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精選31篇)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精選31篇)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

人們也許會説哈佛是天堂,充滿了各種難以想象的機遇和好運——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幸在她漫長而成功的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這也對我們提出了要求:我們有責任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尋找屬於我們的挑戰,踐行哈佛奮鬥不息的精神。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精選31篇)

在我準備今天演講的時候, 我想到了音樂劇《漢密爾頓》中最後那首歌裏的問題:

“誰來講述你的故事?”

我想這個問題奠定了你們過去四年大學生活的基調,也將對你們未來作為哈佛畢業生和校友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作為公民或是領袖——

誰,來講述你的故事?

是你,你要來講述你的故事!

這就是今天我要對你們説的話:講你自己的故事,一個充滿了無限可能性和新秩序的嶄新故事,這是每一代人的任務,也是現在擺在你面前的任務。你在哈佛所接受的文理博雅教育,將會用以下三種重要方式,幫助你去完成這項任務。

“聽別人的建議,做你自己的決定”

講述你的故事意味着發現你自己是誰——而不是成為別人認為你的誰。你要參考別人的意見,但要做出自己的決定。講述一個別人定義好的或別人希望聽到的故事,那太容易了。

哈佛的傳奇人物之一、可敬的彼得·戈麥斯教授曾説:“不要讓任何人替你把話説完。”

戈麥斯教授自己經常“自相矛盾”,令人難以捉摸,但永遠忠於他自己:他是一位劍橋市的共和黨人(注:在哈佛所在的劍橋市,共和黨是少數派);他是一位浸禮會的牧師,但同時是個同性戀(注:基督教大多不支持同性戀);他是朝聖者協會的會長,同時又是一位黑人(注:朝聖者協會白人居多)。

他對自己的信仰堅定不移,他不為外人的期望牽掛束縛。他説:“我的不同尋常,讓開啟新的對話變為可能。”

“開啟與他人的對話,傾聽他人的故事”

開啟新的對話,這是我的下一個重點。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並不意味着只關注我們自己。講故事是與他人對話,藉此探尋更遠大的目標、探索其他的世界、探究不同的思維方式——你所受的教育不是一個真空的大泡沫。

如果我們只講述單一的故事,那將是危險的,就像諾大的場地只有一個逃生口,令所有人變得異常脆弱。單一的故事不一定是假的,但它是不完整的。所有的故事都很重要,不能把單一角度的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過去四年,你們感受到了傾聽他人故事的益處,也體驗到了忽略他人故事所帶來的危險。只有意識到,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才能想象一個不一樣的未來。21世紀的醫療是什麼樣?能源是什麼樣?移民是什麼樣?城市將如何設計?面對這些問題,你要問的不是“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

“我能解決什麼問題”?

“在不安和不確定中,不斷修正你的故事”

這也引出了最後一個重點:不斷修正。每個故事其實都只是一個草稿,我們連最古老的傳説都會不斷拿來重提——不管是漢密爾頓將軍的故事、美國獨立戰爭的史詩、亦或是哈佛自己的歷史。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讓你坐立不安,它強迫你不斷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和我們周遭的世界,並不斷去改變。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將在畢業典禮上為我們演講,他就曾經這樣解釋他創作的基石:“恐懼是我的動力。當我瀕臨走投無路的時候,那也是我遇見最好的想法的時候。”

大學,不正是這樣一個讓每一個人都接受挑戰、讓每一個人都產生不確定性的地方嗎?

就這樣,大學四年間,你都一直在學習重新講述你的故事:尋找你自己的聲音,將自己放入一個故事中——無論是對氣候變化採取反抗行動,發現你對統計學的熱衷,還是發起了一項有意義的運動,你親眼目睹故事不斷被重新講述。

“不要妥協,直奔你的目標”

這些年,我一直在告訴大家:

追隨你所愛!

去從事你真正關心的事業吧,無論是物理還是神經科學,無論是金融還是電影製片。如果你想好了目的地,就直接往那裏去吧。這就是我的“停車位理論”:不要因為覺得肯定沒有停車位了,就把車停在距離目的地10個街區遠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車位已滿,你總可以再繞回來。

所以在這裏,我想祝賀你們,20xx屆的哈佛畢業生們。別忘了你們來自何處,不斷改變你的故事,不斷重寫你的故事。我相信這項任務除了你們自己,誰也無法替你們完成!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

我的題目提出的問題,當然,是一個經典的面向人文科學的專業所提出的問題:學習文學、藝術或哲學能有什麼實效價值?你肯定納悶,我為什麼在以科技聞名的斯坦福提出這個問題呢?大學學位當然是給人們帶來眾多的機會,這還有什麼需要質疑的嗎?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問題。這裏的“做”並不是指工作,“那”也不是指你的專業。我們的價值不僅僅是我們的工作,教育的意義也不僅僅是讓你學會你的專業。教育的意義大於是上大學的意義,甚至大於你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的所接受的所有正規學校教育的意義。我説的“你要做什麼”的意思是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所説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規或非正規的任何訓練,那些把你送到這裏來的東西,你在學校的剩餘時間裏將要做的任何事。

我們不妨先來討論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進入這所大學説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時候就鼓勵你追求卓越。他們送你到好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榜樣作用激勵你更努力地學習。除了在所有課程上都出類拔萃之外,你還注重修養的提高,充滿熱情地培養了一些特殊興趣。你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參加私人課程。你用幾個暑假在本地大學裏預習大學課程,或參加專門技能的夏令營或訓練營。你學習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數學、鋼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個全能選手。

掌握這些技能當然沒有錯,全力以赴成為最優秀的人也沒有錯。錯誤之處在於這個體系遺漏的地方:即任何別的東西。我並不是説因為選擇鑽研數學,你在充分發展話語表達能力的潛力方面就失敗了;也不是説除了集中精力學習地質學之外,你還應該研究政治學;也不是説你在學習鋼琴時還應該學吹笛子。畢竟,專業化的本質就是要專業性。可是,專業化的問題在於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個點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東西都限界於此。真的,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專業了。

專業化的問題是它只能讓你成為專家,切斷你與世界上其他任何東西的聯繫,不僅如此,還切斷你與自身其他潛能的聯繫。當然,作為大一新生,你的專業才剛剛開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過程中,進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眾多階梯中的一個。再讀三年大學,三五年法學院或醫學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後再幹若干年住院實習生或博士後或者助理教授。總而言之,進入越來越狹窄的專業化軌道。你可能從政治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律師或者公司代理人,再變成專門研究消費品領域的税收問題的公司代理人。你從生物化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博士,再變成心臟病學家,再變成專門做心臟瓣膜移植的心臟病醫生。

我再強調一下,你這麼做當然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在你越來越深入地進入這個軌道後,再想回憶你最初的樣子就越發困難了。你開始懷念那個曾經談鋼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個曾經和朋友熱烈討論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課堂內容的人在做什麼。那個活潑能幹的19歲年輕人已經變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歲中年人。難怪年長的人總是顯得那麼乏味無趣。“哎,我爸爸曾經是非常聰明的人,但他現在除了談論錢和肝臟外再無其他。”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3

我的題目《不要在不斷的優秀裏走向平庸》提出的問題,當然,是一個傳統地面向人文科學的專業所提出的問題:學習文學、藝術或哲學能有什麼實效價值?你肯定納悶,我為什麼在以科技堡壘而聞名的斯坦福提出這個問題呢?大學學位給人帶來眾多機會,這還有什麼需要質疑的嗎?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問題。這裏的“做”並不是指工作,“那”並不是指你的專業。我們不僅僅是我們的工作,教育的全部也不僅僅是一門主修專業。教育也不僅僅是上大學,甚至也不僅是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的正規學校教育。我説的“你要做什麼”的意思是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所説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規或非正規的任何訓練,那些把你送到這裏來的東西,你在學校的剩餘時間裏將要做的任何事。

你是如何從活潑能幹的19歲年輕人,變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歲中年人?

我們不妨先來討論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進入這所大學説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時候就鼓勵你追求卓越。他們送你到好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榜樣作用激勵你更努力地學習。

除了在所有課程上都出類拔萃之外,你還注重修養的提高,充滿熱情地培養了一些特殊興趣。你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參加私人課程。你用幾個暑假在本地大學裏預習大學課程,或參加專門技能的夏令營或訓練營。你學習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數學、鋼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個全能選手。

掌握這些技能當然沒有錯,全力以赴成為最優秀的人也沒有錯。錯誤之處在於這個體系遺漏的地方:即任何別的東西。我並不是説因為選擇鑽研數學,你在充分發展話語表達能力的潛力方面就失敗了;也不是説除了集中精力學習地質學之外,你還應該研究政治學;也不是説你在學習鋼琴時還應該學吹笛子。畢竟,專業化的本質就是要專業性。可是,專業化的問題在於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個點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東西都限界於此。真的,你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專業了。

專業化的問題是它只能讓你成為專家,切斷你與世界上其他任何東西的聯繫,不僅如此,還切斷你與自身其他潛能的聯繫。當然,作為大一新生,你的專業才剛剛開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過程中,進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眾多階梯中的一個。再讀三年大學,三五年法學院或醫學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後再幹若干年住院實習生或博士後或者助理教授。總而言之,進入越來越狹窄的專業化軌道。

你可能從政治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律師或者公司代理人,再變成專門研究消費品領域的税收問題的公司代理人。你從生物化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博士,再變成心臟病學家,再變成專門做心臟瓣膜移植的心臟病醫生。

我再強調一下,你這麼做當然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在你越來越深入地進入這個軌道後,再想回憶你最初的樣子就越發困難了。你開始懷念那個曾經談鋼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個曾經和朋友熱烈討論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課堂內容的人在做什麼。那個活潑能幹的19歲年輕人已經變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歲中年人。難怪年長的人總是顯得那麼乏味無趣。“哎,我爸爸曾經是非常聰明的人,但他現在除了談論錢和肝臟外再無其他。”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或許你從來就沒有想過當心臟病醫生,只是碰巧發生了而已。隨大流最容易,這就是體制的力量。我不是説這個工作容易,而是説做出這種選擇很容易。或者,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你來到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是因為聰明的孩子都這樣。你考入醫學院是因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羨慕。你選擇心臟病學是因為當心髒病醫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給你帶來好處,讓你的父母感到驕傲,令你的老師感到高興,也讓朋友們羨慕。

從你上高中開始,甚至國中開始,你的唯一目標就是進入最好的大學,所以現在你會很自然地從“如何進入下個階段”的角度看待人生。“進入”就是能力的證明,“進入”就是勝利。先進入斯坦福,然後是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再進入舊金山大學做實習醫生等。或者進入密歇根法學院,或高盛集團或麥肯錫公司或別的什麼地方。你邁出了這一步,似乎就必然會邁出下一步。

也許你可能確實想當心髒病學家。十歲時就夢想成為醫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醫生意味着什麼。你在上學期間全身心都在朝着這個目標前進。你拒絕了上大學預修歷史課的美妙體驗的誘惑,也無視你在醫學院第四年兒科病牀輪流值班時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要麼因為你使隨大流,要麼因為你早就選定了道路,20xx年後某天你醒來,你可能會納悶到底發生了什麼:你是怎麼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一切意味着什麼。不是説在寬泛意義的事情,而是它對你意味着什麼。你為什麼做它,到底為了什麼呢。這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這個被稱為中年危機的“有一天醒來”的情況一直就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真正的創新,是創造新的可能性,是創造你自己的生活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或許中年危機並不會發生在你身上。讓我告訴你們一個你們的同齡人的故事來解釋我的意思吧,即她是沒有遇到中年危機的。

幾年前,我在哈佛參加了一次小組討論會,談到這些問題。後來參加這次討論的一個學生給我聯繫,這個哈佛學生正在寫有關哈佛的畢業論文,討論哈佛是如何給學生灌輸她所説的“自我效能”,一種相信自己能做一切的意識。自我效能或更熟悉的説法“自我尊重”。她説在考試中得了優秀的學生中,有些會説“我得優秀是因為試題很簡單。”但另外一些學生,那種具有自我效能感或自我尊重的學生,會説“我得優秀是因為我聰明。”

我得再次強調,認為得了優秀是因為自己聰明的想法並沒有任何錯。不過,哈佛學生沒有認識到的是他們沒有第三種選擇。當我指出這一點時,她十分震驚。我指出,真正的自尊意味着最初根本就不在乎成績是否優秀。真正的自尊意味着,儘管你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在教導你要相信自己,但你所達到的成績,還有那些獎勵、成績、獎品、錄取通知書等所有這一切,都不能來定義你是誰。

她還説,哈佛學生把他們的這種自我效能帶到了社會上,並將自我效能重新命名為“創新”。但當我問她“創新”意味着什麼時,她能夠想到的唯一例子不過是“當上世界大公司五百強的首席執行官”。我告訴她這不是創新,這只是成功,而且是根據非常狹隘的成功定義而認定的成功而已。真正的創新意味着運用你的想象力,發揮你的潛力,創造新的可能性。

但在這裏我並不是想談論技術創新,不是發明新機器或者製造一種新藥,我談論的是另外一種創新,是創造你自己的生活。不是走現成的道路而是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我談論的想象力是道德想象力。“道德”在這裏與對錯無關,而與選擇有關。道德想象力是那種能創造新的活法的能力。

它意味着不隨波逐流,不是下一步要“進入”什麼名牌大學或研究生院。而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不是父母、同伴、學校、或社會想要什麼。即確認你自己的價值觀,思考邁向自己所定義的成功的道路,而不僅僅是接受別人給你的生活,不僅僅是接受別人給你的選擇。

當今走進星巴克咖啡館,服務員可能讓你在牛奶咖啡、加糖咖啡、濃縮咖啡等幾樣東西之間做出選擇。但你可以做出另外的選擇,你可以轉身而去。當你進入大學,人家給你眾多選擇,或法律或醫學或投資銀行和諮詢以及其他,但你同樣也可以做其他事,做從前根本沒有人想過的事。

比想象力更難的,是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

道德想象力是困難的,這種困難與你已經習慣的困難完全不同。不僅如此,光有道德想象力還不夠。如果你要創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獨立思想者,你還需要勇氣:道德勇氣。不管別人説什麼,有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不會因為別人不喜歡而試圖改變自己的想法。

具有道德勇氣的個人往往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他們和其他人對世界的看法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讓別人對自己已經做出的選擇感到不安全或無法做出選擇。只要別人也不享受自由,人們就不在乎自己被關進監獄。可一旦有人越獄,其他人都會跟着跑出去。

在《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一書中,作者詹姆斯?喬伊斯讓主人公斯蒂芬?迪達勒斯就19世紀末期的愛爾蘭的成長環境説出瞭如下的名言“當一個人的靈魂誕生在這個國家時,有一張大網把它罩住,防止它飛翔。你們給我談論民族性、語言和宗教。但是我想衝出這些牢籠。”

今天,我們面臨的是其他的網。其中之一是我在就這些問題與學生交流時經常聽到的一個詞“自我放任”。“在攻讀學位過程中有這麼多事要做的時候,試圖按照自己的感覺生活難道不是自我放任嗎?”“畢業後不去找個真正的工作而去畫畫難道不是自我放任嗎?”

