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_總有適合(通用5篇)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_總有適合 篇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友善”,其字面意義為“善意的友好”。朱德元帥在《寄東北諸將》的詩裏寫到:“鄰居友善長相問,仁裏安康永莫移。”善之於內,乃是個人道德的基本準則,是謂“德為本,善作魂”,無魂則無以立;友之於外,是道德的具現,亦是待人接物的常態,誠如“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當“友”、“善”相遇,則成為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層面上的最基本要求。

和諧的校園離不開友善,失去了“友善”的校園,鮮花都將凋謝,綠草都將荒蕪。遙記得94年清華大學的朱令案震驚社會,20xx年復旦大學的徐浩森投毒案再次發人深省,再到最近一則關於南京名牌高校學生寫下“死亡名單”的新聞令人咋舌。所以,名校不再是優秀的絕對標籤,心存友善,人才純粹,校園才美好!

友善必先“善己”。友善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是自身修養的體現。友善待人,應從我做起。

首先,我們應常懷包容之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看事物之不同,皆因心境不同。心胸狹隘之人,與他人一言不合,必針鋒相對;心胸寬廣之人,縱他人惡言相向,自笑而不語。可是這樣一言不合或是惡言相向的情景,每天都會在大學校園裏上演。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他人。我們只有學會包容,換位思考,用友善之心去化解矛盾,才能讓校園更加和諧、美好。其次,謙遜方得人心。人們稱謙遜為一切美德的皇冠,“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驕”,謙遜之人,懂得欣賞他人,懂得砥礪自己;少了些對強者的嫉恨,多了些對自己的打磨;沒有捨我其誰的盲目,平添和而不同的智慧。滿招損,謙受益,謙遜讓我們在不斷努力中,贏得他人真正的認同,讓友善之花盛放,而不帶芒刺扎手的遺憾。

最後,友善發乎自知,貴在堅持。認識到友善之重要性不難,難在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在校園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的今天,助學金、獎學金爭奪不休,生活習慣差異致宿舍冷暴力,話語不和打架鬥毆事件,時有發生,我們應學習曾子“三省吾身”之法,每天問問自己:“包容他人否,為人謙遜否,待人友善否?”,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從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和一次及時的幫助做起,為友善代言,做和諧校園的忠實擁護者。

其實,友善亦得“善友”。朋友是我們一生寶貴的財富,“視人皆為友,我必善待之”。古往今來,知己難求,你一個和煦如風微笑,一句知冷知暖的關心,一顆友善待人的真心,會為你贏得一段真摯的情誼,在你困難之時,他們雪中送炭,在你得意之際,他們錦上添花。和諧的校園,離不開同學間的和睦相處,師生間的以誠相待和朋友間的互幫互助。

綜上所述,“友善”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當代大學生修私德,樹公德,營造和諧校園的根本。“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善乃德之魂,友善更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我們有責任和使命,播撒友善的種子,讓我們的校園常開友善之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諧!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_總有適合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講的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那麼,今天我就其中的一點友善來談談自己的感想。

記得幾年前,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少年在企圖行竊時,被躺在牀上的一位女孩發現了。女孩並沒有報警,而是裝作並不知道他是小偷,熱情地邀請他與自己聊天。他們聊得挺開心。少年臨走前,女孩用自己的阿馬提小提琴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後又把琴送給了少年。後來,當少年再去找女孩時,女孩因患骨癌已離開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鐫刻着“把友善奉獻給這個世界,所以我快樂”。少年從此變了樣,他在貧困和苦難中重拾自尊,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最終,昔日的少年成材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劇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揚的曲調——把它獻給那位女孩。小女孩善待少年,是為了體面地維護他的尊嚴。她也許永遠不會意識到,她的友善、寬容和愛心——就如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底上,怎樣震撼了一個迷途少年的心,讓他重新樹立了信念,揚起生活的風帆。一次友善的交談,一首優美的曲子,就這樣改變了人的一生!

