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地震演講稿 >

抗震救災演講稿(精選18篇)

抗震救災演講稿(精選18篇)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

太陽升起時,這一天將載入史冊

抗震救災演講稿(精選18篇)

5月13日這天有雷雨,或許災區的人們會看不見太陽,但無論看見看不見,都請相信,這一天的太陽在升起。

我得告訴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救災的人們,你們正在做着什麼樣的工作。你們正從事着世界公認的最困難的事,你們的努力與堅持將決定一些人的生與死,你們將是所有人的希望所在。

這一刻,將會被後人所銘記,你們的兒孫會反覆在不同的場合追憶説:我的父輩參加過20__年汶川大地震救援——他們在説這樣的話時是充滿驕傲的,這將是你們一生中的榮光。

當太陽升起時,這一天將被載入史冊,而書寫歷史的就是我們這些人。我們今天的表現,決定今後人們談論起這場災難時,是以我們為榮還是替我們蒙羞。甚至,這決定了整個國家與民族是變得更高貴還是更讓人不滿。

這不是一場戰爭,但更勝似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的對手是鋼筋水泥,是時間,是死神,是無力與畏懼。而我們的唯一制勝之道是人人奉獻、不拋棄不放棄、效率與有力、秩序與自覺,只有我們努力讓自己更富有愛心、更具有行動力、更有榮譽感、更團結,才有可能贏得抗擊災難的勝利。

戰爭是與敵人較勁,抗災是與自己較勁。我們都很清楚,在這歷史性的一刻,榮耀來自於每一個人的人格、良知、公民品性的提升,請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吧,正在鑄造歷史的人們,不管你是官員還是平民,請你對得起頭上的天空,對得起咱們的後輩,請給他們一份驕傲的記憶。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

時間已經整整過去7天,抗震救災進入最緊急時刻。當此之時,搶救人民羣眾的生命仍然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我們仍然要繼續爭分奪秒地搜救被困羣眾。這是中央着眼於抗震救災全局、堅決打勝這場硬仗提出的明確要求。

人民生命高於一切。作為國家的主人,作為國家的公民,每個生命都擁有尊嚴,都必須格外

珍惜。這是中央實施千里大救援展示的生命宣言,是全體救援人員賴以頑強拼搏的堅定信念。

對於在大地震中的遇難同胞,我們設立全國哀悼日,國旗為罹難同胞而降,汽笛為罹難同胞而鳴,防空警報為罹難同胞而響,全國人民為罹難同胞而哀。這彰顯的是生命的尊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生命的尊重。而在每一片廢墟之上,救援人員仍在竭盡全力搜尋,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絕不放棄;只要有一點生還可能,就付出百倍努力。這是我們珍惜生命的最好體現,是對廢墟下仍然頑強堅持的每一個生命的莊嚴承諾。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儘管現在早已過了震後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但受困人員獲救的喜訊仍然不斷傳來,至今在一些廢墟下仍然發現有生命的氣息。埋壓在廢墟下的生命的堅持和抗爭,不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展現了頑強的生存意志,更體現了對和政府、對人民子弟兵的高度信任。“我就等你們來救我,我相信你們會來救我!”這是埋壓在廢墟下人們的期待和呼喚。

隨着時間的推移,受困人員搶救成活率會越來越低,這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為轉移。現在,最緊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揮人民子弟兵的突擊隊作用,在救援隊伍進入所有鄉鎮的基礎上,儘快進入所有村莊,排查每一處倒塌房屋,竭盡全力搜救被困羣眾。要充分發揮專業救援隊伍的優勢,實行科學救援,盡最大努力搶救被困羣眾的生命。只要還有一個生命,只要還有一息尚存,我們都要不惜一切代價,付出百倍努力。

對人民生命的珍惜,必將贏得人民的尊重,極大地凝聚起人民的力量,極大地凝聚起壓不倒、摧不垮的民族。這種,這種力量,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困難、風險和挑戰的強大動力。有中央的堅強,有全體軍民的頑強拼搏,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同舟共濟,我們就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堅決打勝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我們禮讚生命,我們期待奇蹟!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3

震在汶川,痛在我心

汶川一震,舉國同悲。

地震發生後,死亡人數從5000多人到7000多人,再到8000多人。據民政部門最新統計,截至今日7時,汶川地震已造成川、甘、陝、渝、滇等省市共9219人死亡(編者注:據人民網最新公佈的數字顯示,強震致12019人遇難)。死亡數字仍有可能繼續攀升。目前,汶川地震震中地區有6萬餘人仍杳無音訊,生死不明。

黑紙白字上的死亡人數每增加一個,這世上曾經鮮活的生命就會減少一個;時間每流逝一秒,一條生命得以存活的可能就會減少一分。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阻隔在此時,比任何時候更讓人備受煎熬。生命,是的,此時此刻,挽救災區羣眾的生命,高於一切、大過一切、急於一切。

災區的人們,我們也許並不確切的知道他們的名字和曾經的生活狀態,但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他們在某個時空上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有着生活的熱望與夢想。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讓許多生命尚未充分展開便直接面向死亡,讓許多也許普通至極的生活理想從此歸於死寂,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

物傷其類,何況生命如此成批成批的倒下,在廢墟中被掩埋,在黑夜和暴雨裏掙扎。災區同胞的痛苦與呻吟,需要被聽見,需要生者用盡一切力量去拯救正在受苦受難的災區同胞。

有許多人在災區奮力營救,或者正在奔赴救災一線的路上,而有更多人也許無法去往災區,衝向廢墟,用腳感知大地的創痛,用手扒開掩蓋在身體上的磚石塵土。但我們有心,災區同胞的生死下落、性命攸關,會觸動每個人心靈中最柔軟最敏感的部分。心靈,可以超越一切時空阻隔,宛如在場,感同身受。

我們的眼裏充滿淚水,我們的心靈充盈悲痛,讓我們攜起手,讓温度相互傳遞,以最大的悲憫為災區同胞祈福。我們並不只有心靈,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我們可以伸出手臂,獻出紅色的血液;我們可以解開包囊,捐出災區急需的物資。忙碌者請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情,行走者請暫時停下趕路的腳步,為災區同胞默悼、致哀。我們還可以點燃蠟燭,奉上鮮花,去照亮層層廢墟下、闔上雙眼的另一個國度的夜。

災區不是一座孤島,災區同胞不是自然宿命的犧牲者,讓我們做一切能力所及的事情去護佑和温暖,讓我們以最大的悲憫為災區同胞祈福。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4

汶川震顫了,四川震顫了,大地震顫了!

在這生死時刻,温來了。垮塌的廢墟上,留下了匆匆的腳步;被掩埋在斷壁殘垣中的傷者,聽到了關切的話語

在這生死時刻,搶險部隊來了。直升飛機被暴風雨打回來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師被切斷去路,便在暴風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軍運輸機、民航客機將數千噸抗災物資空投到災區。

在這生死時刻,東北的醫療隊來了,北京的醫療隊來了,海軍的醫療隊來了,武警的醫療隊來了。救援隊從四面八方來了!

