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地震演講稿 >

地震演講稿(4篇)

地震演講稿(4篇)

本文目錄2017地震演講稿面對重壓,我們眾志成城-四川汶川地震演講稿汶川地震一個月:地震英摸報告會演講稿玉樹地震捐款演講稿範文

Earthquake was in jiegu town,the capital of yushu prefecture

地震演講稿(4篇)

Death toll still rise,over 1500 people died,over10000 people left oximately 90 percent building collaspe,because its mud-and-wood structure, epicentre is yushu prefecture,it is 300 kilometer far from xining,the captial of qinghai province.

Let us pay tribution to victim,and salution to survivor.

micheal jarkson s song,we are the world for people who was survived in the earthquake,be strong,whole world is viewing on .......

面對重壓,我們眾志成城-四川汶川地震演講稿2017地震演講稿(2) | 返回目錄

正值生機勃發的時節

災難竟猝不及防轟然而至

房屋倒塌山體滑坡

交通中斷通訊癱瘓

7.8級,一個聽來恐怖的術語

曾是我們銘刻於心的記憶

汶川,一個並不乍眼的名

瞬間牽動了炎黃子孫的心

旋即,各級各類應急預案迅疾啟動

“三通一供”的抗震救災指令從中南海發出

“早進災區1秒就可能救活1人”的信念從心底升騰

救救救

各路大軍從四面八方向災區集結

援援援

各種物資從天南海北向災區急運

阻阻阻

道道艱難橫亙成危峯險壑

闖闖闖

重重職責壘積為登天雲梯

蜀道就是那戰天鬥地的疆場

能前進一尺決不只向前一寸

有一線希望就決不輕言放棄

哭聲淚水

那是親情在傾訴

攙扶抬抱

那是人性在閃光

賑災自救

那是血脈在交融

問候祈福

那是真情在燃燒

危難正在洗禮着我們的民族精神

挑戰正在考驗着我們的英雄本色

面對風雨,我們相信陽光

面對挫折,我們勇於擔當

面對重壓,我們眾志成城

面對災難,我們選擇堅強

汶川地震一個月:地震英摸報告會演講稿2017地震演講稿(3) | 返回目錄

昨天晚上,收看了央視英模報告會。張泉靈的報告平實中積聚力量,真情流露中彰顯令人震撼的敬業精神。

汶川地震英摸報告會的一篇演講稿

中央電視台記者 張泉靈

各位領導、同志們:我是中央電視台記者張泉靈。5月12號,在珠峯呆了一個月之後我回到了拉薩,還沉浸在奧運火炬珠峯傳遞報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發生了。北京、台灣、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應是:唐山大地震影響到了14個省,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災難,而前方災情不明!情況不明的時候是最需要記者的時候!我得去現場!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後的第一原則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滿兩歲的兒子。但是這時候到一線去,不是我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職業的天性。

經批准,5月13號,我擠上了震後拉薩飛往成都的第一班飛機。

幫助外面的人搞清災區的情況是這個時候記者的第一責任。太多太多災區的情況,搶險救災的人要知道,受災的羣眾要知道,黨中央要知道。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從未有過的沉重。到達四川的當天下午,我們報道組立即動身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北川。

交通斷了,通訊斷了,餘震不斷。儘管做了心理準備,災難還是擊碎了我的想象。要快,要讓外面儘快瞭解災區的情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雨中發回了我在災區的第一條報道。

路,是生命線,也是搶險救災的關鍵。奔向震中的途中我不停地問自己:災區的路到底怎麼了?通向震中汶川的路為什麼還不能打通?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把鏡頭對準這條路,去引導人們的視線。

5月14號,我沿着汶川方向,奔向213國道,踏進了打通道路的現場。觀眾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幾乎半座山塌下來,路不見了。而這條路原本只有7、8米寬,一邊在塌方,一邊是臨着岷江的懸崖。工作人員上得去,但是展不開。這條報道,也許不那麼驚心動魄,但是它把大家的疑問解開了,責難不見了,人們焦急的心情也冷靜下來,開始積極地幫着出主意,怎樣才能使修路的進展快一些。

在災區的人民處在驚恐與悲傷中的時候,特別需要鼓起勇氣,在廢墟上沒有比活着把人救出來更讓人振奮的了。5月14號,都江堰的幸福小區發現了倖存者,救援者開始與死神搏鬥。我想雖然壓在廢墟下的人我們連姓名都不知道,但電視機前有無數的人關心着她注視着她。我想讓他們看到:堅持,奮鬥,我們就一定能獲得重生!我向現場的領導建議直播救援過程。那天晚上,我知道很多人都守在電視機前,他們的心通過我們的直播與災區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那一片廢墟有三層樓高,裏面充滿了空洞和尖利的鋼筋,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整個直播過程中,我被指定站在一個巴掌大的位置,只能説不能動。四川台的攝像張業偉在黑暗中拍攝一刻也不能停止,他要緊盯着尋像器裏的畫面,餘光還要觀察周圍的情況,根本顧不上腳底下。在起吊一塊水泥板時,我們腳下的斷樑被拉動了,原本安全的地方變得很危險。但消防官兵繼續救人,我們也繼續報道,沒有人離開。戰士們緊張有序又小心翼翼,我們的鏡頭儘量地靠近跟隨。幾個小時後,受困者終於被抬出來了,她活着!現場一片歡呼聲,我的耳機裏也傳來北京演播室裏的歡呼聲。我知道,電視機前守候的人們也會歡呼。我在現場用最大的力氣喊着:"這歡呼是對生命的禮讚!"外面的人不拋棄,裏面的人不放棄!救人的是英雄,被救的同樣是英雄!這,就是我們一線記者要傳遞的精神--以人為本。

5月15號,我們跟着部隊徒步奔向震中,因為兩件事情要讓觀眾搞明白:第一,震中的鄉親們情況到底怎麼樣?他們最需要什麼?第二,進去救援的戰士們要面臨什麼樣的困難?怎麼解決這些困難?

