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教育演講:知行合一,修身為本

教育演講:知行合一,修身為本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

教育演講:知行合一,修身為本

今天晚上有幸再次來到這裏跟大家交流國學。上次跟大家交流的是關於“孝”。

先跟大家講個故事。

在一個原始部落,有一天,酋長召集族人開會。酋長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他説,我們每個人出生以後,都會有優點和缺點。並且優點和缺點不是相安無事,能夠和平相處,經常會有鬥爭。就像兩匹狼。一匹是好狼,代表我們的優點:仁慈,勤儉,孝順,友愛,認真……另一隻是壞的狼,代表我們的缺點:冷漠,懶惰,無情,草率……

這個年輕人一聽,就問,假如這兩匹狼做鬥爭,我們的優點和缺點做鬥爭,那誰會勝利呢?

問題一拋出來,大家就七嘴八舌討論開來了,各位同學,各位朋友,你們覺得誰會勝利?

酋長最後説:你餵給他食物那隻狼,會勝利。

把食物,把能量給好的那隻狼,給我們的優點,優點就會勝利,而把食物,把能量給缺點,壞的那隻狼就會勝利。我們就被自己的習氣和壞習慣牽着鼻子走。

優點和缺點作鬥爭的過程,就是修身的過程啦。

修身很關鍵,很多困惑我們的人生問題,追究起來,都是我們身沒有修好。在《大學》這部經典中,就提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不管是天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根本的,還是修身。

修身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廣泛,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話,會得到很多答案。有一個答案,我們可以參考,那就是,修身,就是盡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做兒子的,就做好兒子的本分,好好孝養父母;做哥哥姐姐的,就好好愛護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就好好敬愛哥哥姐姐。現在社會出現很多問題,就在於都沒把本分盡好。做兒子的可能埋怨父母不講理,對自己不好,卻不反省自己兒子的本分有沒有做好。做下屬的,埋怨領導不講理,不受重視,所謂君仁臣忠,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省,很可能是問題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古時候有一位聖人,孔夫子都對他推崇備至,他就是大舜。

大舜是個社會底層人士,在歷山做過農民,耕地,做過工人,在黃河之濱做陶器,還在雷澤打過魚。都是很辛苦的工作,不僅如此,在家裏還有時時刻刻防備父母和弟弟的迫害。歷史記載,大舜的父親是個樂師,但是後來眼睛瞎了,大舜的親生母親死了之後,父親娶了一位後母,後母有生了一個弟弟,叫象。家人都想把大舜殺死。象“日以殺兄為務”,每天的工作就是想着把哥哥殺掉,然後糧食和農具歸父母,哥哥的琴歸自己,還讓兩個嫂嫂給自己鋪牀鋪。有一次,父母叫大舜修屋頂,就在下面點火,要把他燒死。大舜能,提前準備了兩個斗篷,像鳥一樣飛了下來。挖水井,父母和弟弟在上面填土,要把他活埋。大舜從旁邊挖條地道,出來了。但是儘管如此,大舜沒有任何的怨氣,還在那哭泣。他説:是我沒有吧孝道和悌道做到啊,草感召父母和弟弟要謀害自己,是自己德行不夠,還不能感化父母和弟弟啊!哭得很難過!

大舜在種地時,就認真把地種好,做陶器的時候,就認真把工作做好,打漁的時候,就認真打漁,在打漁的那個地方,年輕人都到水深的地方,老年人沒辦法,只好在水淺的地方打漁。大舜為了感化這裏的人民,就主動做榜樣,把水深的地方讓給老年人。久而久之,就感化了當地的年輕人的敬老尊老之風。

孟子對大舜很讚歎,叫“若固有之。”大舜種地的時候,就做好農民的本分,好像一輩子就做農民似的,做工人的時候,就做好工人的本分,好像一輩子就是做工人的料!這個態度可不得了。無怨無悔!我們現在經常聽到説抱怨的話“暈死”、“累死了”、“怎麼又是我”……

所以,若固有之,四個字就能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問題。真正盡好本分的話,是不是真的一輩子都只能做低賤的工作?不是啊!

堯帝就來考察大舜,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考察大舜在家裏的表現,是不是對父母很孝順,對弟弟很愛護,對鄰居很友好。派九個兒子給他,讓兒子在外面考察大舜處理民間百姓的問題的能力。最後把帝位禪讓給了大舜!