在這生死時刻,各省市捐款雪花般飛來。上海1200萬,山西1000萬,遼寧1000萬,江蘇1000萬,浙江1000萬……

在這生死時刻,許多企業紛紛解囊。富士康 6000萬 ,中國銀行2300萬,建設銀行20xx萬,益萬海嘉裏 20xx ,中國人壽1600萬……

在這生死時刻,成都市,獻血的羣眾排成了長龍;清華校園,獻血的數千名師生排成了長龍;大洋彼岸,捐款的華人華僑排成了長龍……

你的心靈震顫了,我的心靈震顫了,炎黃子孫的心靈震顫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國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家裏靜享天倫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數以萬計流離失所的兄弟?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飯店飽食美味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飢腸轆轆的受難姐妹?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挑選名牌服裝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些衣不蔽體的父老鄉親?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我們大家的手,撈起衣袖,為災區的兄弟姐妹獻幾滴鮮紅的血液吧!

打開你的衣櫃,打開我的衣櫃,打開我們大家的衣櫃,選幾件過時了的乾淨衣服,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片温暖吧!

省下一包煙,省下一盒糖,省下一桶面,省下一杯奶,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份愛心吧!

我們堅信,“眾人划槳開大船”。有了你的參與,有了我的參與,有了我們大家的參與,破敗的家園一定會變成美好的花園!

我們堅信,“人心齊,泰山移。”有了你的付出,有了我的付出,有了我們大家的付出,那無數張愁苦的臉上定會綻放出甜美的笑靨。

我們堅信,“眾人拾柴火煙高。”有了你的愛,有了我的愛,有了我們大家的愛,災難的五月一定會變成愛的春天!

謝謝大家。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5

天府沉陸,家園塗炭,斯民何辜!北緯31度,東經103.4度處。汶川。連日來,岷江嗚咽,悲傷蔓延。

這已是無須渲染的災情:至5月15日20時15分,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遇難,xx省受傷人數達102100餘人,被埋12250餘人。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估計,遇難人數將在5萬人以上。這已是絕地馳援的拯救:至15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挺進58個重災鄉鎮,已有來自中國台灣地區、香港地區及日本的3支專業救援隊伍到達汶川,xx縣到汶川的“生命線”已經打通,目前已經從廢墟中救出13350餘人。這已是刻不容緩的情勢:至15日15時,地震災後救援的“黃金72小時”已過。據地震專家稱,震後第一天生命存活率90%,第二天50%—60%,第三天僅剩下20%—30%,此後存活即為奇蹟。

願天佑災區,願天佑斯民。願奇蹟出現,願生民不死。願無力者有力,願悲觀者前行。願亡靈能夠安魂,願傷者得到救治,願那些驚恐萬狀的心靈得到撫慰,願那些被掩埋以及失蹤的人們仍擁有向生之門。當災難不由分説,死難仍在發生,悲愴仍在延續,那麼援軍及時的馳救,生命絕境中的堅守,才可能創造奇蹟。淚盡之後血續,前僕之處後繼。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擊。每一分鐘都是一個世紀,每一條生命都是全人類。開闢通路,徒步也要提前抵達;尋聲救苦,徒手也要盡力救援。要比“提前一秒”更提前抵達,要比“百倍努力”更加倍救援。

雖然不能替死者死,不能替傷者傷,雖然未能往災難的現場出把力,未能在受傷者身邊搭把手,但念茲在茲的憂切,骨肉不棄的捐助,卻使我們感知與災區人民在一起的力量。

數日以來,全國各地乃至國際社會的組織或個人,向災區獻血以及捐款、捐物的浪潮洶湧。每一分錢幣都帶着體温,每一管血液都流淌愛心,每一件衣物都表達休慼與共。在長沙,由本報發起的“黃絲帶”祈福活動啟動後,“滿城盡飄黃絲帶”,這尋找離散親人的絲帶,飄揚同胞手足之情,也招展着回家的方向。災難當頭,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手掬一捧燭光、一瓣心香,為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為仍在等待營救的同胞祈福,並表達生命頑強之信念。

只有行動着,才是信心的表達。“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説,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的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必有人説,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一個流淚的民族必然充滿悲憫與堅強,但一個迅速開始行動的民族則永不沉淪。因此我們呼喚這樣一種行動着的信心,呼喚更多的人或組織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加入到賑災中來。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救災部門以及慈善機構及時提供賑災指南,向社會公佈需要什麼,應該怎麼做。我們也呼籲,在災區交通不暢、物資運輸不便的情形下,請同胞們更多地以捐款的方式表達愛心,也請留心相關部門的捐助提醒,使愛心的表達更有效率。

“黃絲帶”祈福活動中,本報記者拍攝的一張纏着黃絲帶、雙手合十的小女孩圖片,打動着無數的人。尤為令人肅然的是,昨日前來本報捐獻款物的許多人,都以這種“雙手合十”的姿勢表明來意。就從今天起,我們每個人,都是祈福的人。我們祈願在經過72小時之後,生命依然擁有跡象,擁抱依然擁有温暖,淚水依然擁有方向。我們祈願那些等待救援的人們,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堅信,一定要得救。

“5·12”,汶川,德陽,xx縣,綿陽……那哀鴻遍野之地,滿目瘡痍之所,風暴的眼,共同的心。在今天,讓我們捧一瓣心香,與災區的人們一起,為逝者守靈,為生者祈福。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伸出援助的手,幫助災區同胞度過苦難、走出陰影、共創明天。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6

此刻,希望再堅持找一找,聽一聽

30000多位死者,150個小時。生命在空間的巨大坍塌和時間的快速流逝面前,的確十分脆弱。截至20__年5月19日零時,我們看到的數字還在不斷地跳動,每一次跳動,可能就是一個新的悲劇。5月19日,雲南消防總隊赴漢旺救災隊伍在漢旺鎮一家屬樓救援時,從16棟一單元倒塌的廢墟中成功解救出一名50多歲的女

性倖存者。

此刻,無論對於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還是在廢墟上透支了全部體力的救援者來説,時間已經變成了最大的敵人。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倖存者通過降低呼吸頻率保存體力,還是間歇性呼救,轉移注意力,抑或喝尿等極端手段,仍然有不少人在被救出來的時候,有着極為明顯的生命體徵,甚至還能夠開口説話。這説明即便在地震一百多個小時後,倖存者還有可能保住自己的生命,等待救援。

這是奇蹟,但更是生命的意義。

從世界地震史上看,唐山大地震15天后,我們還找到了倖存者;巴基斯坦20__年7.6級地震後27天,還發現1名倖存者。人們常常將其形容為奇蹟。但是生命之所以有奇蹟,就是因為人人都有求生的意志,而外界的不斷挖掘和救援,實際上是對這種意志的呵護和支持。挺過123個小時後仍然神志清醒的倖存者周志,回憶説他也是沒吃什麼東西,就是想着一定會有人來救他。

