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10篇)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10篇)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許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十二生肖了、剪紙了、陶瓷了、國畫了、書法了……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10篇)

從書中瞭解到,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也特別想學它,可由於那時年齡小,老師把我拒之門外了。現在上學了,又看到班主任唐老師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羨慕不已,我心裏又開始癢癢了,也想像老師一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來。

我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手中的毛筆總是不聽使喚,寫出來的字橫不是橫,豎不是豎,難看極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毛筆字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寫的作品還在學校展覽呢!我自豪極了。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現代的青少年們都比較喜愛唱歇,也特別愛追星,當然這也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的愛好。娛樂節目多得讓人眠花繚亂,電視上總是會播着很多娛樂、音樂方面的節目,人們好像漸漸地遺忘了本民族的文化內涵,追求着時尚而新穎的娛樂活動。在大多數人的心中肯定認為,只要自己多才多藝,歌唱得好就可以一舉成名,但他們或許不知道,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後,又揹負着多少的負擔,又流過多少汗水和淚水。有很多音樂愛好者被淹沒在滾滾紅塵中,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勇敢,而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競爭太激烈了。社會也需要傳統文化來加快發展,不是因為現代人不瞭解傳統文化的內涵,而是他們不懂得用怎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發展文化。

我們中國的漢字有深厚歷史,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等人們懂得如何發揚文化後,電視台推出了各類的文化類節目,這使人們感到新奇,於是引發了文化熱潮。有很多人積極湧躍地參加文化節目,比如一些《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等,都以很簡單純樸的方式引導人們關心關注文化,傳統文化並沒有被遺忘,而是漸漸地得到弘揚和發展,這些文化類節目使傳統文化重新被人們崇拜和追求,人們再也不只是簡單地追星了,現在還有更淵博的知識文化等着他們去探索和發現!

我們應該號召全人民都弘揚傳統文化,讓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得以更好發展。娛樂只是閒暇之時用來放鬆心情和愉悦身心的,傳統文化才是根本。人不能忘本,所以,我們也不能忘記傳統文化。

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青少年們,更應該從現在做起,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瞭解各種文化的內涵,為民族文化的發揚做出自己的貢獻,盡一份力!

傳統文化不能遺棄,弘揚傳統文化最重要。不忘根,不忘本,是最基礎的做法。我們要做到文化第一,娛樂第二,選擇最佳方式,發揚傳統文化,從身邊的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在娛樂中發揚文化,在發揚文化中體現娛樂。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的父親是一名中醫。做外一個訪問學者他懷着一個偉大的夢想去了美國,讓全世界更多的人受惠於中國傳統醫學。但在那期間,他遇到了些中國同胞,他們不但主張廢除中醫,還説我父親缺少國際公民的素質。

聽了這個,我感到特別驚訝!這種話怎麼會從我們自己的同胞嘴中説出呢?他們的話不禁讓我深思:什麼是國際公民?怎麼又才能成為一個國際公民呢?難道全球化就意味着我們捨棄自己的傳統節日而盲目地過聖誕嗎?或是在好萊塢電影前我們傳統京劇的黯然失色嗎?

當然不是!在我看來,國際公民身份意味着對世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巨大尊重,但這種心態是建立在我們民族身份基礎上的,只有我們充分地表現出我們的民族身份,才有可能成為國際公民!換句話説,國際公民從家裏做起!要成為國際公民,我們在意識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們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要做些什麼,向哪個方向前進;正是有了民族身份,我們才能被世界銘記與尊重。比如説孔子,他可是什麼外語都不會説,但憑着對人類智慧做出的巨大貢獻,他成了一個無人不知的中國人;成龍,作為一箇中國的文化大使,之所以被廣受歡迎,不是因為他穿牛仔,喝可口可樂,而是他的中國功夫,和他那低調的微笑!

所以,大家看,民族身份其實正是使全球化的基礎,全球化不意味,也不應意味着民族身份的喪失。要在世界做好一個國際公民,先得在中國做好一箇中國人!

