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通用17篇)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通用17篇)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通用17篇)

大家早上好!

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這個不朽的靈魂。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育才賦民,使致富,堅持聯合反秦,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流亡期間,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京都、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鉅作《懷沙》後,投身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屈原死後,楚國人民非常悲傷,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一些漁民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要咬醫生的身體。有的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裏,希望能把龍水獸弄暈,免得傷了屈醫生。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糯米包裹米飯的主意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創立了“與天地同命,與日月同光”的楚辭風格;發明了香草美人“只有草木凋零,美人怕死”傳統。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窮無盡的才華,就像河流匯成大海,浩瀚無邊。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是他一生的作品。

屈原已經去世23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作為一個改革家,由於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屈原的政治理念和改革預期都是失敗的。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天下渾我獨,天下醉我獨”是他的氣節,“路漫漫修遠忙,我上下尋”是他的大力氣。他優雅如菊,聖潔如蓮,他強大的精神力量頌揚後人,激勵無數中國兒女前進!

屈原的偉大不僅僅是他那令人難忘的詩篇,更是他那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不與姦夫賊子同流合污的崇高氣節。屈原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是不可或缺的,屈原在中國燦爛的文學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敍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着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

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着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20__年,端午祭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消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們肩負着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的五月十日是農曆五月初五,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這個不朽的靈魂。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育才賦民,使致富,堅持聯合反秦,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流亡期間,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京都、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鉅作《懷沙》後,投身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

屈原死後,楚國人民非常悲傷,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一些漁民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要咬醫生的身體。有的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裏,希望能把龍水獸弄暈,免得傷了屈醫生。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並在大米周圍包裹彩色絲綢以發育成棕色種子的想法。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創立了“與天地同命,與日月同光”的楚辭風格;發明了香草美人傳統。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窮無盡的才華,就像河流匯成大海,浩瀚無邊。中文最長。抒情詩——《離騷》,這是他一生的作品。

屈原已經死了2300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作為一個改革家,由於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屈原的政治理念和改革預期都是失敗的。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天下渾我獨,天下醉我獨”是他的氣節,“路漫漫修遠忙,我上下尋”是他的大力氣。他優雅如菊,聖潔如蓮,他強大的精神力量頌揚後人,激勵無數中國兒女前進!

屈原的偉大不僅僅是他那令人難忘的詩篇,更是他那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不與姦夫賊子同流合污的崇高氣節。屈原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是不可或缺的,屈原在中國燦爛的文學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宗葉香飄端午,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由來。這是一個紀念中國詩人和愛國者屈原的節日。屈原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生活在一個戰爭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的大國在環顧四周的情況下,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仍然墨守成規,沒有改革的野心

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後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採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5

各位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同學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你們對這個節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並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端午節是防疫節。端午節前後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淨化空氣。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和雄黃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還是美食節,以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繁多的粽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着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着一種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做好準備。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6

各位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xx年6月14日,農曆五月初五,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這個不朽的靈魂。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育才賦民,使致富,堅持聯合反秦,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流亡期間,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京都、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鉅作《懷沙》後,投身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屈原死後,楚國人民非常悲傷,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一些漁民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要咬醫生的身體。有的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裏,希望能把龍水獸弄暈,免得傷了屈醫生。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糯米包裹米飯的主意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創立了“與天地同命,與日月同光”的楚辭風格;發明了香草美人“只有草木凋零,美人怕死”傳統。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窮無盡的才華,就像河流匯成大海,浩瀚無邊。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是他一生的作品。

屈原已經去世23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作為一個改革家,由於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屈原的政治理念和改革預期都是失敗的。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天下渾我獨,天下醉我獨”是他的氣節,“路漫漫修遠忙,我上下尋”是他的大力氣。他優雅如菊,聖潔如蓮,他強大的精神力量頌揚後人,激勵無數中國兒女前進!

屈原的偉大不僅僅是他那令人難忘的詩篇,更是他那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不與姦夫賊子同流合污的崇高氣節。屈原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是不可或缺的,屈原在中國燦爛的文學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曾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吃着姥姥送給我們的粽子,心裏愜意極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據説,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民,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卻遭到壞人的陷害,去除官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他鄉。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他的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江。

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非常難過,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等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20__年端午祭被韓國公佈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對我國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所以從20__年開始我國也開始把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讓大家過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也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就有端午節吃粽子、菜餃、糖糕、麻葉和雞蛋的習俗,還有大人會做香囊和五色彩線給孩子佩戴在身上,説是辟邪;家家户户的門上也會插一些艾草。

怎麼樣,我的家鄉就是這樣,你們的家鄉呢?

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敍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着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着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20__年,韓國將端午節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20__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消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們肩負着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着“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説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的端午節漸漸的臨近了。甚至在走過附近的街道的時候,我都已經感受到大家對端午的期待。粽子、龍舟、屈原像,各式各樣帶着端午節日氣氛的裝飾漸漸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走在路上,感受着端午的氛圍,聞着濃濃的粽香,我的心也不僅開始急躁起來。我多想早一點到端午,早點去享受美味的粽子啊!

