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節日慶典演講稿 >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演講稿(精選3篇)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演講稿(精選3篇)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演講稿(精選3篇)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迴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再過兩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説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如今過了2500多年,在這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發着不可抗拒的魅力。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冬至和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被保留到現在。可以説,每一個佳節都寄託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都是民族親和力和凝聚力的體現。

冬至過後,各地都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所以冬至,還是鍛鍊身體的好時機。冬季來臨,很多同學懼怕寒冷,不願意活動,豈不知,冬季更是鍛鍊身體的大好時光,冬季在室外進行鍛鍊,身體經常受到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強人體對感冒、氣管炎等冬季常見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在室外接受陽光的照射,陽光中的紫外線不但能促進人體的造血機能,對防貧和預治療血有積極作用,還能促進身體對鈣、磷的吸收,有助於骨骼的生長髮育。另外,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人體皮膚、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對人體有消毒作用。同學們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冬季鍛鍊不但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在提高學習效率,鍛鍊意志方面也有積極的作用。冬至到了,我們又長大一歲,讓我們靜靜地感受這即將到來的冬至的氣息!讓我們醉心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氛圍之中,謹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最後祝老師們、同學們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謝謝大家!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演講稿 篇2

老師、同學們:

12月21日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説起冬至,有些同學嘴饞了,因為這一天,按照習俗,家家户户是要吃湯圓的。

冬至是我國漢族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説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過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來了,我們很快就要進去20xx年啦,最後祝同學們在新的一年開開心心,健康成長!

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雖在春節之後,但其隆重程度,一點兒也不亞於春節。在這一天,大多數中國人是要吃湯圓的,我家也不例外。

不管是上幼兒園的小孩子,上班的大孩子,還是嘴上長滿白鬍子的老孩子,提到湯圓,誰不是嘴裏立刻生出一種軟軟的糯糯的感覺呢?在我們家鄉,大多數人都是買市面上的湯圓來吃,但是我們家不一樣,為表示對傳統習俗的尊重,我們家每年都會自己做湯圓。

這不,元宵節又到了,我們又要做湯圓咯,媽媽把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盤子裏,然後不斷用均勻的力度搓面、揉麪,一直把麪糰搓到像小寶寶的`臉蛋兒一樣光滑細膩,就好了。接下來,媽媽把面搓成一條“玉帶”,再把玉帶揪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玉球”,然後雙手十指配合,把“玉球”捏成一個厚薄適中的“小圓筐”,把提前準備好的芝麻餡兒放進“筐”裏,最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封口,在手心上搓圓,一個小巧玲瓏的湯圓就誕生了。

聽爸爸説,湯圓象徵着我們的生活團團圓圓;甜甜美美。看着媽媽嫻熟的動作,聽着爸爸的感歎,我的手也忍不住癢癢的,於是擼起袖子也行動起來。哎,看戲容易唱戲難,我包的湯圓比起媽媽的湯圓可差遠了!管它呢,好吃不露餡就行,我只好自我安慰。

湯圓包好了,就要下鍋煮熟。煮熟後的湯圓白花花圓滾滾的,光看看就夠人們咽好幾口唾沫了,何況是一大個一大個的朝嘴裏塞呢。

晚飯時間到了,我們一家子人圍坐在飯桌旁説笑之間,媽媽把湯圓端上來了,“哇!好香呀!”我連忙拿起筷子夾了一個,輕輕一咬,黑芝麻餡兒就流了出來,嗯,糯軟香甜,真是太美味了!我一口將那剩下的多半個湯圓吞了下去。接着又夾起了第二個,第三個……腮幫子始終鼓鼓的。家人看見我這副饞樣,都不由自主的笑了。

湯圓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還寄託了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美好願望。哎,不能再説了,再説就流口水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eri/8g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