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演講稿格式與寫法

演講稿格式與寫法

演講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是在公眾面前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口頭語言活動,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體。本文介紹演講稿格式與寫法,歡迎閲讀了解。

演講稿格式與寫法
演講稿格式

一、演講稿的含義、特點和類型

(一)演講稿的含義

演講稿又叫演説詞,它是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演講稿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演講的成功與失敗。

演講稿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演講未必都使用演講稿,不少著名的演講都是即興之作,由別人經過記錄流傳開來的。但重要的演講最好還是事先準備好演講稿,因為演講稿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通過對思路的精心梳理,對材料的精心組織,使演講內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條理。其二,可幫助演講者消除臨場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

(二)演講稿的特點

1.整體性

演講稿並不能獨立地完成演講任務,它只是演講的一個文字依據,是整個演講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演講主體、聽眾對象、特定的時空條件,共同構成了演講活動的整體。撰寫演講稿時,不能將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為此,演講稿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聽眾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生存環境、品位修養、愛好願望來確立選題,選擇表達方式,以便更好地溝通。

其次,演講稿不僅要充分體現演講者獨到、深刻的觀點和見解,而且還要對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體態語的運用進行設計並加以註釋,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另外,還要考慮演講的時間、空間、現場氛圍等因素,以強化演講的現場效果。

2.口語性

口語性是演講稿區別於其他書面表達文章和會議文書的重要方面。書面性文章無需多説,其他會議文書如大會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稿等,並不太講究口語性,雖然由某一領導在台上宣讀,但聽眾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製好的講稿,一邊聽講一邊閲讀,不會有什麼聽不明白的地方。演講稿就不同了,它有較多的即興發揮,不可能事先印好講稿發給聽眾。為此,演講稿必須講究“上口”和“入耳”。所謂上口,就是講起來通達流利。所謂入耳,就是聽起來非常順暢,沒有什麼語言障礙,不會發生曲解。具體要做到:

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

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

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

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

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

這樣,才能保證講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清楚明白。

3.臨場性

演講活動是演講者與聽眾面對面的一種交流和溝通。聽眾會對演講內容及時作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反對,或饒有興趣,或無動於衷。演講者對聽眾的各種反映不能置之不顧,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證內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縮的餘地。要充分考慮到演講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付各種情況的對策。總之,演講稿要具有彈性,要體現出必要的控場技巧。

二、演講稿的種類

演講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成很多種類型,譬如領導人演講、競賽性演講、論辨性演講、競選演講、就職演説等。我們從內容性質的不同,把演講稿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政治鼓動類

是指政治家或代表某一權力機構的要員闡述政治主張和見解的演講稿。各級領導的施政演説,新當選的領導人的就職演説,政治家的競選演説等等,都屬於這一類型。著名的範例有《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講》、《丘吉爾在美國聖誕節的即興演講》以及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等。

政治類演講稿有三大特點:

一是話題的政治性。

這類演講涉及的往往是重大的政治問題,關係到國家、政黨、民族以及改革、和平與進步等。演講者要表明自己的政治傾向,宣傳自己的政治觀點,力求正確把握歷史的發展方向。

二是內容的鼓動性。

這類演講是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務的,通過演講,讓聽眾瞭解自己的施政綱領或政治觀點,從而獲得理解和支持,這是最基本的演講目的。因此這類演講,都要具備強烈的鼓動性、感召力和説服力。

三是嚴謹的邏輯性。

政治鼓動類的演講稿,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顯示出無懈可擊的邏輯力量,只有這樣才能使聽眾口服心服,才能贏得聽眾的理解和支持。

(二)學術交流類

學術演講稿是傳播、交流科學知識、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的演講文稿。隨着科學事業的發展,四化建設的需要,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學術演講或學術報告的活動也越來越多。不僅專業科學技術工作者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學術活動,進行學術演講,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領導也要經常參加學術類的活動,也要是科學技術方面的內行。因此,學術演講稿具有廣闊的應用範圍。

學術演講稿具有下列特點:

一是學術性。

所謂學術性,首先是指討論的問題是科學性的,而不是社會性的。其次,是對某一學科領域中的現象或問題的系統剖析和闡述,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及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是創造性。

