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精選17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精選17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精選17篇)

我們學生最常見的問題那就是馬虎,什麼是馬虎?不認真是馬虎!為什麼不認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馬虎即然是習慣那就可以養成不馬虎的習慣。

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必須養成作題或作業後檢查的習慣,在學校如此在家也必須如此。自己先檢查然後老師家長再檢查有錯時不告訴他具體錯哪了。劃定範圍讓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學習時不能讓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別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邊。別開電視,小聲説話別有事沒事地問一句餓嗎?渴嗎?難嗎?心理學上説一個習慣的養成最少要六天。可這個習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除此之外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這表現在上課時有時不注意聽講,常做小動作,老走神。注意力有專門的訓練方法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就説説我知道的。

一、聽覺集中訓練法:

閉上眼睛,用心來聽鬧鐘的滴嗒聲,並要求他伴隨着這種聲音默唸“嘀嗒。。。【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稿】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稿。嘀嗒。”要求:環境安靜,可以是一兩個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組。每天五次每次兩分鐘左右,堅持六天。

二、視覺想象訓練:

要求環境安靜,閉目靜坐,先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黑點,再想象由這個點向右無限延長的黑線。每天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隔兩天後再想象,由黑點起無限旋轉的螺旋線形。療程為7天。然後減少量堅持2周。(鞏固)

怎樣克服“走神兒”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幾張小卡片,上面寫專心聽講、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時常看得見的地證詞如文具合時書桌上,家裏的寫字枱上牆上等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做作業都可以提醒自己別走神。

2、記錄法:準備一個小本,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着,那就要在本上記錄:數學課足球賽約2分鐘。這樣記錄幾天後認真看一遍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多無聊,浪費了多少時間。想信用不過多久本上的記錄會越來越少的。

3、自我獎懲法:就是在每次寫作業或複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個時間表,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完成什麼內容。如果在規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並且始終專心致志的。那麼就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電視或聽一段音樂;相反,如果由於分神而使計劃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如干家務或跑樓梯等。這樣長此以往就會為了獎勵避免懲罰而漸漸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了

這是幾個訓練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興趣可以試一下,試時別忘了告訴我。我還想檢驗一下行不行呢。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1、學會建立理性的價值觀念

(1)瞭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對價值的察覺:理解價值如何影響人的抉擇和行為。

(3)學習多側面、多角度地看待學習和生活。

2.學會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

(1)增進自我體察:自我觀察並認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學習描述自我感受;認識思想、感受與反應之間的關係。

(2)學會自我接納:以己為榮;認知自己的優、缺點。

(3)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發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為獨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與周圍人交往的自信心;堅持自我努力,體驗成功的喜悦。

(4)增強自我監控:敢於自我肯定,善於自我激勵;對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態度反應適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以積極的態度處之。

3.學會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1)瞭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與人溝通的技巧:學會運用同情心;學習非語言溝通技巧:眼神接觸、表情、體姿、聲調、手勢。學習語言溝通技巧:瞭解交往中開誠佈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選擇適當時機談論感情問題;談論感情問題時懂得傾聽和發問;勇於表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立場,不卑不亢;不輕易責怪他人;面對批評做適當的反應,避免消極的影響;能區別某人的真正言行與你、對他言行的反應或判斷是否相同。

(3)學會處理人際衝突:學習如何作不失理智的爭辯;學會互惠互利的協商技巧。

(4)學習與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時挺身出來帶頭,何時追隨別人;學會正確地分析和對待自己的情緒變化。

4.學會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

(l)瞭解體察情緒的多樣性情緒自覺: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辨別,傾聽內在的自我對話。

(2)學習分析不同情緒狀態的前因後果情緒監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貶抑的消極信息,瞭解情緒的真正原因。

(3)學習情緒狀態下的控制和疏導方法情緒管理:延遲滿足;衡量情緒的強度,剋制衝動,減輕壓力。

(4)學習分析情緒與行為的差距情緒決策:瞭解別人的觀點;瞭解哪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達情緒;對人生抱有積極的態度。

5.學會增強耐挫能力

增強耐挫意識。認識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學會耐挫方法。學習接受和適應遭到的反對和不成功;學會給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評;學會響應指示和接受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限制。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見到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我們,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展的意識與能力。”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我們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了。週末,悠閒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你們卻在忙碌着準備的各種作業。你們只能透過窗户凝視着蔚藍的天空,數着天空飄過的縷縷白雲,看電視更成了你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偶爾有人能上網查查資料、打打遊戲,更像是做錯事一樣。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裏,你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你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什麼是健康?世界衞生組織憲章中規定:“所謂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及社會適應上完好的狀態,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健康,不能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今天老師從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和大家談談:怎樣才能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除了要參加一定的體育活動外,請同學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 從小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1、吃東西以前和大小便後洗手。

2、養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食物不能長期保存,食用前應徹底加熱,消毒、殺死細菌,防止各種傳染病,如傷寒、痢疾等。

3、養成勤剪指甲,衣服乾淨整潔(指甲裏面會藏有能使你生病的細菌和病毒)。

4、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

5、適當休息有利於學習和身體健康。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健康和提高學習效率,國小生每天睡眠以10個小時為好。

6、眼睛的衞生保健 不歪頭看書學習,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看電視時眼睛要與電視有一定的距離,一般在2米以上,時間不能過長,一般在一小時以內。看電視時房間應開一盞燈,看完電視用温水洗洗臉。

7、全面、均衡、適量的營養。豐富的營養能促進自己的生長髮育,為健康身體提供物質基礎。

二、健康的心理活動 中學生要注意培養自己具有快樂的、積極向上的、與同學團結友愛的性格,與同學們一起玩耍,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如碰到困難,受到了挫折、要振作精神,要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經常保持一種樂觀愉快的情緒。如平時學習成績差或一次考試成績掉下來了,要正確認識,不氣餒克服困難,努力就有收穫。自我認識是要正確的自我評價,如果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就會使自己與周圍的同學們的關係失去平衡,產生矛盾,如過高的評價自己,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產生驕傲自滿的思想,與同學們搞不好團結,如過低的認識自己,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這些都不利於心理上的健康成長,也會影響學習成績。國小生要進行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就是要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做到不自傲、不自卑、不自滿,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羣體規範,符合社會道德要求。平時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如文體活動,和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不要去網吧和遊戲室等成人去的場所。

三、除了與老師的關係,與家長的關係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存在“代溝”。什麼是“代溝”呢?指的是年輕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上存在的距離,並由此導致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不理解,產生隔閡。 學生與父母產生代溝的具體原因,從子女的角度説,有以下幾個方面: 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反對父母的關係和照顧。身體的迅速成長使你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但並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認為你是孩子,還處於被保護階段——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接受你已經長大的事實;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鮮事物與信息,並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與父母已有的觀點必然會碰撞出不和諧的音調來。代溝的存在是客觀的,但不是無可奈何的,其擴大會加深兩代人的衝突,給家庭生活,甚至學校生活帶來一些不和諧。作為年輕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於自己健康成長,有可以使家庭氣氛保持温馨。

試一試下面的建議:

1、對父母的態度要温和,不採取偏激的行為方式。

2、要表現出一定的獨立能力,讓父母放心。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手帕都不能洗,上學從來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或經常玩到很晚才回來,怎麼不讓父母憂心忡忡?

3、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作業要獨立思考完成,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業,才能享受到你學習成功的快樂;

4、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每天都要對未教的內容進行預習,把已教的內容複習好;

5、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習只有靠問,才能成為學問。 一旦你養成了以上的學習習慣,每天將有新的收穫,那就將感到快樂無比。同學們,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3

早上好!

同學們當你在失敗和挫折中,自己看不上自己,自己和自己賭氣,摔東西、罵人、捶打腦袋、無休止地長吁短歎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並沒有解脱你的失敗,減輕挫折。你有沒有想過,是誰在阻撓你取得成功呢?這個人正是你自己。

你可能知道“白天鵝”的故事。當一隻天鵝掠過長空,那潔白的羽毛,端莊的體態使人們讚歎不已。可是,在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這隻美麗的天鵝,原先卻是一隻“醜小鴨”。當它剛剛破殼而出的時候,生得很瘦小,那些自以為是的鴨子根本瞧不起它。它默默地、日復一日地堅持訓練自己,最後終於在一個早晨振翼飛向藍天。

美國參議員艾摩·湯姆斯16歲時,長得很高,但很瘦弱,別的小男孩都喊他“瘦竹竿”,他每一天、每一小時都在為自己那高瘦虛弱的身材發愁。後來的一次演講比賽,使他發生了大的轉機。在母親的鼓勵下,他花了很多功夫進行演講準備,他把講稿全部背出來,然後對着牛羊和樹木練了不下100遍,終於得了第一名。聽眾向他歡呼,譏笑他的那些男孩羨慕不已。從此他的信心增加了萬千倍,逐步走向成功的大門。

從古至今功名顯赫的名人激起多少人的羨慕,欽佩,當這些人站在人們面前時,使人感到渾身上下都有一種人格魅力,可他們並非都是豐功偉績的幸運兒。翻開他們每個人的經歷,幾乎都有過“醜小鴨”的坎坷經歷。他們善於把自己的缺陷當作人格完善大廈的鋪墊,從而鑄就了不屈奮鬥的個性。

現代的國小生很多都具有爭強好勝、個性十足,卻又經不起任何挫折、脆弱的“蛋殼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環境,或受到批評,往往會採取過激的行為,或攻擊,或自責、或冷漠退讓、或放棄追求,甚至出現輕生行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對同學們來説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老師針對以上情況給大家提幾條建議:

1.意識到挫折的存在性。同學們應意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人生並非處處美好、舒適,從而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如讀書、社會生活、與人交往等活動中可能出現挫折。

2.意識到挫折的兩重性。挫折的結果一般帶有兩種意義:一方面可能使人產生心理的痛苦,行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給人以教益與磨練。同學們應該看到挫折的兩重性,不應只見其消極面,而應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挫折。

3.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挫折可成為弱者巨大的精神壓力,也可成為強者勇往直前的動力。要意識到堅強的性格需要個人有意識的磨練,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歌德曾説過:倘不是就眼淚吃過麪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樹立堅定的目標,培養樂觀精神,這樣一來就能從逆境中奮起。

4、尋求心理諮詢。同學們可以向老師、同學訴説你的心事。通過個別交談,排除心理障礙,達到擺脱矛盾,穩定情緒的理想效果。

至此,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哲理:“認識自我”是人類智慧的表現,“改變自我”是成功人生的敲門磚,只要敢於突破自己那顆脆弱的心,拿出行動,你就能超越自我。“醜小鴨”就會變成世界上最美麗、最有活力、最有價值的人。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4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單純地追求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不僅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誘發多種軀體疾玻現代社會由於運轉節奏的加快和競爭局面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特別是對處於人生特殊階段的青少年來説,你們面臨着生理的、認識的、情感的、社會的多方面的現實問題,面臨着升學的巨大壓力,因而必然承擔劇烈的心理衝突。對於青少年來説,有一定的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表現過於強烈,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大量事實證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良好學習成績的取得,而且還能使青少年正確地面臨困難和挫折,對各種社會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許多心理學測驗也證實,當一個人情緒好的時候,往往會精神振奮、幹勁倍增,思維敏捷,效率提高;反之,則會無精打采,思路堵塞,效率下降。那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我覺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有遠大的志向。心理健康的青年人,有高尚的志向理想,有遠大的奮鬥目標。他們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個人生命的整體認識和根本態度,因而不計較個人得失,名利大小,不會因為遇到一件小事,就悲觀失望或高興得發狂。他們能讓自己的情緒按照正常的軌道前進、發展。

二、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自尊自愛。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他們既不好高鶩遠,狂亡自大、目空一切,也不亡自菲雹自輕自賤、憂鬱頹廢,人際交往中他們既自尊自愛,又尊重他人。

三、能正視現實,勇於解決問題。心理健康的人能和客觀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對周圍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能正視困難與挫折,勇於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的病結和解決的辦法,而不企圖逃避,推卸責任;他們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沉迷於虛無縹緲的幻想,思想和行動總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併為社會所接納;他們憑理智辦事,能聽從一切合理的建議與意見。

四、樂於交往,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的青年,總是喜歡與人交往,以尋找知音,建立友情,保持合諧的人際關係。交往中,他以尊敬的、信任的、謙讓的、誠懇的態度待人,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敖。他能和多數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參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

五、情緒穩定,性格開朗。人的情緒與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相聯繫,但人的需要總有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這就要求人們善於排除心理障礙,能夠控制、穩定自己的情緒。要養成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性格開朗,目光遠大,心境愉快,才能勝不驕,敗不餒。個人主義思想嚴重的人則心胸狹窄,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情緒起伏波動,喜怒無常。希望同學們能按上述四個標準對照檢驗自己,要求自己,以愉悦的心境,飽滿的情緒,去面對困難提高忍耐、受挫力,堅定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昂揚的鬥志面對生活的挑戰。

六、要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例如,剛剛結束的期會考試,有的同學喜悦,有的同學懊悔,有的同學通過這次考試樹立了信心,有的同學卻喪失了勇氣。誠然,分數對正在苦學的高中生來講的確很重要,但你現在是否想過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情緒。一次考試的成功與失敗,只能反映你以前的學習情況,但不能代表和決定你的將來。每個人幾乎都會經歷失敗的痛苦,都會感到過己不如人的沮喪,但我們誰也不願把悔恨舊夢重温,誰也不能讓時光倒流,如果你一味沉溺於過去失敗的痛苦之中,那麼錯過的不僅是昨天的時光,還會是今天的機會。當然,取得一點成績,也不要沾沾自喜,滿足現狀,只有繼續努力,才會取得更大成功,總之,只有正確對待過去,既不要被眼前的成功所困擾,也不要被暫時的失敗所屈服,要重整旗鼓,輕裝上陣,積極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這才是良好的心理情緒所必需的。

國外有句格言:“我是我心靈的主宰。”最後祝願同學們掌握好自我情緒之舵,乘風破浪,在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下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共同探討有關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話題,談談我的一些看法。如果同學們有不同見解,歡迎提出來,我願與大家一起交流。

世界衞生組織宣言近年一再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因此,中學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而且應該包括心理方面的。隨着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教育事業的進步,特別是隨着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關注重視、研究與探討。1987年7月通過有關部門鑑定的“中學生心理衞生問題和對策研究”的課題顯示,在被調查的2961名中學生中,有16.7%的學生存在着較嚴重的心理衞生問題,並隨年齡增長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國中生為13.76%。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胡勝利所長通過對500名國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49.6%的國中生存在着各種程度的不良心理反應,有10.8%的國中生存在着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前不久,在武漢市抽取了1500多名國中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武漢市國中生雖有50%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30%的學生屬基本正常範圍,但也有10%—15%的學生低於正常水平,特別是還有3%—6%的學生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困擾。以上情況説明中學生確實存在着心理健康問題。20xx年5月,浙江省金華市一九年級男生,因父母吵架而殺死親生父親;20xx年11月,我縣紅石中學九年級女生割頸自殺在房東廁所裏,這些現象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於我們同學之中。因此,結合我校實際,我準備講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怎樣做個美麗的女孩

先説明一下,我雖然針對的是女生,但也有許多與男生共性的內容,所以也請男同學認真聽。

女孩子,誰都希望自己擁有美麗的容貌。究竟什麼樣是美的呢?