我們仔細分析,大舜只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而已!他做農民的時候,沒有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啊!把本分盡好了,王侯將相,自然而來就來了。

大舜後來,真的把父母和弟弟都感化過來了。我們經常有一個觀念,對壞人要趕盡殺絕。把壞人殺了,他還是壞人,如果把壞人感化過來,教化過來,他就變成好人了。這可比把壞人殺掉高明多了。如果我們這樣一想的話,很多事情,我們會看得更明白。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我們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有沒有把本分盡好!真正想明白了,我們就對自己的狀態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了。

不修身的話,得到榮華富貴,反倒是個禍害!我們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有一天,梁惠王在在自己的皇家公園,看着種種珍貴的飛禽走獸,很自豪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意思就是説,你們儒家都以成聖成賢為修學目標,你們聖賢也有這些樂趣嗎?有這些物質享受嗎?也會享受這些物質嗎?孟子的回答很高明啊。他説:“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聖賢之人啊,是成就自己的德行,盡好自己的本分之後,享受這些物質才感覺到快樂,如果德行不好,沒有盡好本分,即使有這些物質,有這些珍貴的飛禽走獸,也不會感覺到快樂啊。

這是孟夫子在幾千年之前説的話,但是看起來,就像説今天的社會現象一樣。這就是經典啊,歷經歲月而不衰。所以我們不要隨便指點經典説,這句out了,那句是糟粕。我們看,現在很多人越有錢,越抑鬱。地位越高,越心驚膽戰。彭鑫博士舉了一個例子,有個高官,患了嚴重的抑鬱症,整夜整夜不睡不着。後來被抓起來了,財產被沒收了,在牢裏一個禮拜,抑鬱症就好了,睡得着了。這就是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啊。真正賢能的人,一定能享受到真正的快樂!

而真正的快樂,是由心而覓,從心而發的。不是從外面找來的啊!我們經常講去“找樂子”、“去high一下”,真正的長久的快樂,不是在心外面找到的。

我們現在的人,都比以前富裕,城裏人比鄉下人富裕。就相當於梁惠王擁有一個非常好的莊園,但是現在人比古代人的快樂少多了,城裏人比鄉下人的快樂少多了。

那是不是現代人一定要比古人抑鬱,城裏人比鄉下人抑鬱才正常呢?不是啊!這是反常!假如我們都以修身為本,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好好儘自己的本分。做父親的少出點差,多跟孩子在一起,把“父子有親”的本分落實好。朋友之間,少一點利益,多一些真情,從新關懷對方,好好地把“朋友有信”的本分落實好。下屬少些鬥爭,少些抱怨,上級少些人情和個人偏好,好好把“君仁臣忠”的本分盡好!大家都能過上富裕而且快樂的生活,因為“賢者,而後樂此”啊。這才正常啊。

比如説結婚,找對象,那是喜事,好事啊。結婚的時候,親戚朋友都來慶賀,找到男女朋友之後,你的父母希望你帶回家看一看,朋友希望你帶出來一起參加活動。看起來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懂得男女朋友相處之道,不懂得夫妻相處之道,擺完喜酒之後,就是一輩子的麻煩事!夫妻,男女朋友怎麼修身呢?“夫婦有別”,分工不同,各司其職。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王鳳儀講道:“做丈夫的,要領妻,不管妻。”男人千萬不要去管妻子,現在的女子無論是見識、文化程度都未必比男子低,去管就容易產生矛盾,只要領着妻子好好教養孩子,孝順雙方的父母,和諧人際關係就好了。女子修身呢?應該從“敬,禮,柔,順”上修。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啦。你天再高,還是被地心引力牢牢地拽在手裏!現在我們好像都很喜歡管人,甚至也很喜歡被人管,沒人管的時候,就不舒服。哎,他怎麼不管我啊?談男女朋友的道呢?做到哪些本分呢?

《易經》裏面有一個卦叫:“鹹”,鹹,是“無心之感”。少男少女互相感通、感召的。要不要去討好?獻殷勤啊?説花言巧語啊?不斷買禮物啊?

在大學我發現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大部分談戀愛都是去哪裏玩,去哪裏吃飯,或者去哪裏買東西。如果哪天對方不和你吃飯、不和你玩的時候,意味着差不多就要分手了。

那修身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修,是修正的意思。身,不僅指我們的身體,還指我們的內心。所以修身,其實也是修心,因為身心是不二的。沒有了心,那就是行屍走肉,沒有了身,心也沒有安住,安放的地方。

我們經常説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這些都是長出來的樹幹枝葉,根本在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大學》裏面的教誨。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這裏告訴我們修身的根本方法和次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身修。

下面我們來逐一講解。

格物,據説明朝王陽明先生開悟之前的理解是“分析物質”。並且告訴他的學生,要做到格物,你先從院子裏的竹子開始格起,學生就坐在竹子前,坐了三天,病了。王陽明先生一看,心裏就犯嘀咕了,難道聖人的教誨有錯嗎?我自己來格一下,於是也端坐在竹子前,坐了7天,也病了。王陽明先生沒有像我們現在的大多數人一樣,到了這個時候,就説,古人的教誨是糟粕。他仔細想啊想,終於開悟了。格物,不是分析物質,而是格除物慾,格除自己的壞習氣。

分析物質是沒有個盡頭的,現在的科學已經很發達了,任何物質都可以分析道分子,原子,電子,在往下分析就是夸克。只要那個切割的工具足夠精細,就可以再往下分析哦。在往下分析是什麼呢?是能量!

