍嗎?”

“這……”好人又愣住了,這條蛇説的好感人啊,簡直是情真意切。雖然老鷹有些不情願,但是在好人的壓力下,蛇還是被放走了。

“今天收穫可真大,救了一條蛇兩次,救了一隻青蛙一次!” 好人邊走邊想,很是得意。正在這時,前方出現一隻大老虎,攔住了好人的去路。

好人並沒有害怕,因為他已經成竹在胸想好了台詞兒。好人走上前朝老虎微微一笑説道:“生命是多麼的輝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

沒等好人説完,老虎呼的一聲撲了過來咬斷了好人的脖子結束了他的生命。老虎舔了舔嘴角新鮮的血液説道:“你説的也許很對,不過我真的很餓,生命是如此的好吃!”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 篇2

有一個叫高陽應的人打算蓋一所房子。

他請來了很多的工人去伐樹,剛砍回來的樹木堆在院子裏,他就對木匠説:“現在木材已經齊了,一根都不少,你可以動工了。”

木匠説:“不行啊!這些木材都是剛伐回來的,還沒幹,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會被壓彎。用新砍下來的濕木料蓋房子,剛蓋成雖然看起來挺牢固,可是過些日子就要倒塌了。”

高陽應説:“照你的話,我這房子倒是保險壞不了?因為日後木材會越幹越硬,泥土會越幹越輕,以越來越硬的木材承擔越來越輕的泥土,房子自然就壞不了。”

木匠無話可答,只得聽從他的吩咐去做。

高陽應的房子剛蓋成的時候看起來也還不錯,以後果然倒塌了。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 篇3

一天,有一條小蛇讓獵鷹抓住,小蛇求饒説:“求您放過我吧!”

獵鷹對小蛇説:“放過你,放過你我吃什麼?”

小蛇對獵鷹説:“我知道有一個蛇窩,裏面住着很多的小蛇,可以供你食用,我會帶您去,請您不要吃掉我。”

獵鷹答應了小蛇,小蛇一路帶着獵鷹來到了一個蛇窩,裏面果然有很多剛出生不久的小蛇。

獵鷹高興的將所有的蛇吃掉,並抓住了帶它來蛇窩的小蛇,小蛇害怕的説:“你要幹什麼?”

獵鷹説:“當然是把你吃掉了。”

小蛇大聲的説:“你不是説過只要我帶你來蛇窩你就不吃掉我麼!”

獵鷹大笑起來説:“哪有鷹不吃蛇的。”

説完,便一口把小蛇吞了下去。

人應該心存善念,小蛇為了自保出賣同類,害死了更多的生命,害人終害己,最終自己也丟了性命。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 篇4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眼睛最值錢》。

我喜歡假日的時候去逛古董市場,因為會遇上許多古董的行家,偶爾也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寶物。

日子久了以後,認識了一些賣古董的攤販和一些古董的收藏家,我逐漸發現到,買古董的人比賣古董的還要內行,有許多賣古董的人甚至對古董一無所知,只把它當成一般的貨物。

舉個例子,有一天我在一個賣壺的小販攤子上,看到時大彬的仿製茗壺,時大彬是中國明朝最偉大的紫砂壺作者。眼前那一把壺雖是仿製品,卻做得十分精美。

“多少錢?”我問。

“三千元。”小販説。

“假的也賣這麼貴。”

“什麼假的?當然是真的啦!”

“時大彬是誰,你知道嗎?”

“當然知道了,這一把是他親手賣給我的。”小販面不改色地説。

對於這樣的古董攤販,我們只有無言以對了。

因此,買古董的人,眼裏只有古董,價錢是不太在乎的,賣古董的人,眼裏只有金錢,他們才不在乎古董的價值。

例如一個明朝宣德的香爐,古董商是五千元批到的,他只要一萬元就會賣,才不管那香爐的好壞,真正懂宣德香爐的人以一萬元買到,可能一轉手就以五十萬元賣出了。

有一次,我和一個買古董的人蹲在小攤前看一尊魏晉的銅佛,他突然嚴肅地對我説:“説真的,我們的眼睛最值錢!”

“為什麼?”

他説:“因為只有眼睛才能辨認真假、判別年代、分出美醜,所以,買古董的人,要先鍛鍊自己的眼睛,有了好眼睛,就不會受騙上當了。”

“我們的眼睛最值錢”這句話講得真好,別人花十萬才能買到的古董,我們花一萬就買到了,我們那一次的眼光,價值正是九萬。還有什麼古董比這個更值錢呢?

因此,我們去逛古董商場,是對眼睛的一種學習。我喜歡中國台灣話把古董商説成是“古物商”,把古董攤子叫做“古物堆”,我們去找古董,正是在古物堆的破銅爛鐵中尋找我們失落的那一對值錢的眼睛。

生活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在凡俗的生活中追尋更永恆的價值,不也是在找回那失落的眼睛嗎?

只要找到值錢的眼睛不只能找到最好的古物,也可以進而見及生命的真相了。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去拜在一位師父的門下,希望師父教他認識人生的真相。

師父只教他灑掃、泡茶、接待賓客,閒暇的時候就用來靜心,並觀看這個世界。

弟子過幾天就會問師父:“師父呀!您什麼時候才能教我人生的真相呢?”