這些是年輕人只要思考一下稍稍出格的事就不由自主地質問自己的問題。更糟糕的是,他們覺得提出這些問題是理所應當的。許多學生在高年級的時候跟我談論,他們感受到的來自同伴那裏的壓力,他們想為為創造性的生活或獨特的生活正名。你生來就是為了體驗你自己的瘋狂的:瘋狂地打破常規,瘋狂地認為事事皆有可能,瘋狂地想到你有天賦之權去嘗試。

想象我們現在面臨的局面吧。這是對我們個體,對道德,對靈魂的一個重要見證:美國社會思想的貧乏竟然讓美國最聰明的年輕人認為聽從自己的好奇心的行動就是自我放任。你們得到的教導是應該上大學去學習,但你們同時也被告知如果你想學的東西不是大眾認可的,那就是你的“自我放任”。如果你是自己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的話,更是“自我放任”。

這是哪個門子的道理?進入證券諮詢業是不是自我放任?進入金融業是不是自我放任?像許多人那樣進入律師界發財是不是自我放任?搞音樂,寫文章就不行,因為它不能給人帶來利益。但為風險投資公司工作就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自私的,除非它能讓你賺很多錢。那樣的話,就一點兒也不自私了。

你看到這些觀點是多麼荒謬了嗎?這就是罩在你們身上的網,就是我説的需要勇氣的意思。而且這是永不停息的抗爭過程。在兩年前的哈佛事件中,有個學生談到我説的大學生需要重新思考人生決定的觀點,他説“我們已經做出了決定,我們早在中學時就已經決定成為能夠進入哈佛的高材生。”我在想,誰會打算按照他在12歲時做出的決定生活呢?讓我換一種説法,誰願意讓一個12歲的孩子決定他們未來一輩子要做什麼呢?或者一個19歲的小毛孩兒?

唯一你能做出的決定是你現在在想什麼,你需要準備好不斷修改自己的決定。讓我説得更明白一些。我不是在試圖説服你們都成為音樂家或者作家。成為醫生、律師、科學家、工程師或者經濟學家沒有什麼不好,這些都是可靠的、可敬的選擇。我想説的是你需要思考它,認真地思考。我請求你們做的,是根據正確的理由做出你的選擇。我在敦促你們的,是認識到你的道德自由並熱情擁抱它。

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分謹慎。去抵抗我們社會給予了過高獎賞的那些卑怯的價值觀的誘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預測的、可控制的。這些,同樣是羅網。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敗的恐懼感。是的,你會犯錯誤。可那是你的錯誤,不是別人的。你將從錯誤中緩過來,而且,正是因為這些錯誤,你更好地認識你自己。由此,你成為更完整和強大的人。

人們常説你們年輕人屬於“後情感”一代,我想我未必贊同這個説法,但這個説法值得嚴肅對待。你們更願意規避混亂、動盪和強烈的感情,但我想説,不要回避挑戰自我,不要否認慾望和好奇心、懷疑和不滿、快樂和陰鬱,它們可能改變你預設的人生軌跡。大學剛開始,成年時代也才剛開始。打開自己,直面各種可能性吧。這個世界的深廣遠超你現在想象的邊際。這意味着,你自身的深廣也將遠超你現在的想象。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4

尊敬的校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非常榮幸有機會參加湘潭大學20xx年新生入學開學典禮,回到母校,我彷彿回到了自己的大學時代。

35年前,15歲的我考進湘大,這在當時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我想今天的你們也一定為成為湘大的學生倍感榮耀。這些年以來,無論身處何方,我一直都十分自豪的告訴人們:"我是湘潭大 學畢業的,我是湘大人".35年過去了,在大部分人感歎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時候,我卻在感歎我的頭髮都去哪兒了;35年前,這裏還只是一片空曠的黃土地,但經過一代又一代湘大人的努力 ,湘潭大學現在已經變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學城之一。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歲月裏,在座的各位也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各位,請你認真看一看你身邊的人,記住他們現在的樣子,可能20xx年 、20xx年之後,你們當中許多人與今天相比會有天壤之別,會成為自己家庭、所在單位甚至湘潭大學的驕傲,而這一切都源於你們在湘大的每一天在想什麼和在做什麼。為了將來你們有可能發 生的改變,今天我想在這裏與各位學弟學妹們分享三句話。

第一句話:樹立夢想

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大學正是樹立夢想的大好時機,因為湘大擁有內容豐富的課程、學識淵博的老師、恪盡職守的員工、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強健體魄的運動場,還有同樣懷着 強烈求知慾的同學,在這裏,你們可以尊師重道、博覽羣書、相互碰撞、自我反思;在這裏,你們可以通過課堂上的學習、校園裏的活動、社會上的實踐,瞭解社會、瞭解別人、瞭解自己, 最終找到並且樹立自己的夢想。不要怕夢想小,再卑微的夢想也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中國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當作家的夢想其實就是因為有鄰居告訴他當作家生活非常富裕,一 天三頓都能吃上餃子。為了這個小小的夢想,莫言在很小的時候就立志要成為一名作家,具體行動就是把周圍十幾個村子的圖書看了個遍。你們想想,還有比頓頓能吃餃子更簡單的夢想嗎?六 七十年代十幾個村的圖書加起來可能不會擺滿湘大圖書館一個書架,但這並不妨礙莫言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以,千萬不要説自己的夢想渺小,或者説沒有樹立夢想的條件,要相信夢想 就在你身邊。如果你今天沒有相信,而在你身邊的同學相信了,20xx年20xx年之後,你再回過頭來看,他不但與現在的他大不相同,他和你的區別也十分明顯!所以,只要你在大學期間樹立夢想, 併為之奮鬥,你最終一定會成為別人的夢想!

第二句話:培養專注

當年我一進入大四,就下定決心準備考研。你們猜我第一次考研選擇了什麼專業?中文系辭典編纂學專業。選擇這個專業最主要的原因是八十年代初大家做學問的積極性很高,年輕氣盛的我覺 得這個專業聽起來就透着學問,在虛榮心的驅使下,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雖然我滿腔熱情地從頭開始學習辭典專業的課程,但幾個月之後的考研還是以失敗告終。經過長時間的反思,我明 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成就自己的夢想,必須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盲目出擊或者不切實際只會讓人撞得頭破血流。工作兩年後,我東山再起,終於順利考上上海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通過考研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了專注的力量。

在過去三十年裏,不斷有人告訴我做這個能賺錢,做那個有機會,但從業三十年我一直專注於英語教育,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夢想,正因為我對事業的專注,才有了今天的新航道。同樣, 正是因為我對愛情的專注,才有了現在幸福的家庭。我的妻子也是你們的學姐,我的同班同學,她比我還小几個月,因為我對這份感情的專注,所以在新航道最困難的時候,她能拿出家裏全 部的錢來讓我的事業渡過難關,不僅如此,她還把自己貢獻出來上課、寫書、做講座,同時還要照顧家庭。相對於事業上的成功,幸福的家庭更讓我們感到驕傲。

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要想有事業、有愛情,就要培養專注的精神,沒有一份事業不需要持之以恆,沒有一段感情不需要善始善終。當你想擁有整個世界的時候,你可能會失去一 切,因為你的貪婪;但是,當你牢牢抓住一點的時候,你可能擁有了整個世界,因為你的專注!這就是專注的魔力!

第三句話:學會堅持

20xx年,40歲的我從零開始創建新航道,20xx年新航道經過兩年的努力逐漸為人所知,然而競爭對手的火力也被吸引了過來,在電影電視劇裏面才能看到的橋段都紛紛登場……一年多時間 裏,人生百味幾乎嚐遍,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被推到了極限,那年春節,我第一次沒有與家人共度,我把妻子和孩子送上回湖南的火車,然後把自己關在家裏,"把悲傷留給了自己",整整7天 ,我反覆拷問自己:要不要繼續做我的新航道?我還能不能堅持自己的夢想?7天過去,當我走出房間,看到滿院子的陽光,"改變英語學習現狀,用英語點亮人生"的夢想再次在我的心中翻滾 ,我當時下定決心:我將用我的一生來做教育!同學們,想想看,當一個人決心用一生來堅持做一件事的時候,還有做不成功的道理嗎?

今年10月16日即將迎來新航道十週年生日,新航道已在全國35個城市建有培訓學校,出版圖書500餘種,每年有十幾萬學生從新航道走向世界各地,所有這些成就都是因為我在那一天堅持住了 ,在最可能倒下的那一刻堅持住了。堅持是一種習慣,就像放棄是一種習慣一樣。大學四年,如果你養成了放棄的習慣,放棄學習、放棄思考、放棄鍛鍊、放棄競爭社團職務、放棄關鍵的實 習機會,那麼等你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你也一定會輕言放棄,而最終放棄的是自己的未來。由此可見,在大學期間學會堅持是多麼的重要。

我的老師曾經説過一句話:"人生幾十年,誰能料定?"樹立夢想、培養專注、學會堅持,在座的每位同學先從點滴做起,每天進步一點點,假以時日,你會發現,你不僅能改變自己,你也許 能改變這個世界!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5

9月16日上午,xx大學20xx級本科生開學典禮在松江校區教育會堂舉行。校黨委書記姜鋒、副書記李月鬆、王靜,副校長馮慶華、周承,總會計師林學雷等學校領導出席儀式。儀式由校黨委副書記李月鬆主持。

開學典禮在全場莊嚴的奏唱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20xx級新生代表、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黃佳陳同學首先代表全體新生登台發言。他首先感謝了為他們的成長付出艱辛勞動的父母和老師,並表達了對進入上外開始大學學習的美好憧憬。他號召全體新生在中外優秀文化知識的學習中,更多思考關注當下中國社會現狀,勇敢追求真知和夢想。

老生代表、20xx年度“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國際教育學院王思傑同學代表全體上外學生髮言。她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圍繞“上大學,究竟為了什麼”和“在大學,我們究竟要學什麼”與新生分享了自己對大學學習生活的理解。她認為,上大學,不是為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不是為了一份豐厚的薪酬,更不是為了一個徒有的虛名,而“只為紙尖能留下一縷墨香”。”她説,“大學本身就是人學,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為人,提高自身修養的天堂。”作為上外學子,要像圖文旁即將綻放的桂花一樣,具有骨氣和修養,活得精彩與問心無愧。

隨後,東方語學院院長程彤教授代表全校教師表達了對新生的誠摯歡迎。他特別指出上外在持續加大國際化辦學力度的背景下迎來了20xx級新生,同學們將獲得更為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為學生施展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希望,同學們可以以“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為指引,以青春歲月換得良好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在大學中獲得真摯的友情和健康的體魄,讓上外成為同學們內心深處的精神家園,而老師們會為這個家園的建設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後,姜鋒書記發表了真摯而富於激情的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對20xx級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以自身經歷為例,勉勵同學們學會獨自遠行、獨立生活。他説,大學時代是美好的,但大學的路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他希望同學們從遵守紅綠燈、理好垃圾桶、管好錢袋子等點滴小事做起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6

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作為教師代表和大家進行交流。

我和大家的交流包含四層意思。

第一層,衷心祝賀同學們經過多年苦讀成為鄭州大學的一員,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孟子將“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視為君子三樂之一,同學們的到來無疑是我們鄭州大學每一個老師的樂事。

第二層,和大家交流一下對學習的認識,這也是我和大家交流的重點。當年神光向達摩求法,達摩説:“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我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直乘,徒勞勤苦。”意思是説,要想取得大的成就,必須勤苦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有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之人渴望成功只能是痴人説夢。修佛如此,要學好我們的專業同樣如此,既需要有恭敬心,更需要立勤苦志。

在很多同學看來,大學不用像高中那樣頭懸梁錐刺股挑燈夜戰了,於是徹底放鬆了自己,這是不對的。大學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蘇軾説:“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人的一生其實是非常短暫的,有一個賣牛奶的做廣告,從你出生那天開始,就喝我們的牛奶,每天喝一袋,只要堅持喝到36500袋,保證你活一百歲。百歲高齡也只是36500袋牛奶的事,更何況我們的大學生活只有短短几年呢?所以經不起揮霍。

我給大家算筆賬,本學期總共20周,140天,現在已經是第三週了,還剩17周119天,在這17週中,星期天佔了34天,國慶節、中秋節、元旦放假又佔了10天,還剩75天,每天休息8小時,另外,吃個飯,聊個天,上上網,遛遛彎,能剩下10個小時學習就不錯了。這樣一折算本學期有效的學習時間也就不足32天了,平均到每一門課上只有幾天時間。每一個學期也都大致如此,所以時間是如此地短暫,應該繼續發揚高中時期枕戈待旦的拼搏精神。總之,與其瀟灑做夢,不如努力圓夢,今天只有努力圓夢,明天才能安心做夢。

圓夢既需要我們夯實專業基礎,更需要有開闊的胸襟和健康的心智。大學教育是開放式教育,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當發現周圍人人皆是優點時,你就生活在了天堂之中;可是當你無視別人的優點而刻意放大別人的缺點時,你便生活在了地獄之中。放眼學界,立足專業,以長者為師,以能者為師,把別人的優點變成自己的長處,這是學習的智慧。在專業學習中,要處理好課堂領會和課外鞏固拓展的關係,須知課堂講授強調的是整體接受,而課外學習則更能突出個性發展,注意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和興奮點,揚長避短,洪鐘善撞,多向師長請益,必會有所成就。

第三層是一個期望。我個人覺得,一個好的老師除了需要自身紮實的學養之外,還離不開同學們的督促,教學相長並非虛話套話。我經常給我的學生説,感謝同學們培養了我,不是譁眾取寵。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同學們指出了我的不足,讓我在完善中成長。如果每個同學都能如此,我們鄭州大學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必將更加輝煌。

最後一層意思是一個祝願,真誠祝願大家在鄭州大學求學期間學有大成,為我們的人生塗上絢麗的色彩,為我們的生命作好堅實的奠基。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7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各位嘉賓,昨天是我上課的日子,我選擇的題目是“企業家如何處理複雜關係”,跟我合作的是中歐商學院的樑能老師。為了選什麼題目,怎麼把這個題目講好,我和我們聯想管理學院的沈磊和樑能老師,前後一共討論過十次,我還把樑能老師請到了海南,待了四天,研究怎麼樣把這個事辦好,課講得怎麼樣,我真得不好評價,但是確確實實在我記憶中,近十年來,我沒有這麼認真地準備過稿子。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在去年9月2號,聽過一次這樣的課,馬校長、鄭局,還有上次講課的是裘老師,還有彙報討論會,如何討論辦學,參加這次活動,對我很大的震動。我本來帶着一種完成交代朋友任務的心態,到一定要講好這堂課,變得嚴肅認真。我跟馬雲相識相交十三年了,因為説得來,互相尊重,成了朋友。

現在馬雲是什麼人物呢,是中國民營企業界的標誌性人物,是在國際上給中國經濟、給中國企業長臉的人物,像姚明一樣跟奧巴馬交流,我想馬校長主要精力還是如何把阿里做好,這個會佔用他很大的精力,除此以外,他還要很認真地處理各種複雜關係。

我在很多角度看過他的攝影照片,看見他滿臉微笑地握着各界人士的手,其中有政界、商界、科技界、文藝界、體育界,已經讓他很焦頭爛額,我不知道他回家還要不要做功課,在這種情況下,要辦湖畔大學,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態度,這真的像他剛才説的,要在中國辦一所能夠發現、訓練企業家、創業者的獨特的一個大學,還是説也像剛才説的,是幾個朋友在一起,一高興,説了那句話,咱就往下走。他是什麼態度,我講話、講課,那就是什麼態度。

其實最開始我為了完成任務,我是在那個時候,覺得他的態度多半是硬頂的,因為辦這個學校,認真地辦,真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掂量着,因為我有多次、多個機構跟我討論,希望我跟他們辦一所這樣的學校,還有一所中國的著名大學校長,邀請我去當商學院院長,我都婉言拒絕了,我婉言拒絕的理由,這件事太難做了,太累。

在上次那個討論會上,我親眼看見事情怎麼做的,看見了馬雲的認真,看見了他調動了他的智慧、調動了他的能力,他是真要把這個學校辦好,我覺得學校還是很難辦,因為在中國的商學院,絕大部分學校老師都是從這個學校裏面出來,就當那個學校的老師,缺少實戰經驗,但是像我們這樣有實戰經驗的人,就能把學生教好嗎?我想也不是。那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把他們組織得更好,這確實是一個題目。而在那次彙報會上,他們在認真研究,就像今天一樣,不停去做,在研究怎麼樣去定我們的目標,怎麼去實現這個目標。

