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通用5篇)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通用5篇)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 篇1

首次接觸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在組織活動時,我在前面講,孩子在後面講的場景。我一直在探索讓孩子願意聽我講話,能夠專心聽我講話,並積極迴應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斷地嘗試各種方法,但是一直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許這本書對我會有一些幫助吧?也許書裏無非是“尊重、理解、接受、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這些個詞吧?帶着這兩種想法,我開始翻閲這本書。瀏覽中,案例圖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僅因為每次我的處理方式都和錯誤的範例不謀而合,而且還有那些正確的引導方式讓我佩服。細讀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穫,讓我受益匪淺。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通用5篇)

這本書克服了一般書籍空洞的理論説教的毛病,它結合眾多的故事,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了很多簡單實用的方法。我覺得這本書本質上是一本人際交往的書,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僅適用於家長與孩子之間,也適用於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

通讀全書後我有一些粗淺的收穫:

一、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對幼兒入園情緒問題的啟示:

在小班,早上入園經常會出現幼兒哭鬧着不肯來園的情況。一般情況,當幼兒情緒不好,我們總試圖用成人的觀念去安慰、用自己的道理去説服他。孩子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想把自己的情感説出來並得到認同,找到一種歸屬感。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需求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人人都有歸屬與愛的需要。也許理解、贊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藥。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他們才會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認可孩子的感受,並用適合的話説出來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自己説出自己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傾聽者的角色幫助幼兒走出自己的困境。

那麼該如何讓幼兒面對他們的感受呢?書中給了我們可操作性的建議:1、全神貫注的聆聽。2、認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4、借住想象滿足孩子的願望。

二、關於如何誇獎孩子對美術活動作品評價的啟示:

我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或行為時不經意間往往用“你做的很棒”,“這幅畫很漂亮”。有時甚至不知道從哪裏評價。評價語言通常存在着用詞單一、內容空洞貧乏。這樣一來評價語言成了純粹的形式語言,對幼兒語言表達、情感提升的幫助幾乎為零。書中對於如何誇獎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見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個詞來概括孩子值得表揚的行為。在評價時,可以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説出自己的感受,也引導孩子來説説自己的感受。

在嘗試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後,我聽到兩個幼兒的對話。A:你的畫很好,我喜歡。B:為什麼啊?A:因為很漂亮。B:……A:因為你的畫上面有兩個蝸牛,一個大的一個小的,我很喜歡那個小的蝸牛。A小朋友美美的笑了。A在B的評價中得到認同,增強了自信。並且知道的自己的作品的優點,今後可以繼續發揚。B也從中學到了A的優點,從而在以後學習、提升。

三、關於如何用其他方法替代懲罰對處理孩子不當行為的啟示:

我們都一直不認同懲罰行為,懲罰會有很多的副作用。如:懲罰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敵意、仇恨、抗拒、罪惡感、沒有價值感、自憐;孩子在懲罰中會把精力分散,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不利於孩子發自內心地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懲罰作為一種行為是會被孩子效仿的,“以強欺弱”會成為他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孩子受到的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內疚感,他們認為“懲罰”可以抵消他們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複自己的錯誤。

那出現問題後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專家認為一個孩子應該經歷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而不是受罰。有的後果是無法模擬的,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經歷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呢?

書裏給我我們七種方法來替代懲罰:1、轉移注意力:把孩子對“問題”行為的注意力轉移到幫助老師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讓孩子瞭解問題本身的影響。3、表明你的期望:對於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並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4、提供選擇:提供給孩子合理的、且我們能接受的選擇,給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強迫感。5、告訴孩子怎麼彌補自己的失誤:當孩子的知識經驗不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幼兒該怎樣去做來幫助他彌補失誤。6、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對於並不是對我們有很嚴重的影響的事情我們可以採取行動,讓幼兒直接面對行為背後的後果。

