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演講技巧 >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精選17篇)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精選17篇)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精選17篇)

人,因為美德而變得美麗。社會,因為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更繽紛。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國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般感染着我們,打動着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稱。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親的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親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媽媽”吳菊萍嗎?沒錯,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路過”而救下一名兩歲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從九層高樓墜落下去。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倒,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兩歲女童的生命。這一驚險的一幕感動了成千上萬億人,有的人稱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的人稱她是“英雄”。

我也做過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學坐的車上,發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説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並沒有説什麼,但她的臉上卻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着每個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

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蹟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華美德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着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2

各位老同志、朋友們:大家好!我首先想起了毛澤東的一首《重陽》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確人生易老,轉瞬間不知不覺就快到了退休年齡了。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豐收季節裏,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老人節。

九九重陽節,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隆重聚會,提前慶祝我們中華民族的又一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時期,今天是我們的節日,明天就是你們的到來,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阻擋。過去我們大家以滿腔的熱血、無私的奉獻、勤奮的工作,為農行工作和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也為農行的改革和發展付出了辛勤勞動,有的同志還在農行:“撤銷網點、減員增效”的精神感召下,把自己心愛的崗位讓給年輕的同志,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使農行減輕了負擔,達到了改革的目的,今天我們能座在這裏座談享受農行改革發展的成果,也是大家年青時奉獻的回報。沒有我們這些老同志就沒有農行的今天,這些老同志對農行功不可沒,尊重老同志就是尊重農行的歷史,愛護老同志就是愛護農行寶貴財富。

現在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達1.78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達13.3%預計到20xx年我國老年人將達2.48億,社會各界都在提倡尊老敬老愛老的新風尚,尊老敬老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重老同志,關愛老人,幫助老人也成了社會風氣,沒有老人的幸福,就沒有社會的幸福,今天會議我們還要成立老幹部協會,把老幹部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建立互相溝通信息的平台,組織老同志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讓這些老同志真正償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靠,老有所樂的滋味,開開心心地,愉快地過好每一天。

夕陽無限好,九九重陽歡,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十月金秋,果實飄香。在這重陽節到來之際,我祝願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明年再相會。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3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13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4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9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

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5

每年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成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星期天的下午,我做完作業後,就去馬路對面的廣場跑步,剛來到斑馬線,就看到一位老爺爺持着枴杖正要過馬路,他用艱難的腳步向前走,一輛汽車從遠方緩緩駛來,按着喇叭,一點也沒讓禮的意思,我以閃電般的速度衝到老爺爺的'身邊,把老爺爺拉了回來,老爺爺説:“謝謝你啦,小朋友!”我摸摸頭,羞澀的説:“老爺爺,謝謝您的誇獎,這是我應該做的。我還是直接扶您過馬路吧。”説完,我就扶着老爺爺一步一步慢慢地朝馬路對面走去,緊接着我繼續沿着道路一邊跑步一邊哼着小曲兒。

大約過了20分鐘,跑累的我正往回家的路上走着。在小區門口看見一個瘸腿的老奶奶,駝着背,還一直不停地咳嗽。見她這般摸樣,不忍心的我趕緊過去扶她回家,送她到了屋裏,老奶奶表揚了我,説:“小朋友啊,真是太謝謝你了,你們學校的老師還有家長把你教育的真好。”我一聽,臉紅了起來,説:“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今天是老人節,也是我們幫助老人的節日。”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幫助老人的節日。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6

尊敬的老師、同學,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九九重陽節國旗下講話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在去年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個小時內,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 票 佔69.24% ;“都不知道”的有 338票 佔18.37% ;“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 佔12.39% 。説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實在是有些刺眼,實在令人擔憂。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九九重陽節國旗下講話稿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我的九九重陽節國旗下講話稿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7

尊敬的老師、小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三師附幼的小朋友,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敬老愛老》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佳節了。

重陽來源於我國古老的《易經》,因為《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説。相傳在東漢時期,時常有瘟魔作亂。有一個青年恆景不畏艱辛,終於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學會了降妖劍術。他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了一座高山上,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時分,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的瘟魔衝出,再也動彈不得,恆景將其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重陽登高,免災避禍。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都是重陽的活動。

農曆九月九日,也是傳統的敬老節。九九重陽諧音“長長久久”,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今日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起來,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傳承和發揚這一寶貴精神財富,責無旁貸。

尊敬老人,先從尊重自家的長輩做起。家中的長輩總是將最好的留給我們,做得再多也無怨無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會老,伴隨着我們的長大,他們的烏絲變白髮,身形漸憔悴。而我們就這樣毫無表示的接受嗎?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愛,我們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問候,就能給老人們增添一份天倫之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為他們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關心家中的老人,還要關心社會上的老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老一輩人的艱辛努力,他們奮鬥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目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敬老愛老也是盡社會的責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尊重我們自己。敬老愛老,我們義不容辭。

又到重陽佳節,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抽出一些時間,給家裏的長輩們打個電話,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這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們聊聊天,做些小事,表達你的愛。同時也要向社區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9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九九重陽 敬老情長”。

明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數字“九”與“長久”的“九”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裏,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猶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告別,一種對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別;是一種期待,一種蓄勢待發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温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心老人,多為他們着想,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外出學會禮讓老人;在學校裏,更要尊重師長……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説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禮貌學生。

同學們,雖然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為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為爭做一個知禮明禮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0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再過幾天,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電視台在前年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個小時內,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佔69.24% ;“都不知道”的有 338票 佔18.37% ;“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 佔12.39% 。説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實在是有些刺眼,實在令人擔憂。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三小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2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莆仙人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 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 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 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3

尊敬的老師、同學,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演變至今,許多習俗已經不再,但是尊敬老人這一傳統卻流傳了下來,因此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來紀念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好事,可以在這個週末和父母一起帶上一些禮物拜訪他們,也可以關心一些社區中的孤老,讓老人們感受到温暖。

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北京路國小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因此,我提議,請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永遠是春天!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我的九九重陽節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4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明天,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莆仙人還有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他們艱苦創業、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 以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共青團員和青少年學 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 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5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九九重陽 敬老情長”。

明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數字“九”與“長久”的“九”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九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在這個屬於老年人的節日裏,我們祝願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猶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告別,一種對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別;是一種期待,一種蓄勢待發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温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心老人,多為他們着想,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外出學會禮讓老人;在學校裏,更要尊重師長……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説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禮貌學生。

同學們,雖然重陽節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僅僅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更應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人生是一面鏡子,對照人生,尊重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為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為爭做一個知禮明禮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6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説,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敍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裏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筆記中説“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裏所説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製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始有紙製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風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唐以後,風箏盛行,並定清明節為風箏節,宋已後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後,風箏的形狀已不侷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風箏製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製作極為簡單,採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

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凳高,於街道和曠野處放飛風箏,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

按我國的傳統習慣,放飛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鷂可説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清明前後為雨季,春雨不斷,這時顯然是不適合於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後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户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

重陽節國旗下演講範文 篇17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隊的陳曼希。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學過好幾篇關於重陽節的詩篇呢!比如説: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課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説,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qiao/ew973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