另外今天的學員,從剛才講話的這位表現出來,你們都是了不起的人,在那次會上精心研究設計,怎麼去選學員,一切都是在精心設計之中。我想十年後,學校會是什麼樣,我已經説不出來再激動人心的話,因為馬雲都説了,無非是十年後,能不能把這個學校真得辦成一個獨特的,能夠培養企業家和創業者,那不叫培養,他是叫發現和訓練,我還弄不清楚培養、發現和訓練是有什麼區別。

另外十年之內,是不是湖畔大學的學生有相當的一批就成了中國經濟推動的力量,還有到底能培養出多少個像馬雲這樣牛逼的牛人,為什麼只能是十年呢,因為我相信我在十年內健康地看見這件事還是有把握的。不管怎麼説,馬雲先生,十年後,記住,要認真地邀請我到這兒來吃頓飯,讓我親眼看看,那時候湖畔大學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將非常愉快地接受這個邀請,好,謝謝。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 新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個季節裏,同學們的到來,給我們美麗的校園又增添了一片蓬勃的朝氣,帶來了青春的活力。在這裏,我代表遼xx學院的全體教師,向你們的到來 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社會、學校、家長都對你們寄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你們不負眾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從現在開始,同學們應該樹立起一個遠大的理想,就像一棵樹,正是有了對陽光的渴望,它才可能直插雲霄;就像一隻鷹,正是有了對藍天的嚮往,它才可能遨遊天際。只有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積極的人生,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才能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人生非坦途。同學們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有很多困難。對於每位同學來説,大學的學習意義重大,然而大學生活又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完美,你會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樸實的、平凡的、甚至是艱辛的:也許原來你們嚮往的課程很乏味,大名鼎鼎的教師也很平常,期末考試的緊張和辛苦,甚至比大學聯考還要累。但是,你也會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是美好的、豐富的:上課、講座、演出、比賽、科技活動、社會實踐、同學聚會,如果你願意,你們也會忙得不亦樂乎。 作為教師,我們會本着“傳道、授業、解惑”的宗旨,成為你學業上稱職、合格的導師,也會努力成為你生活中的朋友,遇到困難時,老師們將會給你一份力量,也會跟你一起分擔。獲得成功時,請與老師們一道分享。

最後,我祝福同學們的大學學習生活是愉快的、幸福的,是你一生中,最驕傲和值得回憶的階段。也期待着四年後,還是這個地方,畢業典禮上,見到碩果累累、更加成熟的你!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9

歡迎各位來到清華大學。很早就已接到學校的通知,要在今天的迎新會上發言,但想來想去,確實不知道在這個場合應該跟大家講些什麼。不瞞大家説,我兒子和大家一樣,今年也參加了大學聯考。儘管他也把考取清華大學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雖然竭盡全力,還是沒能如願。所以説,至少在我兒子的眼中,在座的各位毫無疑問都是成功人士。在這裏,請大家接受我的誠摯的祝賀。

既然如此,我想,在今天這個場合,我也許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成功的一些看法,或者説,我們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今正在成為我們主導價值目標的成功理念。

我們從中學進入大學學習,首先遇到的一個重大問題,也許就是如何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在中學階段,這個目標是清晰而明確的——不用説,那就是大學聯考。不光是我們自己,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整體氛圍都在日復一日地強化着這個目標,我們幾乎所有的努力和奮鬥都圍繞着這個目標展開。關於這一點,我想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深切的體會。可是在進入大學以後,我們會突然發現,原來特別清晰、具體的目標,轉瞬之間已變得曖昧不明。即便我們仍然把追求成功作為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要比大學聯考這杆標尺複雜得多,也詭異得多——比方説,有些人僅僅因為與生俱來的高顏值,就輕易地取得了所謂的“成功”。今天,我們需要自己來發現、設計和決定自己的未來,併為此承擔責任,這對於任何人來説,都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課題。

本來,對於“什麼是成功”這樣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但毋庸諱言,由於整個社會日益功利化的趨勢,我們對於成功這樣一個理念的理解,已經極大地狹窄化、乃至於庸俗化了。似乎所有的目標都可以用金錢、豪宅、知名度、媒體的曝光率來衡量,如果我們不幸沒有這些炫目的飾物來裝點我們的人生,那我們僅僅是活着,但並不“存在”。可以説,這樣一種極其狹隘和庸俗的成功理念,給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毀滅性的扭曲和破壞。它還導致了這樣一個後果:我們僅僅是為了追求所謂的存在感而活着。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據説是為了追求幸福。可是,伴隨着我們對成功理解的狹窄化和僵硬化,我們作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幸福的能力也出現了嚴重的退化。有一位成功企業家曾經告訴我,在他們老家流傳着這樣一個格言: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苦惱都是鄰居造成的。我們奮鬥了一輩子,似乎就是為了把房子建得比鄰居漂亮一些,似乎就是為了在鄰居的眼中造成這樣一個虛幻的投影:我是幸福的。在許許多多的有關“幸福”的定義中,我認為瑞典作家拉格洛芙的説法最為精妙。她説,幸福就是對責任的自覺承擔。比如説,一位母親儘管經受了分娩的巨大痛苦,儘管她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付出了無數的辛勞,我們都會一致同意:做一個母親是幸福的。因為她自覺地承擔了這個責任。所以,在諸位剛剛跨入大學校門,為自己的人生確立目標之際,我希望各位不要忘記拉格洛芙的忠告。從某種意義上説,自覺地承擔責任,是我們獲得幸福的重要前提。

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學者曾經跟我説,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去了美國之後,學業大多十分優秀。他們中的很多人能比較容易進入最優秀的前20%,卻很難進入最頂尖的前5%行列。這是為什麼呢?這位學者的答案是:中國的學生雖然聰明,也很用功,但缺乏想象力,缺乏深厚的人文素養。我想,他的話或許有些道理。在我看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或許還涉及我們對於成功的理解和定位。如果我們把世俗的、功利化的成功作為唯一的目標,這些目標一旦實現——比如進入歐美名校、有一份穩定而待遇優厚的工作等等,我們奮鬥的動力就會隨之失去。我們知道,從事一流的科學和學術研究,有時需要忍受長年累月、默默無聞的奉獻與孤獨。為了追求和堅持真理,有時不僅得不到世俗的成功,還要承擔各種風險和犧牲。胡適先生曾説,做一個合格的知識分子,要做到不降志,不辱身,不趕時髦,不避風險。如果我們沒有獲得超越於一般功利心之上的真正動力,我們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知識分子,也很難去從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和學術研究。

當然,我個人並不反對成功——如果清華的學生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我作為教師,會在第一時間向你們表示祝賀、併為你們感到驕傲。我今天的發言,只是希望大家對現在社會上流行併成為重要意識形態的“成功觀念”進行認真的反思,希望大家在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的時候,嚴肅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什麼是我們的立身之基?什麼是我們的人生價值所繫?什麼是我們的為人之本?

對於這樣一些問題,我也沒有現成的答案。如果需要我給大家提出一些建議,我願意用下面這段話與大家共勉:

做一個誠實而有趣味的人,

做一個有責任感、有社會關懷的人,

做一個熱愛自己的志業併為之不懈奮鬥的人。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0

北京大學9月12日上午舉行x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長王恩哥在發言中將“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八個字送給全場新生,他還現場要求新生“管好自己的自行車”。

今天,博雅塔下的北大第一體育場人工草皮在雨後還有些潮濕,為此,工作人員給參加典禮的新生髮放了一次性雨衣,讓他們可以墊着座位。早上8點半,開學典禮準時開始,來自元培學院的米登位作為新生代表上台發言。他分享了自己前不久在雲南魯甸地震災區志願服務的經歷和感受,表示作為北大人應該有責任、有擔當,要知難而上,讓這份青春永不褪色。

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北大教師將竭盡所能把新生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他勉勵新生要志存高遠,否則就會在沉醉生活中迷失方向。

校長王恩哥面向全場新生鞠躬,然後在掌聲中走上講台。他説今天是北大120xx年校史上的嶄新一頁,作為校長和老師,自己由衷感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樂。他提到新生今後可能會面臨許多選擇,鼓勵他們在四顧茫然時不要急躁,路永遠在自己的腳下。

在發言中,王恩哥説對於不少年輕的北大人,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壯志,而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今天在開學的第一課上,他把這八個字送給所有新生。他説,守正就是要有主心骨和精氣神,希望新生們“把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扣好”,積攢正能量。篤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研究學問;久久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和持之以恆的毅力,不能當牆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臨近演講結束,王恩哥以李商隱的名句“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鼓勵所有新生。他還向新生提出了一個要求——管好自己的自行車。他説這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做到了,不僅能收穫整齊,而且還能學會約束自己,方便別人,“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立得住、打不敗的北大人。”

4000餘本科新生入北大 困難學生獲“成長大禮包”

20xx年有4076名本科新生去北大報到,其中本部內地本科生2809人,港澳台學生62人,第二學士學位50人,留學生338人,醫學部817人。

一個可喜的變化是,今年考生的專業選擇更為理性,長期以來扎堆報考經管類專業的現象得到扭轉。在多個省份,北大法學、數學、物理、化學及元培學院的分數線超過經管類專業。今年北大錄取的各省份第一名考生中,40%選擇了基礎專業。

今年北大錄取新生中農村户籍佔18.5%,少數民族學生佔11.9%,均為近年來最高。北大今年通過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錄取250名學生。為資助經濟特別困難的貧困專項計劃學生,北大還投入近百萬元設立專項助學金,每人8000元。

在報到現場,約有500名經濟困難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實現了入學。困難學生中,來自農村比例約佔56.9%,來自中西部省份約佔71.2%。

據悉,北大大學聯考結束後即開通“綠色通道”,提供“足額資金資助+13個非經濟支持項目”相結合的“成長大禮包”。經濟困難新生可領到價值20xx元到 15000元不等的禮包,包括21種生活用品、電腦、書包、健身卡、游泳卡、計算機上網卡、購書卡、電影兑換券、循環教科書、勵志圖書等基本生活物資,以及20xx元到10000元不等的助學金。此外,還通過燕園領航、優才拓展、燕園攜手、公益基金等13個非經濟支持項目,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給予他們自我成長的能力。

針對100個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北大提前半個月就發放“燕園關愛助學金”到學生銀行卡中,幫助學生購買車票、生活用品和支付短期生活費,總金額20萬元。新生入學後,學生資助中心還將根據新生的經濟情況和需求,給予學生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等經濟資助,基本覆蓋本科生在校學費、住宿費和基本生活費。

北大校長王恩哥一早就在“綠色通道”迎新,他勉勵學生們在北大努力學習,珍惜在大學的時光,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1

同學們,你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此時此刻,你們或許仍沉浸在旅途的興奮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許還在為終於擺脱應試教育的文山題海而如釋重負;當然,你們更多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大學迎接你們的不僅有夢想、榮譽、激情和浪漫,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挫折、經歷失敗。

第一次班會,你會發現自己思想不深、視野不寬,不再是羣體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課,你會感到節奏太快、難以適應,不再是老師目光的焦點;第一次考試,你可能成績靠後、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於是,你們可能會開始懷疑以往的讀書方式、學習習慣,甚至懷疑自己的專業選擇和能力潛質。同學們,挫敗感是走向虛空沉淪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嶺。經歷挫敗,從挫敗中學習,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學的必修環節。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懂得反思、學會堅守。長期以來,你們接受的大多是中規中矩、有標準答案的教育,你們習慣於做“聽話”的好孩子。作為知識的傾聽者和接受者,你們無疑是優秀的。但大學是什麼?大學是要為你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為你們走向成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大學培養的不僅是已有知識的接受者,而且是未知世界的創造者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大學教給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對更多更復雜的選擇和沒有預設答案的探索,你們難免會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敗中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重新定義什麼是成功、什麼是榮譽、什麼是價值,不斷追問生命的意義。學會堅守,就是在挫敗中堅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內心深處始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渴望,在風險挑戰面前始終堅持做人的原則、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目標。同學們,只有懂得反思、學會堅守,你才能在挫敗中把握自我、擁抱青春、走向成熟。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尋找自信、挑戰自我。挫敗會讓人迷茫。很多人會在挫敗中喪失自信、迷失自我,來清華之前還是“夢想家”,來清華後,可能會“夢”沒了,只剩“想家”了。特別是看到各種知識、信息、機遇迎面而來,身邊的“學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會更加迷茫和糾結,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尋找和發現的過程,只有在挫敗中發現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成功不取決於你過去的成績和基礎,也不依賴偶然的機緣巧合,而是來自對自我的挑戰,來自挑戰中的成長和成熟。面對挫敗,只有那些不斷壯大自己內心的人,才能戰勝自我、找到自信,從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挑戰權威、塑造人格。在中學裏,面對會考、大學聯考的壓力,你們難免養成依賴課本、相信權威、聽從安排的習慣,努力在既定的路線上比別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學,你們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的講座報告,接觸到很多學術大師。權威值得我們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從。

去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來清華演講,介紹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個實驗。演講的最後,在談到自己不斷取得新成果的體會時,他説:科學就是多數服從少數,只有少數人把多數人的觀念推翻之後,科學才能向前發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校長本薩森來訪,我們説起猶太民族有着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沒有什麼著名的宮殿建築,卻在思想、文學、科學等很多領域創造了不朽的輝煌。猶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卻獲得了20%多的諾貝爾獎。交流過程中,談到猶太民族和當今中國教育的區別,我説,在中國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學生回家後,家長一般會問“今天老師問了你什麼問題”;而猶太學生回家後,家長會問“今天你問了老師什麼問題”.我問他,是不是這樣?本薩森校長説,不僅如此,猶太家長還會問“你問了什麼問題老師沒答上來?”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是猶太文化的一個祕密,也是猶太民族保持巨大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創造者,只有勇於質疑,敢於發現前人的侷限,才能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對世界本質的認知和判斷,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獨立的人格;只有打破傳統,敢於挑戰權威的思想和理論,也才能激發新的思想、創造新的範式、建立新的理論,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30年前留校任教,在繼續教育學院做教師也已20xx年了,從做學生到教學生,我最喜歡丹桂飄香的秋季校園。

每一屆新生入學,給老師帶來新的責任和激勵,給學校注入活力和青春。作為學院教師代表,我要向新同學表示歡迎和祝賀,你們選擇了南航大,學校62年積澱的嚴謹求實的學風和校風能給你們良好的學習氛圍。

你們有志通過自學考試獲得高等教育學歷和職業技能,繼續教育學院及全體任課老師會盡其所能,幫助你們健康地成長,夢想成真。

大學是校園生活的高級階段,也是從青春懵懂走向獨立成熟的過渡。在你們的大學生活裏,不僅僅是完成課業、通過考試,更重要的是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從善如流的價值理念,養成獨立思考、理性行為的習慣。儘早地認識到這一層面並努力地修為,將使你們終身受益。

我從三個方面跟同學們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青年要有目標、有追求、勤奮而踏實、不負青春網傳的一句流行語:“當你不去吃苦,不去競爭,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嘗試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着QQ,刷着微博、朋友圈,看着電視劇,玩着網遊,幹着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坐在教室裏認真地聽聽課、看看書,動動腦筋,很辛苦嗎?可是有誰是在逍遙中獲得成功的?

