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愛崗敬業演講稿 >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

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閲讀。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3篇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篇1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新聞崗位上鑄造精彩人生”。

XX年前,我滿懷憧憬成為一名電視新聞記者,這是一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是無數熱血青年孜孜以求的夢想。能成為廣電隊伍中的一分子,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特殊的職業給了我深入基層接觸社會的機會,讓我親身感受了祖國前進的脈搏;耳聞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見證了蕭縣大發展大跨越的神奇速度;目睹了新農村日新月異的驚人變化!當創先爭優的熱潮如和煦春風,吹遍蕭縣大地每一個角落的時候,蕭縣廣電人乘勢而上,提出了“為廣電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創先進、爭優秀”的活動主題,圍繞這個主題,蕭縣廣播電視台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黨員履行承諾、黨員進社區、創先爭優在行動等一系列活動,興起了崗位競賽大練兵熱潮。使全體廣電人樹立了創先進爭優秀的強烈意識,廣電事業闖出了一條科學發展的躍升之路。XX年,蕭縣電視台在中央台上稿創歷史新高;在省台上稿總評全省縣級台排名第一;市電視台上稿總數位居全市榜首。XX年,共籌資100多萬元,258個行政村通上了有線電視。XX年,曾因是廣電子弟兵、學歷低而成為單位包袱的一批年輕人通過學習進修和崗位競賽,成為業務能手。想幹事、想成才、想發展正成為廣播電視的時代主流。目前,蕭縣廣電已經融合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大活動中心五大載體,它們相得益彰,互為呼應,立體宣傳、綜合傳遞、多媒體協作的局面已經形成。

創先爭優活動的不斷深入,為記者注入了奉獻崗位、創新實幹的勃勃生機,媒體影響的擴大,給記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新聞採訪的第一現場,隨處都有記者忙碌的身影,處處體現了記者不甘寂寞、創先爭優的生動實踐!在抗旱救災的前沿陣地,在遍佈泥濘的水利戰場,在機器轟鳴的工廠車間,隨處都留下我們拍攝採訪的足跡,到處都有記者揮灑的辛勤汗水。你能幹什麼?你能幹成什麼?你今天收穫了什麼?這些問號時時刻刻在提醒着每位廣電人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明確自己承擔的職責,履行自己肩負的使命!這些問號時時刻刻在警醒着每位廣電人要發展、要提高、要不懈努力!正是這些問號的提出和回答,才奏響了一曲凝心聚力和諧發展的動人樂章,才支撐了一個奮發進取、快速發展的科學框架,才聚集了一支思發展、求發展、創業發展的人才隊伍。正是這些問號的提出和回答,嚴冬時我們抱團取暖,酷暑中我們相互遮陽,前進中我們相互攙扶,朝着朝陽、朝着輝煌、朝着我們心中的理想義無反顧、闊步前進!

有人説: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偉大,但一定要崇高。我們誰也無法預知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讓有限的生命在廣電事業中燃燒。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創先爭優,我們義不容辭;加快崛起,我們敢於擔當。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激情澎湃;展望發展的大好局面,我們豪情滿懷!風潮激盪,自當乘風破浪;任重道遠,更需鬥志昂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蕭縣廣電人正最大能量的燃燒着幹事創業的激情,與全縣人民一道,共克時艱,開拓奮進,張開雙臂,引吭高歌,去迎接蕭縣廣播電視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羣工部的周源。今天,能夠站在這裏演講,我感到特別的榮幸。我非常感謝台裏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這次機會。那麼,在我演講之前,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您種過花兒嗎?從大家會心的笑容當中,我想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其實我們都是辛勤的園丁,都種着同一種花,那就是事業之花,愛崗是他的陽光,敬業是他的雨露,只有陽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澆灌,這朵花才能茁壯成長。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新聞事業之花絢麗綻放》。

一年前,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走進了廣電新聞隊伍,這是一個神聖而崇高的職業,是無數熱血青年的追求和夢想,能成為這支隊伍中的一分子,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在新聞工作崗位上,特殊的職業給了我廣泛接觸社會各界的機會,讓我目睹了廣播電視台前進的腳步,讓我見證了企業的發展,讓我感受了新農村的變化!我為自己感到慶幸,我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可以用手中的筆,記錄廣播電視台發展的歷史,可以用我的聲音和話筒謳歌時代的英雄們。