通常大家公認的是直觀和外表上的美。如:身材苗條,面容俊秀,皮膚白皙,雙眼皮,大眼睛,大高個„„等等。大家有公認的標準,各人也有各人不同的看法。 我首先説, 時髦的不一定是美的。

比如,前幾年流行的,那種跟大船似的厚底鬆糕鞋,很多女孩子愛穿。我就納悶,本來這麼苗條、這麼小巧、這麼可愛的女孩子,幹嗎非穿上那麼笨重的巨無霸一般的大鞋? 走路拖拖拉拉,跟機器人似的那麼沉重,一點輕盈的美感都沒有。還有現在街上流行的染髮,對我們中國人來説,黑髮是美,黃髮是病態,是女孩子的遺憾,現在怎麼倒成了美了? 甚至有的大男孩、男同學也染成紅頭髮、綠頭髮、五顏六色的頭髮。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反正我看了沒有感覺到美,只是想到“另類”這個詞,還會聯想到小時候,聽老人講的故事裏的紅毛妖怪。還有現今流行的露臍裝,你説一個小女生上學露個大肚臍來,美嗎?愛美之心,人之常情。如今的社會環境寬鬆了,粧扮得有個性一點也可以理解,但作為中學生,應該有一個積極的審美觀。講個性是美的,但病態不是美,特殊也不是美,另類更不是美。也就是説,時髦的不一定是美的。

對中學生的儀表,國家教育部有規定:不燙髮,不化粧,不佩戴首飾,不穿高跟鞋。(新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還特別增添了不染髮內容。)燙髮、化粧、佩戴首飾,不是不美,而是分什麼年齡、什麼場合、什麼身份。從身體發育的角度説,燙髮、染髮、化粧、穿高跟鞋,對正處在生長髮育時期的女孩並不適合。這個道理我不多説了,我想單從審美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燙着發、染着紅指甲,戴着叮呤噹啷的首飾。讓人看了覺得彆扭極了,失去了兒童天真無邪的特徵,這就是打扮不符合年齡特點的結果。你們是女孩子,擁有“女孩子”這一稱呼,就是擁有年輕,這已經很美了,是再多的裝飾也換不來的美。不必為個子矮了,身材胖了,皮膚黑了而煩惱。實際上,年輕,不管容貌如何,都有一種朝氣蓬勃的美。這種美,就象春天的花草樹木,花兒是美的,你能説綠葉就不美嗎? 平凡的小草就不美嗎? 青春就是這樣一種美,有生機、活力的美。在我眼裏,你們都是美麗的。

同學們不過才十四五歲,有的還要小些。我覺得你們的本色應該是清純、活潑,有朝氣,有禮有節。學生的身份,也要求對自己容貌的美醜不要看得過重,保持平和的心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愛美沒有錯,追求美更沒有錯,關鍵是心中要明白怎樣是美的。我們常看電視、電影,女特務、女間諜、女交際花,女招待小姐,她們坦胸露背、濃粧豔抹,抽煙喝酒,擺出媚態,你們看,她們美嗎?相反,那些女八路、女解放軍、女公安幹警、女工作人員,還有中央電視台的女播音員、主持人,她們沒有化粧、沒有戴首飾,誰能説他們不美呢?一個女人,如果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涵養、沒有道德、沒有素質,往往外表越妖豔,越遭人噁心。

我們的長相是父母給的,是老天造就的,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客觀事實。那麼在已定的外表條件下,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更美呢?在這裏,我向同學們傳授幾個祕訣:

1、乾淨、利落、得體的衣着打扮,會讓你看起來青春亮麗。女學生的外在形 象,以簡潔大方為美。切勿佩戴過多或過於招搖的飾物,戴上只會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而不是美感。

2、挺拔端莊的儀態是最美的。很多長得漂亮的女孩,讓人看了卻覺不出美來,就是因為常習慣性地縮脖、聳肩、哈腰,向前探着頭,走路搖搖擺擺。很不美!正確的姿勢:挺胸、收腹,下頜微收,(有句俗語説:仰脖老婆低頭漢,不窮也得要大飯),雙肩打開,脊背挺直;走路步伐堅實而輕盈,不東倒西晃、左顧右盼。記住這幾點,並注意平時常提醒自己保持這樣的姿態,那種優雅的氣質就出來了。

3、注意舉止言談的細節。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女孩,長得原本不錯,穿着也很漂亮。可是,卻因為脱口而出的一句髒話,不文明的一個動作,或者隨地吐了一口痰,讓她的形象一下子大打折扣;比如,女生叼着一支煙,吞雲吐霧,總會讓看到的人聯想很多,但絕不是美的方面。還有的女生,課間活動時大喊大叫,跟男生追逐打鬧,自己玩得忘形,卻沒注意到別人都在側着眼睛看她。在做課間操時,我注意到,有的女同學表現得很懶散,或者很拘謹。該伸展時伸展得不到位,該蹲下時不蹲,該跳起時不跳,可能她覺得做這樣大幅度的動作不好看。其實,在整整齊齊的隊伍裏,大家都在認真到位地做操,只有個別同學做得不好,是非常顯眼的,讓人感覺很不美、很不協調。落落大方,做自己該做的事,才讓人看上去舒服。另外,邊走路邊吃東西、吃飯時愛用筷子挑挑揀揀愛吃的菜、遇到長輩、老師不打招呼„„這些都是很不雅的行為。有些女孩子不在意這些小事,其實,這些舉止言談的細節,比容貌更能影響大家對你的印象。

以上我講了有關外形美的幾個問題。

外貌的美和你們現在正擁有的青春的美都不是永恆的,誰也阻擋不了美貌的衰老和青春的流逝,而有一種美不會衰老,這就是魅力!

那麼女性的魅力表現在哪裏呢?

一是高尚的人格。

高尚的人格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高貴氣質的自然流露。這種氣質與你的出身階層無關,與生活貧富無關,與身材高矮、容貌美醜無關。它表現為心地善良、有道德,富有愛心、同情心;不向權勢低頭,不為利益出賣良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講誠信。具有這些品格,就具有了超脱平庸的魅力。也許我們不能全做到,不能做得很好,但起碼要有向高尚的人格努力靠攏、努力去做的願望。別人的缺點你沒看到,你並不損失什麼;別人的優點你不學習,你就失去了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我覺得,有的同學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不夠強,看到別人吃得好,穿得時髦,花錢大方,就跟人家學,攀比,根本不考慮父母的辛勞和家庭的經濟狀況;還有的同學,不能堅持正義,明知有些事不對,就因為別人做了,自己便也跟着做。或者,面對錯誤,面對違反校規校紀的事,不關我的事,就不制止、不批評,不向老師反映;要麼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明知她違反了紀律,也包庇她、縱容她。這都是不辨是非的表現。你們正處在感情豐富、精力旺盛的時期,社會閲歷淺,有時頭腦簡單、天真,如果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就容易被誘惑、被矇騙。可以説,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金錢的誘惑、權力的誘惑、安逸生活的誘惑、尋求刺激的誘惑,乃至一些書刊中色情的誘惑,無處不在。只有明確地分辨是非,堅定自己的意志,才能抵禦誘惑,人生的道路才不至於走偏走斜。

女性魅力的第二個表現是知識與修養。

你可能沒有爹媽給的美麗容貌,但可以擁有後天學得的知識與修養。這是一筆可以終生享有的偷不去、丟不了的財富。現在學的知識,將來不一定全用得上,但知識的積累對我們自身卻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使你思想敏鋭,聰明睿智,胸懷博大,深沉豁達,使你的“內容”豐富。修養和知識是共同促進的。缺乏修養的人心地狹隘,私心重,受不得半點委屈,一不如意,就有發不完的牢騷怨氣,和別人處不好,自己心情也不舒暢。所以,今天有這樣好的條件讀書、學習,應該珍惜。學得多,是你自己的財富;學得少,是你自己的損失,是你在放棄使自己變得美、變得有魅力的機會。

讀書,是充實自己的最佳途徑。

愛讀書的女孩子有一種特殊的氣質、魅力。現在好多同學喜歡看電視、玩電腦,書看得少了。電視、電腦能讓我們開拓眼界,增長很多知識,但這種直接作用於視覺的影像,對大腦的開發作用微乎其微。養成看電視習慣的孩子,往往大腦習慣性地接受影視中的直觀表現,進而使大腦養成懶惰習氣,不積極思考,結果腦子會越來越遲鈍,而且對眼睛也不好。舉個例子,好多同學愛吃方便麪,好吃、拿過來就吃,吃完了把包裝袋一扔,的確很方便,卻沒有我們成長需要的營養。整天吃方便麪,肯定會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電視就象方便麪,好吃方便而沒有多少營養。長期看電視,會讓人變得浮躁、淺薄。因此,我建議同學們,除了有選擇地看一些新聞、自然或社會專題、知識性節目外,還是少看電視,多讀點書。在讀書的過程中感受文字的美、意境的美,讀的同時,會讓你思索、想象,讓你有思想,有深度。

當然,讀書要有選擇,要讀好書。內容低級,宣揚色情和暴力的書不要看。現在街面上有很多小書店,租書、買書很便宜方便。但這些小書店裏很多書的內容是不太好的,同學們選擇書一定要有辨別力,抵制住不良書刊的誘惑,為自己選擇真正有營養的書。 有這麼一個比喻,我認為很恰當,説人就象一個袋子,空袋子是立不起來的,只會癱在地上;裝滿東西,才會站得穩當;但如果裏面裝的是髒東西,它就會腐爛掉。我希望大家都用好的東西來充實自己,自覺地拒絕醜陋的東西。有時,我們説一個人,長得不算漂亮,但氣質很好。我認為這種評價比長得漂亮,氣質粗俗好得多。是豐富的知識、良好的修養,才使人具有了這種高雅的氣質。這才是到老也不會變的美。這才是真正的美。

二、正確認識紀律與個性的關係

講究個性和自我價值,是現代社會的特徵。但個性並不意味着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是生活在一個集體中的,誰也不能脱離社會大環境而獨立存在。大環境給我們建立了一個生活規則,就是紀律。紀律約束的不是個性,而是我們身上那種惰性、那種散漫習氣。紀律不是束縛了自由,而是更好地保證了大多數人的自由。不允許亂扔果皮紙屑、攀折花木,是為了更多的人能擁有美的環境;不允許住宿生晚休時間打鬧、點蠟、聽收音機,是為了保證別的同學的休息自由。長春市街道上有一個標牌,這樣寫的:沒有紅燈的限制,那有綠燈的暢通。這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你不能只顧張揚自己的個性,而忽視了周圍人的權力。

遵守紀律也是一種修養。有的同學,一個人獨來獨往,對集體活動不熱心、不參加,或應付、對抗,不服管教。自以為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這不是有個性,不是超脱,而是放任自流、淺薄低俗。

如果我們是一棵正在生長的樹,那麼紀律就是一把大剪刀,它剪去的是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斜枝歪杈,使我們向着更高處更壯處成長。關鍵是,很多時候老師只是起教育、督促作用,遵守紀律、約束你行為的散漫還主要靠你自己。

其實,制定紀律,不是想制裁誰。所有的紀律都是為大家好,為大家創造一個好的學習、鍛鍊、生活的環境和氛圍。遵守紀律,規範行為,要從小事做起。吃完雪糕後,你隨手把雪糕棍扔在地上,那你就不文明;而走幾步把雪糕棍扔入衞生箱裏,那你就文明瞭。騎自行車衝入校門,你就不文明;而到校門口下車推着走,你就文明瞭。文明不文明就在一念之間,就在一個很小的動作。往往從一件小事看到的是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和內在素質。我再給同學們説個實例:1994年10月2日,第十二屆亞運會在日本廣島舉行,去了一幫中國記者。當時那個體育場能容下八萬多人。頭一天彩排結束後,當八萬人撤離的時候,中國記者注意到:偌大的體育場裏邊,乾乾淨淨的,居然沒有一片廢紙。在場的中國記者非常吃驚,感歎道:“可怕的日本民族!”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文明程度是多麼的高。今天,當我們走在校園裏的時候,看到被風颳到道路、甬路、綠地、角落上的廢紙、方便袋時,我們有沒有自覺撿起的意識呢?多走幾步路,把手裏的果皮紙屑扔到紙簍裏或衞生桶裏,把污水潑進水池裏,應該不難吧?一箇中學生,這點應該做的事還做不好嗎?我建議,以後誰再看到隨地吐痰、亂扔果皮、亂潑污水的行為,就象看到老鼠過街一樣批評、指責。別覺得她是我的同學,就不好意思去批評她。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她亂潑亂扔,污染了環境,是對我們精神上美的享受的侵害。比方説,我一看到樓梯上、地面上到處亂吐的痰跡、瓜子皮、廢紙,就覺得噁心、渾身不舒服,你這種不文明的行為不僅違反了紀律,而且對我的身心造成了損害,我為什麼不批評你 不能讓不文明的行為成為司空見慣、見慣不怪。大家都起來反對,它就沒有了市場。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熱愛我們周圍的環境,才是熱愛生活。

三、正確看待和處理男女生的交往,不要過早陷入感情的漩渦

我們小的時候男、女孩在一起時,性別意識很少,大家一起玩,很少有距離感,這就是人們常説的“兩小無猜”。步入青春期,會漸漸對異性產生一種朦朧的好奇心。有的女孩子在男生面前表現得熱情、興奮,用種種方式表現自己;或是慌亂、羞怯、不知所措。這些變化都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變化,同學們不必緊張不安。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撫順讀師範時,流行在學生間的有兩本書,一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另一本是德國作家歌德寫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其中《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中寫道:“哪個青年男子不鍾情,哪個妙齡女子不懷春呢”。這説明我們這個年齡,有點情感的萌動是正常的。