所謂創造性,就是對科學問題有獨特的發現和獨到的見解。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前進,而不是原地踏步。因此,學術類演講不能泛泛地講一般的知識,而要有自己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見解。

三是通俗性。

學術演講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它要涉及到許多有關複雜抽象的科學道理和不易被一般人所理解的專業術語,這樣就給聽眾對演講的內容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另外,演講這種口頭傳播方式稍縱即逝,不能像閲讀文章那樣反覆咀嚼,這樣也影響傳播的效果。為此,撰稿時要對某些專業知識進行必要的註解,要把抽象深奧的科學道理表達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三)思想教育類

思想教育類的演講稿是針對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動態、思想傾向和思想問題,以真切的事實、有力的論證、充盈的感情來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引導聽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激勵聽眾為崇高的理想、事業而奮鬥。這類演講稿適用於演講比賽、主題演講會、巡迴報告等

思想教育類的演講稿有以下特點:

一是時代性。

思想教育類的演講稿所涉及的內容大都是現實生活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都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撰寫這類演講稿時,要把握時代精神,如實宣傳現實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風尚。

二是勸導性。

思想教育類演講的目的是勸説、引導、警示,讓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為此,演講者要站在特定的立場上,通過大量翔實的材料,具體生動地闡明自己的觀點,使聽眾在不自覺中受到感染,並引起思想上的共鳴。

三是生動性。

思想教育類的演講,並不是用抽象的説教方式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而是運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和形象直觀的表達,去打動聽眾,使之自覺自願地接受演講者的觀點。

三、演講稿的寫法

(一)確定講題,選擇材料

1.根據演講活動的性質與目的來確立講題

所謂講題,就是演講的中心話題。演講稿的撰寫必須在一個有社會或科學價值、有現實意義或學術意義的特定問題中展開,否則,將是無的放矢。

演講者總是根據演講的性質、目的來確定選題的。若被邀請作學術演講,就應該介紹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自己掌握的最新的學術信息,這樣的話題才最具學術性。如果是在思想教育性的演講活動上作演講,就應該針對現實中最新鮮的現象和聽眾最關心的問題發表見解。就連競選演説和就職演説,也要能把握住聽眾的理想和願望來選題。

2.根據演講主題與聽眾情況來選擇材料

材料是演講稿的血肉,所以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在演講稿的寫作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首先要圍繞主題篩選材料。主題是演講稿的思想觀點,是演講的宗旨所在。材料是主題形成的基礎,又是表現主題的支柱。演講稿的思想觀點必須靠材料來支撐,材料必須能充分地表現主題,有力地支持主題。所以,凡是能充分説明、突出、烘托主題的材料就應選用,否則就捨棄,要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一。另外,還要選擇那些新穎的、典型的、真實的材料,使主題表現得更深刻、更有力。

其次,材料的選擇還要考慮到聽眾的情況。聽眾的政治素質、社會地位、文化教養,以及心理需求等,都對演講有制約作用。因而,選用的材料要儘量貼近聽眾的生活,這樣,不僅容易使他們心領神會,而且聽起來也會饒有興味。一般而言,對青少年的演講應形象有趣,寓理於事,舉例要儘量選擇他們所崇拜的人和有轟動效應的事;對工人、農民的演講,要生動風趣、通俗淺顯,儘可能列舉他們周圍的人和發生在他們中間的事作例子。而對知識分子的演講,使用材料則必須講究文化層次。

(二)精心安排好開頭、主體和結尾

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演講稿,其結構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結構的基本形態都是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構成。各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

1.開頭要先聲奪人,富有吸引力

演講稿的開頭,也叫開場白,它猶如戲劇開頭的“鎮場”,在全篇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開頭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開門見山,亮出主旨。

這種開頭不繞彎子,直奔主題,開宗明義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如1941年李卜克內西《在德國國會上反對軍事撥款的聲明》開頭就説:“我投票反對這項提案,理由如下:”。