當你看了《杜拉拉昇職記》,你覺得外企真好,出入高檔寫字樓,説着讓人聽不懂的外語專業術語,拿着讓人眼紅的薪水。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早就開始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從N年前的數據查到昨天,一點點的做着細緻無比的分析。

當你看了《親密敵人》,你覺得投行男好帥,開着凱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亞的海灘,隨手簽着幾百萬美金的合同。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為了一個上市項目,在三天之內自學幾十萬字的材料,讓自己在三天之內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行家......。

當你看到一位世界500強企業快消人出差滿世界飛,在各種地方住五星級酒店,你覺得好風光。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統的方案,而不斷的和各個領導、客户去磨合,去詢問,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為了簽下一個大訂單,自己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看着別人世界中的團圓,裝飾着自己的相思夢。

歲月蹉跎匆匆過,而青年人的生活要是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玩樂,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學習、積累、用功的經歷,對生活的理解淺薄,技能匱乏,你的生活怎麼會精彩呢?!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學得很辛苦的時候,當你懈怠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你的同齡人;當你還賴在牀上,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你得奔跑着追趕走在你前面的人。

第二,要注意學習方式的轉變,養成積極主動的思維習慣

大學時代的學習和中學時代有顯著的不同,大學學習側重於理解概念和規律及用於解決問題。大學老師除了“傳道”(告訴你結論、教你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解惑”。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學習內容主動去思考、體會,提出問題,即勤問。

老師才有需要解的“惑”,而你就是在吸收、質疑、解惑、反思的過程中學到知識、鍛鍊思維、增長能力。

要在平凡而枯燥的學習生活中體會到成就感,同學們可以在每個學期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甚至細化到作息時刻,並在同宿舍或同班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基礎差的考量每天是否在進步;學有餘力的拓寬讀書範圍、增加練習量,打開眼界。

還要儘可能地增加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美國哈佛大學的名言“在學校,1/3是跟老師學的,2/3是跟同學學的......”。

第三,與人相處之道--學會尊重、寬容、溝通和交流

進入大學以後,同學們離開父母,進入新的集體,衣食住行學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

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都會存在差異,互相理解和關心成為一種必需。同學們要學會獨立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要儘快適應新的環境,主動地加強與周圍的人溝通和交流,要學會過集體生活,與同學和睦相處,遇到矛盾得換位思考,因為並不只有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有句諺語説得好:“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大學時光美好而又短暫,學會思考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學會思考做什麼樣的人,並且在這四年中腳踏實地、心態平和,努力付諸行動去接近你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你的腳前燈、路上的光。

上星期教師節,我在網上看到一句教師的自我表白,感同身受,轉述一下,也是向學生表白做老師的心跡:“教書是一場苦戀,費心去愛的那一羣人,總會離你而去;教書是一場單戀,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親愛的同學,你若不離不棄,我便點燈相依;你若自我放棄,我還是在這裏一如既往幫你!”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3

親愛的同學們:

在清華剛剛歡度百年華誕之後,你們作為清華跨入新百年的第一屆本科生,即將開始大學學習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剛剛入學的全體新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培育同學們成長的中國小老師和信任清華、支持清華的各位家長,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共有3300餘人,來自全國近1200所中學,其中女生超過了三分之一。你們當中,既有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習尖子,也有在學科競賽和發明大賽中獲獎的創新能手;既有全面發展、熱心公益的“人氣之星”,也有樂觀向上、品格堅毅的自強學子。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從今天起,同學們正式成為了“清華人”。一個世紀以來,一代代清華人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座的很多同學在走進清華園之前,已經對百年清華的精神傳統,包括校訓、校風和學風等有了一定的瞭解。今天當同學們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之際,我重點就如何踐行“人文日新”的精神,與大家談談心。

80年前,1926級畢業的校友們留贈給母校一塊鐫刻着“人文日新”的牌匾,至今仍高懸在大禮堂的南牆上,與舞台上方校徽中的校訓遙相呼應。這塊匾額不僅表明了前輩校友們對於清華精神的理解和認識,也體現出他們對於母校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期許。隨着學校的發展,“人文日新”逐步成為了清華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踐行“人文日新”,就要大力弘揚人文精神。

“人文”二字出自《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裏可以看出,“人文”概指人類一切文化創造。人文日新,就是指文化的創造、傳承與涵養要日新月異、不斷進步;對每一個人來説,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斷髮揚、不斷提升。

早在1948年,我校的著名建築大師樑思成曾做過一篇題為“半個人的時代”的講演,談的是過度專業化導致人的片面發展。今天,這個命題依然發人深省。推動時代變革、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成為素質全面、視野寬闊的一代新人,更需要同學們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並重並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味。目前中學教育的文理分科以及緊張的大學聯考複習,都對同學們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進入大學後,希望理工科學生加強人文與社會知識的學習,文科學生也要對自然科學和工程知識有一定的瞭解,大家都要注重自己全面素質的提高。

在全球化的時代,弘揚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對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正如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任教於西南聯大時所提出的,要對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抱持一種“温情與敬意”,從民族歷史的進步中獲得教益,從民族文化的發展中汲取營養。只有具備了堅實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展現出文化包容的氣度,才能成為心胸寬廣、氣魄宏大的棟樑之才。

第二,踐行“人文日新”,就要自覺提升道德情操。

《易經》有曰:“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由此可見,古人所強調的“日新”,首先是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朱鎔基學長在一次校慶來信中,曾談到當年他們入學時,清華電機系主任章名濤教授講過的一席話。章名濤教授説:你們來到清華,既要學會怎樣為學,更要學會怎樣為人。青年人首先要學“為人”,然後才是學“為學”。同學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修養,一方面陶冶高尚情操,弘揚傳統美德,謙虛謹慎、正直善良、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善於與人溝通、合作;另一方面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擔當起清華人應有的歷史責任。

清華過去的百年,正是中華民族由飽受凌辱到走向振興的百年。一百年前清華初創時,中國剛剛爆發了辛亥革命,追求社會進步,拯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獨立與人民民主,是那個時代的主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先生當年以中文和歷史兩科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歷史系。“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為了“科學救國”,錢偉長要求轉學物理。他説:“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今天進入新世紀之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國家富強與民族振興,成為新一代青年的責任。希望同學們以前輩清華人為榜樣,篤志勵學、完善自我,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我想,這也正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時代內涵。

第三,弘揚“人文日新”精神,就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經典名言,出自《禮記•大學》。它告訴我們,要以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堅持革故鼎新。

小到個人事業的成功,大到國家社會的進步,無不需要求新、創新的勇氣、意識和能力。求新,更是清華學術傳統的重要特徵。當今時代,知識創新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時代給大家提出的要求與挑戰。同學們走進清華,要儘快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不僅要刻苦好學,而且要積極創造,切實做到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敏於創新。面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希望同學們在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升、創新文化的建設等方面,都做出新的努力。

致力創新,就要獨立思考。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種學術品格十分重要。同學們要堅持好學深思,保持好奇心、發揮想象力,培養批判性思維,成為拔尖創新人才。

同學們!百年積澱形成的清華精神,內涵豐富,意藴深遠。“人文日新”集中表達了一種改革創新、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希望同學們把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與踐行校訓、校風和學風結合起來,志存高遠,奮發成才,與全體清華人一起,在清華新百年中譜寫新的篇章。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4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機械工程學院的魏一凡。很榮幸在這裏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在這翻開人生新篇章的時刻,首先讓我們用掌聲向一直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和家長表達最真摯的感恩和敬意!

當然,我們也要為自己默默鼓掌,每一個有機會在園子裏學習生活的清華學子,在旁人看來,或許都是一部傳奇,都是傳説中別人家的孩子。然而,只有一路走來的我們深深知道,唯有夢想和堅持,以及在每個選擇面前都拿出了“舍清華其誰”的果敢,我們才驕傲地站在了這裏。

在這奮鬥的過程中,我和許多同學一樣,曾經都將清華園的照片貼在書桌旁,但那只是用來激勵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然而,隨着一次次的接觸,清華在我心中有了更加立體和深刻的內涵。她藴藏着情懷的厚重與理想的光芒,使我的內心感到無比沉靜。在暑校期間我曾聽學長講起趙家和老師,老師最愛教書,畢生勤儉,卻默默地為貧困學生捐助了1500萬。這讓我想起生活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用最簡樸的生活容納着一顆豐富而深刻的心靈。

這種沉靜樸實的生活與腳踏實地的態度,或許會給我們略顯浮躁的社會風氣帶來一陣清風。在飛速發展轉型的當下社會,人們常常急於找尋捷徑敲開所謂“成功人生”的大門,卻難以潛心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中。有人不乏失望地説,名牌大學的學生正在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生命還有其本應深刻和有意義的內涵嗎?錢包鼓脹了,物質豐富了,思想和精神卻愈發地麻木和萎縮。

在這樣的潮流中,我也曾以為大學生活的意義就全在於分數,可是當我投入到一次次社會活動中,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心智變得更加成熟,也隱約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去年,我有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當我聆聽着老兵平靜地敍述那段沉痛的回憶,就彷彿看到了殘酷時代的鮮血淋漓;當我徘徊在遇難者名單牆前,就彷彿聽到那曾經鮮活的生命在哭泣,這些場景都深深觸動了我。今天,我們已成為清華的學子,我們的肩上承載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辱成敗,更是與腳下這片深沉的土地同呼吸共命運。

於是,我的心中便有了一個實業強國的夢想。雖然祖國的經濟飛速增長,綜合國力日漸增強,可是當前的“中國製造”中,我們還有很多落後於人,甚至受制於人的地方。來到清華,有了前輩們的精神感染,我決心在機械學院刻苦鑽研、不斷精進,在我們這代實現由“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之夢。這樣的歷程,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正如馬克思所説,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與我們自身的完美。如果我們能投身到增添人類幸福的勞動中去,我們所獲得的就不只是侷限的、自我的樂趣,而更與千百萬人的幸福聯繫在一起。抱着這樣的信念,我們相遇在美麗的清華園,相信我們在即將開啟的大學生活裏,都將找到和踐行自己的人生理想。

站在這夢開始的地方,此刻,我想大聲説:清華,我們來了!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20xx級新同學:

大家好!我是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於賡哲,感謝大會給了我這樣一個發言機會。

十八年前的這一天,我來到了陝西師範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相信那時在座的許多同學剛剛出生。十八年前這一天,我的老師對我説:“師大歡迎你。”十八年後的今天,我代表全體教師對20xx級新同學説一聲:“師大歡迎你1

陝師大是一所光榮的學校,陝師大是一所踏實苦幹的學校,十八年來,我在這裏由學生到教師,體會到師大的艱辛,也品味到師大成功的喜悦。

祖國的發展離不開西部,西部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培養建設,如今,陝師大支撐着中國大西北基礎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時也為全國其他地區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教師和其他人才,正可謂“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峯1

這裏也曾經匱乏,這裏也曾經苦悶,但是這裏從來不缺的是教師們的責任感。

幾十年如一日,陝師大的教師們如同厚重的黃土地一般,為未來國家棟梁的茁壯成長盡心盡力,辛勤澆灌、精心培養。

如今,陝師大已經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學科建設、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都邁上了新台階,作為一個昔日的師大學生,我為母校的發展感到由衷的自豪,作為一個今日的師大教師,我倍感責任重大,相信在學校黨政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全體師大人齊心協力,追求卓越,一定能夠實現我們建成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既定目標。

每年都有這樣的開學典禮,每年都有這樣的場景,但是今天對於陝師大來説是非同尋常的一日,對於在座的諸位同學來説更是意義非凡,你們中的2600多名同學是國家在部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之後招收的第一批學生。不久前説:“必須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從事教育工作。”

你們的身上寄託着國家的厚望,你們和其它五所部屬師範大學的師範生將成為中國改善教育資源分配狀況、提高基層教育水平的關鍵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你們將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作為一名參與者,在座同學可謂幸莫大焉!因為1

幸運女神並不會這樣垂青每一個人。

就在今年六月大學聯考結束那天,我和其他許多教師接受學校委派,前往各地宣傳免費師範生招生政策,這也是我們的幸運,因為我們也由此成為了這一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未來數十年之後,當你們回首往事之時,但願你們能自豪的説:“我在一個合適的時間來到了一所合適的大學。”

但願那時我也能説:“我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遇到了一批合適的學生。”

師大要發展,離不開學科的拓展和社會影響力的增強,綜合性是師大騰飛的基矗所以對於師大來説,在座的非師範生同學也是發展的關鍵力量,師大的非師範專業的快速發展,已經為你們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你們將在另一個方面展示師大的實力與魅力,展示師大人的多才多藝。

請所有同學牢記校訓“厚德積學,勵志敦行”,這八個字是師大歷史的寫照,也是師大精神的濃縮!它是我校師生共同的人生標杆!每一個字都有着深刻的內涵,需要我們仔細地理解與踐行。

不久以前,房校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陝師大將把免費師範生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優秀的高中教師,甚至是中國小校長。”

我聽了很高興,未來我的孩子一定要送到20xx級師大畢業生擔任校長的國小、中學去,不是為了走後門,而是因為我對你們的實力充滿信心,因為你們是師大人!

未來與各個行業打交道的時候,我也希望能碰到在座的20xx級非師範學生,因為你們是師大人!未來在學術界,我也希望能與在座的xx級研究生共同切磋,因為你們是師大人!

讓我們在教育行業和其它行業共同努力,有德彌高,有學彌厚,有志彌堅,有行彌敦,因為我們是師大人!

恭祝20xx級全體新同學:學業有成,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6

同學們:

我作為教師代表,熱忱歡迎你們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求學!

我先來講一個故事。據三國志記載,華佗醫術高明,曹操的頑固性頭痛病只有經華佗治療才能有效緩解。因此,曹操留華佗隨軍當軍醫。但是華佗想家,對曹操謊稱“方得家書,去去就回。”回到家以後,又藉口説太太病了,需要在家治療和照顧,一再續假不歸。曹操多次寫信催他回來,還讓地方政府行政長官帶信做思想工作,但華佗持才不買賬,就是不回軍隊。曹操大怒,派人前去勘探虛實。曹操説了:“如果華佗夫人真病了,賞40斛小豆慰問之,並寬限他的假期照顧妻子;如若説謊,就把華佗押送回來。”曹操要處死華佗,大臣荀彧勸道:“華佗治病救人醫術好生了得,應當寬宥。”曹操不聽,結果把華佗給殺了。華佗死了以後,曹操頭痛病又發作,曹操説:“華佗能斷病根而故意不斷,以此要挾自重,即使我不殺他,他也不會為我治療斷根的。”後來曹操的愛子曹衝得病死了,曹操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這個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對此史實有多種解讀和看法。不知在座諸位怎麼看待這一歷史事件?先請諸位一邊在腦中整理一下自已的思緒,一邊且聽我繼續説下去。

看法之一:曹操殺死神醫華佗,表明他是一個“寧負天下人”、淫威殘忍的奸臣梟雄。

看法之二:曹操本是一位愛才惜才敬才的將領,事實上也很敬重華佗,殺死華佗一定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也許在曹操看來,你華佗作為一名軍醫,當守軍法紀律,自由散漫離開軍隊,好言相勸、再三催之,不理不睬,恃才無恐,豈非視軍法為兒戲?曹操殺了華佗是依法治軍的需要。

看法之三:華佗説謊不誠實的人品有問題才招致殺身之禍。他先是謊稱家中來信,説什麼去去就回;後又謊稱妻子生病需要照顧。即使在今天看來,人品還是講究德藝雙馨,甚至採取“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德高於才”的用人、培養人的原則,這與曹操當年的用人組織路線並無絲毫差別。就説當前反腐敗,也不會因為貪官能幹、曾為地方建設作出貢獻而被饒恕。

看法之四:曹操是一位有情有義、辦事有章有節的好領導,對華佗已經仁至義盡。曹操本是多疑之人,卻信了華佗的藉口而准假;當華佗又託辭妻子得病希望續假時,曹操還是多次遣書催促,又行文當地政府去做工作,華佗還是遲遲不歸,這才最終激怒了曹操。但曹操還是保持冷靜,派人實地察看虛實:如果華妻真病,賞小豆40斛以示慰問,並可再予寬限假期。曹操在做法上有禮有據、無懈可擊。

看法之五:曹操是一位公私分明的人。華佗死後,曹操的慢性頭痛病發作,因為沒有了華佗的治療而痛苦;尤其當他的愛子曹衝病重,也因為沒有了華佗的治療而病死時,曹操才感概道:“因為我殺了華佗,才導致兒子的病死啊!”若從一己之私來看,殺了華佗對曹操本人及其家族一點好處也沒有,但對治理軍隊卻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現在言歸正傳。

今天各位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來讀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獲取專業知識和技能嗎?是為了將來求職和養家餬口嗎?是的!不僅僅是!!遠遠不是!!!