但是話説會來,每當到了端午節,大家都會共同想起這位古人,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傳説,端午的各種習俗,都是來自於當時人們對於屈原的紀念。如今,傳承下來,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當我們過着端午,賽着龍舟的時候,能否感受到這傳承了千年的節日的魅力呢?一位詩人,卻能在他死後收到大家的敬仰,並能將這份傳統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敬仰這位人物,他又是做出了多麼巨大的貢獻啊!

中國千年來的歷史,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沉澱着無數的偉人事蹟,但屈原愛國的這份熱情,卻經歷千年也不衰減的傳承到了今天!我們作為xx中學的國中生,在這個端午佳節裏,不能僅僅只是享受美食和假期,也應該多多學習一下,屈原的愛國情懷。

此外,端午也是驅邪避災的節日,在我們的習俗中還有插艾喝雄黃酒的習俗,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遭受了這樣嚴重的危害,也希望在這次的端午中,我們能徹底的驅除災禍,在今後的生活中健康、快樂的度過。

各位同學們,端午將至,但我也明白,我們最為期待的,其實還是在端午節小長假。畢竟這可是放鬆我們平日中學習壓力的大好機會呢!但是,在此我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現在夏日炎炎,不少同學都想去河邊或池塘游泳沖涼,但這對於我們國中生來説是絕對不允許的!夏日儘管炎熱,但這也是溺水事件多發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水性好就能安全,危險往往就潛藏在我們的大意中!如果大家一定要游泳,那必須要去正規的游泳池,而且必須有大人的陪同!

同學們,假日難得,我們的生命更是隻有一次,請各位一定要開開心心的放假,平平安安的歸來,莫讓端午成為親人們悲傷的節日。

最後,祝願老師和同學們端午快樂,讓我們一起平安快樂的度過這個端午節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的演講題目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

眾所周知,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端午節又稱端午,“端”與“初”的含義相同,所以“端午”又稱為“初五”。端五中的"五"又和"午"相通,根據地支順序來推算,五月剛好是"午"月。因為午時又有為"陽辰"的説法,因此端五也叫做"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其他的名稱,例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有那麼多別稱,間接解釋了端午節習俗的起源,事情也是如此。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現在至少有四五種説法,例如紀念屈原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等等。

迄今為止,對端午節起源最有影響的説法是紀念屈原。在民俗文化領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為賽龍舟。相傳,古代楚國的人們因為不捨得賢惠大臣屈原投江而死,於是人們紛紛划船去救他。在他們追到洞庭湖的時候去不見了屈原的蹤影。後面,人們在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通過划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另一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筒粽"、"角黍",它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諸多花樣。每年5月初,中國家家户户都會泡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也是多種多樣。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到了韓國、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國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2

同學們,老師:

大家好!我是。馬上我們迎來的就是端午節,聽到這個節日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但我還是要為大家介紹介紹!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也是六月十二日,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午日節等。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吧!歸納起來,大概有幾點吧:

1、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詩人,他在這天汩羅江殉國。

2、迎接伍子胥,當時人們把伍子胥視為河神。

3、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她只有十四歲,每日每夜沿江痛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她父親的屍體。

4、迎濤神,伍子胥含冤死後,化為濤神,後來人們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節我們會吃粽子,都是用艾葉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樂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蜜棗粽等。我們還會在端午節這一天划龍舟,划龍舟是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龍舟不是一個人在劃,而是十幾個人一起劃,有一個人在前面擊鼓。龍舟的`樣子更是美輪美奐,非常精緻,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們都是精雕細琢。我們還會看到街上的婦女都帶着艾虎,人們認為艾虎可以驅邪,小孩子們還會戴着香囊,可以驅避毒蟲。

今天我的發言到這裏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3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户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划着船到江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到這天人們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並將它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裏,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4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民間有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日,是端陽,門內有艾,滿香。吃餃子,撒糖,賽龍舟,開心。”端午節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__多年的歷史。那麼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和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看到國破民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入河中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放入河中,數千條船燃起熊熊大火,吶喊鼓譟,以嚇跑惡龍,從而表達對屈原的敬意和懷念,後來演變成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情懷離不開端午節的人文內涵。端午節已經成為中國人傳達愛國主義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是健康的節日。端午節是春夏交替的時候。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增多,是傳染病高發季節。為了避免疾病,古人在端午前後插入艾葉,懸掛菖蒲,驅走蚊蠅蟲蟻,淨化空氣。端午時,大人要喝雄黃酒、菖蒲酒驅蛇驅蟲,小孩要佩戴含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以防疾病。這些習俗表達了古代人驅除瘟疫、避邪、祈求和平與安全的願望。這樣看來,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衞生防疫節”。

第三,端午節是一個體育節日,因為人們在這一天在水上賽龍舟。賽龍舟是一項極具氣勢和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節可以促進羣眾水上運動,強身健體,團結人民。現在龍舟比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端午節是一個美食節,因為我們想吃美味的粽子。在金代,粽子被正式指定為端午節食物。人們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粽子的顏色多種多樣。形狀有四角形、圓錐形、菱形,還有用竹筒米飯封烤而成的“筒餃子”。從餡料上看,北京大棗餃子有許多北方的小紅棗;在南方,有許多餡料,如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其中,浙江嘉興粽子是代表。可以用香葉和好吃的餃子來形容。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內涵豐富。因為地域不同,地方風俗略有不同。一些傳統習慣已經淡化了很多。今天,在國旗下發言,我們理解端午節文化,希望我們能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讓我們用愛和珍惜來度過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節日!今年的端午節你有什麼計劃嗎?