當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瞭解了到一些如何做的建議、方法,並不能給我們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關鍵在於實踐,針對不同問題具體的做法還是需要在實際情境中去不斷的探索。對於我剛參加工作,接觸這本書也就半年時間,沒有細細去挖掘,工作經驗較少,理解的也只是些皮毛。這本書需要經常的拿出來翻閲,我相信它在今後還會不斷的給予我們啟示與幫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 篇2

對於成長於文化斷層年代的我們,胡適先生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符號,他曾經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等,由於種種原因,難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對於他的瞭解多來自片段性的軼事或宏大感受。近日於南圖覓得一本《胡適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冊不同時期的演講集,但也足以窺見胡先生博大精深學養的滄海一粟。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適的聲音》一書的卷首語,這是胡先生一生主張並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來,不論在什麼語境下先生都會是一個“大右派”。作為一個有深厚舊學背景,在完善的西學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者,胡先生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是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曉暢明白,樸實自然,沒有精英意識,即使現在閲讀也有極強親近感,很符合他倡導的白話文應該是“活”的文字。

書中涉獵的領域和年代跨度很大,從“五四”時期到五十年代,幾乎收錄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時期的各種演講內容,讓我們看到胡先生歷經學者到官員(駐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長等不同角色轉化中為人,治學的態度,可以充分體現他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為人之道。

對書中感觸頗深的是一篇對“五四”事件的回顧演講稿,具體而詳盡的過程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一方面,他承認“經過了這次轟動全國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讚歎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另一方面,他堅持説,五四運動“實是這整個文化運動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一個政治運動”。他明確表達了:對抗爭政府的同情和對運動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為獨立知識分子,一貫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寧鳴而生”。

另一篇極具特色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禪宗的發展史,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系統講述了佛教在中國成長髮展的過程。胡先生關於禪宗發展史的研究考證翔實,表述客觀風趣。胡先生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從學問的視野進入。胡先生的禪宗研究源於他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到他離世只完成《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禪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處,他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彌補。胡先生對禪宗史下過很多功夫,頗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為影響很大,成為一代宗師卻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會和尚傳》;晚年,又花很多時間去考證《虛雲和尚年譜》。雖然禪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學一隅,但嚴謹的態度足以描述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發日本禪宗學者鈴木大拙與他的一翻論戰。胡先生對於禪宗史的研究體現了他在治學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為獨立知識分子,用獨立、理性、責任、正見、負責的言論來發表個人思考的行為特點。

如何深入的探尋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獨立知識分子的思維來“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我們需要一生探尋的問題。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 篇3

暑假為了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及打發漫長的假期,我認真地讀了幾本書,其中《海倫凱勒自傳》這本書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引起了我無比的震撼。

一歲半的海倫凱勒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聽力與視力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重度殘疾兒。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可她憑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戰,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最後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説家。

海倫自幼就有一個偉大的願望,那就要建立一個盲人基金會。考取大學後,她就一直在為創造基金會奔波,在她的生命裏最美好就是助人。和海倫凱勒相比,我是渺小的。我沒有她驚人的意志,沒有她那美好的憧憬。在我身上,更多的是脆弱,怕累,碰到困難就想躲避。

海倫凱勒是個非同一般的女孩,她有着拼博到底的勇氣;有着驚人的意志;還有一個為盲人福利奉獻一生的理想。雖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那麼大的打擊,可是她卻有向命運之神挑戰的決心!失去視力的她雖然不能感受雨後彩虹的繽紛,也無法欣賞皎潔明月的清輝,無法用雙眼去領略大自然的美,但她卻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人世間的真情。