讀大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養成優秀的人品和健全的人格,就是為了養成承擔道義的責任心,就是為了養成堅毅和信仰的力量,就是為了養成辨別是非真偽的金睛火眼,就是為了養成懷疑與批判的能力,就是為了養成追求真理與榮譽的堅定信念,就是為了養成自由的靈魂和獨立的思想!

我以前只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未曾讀過陳壽的《三國志》;對於曹操殺死華佗這一事件,也許最初同大多數同學一樣,只是抱有“看法之一”而已。今天,我知道,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個問題,可能會找出多種不同的答案。這是一種涉及人情練達、世事通曉的重要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取與我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求學經歷以及畢業走出校門以後的經歷有關。等到各位從本校畢業以後,相信也一定能夠具備判斷是非與價值的素養與能力,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自己。

在這隆重而莊嚴的開學典禮上,作為教師代表,免不了總應該要有幾句語重心長的寄語。

好吧,醒醒吧!環視一下我們當今的生活現狀吧:除了宮保雞丁可供吃、茅台五糧液可供喝、京劇國畫可供欣賞以外,中國到底還有什麼傲立於環球的寶物可以派上濟世救人的大用場?對,唯有中醫中藥和鍼灸了!繼承和發揚好中醫藥,就是最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就是最赤誠的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王爾德説:“犬儒主義者對各種事物的價錢(price)一清二楚,但是對它們的價值(value)一無所知。”無論未來前進的道路上會遭遇到什麼困難,對我們中醫人來説,追求中醫藥就是追求有價值的生活。

要清醒地認識到,將來從中醫藥大學畢業之時,也只不過僅僅是學到了中醫藥知識的百分之一而已。不是本大學教育無能,實在是中醫藥寶庫太偉大了。但是不怕,通過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通識教育,只要具備了以上的基本素養,將來就一定能夠在實踐中比較熟練地運用中醫藥對人救死扶傷,對己養身怡情。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7

學員同志們:你們好!

首先我代表學校黨總支對參加本期中學生黨校學習的學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

同學們,我們黨從建立至今已走過了八十九年的歷程,黨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道路。黨的事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吸納有共產主義信念的先進分子。黨校就是要通過學習培訓,為黨的組織增加新鮮血液,使黨的事業後繼有人,更加興旺發達。

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黨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那麼我們平時該如何學習黨的知識呢?我認為主要應當做好三件事: 一是向書本學習。堅持不懈地學習黨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閲讀黨章、入黨知識讀本,堅持聽新聞、看電視、讀報紙,及時瞭解時事政治和黨的方針政策; 二是向黨員學習。經常與黨員親屬、黨員教師進行談話、溝通,瞭解他們對黨的認識,聆聽他們對黨的理解;同時,要看他們作為黨員的行動,瞭解作為黨員所肩負的義務;

三是向實踐學習。一方面努力成為積極分子,參與到黨員的組織生活中去,參與到黨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去;另一方面,努力用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行動宗旨,把在羣眾中樹立模範帶頭形象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不斷總結經驗、積累體會。

最後我想對在座各位提幾點希望與要求:

1、既然大家自願來到培訓班學習,就應自覺遵守各方面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做好筆記,認真寫好心得體會。

2、我們要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學校大事,要做到愛我校園,愛我班級,爭當校園的小主人,模範地執行學校的校紀校規,努力成為學校各方面的帶頭人。希望在座各位率先垂範,帶頭做到不在校園教學區使用通訊工具、帶頭向老師問好,在同學中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3、在座各位,大都是獨生子女,我們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培養自己艱苦奮鬥的良好作風,努力培養集體主義思想,頑強、刻苦地學好各門學科的知識,使自己努力培養成為將來有用之材。

4、在班級中,我們既然是骨幹,各方面工作就應做好,我們不但學習成績突出,而且各方面表現要突出,要當班級中的帶頭人,自覺規範自己言行。 我們衷心希望各位學員通過學生黨校培訓班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黨的認識和理解,更自覺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成為黨的接班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最後祝同學們在中學生黨校這個新的集體裏,思想進步,學有所成,早日加入到黨組織中來。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今天能夠代表我們xx級xx科新生在這裏發言,我非常激動,更非常榮幸。

一個多月前,當我收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看到"生命科學學院"這幾個字的時候,那是我十幾年來最幸福的一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擁有全國領先的師資力量和實驗條件,也擁有全國最為優秀的學生們,能成為這優秀的100多名同學中的一員,能夠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得到四年的學習機會,已經成為我畢生的榮耀。

我想,無論是大學聯考生、保送生還是自招生,我們走向北大的路,都是不平凡的。在高中的一千多天裏,我們起得比太陽早,睡得比月亮晚,朗朗晨讀聲是我們每天的開始,沙沙筆記聲是我們跟自己道的晚安。一疊疊試卷是我們努力的見證,一本本習題上鐫刻着我們青春的足跡。那三年,我們也許沒有多少的空閒用來遊戲旅行;那三年,我們也許沒有更多的精力鑽研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方向;那三年,我們也許都無法想像自己的未來究竟會是怎麼樣、自己的前途究竟如何、自己以後會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沒錯,過去的高中三年,我們是懵懂的,我們活在師長的安排中,我們活得按部就班,但是,我們活得充實而單純,我們滿懷着那種為了夢想而拼盡全力的激情!高中時拼搏努力的身影彷彿還在眼前,彷彿昨晚剛剛做完厚厚的習題,今天就已經坐在了大學開學典禮的現場,然而我明白:

一個與原先的中學生活截然不同的大學生活,已經開始了。

首先,我們獲得了自己支配時間的權利,在大學裏,沒有老師再像中學那樣緊緊地督促你一定要上什麼課,一定要寫什麼作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課程,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課表;課餘的時間,我們可以用來運動,可以用來交友,也可以用來社會實踐,用來泡圖書館,甚至可以用來打遊戲,我們自由了!可是真的是自由了麼,許多學長學姐血淋淋的教訓擺在我們面前,高中時風光無限的尖子生在大學卻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就是的所謂的自由,習慣了按部就班的我們,在真正獲得了選擇的權力後,卻選擇了放縱,這既是對自己過去努力的踐踏,更是對北大、對國家的不尊重。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努力,我們要對得起在台燈下伏案疾書的自己;我們不能忘記老師和家長的眼神,我們要對得起全社會對北大的期盼。我們作為大學聯考生的身份結束了,但作為北大人的身份卻開始了,環境在變化,節奏在變化,但我們的努力卻應當一如既往,矢志不渝!

其次,我們遠離了父母與家人。我參加了今年的新生黨培,在黨員報到的那天,我看到了許多學生是一家三口齊上陣,更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來的。對於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離家這麼遠生活也許是第一次,沒錯,我也是第一次。氣候也許不適應,飲食也許不適應,方言也許不適應,會有許許多多的不適應,可是我們已經是飛出家巢的雛鷹,我們必須學着適應外面的環境,只有克服自己原先嬌氣的生活習慣,學會獨立,才能展翅翱翔,承擔風雨;只有打開心扉,結交更多的朋友,我們才能在這個美麗的園子裏找到自己的精彩。

最後,我們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大家原先在自己的中學裏必定是當之無愧的最優秀的人才,心裏有着一股傲氣。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現在腳下的這方土地,養育着百多年來最傑出的中華兒女;現在我們的周圍,也聚集着全中國最優秀的同齡人,總會有比我們更強的人,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必須學會去適應它,或是更努力地去趕超,或是尋找自己的長處進行發揮。取長補短,見賢思齊,謙遜自省,應當是我們作為學生的最好狀態。只要調整好了心態,踏踏實實地從零開始,從默默無聞開始,甘於為集體奉獻,我相信,四年之後,在座的各位同學,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大師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四年的時間很長,我們可以將每一天都過得充實精彩,四年的時間也很短,只怕一瞬之後,我們就已經是過往的少年。今天,我們帶着城鎮鄉野的期盼走進北大,就應當在這裏一同書寫屬於我們的壯美詩篇!

最後,感謝這幾天院裏為我們精心安排的融入校園的生活計劃,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提點。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19

各位同學,非常高興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那麼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文學院全體師生,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20xx級的各位新生,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問好,祝你們中秋節快樂。我今天的講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想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文學院的一些基本情況,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名老學長的讀書經驗,第三個部分,我想作為一位在大學裏一路走過來的學生和大家分享對大學生活的理解。

第一個我想向大家介紹文學院的這個情況。我們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創建了國文系科,是全國較早創辦的中文系學科之一,在這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上,有不少很傑出的學者都在這裏工作過,所以從歷史來看,我們學院是擁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底藴和文化傳統的,這是第一點,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今天的學院擁有一系驕人的成績,亦可説是具有標誌性和高顯示度的一些指標,比如我們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就像我昨天和各位的新生家長們介紹的那樣,福建省除了廈門大學有13個國家重點學科之外,福建省只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一個是福大的化學工程,一個是農大的植被保護學科,還有一個是華僑大學的數量力學,再有就是由我們福建師範大學汪文頂教授領銜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是一個學科實力高度和顯示度的體現,這也是福建師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學科,所以這是我們文院的第一個重要指標。第二個重要指標是我們學院有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兩個博士後研究站,我們的其中一個博士後研究站即中國語言文學是在20xx年拿到的,當時福建師大還沒有多少博士站,那麼我們中國文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是在20xx年通過國家國務院審批的,是當時學校第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那麼,文學院在辦學歷史上曾經創造過很多“第一個”,比如國家重點學科、一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博士點,一個一級重點學科以下還涵蓋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也就是説同學們未來深造可以選擇古代文學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也可以選擇語言學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也是我要介紹的第二點。那我要講的第三點是我們學院擁有一系列國字號的重要項目。我們有國家級的特色項目和教學團隊,有國家級的人才培養實驗區,還有全國的模範教師,福建師大的歷史上現在是第二位產生的全國優秀模範教師。還有我們連續兩屆拿到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有一千兩百多所本科院校,幾萬個專業,國家總共舉辦六屆教學成果評比,四年評一次,其中,特等獎兩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項,我們學院是拿到三屆二等獎,其中第五屆和第六屆是連續獲獎,所以這是我們學院又一個具有高顯示度的項目成果。

那我要像大家報告的第二方面是我們學院整體的一個師資隊伍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學院教職工人數雖然不算全校最多,但是我們的教授比例在全校一定是最多的,而且我們的教授隊伍中有很多教授相當有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孫紹正教授,還有在座的幾位年輕院長都是很著名的學者。你看,從復旦大學博士回來工作的李小榮教授,他是做敦煌學研究的;從中山大學來福師大工作的林志強老師,他是做文字學研究的;葛桂錄教授,從南京大學回來,做比較文學研究;還有餘岱宗教授是文學理論研究,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名小説家。此外,以下坐的還有來自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的很多非常年輕但是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學者教授。所以我們具有一個很高端很強大的師資隊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師資團隊都非常敬業,福建日報還專門刊登報道了辜也平教授的一個先進事蹟,這是我要報告的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是文學院具備獨具特色和亮點的學院文化,大家都知道每個學院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文化,我想作為文院的文化特色,有兩個很重要的標準表現在一是能説會道,二是能妙筆生花。所以我們非常注重這種口語的交際,我們更重視一個學生的創作能力好寫作能力,針對寫作能力的培養,我們有個刊物叫做《閩江》,這是從1958年開始創辦的,一直到今天,我們曾於20xx年將閩江所有作品整合出版一般書叫做《沙漏無言》,昨天的報道點也有展出。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文學創作的大獎賽,把在大獎賽中脱穎而出的優秀作品收集起來正式出版,我們現在在餘岱宗老師的帶領下正在打造一本書刊叫做《閩水泱泱》,擬收錄從本科到博士的師生作品。在座的同學有創作熱情和創作興趣的,都歡迎踴躍提交你們的作品,我們進行審查通過後都可以納入這本文學作品集。那這本書的規格很高也很正式,她的第二個面向是面向我們在職的所有老師,第三個還面向我們文學院已畢業的校友,我想我們很多校友在走出校園之後仍然堅持文學創作,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傳統,我們要把它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所以推出《閩水泱泱》,現在已經出來50本,以後有機會還可以再出更多,這樣把創作事業不斷傳播開來,不斷髮揚光大。我想一個學院大家都可以唱歌跳舞,但一個學院必須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好比現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啟動了一個叫做“創意無極限,無創意我享受”的大型創意活動,所以我們希望在校園裏把我們的學院文化辦出特色並將這種特色積累成一種傳統予之發揚光大。

第六個方面在於文院具有很強的學院認同感。我們學院很多校友在畢業之後無論在事業還是各方面上有所發展後,他們想到的是如何回報母校,來回報這片曾經愛過他,他愛過的土地和老師,因此我們學院有很多獎學金是校友創辦的,有的也許錢很少,但是都是校友們的心意。其中有一位是79級的,是張鳴老師的同學,他本身是個自由職業者,自己賺了一點錢,他非常感念他學生時期的一個老師,現在這位老師已經去世了,他為了這個老師捐出了一筆錢創立了一個獎學金,獎勵對文學創作有熱情的學生,雖然數目不大,但是這後面包含着深刻的感情,這都是我們校友非常醇厚的文學夢和感恩之情,這是非常醇厚的文學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的形成絕對不是單獨一屆兩屆的,而是無數文院學子精神脈絡的延續,精神脈絡的一種接力,只有這種精神脈絡不斷接力,一個學院才會形成她的醇厚認同感,我希望大家來到文學院可以產生這種認同感,並在未來走出學院依然保持。那這裏我想向大家報告的一些學院情況大致如此。

那麼第二個我想與同學們分享的是我作為一個老學長的讀書經驗。首先,我覺得讀書是一種結緣,是我們與他人結下的一種緣分,大家從五湖四海來到這裏,這已經是一種緣分,其實每個人內心都很孤單,正式我們這種內心的孤單,我們才需要彼此相距,才需要彼此的聯繫,你有時候會覺得人走在熙熙攘攘尤其是喧囂的地方,愈是熱鬧,我們愈覺得孤單和緊張,比如機場、火車站,正是人們心中有這樣的情感,我們需要結緣,尋找依存,這也是人性的訴求,也就是西方所説的想象共同體,小到我們是一個家庭成員,大到一個國家的公民,這都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正式因為這種想象的共同體,我們需要與人不斷產生聯繫,才能產生社會的凝聚力,才能產生一種集體的親和力,才能產生彼此的吸引力,但是現實生活中人要與他人結緣有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但是你在書海的世界裏你可以非常自由的和任何人結緣,他跨越了諸多障礙,和文化思想史上眾多傑出的精英和智慧的人士結下只屬於你內心祕密的緣分,所以讀書是一種結緣,這是我要講的第一個。