同時,更應該強調的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救助的難度的確越來越大。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的手段和辦法已經窮盡。著名記者錢剛曾經採訪過唐山大地震,他昨日在《南方都市報》發文回憶説,搜索區域亟須寧靜。“當年在唐山,一些生命跡象,是在夜深人靜時分被‘潛聽隊’發現的……必須給專業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之從容、輕柔、全身心投入。”

把搜救的重點放在“潛聽”上,其實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冷靜下來,給搜索和救援創造一個最佳環境,選擇一種最佳手段。錢剛的回憶提示我們,現在的搜救重點,應當從大規模的面狀搜索,變為每一個點的重點觀察,從技術和生理上不放過每一個生存細節。畢竟在被壓埋百餘小時後,倖存者呼救的能力已經下降了很多,而救援隊的工作能力也必然有所透支。

生命的意義在於堅持。此刻,我們希望所有人能再堅持找一找,聽一聽。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7

4月14日,一個極普通的日子,卻發生了極可怕的事情——玉樹地震了。7.1級強震,讓昔日的繁華變成了今日的廢墟;讓白髮蒼蒼的老母肝腸寸斷;讓年輕的父母悲痛欲絕;讓年幼無知的孩子淚流滿面......

地震,這個破壞之王,在唐山大地震中,我們領教過它的厲害了,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嘗試了它的險惡,而如今,它又肆無忌憚地橫掃玉樹。玉樹,不怕、不哭。災難無情人有情,我們會支持你,祖國人民會支持你,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親愛的玉樹人民,你們臉上滾滾的淚水,牽動着人民的心,災區的朋友別怕,還有我們永遠的幫忙!我們會一直關心你們,直到你們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當風雪阻斷歸路, 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 我們亮出利劍! 當聖火遭遇屈辱, 我們挺身護衞! 當病毒吞噬生命, 我們用愛彌補! 當震撼撕裂大地, 我們守望相助!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華兒女的脊樑! 加油,同胞! 加油,玉樹! 讓我們彼此鼓勵,彼此温暖!彼此增加心中的力量!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獻給堅強的: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

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

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

當列車衝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

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闢路!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人的脊樑!

加油,玉樹! 加油,!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8

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揪心的疼痛!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縣發生地震,那一刻,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餘萬間。

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

中華民族,再一次在天災中承受苦難。我們為不幸遇難的哀悼!我們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傷者和所有的人祈禱!

除了悲痛,除了祝福,我們更應該關心傷者和活者的人:失散的孩子,你找到母親了嗎?孤苦的老人,您還在含淚凝視倒塌的家園嗎?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萬別放棄希望,有愛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是的,在這一刻,除了哀傷,我們更應積極奉獻出愛心。每當災難降臨,總有許多有責任感的企業,踴躍捐款捐物,他們的愛心融化了苦難,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温暖和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那種超越金錢與利益的温情。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們珍惜,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啊!

凡是多災的地區,往往是貧困地區。他們因多災而貧困,而承受各種苦難,他們又因貧窮更恐懼災難。當我們的同胞在悲痛和無助中呻吟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只有愛心,才能打破那種惡性的循環。

愛心是照亮世界、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籲所有的企業,積極奉獻愛心,用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塑造企業的嶄新形象。同時,呼籲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讓我們用愛心,為災區撐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

願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永享太平!我們彼此取暖!我們亮出利劍!我們義無反顧!我們用愛彌補!我們竭誠互助!我們開山闢路!人的脊樑!

!獻給堅強的:當風雪阻斷歸路,我當主權面對挑戰,我當聖火遭遇屈辱,我當病毒吞噬生命,我當列車衝出軌道,我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勇敢面對磨難,挺起加油,同胞!加油,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9

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年5月12日14時28分;歷史將不會忘記這個地方:,四川,汶川。在那一瞬間,汶川大地震爆發,這相當於400顆原子彈的威力,傾刻間,山崩地裂,屍橫遍野,連大地亦在哭泣。然而,在這片被災難的陰雲所籠罩的土地上,卻總有那麼一組組愛的交響詩在迴盪,像雨後的彩虹,高高懸掛,帶來新的感動和希望。你可還記得那樣一個畫面?“你們讓我再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一位剛從廢墟里救出一個孩子的戰士,跪下大哭,身體掙扎着向前面的廢墟爬去。拖住他的人們也哭了,但他們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餘震的到來……那幾個孩子還是被救出來了,但是生還者只有一個。

當那名戰士抱着倖存的那名小女孩奔跑着,奔跑着,天地皆為之動容。你可還記得這樣一位老師?在地震到來時那一刻,她拼命地喊:“大家快逃!快!”她是可以先跑出去的,但她沒有,而是拉起了幾個仍不知所措的學生,當厚重的天花板砸下來的時候,她將學生緊緊護在胸前,此刻,她那微微隆起的背,就是一道逃生門。她的青春定格在這一天。同事們回憶起她,總是唏噓不已,那麼好的一個女孩兒,愛哭,愛鬧,愛學生。她的路本來還很長,還有多少人世間的歡樂沒來得及享受,可是她就這樣走了,帶着對學生無限的愛,去了天堂。

當回憶起她時,她的學生在央視的演播廳時裏潸然淚下。她的名字叫向倩。有一句詩是這樣寫的:“為什麼我的眼中含着淚水,只因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在我們手拉手的那一刻起,沒有人會無助地哭泣。因此,來吧,同學們!讓我們手牽着手,用愛心和行動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力量!這是一個堅不可摧的。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0

20xx年5月12日,災難降臨,有多少人瞬間無家可歸,有多少人瞬間與親人陰陽兩隔,這短短的幾秒鐘,又充斥着多少的血和淚.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足不出户就可以時刻了解到災區的情況。可是,那一幅幅的圖片,一幀幀的影像是那樣的撕扯着我們的心。

教學樓垮塌了,好多無辜的學生就那樣失去了鮮活的生命。看到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都江堰學校操場排放着學生遺體,由於地震時學生正在上課,四層樓的24個班級的學生大多被埋在廢墟下面。他們只是我們的同齡人,只是才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處於十四、五歲的花季雨季,可是無情的地震硬是活生生的奪走了這些年幼的生命。冰冷的土地、單薄的一層塑料紙就是這個世界唯一留給他們的。看着這些圖片,不禁讓人心痛不已,淚眼模糊中彷彿依稀看到他們上課時那雙渴望的雙眼,看到他們在地震發生時那雙驚慌失措的雙眼,也彷彿聽得到他們上課時那朗朗的讀書聲,還有地震發生時那撕心裂肺的呼救聲。

地震無情人有情,災難發生後我們所有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關心以及幫助着這些受災的人民。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温總理也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總理的腳步,竟有些許蹣跚,看到他的兩鬢斑白,突然想起,這是一個已逾花甲的老人,再過四年,年事古稀。但這個老人有點特別,他似乎愛上孤獨,多少個萬籟俱寂的夜晚,他孜孜的在趕路的途中指點規劃;多少個滿目創痍的場合,他奮力的鼓舞在人潮之顛。也許老人要去印證一句先賢古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恰恰是民族的魂魄啊!老人在神州大地樹立起精誠楷模,我們又怎能不去尊敬.他説過,“千方百計進去,時間越早越好,早一秒鐘就可能救活一個人。”——多麼震撼人心的一句話!