行進的路,有時候我覺得比在珠峯還難。那不是一條安靜地等你踏上去的路,不斷的餘震、鬆軟的塌方層、滾落的石塊,危險無處不在。一個滾石區,我們剛通過不久就再次塌方,半個山體撲下來,覆蓋了我們經過的道路。我們沒停下腳步,邊走邊拍。

經過不停頓的9個小時,我們緊隨部隊到達漩口鎮,那已經是5月16號的凌晨一點。緊張、飢餓、勞累,我真的想躺下什麼也不做,但一想那麼多人等着裏面的消息,我們立即投入採訪工作。天矇矇亮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幾根從廢墟里撿來的木頭蒙上一塊塑料布就是帳篷了,外面整整齊齊放着三塊牌子:漩口鎮黨委、漩口鎮人大、漩口鎮政府。旁邊,戰士們已經展開了救援,當地的鄉親們給部隊送來了他們僅有的蔬菜。那場景,在我的頭腦中定格了,那畫面讓我震撼:災難降臨了,但我們有黨在、有政府在、有人民軍隊在,老百姓就有信心在!於是,我們用了一個長長的鏡頭。我要用這個畫面把這樣的信心傳遞給全世界。

5月17號,我們進入汶川亟待救援的"孤島"耿達鄉。面對滿目瘡痍,無論誰到現場都會有一種揪心的痛。可當問到受災羣眾缺什麼,需要什麼幫助的時候,有一位受災的羣眾對我説:"給我們送點玉米種子來吧,趕着現在種下去,秋天我們就有吃的了。"那不是一句當時就會讓人熱淚盈眶的話,卻讓我心裏反覆回味。這就是我們最質樸的鄉親,遭受了那麼大的災害,失去了那麼多親人,但他們想要的卻是種子!種子不就是希望嗎?這就是我們那麼多人奔赴災區的原因啊!我就是要把這希望的聲音傳遞出去,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民的偉大與堅強!

觀眾打電話給我,説:你真棒,在鏡頭裏總是那麼冷靜。其實我也哭過,面對那樣的災情,面對受災的鄉親,面對滿目的英雄,淚水有時是控制不了的。5月20號我到都江堰去拍攝尋找處理遺體的情況,雖然救援人員很早就知道遺體在哪裏,但是為了死者的尊嚴,戰士們都是用手扒手挖。當聽説遇難者是一位母親和她的孩子,母親在災難來臨時跪着用身體保護孩子,我完全失控了,轉身躲進一個帳篷裏放縱淚水噴湧而出,我要把我心裏的痛哭出去,我要把所有的積鬱都哭出去,擦乾了眼淚,我才走出帳篷。在鏡頭面前我努力保持着堅強和理性。不哭,在心裏,我始終這樣提醒自己,災區不需要眼淚,災區需要我們的堅強去支撐,需要我們的關愛去撫慰,需要我們去盡記者的天職。

在災區可能有數千名記者,中央電視台先後有數百名記者前往一線,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

和我一起強行軍9小時的攝像張春喜已經51歲了。為了多帶設備,他必須少帶水和食物。戰士走,他邊走邊拍,戰士停下休息他還在拍。進入震中因為胸悶他一直不敢躺下,他有心臟病,還是平足!

我的同事冀惠彥大校,55歲了,從戰場到各種搶險救災都衝在前面。他在災區是靠着臨時從辦公桌上抓來的一把降壓藥支撐着。在從水上衝擊映秀時,滾石的湧浪打翻了衝鋒舟,落水後他始終沒有放掉手裏的攝像機,死裏逃生,一上岸就去發消息,為的是讓觀眾和受災羣眾看到:又一條生命線打通了!

我的4個進行航拍的同事曾經被困在海拔多米的山上兩天多的時間,靠吃野果堅持着。天氣多變,地形複雜,山谷裏各種切變風對他們簡單的飛行器形成了巨大的威脅,他們是冒着生命危險為搶險救災進行航空拍攝!

一份幫助,乘以13億就能幫災區度過難關!一份關愛,乘以13億就會變成愛的海洋!一份信心,乘以13億就是中國人的脊樑!

而在災區奮戰的記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筆、手中的話筒、手中的鏡頭去做好這個乘法!

大災難中,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古老而又新生的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大災難中,我們用最人性的方式,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堅韌與大愛!

這就是最真實的中國,我的祖國!謝謝大家!

玉樹地震捐款演講稿範文2017地震演講稿(4) | 返回目錄

親愛的同胞們:

今年的4月14日註定是讓國人銘記的一天。當天下午,在青海了里氏7.1級的大地震,能量 於400顆廣島原子彈,把無數陽光下鮮活的生命永遠地帶入黑暗世界,並波及東南亞地區和大半個。截至十三日下午四點五十四分,青海地震已有11921人遇難,震中地區6萬 仍杳無音信, 震區通信、交通依然中斷。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 愛才是 得以永恆的力量, 愛才是 抗衡自然災難的偉 量!

重壓之下,將檢驗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 華夏民族血濃於水的親密團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 此文章由WWW .DiYi(第㈠.範·文網)整理。 學子的 倡議: 為災區 ,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 ,再小的力量 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同胞重建家園助力。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為災區送去來自 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經濟捐助。汶川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 !團結的 !

標籤: 演講稿 地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dizhen/3oyl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