我們羣工部的職責就是為各部門服務,工作比較零散。從細微入手,從小事做起,儘量使大家滿意,並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大家感受到台裏的温馨,在台裏工作一年多來,我有很深的體會。以前,我總是認為我所做的,對得起自己的工資就夠了,雖然我也在努力的做,但是目的是:做的多就會被領導肯定。現在,我覺得我在台裏所做的一切工作,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在電台這所學校裏能夠更好的得到學習和鍛鍊。因為在採訪和編輯的過程當中,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還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月份遼寧廣播電視台三下鄉走進阜新活動,當時的天氣很冷,風很大,我從週日早晨7.30跟隨遼台採訪到中午11.30,在寒風中站立了四個小時,回來的時候手腳凍的都麻木了。回台後我運用現場報道的形式播發了當期節目,為迎接建黨90週年,6月16號,咱們廣播電視台組織主持人們到光榮院去演出,我依然是演出的前一天接到的通知,領導要求採回來的內容要在當期節目裏面播發,中午採訪回來後,我用半天的時間將稿子寫完,交給領導審查。雖然,這兩件事在大家看來並不算什麼,可是對於我來説卻是新聞道路上意志的磨練,和提高業務水平的一個成長過程。我非常感謝領導能夠給我這樣的機會。我還要向周圍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從而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俗話説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要更加的提高自己,向上看,從而做的更好!然而只有虛心,才能夠倒空自己不好的,去領受好的東西。

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青春和餘熱,是我們的資本;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縷陽光,我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我是一粒糧食,我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我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我是否永遠堅守我生活的崗位?”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它告訴我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無論做着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

其實,羣工部這個部門,就是默默奉獻的崗位,它燃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它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後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就拿統計發放稿費的工作來説吧,它不但需要細心,還需要耐心,這個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做起來並不容易。每次發稿費之前,我們都要到各科室主任那裏取來大家一個月的業績工資考核表,進行統一核對,打成文件後交給台裏的領導審批,審批通過後交給財務,稿費每次發放之前,都要兑換足夠的零錢,確保將稿費第一時間發放給大家。這些零錢看起來數目不多,可是兑換起來卻很困難,為了能夠換到足夠的零錢,我需要在各個銀行之間奔走,當所有的程序都準備就緒之後,再打電話通知大家領取稿費。

新聞工作是一項神聖而崇高的職業,也是一項充滿艱辛的職業,常年奮戰在一線,還經常挑燈夜戰,對此我也曾委屈過、埋怨過、被人誤解過,但是我卻從來沒有後悔過!

我們的新聞事業就是我們的田野,在這片田野上有着以範長江為代表的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足跡,有着邵雲環、許杏虎、朱穎三位烈士灑下的熱血,有着張泉靈等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汗水,也有着我們每一位的默默奉獻。

古人説:早知文字多艱辛,何不當初學冶銀。幹新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們有正義、有責任、有激情、有智慧;需要我們淡薄名利、安守清貧,需要我們無私奉獻、用心思考;更需要我們改革創新、與時代同步!

感謝時代給了我一片遨遊的天空,讓我把執着和熱情盡情揮灑;感謝黨的新聞事業給了我實現夢想的舞台,讓我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感謝局領導和大家給了我今天的機會表達心聲,讓我們在新聞事業這片田野上辛勤耕耘,讓新聞事業之花絢麗綻放。

謝謝大家!

新聞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篇3

各位評委、各位來賓。各位新聞界的同仁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電視台的記者,此時此刻,我們要在這裏討論做文與做人的道理,面對同仁、先輩,我豈敢壯語豪言,我只是想起了我們老領導的一句話,×台的記者應該做穿草鞋的記者。

草鞋是什麼?