還有我們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每次有危難時他們總是會衝鋒到第一線去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這樣一個消息:最寶貴的15軍要出動了,進行傘降空投,在暴雨中傘降,非常危險,士兵都在寫遺書。寫完遺書然後去支援災區,這是怎樣一個概念,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的年華正茂,卻有着如此崇高的精神,此刻,除了肅然起敬、默默祈禱我們已無法表示內心的那一種震撼。

地震你震動了大半個中國

我的同胞因你而去因你而傷

我的兄弟姐妹臉上寫滿了悲傷

我被你刺痛被你神傷

我被囚禁於你幻化的地獄牢房

生死別離你的一念之間

你要了我給你!

愛恨情愁我的情感世界

你要不去我也不會給予!

我厭倦了壓迫我厭倦了憂傷

我擦乾淚水咬牙説:都活下去吧!我平靜心情

堅定的説:讓我們的愛互相温暖吧!

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你在哪裏,你從來不是一個人,親愛的同胞們,不要害怕,我們一直在身邊,災難無情,人有情,此時此刻,我們都是四川人,災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手牽手心連心,大家一起度過難關。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刻,我們心繫災區人民;這一刻,愛心爆發,我們的力量無限大。讓我們共同祈禱,希望災區人民早日渡過難關,重建美好的家園!!

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正所謂“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一定會共度難關,迎來更美好的明天。相信政府,相信中國人的力量。

中國加油!四川加油!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1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是中央電視台記者張泉靈。

5月12號,在珠峯呆了一個月之後我回到了拉薩,還沉浸在奧運火炬珠峯傳遞報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發生了。北京、中國台灣、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應是:唐山大地震影響到了14個省,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災難,而前方災情不明!情況不明的時候是最需要記者的時候!我得去現場!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後的第一原則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滿兩歲的兒子。但是這時候到一線去,不是我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職業的天性。經批准,5月13號,我擠上了震後拉薩飛往成都的第一班飛機。

幫助外面的人搞清災區的情況是這個時候記者的第一責任。太多太多災區的情況,搶險救災的人要知道,受災的羣眾要知道,黨中央要知道。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從未有過的沉重。到達四川的當天下午,我們報道組立即動身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北川。

交通斷了,通訊斷了,餘震不斷。儘管做了心理準備,災難還是擊碎了我的想象。要快,要讓外面儘快瞭解災區的情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雨中發回了我在災區的第一條報道。

路,是生命線,也是搶險救災的關鍵。奔向震中的途中我不停地問自己:災區的路到底怎麼了?通向震中汶川的路為什麼還不能打通?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把鏡頭對準這條路,去引導人們的視線。

5月14號,我沿着汶川方向,奔向213國道,踏進了打通道路的現場。觀眾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幾乎半座山塌下來,路不見了。而這條路原本只有7、8米寬,一邊在塌方,一邊是臨着岷江的懸崖。工作人員上得去,但是展不開。這條報道,也許不那麼驚心動魄,但是它把大家的疑問解開了,責難不見了,人們焦急的心情也冷靜下來,開始積極地幫着出主意,怎樣才能使修路的進展快一些。

在災區的人民處在驚恐與悲傷中的時候,特別需要鼓起勇氣,在廢墟上沒有比活着把人救出來更讓人振奮的了。5月14號,都江堰的幸福小區發現了倖存者,救援者開始與死神搏鬥。我想雖然壓在廢墟下的人我們連姓名都不知道,但電視機前有無數的人關心着她注視着她。我想讓他們看到:堅持,奮鬥,我們就一定能獲得重生!我向現場的領導建議直播救援過程。那天晚上,我知道很多人都守在電視機前,他們的心通過我們的直播與災區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那一片廢墟有三層樓高,裏面充滿了空洞和尖利的鋼筋,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整個直播過程中,我被指定站在一個巴掌大的位置,只能説不能動。四川台的攝像張業偉在黑暗中拍攝一刻也不能停止,他要緊盯着尋像器裏的畫面,餘光還要觀察周圍的情況,根本顧不上腳底下。在起吊一塊水泥板時,我們腳下的斷樑被拉動了,原本安全的地方變得很危險。但消防官兵繼續救人,我們也繼續報道,沒有人離開。戰士們緊張有序又小心翼翼,我們的鏡頭儘量地靠近跟隨。幾個小時後,受困者終於被抬出來了,她活着!現場一片歡呼聲,我的耳機裏也傳來北京演播室裏的歡呼聲。我知道,電視機前守候的人們也會歡呼。我在現場用最大的力氣喊着:“這歡呼是對生命的禮讚!”外面的人不拋棄,裏面的人不放棄!救人的是英雄,被救的同樣是英雄!這,就是我們一線記者要傳遞的精神——以人為本。

5月15號,我們跟着部隊徒步奔向震中,因為兩件事情要讓觀眾搞明白:第一,震中的鄉親們情況到底怎麼樣?他們最需要什麼?第二,進去救援的戰士們要面臨什麼樣的困難?怎麼解決這些困難?

行進的路,有時候我覺得比在珠峯還難。那不是一條安靜地等你踏上去的路,不斷的餘震、鬆軟的塌方層、滾落的石塊,危險無處不在。一個滾石區,我們剛通過不久就再次塌方,半個山體撲下來,覆蓋了我們經過的道路。我們沒停下腳步,邊走邊拍。

經過不停頓的9個小時,我們緊隨部隊到達漩口鎮,那已經是5月16號的凌晨一點。緊張、飢餓、勞累,我真的想躺下什麼也不做,但一想那麼多人等着裏面的消息,我們立即投入採訪工作。天矇矇亮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幾根從廢墟里撿來的木頭蒙上一塊塑料布就是帳篷了,外面整整齊齊放着三塊牌子:漩口鎮黨委、漩口鎮人大、漩口鎮政府。旁邊,戰士們已經展開了救援,當地的鄉親們給部隊送來了他們僅有的蔬菜。那場景,在我的頭腦中定格了,那畫面讓我震撼:災難降臨了,但我們有黨在、有政府在、有人民軍隊在,老百姓就有信心在!於是,我們用了一個長長的鏡頭。我要用這個畫面把這樣的信心傳遞給全世界。

5月17號,我們進入汶川亟待救援的“孤島”耿達鄉。面對滿目瘡痍,無論誰到現場都會有一種揪心的痛。可當問到受災羣眾缺什麼,需要什麼幫助的時候,有一位受災的羣眾對我説:“給我們送點玉米種子來吧,趕着現在種下去,秋天我們就有吃的了。”那不是一句當時就會讓人熱淚盈眶的話,卻讓我心裏反覆回味。這就是我們最質樸的鄉親,遭受了那麼大的災害,失去了那麼多親人,但他們想要的卻是種子!種子不就是希望嗎?這就是我們那麼多人奔赴災區的原因啊!我就是要把這希望的聲音傳遞出去,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民的偉大與堅強!