其實,友善就是寬容和理解,這種寬容和理解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也曾真切地感受過。有一次,我不小心將摔炮扔在了一位老奶奶的面前,把老奶奶嚇了一大跳,我不知所措,忙走到她跟前使勁的道歉。老奶奶只是擺擺手,慈祥地説:“沒關係,以後注意一點就是。”老奶奶的話語緩和了我緊張的心情。望着老奶奶離去的身影,一陣暖流突然湧上我的心頭。你看,生活處處充滿友善吧。

做一個友善的人,既快樂自己又温暖他人,我的友善三原則是:

1、每天對身邊的人多微笑三次,把快樂傳遞下去;

2、每天做一件幫助他人的好事;

3、為別人的成績鼓掌,不妒忌他人。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請奉獻你的友善,那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潤滑劑,心與心溝通的橋樑,也是一種愛的儲蓄;它讓你和你身邊的人感情更純真,也讓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生活是一面鏡子。當你面帶友善走向鏡子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個人也正滿懷善意地向你微笑;當你以粗暴的態度面對它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揮舞拳頭。人生在世,請擁有一顆友愛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謝謝大家!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_總有適合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

究竟何為友善呢?友善一詞,可拆分為兩部分來解釋。

在甲骨文當中,“友”字實際上就是兩隻手靠在一起,兩手相握,即朋友,友好。“善”字,上面一個羊,底下一個吉,中間還有兩點,《説文解字》這樣解釋,“善者吉也|”,就是吉祥的意思。友善,強調人和人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友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是最基本的社會共識。

記得七年級,我剛剛邁入新的班級,迎接我的是一位陌生女生的熱情微笑,我很驚喜。她的友善,消除了我內心的緊張、膽怯,使我打心底裏感到温暖,感到被彼此所接受。從那時起直到現在,我們一直是很好的朋友。

相處久了,大家會發現那些活潑幽默的同學總是朋友多,大家也樂於接近他們,因為這個人能夠帶來快樂。

然而我認為,友善不只是待人友好謙和,更重要的是善良與真誠,只有真摯誠懇的善意與友好才是真正的友善。

在“友善”一詞裏,“善”,就如同常青樹的根基,促發着地表上生長出友好的綠葉與鮮花,然而花葉都只是美好的表象,善意才是這棵樹之所以長存的基礎。花開花落的表象可順其自然,堅如磐石的善心卻不可更改。

在生活中,自不必説要友善待人,也要友善對待自己,更要友善對待自然。

“一個不能首先對自己友善、與自己為友,不能本身發心善良的人,是無法處理好與他人的友善關係的。”於是我才明白,首先人要“自愛”、才能“博愛”。兒時我們就牢記:“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本就善良、懂得接納與體諒,只要做到善待自己,擁有一顆友善的心,推己及人,才可對身邊的他人敞開心扉,給予更多的人尊重與温暖。

更進一步,審視一下支持着我們生活的環境和自然,可見友善與博愛,不僅僅是對於人,也在於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是啊,曾經的我們,為了所謂的“金山銀山”,對我們所親近的大自然做出了許多不友善的行為。過度開墾、過度砍伐、過度開發……這樣的詞語屢見不鮮。正是我們的一次次“過度”,終於讓自然發怒。它給我們帶來了難以驅散的霧霾、猶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沙塵暴……當經歷了這樣的種種,我想,我們應當意識到自己對於大自然的不友善,也應當嘗試着對與我們最親近的大自然更加友善。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其實很簡單。當我們清掃一片廢紙、回收一個塑料瓶,或是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醒大人們少開一天車、少抽一支煙,這些小事情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又正是我們力所能及,對大自然的友善之舉。

同學們,又是一年春暖花開時,不如我們相約,在這個春天,也讓友善之花,綻放在心!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_總有適合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友善待人,和睦相處》。大家都知道,《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友善包容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不僅留下許多膾炙(Kuai Zhi)人口的諍言,而且流傳下來許多佳話。

在這裏,我要向大家講一個“六尺巷”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老家安徽省桐城縣。據記載,清代康熙年間,安徽桐城人張英中了進士,後來當了宰相。有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説老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看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桐城老家人收到信後,立即主動把牆往後退了三尺。鄰居吳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後退三尺。這樣,張吳兩家各退三尺,加起來就是六尺,兩家的巷子成了有名的“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有句歌詞唱得好:“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道德規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友善待人,和睦相處”,那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心靈都會充滿陽光,我們的校園就會更加温馨、幸福、充滿陽光,我們就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們要有顆真誠的心。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待人真誠,不能欺負和侮辱同學,不做那些只圖自己快樂、而給別人帶來痛苦的事情。不説一些不利於團結的話,更不能在背後説別人的壞話。