讀了《海倫凱勒自傳》我完全進入了她的世界,這個世界給予我的是無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個人,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向海倫學習,學習她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益求精的精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對海倫很合適。對所有殘疾或正常的人也很合適。讀書雖苦,但樂在其中。所以我選擇了讀書,活到老,學到老將伴我一生。在人生的旅途上,儘管人人盼望成功,無人喜歡失敗,但它們卻像孿生姐妹,永遠在生活的舞台上相伴共生。我們學習知識也是如此,為了那眼花繚亂的“數字迷宮”而嘔心瀝血,為了那令人頭疼的作文而費盡心思。這些表面看來確實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則是一串快樂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入心田的收穫?知識的海洋原來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揚起奮發的風帆,努力拼搏,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們是畏難怯步,還是搏擊進取?前者當然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領會到學習的樂趣:而後者則會領略到知識的芬芳,迎來“梅花撲鼻香。”的豐碩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吧,哪一點不是經過辛勤的勞動所獲得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渴望的是獲得知識,付出點代價算得了什麼!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無悔的選擇》。

當鮮花綻放於陽光之下,是綠葉最快樂的日子。

當果實成熟於金秋時節,是園丁最欣慰的時刻。

我是一片綠葉,我是一名快樂的園丁,一名平凡的幼兒教師,陪伴在身邊的,是一羣羣可愛稚氣的孩子,還有數不盡的責任和承諾。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一棵棵幼苗,給他們人生起點上以方向和力量,讓他們在無微不至的呵護下茁壯成長。

當時間隨着孩子的吵鬧和我的手忙腳亂又加上許多的教學任務……沉重壓力中漫漫地流失時,和藹可親的老園長及時找到了我對我説:“我送你一句高爾基曾經説過的話:‘愛孩子是母雞都可以做到的,但要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我不斷揣磨着這句話,至此在幼教摸、爬、滾、打、出來的我,時時深深地記起這一句語重心長的話。一句簡單的話、簡單的道理卻包涵着許許多多的育兒方法。隨着中外學前理論、幼兒教育家在我面前的出現,漸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從事的是偉大與平凡的職業。

圓圈是人類描述之間平等的一種象徵,蒙台梭利將這種平等注入於幼小的心靈,在幼兒時感受平等、和平孕育着很深的東西,蹲下與孩子講話,老師不再是發號施令的指揮官。人應該寬容、善待、學會欣賞別人,大家只要處在圓圈狀態,才能看到你周圍有許多與你平等站在線上的人。

如果我們早一天領悟這一人生哲理,那我們就會進入一種境界,具有一種修養。當班裏的孩子用渴望的、委屈的、氣憤的、求助的、俏皮的目光看你時,你不再簡單的扔給孩子一句話,做出短、平、快的處理,而是蹲下來傾聽,然後用你的心境去進入孩子的世界,用你修來的一種素質,得當的方法去做,那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孩子通過一件小事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與同伴交往的方式,會得到換位思維的啟示。

如果説蒙台梭利讓你感受到的是一種平等和諧,幼兒在工作中體驗一種規則、一種觀察、一種過程的,那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將給你我帶入一種平等基礎上的看待與看待中的原諒與理解。孩子不在是罐子,不在是小鴨子,你不在是填鴨教學的老師,不在為班裏的孩子算不出一道題而着急,講不出一個故事而説是不聰明的。多元智能的理論,使你理解了個體差異的真正含義。

匯佳把加德納介紹給我們,在知曉了他的基本理論後,以多元智能教學為方式,創編了匯佳的主題性教育,主題來源孩子,從孩子表現再去延伸,生成主題,與孩子一起圍繞主題創設環境,創設區域,當我們班的孩子用好奇的眼睛看着我拿來的一堆大石頭子時,我的信心就產生了,原因就是一個好奇,它是探索的一把鑰匙,通過觸摸、觀察知道這些鵝卵石的來歷,用五彩的畫筆去塗抹這五彩的石頭,心裏別提有多興奮了,帶着廣告色的臉上很欣慰的笑了。

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選擇了寬容。一位哲學人説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比。孩子就是孩子,面孩子的失誤、缺點,我選擇了平靜與理智,我和孩子們共同營造了成長的温馨家園。

