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畢業典禮發言稿 >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擇善而從揚帆起航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擇善而從揚帆起航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在在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擇善而從揚帆起航

南京大學陳駿校長開學典禮致辭:擇善而從揚帆起航

各位來賓、各位家長

老師們、同學們:

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2019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首先,我謹代表南京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向前來參加典禮的各位來賓、各位家長表示誠摯的問候!向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承擔本次軍訓任務的舟橋旅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的校慶期間,學校校報開闢了《同窗情》專欄,欄目開通至今,已有多位老學長暢談流金歲月,追憶大學時光,抒發同窗情誼。學長們對於同學情的深情回憶讓我深受感動,更引發了我對當今大學教育的一些思考。

當今社會在經濟和科技迅猛發展的同時,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當前嚴重異化的社會文化土壤中,大學同樣要受到各種利益的驅趕和誘惑,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在座的每個同學不僅會感受到在象牙塔中艱苦攀登科學高峯的酸甜苦辣,而且還會面對各種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社會思潮,兩極分化的社會分配現實,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就業壓力的困擾。如何在這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與大學文化土壤中,讓大學生能夠正確的辨別和追求真、善、美,自覺的擺脱和抵制假、惡、醜,將中華民族年輕一代知識階層培養成有理想追求、有道德責任感、有民族自尊心和全球化視野的21世紀世界公民?這是一個擺在我們每一位大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

面對這樣的時代挑戰,大學作為智慧的殿堂、文明的燈塔,對於淨化社會的靈魂、堅守道德的底線,引領健康向善的社會文化思潮,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這樣的使命,必須落實到對大學生人格培養的教育中。大學生所在班級、宿舍和整個校園文化環境的培育,應是大學精神文明建設的細胞和課堂;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就注重培養一種健康向善的同學情,則應該成為大學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石。那麼,什麼是善良美好的同學情呢?

同學情的基石是求真向善的共同追求。大學時代的友誼,真誠而質樸,高雅而純潔。這份彌足珍貴的同學情,孕育在崇高的理想之中,歷經滄桑,經久不衰。正是由於南大同學間的共同追求、攜手奮鬥,才形成了百年南大的精神傳統。早在兩江師範學堂時期,學堂監督李瑞清先生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較早地要求學生承擔起教育救國的歷史責任。中央大學時期,羅家倫校長提出“誠樸雄偉”四字校風,他希望中大學子求真向善,承擔起復興民族的重任。12019年來,各個時期的南大學子都在共同追求中結下了深厚的同學情誼,形成了一種珍視同學友誼、培育校友文化的優良傳統。可以説,共同的理想追求鑄造了南大人獨特而又驕傲的文脈淵源,構成了南大人同學情的情感之基。

同學情的紐帶是超越眼前功利的人間真情。大學四年,是人生道路上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大學同學之間沒有社會上避不開的利益之爭,人與人的關係相對簡單而純樸,這裏可以結交一生的知己、收穫永恆的友誼。正如我校傑出校友,中國體育產業、奧運產業之父魏紀中先生在南京亞青會期間回訪母校時強調:“在大學四年裏,最重要的首先要學會做人,學會正確的思維方式,學會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再努力增加知識。”在南大,每年都會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發生:“文明宿舍評比”中展示的和諧生活,充分體現了同學們家庭般的温暖;小百合上畢業紀念照片的展示,充分體現了同學們手足情誼的不捨。運動場、圖書館、大劇場、自習室……四年中有太多的青春記憶等着你們去體驗。同學情彌足珍貴,希望大家倍加珍惜、始終愛護。

同學情的精髓是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追求至善至美的人文情懷,是大學永遠追求的基本價值、也是大學生活的魅力所在。四年的同窗情,體現的是同學之間的友愛互助,彰顯的是對社會的責任與良知,更是將“真善美”的追求,融入每個莘莘學子的心靈與血液之中。泱泱大學之風,需要真誠相待的同學情誼為之鞏固;人類文明之道德底線,更需要靠至善至美的愛心滋養和維繫。可以説,求真向善為核心的同學情,同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看似普通平常的同學情,卻在弘揚大學之道的歷程中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然而,同學情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不是相處在一起就能有同學情,它需要艱辛的努力和精心的呵護,具體地説就是要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擇善而從。

第一,育善心。善由心生,人間至善都源自於純潔而美好的內心。秉承善心善意,應是人際交往的根本法則。

首先要有助人之心。助人為樂、成人之美是一種精神修養。作為師長,我十分期待同學們學習好,但同時我更願意看到你們用真心構建同學情,看到你們雖存在競爭卻相互幫助,雖習慣不同卻相互尊重。擁有一顆助人之心,不僅會給你帶來相伴一生的好朋友、好夥伴,更會讓你的學習更加順利,生活更加幸福,未來更加美好。

其次,要有感恩之心。在積極幫助他人的同時,對別人給予的幫助更要心懷感恩。常懷感恩之心的人無私而無悔,坦蕩而達觀,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一個缺乏感恩的班級,是沒有凝聚力、戰鬥力的集體。因此,同學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就會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閡;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

此外,還要有敬畏之心。自然和生命都是至高無上的,哲學家康德強調,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最值得高度敬畏的。因此,同學們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尊崇自然的神聖和生命的無價。

第二,出善言。善言是獲取真摯的同學情的重要條件,正所謂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在現實世界中,出善言就是與人交流以誠為本,既注重語言的“內容美”,也注重語言的“形式美”,讓人在成功時得到肯定和讚美,在遇挫時得到希望和激勵,在無助時得到安慰和關心。出善言,能夠讓聽者既有所收穫,又能如沐春風。對身邊的善舉、善事,我們要不吝惜讚美之辭,多説對同學、老師、員工和學校的善言,形成正能量;“誠信、寬容、反思”應成為我們每個人常懷的意識,“你好、謝謝、對不起、請原諒”應成為南大人常説的話語。當然,出善言不是一味説好話,針對同學的不足,我們也要實事求是、諍言相告,而不能簡單遷就忍讓、任其發展。

在虛擬世界和網絡語言中,出善言就是要自覺遵守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言論要符合當代人理性、平和的基本規範,共同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語言文化。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出善言尤為重要,因為網絡語言傳播的速度快、影響的範圍大、給人的印象深,同學們經常接觸、使用網絡,對此要有清醒認識,切不可在網絡世界失去理性和判斷力,發表不負責任甚至違反法律的言論。

第三,行善道。無論是育善心,還是出善言,歸根結底要落實到行善道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首先,行善道就是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對南大學生而言,行善道還要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南大夢而奮鬥。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每個人的夢。南大夢是每個南大人的夢。國家好、學校好,大家才會好。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鬥,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和南大夢的磅礴力量。

其次,行善道,就是要謀個人的學習之道,也就是要刻苦讀書,練就過硬本領。同學們要在今後的四年裏讀好書,如飢似渴的學習,全身心投入到學校“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中,並要抓住各種機會培養自己放眼全球的眼光和兼濟天下的情懷,積極主動地觀察世界、融入社會,努力成為專業人才、棟樑之才、領軍人才。

同時,行善道,還要大力提倡公益精神和公共意識,積極關注公共事務,主動投身社會公益,從基本文明規範做起,從宿舍、食堂和圖書館做起,積小善成大善,多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具有引領價值的善事。

同學們,美好的大學畫卷已經展開,嶄新的人生歷程在向你們招手。希望你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呵護同學情做起,將“育善心、出善言、行善道”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追求,擇善而從,揚帆起航,在未來的大學航程中譜寫精彩的人生篇章!

謝謝大家。

校長 陳駿

2019年9月6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biye/n86z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