第二,讀書是一個明辨的過程。今天尤其強調明辨,現在是個信息化時代,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面對海量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甄別,今天的人判斷他是否睿智與廣博不是看他擁有多少信息,而是看他是否具備對信息明辨、整合和在創新的能力。昨天和學生家長交流過程中,家長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我們文院女生比較多,最近有接連出現女大學生失聯信息,希望同學們要時刻保持聯繫,夜晚結伴而行,注意人身安全。其次就是手機,我們現在很多孩子都是手機控,我們也不能夠限制大家對手機的使用,因為這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們提倡一種合理的有節制的使用手機,面對海量的信息我們要學會明辨真假,如果被信息充斥包圍乃至迷惑喪失,那我認為這不是一個聰明人,當下,一個聰明人的起碼是會明辨是非,而如何做到明辨,我認為讀書是很重要的。每年閲讀量多少,是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標準,所以即使呆呆地看着書,這個姿態也是很有詩意的。讀書是讓內心變得很安靜的選擇,這是我關於讀書經驗的共享。

下面來談談我對大學生活的理解,大學生活是一條線,每一天都是構成這條線的點。這條線是不可重複的,不可再來的,因此每一天都很重要,一條線畫的方向是什麼,指向哪裏,你這條線畫的是曲折的還是平滑的。歪歪扭扭還是一條筆直的線,取決於你的每一天的努力。我時常説要用入學時的想象來規劃四年的生活、來塑造四年之後的你。

大學的生活是一個面,不僅僅只有讀書,除了讀書之外,一個大學生要參與社會公益,鍛鍊自己的體魄,學會與別人相處,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在的孩子不太經常運動,我在運動會和女生一起跑三千米,我發現很多人跑不過我,比較之下,我認為是大學生鍛鍊得少的原因。把自己的體魄鍛鍊得更加強壯,讓自己心智更加健全,也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學的校園是一片湖,如果你在大學渾渾噩噩,你就是湖面上漂浮的一片樹葉,一陣風來你就隨波逐流,如果你深刻地在生活用心地在生活,你可以成為湖中堅硬而晶瑩的鵝卵石。除了輔導員對你們生活管的很多之外,其他生活學習待人接物都需要你們獨立地去摸索去形成。我的老師曾經和我説過一句話:“你可以把大學生活過得很深刻,你也可以過得很膚淺。”,直到很多年之後,我才瞭解這句話的辯證的價值。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就記不住校園,記不住生命的四年時光,只有過得深刻,你才可以記住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在這個校園度過

大學的知識是一堵牆,所有的大學教育都是為你們壘一堵牆,但是這個牆上要架什麼樣的樑和裝上什麼樣的窗都是由你們決定的。比如説,有人很困惑:文祕專業和文化產業專業要學什麼呢?就是給你們初步的知識和技能,有了這些之外,你們要施展什麼樣的才能,完全取決於你們職業的方向,你們的積累。我們非常強調學生在文化方面的知識和基礎要紮實。我舉個例子,我曾經跟別人説過,你們工科的國際貿易專業要與廈門的國際貿易專業不一樣,在綜合性的學校裏有他自己的一種思路,在工科的學校裏也有自己的思路:就是要有很好的工科的訓練和基礎。所以,在文學院裏辦文祕專業,是要令這些學生,能夠在文化知識和文化分析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地方。

這就是我對大學的理解,用了四個關鍵字來解釋:他是一條直線是一個面,是一片湖,是一堵牆。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0

親愛的20xx級新生同學們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共同迎接2590名本科生、4941名研究生加入北京師範大學這個大家庭。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各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對中國人、對北師大人是個熱情似火、激情澎湃的夏天。中國健兒在里約奧運會上頑強拼搏,屢創佳績,為國爭光。特別是北師大傑出校友郎平主教練率領的中國女排,一路奮勇拼殺,終於再次登上奧運冠軍的領獎台,創造了中國女排新的時代輝煌!讓我們為中國奧運健兒歡呼,為中國女排頑強拼搏、永不言棄、敢打敢拼、為國爭光的崇高精神歡呼!在這裏,我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應學校黨委川生書記的邀請,9月10日下午,郎平主教練將回母校,為同學們做精彩的專題講座,與大家分享女排的奮鬥歷程與奮鬥精神,屆時我們將近距離領略世界金牌教練的風采!

同學們,北師大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藴的百年學府。她的前身是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20xx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愛國進步、求真創新”的光榮傳統,傳承“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培養了30多萬名畢業生,造就了眾多傑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史學家、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事業,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創新,做出了卓越貢獻。20xx年教師節前夕,來我校考察,高度肯定了我校的辦學思路和重要貢獻,並對學校的發展寄予厚望。習深切勉勵廣大師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這不僅是對老師的要求,也是對同學們的希望。

同學們,從今天起,在未來三年、四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裏,大家將在北師大刻苦攻讀、勤奮鑽研、謀劃未來。從今天起,你們將踏上一條全新的道路,這將是一條拼搏之路、奮進之路,是一條成長之路、幸福之路。在這裏,我送大家四句話,與大家共勉。

第一句話是:做事一定要堅定初心。

初心是什麼?就是我們最熱切的期盼,最渴望的理想,最高遠的追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用“不忘初心”的八個方面強調,要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贏得光明的未來。同學們肩負着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應當堅定“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理想信念,像北宋大哲學家張載説的那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樹立遠大志向,勇擔時代使命。

前不久,《人民日報》專題報道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章黃國學”。這是由我校資深教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王寧先生帶領學術團隊創立的。他們通過幽默故事和趣味漫畫、動畫,將艱深的古代文字變成鮮活的現代體驗,將紮實的史料和嚴謹的知識轉化為“有深度的大眾國學、有趣味的青春國學、有擔當的時代國學”。這正是以王寧先生為代表的優秀學者推動中國文化走向創新的使命擔當與學術初心。同學們,希望你們像王寧先生和她的團隊那樣,將個人的追求融入到祖國的需要中,將個人的奮鬥融入到民族的發展中,為未來的人生髮展培育崇高的理想情懷。

第二句話是:做人一定要有愛心。

習來北師大看望師生時,特別勉勵大家要有仁愛之心,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愛不僅是一種情感,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力量,一份幸福的源泉。“愛人者,人恆愛之”,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即將在一起共同學習、生活,朝夕相處,當我們以友愛的心面對同伴,包容不同的個性、習慣與愛好,就會在温馨和諧的集體中收穫愛與温暖。“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北師大有很多志願團體和社會實踐項目,當我們以仁愛的心面對社會,用志願服務和公益行動幫助他人,就會在無私付出的過程中收穫陽光與幸福。

今年7月,化學學院86屆的70多位校友從祖國各地、從大洋彼岸返回母校,在學院舉行了隆重簡樸的柳蔭勵學金頒獎儀式。這是一項特殊的獎學金。從9年前開始,這些校友每人每年自發拿出一部分資金,為品學兼優生活困難的學弟學妹們獻上一份愛心,到現在已經資助了94名的學生。他們用這種方式,紀念畢業30週年,感恩母校,暢敍友情,傳遞愛心,讓我們深受感動。同學們,希望你們像這些學長們一樣,珍視大學生活,珍視同窗情誼,珍視你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懷抱一份愛心,奉獻一份愛心,關愛他人,為未來的人生成長儲備豐厚的情感滋養。

第三句話是:學習一定要安心。

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古人常説:“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安心學習,就是要靜下心來聽課、讀書、鑽研、討論。北京有很多機遇,對大家來説,最重要的機遇是:這裏有全國最多的重點高校、科研機構,最多的圖書館、博物館,最先進的研究理念和儀器設備,最充足最豐富的知識儲備與信息資源,大家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多泡圖書館,多去逛書店,多關注學術前沿。要把自己的“洪荒之力”用在該用的地方……總之,要安下心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只有這樣才能有所收穫。

今年剛畢業的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葉專同學就是這樣度過大學時光的。在校期間,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當中,每天泡在工作室裏學習、演算,寒暑假都不間斷。在同學們的眼中,葉專永遠在想公式,永遠在算公式。五年中,他共發表SCI論文30餘篇,其中學科影響因子前20%的論文就有10多篇,是名副其實的學霸。談起經驗,他説: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不停的想,不停的計算。同學們,希望你們像葉專同學這樣,將心思放在學習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為未來的人生道路奠定堅實的學識基礎。

第四句話是:探究一定要有恆心。

恆心是一種堅守,一種執着,一種對事業百折不回的堅定信念。蘇軾曾説:“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這個志,就是指頑強的意志和持久的精神。欲做大事,必須要有恆心,欲做成大事,必須將恆心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鄭光美院士為了開展中國珍稀瀕危的雉類研究,長期堅持野外實踐,帶着學生起早貪黑、奔波跋涉,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數據資料。有一次,他們歷經1年多時間才找到第一窩黃腹角雉的巢,可是僅僅觀察了八天,這些鳥就被天敵捕食,讓研究再次中斷。鄭先生安慰大家説:“沒有關係,我所經歷的困難太多,既然我們能發現第一窩,那就還會有第二第三,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的活動規律。”正是憑着這種在科學研究上百折不撓的精神,鄭先生才能在研究中不斷取得創新和突破,為我國的鳥類生態學發展,特別是在瀕危雉類生態適應機制和生活史對策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貢獻。同學們,希望你們學習鄭先生這種堅忍不拔的恆心和毅力,在求學之路上,不畏艱難、不懼失敗、勇於堅持、永不言棄,為未來的人生奮鬥磨礪堅毅的意志品格。

同學們,當代中國正在進行着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宏偉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中華民族正煥發着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你們的人生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希望同學們立足當代中國,放眼世界,樹立遠大理想,安安心心學習、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為實現自己的成才夢,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京師風範、世界一流大學的師大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最後,衷心祝願祝大家在北師大未來幾年學習期間,學有所成、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1

大學是一個需要寧靜的地方。隨着時代的發展,大學的職能越來越多,社會也越來越喧囂浮躁,大學在當下尤其要強調遠離世俗利益的誘惑,驅除急功近利的障蔽,真正成為人類的精神家園。“萬物得其本者生”,大學必須牢記並篤行育人的根本任務,將精力和資源集中到人才培養上。大學需要一個安靜美麗的校園,校園的風貌體現了大學的品位和境界。

你們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忘卻曾經的成績和掌聲,忘卻一時的滿足和得意,解放心靈、釋放真我,在寧靜中尋找新的夢想。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追問本心。青年人應該努力充實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質,應該直面內心而不是隨波逐流,應該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個人如果缺乏內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雜聲中迷失自我,耗盡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最多隻能得到平庸的優秀和貧乏的成功。同學們,你們需要反覆地追問,什麼是自己最喜歡、最熱愛的?什麼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發自內心的熱愛,是你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追隨本心的召喚,你們才能鑄就無悔的人生。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堅守初心。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你們會面對很多選擇,只有堅守初心,才能抵禦誘惑,才能不忘記為什麼出發。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篤學砥礪。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説:“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不僅需要安靜的環境,更需要安靜的內心。只有心無旁騖、潛心篤學,才能獲得真知、增長才幹;只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才能超越自我、昇華人生。

同學們,勤奮是理想的階梯,困難是人生的試金石,在寧靜中篤學、在砥礪中前行,你們就一定能創造無限美好的未來!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在這裏代表研究生導師,向20xx級研究生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的加入,因為從今天開始,你們不再僅僅是學生,還將作為導師的合作者,為學校的學術事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藉此機會,我想談兩點體會。

第一點何為研究生。與本科階段的學相比,研究生階段更加側重思考。如果把本科階段的學比作知識的收集和儲備的話,那麼,研究生階段更加註重知識的應用過程。系統的學術研究訓練,以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成為研究生階段的核心。希望大家在關心收穫幾條魚的同時,更加註重自己漁的能力的培養;學知識的同時,更要關心一下自己發現問題的眼界;看到別入的不足的同時,更能看到別人獨特的優點。

不可否認,你們可能會説,我畢業以後並不想從事學術研究。這可以理解,也很正常,因為真正能夠從事或者需要從事學術研究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我也不是忽悠你們都去從事學術研究。但是,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夠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因為不管你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都不能否認科學的思維方式在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希望你們在這個寶貴的階段,能夠少點享受,多點勤奮;少點浮躁,多點思考;少點附庸,多點清高,做好自己的研和究。

第二點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儘管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公,但毫不疑問,整體趨勢是健康的,向上的。無論你是隨大流,還是逃避或為了更好地就業,或者應父母之命,還是真心喜歡科研,也不管你來自985或者其他高校,大家今天坐到一起,則都處於同一個座標系的相同零點。因此,要學會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有勇氣去改變那些可能改變的事,有智慧去區別上述兩類事情。學會用“與其---,還不如---”的方式來勉勵自己,因為人生不止是眼前,還有詩和遠方。

人生猶如生命的起源一樣充滿了N多的不確定。可能也正是這種不確定,造就了生命的的珍貴。因此,要學會用概率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個人的機遇與運氣,注重過程,看輕結果;注重內涵,看淡標籤。

無論是人文還是理工,科學自身是整體的,而學科則是人為劃分的。因此,科學的思維方式對不同學科沒有選擇性。因此,學會在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中培養健全人格,在交叉融合中啟迪思想、拓展學術空間。正如楊叔子先生所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技術,就是落後,一打就垮;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人文精神,就會異化,不打自垮。

最後,預祝同學們研究生階段的學生活愉快,收穫預期!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3

各位領導、各位教授、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各位來到我們的廣院,來到中國傳媒大學!你們經過多年的拼搏,戰勝無數的競爭者,成為這個校園的新主人。今天我有幸作為兩千多名教師的代表在這裏發言,非常高興。首先,對20xx級本科、碩士、博士新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

30多年前,我和你們一樣,幸運地成為北京廣播學院的一名新生。所以,此刻,我能真切地體會到你們心中的那種喜悦和激動。我想我和大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嚮往傳媒大學、敬仰傳媒大學、熱愛傳媒大學,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你們來了,定福莊這個不大的校園增添了生龍活虎的新成員,我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作為一枚血統純正的“資深廣院控”,在這樣一個隆重的場合,我想跟年輕的你們分享幾句話,同時與大家共勉。

第一,不忘初心,堅持理想

我們是一所以傳媒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我想説,大家以優異的考試成績進入了傳媒大學,是十分睿智的選擇。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傳媒事業與人類如影隨形。我們的祖先最初是在巖石上作畫傳遞信息,後來在絹帛紙張上書寫傳播文化,接着又發明廣播電視,給傳媒插上了電翅膀,讓古人“千里眼”“順風耳”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近些年又從無遠弗屆的電子媒介發展到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傳播平台——然而,不論傳媒的介質、渠道如何變化,它造福人類的特質都不會變。我們傳媒大學培養的學生未來從事的就是這樣一種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責任重大,非常光榮,而且,不會下崗。近幾年,隨着傳媒業界一些人的離開,當下對初心的銘記和對夢想的堅守,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因此,我們要力爭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人文情懷的媒體人,為推動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第二,刻苦讀書,勤于思考

沒有思想的媒體是蒼白無力的,更談不上傳播力和影響力。優質的媒體需要有思想、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有速度的傳媒人來打造。大學聯考成功之後,考研考博成功之後,你們即將在心儀的廣院開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你會看到很多高顏值的同學,也會面臨很多的機會和選擇,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誘惑,你需要先確立一個小目標。不是要掙他一個億,而是需要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需要自己來發現、設計和決定自己的未來,併為此承擔責任,這對於任何人來説,都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課題。無論你在幾年後選擇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從今天開始都要靜下心來,用功讀書,少看手機,獨立思考,熱愛自己的專業併為之不懈奮鬥,為將來進入媒體行業做好知識和能力的準備。我和我的同事們也會竭盡所能,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包括社會資源,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同學們,因為,你們是傳媒業的未來,世界歸根到底是你們的,我們老師將為學生當好鋪路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三,繼承傳統,共創未來

