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精選5篇)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精選5篇)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 篇1

同學們: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精選5篇)

下午好。你們明天就要大學聯考了。此時此刻,我想同學們的心情一定有點緊張,或是有些興奮,或是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這時出現類似的心理感受都是正常的。今天,借去某某踩點前,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考前考中心理狀態的調節問題。

一、如果有人要問,大學聯考前什麼樣的狀態是最好的?

我的看法是:最好的狀態就是平常的狀態。換句話説,用平常心來看待大學聯考,就是對待大學聯考最好的一種態度。

二、如果有人要問,大學聯考是什麼?

我的看法是:“大學聯考,充其量是一次比較重要的考試而已”。請同學們不要在思想上賦予大學聯考太多的使命和價值,也不要給大學聯考塗抹上太多神聖或神祕的色彩,更不要把大學聯考當成是自己的一場命運大決戰。否則,大學聯考就會成了你思想的一種影子,揮之不去,從而轉化成一種心理負擔,使自己的平常心失去平衡。所以説,同學們就應該確立這樣的大學聯考觀:“大學聯考,充其量是一次比較重要的考試,僅此而已”。這樣,我們才能用平常心來看待和對待大學聯考。

三、考前考中應該怎樣保持應考的平常心?

下面,我給同學們五條具體的建議:

1、大學聯考期間不要刻意去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習慣。

因為當一個人原有生理和心理平衡被打破之後,建立新的平衡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新的平衡建立之前,心理和生理上會有一定的不適應。但是,考前適度的調整還是必要的,如過去有些同學睡得很晚,那麼考前考中晚休時間就有必要適當提前。

2、大學聯考來臨要有靜氣。

所謂靜,是安靜的靜;氣,是心平氣和的氣。大學聯考來臨要有靜氣,是要求同學們能夠靜下心來,沉得住氣,做到心靜氣沉。不浮躁,不胡思亂想,不心煩意亂。古語説“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意思是説,每當大事來臨時,如果能心靜氣沉,那麼就不信現在出不了古代聖賢式人物。我們把這句話改一下,“大學聯考來臨有靜氣,不信大學聯考不傳奇;大學聯考來臨有靜氣,不出北大出清華!”

3、要保持愉悦的情緒狀態。

俗話説“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句話反過説也是成立的——“精神爽了逢喜事”。其實,大學聯考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因為大學聯考給我們帶來了機遇,給我們帶來了實現夢想的舞台,也給我們帶來好運氣。反過來説,在大學聯考來臨之際,如果同學們能保持一種愉悦的情緒狀態,那麼,同學們的思路就會更活躍,自身的潛能就能得到更充分的釋放,就能把大學聯考這件大喜事做得喜上加喜。記住“樂觀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悲觀的人,象月亮,七年級十五不一樣。”

4、讓自己保持適度緊張狀態,讓緊張轉化成能量。

面對大學聯考,人人都會有一種緊張感,這是正常現象。適度的緊張,是一種良性的心理應激反應。同學們要學會接納它,而不是排斥它。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法則叫“倒U型曲線”,也就是説,人的緊張程度過高和過低時的效率比較較低,而中等緊張程度的效率最高。所以,考試時適度的緊張有利於提大學聯考試效率和考試成績。

不過,如果一旦出現高度緊張或者説過度緊張時,我們可以採用“反向誇張接納法”。

具體操作過程是:如果你考前考中出現了過度緊張的狀況,你心裏不要老對自己説:“別緊張,別緊張”,因為這樣的心理暗示並不一定有效。而是應該採取相反的做法,大膽地去接納這種緊張,並極力地去誇大這種緊張,並用誇張的語言説給自己聽。例如,當你感到非常緊張時,可以在心裏默默對自己這樣説:“我現在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正式開始緊張了。我的緊張驚天動地,威力無比,我的緊張能讓長江黃河倒流,能讓大海瞬間變成桑田,能讓日月失去光輝,能讓滿天繁星頃刻灑落人間……。”這樣誇張地想象一下,你反倒就會不緊張了。再者,你一旦進入專注的大學聯考狀態,緊張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5、要保持細緻的行為狀態。

這裏説的“細緻”,就是仔細、精緻的意思。古語説:“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大學聯考是大事,也是難事,就要從細節做起,從易處做起,把細節做好,把容易做的事情做到精緻。表現在考試環節上,就要認真貫徹“先易後難,先小後大”的做題原則,努力做到三點:一是慎做容易題,保證全做對;二是穩做中檔題,一分不浪費;三是巧做難度題,力求多得分。送你們一副對聯:“寶劍鋒從磨礪出,大學聯考高分細中來”。

四、關於相信自己和相信學校的問題

昨晚值日到11:30分時,還發現不少宿舍、不少同學挑燈夜戰,甚至有個別女生宿舍講話;另外,通過多渠道瞭解,有部分同學現在還認為自己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複習完、沒有記完、沒有做完,擔心明天大學聯考考不好等,我認為這是不自信的表現。因為經過三年的學習和高三一年來的複習,我們有信心考好高中最後一次考試——大學聯考;同時,大學聯考不僅僅是考查知識,更重要的是比精神是否飽滿、狀態是否良好。所以,相信自己比知識更重要,相信自己就能過好大學聯考這一關。關於學校,我送大家一首昨晚自創的一首小詩——《頌_中》與大家共勉:教育好壞看高中,某某教育數某某中。大學聯考狀元不算寶,北大清華才最好。解放七十還不到,唯有某某中能創造!某某中人是最棒的,某某中是能創造奇蹟的!