“五月五日,是端陽,門上滿艾,香滿。吃餃子,撒糖,賽龍舟,開心。”

謝謝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早上好!

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育才賦民,使致富,堅持聯合反秦,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流亡期間,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京都、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鉅作《懷沙》後,投身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屈原死後,楚國人民非常悲傷,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一些漁民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裏,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要咬醫生的身體。有的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裏,希望能把龍水獸弄暈,免得傷了屈醫生。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糯米包裹米飯的主意。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創立了“與天地同命,與日月同光”的楚辭風格;發明了香草美人“只有草木凋零,美人怕死”傳統。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窮無盡的才華,就像河流匯成大海,浩瀚無邊。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是他一生的作品。

屈原已經去世23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作為一個改革家,由於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屈原的政治理念和改革預期都是失敗的。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天下渾我獨,天下醉我獨”是他的氣節,“路漫漫修遠忙,我上下尋”是他的大力氣。他優雅如菊,聖潔如蓮,他強大的精神力量頌揚後人,激勵無數中國兒女前進!

屈原的偉大不僅僅是他那令人難忘的詩篇,更是他那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不與姦夫賊子同流合污的崇高氣節。屈原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是不可或缺的,屈原在中國燦爛的文學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6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夠站在這裏給大家分享端午節的故事。我們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卻也許少有人知道,五月初五端午節亦是我們這個有着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國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日,和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併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據説,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是由上古時代祭奠龍祖演變而來的節日。“端”有古漢語中“開頭”、“初始”的意思,“端午”也就是“初五”,古代的人們習慣把五月的頭幾天分別用端來稱呼,“端一”也就是五月七年級,“端五(午)”也就是我們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了。

端午節有許許多多的別稱,而我們端午節的習俗決定了我們常把端午節稱為“粽子節”和“龍舟節”。在我國許多與屈原關係密切的地方,端午節是要進行龍舟比賽的,所以這一天也被人們稱為“龍舟節”,而傳説中的用粽子去驅散咬食遺體的小魚這一習俗,讓我們都習慣了在端午這一天裏包粽子、吃粽子,每家每户都會把粽子當做我們的食物,一方面祭奠屈原,一方面預祝我們自己端午安康。

我的家鄉正是屈原投江的那個地方,這讓我比其他人對於端午節的重視是要多一些的。我們家鄉到了端午節,都會早早的去江邊等待,等待龍舟賽的開始,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會在站在江邊為划龍舟的隊伍搖旗吶喊。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都會回家去吃粽子。粽子是我們每家每户勤勞的“主廚”們提前幾天包好的,粽葉是我們這羣小孩去水邊摘來的,粽葉裏面包着的,有純糯米的鹼粽子,有紅豆的甜粽子,也有在中間藏有一小顆肉的鹹粽子,不管是哪一種,擺上餐桌的那一刻,我們都會挑上自己喜歡吃的那一種,進行端午節吃粽子的儀式。我家因為我很喜歡吃粽子,我的媽媽業會給我多包一些粽子,凍在冰箱裏,等到我又想吃粽子了,拿出來解凍,粽子也就成為端午節之外的一種零食或者主食了。

同學們,你們對端午節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如果有的話,也都上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我們需要重視我們這些傳統的節日,這些都是我們祖宗們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是我們活着的歷史和過去。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了!

關於端午節的發言稿 篇17

尊敬的各位、各位來賓、居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是一個令人激動和難忘的日子。在上級的指導下,在全區有關部門和駐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居民的熱情參與下,xx區端午節日俗文化大展示活動於今天正式啟動。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xx社區委、居委會及社區各羣眾組織,對各位、各新聞媒體、各位來賓以及居民朋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駐區各單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向全體居民致以節日的祝賀!

區委、區政府把xx區端午節民俗文化大展示活動的現場,安排在我們xx社區,是對我們的信任和鼓舞,也是對我們南山社區民俗文化的促進和支持。

近年來,我們社區的民俗文化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我們的好鄰居同樂會已經發展了18個分會,我們的包粽子比賽也已得到社會的認可,而且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我們對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也積極融合了民俗傳統的內容,挖掘民俗文化、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要內容,“友愛好鄰居,建設好家園”已經成為全社區居民的共識。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舉行包粽子、書畫、手抄報、國際象棋、祈福荷包、五色祈福線等項目的比賽和展示,同時我們還舉辦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展示民俗文化》的專題宣傳欄。希望參賽選手積極努力、沉着細心、賽出水平、賽出風格,預祝大家取得優異成績。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契機,積極唱響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健康向上、愛國愛區的美德之歌,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讓文明之花開遍南山社區,開遍整個四方大地!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y0qz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