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倍感驕傲與自豪,選擇幼教,我就選擇了微笑與歡樂。5年前,當我第一次帶班時,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幼教工作中,成為了孩子親密的好夥伴,家長信賴的好老師。還記得第一次家長公開課上,全班孩子家長到班上來聽我上課,當時正值炎熱的夏季,不知是天氣太熱,還是我太緊張,汗流滿面的我,連汗水也顧不上擦一下就繼續上課,正當汗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流時,薇薇跑到我面前來,她手裏拿着一張方巾紙,對我説到: “李老師,我來幫你擦擦汗!”,我半蹲下,當薇薇踮起腳尖幫我細心的擦掉汗水時,我的眼睛裏濕潤了,做老師的,當你的學生自然的流露出對你的關心與愛憐的時候,你難道不會感動嗎?更何況那還是一個年僅5歲的孩子啊!

動人的故事讓我對教育事業充滿了遐想與快樂,與孩子相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快樂無比的。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發,特別是《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實施,更讓我們迎來了民辦教育的春天。作為一名民辦幼教工作者,我倍感欣慰,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勵下,綿陽的民辦教育一定會發展的更好,我們也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昂揚向上,雖然幼稚,但理性的選擇了一條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光明大道;雖然侷限,但夢想中裝滿孩子的歡笑,裝滿對祖國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雖然默默無聞,但正積蓄力量向另一個高度騰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教師關於讀書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在 這生機盎然的季節裏,我們學校也迎來了三八婦女節,在這裏讓我衷心地向所有女老師們説一聲:節日快樂!

有一首歌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

每次聽到它,唱起它,我都會在內心經受一次愛的洗禮。

人一生從上幼兒園到國小、國中,乃至大學,會有許許多多的老師。傾注愛心,關注學生的成長,是每一位老師共同的追求。而這其中,女老師的愛是不同於一般老師的愛,她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這種愛是無私的,它毫無保留地獻給所有學生;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藴涵在為所有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美妙的樂章,那是大樹在對滋養它的大地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怡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在對哺育它的藍天感恩。因為有老師,我們認識了多彩的世界;因為有老師,懂得了生命的真諦,所以我們對老師要懂得知恩、感恩。

對老師的感恩是敬重的。自古以來,偉人們都對自己的老師有着一顆感恩的心。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看見自己的國小老師時,馬上獻上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常常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

對老師的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聲呼喚,一絲體貼足夠。下課了,老師疲憊不堪地坐在講台上,同學們,你可以輕輕地走過去,為老師捶捶背揉揉肩;放學後,當你發現老師還坐在辦公室為我們一絲不苟地批改作業時,同學們,你可以悄悄地為老師倒上一杯温水;課間,你發現教室裏有廢紙屑,同學們,你可以順手撿起來,為老師打造一個整潔的教學環境;節日裏,同學們,你可以為老師獻上一支花、一張賀卡,那是對老師永遠的祝福……

對老師的感恩是要回報社會的。老師,您嘔心瀝血、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奉獻着光和熱。在這平淡卻不平凡的崗位上,您不僅教給我們知識,更重要的是,還教育我們怎樣做人。“十年栽樹,百年育人”,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那才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老師永遠幸福快樂!

       幼兒教師關於感恩主題演講稿篇3

大家好!

我叫謝娜,來自伊寧市回民國小,我要感謝大家給我這麼好的機會來鍛鍊我自己,挑戰我自己!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 收穫人生》。

"新疆精神"是愛國、感恩、勤勞、互助、開放、進取,它凝聚了新疆的歷史傳統、精神積澱、社會風氣、價值觀念以及各族人民的素質等諸多因素,是"現代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新疆各族人民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座標,是引領新疆發展的精神動力。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新疆精神"的內涵。作為新疆工作者,作為受益者,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着温暖,也理當時刻知恩,深懷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熱愛偉大的黨,熱愛偉大的祖國,感恩這個充滿關愛的社會,熱愛美麗的新疆。