觀眾打電話給我,説:你真棒,在鏡頭裏總是那麼冷靜。其實我也哭過,面對那樣的災情,面對受災的鄉親,面對滿目的英雄,淚水有時是控制不了的。5月20號我到都江堰去拍攝尋找處理遺體的情況,雖然救援人員很早就知道遺體在哪裏,但是為了死者的尊嚴,戰士們都是用手扒手挖。當聽説遇難者是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母親在災難來臨時跪着用身體保護孩子,我完全失控了,轉身躲進一個帳篷裏放縱淚水噴湧而出,我要把我心裏的痛哭出去,我要把所有的積鬱都哭出去,擦乾了眼淚,我才走出帳篷。在鏡頭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堅強和理性。不哭,在心裏,我始終這樣提醒自己,災區不需要眼淚,災區需要我們的堅強去支撐,需要我們的關愛去撫慰,需要我們去盡記者的天職。

在災區可能有數千名記者,中央電視台先後有數百名記者前往一線,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

和我一起強行軍9小時的攝像張春喜已經51歲了。為了多帶設備,他必須少帶水和食物。戰士走,他邊走邊拍,戰士停下休息他還在拍。進入震中因為胸悶他一直不敢躺下,他有心臟病,還是平足!

我的同事冀惠彥大校,55歲了,從戰場到各種搶險救災都衝在前面。他在災區是靠着臨時從辦公桌上抓來的一把降壓藥支撐着。在從水上衝擊映秀時,滾石的湧浪打翻了衝鋒舟,落水後他始終沒有放掉手裏的攝像機,死裏逃生,一上岸就去發消息,為的是讓觀眾和受災羣眾看到:又一條生命線打通了!

我的4個進行航拍的同事曾經被困在海拔20__多米的山上兩天多的時間,靠吃野果堅持着。天氣多變,地形複雜,山谷裏各種切變風對他們簡單的飛行器形成了巨大的威脅,他們是冒着生命危險為搶險救災進行航空拍攝!

一份幫助,乘以13億就能幫災區度過難關!一份關愛,乘以13億就會變成愛的海洋!一份信心,乘以13億就是中國人的脊樑!

而在災區奮戰的記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筆、手中的話筒、手中的鏡頭去做好這個乘法!

大災難中,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古老而又新生的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大災難中,我們用最人性的方式,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堅韌與大愛!

這就是最真實的中國,我的祖國!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2

每一次災難,都讓我們揪心的疼痛!

20__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縣發生地震,那一刻,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餘萬間。

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中華民族,再一次在天災中承受苦難。我們為不幸遇難的人哀悼!我們為困境中的老人、孩子、傷者和所有的人祈禱!除了悲痛,除了祝福,我們更應該關心傷者和活者的人:失散的孩子,你找到母親了嗎?孤苦的老人,您還在含淚凝視倒塌的家園嗎?身陷困境中的人啊,千萬別放棄希望,有愛心的人正在伸出援手!是的,在這一刻,除了哀傷,我們更應積極奉獻出愛心。

每當災難降臨,總有許多有責任感的企業,踴躍捐款捐物,他們的愛心融化了苦難,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温暖和希望,我們永遠記得那種超越金錢與利益的温情。同胞的生命,更值得我們珍惜,他們是我們的親人啊!凡是多災的地區,往往是貧困地區。他們因多災而貧困,而承受各種苦難,他們又因貧窮更恐懼災難。當我們的同胞在悲痛和無助中呻吟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只有愛心,才能打破那種惡性的循環。愛心是照亮世界、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籲所有的企業,積極奉獻愛心,用對社會責任感的擔當,塑造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同時,呼籲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

讓我們用愛心,為災區撐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願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永享太平!獻給堅強的中國: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當主權面對挑戰,我們亮出利劍!當聖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當列車衝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闢路!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樑!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

4月14日7時49分,我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度,東經96.7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截止4月17日17時,14日發生的玉樹7.1級地震已經造成1484人遇難,失蹤312人,受傷1人,重傷1394人。1.5萬户民房倒塌,有10萬户災民需要轉移安置。這場地震給災區的羣眾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和痛苦,災害突如其來,震撼着每個人的心靈,人民在經歷了今年的西南旱災之後,面臨又一場嚴峻的考驗!中華民族素有扶危濟困、行善積德的傳統美德。玉樹災區人民的痛苦和麪臨的巨大困難,深深牽動着我們的心。看着受災現場的殘垣斷壁,看着被埋生命在廢墟中掙扎,看着數10萬災區人民缺衣少藥,我們心中都湧起無限悲情。

天災無情人有情。為做好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工作,學校已經組織我們捐款捐物。在此,我也希伸出援助之手,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踴躍捐款捐物,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幫助災區羣眾渡過難關,早日贏得抗震救災的勝利!

一衣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總關情。

“伸出雙手,奉獻愛心”,以捐款方式為災區困難羣眾關懷和援助,為災區重建貢獻我們的力量。您所捐助的每一分錢都飽含着無價的愛心,都將化成一縷縷陽光,匯成一條愛的河流,給災難中的人們以無限的力量!

我們的心連在一起,就是一座愛的堤壩;我們的手牽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長城。因為您的援助,受災羣眾將感受更多温暖,失屋者將得到更安全的庇護,災區學生將得以重返校園,災區重建將得到更多保障……

那一顆顆期待幫助的心會永遠記住你們!災區的羣眾會永遠記住你們!歷史會永遠記住你們!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4

清風徐來,紅日東昇,我們又迎來一個嶄新而美麗的早晨,當國旗又在微風中冉冉升起,當國歌在校園迴盪,同學們,你有沒有感受到這是多麼幸福安寧的生活?你有沒有為此對這份幸福安寧充滿感恩?這些日子,我們是如此強烈地感受到了這分幸福安寧;這些日子,我們更多地想到了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的同胞,他們遭遇了毀滅性的災難,經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傷;我們也更多地明白雖然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但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愛才是人類得以永恆的力量,只有愛才是人類共同抗衡自然災難的偉大力量!災害無情人有情!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四川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以至全世界人民的情!全國各地正積極行動,關心災區羣眾,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捐物,以實際行動參與災害緊急救助和災後的重建工作。