所以格物不是分析物質,而是格除物慾,格除自己的壞習氣啊。

這句話,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的朋友告訴過我一句話,我覺得很受用,和大家分享,她説,如果對於一個東西,是你需要的,那就不是慾望,而如果是你想要的,那就説明這個東西未必是你非要不可的。

接下來,就能夠致知。

格除物慾之後,就能到抵達我們的良知,我們的本性。我們經常聽同學説,快考試了,但是就是讀不進書,做一件事情,丟三落四,不能圓滿,出門忘了帶鑰匙,回去拿了鑰匙,在一看,忘了帶飯卡……做完之後,老是覺得有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比如説,審稿,報紙出來之後,才會發現很多細節問題沒有做好。

原因在哪裏?原因很可能是我們心不清淨。我們的心裝得太滿了。我們一直都會覺得學習是裝進來的過程,是拿進來的過程。但古人告訴我們,學習是拿掉東西的過程。

我們來看一下古體的字

下面這個小孩很難過啊,要拿掉……拿掉懶惰,拿掉壞習氣,拿掉壞脾氣,拿掉傲慢,拿掉成見,拿掉煩惱……

拿掉這些東西之後,學東西就有效率了,學東西就快了。

後面是誠意,正心,然後身修。身修之後,修好之後,就不得了了。

有一次,中心接待了一位女士,她有一條烤紅薯,不吃了,想留給我們老師吃。我就拿着紅薯追出去,她連忙擺手説:“送給您們吃,謝謝您們。放心,沒有毒的。”她這話一説,我想還給她都不好意思了。可想而知,現在誠心誠意的人比較少見了,好像幫助別人就一定要想回報。這已經不是幫助了,這是做生意。投資了多少,回頭就把扒拉着算盤看受益。人與人之間還是多一些誠意,會比較温暖。

心態不好,不在正道上,也容易出問題。表現在哪裏呢?往往表現在言語上。古人講,“口乃心之門户”,這個人心性怎麼樣,從他的言談舉止當中就大概能看出來。心性偏差的人,要麼放辟邪侈,要麼話太好聽,好聽得讓人彆扭。

身修好之後,那就不得了了。

孔夫子説自己“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距。”

這個“隨心所欲,不逾距”可不得了!做什麼事都能夠成功!

李裏先生説,現在很多人是“莫名其妙地來,稀裏糊塗地活,無可奈何地死去。”這可比孔夫子差遠了啊。

修身又很多方法,或者叫法門。其中一個法門是多讀書。但不是讀閒書,什麼書都讀。有兩種書給大家推薦一下:

一是經過前輩檢驗過的書,

二是經過時間檢驗過的書,

最好就是讀經典。並且真正按照聖人的教誨去做,去落實。學了不落實,那是騙人。

據説有一羣鴨子,向天鵝學習飛翔之術。終於學會了,鴨子們説了:“好了,現在我們走回去吧。”

學會了飛翔之術,最後還是走回去。就是學了不力行!我們學院的院訓叫“知行合一”,這句話是王陽明先生教導他的學生的。知道了,但是不去行,不去做,那是騙人;不僅如此,還會增長傲慢心,這個我學過,這個我早就知道了。很多人是“言語上的姚明,行動上的郭敬明”。但是,如果不學習,那“行”也是盲修瞎練。

學會了之後,還要有定功,能夠堅持。要不然別人隨便説一句,你就動搖了,説兩句,你就不做了,不學了。

據説蘇東坡有一天在坐禪,突然來了靈感,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寫完之後,很得意。於是就叫書童馬上送到江心寺,這座寺建在江中央,所以叫江心寺。送給法印和尚看。法印看了之後,寫了一個“屁”字,叫書童送回去。本來蘇東坡在家裏很得意啊。看到這個“屁”字就很生氣了。親自乘船,要找法印和尚理論。結果到了江心寺,看到法印的禪房大門緊閉,在門上貼了兩行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當初我讀完這個故事之後,也哈哈大笑。但是笑過之後,感覺被別人笑了一場。因為自己也被屁打倒過。填志願的時候,別人説這個學校好,那個專業好;讀大學的時候,別人説這門課好,那門課的老師打分很小氣;畢業之後,別人説考老師好,考公務員好,做外貿好……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上之風必偃。君子的德行像風,能夠移風易俗,建國軍民;我們更多的時候像草,被別人轉變。