但是,也不能因為這是正常的心理變化,就任其自然發展;更不要把這種朦朧意識,當成愛情去盲目地追求。我們這個年齡,對愛情有一些幻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急着陷入感情的漩渦。

過去人們習慣把少男少女的過度交往稱為早戀,“早戀”這個詞往往受到一些同學的反對、牴觸,我們權且不用“早戀”這個詞,用“來往過密”來代替總可以吧。“來往過密”不是指男女同學在集體中來往的多與少,而是指一個男生與一個女生過多地單獨來往。突出特點是脱離集體,單獨行動;避開家長、老師,來往頻繁。男女生間的“來往過密”,可能當事人自己覺得很沉醉,但其實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愛情,大多屬於友情、好感。

這種好感不是戀愛,因為戀愛要有安全感、使命感,雙方都要負責任。目前你們的年齡、知識、生活閲歷等等還無能力承擔責任。這時,你和廣大同學走得太遠,和某一個異性學生走得太近了,眼光被侷限在一個小圈子裏。在這種狀態下,其實並不能正確看待兩個人的性格、愛好、條件的差異,往往只看到了對方的外表,或某一特長,甚至把對方的缺點也當成了長處來看。如果迷迷糊糊地把這種對對方的欣賞和好感發展成“來往過密”,那麼,在短暫的新鮮和快樂之後,必定會有長期的煩惱和悔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過多的精力用在想入非非上,必然影響學習和其它活動。十四五歲、十五六歲,精力旺盛,思想活躍,記憶力強,是學習知識、提高各種能力的最好時期。如果這個時期被感情問題糾纏,必定分散學習精力,浪費大好時光。就好比,一棵果樹,只幻想着採摘早熟的果子,在應該努力汲取營養的時期卻忽略了對自身能量的儲備,結果,錯過了花季的營養吸收,怎麼會有成熟季節的收穫?這種所謂愛情,極可能會葬送了你的才能和前途。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實例。98年我當政教主任時,我校有一個七年級女生,很聰明、很有才華,長得也非常漂亮,國小升國中考試,她是全鎮第一名,她也立志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學。他的班主任曾説過:“我們班如果只考上一個大學生,肯定就是她。”這個學生七年級成績還可以,到了八年級,喜歡上了一個不學習、愛逃課的男生。就因為過早陷入感情的漩渦,忘記了自己的志向,整天沉迷於感情的瑣事,不思學習,結果成績直線下降,而且屢屢違紀,最後不僅沒有考上學,八年級還沒讀完就輟學回家了。可惜了一個原本很聰明、很有前途的少年。現在偶爾見到我,她表示很後悔。

面對感情的波動,必須付諸理智,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勇於修正自己的錯誤,用理智的閘門鎖住感情的潮水。採取積極的措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習上,用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充實自己的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用理智戰勝感情的衝動。在與異性學生接觸時,要把注意力放在相互間學習、愛好等方面的交流上;同時注意有意識地擴大交友範圍,在濃濃的集體氣氛中開展廣泛的、正常的男女生交往活動,避免只盯住某一位男生或某一女生而造成“來往過密”。集體交往的形式各種各樣,如娛樂、遊戲、競賽、討論、小製作等。在吸收眾多同學的優點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和心胸,建立起純真的友誼。家長放心,老師也支持。

那麼怎樣處理異性對你的好感呢?當你接到某一異性學生的表示“友好”信時,要有清醒的認識,堅定的意志,經得起誘惑,克服虛榮心。特別是女生,不要貪圖男生的小恩小惠,貪圖小便宜,讓對方清楚地明白你的決心,放棄對你的追求。但要注意方法,不可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對於糾纏不休,甚至威逼恐嚇你的人,就要請家長、老師幫助處理了。關鍵時也只好報案讓公安警察解決了。

大家想想,人的一生,要做、可做的事多着呢,你們是不是心中都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描畫?除了男女之間的感情,我們還有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追求,將來自己想幹這幹那,還承擔着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祖國振興,我的責任;事業有成,我的責任;家庭幸福,我的責任;父母養老,我的責任。我們的任何理想、抱負的實現都離不開現在的勤奮學習和努力進取。今天,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好一切準備。

關於感情,請記住一句話:“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吧!”

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做個自強自立的中學生

同學們大多數看過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喜歡裏面的小燕子,那個不喜歡學習,光會傻玩、傻鬧、捅漏子的女孩,卻山珍海味、綾羅綢緞、不愁吃穿,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如今的青春題材影視作品常常描寫這樣不經過自身努力、不需要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僅憑機遇就過上好日子的人物,還喜歡去強化一些柔柔弱弱的女孩形象。不要相信這些美麗的描畫,更不要幻想自己是幸運的還珠格格。電視劇只是作為一種娛樂,用離奇的情節吸引人們,描寫的只是一種美麗的夢想。做為中學生,不要把自己當弱者,不要指望別人的憐愛;先自信、自強,而後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唐朝大詩人 李白有一句詩寫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既然把我們生下來,就一定有用得着我們的地方。在這個競爭和發展的時代,弱者只會被淘汰。美好的明天、幸福的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去創造。

我給同學們講個故事:英國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小雜貨商。雜貨商有個女兒,叫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從小受到父親的教育就是:永爭一流。父親對女兒説:你就是坐公共汽車,也要坐到前排。女兒記住了父親的教誨,從國小到大學,學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演講、文藝、體育等活動也一直走在前列。校長評價説:“她是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這位優秀的女生,後來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就是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他心中一定要有座山,這就是目標。這座山使你總往高處爬,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見自己的希望。要實現希望和憧憬,就要挑戰艱難、挑戰自己,這就是“犯其至難,圖其至遠”境界。

這就要求我們腳踏實地,從今天做起。培養堅韌的性格,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要有上進心,有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信念。同時,努力克服國中生常有的某些心理缺陷。 有時會聽到別人説:某某學生,就是事兒多!這個事兒多,那個事多,就指的該生氣量小,一點小事也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狹隘的人把目光投向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固執己見,處處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只聽得進好話而聽不得批評,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敗;把脆弱,挫折、困難擴大化,稍遇坎坷和不如意,就受不了;嫉妒,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強。結果導致自負心理增強和交 際圈的大大縮小,必然給自己帶來孤獨和空虛的困擾。自負、嫉妒、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態的積累,很容易導致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產生。要想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中學生,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英國作家狄更斯説:“一個健康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 我們無法選擇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我們無法控制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教育現實,無法選擇父母、老師,甚至無法選擇生存的環境。但我們完全可以選擇一種心態,當選擇了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許多事就會出現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變化。想一想,我們在人世間的旅程,不過是幾十年時間。生命的意義何在?我覺得,一個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挖掘生命的潛能,為社會做貢獻,給別人、給後人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即使我們這一生成就不了驚天動地的偉業,至少,在回首走過的歷程時,不會為自己的庸庸碌碌、一事無成而感到悔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有一段保爾臨終時説的話至今廣為流傳:“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説: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我們不需要都具備保爾的思想境界,但如果把眼光放得遠一些,自己一時的得失就算不上什麼了。如果你能事事從長遠考慮,處處以集體為重,那麼,對整體、全局有利而自己受點委屈也就能容忍和接受了 。偉人與庸人的區別不在於經沒經受過委屈、挫折,而在於如何對待委屈、挫折。總之,把眼光從狹隘的個人小圈子放出去,拋開“自我中心”,就不會遇事斤斤計較,整天悶悶不樂了。“心底無私 ”才能“天地寬”。

下面我重點談談中學生的人際關係問題。

人際關係處理不好,是一件很煩惱的事。大多數同學內心有強烈的交友需要,但有些同學常常不知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摩擦、誤解和猜疑。

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我們知道“人”字是一撇一捺寫成的,人字的寫法中包括着三種含義:一是,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撇長、捺短);二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上坡路、逆境的時候,也都有下坡路順境的時候(從左向右先升後降);三是,人與人之間是互相幫助、互相支撐的,你拿走一撇不讓我做人,那麼,我也撤掉一捺讓你做不成人。這三層含義,可以説,道出了做人的真諦。同學們,我們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首先,要擺正自我位置,以坦誠的態度、寬闊的胸襟對待朋友,彼此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其次,在交流中學會表達自己,尊重他人。“尊人者,人尊之”,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不探究別人的隱私;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並能在別人困難的時候真誠地幫助別人;“送人玫瑰,手存餘香”。約定時間要守時;交流中要注意對方的感受。不要小看了一句話、一個動作這樣的細節,可能就為一句不恰當的話,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而且沮喪、後悔、氣惱的情緒會很長時間影響你,讓你無心正常學習和生活,甚至憋悶出病來。有一句話説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我曾看過這樣一個關於人際交往的説法:假如大家都夢想能到達天堂,並永遠生活在那裏。卻註定只有一個人能實現願望。有一個人歷盡艱辛,終於來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天堂,看到了人世間不存在的美景,吃到了人世間吃不到的美食,可他卻不快樂。因為,他很想把看到的美景告訴別人,很想對別人傾訴和描繪,可在美麗的天堂,卻只有他一個人,沒有朋友,所以他不快樂。這説明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有一句話説得好:當你把快樂告訴朋友時,你將擁有兩份快樂;當你把憂愁告訴朋友時,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人是需要有思想的交流的,這比物質的享受更重要。當我們通過交流,取得了相互瞭解,滿足了交往的需要時,才能情感交融,行為協調,心理健康,精神愉快。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要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執己見”、“自命清高”等認識偏向,努力尋求雙方的共同點,做到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求全要求朋友,你將沒有朋友”。性格內向的同學,要經常參與交往活動,多與人交談、討論。對同學間出現的矛盾和誤解,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善於理解並接納別人的意見,能夠正確對待所受到的委屈。“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善待別人,也正是善待自己,和大家相處得好,自己也才能生活得舒心、快樂。真的沒必要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學斤斤計較,甚至一連幾天不説話。雙方都為此耿耿於懷,心情不好,影響了學習,不值得。

如果在座哪位同學現在正和朋友鬧彆扭,我建議,心胸開闊點,大度點,回去後,給你的同學寫封信,主動表示和好的意願。或者,什麼也不用寫,向你的朋友伸出手,握一握,不愉快就全沒了,兩個人中都有了一片藍天。

要想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國中生,還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培養抗挫折能力,並且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有不良情緒時,不要悶在心裏,可以向老師、家長、好友訴説,讓情緒發泄出來。或者引導情緒轉移,找些自己愛做的事做,哪怕到操場上做一下深呼吸,跑上幾圈,就不會那樣專注於消極的情緒了。還可以用優美、輕柔的音樂調節情緒,效果也是不錯的。無論有什麼問題,要相信,家長、老師是關心你的,是肯定願意幫助你的。青春期的國中生,對家長、老師往往逆反心理重,如果你能清醒地想一想,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就會認識到父母、老師對你無微不至的愛,認識到你們間的問題只是閲歷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方法不同,而你和父母、老師的意願實質是相同的,那就是:只為了你能學習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多與家長、老師交流、溝通,你一定會得到很多幫助,還會得到與父母、老師相處融洽後所獲得的那份獨特的快樂。

五、學會適應、學會感恩

1.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

人的一生會接觸到很多不同的環境,幼兒時首先接觸的是父母、家庭,國小、中學、大學,接觸的主要是老師和同學,進入社會接觸的環境就更為複雜了。人不可能脱離環境而生存,那麼就要學會適應環境。

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比如,今天下大雨,你心情不好,不停的埋怨天氣壞也無濟於事,不打雨傘、不穿雨衣,只能被大雨淋成感冒。你所在的班級,老師再不如意、同學再不稱心,你光生氣不起任何作用,消極牴觸只會越來越糟,只有去適應才是積極的態度。

人總是要面對一個不盡人意的環境,總是要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進而使環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變一絲一毫。變換角度思考問題,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生活,容易成為一個成功者。

美國曆史上有一位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在他的自傳裏這樣説:我出生在貧困的家庭裏。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而她手裏什麼也沒有時,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啊。我家確實窮極了,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我不會像父親那樣生活,這個念頭無時無刻不纏繞在心頭。在10歲那年,我離開了家,當了20xx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在我21歲生日之後的第一個月,我帶着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採伐大原木。在經受貧困的煎熬中,我下定決心,一定要適應任何艱難的環境,再逐漸改變自己的境況,絕不做貧窮的俘虜。一切都在變,只有我那顆渴望改變貧窮的心沒變,我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在我21歲之前,我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好書,這對於一個農場裏的窮孩子來説是多麼艱鉅的任務啊!在離開農場之後,我徒步到100裏之外的馬薩諸塞州的內迪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一年之後,我已經在內迪克的一個辯論俱樂部脱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幾年後,我進入了國會,後來我又競選副總統,終於如願以償。可以説,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歸結於我這顆不甘落後的心。

2.學會感恩

我先舉幾個實例:

1984年,我們鄉里有一個女生考上了一所比較好的大學,她父母為了供她上學,花光了積蓄不説,還到處借了很多債,家裏已經窮得叮噹響了。可是這位女生考上大學以後,非要父親給他買兩套漂亮的衣服穿,她説人家上大學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我這樣破衣破褲的,去了叫人家笑話。女孩這個心情可以理解。考上大學了,想穿得漂亮一點,這個要求如果是放在一般人家,也不算過分,但是她就沒有考慮到自己家裏的實際情況。

父親出去轉了一圈,想借點錢給她買衣服,但確實借不到錢,因為當時家裏已經負債累累了。那個女孩就躺在炕上,不起來也不吃飯,使性子、耍脾氣,説生在這麼個窮家庭,買件衣服都不能,如何如何。她爸爸一看孩子那個樣,實在沒有辦法了,就瞞着女兒偷偷去縣城賣血,賣了300元錢給她買了兩身衣服。在那個年代,300元錢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當時我的工資是34.50元/月。

這個女孩看到爸爸買了兩套新衣服,才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但他爸爸沒有去送她,因為賣血後的他病倒在炕上,加上多年積勞成疾,再也沒有起來。

還有,前幾天,吉林守望都市台報道,長春市一名國中生,上網沒有錢了,管媽媽要錢上網,因為媽媽給的錢少,差點在大街上沒把親生母親掐死。

20xx年8月12日,遼寧省瀋陽市第十四中學八年級學生徐力,因為母親對自己管教得太嚴,經常嘮叨,一怒之下,竟舉起木柄榔頭將母親活活砸死。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學生為了很小的個人利益,連親生父母都不放過,我們説,培養出這樣的學生,是道德的淪喪、是教育的失敗。即使他們能力再強、學位再高,對社會能有什麼貢獻?