如何感恩祖國、感恩黨、感恩全國人民?是要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建設更加繁榮富裕和諧新疆的實際行動中從點滴做起。要深懷感恩之心,以強烈的責任感,把黨中央的關懷、祖國大家庭的温暖,把"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教育活動引向深入,在全社會弘揚"愛國感恩、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激發各族人民知恩感恩的熱情,凝聚各民族的力量。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銜環結草,以報恩德。作為新疆工作者沐浴在黨和國家的暖陽下,又怎能不懷着一顆赤誠的感恩之心呢?

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黃香先用自己的體温暖了席子,再讓父親睡到温暖的牀上;今有偉人毛主席邀請他的老師參加開國大典;朱總司令蹲下身子,親自為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國小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落成典禮。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你第一個愛的是誰?大家一定會説是父母,但在這裏想告訴大家第一個愛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國。一個沒有祖國的人是沒有尊嚴的;一個沒有祖國的人是沒有任何位置的。在大家心目當中愛國只是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在一次演講比賽中、用所有華麗的詞藻來形容祖國,在每週升國旗時認真的唱着國歌,你認為那是愛國。愛國不是將來當你成為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為祖國做的事情才是愛國。南京大屠殺殘害了多少百姓,看到的人還能有人笑的出來,難怪魯迅在文章中會寫到在看到同胞被殺害的時候還有很多麻木不仁的中國人在看笑話。我們不能在這樣麻木不仁下去了,現在我國發展的速度突飛猛進,一百多年的歷史,忘記就意味着背叛,落後就意味着捱打,中國人應該挺起脊樑,像一箇中國人的樣子。今天,我們在升國旗的時候會發現大家都知道停步,可以看出大家是懂得感恩愛國的人。

汶川大地震,一夜之間有近十萬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多少孩子回到家之後想喊一聲爸爸都不可能了,多少孩子回到家想見一眼媽媽都沒機會了,因為他們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叫天堂。讓我們為天堂的人祝福,祝天堂的人永遠沒有煩惱,幸福快樂。

我們有多少孩子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你什麼時候在乎過他們,你知道嗎?我們的生命是他們給我們的,出現任何危險他們願意拿自己的生命來喚回我們。從嬰兒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博大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説不完的:吮吸着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着父母的心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酣然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茁壯成長。父母為我們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才使我們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會着人生的冷暖,享受着生活的快樂。父母的愛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感恩我們的父母、感恩給予我們的一切。

20xx年新疆阿勒泰地區發生特大雪災,至今讓我記憶猶新。俗話説:"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就在許多人因房屋被毀而無家可歸時,就在許多人因失去親人而絕望時,黨伸出了援助之手實行災後重建。當受災人員住進新居時,當她們緊緊握着當地領導們的手時,淚花中閃爍着感激之光。"感謝黨,感謝國家"這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折射出的是各民族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抗天災的真情流露。

總有一種精神能觸動我們心中最脆弱的一環,總有一種偉大能讓我們感動得淚流滿面。世間萬物,哪怕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也離不開陽光的照耀,所有的生命都會因為愛而生長,因為愛而美麗,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吝嗇自己的愛呢?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施愛,把敬愛獻給老師,獻給父母;把關愛送給弱者,送給同學;把熱愛呈給偉大的人民,偉大的祖國。

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有人説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説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美德。

我們已經習慣了向別人去索取,索取物質,索取友誼,索取愛,而忘記了感恩。從現在起,從這一刻起、從這一秒開始,讓我們學會感恩吧!

生活當中,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別人認可的,也許這在當時會成為心中的糾結。但是,在經歷過後,仔細想想,歲月的洗禮才能讓自己逐漸走上成熟。這個時候,要感謝那些曾經讓自己成長的人,是他們讓我們走向成熟睿智。學會感恩,就會收穫別樣的人生。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珍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wejr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