敍述事實,交代背景

開頭向聽眾報告一些新發生的事實,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吸引聽眾傾聽。如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廣播演説》的開頭:“希特勒德國從6月22日向我們祖國發動的背信棄義的軍事進攻,正在繼續着。雖然紅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敵人的精鋭師團和他們的精鋭空軍部隊已被擊潰,被埋葬在戰場上,但是敵人又從前線調來了生力軍,繼續向前闖進。……我們的祖國面臨着嚴重的危險。”

提出問題,發人深思

通過提問,引導聽眾思考一個問題,並由此造成一個懸念,引起聽眾欲知答案的期待。如曲嘯的《人生·理想·追求》就是這樣開頭的:“一個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青春的時光呢?我想在這裏同大家談談我的情況。”

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引用內涵深刻、發人深省的警句,引出下面的內容來。如一個大學生的演講稿,標題叫《我的思考與奮起》,開頭就很精彩:“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都不曾混亂過,那麼他從來就沒有思考過。”

開頭的方法還有一些,不再一一列舉。總之無論採用什麼形式的開頭,都要做到先聲奪人,富於吸引力。

2.主體部分要層層展開,步步推向高潮

演講稿的主體,要層層展開,步步推向高潮。所謂高潮,即演講中最精彩、最激動人心的段落。在主體部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論上一步步説服聽眾,在內容上一步步吸引聽眾,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聽眾。要精心安排結構層次,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地推向高潮。

主體部分展開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並列式。

並列式就是圍繞演講稿的中心論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表現,其結構形態呈放射狀四面展開,宛若車輪之軸與其輻條。而每一側面都直接面向中心論點,證明中心論點。

遞進式。

即從表面、淺層入手,採取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的方法,最終揭示深刻的主題,猶如層層剝筍。用這種方法來安排演講稿的結構層次,能使事物得到由表及裏的深入闡述和證明。

並列遞進結合式。

這種結構,或是在並列中包含遞進,或是在遞進中包含並列。一些縱橫捭闔、氣勢雄偉的演講稿常採用這種方式。

3.結尾要乾脆利落,簡潔有力

演講稿的結尾,是主體內容發展的必然結果。結尾或歸納、或昇華、或希望、或號召,方式很多。好的結尾應收攏全篇,卒章顯志,乾脆利落,簡潔有力,切忌畫蛇添足,節外生枝。

演講稿寫法

第一節 演講稿概述

演講稿也叫演説辭,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所發表的講話文稿。演講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區別。首先,演講是演講者(不是演員)就人們普遍關注的某種有意義的事物或問題,通過口頭語言面對一定場合(不是舞台)的聽眾(不是觀看藝術表演的觀眾),直接發表意見的一種社會活動(不是藝術表演),其次,作文是作者通過文章向讀者單方面的輸出信息,演講則是演講者在現場與聽眾雙向交流信息。嚴格地講,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的應和與交 流。所以,為演講準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於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羣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

第二、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於“講”,而不在於“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由於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説能講為前提。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後,作者最好能通過試講或默唸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闢,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 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二節 演講稿的結構

演講稿的結構分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其結構原則與一般文章的結構原則大致一樣。但是,由於演講是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的活動,因而演講稿的結構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 尤其是它的開頭和結尾有特殊的要求。

一、開頭要抓住聽眾,引人入勝

演講稿的開頭,也叫開場白。它在演講稿的結構中處於顯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瑞士作家温克勒説:“開場白有二項任務:一是建立説者與聽者的同感;二是如字義所釋, 打開場面,引入正題。”好的演講稿,一開頭就應該用最簡潔的語言、最經濟的時間,把聽眾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吸引過來,這樣,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開場白的技術主要有:

1、 楔子。用幾句誠懇的話同聽眾建立個人間的關係,獲得聽眾的好感和信任;

2、銜接。直接地反映出一種形勢,或是將要論及的問題,常用某一件小事,一個比喻,個人經歷,軼事傳聞,出人意外的提問,將主要演講內容銜接起來;

3、激發。可以提出一些激發聽眾思維的問題,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演講中來;

4、觸題。一開始就告訴聽眾自己將要講些什麼。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和領導人的演講都是這樣的。