女士們先生們,全球化是我們無法逃避的時代潮流,竟然我們沒有其他選擇,為什麼不主動擁抱它呢?帶着我們的民族身份去擁抱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公民!

謝謝!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4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相聚在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可園,共同參加第三屆可園傳統文化節開幕儀式,首先,我代表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和支持本次活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可園是東莞城市的文化地標。自清代建園以來,歷經160多年的時代變遷,孕育了居廉、居巢等一批傑出的藝術大師和文化名家,對莞邑文化乃至嶺南文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東莞寶貴的文化資源。同時,可園還是嶺南園林的典型代表,玲瓏精巧、疏密有致的園林格局,集中體現了嶺南建築獨特的風格和流派。可以説,可園的存在,為我們品鑑東莞傳統文化保留了一縷鮮活的文化血脈,為我們領略嶺南風情保留了一處珍貴的歷史遺存。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辦第三屆可園傳統文化節,就是要大力傳承可園傳統文化的精華,並不斷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和特徵,使這座別具神韻的嶺南園林,煥發出更加迷人的時代風采,成為東莞文化名城建設中又一張靚麗名片。

20xx年以來,可園傳統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充分展示了可園秀美的園林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藴,成為推介和宣傳東莞地域特色文化的有效載體。本屆可園傳統文化節,將開展包括傳統文化展示和嘉年華互動在內的各項活動,集中展出一批優秀的傳統文化精品,如可園館藏嶺南書畫作品展,可園詩詞書法展,木魚歌宮燈製作等。同時,還將以“嘉年華”的方式,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示與市民互動結合起來,舉辦包括製作中國結、燈籠、風箏等活動,為市民瞭解可園、走近東莞文化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台。我希望,通過可園傳統文化節的舉辦,能夠進一步推動優秀文化資源的發掘整合,促進特色文化品牌的鍛造升級,為傳承傳統文化精華、滿足羣眾文化需求,提升東莞城市形象作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祝願本次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傳統文化藴含着豐富,深邃的人文內涵,是它,讓我們感受到書法那無與倫比的藝術美;是它,讓我們體會到詩詞的格律美;是它,讓我們悟到傳統習俗的內涵美。這些傳統文化,仍流傳在我心中。王羲之的行書堪稱“天下第一行書”,他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如行雲流水。故有唐太宗贊之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明代趙涵的《石墨鐫華》,用筆方正,且能於方正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堪稱“正書第一。”東漢書法家張芝,用筆放縱,筆勢連綿環繞,字形奇變百出,不計一筆一字的工拙,力求氣勢暢達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羈,有“草聖”之稱。這就是書法那與眾不同的美。

傳統文化把我捲進書中,讓我去領悟詩詞的奧祕,文言的精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不愧為詩聖,即使面對自己如此悽慘的處境仍期盼天下寒士成得到廣廈的庇護,仍期盼着統治者能任用賢能之才,仍期盼着祖國能繁榮昌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我被這豪邁的違章吸引了去,原來是金英雄,是無辜冤死的岳飛啊!他是如此威武,如此神勇,如此有志向,定要“踏破賀蘭山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走進孔子的世界,你是否聽到三千弟子的吟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走進李白的世界,你會發現他不會因朝庭而失落,面對奢侈的長安,他反而“停杯投籌不能食”。不願與世人同流合污,宋愨説過“願乘長風破萬里浪”,這讓李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因為李白的世界是心靈可以自由翱翔,不受拘束的世界。

我靜靜地走着,我聆聽到了蘇軾因為有了人間真情的美好期盼而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聆聽到了范仲淹因為有了想立功歸家的期盼而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夫勒歸無計”,更聆聽到了魯迅先生救國救民的深情期盼“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因為有了這些偉大的詩人、作家,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坎坷仍屹立於東方不倒!