我看到過一篇報導:一位母親陪同兒子參加大學聯考,兒子在教室裏考試,母親在外面守侯。因為天氣太熱,氣温過高,不久這位母親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母親一直沒有甦醒過來,令眾多醫生束手無策,最後還是一個護士想到一個好點子,在母親的耳邊輕輕地説 “大學聯考結束了”。話還沒説完,母親便坐立起來,大聲地説“我得趕緊問問我兒子考得怎麼樣?!”在這個生死關頭,母親心裏牽掛的仍是正在考試的兒子。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她永遠把兒子放在了第一位,因為關心兒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各位同學的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同樣會為你們付出的,因為你是她的孩子。他們愛你,她們關心你勝過自己的生命。可是同學們,你們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不少同學總是不斷地報怨自己的父母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對父母的行為和做法挑三揀四,橫加指責,甚至於直接與父母頂撞!有些同學不知道自己父母身體的健康狀況,不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工作單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為你們付出那麼多精力和心血,捫心自問,你關心過他們嗎?你為你們的父母做過什麼呢?如果什麼也沒做過的話,那又有什麼理由去指責你們的父母呢?對待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又怎麼敢奢望你們會善待你們的老師和朋友呢?國家有難,又怎麼敢指望你為他拋頭顱灑熱血呢?如果人人都是這麼自私自利的話,社會哪裏還會有温情呢?如果我們生活在這個失去温情的世界,那麼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光靠喊口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我們應該用我們實際的行動來關愛我們的父母!同學們,我想説,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報答養我育我的父母!為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努力吧,同學們,為了我們國家的更加繁榮和富強,為了我們的母親的強健和安康,努力吧!我相信,只要我們都能夠盡我們的全力了,即便不能取得成功,我們也將無悔。 今天我就講這些內容,有機會我還願意與同學們溝通。謝謝大家!

最後,祝全體同學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6

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裏,世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觀念也隨之改變。我們都知道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中,我們要生存,就必須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較為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就此話題提升到國家,這更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強祖國的國力,增加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素質是否良好關係着一個人的在成才的道路上是否能順利地進行下去。當代的中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的成才,與祖國的復興關係重大。同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心理、生理的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跨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因而,可知對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小學生健康成長關係着民族的復興、強大,所以我們要注重和關心他們健康成長。而心理健康也是個體成長、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因而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特別是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有些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在外面的世界中生存,發展,在學習方面對他們的要求很高,而且有些家長的觀念仍未改變,過度地追求分數。不僅如此有些家長還怕孩子考不好,在孩子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後,又給孩子佈置許多家庭作業。還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除了學習任務外,不顧孩子有興趣與否,硬叫孩子去學美術、書法、器樂等,對孩子寄予許多不切實際的期望。甚至還有家長彼此之間互相攀比孩子的分數。這些都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孩子身心疲憊不堪,在心理受到重負下,他們心理很容易出現問題。現在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是多方面的,在家庭因素中,一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這些孩子不是缺少母愛,就是缺少父愛,看到別人有父有母,一家和和美美,產生了自卑心理。有的孩子為了瞞住老師和同學自己是單親家庭孩子,不惜編造謊言來掩蓋事實,但畢竟這些事情是會被其他人所知,學生的自卑心理加重了,卻又不能很好的調節。然而,在這種事實下,現在的很多學校和家庭仍然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後又沒有及時地對孩子進行開導。有些孩子只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不自覺地犯了錯誤,家長、老師就抓住不放,大做文章,不給孩子申辯的機會;有的孩子一貫學習很好,偶爾一次考砸了,老師和家長不但不幫助分析原因,而且大加訓斥;還有的孩子因為師長的誤解而捱了批評,從此萎靡不振而心理上產生了疙瘩。師長們的這些教育行為的偏差嚴重地影響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由此可見,社會雖然變化發展了,但有些家長和學校老師的觀點仍未改變,造成有些孩子出現心理缺陷,因此,就要更加大力地實施中國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在校中國小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影響中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種多樣,多方面的,學校家庭的因素以外,社會因素也不可忽略的。好像現代社會的信息傳播媒介的不利影響也是學生產生心理疾病的又一原因。大街上電子遊戲活動比比皆是,大多數中國小生都喜歡這些帶有刺激性的活動,電子遊戲佔據了他們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許多中國小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嚴重地影響了學習。有些學生甚至還模仿遊戲中的人物或情節,做出有害社會的事情,青少年犯罪和中國小生的心理問題就有着很大的關係。在這種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上,我們不得不看到,對中國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是重要的。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健康一半是身體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重視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習或工作負擔重,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際關係複雜,越來越多的人由此產生了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受到極大地威脅或損壞。有的人程度輕微,有的人程度嚴重。在我們的周圍,有的人脾氣暴躁,常常無端發火,因瑣碎小事甚至與人爭吵;有的人感到孤獨寂寞,意志消沉,整天無所事事,迷戀網吧,厭學情緒嚴重;有的人自卑,心理脆弱,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的人目空一切,惟我獨尊,認為別人都不如他,對於別人善意的批評和勸告拒不接受。

所有這些都與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關。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響着一場考試的得失,影響着一場比賽的勝負;大而言之,影響着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影響着班級、學校的和諧,社會的安定。

一、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成了一些家長的願望。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你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有些人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衝突。現在的國小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人從小養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羣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你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國小生因為人際關係衝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於同學關係緊張和衝突而患病,比如學校恐懼症,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衝突。

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衝突隨着你們年齡的增長,使你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你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你們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我們現在許多學生在情緒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問題有:抑鬱、焦慮、易怒、羞怯、嫉妒、恐懼等心理問題。在行為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般是:過失行為、説謊行為、偷竊行為、攻擊行為、破壞行為、逃學行為等等。

二、那我們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負。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不存在差學生,只存在有差異的學生。要正確面對挫折或失敗,再漫長的路總有盡頭,再絕望的事總有希望,要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飽經風霜、歷經坎坷的人比一帆風順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能有所作為。

其次,要正確與人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來自於對別人的愛心,來自於對別人的尊重。把你的愛心與老師、同學分享,你會得到更多的快樂;把你的意見與別人溝通,你會得到許多有益的忠告;與人分享快樂,快樂會加倍,與人分擔痛苦,痛苦會減半。多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送人鮮花,留已芬香,多尊重別人,多體諒別人,多聽取老師、父母、同學的意見,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經常真誠地對人微笑,真誠地微笑充滿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禮貌和對別人尊重。

各位同學,讓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一起來關注心理健康,做一個全面健康的人,共同營造健康的校園、和諧的校園。謝謝大家!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8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同學們,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健康一半是身體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重視自己的身體是不是健康,而忽視了自己的心理是不是健康的。

現在社會的競爭很激烈,同學的學習任務也越來越繁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心理問題。我們生活的周圍,有的同學情緒反覆無常,時而熱情奔放,時而沉默寡言;有的同學脾氣暴躁,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耿耿於懷,與人爭吵,甚至拳腳相加;有的同學會感到孤獨寂寞,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有的同學常常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一點兒也不喜歡學習;有的同學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承受不起一丁點的挫折或失敗;有的同學自以為是,認為別人都不如他,對於別人善意的批評和勸告拒不接受,與老師、同學、家長的對立情緒嚴重……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同學們這些現象你有嗎?

心理不健康,對你的學習,你的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的還會影響班級、學校的和諧和社會的安定。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要使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注意加強鍛鍊,有充足的睡眠;

然後要正確認識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是,無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驕傲、自負,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沒有最好,最強,只有更好,更強。

還要學會與人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學會尊重別人,體諒別人,多聽取老師、父母、同學的意見。古人説的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你還可以多方面的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多想想快樂的事情,這樣可以減低你的心理壓力。

最後要懂得把握現在,面對現實,不要總是追悔過去,積極展望未來。

我在這裏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做個心理健康的國小生,享受美好的人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9

各位尊敬的領導、各位致力於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夥伴們:

下午好!

今天代表少華街許許多多關懷兒童心靈成長的老師們發言,既有着無比的榮幸,又充滿了使命感。

回顧這四年以來的學習和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一名心理健康輔導員的幸福。20~~年的,我參加了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學習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帶着滿心的歡喜,滿腹的收穫,滿腔的熱情回到學校後,我找到校領導彙報學習體會,並把自己對我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設想以書面形式呈交上去。在得到學校各層領導的支持後,我校的廣播節目“心靈加油站”諮詢熱線、“知心姐姐熱線”相繼開通。幾年間,學生們從對“心理健康”、“心理輔導”這樣字眼的陌生,家長們對“心理健康”、“心理輔導”的牴觸,到“健康,從心開始”的理念的悄然到來,我看到了工作的成效,看到了時代的進步給我們心育工作者的推動力量。

隨着工作的擴大和深化,來自於學生、家長、老師的需要越來越多,面對他們求助的眼神,我深感個人心理輔導專業技能的欠缺。於是,在20__年春天,我在市勞動保障局報名並在徐師大參加了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的培訓班,在這裏我有遇到了許多來自學校和醫院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朋友,既有白髮老人,也有殘疾朋友,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我感受到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他人,更健康自己的過程。這期間,學校的工作和我的學習相輔相成。當年7月我順利地通過了國家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

從此,我校的心育工作走上了“專業化、規範化”的道路。我以心理健康宣傳為重點,心理諮詢並舉,拓寬心理教育渠道,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具規模。下面我就兩方面談談我校心育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一方面,完善多方位心育組織。

學校心育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嚴格管理,這是保證心育工作科學性、規範性和有效性所必須的條件。校長室王建校長提出學校心育工作目標,對各級教育成員提出要求,瞭解並評估學校教育工作。分管校長和領導負責組織輔導員參與業務培訓,指導教育研究方案、協調各方面力量。班主任是有效實施心育工作的主體力量。通過課堂教學和班隊活動滲透心理健康理念,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心理諮詢員負責開展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管理心理諮詢室。心理活動小組由學生組成,是學生和心理諮詢員的紐帶,是聯絡員,向心理諮詢員反映學生中出現的普遍心理問題,對所發現的明顯存在心理問題的同學提供幫助,向心理諮詢員及時反映。心靈加油站——互助小組/我的檔案通過這樣的一個網絡,調動了各方面力量參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營造了一個健康的心理氛圍,給學生以最全面的心理幫助。

另一方面,在心育工作中傳遞愛心,追求實效。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心理諮詢人員需要具備以下四種品質,才能勝任心理諮詢工作:

1、無條件的尊重,就是説,無論我們面對的學生言行怎樣,我們都應以一種全面接受的態度對待。

2、一致:我們的言語和行為應該是直率的、一致的。

3、真誠:我們應當是誠實的、真摯的,不能虛情假意。

4:通情:我們應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懂得他們的心情,能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事物。這裏,我想加入的一點自己的經驗,這就是愛心。心育是心靈的對話,是生命的碰撞。要做好着項工作,我們要用春風化雨般的愛心讓學生感到温暖,願意傾訴,進而獲得心靈的成長。

面對一個不適應新環境的學生,告訴他:“我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你的感覺我瞭解……”;面對一個受到批評的學生,告訴他:“我也曾犯過錯,你的難過和後悔我也曾有過……”;面隊一個在考試中挫敗的孩子,告訴他:“我也是在考試中跌跌撞撞一路成長起來的……”。當我們帶着愛心最大限度地貼近學生,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時,他們能夠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他們的.心靈就能自由地釋放。就在這樣的支持與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我們能從中改善我們的心境,讓自己先健康起來,我們能改善我們的人際交往,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我們能改善我們的親子,使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首先獲益。你一定會感受到幸福!

各位領導,各位致力於心育工作的夥伴們,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神聖而光榮的使命,我們要以培養兒童的健康心靈為己任,踏踏實實做人,任勞任怨工作,以自己的美好心靈感染學生的心靈,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讓我們一道與孩子們在燦爛的陽光下成長,去綻放美麗的心育之花!

謝謝大家!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

你們好!

一、怎樣克服厭學的心理

同學們好!有的同學向我提出對學習不感興趣怎麼辦?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如何解決厭學的心理。

厭學的心理是怎樣產生的呢?分析一下原因是什麼呢?我想可能是由於對學習不感興趣長時間知識的欠缺,學不會;再一個原因是胸無目標學習目的不夠明。

解決的辦法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做一下自我分析。即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現狀。

第二、要確定學習目標。從小樹立遠達理想,周曾説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毛澤東為了鍛鍊自己的毅志他特意到人多的地方看書。我們要心中有祖國,要為祖國而學習。大目標確定之後,我們從眼前做起;實施小步目標,目標要適當、明確、具體,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每天作業,學好每一單元的知識。做到不懂就問,學過的知識要及時温故,有的同學説自己太笨,那我們就“笨鳥先飛”,每天堅持預習第二天要學的知識,把自己沒看懂的地方畫出來,第二天,帶着問題聽課,認真聽課,預習時懂了的地方積極發言,不懂的地方集中注意力認真聽,直到弄懂為止。先複習後做作業,做作業之前先複習今天學的內容,總結出重點,然後再做作業。形成自我檢查學習的效果的習慣,克服馬虎的習慣。

學習要循序漸進,不能求之過急,還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學了,那麼,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的。

二、怎樣克服考試焦慮的心理

同學們大家好!我們今天共同探討一下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的心理問題。

有的同學説:“我一考試不是丟題,就是落題,大家都叫我‘小馬虎’。”有的同學説:“考前我總是感到害怕和不安,甚至失眠。”有的同學説:“考試時,如果遇到自己沒有複習過的題目,就抓住不放,冥思苦想,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有時甚至會做的題目都來不及做了。”這些現象都是因為緊張,焦慮的心理造成的。那麼,我們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的心理呢?