因時間關係,最後把我們高三級全體老師最美好的祝願送給你們——“高揚起自信的大旗,調整出最佳的狀態,發揮出最高的水平!考出最好的自己”!

最後請全體師生喊出我們的口號:某某中某某中,與眾不同。一五大學聯考,成績最好!(提示:我先讀一次,然後集體喊出來)。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相信自己,收穫成功》。

再過四天,就是某某年大學聯考。今天我們和某某屆高三的同學們將鮮豔的五星紅旗送上藍天,為高三同學壯行,我提議: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為高三的同學吶喊加油。

同學們,三年前,我們帶着對人生的追求,對大學的嚮往,對未來的憧憬,不約而同地邁進了某某校園。回首十二年求學路程,四千三百多個日日夜夜,成功與失敗,喜悦與懊惱,感恩與埋怨,激動與泄氣,合作與分歧我們都曾經歷。

今天,沙場點兵,請讓我們挺起胸膛,把緊張、焦慮、害怕、不安、悲觀、失望全部拋諸腦後,以計劃換取沉穩,以理性換取冷靜,以無畏換取平和,以信心換取成功,以細心換取成績,相信自己多年的付出必將換取豐碩的收穫。

最後四天還要做好三個調整:

第一要調整心態。保持適度緊張的狀態,做到緊張而不慌張,平常心而不漫不經心。確保正常、爭取超常、防止失常。

第二要調整生物鐘。大學聯考時間是上午9:00—11:30考語文和文綜理綜,下午3:00—5:00考數學和英語。要努力調節到這兩段時間精力最旺盛。

第三要調整複習策略。最後幾天繼續迴歸課本,迴歸到已做過,尤其是近期做過的練習、試卷、模擬捲上,查缺補漏,查錯糾錯、自我完善。不再做新題難題,考試期間,考過一科忘記一科,避免給自已增加不必要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一路走來,感謝老師們多年的付出和教導,感謝有你,感恩幫助!

親愛的同學們,衷心希望你們走出某某門,鑄我某某魂。在新的征程中,快樂求學,誠實考試,勇敢進取,正直做人,幸福生活!

同時也希望沒有升學任務的年段扎穩基礎,蓄勢蓄力,奮起直追,勇攀高峯!

同學們,出發吧!“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衷心祝願大家心想事成,旗開得勝!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大學聯考中綻放最美的自我》。

有人曾説,沒有經歷過高三的生命是不完美的,沒有參與大學聯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高三是生命中一段別樣的旅程,它見證了每一個搏擊後的完美。 三年前,帶着憧憬與理想,你們在這裏播種了希望。

春寒陡峭中有你們執著的追求,夏雨滂沱中有你們堅定的身影,秋風蕭瑟中有你們勃發的激情,冬日雪地上有你們深深的腳印,過去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迷惘過,彷徨過,疲憊過,也後悔過——但,昨天已經古老。翹首未來,等待你們的是一個燦爛的遠方。

梅花香自苦寒來。賈逵隔籬偷學的勤奮好學;宋濂冒雪訪師的堅持不懈;顧炎武讀破萬卷書的孜孜不倦,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想要攀登成功的頂峯,一覽眾山小,必先經歷沿途鋪滿荊棘和曲折萬分的道路。高三的學長們定會揮舞這把手中的利劍,劈霜露,斬荊棘,開出一條通往成功之路吧!

高一高二的同學們,一年兩年後的現在,我們也將和高三的學長們一樣面臨着大學聯考,希望我們可以把握現在,立足當下,用點滴的積累書寫屬於自己的未來。無論是幾天後的大學聯考,還是一個多月後我們面對的期末考試,讓我們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屬於自己的挑戰。

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盼今朝,金榜提名。在這裏,我們祝福他們,祝願他們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跨進自己理想的高等學府。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 篇4

各位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地站在這裏,能夠代表全體教師向某某屆所有即將畢業的高三學子表示衷心的祝賀:祝賀你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祝賀你們即將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俞敏洪説過:“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段在你回想起來熱淚盈眶的日子。”我想,高中三年,正是這樣一段日子。等有一天,你們回想這三年的時光,想起你們曾經的歡笑與哭泣,想起你曾經的汗水與奮鬥,想起曾經的堅持與跨越...你也許會説,那是怎樣一段執着於夢想的日子,那麼單純,那麼美好,連淚水也成了記憶中跳躍的音符。