下面跟大家分享《詩經》裏面的一首詩,叫《風雨》:

《詩序》裏面講:《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悽悽」就是有風有雨,這兩者所發出來的一種寒氣,「夷」當悦字講,喜悦講。我們沒有見到「君子」,我感覺是希望有「君子」出現,已經有君子出現了,那「雲胡不夷」呢,為什麼不喜悦呢?雞」也比作「君子」,「君子」的行為就是這樣,不受外在的這個環境是好是壞,世間是亂還是不亂,他的行為都是那麼,按照一定的秩序,來做人處事,有一定的法則的。

「風雨瀟瀟」也形容雨下得很疾,雨下得很疾,風吹得也很大,就是大風大雨了,雖然風雨,風吹得那麼大,雨下得那麼疾,但是雞叫的聲音還是很和氣,很和平地在那一聲一聲地叫,不會因為風雨,有大風雨不叫了,也不會因為風雨大,聲音叫得很大,它自己依然保持自己,正常的那個叫的聲音,那麼和平。把雞鳴這種行為比作「君子」了,就好像在亂世裏面,看見君子的做人的那種風範,那就見到「君子」了。「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那病為什麼不好啊!那一切的病,那種思念君子的,這種病完全好了。晦」是一種昏暗的,好像天雖然快要亮了,這個時候或者可以説,天已經明瞭,天已經明瞭,這個風雨在那一下,黑暗得就像天還沒有明,「如晦」啊,「雞鳴不已」,雞仍然在那叫,「不已」是不停止,仍然叫得不停止。

在有風有雨的這個環境,事態炎涼的,寒涼「悽悽」的這一個時代,而這個雞仍然按時候地,雞到天快明的時候才叫啊,它是按照時候來叫,叫的聲音還是那麼和平的,這就難得了。拿這個就比作「君子」啊,我們這個「君子」,能夠這麼做的話,絕對性地能夠自己,很穩妥地在道業上面,修道上面能夠進步,無論在什麼時代,自己不受影響。同時更可以來轉變外面的環境。

《大學》中講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修身的話,靜很重要。靜,是心靜。心不靜,就很難把事情做圓滿。心情很煩躁的時候,甚至什麼都不想做。心靜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詩經》裏面描寫心靜的女子是“窈窕淑女”,窈窕不是身材姣好的意思,否則窈窕跟身材比較“飽滿”的女性就無緣了,聖人不會這麼以貌取人啦。窈窕就是“嫻靜”的意思,嫻,同嫻:一個女子在門邊安靜地抬頭看天上的月亮,現在看月亮的女子比古代少了很多,原因是心躁動了不少。

孔夫子在《易經·繫辭傳》裏講一個人心靜的狀態就像平靜的水面一樣,如如不動,但能反映事物,並且是原本地反映,做得決定一定是最準確的,做得選擇一定是最恰當的,“寂照湛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們看《論語》,記載的是孔夫子的言行錄。孔夫子給學生上課,不像我們現在的老師上課,提前就要做好準備,寫好教案的。有時候是學生問,孔夫子馬上回答,有時候是孔夫子自己説的。比如説:“君子不器”。就四個字,沒頭沒尾,但意義深遠。大概意思就是説,君子是靈活的,不是想器物一樣,比如這個桌子,做好之後,這個形狀可能保持十年、二十年不變,“君子而時中”,君子能夠根據時代的變化,行中庸之道。

如果水面動了,那映射的事物也變形了,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我們的心本來是不動的,充滿智慧的,加入了私心、懶惰、貪婪的念頭,水面就不平靜了,心就不靜了。

靜,能生慧,產生智慧。用智慧做事,那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功的。那就是孔夫子所説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了。

我們大學生修身尤其重要和迫切。特別是師範類的同學。韓愈講: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老師啊,老師啊,您是我的命啊。假如是個德行高尚的老師,您的學生一輩子都受益啊。

我已經畢業快一年了,有的同學升遷得很快,已經是部門負責人了,但是煩惱很多。為什麼呢?德行不夠,能力不夠。就像一個東西,架子搭得很大,但是中間是空的,那當然搖搖欲墜了。還有的同學現在就不想活了。我勸了好幾天,總算勸回來了。所以,缺乏聖賢教育,真的很容易出現問題。

今天很榮幸,能來這裏和大家分享中國傳統文化裏關於修身的話題。由於我的休學很淺,再加上時間有限,有講得不當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感謝各位同學、各位朋友,感謝院報的同學們,感謝鄒昀芹和王建,以及我不知道的,但為了這次分享而付出的同學們,謝謝你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knwz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