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高中同學40週年聚會發言稿(精選3篇)

高中同學40週年聚會發言稿(精選3篇)

高中同學40週年聚會發言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老同學們:

高中同學40週年聚會發言稿(精選3篇)

星轉鬥移,日月似梭,我們――當年90屆的這羣血氣方鋼的追求各自夢想的小屁孩們,相別已二十載,在這闊別多年的日日夜夜裏,我們多想有朝一日能歡聚一堂,共同回憶那在母校度過的三年美好時光。今日,這個願望終於在我屆同學組委會和廣大同學的努力下實現了,我們怎不激動、怎不熱淚盈眶!

今日我們歡聚在朝夕相處的母校,與我們敬愛的老師歡聚在一起,可喜、可賀,我代表我們90屆28、29班全體同學向在坐的老師以及所有給我們任教的老師們致敬,並道一聲:“敬愛的老師,謝謝您們的培養,您們辛苦了。”並對我相別多年的同學説一聲:“歡迎你們的到來,讓我們共同回憶那失去的歲月吧!”

分別後的二十年,大家各奔東西,相信每個人所走的路不盡相同,或春風得意,或平平淡淡,或艱辛坎坷,更有甚者災難深重。但不管怎樣,有一點大家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已不再是豆蔻年華,而是人已快到奔四了哦,也許,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過去的一切原來是那麼美好,那麼值得懷念:同學們,還記得各位老師上課時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嗎?還記得我們的第一次相識相互打招呼的臉紅心跳了嗎?還記得我們在冬天學校缺水時我們半口鐘水又刷牙又洗臉時的艱苦嗎?還記得我們到紅水河邊遊玩時的歡樂時光嗎?還記得我們在教室裏的朗讀書聲嗎?還記得學校附近那片甘蔗地和金黃的飄香的稻浪嗎?

哦,一切的一切,都變的那麼遙遠了,但今天想起確似在眼前,那些在當時根本無足輕重的小事,如今説起竟然變的如此美好,竟然是這般的充滿情趣,這麼的讓我們難以忘懷。

二十年過去了,在人生的道路上,經過一番磨鍊,我們終於認識了生活,也最終認識了我們自己。社會的發展,又造就了我們這一羣棟樑,如今我們在社會這個大溶爐中的各行各業中充分發揮着聰明才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為社會主義宏偉大業添磚加瓦。看今朝,盡是風流人物。

二十年的真切思念,時常在每一個同學腦海中繚繞,今日相聚,大家沒有貴賤之分,我們彼此都是同學好友,我真切的希望在以後的交往中,大家能互相幫助、互相體諒,為我們的一生,也為我們的事業,為我們今生的相識和緣分,抹上一筆濃濃的色彩。

“天時人事日相摧,冬至陽生春又來”,我為大家祝福明天!相信所有老師和同學的明天更加燦爛……

大家一起來為我們的相聚乾杯!

高中同學40週年聚會發言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做好青年羣眾工作,離不開人才資源。共青團需要人才,需要“精英”,需要多方面的骨幹力量。從“漁陽裏”開始走過的100年,是共青團為黨的事業和國家民族奮鬥奉獻的歷史,也是青年英才輩出的歷史。在100年的光輝歷程中,共青團為黨的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青年幹部,湧現了俞秀鬆、張太雷、惲代英、雷鋒、張海迪、“一山兩湖”英雄集體等可歌可泣的傑出人物和先進模範,他們是我國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身上閃爍着中華民族偉大奮鬥精神的光彩,成為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青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這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團更加需要優秀的人才,需要“精英”來從事青年事業。

共青團需要“精英”,更需要“羣眾”。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羣團組織,廣大團員青年是主體,是主要依靠、是力量源泉。只有不斷保持和增強羣眾性,共青團才能發揮好黨領導和聯繫廣大青年的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履行好自身職責,完成為黨團結和凝聚青年的任務。失去羣眾性,共青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先進模範等青年精英羣體當然應成為共青團的骨幹力量,但這些精英應是同廣大青年密切聯繫的精英,是同廣大青年同呼吸共命運的精英,是在心中裝着青年的冷暖、能為青年利益奔走呼籲的精英,是能以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帶領青年為實現中國夢奮力拼搏的精英。

高中同學40週年聚會發言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學校一別,轉眼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們走向四面八方,或輝煌騰達、或坎坷、或得意、或平淡,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有朝一日,我們相聚一堂,述説人生際遇,傾訴離情別緒,傳達心底祝福,共謀來日誌趣。如今,這一天真的來到了,師生共座一堂,激情溢滿空間,笑容浮在臉上,天朗宇清,惠風和暢,金秋十月,微風送爽,這是成熟的時機,這是收穫的季節,此日此時為良辰,此物此景總關情。

我們來自南北西東,裝載着問候、惦念、祝福,就像當年,我們懷抱希望、憧憬、夢想,從我們的家鄉來到學校一樣,因為時代風雲的湧動,因為彼此的心有靈犀,牽來了一世的師生情,註定了我們永遠的緣分,老師的諄諄教誨如弱柳扶風,老師的道德風貌如春風拂面,“百年修的同船渡,萬年修的同窗情”,那時,我們只有十五、六歲,天真爛漫、單純幼稚,有無所不談的童年情趣,有課間飯後的竊竊私語,有共聚一堂的朗朗書聲,有師生共議的社會焦點,曾記否,我們彼此第一次在對方身上扎針的恐懼和戰慄,我們在一個大盆裏吃菜的聲響和場景,僅有的一台黑白電視,雖然白點飛舞,調不出個台,但我們久久不肯離開,自習課上,我們焦躁的等着有手錶的同學發佈下課的最新消息。老師們對我們總有那麼多的耐心,示教課上,我們因新奇弄壞了搖牀,老師的臉由紅變紫,我們嚇得不敢出聲,但老師只是輕輕歎息了一聲,重新教給我們如何使用,倒是我們自己感到無地自容,離開學校,珍藏着三年的師生情,我們書寫着自己的人生,每一次成功,每一個輝煌,每一點閃光,都折射着老師的教誨和希望,綿延着老師的追求和夢想。

歲月積澱,大浪淘沙,大多數人是行色匆匆的過客,少數人僅存一個輪廓,唯有師生情,不需要任何檢索,佔據着“總在最前”的位置,不因金錢的浸染而變色,不因物質的慾望而淡漠,我們互相之間的鼓勵、惦念、關懷,成為我們精神生活的一道風景,成為我們永遠的珍藏。

老師們、同學們,歲月見證着我們的友誼,時光在共勉中顯得如此匆匆,二十五年來,我們彼此牽掛,老師們,向你們道一聲珍重,感謝你們對我們的培育和引領,同學們,向你們道一聲平安是福,願你們永遠開心、滿足。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rwrd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