演講稿的開頭有多種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開門見山,提示主題。這種開頭是一開講,就進入正題,直接提示演講的中心。例如宋慶齡《在接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儀式上的講話》的開頭:“我為接受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感到榮幸。”運用這種方法,必須先明晰地把握演講的中心,把要向聽眾提示的論點擺出來,使聽眾一聽就知道講的中心是什麼,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

2.介紹情況,説明根由。這種開頭可以迅速縮短與聽眾的距離,使聽眾急於瞭解下文。例如恩格斯在1881年12月5日發表的《在燕妮·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開頭:“我們現在安葬的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於薩爾茨維德爾。她的父親馮·威斯特華倫男爵在特利爾城時和馬克思一家很親近;兩家人的孩子在一塊長大。當馬克思進大學的時候,他和自己未來的妻子已經知道他們的生命將永遠地連接在一起了。”這個開頭對發生的事情、人物對象作出必要的介紹和説明,為進一步向聽眾提示論題作了鋪墊。

3.提出問題,引起關注。這種方法是根據聽眾的特點和演講的內容,提出一些激發聽眾思考的問題,以引起聽眾的注意。例如弗雷德裏克·道格拉斯1854年7月4日在美國 紐約州羅徹斯特市舉行的國慶大會上發表的《譴責奴隸制的演説》,一開講就能引發聽眾的積極思考,把人們帶到一個憤怒而深沉的情境中去:“公民們,請恕我問一問,今天為什邀我在這兒發言?我,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隸們,同你們的國慶節有什麼相干?《獨立宣言》中闡明的政治自由和生來平等的原則難道也普降到我們的頭上?因而要我來向國家的祭壇奉 獻上我們卑微的貢品,承認我們得到併為你們的獨立帶給我們的恩典而表達虔誠的謝意麼?” 除了以上三種方法,還有釋題式、懸念式、警策式、幽默式、雙關式、抒情式等。

二、主體要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這是演講稿的主要部分。在行文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層次、節奏和銜接等幾個問題。

(一)層次 層次是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表現次序,它體現着演講者思路展開的步驟,也反映了演講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演講稿結構的層次是根據演講的時空特點對演講材料加以選取和組合而形成的。由於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的活動,所以演講稿的結構層次是聽眾無法憑藉視覺加以把握的,而聽覺對層次的把握又要受限於演講的時間。

那末,怎樣才能使演講稿結構的層次清晰明瞭呢?根據聽眾以聽覺把握層次的特點,顯示演講稿結構層次的基本方法就是在演講中樹立明顯的有聲語言標誌,以此適時訴諸於聽眾的聽覺,從而獲得層次清晰的效果。演講者在演講中反覆設問,並根據設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就能在結構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此外,演講稿用過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後”等語詞來區別層次,也是使層次清晰的有效方法。

(二)節奏 節奏是指演講內容在結構安排上表現出的張弛起伏。 演講稿結構的節奏,主要是通過演講內容的變換來實現的。演講內容的變換,是在一個主題思想所統領的內容中,適當地插入幽默、詩文、軼事等內容,以便聽眾的注意力既保持高度集中而又不因為高度集中而產生興奮性抑制。優秀的演説家幾乎沒有一個不長於使用這種方法。演講稿結構的節奏既要鮮明,又要適度。平鋪直敍,呆板沉滯,固然會使聽眾緊張疲勞, 而內容變換過於頻繁,也會造成聽眾注意力渙散。所以,插入的內容應該為實現演講意圖服務,而節奏的頻率也應該根據聽眾的心理特徵來確定。

(三)銜接 銜接是指把演講中的各個內容層次聯結起來,使之具有渾然一體的整體感。由於演講的節奏需要適時地變換演講內容,因而也就容易使演講稿的結構顯得零散。銜接是對結構鬆緊、疏密的一種彌補,它使各個內容層次的變換更為巧妙和自然,使演講稿富於整體感,有助於演講主題的深入人心。 演講稿結構銜接的方法主要是運用同兩段內容、兩個層次有聯繫的過渡段或過渡句。