1、做好考前準備,如文具、草紙、墊板等。

2、遵守答卷要求,認真聽監考老師的説明。

3、通讀試卷,認真審題,不丟題,落題。

另外,要正確看待考試,減輕心理壓力。平日努力學習,加強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增強自信。考前一兩週可適當做些放鬆訓練。

考試其實就是為了檢驗我們學習中還存在着哪些不足的地方,做到及時反饋,及時查缺補漏。

有的時候,有的家長或老師太在意考試的分數了;成績低了就過分地責怪學生,如果我們把父母和老師的責怪理解成他們是為我們的學習負責就不會有心理壓力了。

老師最終希望大家今後要消除考前的心理恐懼,希望大家能考出好的成績來。

三、如何戰勝心理挫折

同學們好!生活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在學習和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成功的體驗,同時也有遭受挫折的經歷。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失敗和挫折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每個人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只有不畏艱險,敢於戰勝挫折,你才會進步,下面,教你幾種戰勝挫折的方法。

1、正確認識挫折。人生的道路很長,遇到挫折是避免不了的,有些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的,如親人生病、去世,家裏遇到變故等;有些是由於主觀原因造成的,如有的青少年受到引誘,威脅,自己意志又不夠堅強而做了錯事等。既然挫折已成為現實,我們就要承認它和勇敢地去面對它,而且要敢於向它挑戰。

2、化悲痛為力量。要知道,遇到挫折就悲觀、失望、自怨、自艾是沒有作用的,應該以更大的勇氣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在人生新的起跑線上重新起步。

3、摔了跟頭之後,最重要的是弄明白為什麼摔倒,找到原因,對症下藥,這是失敗給你的最好的禮物,人們常説:“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都使我們更加意志堅強。

4、不必為做糟了一件事而傷心,先去做一件自己拿手的事情,從灰色的情緒中走出來,重新樹立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會越走越好。

四、怎樣與人交往

同學們大家好!有些同學提出交往中有障礙,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我們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人與羣居,物以類聚,人在生活中離不開交往,我們要學會與人交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學會尊重別人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禮貌要求。一個人生活在集體裏,只有學會尊重他人,才能同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和友誼。也許你平時就很尊重他人,或者你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那麼從現在起一定要在這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不取笑別人,不打斷別人談話,信守諾言,不撒謊,扶老人過馬路,同別人談話時,注視對方,不東張西望。

2、當別人無意中傷害了你,你應該諒解他的過失,不要得理不饒人,不要斤斤計較。

要心胸寬廣,為他人着想,當別人因誤會冤枉你或故意為難你時,你要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用真誠的語言,行動去感化他們。

3、對人態度要誠懇、友善,別人有錯誤時,要態度誠懇友善地幫助他,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錯誤。

4、人與人的交往中要豁達開朗,做一個有修養的人,要允許別人批評他人,也要允許別人批評自己,甚至要允許別人牢騷,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和批評,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1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關於青少年心理,有一個問題常常困擾着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年輕的病人?他們怎麼了?”那些企圖自殺的高中學生;害怕筆尖的中學生;不敢看人的九年級學生;害怕死亡的高中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學生;自殺未遂的中專生;能力不足的大學高材生;不會與人交往,無法工作的大學畢業生„„

中學生,一般為十一、二歲至十七、八歲,這一階段總的可成為青春發育期,或青少年期。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期的中學生身心都正處在急劇的發展、變化和成熟時期。如果這期間發展(尤其是心理方面)出現問題,這種不良影響極可能伴隨他一生。

目前,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如何呢?有關專家學者們進行了調查研究。有關調查表明,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國中生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5%,這些枯燥的數字反映出我國教育工作中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學生心理健康欠佳。

近幾年,國內有關中學生心理衞生方面的許多調查都表明,在中學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應該説大多數中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爾存在心理問題,但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中學生是為數不多的。當然,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集中反應。根據已有知識和實踐經驗,我認為中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適應問題。適應的本意是指人們對來自外界和內部的刺激在持續不斷的影響個體時,所產生的感受能力。適應不良即對刺激的持續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將會降低人們對刺激的承受心理,是人與周圍環境不能相對平衡。適應不良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七年級和高一年級,尤其是七年級。因為,進入中學後,他們會發現中學的學習生活與國小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個學校到另一個新學校,環境發生了變化,許多地方都相對陌生。其二,生活上,進入中學後大多數學生才開始住校生活,脱離了父母的照顧和保護,很多事都要自己親歷親為,重新學習去做。對於那些在溺愛下長大的孩子來説,獨立生活也很困難。其三,中學的學習內容明顯大增,課業負擔重,難度也加大了,而且學習方式肯定與前一階段的不同,所以,剛上國中或高中的學生在這方面也可能不適應。其四,人際關係的變化,新的人際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對於不善交際的人來説,又會感到困難。因此,適應不僅是指要適應新學校的新環境,它還包括適應完全不同於國小的學習方式、方法、內容,更包括人際關係的適應。新生往往會被這一問題困擾,而感到煩惱,要麼是學習跟不上,要麼是人際關係處理不好。但是,這樣的問題大多在第一學期後會得以解決。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有嚴重的心理壓力,導致情緒失調,重則會誘發為心理疾病。

(二)情感問題。情感是和人的社會需要相聯繫的一種較高級而穩定的體驗。對於中學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親子溝通和異性交往。

青少年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這個年齡段正是主觀需求慾望比較多、比較強烈的時期,而家庭、學校和社會又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慾望和要求,於是必然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鬱、暴躁等。他們的這種不滿往往直接指向父母。進入中學後,他們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發展,自認為自己已長大成人了,不想父母過多地管教,最易產生逆反心理,往往採取與積極向上相對獨立的行為方式,帶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極端方式發泄,久而久之與父母在感情上出現裂痕,不願與父母溝通等,這必然會給他們帶來苦惱,帶來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在情感上,中學生難以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異性交往。13、14歲的少年正是情竇初開的時期,他們對情愛都充滿美好的嚮往。因此,這個時期,尤其是國中生,容易出現令老師和家長害怕的“早戀”問題。其實異性吸引以致的異性間的單獨交往也屬正常,只是交往雙方,無論他們是不是真的在戀愛,都會遭到教師、家長以及周圍人的壓力和反對。而他們自己也面臨着以學業為重,還是以感情為重的選擇,於是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們稚嫩的雙肩怎能擔負這些呢?於是,出現問題在所難免。高中生在這一問題上要比國中生好。因為他們的身心發展相對成熟,由於知識的積累對性也有了較為正確的認識,不會因為性好奇而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舉動。

(三)學習問題。這是作為一個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中都存在的問題。有的學生學習刻苦,態度端正,智力發展正常,可學習效率低下,他們要麼是學習技能障礙,要麼是方法欠缺,長期失敗使學習自信心喪失。對中學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況。但九年級、高三的學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學壓力,心理問題尤為嚴重。據調查,九年級、高三學生中,相當部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考試焦慮,甚者會失眠、患神經衰弱症。這對他們考試時正常水平的發揮,乃至今後的成長都是不良的影響。

(四)行為和人格偏離

1.行為障礙,或稱不良行為。中學生中常見的不良行為有:多動症,攻擊行為,破壞行為,懶散,對抗行為等。這些多見於國中低年級學生羣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商品經濟的浪潮下,追求虛榮,追星族心態和迷戀電腦遊戲的不良行為快速上揚。

2.人格偏離。人格也叫個性,是一個人具有的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綜合。人格偏離主要是個體人格發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問題。中學生中常見的人格偏離有:(1)自我意識偏差,國中生獨立意識增強,但自我認識和評價不全面、不準確,因而抑鬱、閉鎖。(2)自我中心傾向,他們只考慮自己,較少考慮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

(4)嫉妒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狹窄、好表現的。這些不良心理品質不僅會讓自己生活無樂趣,還會阻礙自己健康成長,面對不容樂觀的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是分析原因,尋找出路的時候了。

二、簡析當今中學生的幾種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脱節的矛盾

幾乎每個中學生都有美好的願望,對未來充滿着憧憬和嚮往。他們幻想做一個有學問、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師、醫生、企業家、領導幹部等等,而實際上他們當中有一些學習不是很努力的,他們過一天算一天,雖然他們的願望是美好的,但他們追求的全是實現理想後的種種榮譽與享受,而對實現理想需要從現在做起,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卻想得不多,做得不夠,形成了美好的願望與心理準備脱節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學生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係,使他們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艱苦奮鬥才能實現。

第二,濃厚的享受意識與勞動觀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中學生越來越講究“實際”,加上一些家長對子女嬌生慣養,在孩子身上花錢大手大腳,使得中學生的消費慾望與日俱增。據我們的抽樣調查,絕大部分學生每天都買零食吃,同學過生日,除禮尚往來外,還要擺酒宴。男生中“煙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講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還隨身帶着高檔化粧品,不斷更換時髦的服飾。但這些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勞動觀念淡薄,他們輕視勞動,甚至認為勞動是多餘的,就連平時學校組織的大掃除也討厭,可以説對勞動採取消極態度、厭惡勞動的思想在一些中學生中是相當普遍的。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愛勞動是人類的美德,通過勞動得來的享受是正當的、光榮的,不勞而獲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第三,心理閉鎖與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中學生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上,從而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許多不同於他人的心理特點。同時也由於其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他們開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別。他們願意對“知心朋友”傾吐自己內心的祕密,瞧不起那些用導師式口吻對他們説話的人,不願意同這種人進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也不願同長輩透露內心,實行自我封閉。調查中發現,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把心裏話“對自己説”或“對日記本説”,向同學和師長隱匿祕密。由於他們把內心的感受隱藏起來,以致常常產生孤獨感。這類學生往往通過記日記、畫畫、寫字等來表現內心的苦悶和孤獨感。他們很需要求得別人的理解,而調查發現有相當部分的中學生認為老師“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決這一矛盾要求教師和學生交朋友,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並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他們從苦悶與孤獨中解脱出來。

第四,獨立意識與依賴心理的矛盾

隨着年齡的增長,中學生的心理日趨成熟,他們越來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並開始從“聽話道德”向 “平等道德”過渡,要求從大人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對婆婆媽媽式的説教及過分關心會產生反感,個別學生會發生頂撞老師現象,甚至對學校、社會產生反抗情緒,可以説他們的獨立意向、主體意識是十分強烈的,但同時他們又缺乏必要的知識與能力。這一是因為學校教育在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方面重視不夠,二是因為傳統的家庭關係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勵子女過早獨立。調查表明,有相當部分的家長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學,什麼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學生的實際上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不僅反映在經濟上,還反映在生活上,出現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管學習,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現象。因此,教師要和家長一起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辦,逐步消除其依賴心理。

第五,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學生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這與他們強烈的求知慾、自尊心

和好勝心是分不開的。但由於他們思考問題不周密,往往帶着濃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因而有時片面地堅持己見,對教師或集體的要求 ,合乎己意的就去辦,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絕或頂牛,不能控制自己,憑衝動行事,事過之後又非常後悔。這一切都説明了他們意志品質的發展還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還不強,形成了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這一矛盾,老師一方面要肯定學生的進取心,另一方面要鍛鍊學生的意志力,使他們能處理好二者的關係。

第六,樂於助人與道德水準不高的矛盾

現在許多中學生能積極地為社會、學校、班級做好事,也能積極為同學做好事:當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能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當同學家有了不幸,他們能自覺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學的道德水準不夠高,他們靠偷竊來捐款,通過打架鬥毆來為弱小同學鳴不平,利用考試作弊來幫助成績差的同學提高分數。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為與道德水準不高的矛盾。對這一矛盾,老師要巧於引導,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足之處,使其明白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助人。

在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1.由學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大。2.偏執、敵對。認為他人不可信,自以為是,偏於固執。3.人際關係緊張。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4.抑鬱。表現出對學業、前途、未來沒有希望,精神苦悶、情緒低落。5.焦慮、心裏煩躁不安。6.適應能力差。對新的環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7.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8.心理不平衡。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於自己的榮譽後,總感到不平。其中,學習壓力感,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現代醫學越來越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時期是精神疾病的多發時期,更是不健康行為的孕育期。由於中學生心理活動狀態的不穩定;認知結構的不完備;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對社會和家庭的高度依賴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會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若暫時性的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很可能影響以後心理的健康發展,甚至會釀成日後難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許多心理學者認為,中學階段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温牀期。

三、學生心理健康維護

中學生由於學習壓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殺或傷人的案例很多,但卻很少有家長認為這是一種心理問題,更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每個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這方面的知識,並且努力培養引導,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可見,父母行為的不良,帶給子女的不僅僅是厭惡、鄙視,而是更深的內心創傷。

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空間和家庭民主權。做父母的應該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也注重培養孩子遵守紀律和規則,積極鼓勵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而不是將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準則強加給孩子。若必須行使父母權利時,也應向孩子説明為什麼必須這樣做的理由。這一點對青少年非常重要。

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通過常規的教育訓練來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而言,包括 智能訓練,即幫助學生對智力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並針對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設計的訓練活動等;學習心理指導,即幫助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本質建立科學認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習慣的訓練、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情感教育,即教學生學會體察和表達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和合理疏泄消極情感,並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如敏感性訓練、自表訓練、放鬆訓練等等;人際關係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係,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係的本質,並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衝突解決、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等互動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則;健全人格的培養,即關於個體面對社會生存壓力及要求所應具備的健康人格品質的培養,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質的培養;自我心理修養的指導,即通過訓練和教導幫助學生對自己建立科學的認識,並在自身的發展變化中始終能做到較好地悦納自己,如悦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以及自信培養、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關於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傳授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對性別認同,以及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異性交往的有關知識與技巧,如異性同學交往指導、早戀心理及調適等。

今天的中學生是21世紀的主人,他們不僅要有真才實學,而且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他們應該具有勇於參與競爭的良好心態。可是他們中的不少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比較弱,也缺乏社會交往能力,而許多心理障礙與疾病都與適應能力差及人際關係緊張而產生的焦慮有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以增強學生適應社會交往的能力為主要目標。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將有助於中學生心理潛能的發揮和身心的全面發展,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有助於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其最終目標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質。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2

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題目是《認識自我,改變自我,超越自我》。

同學們當你在失敗和挫折中,自己看不上自己,自己和自己賭氣,摔東西、罵人、捶打腦袋、無休止地長吁短歎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並沒有解脱你的失敗,減輕挫折。你有沒有想過,是誰在阻撓你取得成功呢?這個人正是你自己。

你可能知道“白天鵝”的故事。當一隻天鵝掠過長空,那潔白的羽毛,端莊的體態使人們讚歎不已。可是,在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這隻美麗的天鵝,原先卻是一隻“醜小鴨”。當它剛剛破殼而出的時候,生得很瘦小,那些自以為是的鴨子根本瞧不起它。它默默地、日復一日地堅持訓練自己,最後終於在一個早晨振翼飛向藍天。