我們學校在上週組織了3——6年級地同學參加省少年兒童書信大賽,同學們用筆表達了對災區人們的關心,對災區小夥伴的祝願,1-2年級地同學也在老師地組織下寫下了一句句對災區小朋友真情的話語。看着一句句稚嫩卻滿含真情的話語,我被你們深深的感動了,讓我們來聽聽其中的一些語句:

希望你們能吃飽,睡的,有衣服穿,有一所好學校。能有一點點錢去買食物和水,能有一個美好的家園。我在電視上,報紙上看過你們,我就會流淚。我知道你們的家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我看到很多人被埋在廢墟里,我感到心裏非常慌張,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還活着。我看到一張張悲慘的圖片,我就會為你們擔心,希望這少少的一百元對你們有一點用。”

我看到了很多學校被震倒了,很多正在教室上課的小朋友和老師都被壓在了廢墟下面。他們有的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有的非常幸運地被解放軍叔叔救起了,還有的小朋友沒有了父母親人,也沒有了美麗的家園。我的心裏很難過,忍不住掉下眼淚,我不知道自己能為災區的小朋友做些什麼事?但現在,我最想對他們説:“小夥伴們,別害怕!有我們在你的身邊呢!我就是你們的親人,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堅強一點,讓我們手拉手一起面對難關,克服困難!”

地震災區的小朋友們,你們過得好嗎?我想對你們説:“希望你們過得好一些,我還希望你們能到我們這裏。我想讓你們和我們一起在一個學校讀書、一個學校學習、一個學校成長……”

地震給你們帶來了莫大的危害,希望你們能夠快點走出危險,不要退縮,我們會祝福你們,一起走出這災難!!祝你們平安無事。災區的小朋友,我真心的祝福你們。願你們可以很快好起來,祝你們天天開心

這是一顆顆滾燙的童心,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話語,在災難面前,災區的孩子們快速的成長,他們的言行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同樣,災難也讓你們這些沒有經歷災難的孩子懂事了,你們也感動着生活在你們身邊的成年人。

孩子們,這個星期天是屬於你們的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這一天是你們最快樂的日子。在此,我預先向同學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同時,向辛勤培育你們成長的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而這個“六·一”對災區的孩子們卻格外不同,他們經歷了人生的大難,也經歷了人生的大愛,他們堅強而勇敢,倖存孩子們的微笑就是明天的希望。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對倖存的孩子們道一聲:預祝你們“六一”快樂,對那些遇難的孩子説一聲:“一路走好!天堂沒有地震,你們要過一個快樂的‘六·一’。”

災難能夠使人成熟。我們相信經過這次災難,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會更加成熟,我們的孩子也會比原來更懂事,因為在他們的心裏種下了愛的種子,埋下了團結的根基。在災難中體現出的人性光輝照耀下,孩子們正在茁壯成長。災難帶給我們傷痛,但我們也從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們祖國更美好的未來!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5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來自大熊貓的故鄉――四川雅安。在這場空前的地震災難中,秀雅寧安的雅安也未能倖免。

5月12日下午,我上班正走進醫院的院子裏,就碰上了那場地動山搖的地震。出於職業的本能,我和我的同事們不顧一切地向住院大樓衝去。剛到大樓門口,跑在前邊的嚴莉突然被一塊掉落的水泥板打倒在地。當我們搬開水泥板時,她已經氣息奄奄。看到我們,她只用微弱的聲音説了一句:“不要管我,快上樓轉移病人!”就慢慢閉上了眼睛。

我們用力搖她,拼命喊她的名字,卻分明感到她36歲的生命正從我們手裏漸漸消失。如果是平時,對於一個剛剛停止呼吸的病人,醫護人員的通常做法,是採取心肺復甦的手段,盡力挽救她的生命。然而此刻,我們只有幾名當班醫生和20多名護士,醫院裏卻有兩百多名病人需要轉移。為了救出更多的生命,只能放下我們的同事!作出決定的瞬間,淚水模糊了我們的雙眼。那種痛啊,真的是撕心裂肺!

沒有時間猶豫,沒有時間悲傷,我們立即衝上樓去。

副院長任錦翔跑到三樓時,一名中年男子正抱着嚇得號啕大哭的孩子,不知所措。“快跑,地震了!”任院長大聲喊着,想把父子倆往外推。可是,家長已嚇得六神無主,死活不往外走。這時,樓房晃得更加厲害,玻璃窗嘩嘩的砸落下來。任院長急了,一把奪過孩子,箭一般往樓下衝去。又一次震波襲來,顛簸的樓道把他重重摔倒在地上。任院長的手臂被擦破了一大片,而孩子卻被他緊緊摟護在懷裏,毫髮無損。

外科主任傅澤君知道8牀和15牀的兩位老人家屬不在身邊,第一時間組織4名醫護人員將他們從3樓背到樓下。那個嚴重骨折的83歲婆婆感動地説:“你們不是我的親人,但你們比我的親人還要親!”

不到五分鐘,我們從病房內搶出了20多個行動不便的病人。

就在此時,一樓的血液透析室裏,腎內科主治醫師李華經受着更加嚴峻的生死考驗。地震發生後就停電了,透析設備停止了工作,而病人的血液還有一部分在機器裏,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衝出房間只需要兩三秒鐘,用手動的方式把血液迴流到體內,則很難估算到底需要多少時間。聽到外邊慌亂的腳步、悽慘的哭嚎和樓頂的水泥塊“啪啪”掉下來的聲音,病人絕望地説:“李醫生,你們走吧,我不怪你。”黑暗裏,李醫生傾下身子護住病人,一邊艱難地維持手動循環,一邊安慰她説:“放心吧,我們不會丟下你的!”10多分鐘後,李醫生和護士劉文英終於將血液順利迴流到病人體內,抬着她走出了黑暗的病房。後來,有記者問李醫生:“病人都讓你走了,你怎麼不走?”李醫生説:“那個時候,我一直想,她也是我的親人!”

第一波強震之後,一些地震中逃出去的病人家屬陸陸續續跑了回來,哭着鬧着要到樓上去。儘管我們扯着嗓子告訴他們病人已全部得到轉移,他們就是不信。這時,一對母女氣喘吁吁跑了過來,年齡大點的婦女焦急萬分地衝着樓內哭喊:“媽,我們來晚了,對不住您老人家呀!”原來,那位83歲的老人就是她的母親。看到老人已被安全轉移出來,母女倆百感交集,“撲通”一聲跪到醫生面前,拉也拉不起來。

又一次餘震襲來,大樓晃得很厲害,病人還需要轉移。宋成友書記和楊國洪院長不約而同奔向一副擔架,抬起病人就往外跑。我們也顧不得許多,抬着擔架緊緊跟在後面。要命的是,不知什麼時候,一輛不能動彈的救護車將醫院當時唯一的通道攔腰堵死。要把病人轉移出去,擔架必須越過車頂。院長大喊一聲:“哪怕是一座山,也要抬出去!”