我們要有顆寬容的心。俗話説,牙齒和舌頭也會打架。我們從不同地方聚到一起,生活在一起,產生點摩擦是正常的,但是矛盾發生後,要學會忍耐、包容、體諒他人,俗話説“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能斤斤計較,要相互謙讓,主動化解矛盾。

我們要有顆善良的心。我們每個人都會可能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事,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我們要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有時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話語,一個鼓勵的手勢,也許就能給人帶來寬慰和釋懷。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曾經最愛哭的你。老師們都已想不起,猜不出問題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一首《同桌的你》,唱出了同學之間的美好記憶,也唱出了同窗的深厚情誼。同學們,相聚就是緣分。我們的友誼就像一棵種子,需要用真誠和寬容來“播種”,用平等與尊重來“護理”,用信任與奉獻來“澆灌”,她會慢慢長高長大,把這個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更加和諧、更加迷人!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有關友善的發言稿_總有適合 篇5

尊敬的領導、評委老師:

我是桐城市第二中學的學生,我叫唐會策。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友善待人,做一個有温度的中國人》!

友善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謙謙君子的行為規範。孟子有言: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古往今來,與人為善、友善待人的君子不勝枚舉,但讓我最感親切、最難忘懷的,要數桐城先賢張英。

張英,作為留名清史的一代賢相,他極力踐行"終生讓路,不失尺寸"的古訓,並時時告誡家人:對待身邊的小商小販、傭人雜役,要言行有禮、友善有加。張英60壽辰時,沒有按*流俗大宴賓客、擺酒唱戲,而是將壽慶之資,做成100件棉衣贈與周邊窮人。接到家人告訴"宅基地糾紛"的書信時,他本着友善待人、與鄰為善的原則,批詩禮讓,終於讓六尺巷名揚天下。可以説,張英的善,善在平等待人,善在温暖他人,善在謙和處事。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先賢已逝,巷陌猶存。睹物思人,我們不無遺憾地發現:在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林立的高樓裏,少有會心的理解;如潮的人流中,難有體己的給予;時尚的外表下,鮮有高貴的靈魂。於是,鄰里有隔閡,人際多冷漠,信任常缺失,善意少存守。回想起逝去的小月月、黃洋,以及死在病人家屬手下的醫生、死在兒子刀下的母親,面對諸多媒體曝光的人間悲劇,人們不禁要問:中國人,你是怎麼了?

也許是世界變化得太快,人們在你追我趕的途中,丟失了本該善良的靈魂。讓我們放慢疾行的腳步,追崇先賢之風尚,學會友善待人,做一個有温度的中國人吧!

友善待人,做一個有温度的中國人!就是要時時存善念、處處行善事。有人説,等我賺夠錢了,再做善人吧,等我長大了再行善心吧!其實,友善待人,行善廣德,無須等到富可敵國,不要等到長髮及腰,不必苛求驚天動地。友善待人,就在此時,友善待人,就在此地;欲行善事就用此身,欲求善果必懷真心。扶起倒地的老人,是善行;扶起傾倒的花草,也是善行!

友善待人,做一個有温度的中國人,就是要傾一己之力、發"善"之能量,用一顆友善之心去温暖身邊的窮人、鄰人或路人!在我的家鄉,我們驚喜地看到:有網友"過路的風"隱捐善款500萬元,為貧困留守學生建好了"關愛之家",做好事不留名。有民間公益組織桐城情繫愛心聯合會,堅持奉獻十餘年,資助貧寒學子兩千多。還有我的校友葉香同學,曾獲愛心資助的她,如今主動加入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傳遞愛心。友善之心,是燃燒的火焰,必然驅除黑暗和寒冷,帶來光明和温暖!

友善待人,做一個有温度的中國人吧!五千年的禮儀之邦,因為有你,將重現君子的風采!友善待人,做一個有温度的中國人吧!築夢中的中華民族,因為有你,將更加和諧友愛!

謝謝大家!

標籤: 發言稿 友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rvzp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