我們學校雖然只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但“立德、敬業、博學、競先”八個大字不僅鐫刻在校訓石上,更是成為一代又一代廣院人激勵自己、不斷前行的準則和綱領。就拿我所在的新聞傳播學部來説,老一代新聞教育工作者趙玉明教授、曹璐教授、王振業教授等愛崗敬業,淡泊名利,樂於奉獻,業務精湛,擁有金子般的人品,一流的學問,他們給我們晚輩後生樹立了永遠學習的榜樣,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也培養出了以白巖鬆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傳媒人。在教育部第三次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我校“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排名全國第一。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幾代廣院人篳路藍縷的艱辛努力,幾十年的深厚學科積澱。跟我們求學時期的廣播學院相比,現在的傳媒大學擁有更加豐富的學術資源。從海量的圖書文獻資料,到各種精彩紛呈的學術論壇講座;從優秀的師資隊伍,到才華橫溢的同窗好友;我們的學術環境越來越好,在社會上口碑也越來越響亮,我們的校友遍佈各級各地各類媒體,成為傳媒界的中流砥柱和領軍人物。老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營造出自由、開放、寬容的學術氛圍。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學習和成長,度過幾年美好的時光,大家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現在,我們和你們需要做的是,將母校的優秀傳統繼承下去,用今天的拼搏和努力,創造中國傳媒大學更加美好的明天。

傳媒大學是很多人的夢想,祝賀大家今天圓夢“廣院”。我知道,在每一位學子的心中,母校都是最美的。老師現在想説的是,有你們的廣院會更美好。今天,你們從這裏起航;未來,母校以你們為榮。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4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裏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或者説到底怎麼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並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的思考。

韓愈説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於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批評上世紀30 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説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裏那樣,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出呼籲,他説僅僅靠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於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明確的職業指向使各種專業如雨後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容設定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經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説你學這個專業,畢業後所從事的職業並不一定是跟這個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並做出相應的改變。必須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於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的培訓所。專業知識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這點是不夠的。按照懷特海德的説法,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技能的知識,那麼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並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精神的基礎。雖然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作為學生來講,更重要的實際上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形而上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然而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着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因此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説過,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視一些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麼很可能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至於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

愛因斯坦也曾經説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並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地高於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們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課程改革,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一種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於啟示人們如何讓這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在充滿着種種困難的現實世界當中不至於迷失。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要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説來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習在今年的教師節講話中指出,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説的升值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等網絡視頻課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於有人認為,在網絡教育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我們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並非什麼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並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一個有閲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在途徑更多了。如果我們把大學只是理解為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當中的授業,學生也只是去接受授業,那麼上述的擔憂當然就不無道理。因此當時羅素就提醒我們,説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麼教師可能是要失業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獨立,惟有人格的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後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但是老子説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説,中國古人就説“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網絡和軟件能夠做什麼?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只有當學生在學習這一類知識的進步能夠非常定量地、精確地來進行表徵,那麼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一種網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授的能力;同樣的知識,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絡上的論壇無法完整地複製現實當中的討論這樣一種微妙的互動關係和各種現實對話中的豐富性。除非在網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説家一樣嫻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説或者散文的形式來重現複雜的思路和體現,這個要求是太高了。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實際上是貫穿於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係當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係才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是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所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達,人畢竟是人,學生對課堂和書院裏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與他人實時接觸時的思考,機器無法複製。而這些恰恰將對學生產生極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在當今顯得更重要。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説是變革,還不如説是高等教育的某種迴歸,回到古代、古典關於教育的定義,回到更加註重智慧傳授的教育,回到中國人説的傳道。從而也能夠讓學生在大學裏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必須堅持持續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經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問題。曾經有人説過,沒有經過謹慎慎思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當然“思”還是思想,我們雖然習以為常地説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在這裏要強調的是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脱離了思想,脱離了對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還是其它任何什麼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於人類,也可能禍害甚至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於人類未來的命運,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國人常説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類的大道,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學科中的專業之道。人類近一兩個世紀的巨大發展,基本上是基於20世紀中葉思想家們和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來的。人類在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由於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擺脱了自然法則、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認為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極度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所依據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紀時候所誕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因為科學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經説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軍事,若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最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而又複雜問題的挑戰。

復旦的先賢們為我們選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解惑的一種具體闡述。“博學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當中提到,我們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內在的重要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這樣去做了,你們與別人包括與社會自然就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係。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着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麼要把痛苦放在前面? 從我個人來講,我不相信那種所謂快樂學習的説法,這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麼樂就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麼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你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5

同學們:

金秋時節,XX級新同學從祖國各地、四面八方走進清華園,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全體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並藉此機會,向培育你們健康成長的中國小老師和信任清華、支持清華的各位家長,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區的大學聯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過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

新生中女生佔31%,過去清華的女生比例比較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體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來女生比例基本穩定在大約三分之一。

今年新生中,有少數民族同學264名,佔總數的8%。此外,還有國外留學生和港澳台生共計425名。在座的同學們中,有一些同學來自貧困地區、地震災區,或因為其它多種原因家庭經濟有一定困難。

按照統計,清華每年有大約25%的同學家庭經濟困難,其中佔學生總數10%的同學特別困難。對於所有經濟困難的同學,學校將通過助學金、勤工儉學、國家助學貸款、臨時困難補助等一系列措施給予資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學通過“綠色通道”完成了報到手續,實現我校“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鄭重承諾。

眾所周知,能夠進入清華學習的同學,都是中學的佼佼者。同學們在中學階段勤奮學習,奮勇爭先,在激烈的競爭中脱穎而出,終於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如今,這麼多優秀學子匯聚在一起,為大家的相互學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同時,相對於新的更高的奮鬥目標,每個人又都面臨着新的挑戰,只有繼續刻苦鑽研,才能取得更加優異的績。

今天的開學典禮是同學們人生路途上的一個新起點。如何立足新起點,迎接新挑戰,爭創新成績?我想,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後的大學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發揚:

第一,打好基礎,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大家知道,清華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後的一段時期內,主要培養本科生和預科生,通過廣延名師,給予學生堅實的數理和人文基礎、科學的學習方法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追求與氣質。

正是得益於在清華獲得的“為學”與“為人”的“厚基礎”,再經過國外高水平的專業研究訓練,這些學生後來大多成才並回國做出重要貢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面對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急迫需求,清華提出“紅色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目標。

特別注重實踐和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後能很快適應工作並挑大樑、出成績,這一時期的“重實踐”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礎”傳統有機結合,使廣大畢業生在國家建設的第一線大展宏圖;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逐步進入自主創新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培養一般意義上的“行業高手”。

而且要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能力的人才,“求創新”成為新世紀新階段國家和社會對清華這樣的研究型大學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學們在清華的學習中,既要紮實、認真地打好各門學科的基礎;又要積極動手、動腦,把握好各類實踐環節。

更要在主動學習、積極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創新、創造的思維與能力。儘快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從以老師為主導的被動學習,到自己主動地學習、獨立地思考,不斷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努力成為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拔尖創新人才。

第二,學好專業,全面發展,追求和諧。世界的進步與發展,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越來越寬的要求。我們常常説要求大家“全面發展”。

今天,隨着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全面發展已不僅僅是指“德智體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更多知識與精神素養,這是新世紀人才應當具有的基本素質。

十年前,清華大學為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首創並實施了“綠色大學”示範工程,通過“綠色教育”的課內外教學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通過“綠色科研”為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技支撐,通過“綠色校園”建設生態和諧的良好育人環境。

記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東京大學校長小宮山宏先生,他向清華師生演講時,以自己家裏生活中節能減排的例子,説明他如何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後來的宴會上,他又問我:你們在這方面有什麼舉措?我當時沒有向他全面介紹我們學校的有關工作,我跟他説:您剛才説自己開車上班,選車的首要標準就是要節能減排,這確實很好,不過我們是騎自行車上下班,估計節能減排貢獻更大吧!

這當然是一個玩笑,而且實際上也不可能路途多遠都騎車前往,但我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積極投身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行動中去,共同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將來走上社會,更要成為節能、環保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模範。

第三,深入瞭解國情,具備國際視野,明確歷史責任。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60週年。同學們將要參與的一系列國慶教育和慶祝活動,正是大家進一步深入瞭解國情的機會。相信大家在這一過程中,會更加深切地感到,我們的學校以及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都與我們的國家密不可分。

我們的許多前輩師長正是從對國情的深入瞭解和對祖國的深摯熱愛出發,承擔起國家和民族賦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形勢下,要更好承擔起振興中華的責任,還必須放眼世界,具備寬闊的國際視野。

學校正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大力推動學生海外交流與合作。去年,學校公派出境學生達多人次,通過“海外名師講堂”、“優秀新生海外研修計劃”和“拔尖創新人才暑期研修計劃”,以及聯合培養、聯合學位、交換生、合作研究、海外實習和暑期學校等一系列境外學習環節,構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養體系。

對於在座的同學來説,我們力爭在近幾年內,讓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具有海外學習或交流的經歷。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學校創造的良好條件,積極吸收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營養,胸懷天下,服務祖國。

同學們:再過兩年,清華大學將迎來百年校慶,你們將親身經歷這一難忘的時刻。

希望大家切實踐行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和“行勝於言”的校風,積極參與學校的建設發展,積極參與校慶的各項活動,以優異的成績向百年校慶獻禮!

今天在座的還有一些同學的家長和親屬,我們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以各種方式,關心清華的發展、支持清華的建設,共同為清華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6

各位新同學,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又是一年迎新季。六月我們送走了20xx屆畢業生,今天我們又迎來了20xx級新同學,正所謂“鐵打的大學流水的學生”。大學以特殊的“吐納”運動,闡釋並履行着大學的基本使命與責任。不知具體從哪一年開始,每到畢業季和迎新季,大學校長和學院院長們都要發表畢業致辭和迎新致辭。每次的致辭還不能一樣,必須有點新意。今年的迎新致辭講什麼?我前天晚上在從廈門回武漢的飛機上想了一個題目,叫做“大學因何而偉大”。曾經覺得在迎新大會上講這樣一個題目有點不合適。後來我想,我們是教育科學研究院,我們都是在大學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人,講講大學問題,談談大學因何而偉大的問題,把一般性和專業性結合起來進行新生入學教育,也是很好的。大約一週前,也就是8月23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20xx年北大暑期戰略研討會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口號:把北大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大學”。這一講話旋即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微信朋友圈都刷屏了。我也在朋友圈轉發時發了如下一點評論。“偉大”一出,“一流”黯淡?不過,“一流”也好,“偉大”也罷,本來都是中國特色願景式動員式口號,都無法測量和檢驗,我等不要去較真。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現一個“偉大大學”的指標體系和排行榜,在綁架了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後,再來綁架“偉大大學”。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我們看北大。我的朋友圈圍繞林校長的講話和我的評論也發表了很多評論。有的説林校長很可笑,這個講話終會成為中國高教史上的笑柄;有的説既然有“偉大的大學”,那是不是還有“光榮的大學”、“正確的大學”?有的説“偉大的大學”是不是要求有“偉大的教師”、“偉大的學生”?……總之,大家覺得把“偉大”和大學聯繫起來,用“偉大”來修飾大學,不合適、很彆扭、不習慣。我不這麼看,我認為“偉大的大學”的提法比“一流大學”和“卓越大學”的提法都要好。因為它突出了大學的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當前的中國社會和大學關注大學的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太少了。“雙一流”建設和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構建了一個“數字世界”,使中國的大學掉進了“數字陷阱”;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也為各種各樣的“數字”所困擾。進而到我們當前的社會,GDP指標、幸福指數、宜居指數,等等,這些都實現了對文化、精神、價值的“數字屏蔽”。所以,我覺得在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況和高等教育發展現實之下,談“偉大的大學”比“一流大學”更具思想引領性,它引導我們去關注為各種數字所遮蔽的大學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大學的文化品質,植根於大學作為教育和人才培養機構之中。正如我校楊叔子院士所講,大學教育“是育人、非制器”,大學是培養人的,而不是製造器具和工具的。大學教育的目的和過程是立德樹人,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化野為文”。但在現實中,我們常常把“樹人”、“育人”中的“人”,理解為“人才”或者“人材”,把作為目的意義的“人”置換為工具意義的“人材”。這不能不説是現代大學教育的一種偏狹。另外一方面,大學也應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化高地”,要為國家發展和社會發展注入全新的文化價值理念,從而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引領社會文化發展。

大學的精神氣質,就如雅斯貝斯所説,大學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殿堂,是進行理性思考的地方。理性思考的前提是獨立精神、主體性精神、批判精神,不流俗、不跟風,以追求真理為目的。在一個庸俗之氣流行和物慾喧囂的時代,更加需要大學保持和弘揚理性精神和高雅清靜的氣質,並要為改變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況而努力。大學的理想特質來源於教育的理想主義和麪向未來的特性。小平同志1983年為北京景山學校的“三個面向”題詞中就有“教育要面向未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它要為一個尚未出現的世界培養一代新人。從人的角度而言,教育更是指向人的活動,它要培養自由全面發展的人,使人獲得作為人的本質,按照馬克思的理解,人的本質恰恰在於自由自覺的活動。理想是未來的理想,理想具有面向未來的特性。教育面向未來,到底面向誰的未來?是面向國家的未來、地球的未來還是人的未來?20xx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報告,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年以來,繼1972年發佈《學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發佈《教育,內在的財富》以後發佈的第三份重要報告。報告提出了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a global common good)的新理念。《報告》強調,教育應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以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為可持續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教育是全人類的共同核心利益這一價值定位,將長期以來立足個體或國家層面思考教育的價值和作用,提升到全球和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高度。博科娃總幹事指出:教育以權利平等和社會正義、尊重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分擔責任為基礎;教育要為所有人建設更美好的未來。《2030教育行動框架》也提出了全納、公平、有質量的終身學習思想和行動框架。

教育給我們以理想,給我們以未來觀念,讓我們在不甚美好的現實中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憧憬。教育絕不只是接受現實和複製現有的社會秩序和全球秩序,絕不是任由現實所決定。教育中藴含着重要的價值觀變革和社會變革力量。教育也絕不只是製造競爭實力強的人,將人打造為競爭工具——個人競爭的工具和國家競爭的工具,而是要培養具有全球公民意識的未來人。所以,21世紀的大學教育既負有功能性使命,也負有教化使命。教化使命意味着培養全球公民,並在一個多元、衝突甚至分裂的世界中不斷尋求共同的價值。大學因何而偉大?我想,大學是因理想而偉大,因人類理想而偉大,因面向未來而偉大,因事關全人類共同核心利益而偉大。所以,建設“偉大的大學”是比“世界一流大學”更好的一個提法,一個更切合大學文化特性的提法。我無意將迎新致辭變成為一次純粹的學術演講。就在上午10點左右,從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我校物理學院葉賢基教授正在為20xx級本科新生進行專業教育。葉老師和新生互動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麼要來大學?”新生們有説高中不好玩,大學好玩些的;有説要造福社會與人類的;有説來尋找另一半的;有説掌握一技之長後再去改變社會的……看到本科新生們的回答,大家有什麼感想?我們大家是碩士生和博士生,是研究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和問題。而且這個課題和問題與我上面所講的“大學因何而偉大”也是密切相關的。同時,我也要像葉老師一樣,提出“你為什麼要來讀研究生”這個問題,希望同學們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的思想和觀點來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可能影響你們三年的學習生活。謝謝大家。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7

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歡迎你們來到“浙裏”,這也許是你們漫漫人生的一小步,但一定是你們擁抱世界、走向未來的一大步!