擔架重三四十斤,加上病人的體重,像石頭一樣沉。我們這些身單力薄的護士,要把擔架舉過比我們還要高出許多的車身,難度可想而知。我們高聲喊着“一二三”,齊心協力將擔架高高舉過了頭頂,又穩穩地遞了出去!那一刻,我們的內心是如此堅定;那一刻,我們的手臂是那樣有力。因為我們知道,高高舉過頭頂的,除了病人的生命,還有我們的責任!

我們的露天醫院剛剛落腳,地震中受傷的人員就被接連不斷地送來。第一個是富林國小的學生,第二個也是富林國小的學生,兩個孩子傷勢都十分嚴重。我的女兒和醫院很多同事的孩子一樣,也在富林國小念書。聽到學生家長聲嘶力竭的呼喊,擔心、焦慮、恐懼一陣陣襲來,我的心裏像被揪着扯着那麼疼。我們小心翼翼地為病人處理包紮傷口,眼淚卻忍不住地往下掉。三天後,我才見到了女兒。不過,由於病人太多,人手太緊,我只遠遠地隔着人羣看了她一眼。

晚上八點,下起了瓢潑大雨。緊急關頭,縣政府派人送來一大卷油布。沒有支架,醫生護士就是鋼鐵支架。風雨中,一百多人舉起雙手,牽開油布,撐起一把兩百平方米的大傘。大傘外,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大傘內,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由於雨特別大,雨水很快就在油布頂上形成積水,隨時可能傾瀉而下。為了確保病人和藥品的安全,有人找來一根竹竿,不停地把中間的積水從四周排放出去。一次,兩次,三次……誰也不知道持續了多少次!手痠軟了,有別的同志頂上來;休息片刻,又趕快換下別的同志。全身濕透了,誰也沒有顧及;飢餓和寒冷,也沒能讓大家放棄。那時,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只要大雨不停,我們高高舉起的手臂,就絕對不能放下!

就這樣,我們在風雨中堅持了4個小時,直到趕來支援的武警戰士找來鋼管,撐起帳篷。來不及喘一口氣,醫院又派出4支巡診隊,深入到縣城四周搜救傷員。大家顧不上飢寒交迫,爭分奪秒救治傷員,為感冒、發燒的災民發放藥物。那一夜,全院200多名職工,沒有人合過眼,更沒有人回過家。

地震之後,病人和家屬常常用一種充滿敬意的目光看着我們,也常常把一些充滿關愛的話語送給我們。每當這時,我們總會感到一種温暖,又會生起一份不安。大難當頭,人命關天,作為白衣天使,我們只有把悲痛深深埋在心底、把生命高高舉過頭頂。這是我們惟一的選擇,也是我們不變的誓言!

謝謝大家!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6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情牽十幾億人的視線,強震抗災中,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些身影我們難以忘記

親臨一線的。哪裏有災難,總能看到温的身影,彷彿44小時後又回到凍災現場的話音仍在耳畔,卻又已奔赴強震災區,一線指揮。有網友説難以忘懷這個花甲老人的身影,在他身上,肩負的是人民的重託,肩負的是大國責任。

我們的子弟兵。危急時刻,都會有子弟兵迎難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牽動人心,有網友留言説“我們的戰士們,請你們快一點抵達災區。”這一份急切中,又有着多少的温情和期待。子弟兵一線抗災,讓我們看到堅忍不拔的前行,看到與死神之間進行的不屈較量。

廣大的醫護人員。5月12號是護士節,然而地震給這個本來應該温暖的節日帶來了顫抖,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搶救傷員,是在用危難面前的救死扶傷來捍衞自己的職業操守。

生命的色彩,在地震中不僅僅有“天使白”和“橄欖綠”,還能看到――

自發投入救援的鄉親。我們看到當房屋倒塌時,當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教學樓下,鄉親們自發投入了救援,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複雜動機,其實這個時候,他們想的可能只有兩個字“救人”,樸素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獻血的大學生和羣眾。“也許,我獻的血就能救一個人”,中國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似乎總能應驗並能深切的讓人感到温暖和雋永,新聞聯播中那一張張青春和無私的面孔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獻出愛心的每一個人、各個戰線上奮戰的每一個人……正是這樣的眾志成城,才能讓我們與死神的較量中,跑贏時間。

“不忍心看那些圖片”、“真希望傷亡人數那個數字不要再變了”。其實這幾天,我們這羣“離新聞事實最近”的人,在新聞戰線抗震之時,也在飽嘗艱辛,帶着牽掛、揪心、痛苦,緊張工作,或許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大家能少一分牽掛、揪心、痛苦……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以威斯特抗震救災精神為動力,為紫金新一輪創業再立新功》。

紫金礦業新一輪創業的號角已吹響,青海威斯特也投入到紅紅火火的新一輪創業進程中。新一輪創業就是在紫金礦業已經實現國內礦業領先的第二個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全力向“進入國際礦業先進行列”發起衝鋒。新一輪創業,我們沒有現成經驗,沒有先例可循,但我們走過了一條艱苦創業的紫金之路,有了面對困難不折不撓的精神,有了破解難題的來之不易的豐富經驗。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為紫金新一輪創業立新功。

第一、實施新一輪創業,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增強職業技能和創業本領。作為一名剛踏入社會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來説,在新一輪創業中更要注重學習,要向領導學、向同行學、向基層學、向實踐學,通過學習努力掌握崗位所需新的專業知識,最終養成一種“主動學習、超前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將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一種習慣,作為一種修煉,作為一種追求。

第二、踏上新一輪創業的新徵程,要立足本職崗位、結合本職工作,進一步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公司生產經營為中心內容,以“學金山、降成本”活動為主線,緊緊圍繞“創業立新功”系列活動,深入基層,面向一線,創造性地開展宣傳報道工作。重點宣傳報道公司在科技創新、企業管理、人才培養、降本增效、提升安環水平、弘揚紫金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在新一輪創業過程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例,更好地用他們的先進性和感染力影響和激勵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新一輪創業煥發出的熱情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第三、實施新一輪創業,要大力弘揚紫金文化,發揚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在德爾尼銅礦項目開工建設初期,威斯特的前輩們秉承紫金礦業“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克服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住帳篷、啃乾糧、喝雪水,在人煙稀少,一片荒蕪的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上建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礦山企業。幾年來,威斯特銅業憑藉不懈的努力與奮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公司發展成為享譽全省的着名企業,並獲得了諸多榮譽。紫金礦業獨特的企業文化成就了“紫金神話”,而威斯特特有的企業文化則譜寫了高海拔礦山的傳奇。

第四、實施新一輪創業,要秉承紫金礦業“礦業立企、報國惠民”的企業宗旨,發揚威斯特救援隊抗震救災精神,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提升企業形象。