又過了一陣子,弟子更着急了,問師父:“師父呀!你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告訴我人生的真相呢?”

師父被問煩了,拿一個石頭交給他,對他説:“你拿這個石頭到菜市場去估價,只要瞭解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它。”

在菜市場裏,有兩個人想買這個石頭。有一個人出價十元,另一個出價二十元,第一個是要買回去做秤錘,第二個是要買回去做硯台。

弟子把石頭帶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這個石頭有人出價二十元。”

師父叫他把石頭帶到賣玉石的市場去,只要瞭解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它。

在玉石市場,有人出價到五十萬元,因為那石頭看起來非常稀有。

弟子把石頭帶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這個石頭在玉石市場有人出價五十萬。”

師父:“好!現在你把這石頭帶到鑽石市場去,只要估量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它。”

弟子欣喜若狂地跑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聽鑽石市場人説,這是一塊最完美的鑽石,有人開價五千萬呢!”

師父説:“沒錯!這是最完美的鑽石,可是隻有用鑽石的眼睛才能看見它的價值。你每天追着我問:什麼才是人生的真相,用菜市場的眼睛、玉石市場的眼睛,和鑽石市場的眼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同的,你到底想用什麼的眼睛來了解人生呢?你要先鍛鍊的是鑽石眼睛,而不是不斷的追問呀!”

弟子聽了,就心開意解地開悟了。

我們大部分的人,窮盡一生在奔馳追求,希望尋找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物,卻很少有人瞭解,我們的眼睛才是最有價值的。

有價值的眼睛看見了山,山就有了價值。

有價值的眼睛看見了海,海就有了價值。

有價值的眼睛看見了陽光,陽光就有了價值,因此禪師才説:“日照一隅,也是國寶。”

太陽所照耀到的每一個角落,都像國寶一樣的珍貴,這種深刻的見解,只有好眼睛的人才能體會呀!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 篇5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刀尖上盛開智慧》。

朱元璋這人,可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少有大志。他很可憐,小時候,父母雙亡,到處乞討;乞討不下去了,又去皇覺寺當一介小沙彌,木魚經卷,阿彌陀佛。

最後,沙彌也當不成了,就木魚一扔,佛經一燒,拿起屠刀,開始革命。

幾十年的刀光劍影,幾十年的血雨腥風,幾十年的浴血奮戰,朱元璋的企業做大了,自己也弄把老闆椅,往宮殿上一擺,朝上一坐,建立明朝,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那感覺特爽,特舒服,也特得意。尤其看到滿朝大臣,頂禮膜拜,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朱元璋高興得險些血壓升高。當然,得意歸得意,仍得壓在心中,仍得一臉莊重:皇帝,得有皇帝的樣兒,不能張狂。

這樣憋,是能把人憋瘋的。

朱皇帝終於選擇了個時機,將內心的得意,狠狠地釋放了一把。

那次,是去看一座未完成的宮殿。到了宮門,朱元璋手一揮,告訴警衞,都別跟着,我自己進去隨便轉轉。於是,扔下警衞員們,揹着手,走進了宮殿。

顯然,宮殿還沒修好,但也快竣工了。宮殿很高大,很富麗,很堂皇,朱皇帝看了,很爽氣。

朱元璋一高興,就想起自己打江山的事,兩種得意摞在一塊,更加得意。左右看看,警衞沒來,自己一人,就捋着鬍鬚,得意地自言自語:“我本來拿着刀子沿江剽掠,只想安安穩穩當個強盜,沒想到,一不小心,竟弄出這麼大的家業。”説完,忍不住嘎嘎嘎大笑一陣。

笑完,終究不放心,抬頭一看,臉色煞白。

原來,果然有人。

那個人,是個老頭,就騎在宮殿樑間,正在塗漆,顯然是個漆匠。此時,他目不斜視,正在聚精會神於手中的工作。朱元璋的話,他好像沒聽見。

朱元璋眼睛裏,笑意沒有了,射出白亮亮的光,刀子一樣。他想,自己今天説的話,要是傳出去,不等於自己承認自己的土匪出身,百姓知道今天這事,該如何看自己;大臣知道後,該如何看待自己。

朱元璋這傢伙,殺個人,於他而言,猶如碾死一隻螞蟻,他的那些大功臣,哪一個不是他舉起刀咔嚓咔嚓排頭砍過去的,又哪裏在乎一個老頭子?於是,他抬起頭,對着樑上喊:“哎,那位,你下來。”

上面的人仍沒朝下望,一心一意,繼續着手裏的活兒。

朱元璋臉上的肉顫了兩下,放大聲音,對着上面大喊:“你下來。”

那人仍忙着刷漆,理也不理。

宮外的警衞們聽到喊聲,都跑進來,對着樑上大喊:“老頭子,聖上讓你下來。”眾人的嗓門,猶如炸雷,老頭聽清了,慢慢溜下來,問:“喊什麼?”

