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科技大會發言稿

科技大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科技大會發言稿

下午好!謹此美好的盛夏,本着我院重視人才,科技興院的戰略方針,召開了第五次科技大會。

今天,我很榮幸能在這裏,代表受表彰的技術後備人員,向一直以來關心和鼓勵,給予我們科技工作者支持的各位領導致以深深的謝意!感謝領導在工作上、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我們的照顧和支持!

我叫唐海燕,來自巖土檢測公司,於XX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來到包鋼勘察測繪研究院。來院工作以來,一直受到院裏領導和同事的細心照顧關懷,讓我很快的融入了社會,紮根在勘察院,同事也感受到了勘察院家一般的温馨和和-諧。如今,又獲得了公司技術後備人選的殊榮,足見院領導對我們技術人員的重視和關懷。感謝院領導對我們工作的認可與肯定。在感激和喜悦之餘,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勘察院培養了我們,我們應該為勘察院作出自己的貢獻,為勘察院蓬勃的發展增添一份動力。在此,我代表院裏所有的技術人員向院領導如下保證:

首先,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踏實工作、大膽實踐、敢於創新。作為勘察工作者,對工作一定要踏實,不能馬虎,要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工作。同時對於一些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理念、新的技術要大膽嘗試,勇於創新。一個企業沒有創新將不淘自汰,一個技術人員工作中沒有創新將不打自倒。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有很強的試驗性和實踐性,既需要精細的觀察又需要大膽的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髮展的技術面前不被打-倒,不被淘汰。

再者,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以行代言、任勞任怨、率先垂範。由於工作的需要,許多技術人員常常工作在野外第一線,工作很辛苦。這時,我們要向我院老一輩的技術人員學習,他們過去在無論生活環境還是工作環境更加艱苦的條件下工作不抱怨。我們新一代技術人員一定要學習前輩的這種任勞任怨、以行代言的工作態度。在工作中,不驕不躁,保質保量的完成院裏交代給我們的每一項工作。讓勘察院“超越自我、堅忍不拔”的作風得到更好的體現。

最後,讓我們預祝本次科技大會圓滿舉行!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華康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利用大豆榨過油的餅粕,提取分離蛋白後用新的生物化學工程技術生產一種大豆蛋白纖維,把原來食用的東西轉換成穿着用的一種新材料。

這個項目的研究我搞了十年,化驗室試驗、小試、中試和轉化為工業化生產線,先後總共進行了800多次試驗,平均每3—4天試驗一次。我認為“反正”搞一項科學研究是非常非常辛苦的,特別是我這個項目,它涉及到了很多學科,是一個綜合工程研究,再加上我文化程度低,只有高中文化,很多學科的科學書籍都需要自學,自己感到非常累,XX年當中搞這個科研項目在工作中,夜裏白天的琢磨問題和自己親自實幹,累倒、病倒了數十次。自己給自己找的壓力非常大,為啥呢,因為XX年當中搞研究的投資費用就有3800多萬元,都是自己一個人投入的,搞不好了、轉化不成生產力、沒有效益就會傾家蕩產,自己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覺得同學、朋友、親戚問起來“你搞這麼長時間了,究竟搞的成功不成功?”或問“行不行”還有的問“時間可是不短了,你沒有那個能力,沒那個本領吧”,所以在這方面我也有很大的壓力。

不過我在這10多年中的辛苦研究和實踐成功,也得到了很多理論知識和試驗過程中的新技術,其創新點和難題及難題的解決為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性發明點:蛋白質和聚乙烯醇兩種物質通過接枝、共聚、共混,製成的大豆蛋白質複合纖維,它即不是聚乙烯醇纖維的物理性能,又不是羊絨、羊毛、蠶絲蛋白質纖維的性能,也不是兩種纖維統有的性能或兼有的性能,而是變成了一個新的物質,一個全新的物理性能特點。

(2)發現點:控制好聚乙烯醇和大豆蛋白質共混液的温度參數工藝,其大豆蛋白質中的生物酶蛋白質分子,催化活性能產生蛋白質與聚乙烯醇接枝共聚。

(3)研究出大豆球形蛋白質改性後適合於紡絲的技術。大豆球形蛋白質本身是球形圓顆粒狀,是不能紡絲的,必須把它改性,改變空間結構,變為線形體的蛋白質,而一般使蛋白質球形體變為線形體使用巰基乙酸或尿素等還原劑打開二硫鍵,使分子鏈展伸變為線形體,但在這種情況下,紡絲液中蛋白分子不穩定,解決此難題,使用特定單體丙烯腈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穩定蛋白質的二硫鍵,然後再使腈基變為氨基,從而在特定的凝固浴中順利脱水成絲。

(4)研究出使纖維成型時表面形成溝槽,截面為啞鈴形及規則多角形的技術,使所得纖維既有導濕性功能,又有較好的透氣性能,為此對整個紡絲工藝進行了綜合研究,選取了其中的重要工序。

從XX年以來,該項目獲得發明專利證書及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和中國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金獎,自己感到苦中的結果換了甜,覺得這些苦很值得,目前近幾年邊完善大豆纖維的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和物理性能指標的進一步提高,又研發出功能性大豆纖維,並申請21項發明專利,現已授權發明專利8項,其餘13項正在審查中。

大豆纖維屬我國原創技術,它屬農業領域糧食(大豆)精深加工技術,而且也是糧食(大豆)精深加工後的產品走向新的應用領域,拓展、拓寬了新的用途。給我國榨過油的豆粕增加了高附價值,這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三農”農村、農業、農民三個一號文件的重要精神的基本國策相符合。利用該項目科學技術,用糧食的付產品生產大豆纖維,可替代棉花,節約種棉耕地資源,我國每年棉花(皮棉)年產量為550萬噸,大豆纖維若僅代替棉花年總量的25%,就可達150萬噸。每畝地按產100公斤匹棉計算,150萬噸的大豆纖維可節約1500萬畝種棉耕地資源,用於種植其他農作物,有着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標籤: 發言稿 大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qvo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