20__年4月14日,當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後,公司充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在第一時間組建救援隊,並在公司副總經理塗金志的帶領下長途跋涉850多公里急奔玉樹重震災區--結古鎮,開展了全力以赴的救援工作。在救援隊隊長塗總的帶領下,隊員們聽從指揮、發揚威斯特人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精神,克服高原缺氧、氣候寒冷、餘震不斷、生活環境艱苦等重重困難,冒着生命危險,連續奮戰十個晝夜,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當中,為搶救人民羣眾生命財產作出了重大貢獻。隊員們的實際行動,弘揚了紫金文化,展現了威斯特人的精神風貌,傳播了威斯特公司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和諧創造財富的價值觀,充分體現了公司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贏得了災區人民的廣泛讚譽,受到了玉樹州及果洛州委、州政府的高度評價,但榮譽的取得歸功於公司經營班子的決策部署,歸功於全體威斯特人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救援過程中,威斯特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得到了昇華,而有幸的是--我成為救援隊中的一員,帶着全體員工殷切的希望,在塗總的英明指導和帶領下,進一步發揚肯吃苦、肯忍耐、敢於奉獻、敢於負責以及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圓滿完成了在此次抗震救災過程中交辦的工作任務。通過這次救援行動,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威斯特人的“不怕吃苦、連續作戰”以及團結、互助的團隊協作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我要用實際行動將這種精神在新一輪創業中發揚光大。

在實施新一輪創業的征程中,我們應牢記新一輪創業的時代使命,繼續發揚“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秉承紫金礦業“礦業立企、報國惠民”的企業宗旨,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埋頭苦幹、紮實工作,在推動紫金新一輪發展中創出新業績、新輝煌!

幹吧,鋭意進取的威斯特人!闖吧,勇往直前的建設者!我們要肩負使命,義不容辭地接過照耀紫金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熊熊火炬,在新一輪創業的征程中闊步前進!

抗震救災演講稿 篇18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我叫 ,是大康學校的教師。5月12日,地震襲來的那一刻我們學校正是下課時間,我和幾個老師正站在二樓樓梯口,忽然腳下晃動起來,李校長立刻喊到:“地震了,大家快往操場跑。”緊接着對面房屋上的瓦片嘩嘩的墜落,廚房的煙窗在搖晃中倒塌,三層的教學樓不停的搖晃,門窗框框鐺鐺的響起來,操場上揚起濃濃的煙塵。驚慌失措的同學們嚇的哇哇直哭,亂作一團。老師們一邊把學生喊向操場,一邊衝向教室去。

説時遲那時快,所有的同學很快聚集到了操場上,清點人數,一個也不少,所有的人懸着的心頓時放了下來。學校領導立刻成立緊急抗震指揮小組,積極開展抗震工作。同學們個個面色蒼白哭個不停。我撫摸着哭的最傷心的幾個孩子的頭,讓大家手牽手,説:“大家不要哭,不要驚慌,我一直會陪在你們身邊,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一定會挺過去的。”同學們在我的安慰下,圍着我做遊戲、講故事。家長們惶惶張張的跑來,看見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這才平靜下來,孩子被陸陸續續接走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已是下午6:40。這時我才恍然想起自己的兒子還在幾十公里外的學校沒人接,可電話怎麼也打不通,再看看眼前這些孩子甜蜜的依偎在家長懷裏,我內心深深的內疚:我是一位多麼不負責任的媽媽呀。可是我班上還有兩位同學沒有接走,看着他們無助的眼神,心靈深處傳來一陣陣熟悉的聲音“老師!老師!”我毅然留了下來。

夜幕悄悄的落了下來。李波、黎勇、劉曉東老師忙着搭帳篷。可40幾個人的晚飯怎麼辦,廚房已經倒塌,我和李校長衝進廚房,找出了早晨剩下的20多個雞蛋、7、8個饅頭。李校長説:先發給學生每人一個雞蛋,有剩餘的再發給老師。夜很快的籠罩了整個小山村,學生安排到帳篷躺下以後老師們疲倦的身心才稍稍放鬆一下。在小山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靜的能聽到每個人的心跳,男老師們靜靜的坐在帳篷的邊緣,象一尊尊雕塑,守衞這個曾經秀麗的校園。

餘震不斷的發生,隨時從地下傳出轟隆隆的聲音,午夜十分又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不停的颳風下雨,帳篷一次次被吹翻,恐懼充斥着整個校園的上空。老師們站立起來用雙手牢牢的抓住帳篷的邊沿,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空。

地震發生後,黃老師的姐夫雙腿被壓在了倒塌的石板下,已經骨折,姐姐留着淚再三請求他留下,黃老師來不及想什麼,邊走邊説:去找鄰居幫忙,我得馬上趕往學校。牛建明老師到因明村國小查看災情後回來的路上,聽見路旁的房子裏傳來嗚嗚的哭聲,他和黎勇老師尋聲望去,看見一位村民被重重的水泥塊壓在了下面,腿部已經骨折,他們急忙用雙手把那位老鄉從笨重的石塊中挖出來,手上鮮血直流,他們顧不了自己的疼痛,立即把老鄉送往醫院。張壽碧和其他幾個同學一直沒人接,李校長——在餘震不斷髮生、隨時都可能出現山體滑坡的荒蕪的山野裏徒步走了幾十裏山路,挨着挨着把他們送回家。她也有需要她的孩子,也有需要她照顧的年邁的父母,此時她也需要丈夫的關心,但她的心裏只裝着眼前的孩子。這力量來源於長期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師生感情。

很多老師家裏房屋倒塌,他們沒有時間查看自己的房屋,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人,心裏只裝着學生、學校。陳校長天天駐紮在學校,他沒時間照顧自己的家人,一心牽掛着學校的安危。鞏興剛老師把村子裏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天天給他們補習功課,他説:“就算天塌下來,也不能耽誤了孩子們的功課。”很多老師早晨6:30就來到學校用手搬運着一塊塊重重的石塊,手上起了一個個大大的血泡,烈日下,卻只能啃着方便麪當午餐,他們沒有一點怨言。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早一點復課,學校、學生成了我們生命的全部。

喬五一老師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當得知北川交通堵塞時,顧不得需要他照顧的兩歲的女兒、年邁的雙親,顧不得需要他的嬌妻。看着別人都從北川出來,他的心與北川重災情緊緊的系在一起。年青的他繫上紅絲帶獨自踏上了去北川的路途。趙世忠老師用自己微弱的雙手與624所的災區人民始終堅持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我們的老師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用行動實現着老師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和使命.

今天我站在這裏,多少重災區的老師再也不能登上他們心愛的講台,再也不能與親人團聚歡笑。無數英雄老師為了搶救學生英勇犧牲,在生死關頭,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 “老師”,這神聖的稱號讓我對教師職業的內涵有了刻骨銘心的感受和理解:忠誠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教書育人,勇於奉獻,這就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這就是我永遠的職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dizhen/xlmz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