三、結尾要簡潔有力,餘音繞樑。結尾是演講內容的自然收束。言簡意賅、餘音繞樑的結尾能夠使聽眾精神振奮,並促使聽眾不斷地思考和回味;而鬆散疲沓、枯燥無味的結尾則只能使聽眾感到厭倦,並隨着事過境遷而被遺忘。怎樣才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美國作家約翰·沃爾夫説:“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到高潮時果斷收束,未盡時嘎然而止。”這是演講稿結尾最為有效的方法。在演講處於高潮的時候,聽眾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注意力和情緒都由此而達到最佳狀態,如果在這種狀態中突然收束演講,那麼保留在聽眾大腦中的最後印象就特別深刻。演講稿的結尾沒有固定的格式,或對演講全文要點進行簡明扼要的小結,或以號召性、鼓動性的話收束,或以詩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話結尾。但一般原則是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節 演講稿的寫作

一、瞭解對象,有的放矢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瞭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説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着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着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説服力,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説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就像泉水噴湧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

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聽眾心裏激起波瀾。換句話説,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的高低,而是靠內容 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覆,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裏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説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藉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 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上口”、“入耳”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説演講的語言要口語化。 演講,説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能否聽懂,要看演講者能否説得好,更要看演講稿是否寫得好。如果演講稿不“上口”,那麼演講的內容再好, 也不能使聽眾“入耳”,完全聽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門的演講會上,一個公安戰士講到他在執行公務中被歹徒打瞎了一隻眼睛,歹徒彈冠相慶説這下子他成了“獨眼龍”,可是這位戰士傷愈之後又重返第一線工作了。講到這裏,他拍了一下講台,大聲説:“我‘獨眼龍’又回來了!”會場裏的聽眾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演講稿的“口語”,不是日常的口頭語言的複製,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口頭語言,要邏 輯嚴密,語句通順。由於演講稿的語言是作者寫出來的,受書面語言的束縛較大,因此,就要衝破這種束縛,使演講稿的語言口語化。為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去。演講稿寫完後,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麼“上口”、 “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眾聽懂。如果使用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麼這篇演講稿就失去了聽眾,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為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

(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如果只是思想內容好,而語言乾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講稿。要寫好演講稿,只有語言的明白、通俗還不夠,還要力求語言生動感人。怎樣使語言生動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誇張等手法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為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有趣。二是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強演講稿的表現力。這樣,既能深化主題,又能使演講的氣氛輕鬆和諧;既可調整演講的節奏,又可使聽眾消除疲勞。三是發揮語言音樂性的特點,注意聲調的和諧和節奏的變化。

(四)要準確樸素。準確,是指演講稿使用的語言能夠確切地表現講述的對象——事物和道理,揭示它們的本質及其相互關係。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錶達的對象熟悉瞭解,認識必須對頭;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用詞貼切,句子組織結構合理。樸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語言,明晰、通暢地表達演講的思想內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詞藻的華麗。如果過分地追求文辭的華美,就會弄巧成拙,失去樸素美的感染力。

(五)要控制篇幅。演講稿不宜過長,要適當控制時間。演講稿不在乎長,而在乎精。

五、認真修改,精益求精 從事任何文體的寫作都要重視修改,認真修改,精心修改,寫作演講稿自然不能例外。例如, 林肯在接到要他作上述演講之後,在指揮戰爭、通權國是的情況下,親自起草演講稿,並把演講稿念給白宮的傭人聽。直到演講的前一天晚上,他還在旅館的小房間裏再次推敲、修改這篇演講稿。再如,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與世長辭。恩格斯作了《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著名演講。演講草稿是這樣開頭的:“就在十五個月以前,我們中間大部分人曾聚集在這座墳墓周圍,當時,這裏將是一位高貴的崇高的婦女最後安息的地方。今天,我們又要掘開這座墳墓,把她的丈夫的遺體放在裏邊。”作者考慮後進行了修改,寫成:“三月十四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總共不過兩分鐘, 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着了。”兩者比較,後者入題較快,演講一開始就抒發了對逝者的無限敬愛和萬分惋惜的心情,使現場的人們也沉浸在對馬克思的緬懷與崇敬之中。正是這種認真的態度和精心的修改,才為他的每次演講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標籤: 演講稿 寫法 格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68ol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