自1897年創校以來,浙江大學就是一所胸懷天下和麪向全球開放辦學的高等學府。求是書院時期,倡導中西兼修,開創選送高材生赴日深造之先河;抗戰西遷時期,保持國際學術聯繫,辦學成就蜚聲海外,贏得“東方劍橋”美譽;改革開放以後,新中國首批大學組團赴美考察,率先重啟了國際合作交流;新浙大組建以後,全球聲譽與日俱增,世界名校紛至沓來,國際校區雛形初現……浙江大學始終堅持求是創新的校訓和海納百川的胸襟,積極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從未停歇攀登世界學術高峯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

同學們,浙江大學要培養的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國際視野意味着開放包容的胸懷,塑造全球意識,理解多元文化,從容自信地與不同國家背景的人一起學習和共事;國際視野意味着謀劃全局的眼光,全面深刻地看待事物,從更廣的空間和更長的時間維度進行獨立自主的分析研判;國際視野意味着博採眾長的視角,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便利,掌握來自全世界的知識和資源,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國際視野意味着心懷天下的格局,以天下為己任,把個人發展與區域發展、國家發展、全球發展統一起來,努力擔當起引領社會、服務國家、貢獻世界的使命。

以塑造國際視野為目標,註定“浙裏”的學習將與眾不同,更與高中迥異。在這裏,你們將有廣闊的空間自主學習,可以自由選專業、選課程、選教師;你們將有足夠的條件交叉學習,可以跨學科上課、跨專業研討、跨領域交流;你們將有良好的環境探究學習,可以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社團工作的激情、創新創業的奮鬥;你們還有充分的機會跨境學習,可以參與全球名師在線課程、世界名校交流訪學、國際頂級會議競賽。你們在“浙裏”會不斷努力提升國際化修養,為未來承擔大任做好準備。

為實現浙江大學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我們將努力構建國際化的教育體系和學習平台,賦予你們更多的國際化培養機會和優質教育資源,讓你們與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和外籍教師融洽相處,為你們創造多學科和跨文化的學習交流環境,幫助你們拓展全球化的認知和思維能力。我們將打通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課堂進行協同培養,加強第一課堂啟發探究式的課程教學,豐富第二課堂以學生社團、學術活動等為載體的校內實踐,拓展第三課堂的社會實踐與創新創業教育,強化第四課堂的海外學習、國際交流與聯合培養,要求每個學科專業都制定特別的國際化培養計劃。我們希望通過全方位的努力,爭取讓每個學生在校都有至少一次國際化學習的機會。

同學們有幸生活在一個開放互通的時代,你們正見證強大自信的祖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世界,你們正目睹這個美麗奇妙的星球走向更加多元化、一體化的未來,你們正體會到互聯網將全世界聯繫變得越來越緊密深入。在“浙裏”,學校將為你們打開通向世界未來的大門。

同學們,你們是我擔任浙大校長之後迎來的第一屆新生,作為校長和學長,我很高興和大家攜手同行、共創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世界,為我們的未來!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8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軍訓閲兵儀式暨開學典禮。剛才,同學們雄壯的軍歌、飽滿的精神、整齊的步伐、準確的動作,使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由衷的高興。短短的十天,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同學們辛勤努力的結果,更是部隊教官們高度責任感和卓越教學技能的巨大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學院,向幫助和支持我院辦學的各位領導表示誠摯的謝意,向為本次軍訓付出辛勤汗水、精心施教的部隊教官們表示最誠摯的敬意!

同學們,來到學院,你們三年的成人成才生活正式開始了。我們全院教師、幹部、職工有決心和你們一起,齊心協力、共同奮鬥,把學院的各項工作做好,把你們培養教育好,使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急需的新生力量。

學院是一所新型的學校,她是在國家把信息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是在中國從“世界工廠”邁向“世界辦公室”、大力發展軟件外包和服務外包的形勢下誕生的。她順應了歷史潮流,受到了國家、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扶持,也受到、等一批世界頂尖級的企業和、等一批著名企業的支持。董事長先生投資辦學,拳拳愛國心,深深民族情,令人敬佩和感動。參與辦學,全力支持學校發展,令人鼓舞。在中國唯一參與了高博的辦學,更讓學院的辦學實現了高起點,新模式。在這樣一個新穎的、超前的培養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的搖籃裏學習,同學們一定能出類拔萃。

學院堅持成人成才教育,注重培養同學們“四會”:第一是

學會做人,厚德是做人的基礎,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文明行為和進取意識,既是今天在校、更是今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礎。第二是學會做事,作風要紮實、苦幹,標準要精益求精,能力要突出動手操作。第三是學會求知,大學階段,課程多,新內容多,我院又特別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完全不同於中學題海戰術,同學們一定要注意調整學習方法,適應大學學習。第四是學會合作,溝通能力、團隊精神是現代社會必須的,更是軟件產業所必需的基本素養,只有學會合作才能事業成功。

學院以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為培養目標,一貫重視外語教學和發展國際合作。學院要求學生“電腦精,外語熟”。學院採取“教、學、做”三合一的教學模式,大力提高同學們運用電腦的實踐能力。學院要求學生外語要用熟,掌握外包所需要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電腦精,外語熟”將大大提升高博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學院為同學們成人、成才、成功,為大家的專轉本、就業或出國深造,在你們的學習、課外活動、業餘生活上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我要説,同學們邁進了就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堅信同學們“人人有潛能,個個能成才”,期望同學們自尊、自信、自律、自強不息。軍訓雖讓同學們身體疲勞,但看到同學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我們更加相信,今天在校,你們以為榮,三年後走入社會,高博一定會以你們為榮。

最後,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對部隊教官在軍訓中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最誠摯的謝意,並衷心預祝同學們大學學習成功,生活愉快!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29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裏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到底怎麼學?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你們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並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要學什麼的思考。

韓愈説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並不存在。韓愈還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於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

你們都會歸屬於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

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a. n. whitehead)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學教育,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給學生某些學科專業的一部分知識,而古代書苑中的哲學家給弟子傳授的是智慧。”當時,愛因斯坦(a. einstein)也以他的切身體驗呼籲:“僅僅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通過專業知識的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諧的人格。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反觀當前,由於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業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學校設定的教學內容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即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在內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經降到很低了。換言之,你畢業後所從事的職業並不一定是跟你學的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並做出相應的改變。

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必須有別於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培訓所”。

因此,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你們來到復旦當然要認真地學習足夠的專業知識,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也是卑微的。恰如愛因斯坦一貫的認為,純粹的專業技能學習並不保證你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將扼殺相關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的精神基礎。”

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作為復旦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悟道”。

何為“道”?“形而上者謂之道。”

“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

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道同時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30

親愛的20xx級同學們:

今天非常高興來參加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你們從五湖四海來到了長沙,與麓山和湘江結緣。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日是個偉大的日子,你們知道四次長沙會戰嗎?在長沙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國軍人殲滅了十幾萬日軍,所以在我們的嶽麓山上面有非常多抗日英烈的墓碑,你們可以去參觀緬懷先烈。

來到了美麗的中南大學,我想,有了你們,感覺到了世界的美好,看着你們這一張張青澀的面孔,我感覺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機和温暖。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我們感到無比的榮幸。你們是家庭的寶貝,是社會的精英,也是未來國家建設的棟樑。你們將在這裏度過你們人生中最豐富最精彩最有生機活力最有價值的四年。夢想從這裏起航,基礎從這裏打下。那麼將如何度過這四年的生活呢?我想我作為你們的老師,作為你們的老學姐(我在1979年考進了當時的中南礦冶學院),我也想給你們寄語幾句話,以此共勉。

首先,我覺得,我們的同學來到了大學生活,一定要首先學會管理好自己。剛才兩個發言代表都是女生,而且講得非常好,我非常贊同她們的觀點,確實是要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沒有人會24小時管着你,沒有親人的陪伴,也沒有父母的嘮叨,所以你首先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否則四年轉瞬即逝。大家好像認為大學聯考後將書本往天上一飛,不用讀書的感覺,這是完全錯誤了。在國外,中學可能會是輕鬆的,但在大學是無比辛苦的。我也到過美國的很多大學,到那裏訪問過。他們經常是凌晨兩三點還待在圖書館,教學樓都燈火通明,學習是非常辛苦的。我也記得我進大學時,有一個同班同學叫陳志武,現在也是世界非常有名的金融學專家,耶魯大學的終身教授。當時他考進大學時,他家裏非常困難,所以當時他的着裝非常簡樸。但是,我感到了他的無比勤奮,他進校門時只懂得ABCD26個英文字母,然後經常晚上熄燈以後就到路燈下學習BBC等學到凌晨兩點,所以他最終考上了耶魯大學博士,在很早以前就成為了耶魯大學的終身教授。所以我覺得一勤得天下,還是要學會管理自己。我還有一個同學,他最近給商學院捐了幾千萬,他當時是學校學生會主席,比我們考進來大了九歲,當時他當學生會主席,白天學習、忙他的學生會主席的工作,晚上也是學到凌晨三四點,甚至搞通宵。當然還有好多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舉例了。所以,我覺得你們一定要向這些學長學習,一定要學會管理好自己,要勤奮學習,學習還是要成為你的主心骨。

我記得龍應台給她兒子講過一句話“並不是要你們拼成績,而是你努力學習掌握好知識後將來具有更多選擇的權利。你可以選擇有價值、有尊嚴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謀生,讓你的工作有成就感,讓你的生活有幸福感。一個人總是生活在沒有尊嚴的日子裏,那麼他的幸福感從何而來,那他又怎麼回饋社會,貢獻社會。對不對,所以,這是我説的第一個要求。

第二點是求真向善。向善,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學會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簡樸的人,一個淳樸、善待他人的人。我覺得這對我們的同學,特別是95後的同學也尤其重要。大家看過湖南衞視的一個節目《變形記》,你看那些孩子,有的在家裏對父母吆三呵四的,有的打人打架等等。當然我也不相信一個月就能教育好那些學生。我認為他們都太自我太沒有教養了。如果當你以後身為父母,培養出這樣的小孩,你會是什麼心情。還有我們的一些同學心智非常的脆弱,碰到一點挫折就不能去戰勝它,心胸特別小,這不是一個通病,但也是一個明顯的現象。因此,我覺得一定要有寬廣的胸懷,健康的人品,健全的心智。所以,我們説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心智要健康。現在,我回首我的大學四年,和你們的大學四年相比,你們有什麼矛盾煩惱,這些都可以歸為零,因為你們未來在社會遇到的困難會多得多,所以你們應該要充分地享受你們的大學生活。你們的大學生活就是去實踐,去求真,去向善,培養健全的人格和人品。這一點我尤其想跟同學們分享。就像我們的一些同學成績沒有那麼頂尖,但是他很會溝通,情商很高,樂於幫助他人,這些人的成功機率就很大。我們商學院的顧京校友,大學時當了學生幹部,他在北京,老師們就叫他幫學院做一點事,他從來沒有怨言,非常樂於去幫助學院、老師和同學,所以,他畢業以後成為中國首批期貨經紀人,期貨交易所的001號代表。他後來自己創辦一家企業,並且為我們學院捐贈了一千萬,還要繼續捐贈。在大學就可以看出他為他人服務的意識。所以,他也要成為你們學習的榜樣。

最後,我希望你們要學會跳出書本,擁抱變化,擁抱社會。現在的知識體系非常豐富,可以通過百度,朋友圈等獲取,到處都可以學習,學習變得非常容易,不像我們當時獲取知識是非常困難的。原來説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大數據、雲計算的時代,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你們要學會跳出課本,一定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就要像耶魯大學校長達文説的:耶魯大學培養學生最重要的就是Question everything。這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要我們永遠保持好奇心,擁有批判性思維和對學習無窮追求的精神。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同學向實踐學,向網絡學,向書本學,向老師學,向同學學,要走出校園,博覽羣書,擁抱一個變化的時代。現在有個熱詞叫“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我相信我們的同學走出校園,將會有更多的同學走上創業道路。我相信基礎還是在這裏打下,我希望你們能夠把宏觀與微觀、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既要見樹木更要見森林。管理並不像工程技術等專業,你要從中找到規律、制度和模式。

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中南大學學習的快樂、幸福。最後,以天道酬勤任重道遠與大家共勉!謝謝!

2023外國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詞 篇3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作為浙江大學校長,我榮幸地在此歡迎你們的到來,並祝賀你們踏上人生新的起點!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榮耀的求是學子,成為全球50萬浙大校友組成的求是大家庭中的一員。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英才輩出、蜚聲中外的高等學府。建校120xx年來,浙江大學始終承載着國家與民族的希望,秉承求是創新的精神,發展成為在海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一流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書寫了輝煌的篇章。

竺可楨老校長當年在新生入學典禮上曾提出著名的兩個問題:“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今天,我想從三個方面予以詮釋:第一,大學是什麼?第二,浙江大學培養什麼樣的人?第三,各位應如何度過大學的寶貴時光?

一、大學是大道之學,是深深的海洋

我想,諸位不但對大學滿懷憧憬,而且充滿好奇。大學是否只是規模、氣勢上大一些的學校?只是國小六年、中學六年的四年延續?

大學是大道之學。中國古代四書之一《大學》開篇闡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引導我們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革舊圖新,最終達到完善的境界。

大學是深深的海洋。浙江大學校歌首句“大不自多,海納江河”,開篇明義地闡釋了大學的特徵,大學是知識之洋、學術之海、思想之庫,容納千江萬河,浩翰而永不自滿。

大學以育人為本。大學是一種肩負特殊使命的人類社會組織,育人是其根本的價值追求。大學研究最高深的學問,體現學科交融,匯聚名家大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思想的創造者,科學的發現者,文明的推動者,崇尚“為學無際,際於天地”,引領人類社會不斷髮展進步。

二、立志為未來領導者,成為遠航的船長

培養什麼樣的人,體現了一所大學的氣質、眼界和胸懷。75年前,竺可楨校長提出要培養“公忠堅毅,能擔當大任、主持風氣、轉移國運的領導人才”。跨入新世紀,浙江大學回首百年曆程,審視時代使命,確立了“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的本世紀目標。

從浙江大學走出的諸位學子,應當成為全球現代化進程的引領者,成為各行各業的將帥之才,成為在大海中掌舵遠航的船長。中國古代經典《孫子兵法》説將才:“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凝練了作為領導者應有的品質。所謂“智”,即遠見卓識,勤學善思,智謀遠慮,靈活應變;所謂“信”,即誠實守信,公而無私,真誠待人,知人善任;所謂“仁”,即仁愛有德,與人為善,同舟共濟,團結合作;所謂“勇”,即沉着冷靜,堅毅果斷,不懼艱險,勇於挑戰;所謂“嚴”,即治理嚴謹,寬嚴有度,公正嚴明,嚴於律己。全球化時代的領導者除應該具備這五種基本品質外,還要適應國際化環境,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國際視野,具有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諸位要想成為思想、知識、能力和身心素質俱佳的“船長”,就必須在大學的海洋中尋知、探索和錘鍊。浙江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強調“寬專交”和“精深通”並重。在這裏,你們可以發掘興趣,精修學業,建構知識,演繹思想。希望學校中豐富的學科體系和深厚的文化氛圍能滿足你們求知的渴望!希望同學們在浙江大學的平台上為未來奠定紮實的素質基礎。

三、浙大學子的遠航之路是求是創新之路

浙江大學當年舉校西遷,顛沛流離,仍立“求是”為校訓,崛起為一流名校,贏得了“東方劍橋”之美譽。改革開放後,學校敏鋭把握創新乃民族進步之靈魂、大學興校之根本,為“求是”附上“創新”二字,豐富拓展了校訓的內涵。如今,求是創新已經成為浙大獨特的文化內核,成為浙大人追求卓越的自覺行為和內在動力。諸位要成為全球化時代的未來領導者,你們的遠航之路就是求是創新之路。大家應當以求是為基、以創新為魂,不騖虛聲、不求虛名;堅持“無曰已是、無曰遂真”,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堅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開物前民、持之以恆。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學的海洋中,在人生的航線上乘風破浪而海闊天空,歷經風雨而終抱彩虹。

各位同學,剛剛閉幕的倫敦奧運會為我們精彩演繹了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江山代有人才出,期待大家在大學之路、人生之路上不懈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

讓我們以此共勉!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zj6e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