在這生命最寶貴的三年裏,我們老師也和大家一樣風雨兼程。也曾為你們的進步而高興,也曾為你們的徘徊而焦慮,為你們的懂事而欣慰,也為你們的任性而操心。我們欣喜的看着你們成長與成熟。

在這期間,可能有時老師們不夠温柔,吵你們“吼”不停地將你們“罵“,但是同學們,沒有一個老師不希望學生比自己強,沒有一個老師不希望學生的未來比自己過得好。

再過幾天就大學聯考了。大學聯考,需要的是一分如水的心境,如山的意志,如火的熱情,絕不退縮,絕不畏懼,永不言敗。邁開自信的步伐,以高度的細心,冷靜的心態迎接考試。

離別在即,雛鷹即將高飛。

面對即將離開母校的你們,我們衷心地期望:你們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走出母校,無論是踏入理想的學府,還是步入社會,都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林林總總的人生,要清醒地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趨。惟有保持清醒的頭腦,獨立的思想,方能指引我們人生正確的航線。

面對即將離開母校的你們,我們忠心的期望:你們要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對事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惟有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責任,方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2022大學聯考衝刺教師發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大學聯考百日誓師大會。作為高三教師,我倍感榮幸和自豪,請允許我代表全體高三老師向與會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向全體同學致以春天的祝福!

作為你們的老師,我們朝夕相伴,有幸陪大家一同走過了你們生命中最亮麗的時節。在這最後的一百天,老師願意再幫你們完成攻山九仞的最後一筐土,使你們功成名就;在這最後的一百天,老師甘做人梯,幫你們攀登險峯,一覽眾山之小。也許老師的肩膀有些單薄,但我們願竭盡全力托起你們明天的輝煌!

在我心中充滿期望的同時,我代表全體高三教師向同學們提幾條建議和要求:

首先,要有“我能成功,我必成功”的堅定信心和豪邁情懷。美國作家愛默生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決。”面對大學聯考這人生的重要選擇,每個同學都要牢固樹立“只要努力,我能成功,我必成功”的堅定信心,都要有“別人行,我更行”的豪邁氣概。有了這種信心與氣概,才會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段,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堅實的前進步伐。汪國真説:“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路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命運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能成為太陽,我們就不做月亮;能成為月亮,我們就不做星星!險峻的大山擋不住洶湧的激流,洶湧的激流擋不住我們破浪前進的飛舟。

第二、要有“大學聯考未了,奮鬥不止”的頑強意志。蘇軾在《晁錯論》中寫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兩軍相逢強者勝。要成為強者,就必須始終保持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狀態,就要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這關鍵的一百天中,不管碰到什麼困難、遭遇什麼挫折,不管某次考試成績是優還是劣,我們都要以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要從困難中獲得動力,從挫折中取得經驗,從失誤中找準努力方向。大學聯考未了、奮鬥不止,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第三、要有“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平穩心態。此時此刻,有些同學緊張、壓抑,食不甘味、睡不香甜。面對大學聯考,我們思想上要重視,要有緊迫感和競爭意識,但在心理上要沉着冷靜,以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平時學習中,我們不要過多考慮我能不能考上,會不會考砸之類的問題,而要經常告誡自己,只要我努力了,拼搏了,不管結果如何,我都無怨無悔。從現在開始不管大考、小考,都要有意識地訓練、提高自己的應試心理素質,使自己在大學聯考場上能以良好的心態,充分發揮出自己水平。

同學們,春寒料峭中有我們執着的追求,夏雨磅礴中有我們跋涉的身影,秋風瑟瑟中有我們堅定的足跡,冬雪飄飛裏有我們勃發的激情。立壯志十年磨一劍,鑄輝煌百日試鋒芒!在這決定成敗的一百天中,讓我們以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意志,自強的精神,務實的作風,平和的心態,科學的方法全力以赴地提升實力,強化能力,去摘取成功的碩果,鑄就屬於我們的輝煌!

在剩下的這一百天中,我代表高三全體教師在此莊嚴宣誓:

我們全體教師仍將一如既往地踏實工作,弘揚實高人團結奮進,敢為人先的光榮傳統,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投入到備考工作中去:精心備課,全心上課,細心批改,耐心輔導,隨時關注大學聯考動態,採集大學聯考最新信息,不漏掉每一個問題,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甘將心血化時雨,潤出桃花一片紅。”我們願做大家衝剌路上的加油站,願做大家大學聯考信息的查詢台,願做大家的心理諮詢師,願為大家診斷學習中碰到的一切疑難雜症。同學們,請記住,在這一百天中,我們全體教師將時刻與你們同在,以最優秀的教學質量、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最無私的投入、最真摯的情感與你們同舟共濟!永遠做你們最堅強的後盾!

春風得意馬蹄疾,最是金榜題名時。同學們,努力吧!一百天的汗水揮灑將飽滿六月收穫的果實,一百天的拼搏苦戰將嘹亮六月歸航的凱歌。祝我們實驗高中全體同學:腳下有路,金榜有名!

最後,祝實驗高中某某年大學聯考再創輝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vxq8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