美國參議員艾摩·湯姆斯16歲時,長得很高,但很瘦弱,別的小男孩都喊他“瘦竹竿”,他每一天、每一小時都在為自己那高瘦虛弱的身材發愁。後來的一次演講比賽,使他發生了大的轉機。在母親的鼓勵下,他花了很多功夫進行演講準備,他把講稿全部背出來,然後對着牛羊和樹木練了不下100遍,終於得了第一名。聽眾向他歡呼,譏笑他的那些男孩羨慕不已。從此他的信心增加了萬千倍,逐步走向成功的大門。

從古至今功名顯赫的名人激起多少人的羨慕,欽佩,當這些人站在人們面前時,使人感到渾身上下都有一種人格魅力,可他們並非都是豐功偉績的幸運兒。翻開他們每個人的經歷,幾乎都有過“醜小鴨”的坎坷經歷。他們善於把自己的缺陷當作人格完善大廈的鋪墊,從而鑄就了不屈奮鬥的個性。

現代的國小生很多都具有爭強好勝、個性十足,卻又經不起任何挫折、脆弱的“蛋殼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環境,或受到批評,往往會採取過激的行為,或攻擊,或自責、或冷漠退讓、或放棄追求,甚至出現輕生行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對同學們來説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老師針對以上情況給大家提幾條建議:

1.意識到挫折的存在性。同學們應意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人生並非處處美好、舒適,從而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如讀書、社會生活、與人交往等活動中可能出現挫折。

2.意識到挫折的兩重性。挫折的結果一般帶有兩種意義:一方面可能使人產生心理的痛苦,行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給人以教益與磨練。同學們應該看到挫折的兩重性,不應只見其消極面,而應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挫折。

3.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挫折可成為弱者巨大的精神壓力,也可成為強者勇往直前的動力。要意識到堅強的性格需要個人有意識的磨練,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歌德曾説過:倘不是就眼淚吃過麪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樹立堅定的目標,培養樂觀精神,這樣一來就能從逆境中奮起。

4、尋求心理諮詢。同學們可以向老師、同學訴説你的心事。通過個別交談,排除心理障礙,達到擺脱矛盾,穩定情緒的理想效果。

至此,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哲理:“認識自我”是人類智慧的表現,“改變自我”是成功人生的敲門磚,只要敢於突破自己那顆脆弱的心,拿出行動,你就能超越自我。“醜小鴨”就會變成世界上最美麗、最有活力、最有價值的人。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3

同學們:

我們學生最常見的問題那就是馬虎,什麼是馬虎?不認真是馬虎!為什麼不認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馬虎即然是習慣那就可以養成不馬虎的習慣。

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必須養成作題或作業後檢查的習慣,在學校如此在家也必須如此。自己先檢查然後老師家長再檢查有錯時不告訴他具體錯哪了。劃定範圍讓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學習時不能讓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別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邊。別開電視,小聲説話別有事沒事地問一句餓嗎?渴嗎?難嗎?心理學上説一個習慣的養成最少要六天。可這個習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除此之外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這表現在上課時有時不注意聽講,常做小動作,老走神。注意力有專門的訓練方法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就説説我知道的。

一、聽覺集中訓練法:

閉上眼睛,用心來聽鬧鐘的滴嗒聲,並要求他伴隨着這種聲音默唸“嘀嗒。。。嘀嗒。”要求:環境安靜,可以是一兩個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組。每天五次每次兩分鐘左右,堅持六天。

二、視覺想象訓練:

要求環境安靜,閉目靜坐,先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黑點,再想象由這個點向右無限延長的黑線。每天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隔兩天後再想象,由黑點起無限旋轉的螺旋線形。療程為7天。然後減少量堅持2周。(鞏固)

怎樣克服“走神兒”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幾張小卡片,上面寫專心聽講、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時常看得見的地證詞如文具合時書桌上,家裏的寫字枱上牆上等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做作業都可以提醒自己別走神。

2、記錄法:準備一個小本,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着,那就要在本上記錄:數學課足球賽約2分鐘。。這樣記錄幾天後認真看一遍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多無聊,浪費了多少時間。想信用不過多久本上的記錄會越來越少的

3、自我獎懲法:就是在每次寫作業或複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個時間表,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完成什麼內容。如果在規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並且始終專心致志的。那麼就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電視或聽一段音樂;相反,如果由於分神而使計劃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如干家務或跑樓梯等。這樣長此以往就會為了獎勵避免懲罰而漸漸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了

這是幾個訓練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興趣可以試一下,試時別忘了告訴我。我還想檢驗一下行不行呢。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1、學會建立理性的價值觀念

(1)瞭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對價值的察覺:理解價值如何影響人的抉擇和行為。

(3)學習多側面、多角度地看待學習和生活。

2.學會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

(1)增進自我體察:自我觀察並認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學習描述自我感受;認識思想、感受與反應之間的關係。

(2)學會自我接納:以己為榮;認知自己的優、缺點。

(3)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發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為獨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與周圍人交往的自信心;堅持自我努力,體驗成功的喜悦。

(4)增強自我監控:敢於自我肯定,善於自我激勵;對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態度反應適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以積極的態度處之。

3.學會建立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1)瞭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與人溝通的技巧:學會運用同情心;學習非語言溝通技巧:眼神接觸、表情、體姿、聲調、手勢。學習語言溝通技巧:瞭解交往中開誠佈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選擇適當時機談論感情問題;談論感情問題時懂得傾聽和發問;勇於表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立場,不卑不亢;不輕易責怪他人;面對批評做適當的反應,避免消極的影響;能區別某人的真正言行與你、對他言行的反應或判斷是否相同。

(3)學會處理人際衝突:學習如何作不失理智的爭辯;學會互惠互利的協商技巧。

(4)學習與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時挺身出來帶頭,何時追隨別人;學會正確地分析和對待自己的情緒變化。

4.學會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

(l)瞭解體察情緒的多樣性情緒自覺: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辨別,傾聽內在的自我對話。

(2)學習分析不同情緒狀態的前因後果情緒監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貶抑的消極信息,瞭解情緒的真正原因。

(3)學習情緒狀態下的控制和疏導方法情緒管理:延遲滿足;衡量情緒的強度,剋制衝動,減輕壓力。

(4)學習分析情緒與行為的差距情緒決策:瞭解別人的觀點;瞭解哪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達情緒;對人生抱有積極的態度。

5.學會增強耐挫能力

增強耐挫意識。認識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學會耐挫方法。學習接受和適應遭到的反對和不成功;學會給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評;學會響應指示和接受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限制。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4

隨着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了全社會乃至學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視,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內容越來越豐富,範圍也越來越擴大,這充分説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體育一樣,已成為中國小生的必修課,同樣它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中國小生健康的心理,有利於學生意向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與培養,有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智力與個性的和諧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有利於學生成績的穩步提高;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進步。

因此,健康的心理是每一個人一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甚至影響或決定着一個人一生的生活、事業等。同學們要問既然心理健康如此重要, 那麼,什麼是心理?什麼是健康心理呢?顧名思義,心理即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感情等內心活動,它是一種思維活動,也是一種情感活動。健康心理就是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按照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發展要求去進行思維,去培養情感。從這個意義上説,當代中學生必須具備健康的心理,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排除一切雜念,消除不良干擾,擯棄僥倖幻想,克服幼稚,走向成熟,順利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是,從實際情況看,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學校,都程度不同地未能給中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社會某些醜惡現象和不和諧的因素,就業難而引起的不利方面如讀書無用,家庭教育方面的偏頗,如家長只關心和重視孩子的吃、穿、用度、不注意,不關心孩子的心理品格和道德品格,家庭教育方法的簡單粗暴,如打罵、責罰,學校教育的蒼白無力和脱離實際等等,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上侵蝕、侵害、影響着中學生的稚嫩心靈,加之中學生因知識不足,閲歷不深,辨別是非,區分善惡,分辨真假的能力差,極容易機械模仿,盲目效法。致使部分中學生產生了畸形心理和離奇的行為,如缺乏理想,胸無大志,不思進取,貪圖享受,好吃懶做,感情脆弱,不承壓力,自私冷酷,唯我獨尊,漠視他人,不合人情,有意封閉自己,不願暢開胸懷,説話不負責任,做事荒唐滑稽,如此等等不健康心理嚴重製約着影響着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綜合起來這些不健康心理大致有如下具體種類:

1、排他心理: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見了誰都覺得不順眼,看不到人家的長處,只盯人家的短處,甚至人家做的正確的在他看來也是錯誤的,於是千方百計找岔子,尋機會修理他,教訓他,或者搞順我者哥們,逆我者敵人的那一套,或受別人小惠,或施以別人小惠,拉幫結派,公開收保護費,稱王稱霸,唯我獨尊。

2、故犯心理: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冒天下之大不韙,明明不能做的事他偏要做,明不能説的話他偏要説,道理也懂,事理也明,就是明知故犯,動不動就量學校,試老師,所以其行為就帶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如同學們當中發生的打架鬥毆,偷盜勒索,圖謀報復,抽煙喝酒等現象,就屬於這一類,在這些人的心目中,我就偏做了,你能把我怎麼樣,反正我沒有犯法,大不了給個處分。請同學們明白,從根本上説這是一種心理疾病,不是一般的懂不懂常識的問題。

3、投機心理: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不把心思用在學習和正事上,而專鑽管理教育監督及制度的空子,想方設法耍小聰明,出餿點子,搞惡作劇,在這種人的心中有人把我抓住了,我就編個屁荒,抓不住就算成功了,誰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如同學們當中發生的在無人監控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動電器及公共設施,熄燈後從樓上扔垃圾,破壞公物,在衞生間抽煙,放學後在大街上抽煙等等,一次得逞,再來下次,久而久之,這種人投機心理就演化成了故犯心理,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4、尋歡心理: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隨着身體的逐步發育成熟以及生理上的反應,不能有意識的剋制自己,想方設法尋求異性的刺激,因此不能正確處理男女之間的關係,過早的捲入愛情的漩渦,陷進性愛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這種人往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情緒不穩定,平日裏與其心中的人眉來眼去,暗送秋波,空閒時在陰暗處與異性聊天,接觸或在電話中打情罵誚,行為放縱,不想後果。為了滿足這種心理,有的偷看女性上廁所,有的偷看色情音像製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5、享受心理: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只顧自己的享受,不理解父母及別人的辛苦,只圖自己穿高檔的、吃香辣的、玩刺激的、用時髦的,不考慮父母和他人的感受,甚至超越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別人有的自己要有,別人沒有的自己也要有,今日有酒今日醉,哪怕明天喝涼水,為了滿足這種心理,在家庭經濟供給不足時就去偷、去騙、去勒索。有的為了給哥們過生日,竟然搭幾十元的禮錢,你們去問問你們的父母,打一天工才能掙多少錢。你們想想你們花的錢,是不是父母的血汗錢,你們想想當你們大吃二喝時你們的父母在幹什麼。

6、炫耀心理: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常常想表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表現慾望特別強烈,虛榮心異常明顯,時時處處,唯恐自己引不起別人的注意得不到他人得重視,於是或擺闊氣、或弄小聰明、或耍其威勢,總要弄得惹眼一些,能引起人的注意,如有的過生日吆喝若干哥們,請客收禮,吆五喝六,猜拳行令,花天酒地,似乎這樣一來,自己就長了威風,露了面子;有的平時總愛穿奇裝異服,甚至佩戴飾物,以招人惹眼,有的拿手機,帶MP3,顯得自己很瀟灑很闊綽,有的請人吃飯,特別是請異性吃喝,顯得自己很大方,有的甚至把能跟社會渣滓混在一起,也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大言不慚地説:我跟某某是好朋友你知道嗎?這種炫耀實質上已被奴性化了,是做人的一種悲哀。

7、變志心理:患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往往超出一般人的常態思維而懷疑和痛恨一切人和事,或陷入某種情境而不能自省,這是心理被嚴重扭曲的必然表現,他不能客觀冷靜地分析和對待人和事,別人給他講正確的,他覺得是錯誤的,別人跟他講真理,説正事,他以為是在開玩笑,別人説那事不能做,可他偏要做,摸摸電器開關,揪揪女同學的辮子,乘人不注意扔一塊垃圾,在牆上畫一道印,偷人家一快橡皮等等都是這種人的具體表現。

8、依賴心理:患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總是以種種藉口來為自己的懶惰和不進取作辯護,總是不能積極主動地完成應該完成的事情,想因人成事,但終歸成不了事,如有的完不成作業,卻以不會作或沒時間或以其他理由為藉口,自己不擠時間鑽研書本,總依賴於老師的反覆講解,有的譽抄別人作業,自己從來不動腦筋獨立完成作業,有的不講公共衞生,總想別人會做好的,甚至連洗衣服都要依賴父母,如果你不給我洗,我就花錢送到洗衣店。更有甚者,自己不勤奮學習,自強自立,企圖依靠父母和親戚給自己找工作,尋出路。這種人可以説自己已經沒有了理想,沒有了抱負,喪失了前進的動力,失去了生活的意義,他們的所作所為有害於個人和家庭,更無益於社會。

9、嫉妒心理:患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往往對別人超過自己的地方,總是表示不滿和不服,而且常常採取一些不適當的或者過激的言辭、行為詆譭、壓制、破壞、扼殺別人的長處,使其等於自己和不如自己,用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這種人不如人,又不服人,還不學人,明明心理空虛,還要裝作充實,心知不如人,嘴上不饒人。不敢也不能面對現實。如有的同學,看到別人的學習比自己的好,用的功夫比自己的多,而自己趕不上別人卻又有點羞虧時,就用冷嘲熱風諷刺挖苦他,並想法影響和干擾他,甚至在背地裏説他的壞話,貶底別人,標榜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有的看見別人做好事,他就心裏不舒服,總覺得他又要顯能了,出風頭了。自己不做又不讓不讓去做。有的看見某個男生和某個女生走的路多,説的話多,他就心理酸酸的,總以為他們之間沒好事,或者覺得她怎麼沒有跟我好,偏偏跟他在一起,他算什麼東西,於是就跟他(她)過不去,今天爭這個,明天掛那個,甚至為之而爭風吃醋,費盡了心思。

10、孤僻心理:患有這種心理疾病的人,常常有意封閉自己,不願意或不屑於向別人暢開胸懷,吐露真情,往往把自己置於一個悶罐子裏或走向廖無人煙的荒島,不相信別人,也不願結交朋友。更不和別人交流交往,沒有喜、樂,只有怒、哀、愁,表面上看顯得高傲自大,其實內心非常苦悶,懊惱,表面上堅強,骨子裏脆弱,既不能面對現實,又害怕接受別人的忠告,既想暗自實現心中的渺茫理想,又覺得無從着手,找不到突破口,恨鐵不成鋼。於是心中的鬱悶越積越深,所作所為始終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最終被心理壓垮。如有的同學,犯錯後不願説出真情,甚至一言不發,有的不想交作業,又不説理由,有的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暗自痛恨別人,心想有一天我發達了,闊氣了,一定要把他踩在腳下,或者讓他給我當狗,給我舔腳等等,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有的深埋心中的祕密,緘口不向別人透露,一旦感情之堤崩潰,精神受挫,就怨世界不公平,人類太醜惡,想到另一世界去尋覓知音,追求幸福,尋找歡樂。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上述十種心理,均系不健康心理,所列特徵和表現,都是某種心理疾病的必然反映,同學們要認真對照,認真自省,看你有沒有這些心理疾病,如果有應是哪一種或哪幾種。該怎麼預防和治療。為了你的健康成長,為了你能順利實現自己的理想,自己應有一個明確的治療方案。知道了病因,就應先給自己開一個方子,試試看能否奏效。我這裏也給同學們開了一個方子,或許對治癒你的心病有幫助:

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一劑強醒針;

對照《規範》、《守則》時時反省自己,若干片,一日二次;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若干片,常服;

熱愛生活,積極接受別人勸告,常服;

排除雜念,潛心讀書,若干粒,日日服,含化;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學習,若干袋,常服;

總之,希望同學們有病就及時治療,不要諱疾忌醫。

這對你今後乃至一生的心理健康確有好處,有病則醫,善莫大焉,無病預防,其利久遠。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5

一直以來,人們健康的觀念侷限在"生理疾病"方面.其實,健康的人既應是"生理健康"的人,又應是心理健康的人.