大家説:“聖上叫你。”

老頭點點頭,忙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道:“臣人老耳聾,沒聽清聖上呼喚,望恕死罪。”

朱元璋聽了,寡白的臉色和緩下來,心裏一陣輕鬆,人一輕鬆,態度就好了,呵呵大笑,望望左右道:“如此高齡,如此辛勞,理應獎賞。”讓人拿來二十兩銀子,賞給老人,擺出一副親民的樣子。內心裏,卻長長吁了口氣:這樣個聾子,能聽清什麼?

老人接過銀子,忙叩頭稱謝,起身後慢慢出了宮門,擦了把汗,也暗暗噓了口氣。只有他知道,朱元璋的話,他聽了個十足十,一句不落。也只有他知道,自己一點兒也不聾,耳聰目明。他更明白,今天,自己等於是在刀尖下鑽過來的,撿了一條命。

老人是裝聾,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人生哲理五分鐘演講稿 篇6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變障礙為台階》。

《論語·陽貨》第一則,記載的是陽貨和孔子之間的一次交鋒:陽貨希望孔子出山,幫助自己,但孔子自小討厭陽貨,長大後看到陽貨陪臣執國命,更是厭惡他。

陽貨是有架子的,他不會親自登門拜見孔子。他也知道,孔子是看不上他的,不會主動投懷送抱。但陽貨畢竟是陽貨,他是有手段的。他先放出風聲,要孔子去見他。但孔子不傻,不去見。陽貨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條計策:他趁孔子不在家,派人送給孔子一隻蒸熟的小豬。

按孟子的説法,按照吉禮,“大夫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瞰孔子之亡(出門在外)也,而饋孔子蒸豚。”朱熹説:“瞰孔子之亡而歸之豚,欲令孔子來拜而見之也。”他就是想用一隻蒸熟的小豬換得孔子的回拜。

孔子回到家,看見陽貨派人送來的小豬,就明白陽貨的意思了。陽貨給孔子出了兩難題目:去拜訪吧,就等於投靠,陽貨可以以此散佈言論,造成孔子和他合作的社會影響;不去吧,違背周禮,不用説孔子本人不願違背周禮,陽貨也可以藉此打擊孔子,敗壞他的聲譽。

但這種小難題哪裏能難倒孔子?破解之道其實就在眼前:操斧伐柯其則不遠——就用陽貨的辦法:孔子也打聽到他何時不在家,並趁機去拜見他。

可不巧得很——也可以説是巧得很——孔子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陽貨!

孔子一看是陽貨大夫的車馬,自然是趕緊轉彎避開,而陽貨一見孔子的來路,以及對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樣子,也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很生氣,加上此時的他權勢煊赫,説話的口氣也衝:別躲!過來!我有話對你説!

孔子只好轉回來,走近陽貨。陽貨説:“一個人藏起自己的才能而聽任國家混亂,可以叫仁嗎?”

道理很正派,孔子無奈,只好説:“不可。”

“那麼,本來喜歡從政卻屢次錯過機會,可以叫智嗎?”

説得也對,孔子只好又回答:“不可。”

孔子顯然不願和陽貨直接衝突,面駁陽貨,所以恭恭敬敬順着他説。但是,他的兩個“不可”,很明顯是敷衍,是虛與委蛇。陽貨當然也能聽出來,但孔子態度既然如此恭敬,他也無從發作。

末了,陽貨説:“日月流逝,時不我待啊!”

潛台詞是:孔先生,您已經五十歲的人了!您還有幾次機會?

我相信,陽貨最後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孔子,觸及了孔子心中蟄伏二十來年的從政之夢。孔子心中的堅冰開始融化:“好吧,我準備出仕了。”

這段對話非常精彩,孔子也不是不願做官,而是不願到破壞政治秩序的陽貨那裏做官。所以,不見陽貨,是“義”;不得已去拜見陽貨,是“禮”;等陽貨不在家才去拜,是“權”;路上碰見了也就恭敬相見,不願意做的太決絕,是“毋必毋固”。陽貨每一問,孔子必答,是陽貨説得在理,孔子據理答覆而不辯解,是謙遜而又不屈服。

即便是孔子這樣超凡脱俗之人,一生之中也免不了和一些難纏的人糾葛難解。這無需抱怨,我們可以像孔子那樣,把生命歷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小人,都看成是我們註定要經受的磨練。其實,任何一個障礙,換個角度看,也是一個高度,假如你不能高過障礙,甚至比障礙還低,只能與障礙平視,甚至仰視,障礙就是峭壁,擋住你前進之路。但是,假如你高過你的障礙,可以俯視障礙,就可以在障礙面前抬腳,把它踩在腳下,此時,障礙就變成了台階,抬舉着我們攀升。

面對陽貨的咄咄逼人,孔子的表現是唯唯諾諾而不辯——孔子終究不會去陽貨那裏為官,卻也無需在此一爭高低。

戰勝小人的祕訣是:不是要鬥得過小人,而是要高得過小人。

三十多年前,十七歲的孔子在輕視他的陽貨面前不爭不辯、轉身離去,陽貨那時就已經成了他眼中的台階,更何況今天。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xing/03pd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