傳統習俗至今仍有保留。有這樣一個傳説: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含冤投江而逝,有人怕江裏的魚去吃屈原的身體,就用粽葉裹着米飯纏成一個一個的,然後用龍舟去餵食。所以每年端午要吃粽子,划龍舟。有一個傳説:春節那天,年獸要來吃人,因為很怕紅色和火光,所以每年春節,家家户户都貼春聯放鞭炮。有一個傳説:嫦娥奔月,人們為了紀念她又製作了月餅,中秋節時,望着明月,便會想起遠在異鄉的家人。

弘揚傳統習俗,讓傳統文化充滿古風,古氣。傳統文化,五千年來的歷史文明,仍在流傳、流傳着……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春節的習俗可多了!有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完美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等。“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一樣的資料,貼在相應的地方。

去年的春節我們家還貼了一個倒“福”字呢。春節貼“福”字,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嚮往和祝願“福氣”、“福運”,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説。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説:“那家人明白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最終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春節的習俗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我真盼望春節能早日到來!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8

學弟學妹們:

大家好!

近日,教育部增大了古詩文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名篇在語文新教材中的佔比,對此,部分學生提出異議:當今時代,加大古詩文學習比重是否必要?

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髄,先人智慧的積澱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文化,對個人、企業,乃至國家的發展都有着重要意義。因此,我認為加大古詩文學習比重很有必要。

不朽的名篇浩如煙海,文化的花園百花齊放。我們每個人都像一隻蜜蜂,在這個傳統文化的花園中採集蜜糖,汲取營養,在文化的薰陶下,茁壯成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讀到的是坦然面對挫折,對未來充滿期望的豁達心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我們讀到的是一種堅守本性,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們讀到的是人到暮年仍希望為國盡力的拳拳報國心。

學習古詩文,不僅有利於提升個人品德修養,還可以提升審美能力。朱廣權説:“學了那麼多的詩詞之後,你就會感到,你曾經和莊子一起坐過大鵬之背,扶搖九天;和司馬遷看過江山無常,繁華落盡人世間;和曹操橫過槊,和李白醉過酒,和陶淵明採過菊,和白居易折過柳,這樣的文字,才真正是不朽。”

古聖先賢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智慧,對於現代企業而言,學好中華傳統文化並將其融入現代企業當中,讓企業從中汲取的營養,將有助於豐富企業文化,讓企業不斷壯大。一名日本企業家把《孫子兵法》的一些思想引入了企業管理之中,將企業管理得生機勃勃、久盛不衰。可見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也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個強大的國家,離不開優秀的文化。中國千年的歷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我們的文化,不是侵略,不是稱霸,是和諧共生、與人為善的文化,也正因如此,中國日漸強大的同時,也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觀念,能夠扶持弱小,展現出大國擔當。反觀美國,缺少了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藴,強大卻不深沉。

傳承傳統文化,對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很有必要。願你我學好古詩文,共同傳承傳統文化,讓祖國日益強大!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一句句勾起孩童時代的回憶,一句句凝練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經典我們還記得嗎?面對流光溢彩、物質繁榮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新事物讓我們目不暇接。快女快男式的文化快餐,韓國文化、日本文化的侵蝕,歐美文化的強勢來襲……傳統文化似乎漸行漸遠,華夏兒女幾千年不變的精神信仰,似乎已經被新一代的我們拋棄了,面對華夏文明千年的傳承,面對無數哲人奉獻終生才有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應該讓它漸行漸遠嗎?作為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先進的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它具有傳承性、延續性和強大的`生命活力。張岱年先生曾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精神作為人生標語來激勵自己。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好好傳承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教育,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達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境界,提升我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做一名優秀的中學生,做一個大寫的人!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我們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不是一味固守傳統,還要重視鋭意創新,經世致用,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應該以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為基礎,不斷學習新的優秀人類文明,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用傳統文化武裝自己並始終保持“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人生態度。大膽創新、勇敢競爭,積極開拓,不斷進取。讓我們的中學生活更加絢爛多姿,讓我們的人生旅程更加豐富多彩。

謝謝大家!

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0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歎氣,説:“怎麼一點年味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藴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

標籤: 演講稿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pnnd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