積極的情緒,頑強的意志,清晰的認知,健康的人格共同構成我們迎接未來社會必須具備的優良心理素質.人們常常把心理疾病同思想問題混為一談,許多心理疾病被當成是思想認識問題去解決,結果必然是適得其反.

那麼什麼是心理呢 心理,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內心活動.是人,便有心理,便會產生心理疾病,而中國人卻往往不願承認自己有"心理疾病",因為觀念中,我們常把"心理疾病"同"人品"等同起來,發現有人產生了"心理疾病",便會罵人家是"神經病".錯之,錯之;繆之千里.而在美國,一個成功者身邊總有兩個人,一個是律師,一個是心理學家.可見美國人是很重視心理問題的.

我國現在也非常重視心理問題了.特別是非常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20xx年國家教育部就下達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文件.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早在20xx年就建成開放了……本期學校把心理諮詢室又遷到了辦公樓一樓靠南,兩頭的第一間房子,這説明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度重視的.

心理疾病既然稱之為疾病,便具有生理疾病的一般特點,即普遍性,傳染性,可治癒性和複發性.

1,普遍性:《中國青年報》曾搞了一份關於心理健康的調查:承認最近自己心理狀況不佳的比例相當高,如焦慮,頭痛,失眠,對人敵視,猜疑,嫉妒,自卑,煩躁,悲觀等.我們所面對的現代社會是高速度,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它充滿了競爭與挑戰.在社會壓力日益增大,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們的心理疾病也必然會愈益嚴重.

2,傳染性:我曾在"特長班"跟學習優秀的同學開會時問到:現在學習較忙,較累,作業量也大,考試又多,你們煩嗎 他們説不煩呀,我們都在"比着幹"呢!而在普通班中則不然,叫苦的,説難的,比較多,一個一個的都"煩"着呵!對比之下説明情緒,心理是有傳染性的,良好的心理會極大的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反之不良的心理會極大的降低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特別引人注目的,而一生和孩子們在一起的老師,由於長期受孩子們活潑向上的心理影響,許多人雖已到中年,老年,但仍童心未泯,充滿朝氣.

3,可治癒性:心理疾病按程度可分三個層次:最輕的是心理障礙,心理脆弱;嚴重的便發展為精神神經症,如強迫症,恐怖症,憂鬱症,神經衰弱等;再嚴重就是精神失常.

既然心理疾病也是一種病,當然就是可以治癒的.心理健康是一種能力,當然同其他能力一樣是可以在理論的指導下培養的.這種病的高發病率年齡段有一特點,即稜形分佈,孩子(幼童階段),由於沒有什麼大的挫折,壓力,可以説沒有多少心理疾病.青少年學生中,據資料有40%-50%的人有心理問題.

記得有一部外國電視劇《英俊少年》中有一首歌是這樣的:"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煩惱,但願永遠這樣好.隨着年齡由小變大,他的煩惱增加了."這是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年齡小,社會閲歷淺,常不能很好地進行心理調整,以至於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這階段,同學們的週記中,言談裏反映學習壓力過大,與父母的矛盾,同學相處的煩惱等的話題是特別多的.

到了大學,雖有了文化知識,但仍然缺少社會閲歷,心理問題變的更加嚴峻,有一句説得好:"精神世界越豐富,在現實生活中就越悲痛;精神世界越高尚,在現實生活中反而變得愈加不幸!"

到了老齡,由於閲歷豐富,見多識廣,一般的人生挫折是很難擊倒他們的,他們可以很好的進行心理調整.

所以人們常説:兒童美在天真,青年美在朝氣,老年美在灑脱.

儘管多數有心理疾病的人可以隨年齡的增長和外界環境的變化而不治自愈,但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心理健康教育仍是勢在必行的.

4,複發性:潮起潮落,冬去春來,花開花謝,日月穿行,生生萬物都在循環往復的變化中.人的情緒也不例外,波瀾起伏,時好時壞.只要人與外界接觸,便總會有種種不順,心理上一個問題解決了,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某一個心理疾病治癒了,一但有了適合的條件,便又會復發.

那麼當代中學生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呢

①,閉鎖和不信任心理.

由於現在一些中國小生家長總認為他們的孩子比較幼稚,較少肯定他們的見解,還有些不大和諧的家庭,使孩子得不到家庭必要的温暖和關懷,也有的是家庭對於子女漠不關心,從小對孩子缺少耐心和愛撫,生活上飄忽不定,使孩子對家庭失去依戀,產生不信任感;加之學生負擔較重,缺少交流機會,使同學間相互瞭解不夠多,不夠深,而實行自我封閉,甚至以有色眼鏡看待人和社會以及周圍事物.

②,壓抑和畏懼心理

由於有些家長教育要求嚴而不當,動輒批評,打罵,懲罰;有些因學校教育方法的問題,(教師不講究方式方法,個別的甚至諷刺,挖苦,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這樣使部分較差的學生產生了自卑感,產生了心理壓抑和心理畏懼.他們性情抑鬱,喜歡獨處,上課幹坐,下課一聲不吭,甚至連上學也是因害怕教師和家長不得已而為之.

③,情緒時漲時落

中學生較重感情,充滿熱情和激情,容易感情衝動,而感情又極易波動,激動時興高采烈,氣餒時垂頭喪氣.這種"急風怒濤"式的兩極狀態,是一種失調的缺乏自控力的情緒表現.

④,放縱心理

由於家長有較高的地位,較多的錢財,較大的社交能力,認為學歷,職業都無所謂,對孩子的今後總有辦法安排,這就容易使他們滋長"放縱心理".

⑤,依賴心理和意志脆弱

由於社會生活的日益提高,獨生子女的增多,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關懷備至,成了孩子各方面的保姆,缺乏自立能力以及戰勝困難的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

⑥,自我中心傾向

由於獨生子女增多,出現了一部分只知"受愛"而不知"授愛"的學生,他們只求別人關心自己,而當別人有困難時,卻表現出冷漠.一切事情為自己考慮,以"我"為中心,心地自私.

這些心理問題是我們健康成長道路上的嚴重阻礙.我們怎樣搬掉這些"絆腳石"呢 請去心理諮詢吧,那裏可以為們解憂排難,王 恬老師與你共同創造快樂.同學們也可以上我郵箱發信給我或寫信給我,我會替你保密並及時給你回信.同時希望同學們都把"心理諮詢室"也就是"快樂創造室"當我們的快樂之家,多提建議.例:講座,小報…

同學們,"大浪淘沙"是社會演進和人生長河永恆不變的規律,"不相信眼淚"已成為許多人追求的勵志口號.同學們要努力培養積極的情緒,頑強的意志,清晰的認知,健康的人格,這些都是一個人迎接未來社會必備的優良心理素質.具備了這些積極健康的心態,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

最後,祝願同學們能保持健康的心理,走向成功的人生.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6

各位同學:

下午好!

作為八年級的學生,我們每個同學都進入了人生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你們最大的特點,就生理來説,生殖系統逐漸發育成熟,性意識開始萌發;就心理來説,則具有明顯的叛逆心理。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同學們感覺最困惑和最煩惱的時期。因此,針對同學們最容易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和不當行為的這一特殊時期,本着對你們每個學生一生負責的這樣一個高度,我們學校給予高度重視。所以,學校特別委託我們政教處,利用今天下午的這段時間,專門組織同學們來學習青春期的有關常識。

二、我校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們學校當前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我們的學生愛打架,愛賭博、愛上網、愛抽煙、早戀等,歸根結底,這些其實也是由於心理不健康、沒有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而引起的。今天由於時間關係,我先講以下兩個方面:

1、打架。我們學校打架的例子很多,大家可以到教學樓前面黑板公告欄觀看。我們學校每週都會在那裏公佈。如我校一位同學帶本校的兩位同學出去外面“送”給社會人員打,這是何等的惡劣!

打架的原因有:(1)有的學生想在新集體裏顯示自己,使別人注意他、敬佩他甚至服從他,出風頭,炫耀武力,以“狂傲”為榮。(2)刺激性語言有:喊對方“這小子”、“你甭神”、“你找揍啊”甚至一些罵街語言等。常見刺激性動作有:指對方鼻子,拍對方腦袋,抓對方手腕等。往往因一句話、一個動作刺激,引發打架鬥毆。(3)朋友義氣。其主要原因就是江湖義氣,小團體主義作祟。要講友誼,反對江湖義氣。(4)為異性打架。中學生氣盛,不肯輕易吃虧,特別是在女朋友面前,更不願意丟臉,他們往往會因為對方對女朋友説了一句不禮貌的話,做出了一個不雅的舉動而喪失理智,大打出手,甚至聚眾鬥毆,以顯示自己的本事,以至違法犯罪。

為什麼有的學生明明知道打架鬥毆是要倒黴的卻偏偏又去打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存在着僥倖心理:“或許老師不會發覺”,“或許不會受處理”,於是頭腦膨脹,忘乎所以。為什麼因打架受到嚴厲處分的多數學生不再重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過“切膚之痛”,克服了僥倖心理,較多地考慮了行為後果。(1)因此大家要克服僥倖心理,“要使人不知,除非己不為。”(2)強調冷靜。大家遇到矛盾時要保持頭腦冷靜,不能憑一時衝動。一旦發生爭吵,並有激發趨勢,不要急於辨明是非,先脱離接觸,待心平氣和以後再解決問題。(3)強調忍讓。大家在發生爭吵時要相互忍讓,不要因小事爭高低、論輸贏,更不要針鋒相對,以牙還牙;若是一方輕微的動起手腳,做到“打不還手”,儘快脱離接觸,避免事態擴大。(4)強調友誼。大家要明白,在一起同窗共讀是一種緣分,同學之間的友誼

是非常純真深厚的,現在你可能體會不深,但畢業後你會越來感受越深,你會因上學時不團結同學而慚愧後悔。

2、講髒話。

3、抽煙、嚼檳榔。

4、隨意向他人借錢。

5、上網聊天等。

6、賭博。

(1)賭博易使中學生產生貪慾,久而久之會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

(2)大量浪費學習和休息的時間,以至於嚴重影響學習,成績落後,甚至造成留級、退學;

(3)毒害中學生的心靈,賭博活動易使中學生產生好逸惡勞、爾虞我詐、投機僥倖等不良的心理品質;

(4)賭博習慣較難改,長大後可能成為賭棍或職業賭徒;而且,經常賭博還會沾上吸煙、飲酒、偷竊、説謊、打架等壞行為。因此,賭博對中學生是有百害無一利的。

今天我要講的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1、我們怎麼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關係;2、青春期我們的性心理特點及其應對方法。

首先,我們講第一個問題:怎樣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交往問題。所謂人際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從而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發生相互影響的過程。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稱為人際關係。我們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對象主要是三類:朋友和同學、老師以及父母。

我們中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主要有這樣幾點:

1、友誼佔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間的情誼為友誼,它是建 立在理想、興趣、愛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戀基礎上的一種感情關係。研究表面,兒童時期情感上最依戀的是父母,朋友則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感依戀便逐步有父母轉向了朋友,並日益得以確定和加強。有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結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學時期。

2、小團體現象突出。由於空間上容易接近、年齡相當、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中學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團體中。這些小團體一般由3-9人組成,其成員相互間有高度的忠誠感,在行為方面也有很大的約束力。

3、師生關係有所削弱。中學生不再像國小生那樣視老師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並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對於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

4、易與父母產生隔閡。不少中學生都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話寧可與朋友講,也不願對父母説。無論在價值觀念、交友方式、生活習慣,乃至着裝打扮等方面,都容易與父母產生摩擦,不斷加劇與父母間的心理隔閡。

總之,由於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自尊心都明顯增強,中學生渴望人際交

往的同時,也容易出現閉鎖、防禦、自卑、“嬌驕二氣”等交往心理障礙,應該注意加以克服。

那麼我們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到底該怎麼與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歡迎呢?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在一個羣體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這麼幾個類型:⑴小團體,指二三個或四五個交往甚密、義氣相投的同學,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歡迎其他同學的參與,不大與其他同學接近。⑵人緣型,就是在班級中最受歡迎的人。⑶嫌棄型,就是班級中最不受歡迎的人。⑷首領,是指在一些活動中自然湧現出的能擔負領導這些活動的同學。⑸孤獨者,就是很少與他人來往,他人也很少與其交往的人。⑹互拒者,指相互懷有敵意或歧視的同學。

人緣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羨慕。他們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受到大家的重視和讚美,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應該説,內心裏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就是“得人緣”,但是不少同學對此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如有的人以為人緣就是會拉關係,有的視為哥兒們義氣,還有的覺得是討好賣乖,等等。其實,研究表明,人緣型的學生之所以受同學歡迎,是由於他們有受人喜歡的個性品質:

1.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對人一視同仁,富有同情心;

2.熱心班級體的活動,對工作非常認真和負責任;

3.待人真誠,樂於助人;

4.重視自己的獨立性,且具有謙遜的品質;

5.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6.有審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動人的儀表。

可見,人緣不是刻意追求得來的,而是對一個人優良的個性品質的回報。 希望自己有好人緣的同學,不妨多從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上面下功夫。 這是同學之間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下面是與老師該如何交往,畢竟學校是由老師和學生組成的,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老師的參與,與老師相處如何,對學習好壞、校園生活有着直接的影響。

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係不和諧也會殃及那門課,這大概也是愛屋及烏的反映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裏,就免不了和老師交往。那麼,對於學生來説,應該怎樣和老師交往呢?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的知識無私的、毫無保

留的教給學生,而不圖索取。如果他們希望得到什麼回報的話,那就是希望看到學生們都能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在知識的高峯上越攀越遠、長大後有益於社會和國家的人,除此之外,別無他求。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有句話説:師生如父子。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給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學作業寫得馬虎、潦草,單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經常這樣,老師怎麼會高興、怎麼會喜歡你呢?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別人説話,他愛理不理,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做學生時,經常説“這個老師不怎麼樣”“那個老師水平太低”……等長大了以後才知道這種看法和想法是多麼的天真。就像作弊者從來都以為老師發現不了。其實,只要往講台上一站,誰在下面幹什麼都一目瞭然。老師從他的年齡、學問、閲歷上來説,在某門課上的水平肯定是高於學生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勤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與老師的距離。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和多問問題的學生。其實,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瞭解和感情。

3.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委婉地向老師提意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會對沒有缺點的人敬而遠之。美國偉大的總統林肯也説過:沒有缺點的人,優點也不會很多。其實。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零缺點的人存在。老師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有的老師“架子”比較大,或是太嚴厲,這都是有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婉轉,時機要適當。如果老師冤枉了你,當面和老師頂撞起來,好嗎?當然不好,這樣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惡化師生關係,暫時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時再説。不管怎麼説,老師是長者,作為學生,都應臵老師於長者的地位,照顧老師的自尊心和麪子。

4.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有的同學名知道自己錯了,受到批評,即使心裏已經知道自己不對,嘴上卻死不認錯,與老師鬧得很僵。有的人則相反,受過一次批評後,就特別怕那個老師,擔心他對自己有成見。這都是沒有必要的。錯了就錯了,主動向老師承認,及時改正,老師一樣會喜歡。老師不會因為哪個學生一次沒完成作業,一次違反了紀律,就對學生下定論,説他是壞學生,就對他有成見。相信老師是會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

與老師關係融洽既可以促進學習的提高,又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會

使你一生受益無窮。相信你們都能做到這一點。

除了與老師的關係,這個年齡的孩子與家長的關係是個很大的問題。在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存在“代溝”。什麼是“代溝”呢?指的是年輕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上存在的距離,並由此導致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不理解,產生隔閡。

中學生與父母產生代溝的具體原因,從子女的角度説,有以下幾個方面:⑴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反對父母的關係和照顧。身體的迅速成長使中學生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但並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認為你是孩子,還處於被保護階段——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接受你已經長大的事實;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鮮事物與信息,並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與父母已有的觀念必然會碰撞出不和諧的音調來。⑵進入青春期,隨着生理的發育,心理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喜歡關上門,自己寫日記,聽流行歌曲,甚至乾脆呆坐閒想,不再願意主動和父母交流溝通,心理上產生閉鎖性,既渴望被關注,又拒絕和父母説心理話。這些變化也會讓父母不安。他們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生怕孩子發生“早戀”,常常悄悄溜進孩子的房間探究一下。⑶獨生子女的不良習性到了青春期,變的尤為突出,如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本來就是在長輩的呵護中長大,不願受束縛。隨着獨立意識的萌發及增長,甚至連父母的正確批評都聽不進去,代溝就產生了。

代溝的存在是客觀的,但不是無可奈何的,其擴大會加深兩代人的衝突,給家庭生活,甚至學校生活帶來一些不和諧。作為年輕的一代,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是可以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有可以創造温馨的家庭氣氛。試一試下面的建議:

1、對父母的態度要親和,不採取偏激的行為方式。進入青年期的中學生對父母的崇拜、依賴、依戀、順從減弱,這種心理特點稱為“離巢”現象。孩子的驟然長大使父母一下子失落很多,心裏也空落落的。所以我們要理解這種心情,對父母態度要親和,即使自己不能接受的觀點也不要頂撞、鬧氣,可以裝作虛心聆聽的樣子,即使不能採用,聽一下有沒什麼不好,至少可以給父母一點安慰。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孩子長大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忍不住要説而已。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有禮貌,態度親和,他們就知足了。兩代人的成長背景,決定了代溝永遠不可能縮小到零,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把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要表現出一定的獨立能力,讓父母放心。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手帕、襪子都不能洗,上學從來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

或經常玩到很晚才回來,怎麼不讓父母憂心忡忡?這不是父母不放心,是你的表現沒法讓他們放心。試着去關心父母,幫他們做做家務,談談家庭經濟,你的理想,讓爸媽覺得“我們的孩子長大了”自然就不會過多地干涉你的行動了。

3、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不要忽略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不管怎麼説,長輩也是從我們這個年齡走過來的,他們也經歷了“疾風驟雨”時期,以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經歷,看問題要成熟得多。我們在慢慢長大,應該學着獨立,但獨立和成熟都有個過程,不是突然的。坐下來,跟爸爸、媽媽談談你的煩惱、你的理想。相信父母也會很誠懇地與你交談,從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不要認為和父母談心是“沒長大”,善於和父母溝通正是你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獨立的表現。在交流溝通中,説不定父母也會受到你的影響,接受一些年輕人認可的新生事物,那樣,豈不是無形中縮小了代溝?

下面我們談談該怎麼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青春期,我們的生理處於發展的高峯,心理髮展也是如此,特別是性心理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1.對異性的疏遠和排斥。只是一段短暫的、引發日後對異性興趣與愛戀的前奏曲。一般出現在國小的高年級和中學低年級。表現是:不願與異性同桌,分出明顯的“楚河漢界”,在活動中避免和異性接觸,對比較接近的男女同學冷嘲熱諷等。其實,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是對異性交往的不安和羞澀。

2.對異性的關注與接近。短暫的疏遠和排斥之後,是濃濃的關注與接近。大約在國中二三年級逐漸明顯,表現是:刻意修飾和裝扮自己,並以各種理由接近異性。這段時期對異性的關注有明顯的好奇性、試驗性、模仿性和盲目性。

3.對異性的追求與愛戀。隨着對異性的關注增多和接近的頻繁,高年級學生已經能感受到異性吸引的情感撞擊,出現羞澀不安、疑惑戒備,同時歡樂喜悦、痴迷陶醉,甚至產生一定的追求行為。

總之,中學階段,性心理將發生一場鉅變,你準備好了嗎?

那與異性到底該怎樣交往呢?我們的建議是:

首先,自然交往。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要自然流露,不要閃爍其詞,也不要過分誇張;既不盲目衝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異性關係的前提。自然原則的最好前提就是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同學之間的關係不要因為異性因素而變得不舒服或者不自然。

其次,要適度交往。怎樣適度呢?就是:既不為異性交往過早萌發愛慕而驚恐不安,又不因迴避或拒絕異性而對交往雙方造成心靈傷害。建議你要做到自然

適度,心中無愧,就不必過多顧慮。

第三要真實坦誠。主要是指對異性同學的態度,要像結交同性朋友那樣結交真朋友。

第四,在與異性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要注意留有餘地。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在交往中不能毫無顧忌,比如在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回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有分寸,特別是和某一個異性長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雙方關係的程度。

最後,我們要主動避免接觸一些不好的外界刺激,例如一些帶有淫穢色情性質書刊、畫報、影視作品、圖片、網絡媒體等。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有很強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遇到新奇的事就要探究、弄清,別人越強行禁止,自己就越覺得新鮮,更想去揭開“謎底”。可是,這個時期我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認識能力還很差,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受錯誤的影響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人在一個工讀學校的調查發現走上歧途的青年中,因讀過黃色書刊而犯罪的,佔有相當重的比重。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主要特徵是模仿性和激情性。什麼意思呢?青少年往往受好奇心的影響,自覺的模仿成人的一些行為和動作,即使是錯的。而青少年的情緒動盪不穩,容易激動,只要外界刺激強烈,就容易迅速產生行動,這樣很容易釀成大錯。所以對不適合我們的年齡層接觸的書,要堅決不看。有同學説那我怎麼知道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呢?你可以向老師、家長、圖書管理員、書店的營業員參考書中有些什麼內容,或者在買書或借書時看一下目錄、前言、序還有最後的結束語,對書中的內容就可以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如果內容很不健康,就堅決不要讀它。有人説過,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閲讀還壞,所以,我們要挑選適合自己的讀本,拒絕不好的外界刺激。

希望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能主動的充實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做一個文明、健康、樂觀、有道德、有修養的中學生。

謝謝同學們!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講稿 篇17

大家好!在中國文學史上,唐代有兩個著名作家,一個是因《陋室銘》而著稱的劉禹錫,一個是寫有《捕蛇者説》的柳宗元。二人是好朋友,都有仕途不順而被貶官的經歷。但劉禹錫性情曠達,人生態度樂觀,雖被貶官,卻能將陋室佈置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與“鴻儒”交談,與“素琴”、“金經”為伴,心理保持健康,壽命達70歲。而柳宗元被貶後卻長期心情不暢,氣血鬱滯,終致英年早逝,僅僅活了47歲,連他的作品集《柳河東集》也未來得及整理,是劉禹錫幫助他整理出來的。

可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身體健康是有密切關係的。

中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1.由學業帶來的心理壓力大。2.偏執、敵對。認為他人不可信,自以為是,偏於固執。3.人際關係緊張。總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4.抑鬱。表現出對學業、前途、未來沒有希望,精神苦悶、情緒低落。5.焦慮、心裏煩躁不安。6.適應能力差。教育寶典演講稿、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對新的環境和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7.情緒忽高忽低極不穩定。8.心理不平衡。當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於自己的榮譽後,總感到不平。其中,學習壓力感,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

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我們應當從生理、家庭、學校、社會等生物的、環境的、教育的幾個方面來分析。

對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人人都想擁有健康,新的時代對健康的理解包括三個方面: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那麼什麼樣的心理才算健康呢?

1.要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他們不但能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興趣、愛好,還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與性格,並據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因而他們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心理學的調查表明,每個學生在學習的個人動機上是沒有多少差別的,可為什麼結果各不相同呢?除了習慣、興趣、刻苦勤奮等因素外,準確地給自己定位也很重要,我們常用偉人來激發自己,但世上的偉人古今又有多少呢?為什麼不拿昨天的自己做參照呢?只要你的今天比你的昨天有所進步,你就是最好的。具體一點就是:你今天上課認真聽了,作業是自己做的,預習複習你都完成了,該你掃的地你掃的乾乾淨淨,你完成了自己計劃中的內容,你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天,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2.要善於與別人溝通,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人總是喜歡與人交往,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交往中,他以尊敬的、信任的、謙讓的、誠懇的態度待人,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傲。我們的同學大多是獨生子女,且都已進入青春期,這時大家都發現自己的父母沒有過去那麼完美,從而想從同齡人中尋找理解和友誼。一個人有兩、三個朋友就不會感到孤獨,寂寞,但實際生活中不少同學擁有的友誼就象流星般短暫,甚至得到的是抱怨,排斥和迴避。常有人抱怨自己不能被人理解,不能被人接受,這時你最需要想一想的是,難道周圍人都錯了?我有沒有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了別人呢?是不是遇事總想着自己呢?在班級中,我們有時會看到同學之間為窗户開向哪邊而互不相讓,為有人移動了他的桌子,碰掉了他的書而大發雷霆,為一點不如意的小事甚至大打出手。其實,每當你有這些行為時,你失去的不是一個朋友,而是周圍所有的人,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一把正義的尺,且這把尺在測量別人的時候特別的準。所以同學們要記住一條與人交往的黃金原則,那就是:像你期待別人對你那樣去對待別人。

3.要善於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美國前總統布什有句名言:如果你能調動情緒,你就能調動一切。可見在人的社會交往中情緒的重要性。其實我們都想擁有輕鬆,活潑,快樂的心態,可生活中總有挫折,失敗和不幸。當一個健康的人心態失衡時,都能在一月內自行恢復。在調整情緒的過程中,你可以向家人和朋友訴説,寫寫日記,寫完了再撕掉,當與父母難以溝通時可以給父母寫個留言條,當你怒不可息想要動武時,先做個深呼吸,再從一數到十,想想犯錯誤的成本是不是太大。戰勝自己是控制自己、走向成熟的標誌。要提升自己,就首先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曾經有個同學,因為瑣事與同學發生爭執,他把磚頭捏在手上,手上印出了血,但磚頭始終沒有扔出去。他説如果我把磚頭扔出去,後果我無法控制,我不僅是要不要賠醫藥費的問題,也不僅是能不能上學的問題,我可能要為自己一時的衝動後悔一輩子。

4.要提高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承受力,建立自我防禦機制。

心理健康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觀的認識;能正視困難與挫折,勇於面對現實,找出問題的病結和解決的辦法,而不企圖逃避,推卸責任;他們憑理智辦事,能聽取別人合理的建議與意見。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總是充滿鮮花和掌聲,挫折與困難總會不期而至,給我們帶來緊張,煩惱,焦慮甚至恐懼,這些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學習。在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後,我們需要適當安慰自己來一點阿Q精神,暗暗的告訴自己昨天已成過去,明天還很遙遠,我要把今天過好。其實只要你在前進,你在攀登,就會有不同的參照系,就會遇到困難,就會有挫折,挫折將伴隨着你的學習,伴隨着你的工作,伴隨着你的生活。但是挫折並不可怕,挫折其實魅力十足!挫折留給人們可能有傷心有失望,但更多是教訓,是經驗。經受了挫折,我們才真正認識到要攀登巔峯需要艱難跋涉,要成功必須付出代價,經受了挫折我們更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學會堅強,這就是挫折的魅力所在。

同學們,希望你們能按上述四個標準對照檢驗自己,要求自己,正視現實,自尊自愛,善待自己,誠懇、謙讓,團結互助,以愉悦的心境,飽滿的情緒,堅定的信念,昂揚的鬥志,百折不回的精神,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做一個永遠健康快樂陽光的中學生。

同學們,國外有句格言:“我是我心靈的主宰。衷心祝願同學們掌握好自我情

緒之舵,乘風破浪,在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l3z3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