草鞋丈量過艱難的歷程、泥濘的道路,有和長征一起載入史冊的光榮。

草鞋連接着平民百姓的期望和寄託;穿草鞋的記者,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記者;穿草鞋的記者不嬌貴、不勢利,心中對普通老百姓、對新聞事業充滿了熱愛,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19×年12月,當時我還在××電視二台新聞部。當我們的《××》節目被會議充斥,被大量有償新聞侵佔版面的時候,××電視台一位老資格的記者走馬上任,他給我交代的第一個採訪任務是到農村去,到×縣去,他説×縣是一方熱土。新主任的一句話勾起了我對新聞久積的熱情。在臘月呼嘯的寒風中,我依然扛起裝着攝像機的幾十斤重的大箱子,懷揣從部門借來的100塊錢,擠上從××發往×縣的長途公共汽車。我的一些習慣於採訪車接送。吃住樓堂館所。稿子搶手代寫。紅包不拿稿子不發的同行們對我抱以冷眼和不解。然而田野的清風,土地的厚重,農民的摯情給了我温暖的創作激情。有關×縣農民修路的系列報道很快播發了,《×縣農民拆房讓路不要國家一分錢》還獲得本年度的××新聞獎。我不敢説這就是我的成功,我只是覺得踏實而且同心無愧,因為我當了一回穿草鞋的記者!

朋友,我們的採訪經歷千差萬別,我們的文章千姿萬態,但是所有我們至今難忘、穿越時空的優秀新聞作品哪一個沒有留下我們敢於吃苦的足跡和帶着來自生活的迴響!

穿草鞋的記者敢於趟過泥濘而百拆不回,善做實事,敢説真話。俗話説捧人的戲好演,黑着臉説話難,然而我堅信無欲則剛。

19×年4月23日傍晚,在瀟瀟的春雨中,一位×縣的農民把我堵在了下班的路上,告訴我:他們村裏的村幹部把農民集資建校的錢,給吃喝揮霍掉了,

1954年建校的村中心國小,牆壁裂縫,屋頂漏雨,房樑傾斜。兩年前就已開始集資修建新校舍,因為村裏的幾條蛀蟲把錢揮霍掉了,一百多名小學生至今仍坐在隨時都可能倒塌的教室裏上課,學生的家長為此終日提心吊膽。聽到這裏,我立刻冒雨前行赴×縣調查瞭解。調查中的甘苦已不足掛齒,只是第二大,當我再赴×決意曝光此事的時候,遇到的是一路的圍追堵截。然而事實拒絕吃請 ,金錢買不走良知,《危漏年已久,修繕應有期》的電視批評報道當晚即與觀眾見面。儘管此前,縣領導已將電話打給我們的台領導,然而新聞事業責任重大,縣領導不知道,不知道我們的記者是穿草鞋的記者。

鐵肩擔道義,草鞋行萬里。

××分社的一位主任記者説過:“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善惡忠好,筆下有人命關天。”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面對金錢的誘惑和權力的重壓,朋友,作為無冕之王的我們,是否每一次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回顧歷史,我們欽佩一個外國人斯諾,告別人稱天堂的美國,踩着不平坦的中國之路,給新聞史上留下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樣跨越歷史時空的新聞鉅著;有皮鞋不穿而穿草鞋的範長江,從燈紅酒綠的大城市來到硝煙瀰漫的抗目前線,從國統區到根據地,範先生記錄了一個時代,也留下了他作為一名傑出新聞工作者的成功與風範。再看今天,在惡浪滔天的抗洪一線,有記者不屈的身影;在巴格達、貝爾格萊德戰鬥的街頭,有我們中國的記者向世界報告着正義的聲音。

“我來了,我看到了,我贏了。”唐師僧的這句名言,彷彿也有草鞋精神;深入海灣戰爭,寫下《我從戰場歸來》;千里之行,可知名記者唐師曾也有一雙磨不爛的腳。

真想穿一雙草鞋,走得更遠,去開闢更廣闊的生命空閲,然而我們都無法離開現實的土壤,19×年6月,我在××電視台周未版投標中的,成為《家住××》這一社會文化欄目的製片人,可以説我是在大家紛紛看好經濟類節目的時候,樹起了為社會文化鼓吹的大旗。欄目開播以來的日日夜夜,作為製片人的我在金錢的困惑與文化的清貧之間來回撕扯着。請人,要付工資,拍片更要花錢,兩萬元的啟動資金本已捉襟見時,歸還日期又眼看就到。我怎能不為錢憔悴呢?但我不為錢折腰。今年3月,當一家廣告公司拿來有償專題片,要塞到我們欄目播出的時候,被我拒絕了。廣告公司和他們的客×恥笑我們的記者是酸臭文人。我説:“馬上把你們的錢拿回去,並且記住,這是人民的電視台,不是某個財主的電視台。”朋友,我當然也有慷慨之後的煩惱,可是為了舉起這面文化的大旗,在這條尚且艱難的路上,我仍然要當穿草鞋的記者!

也許有人説,草鞋是穿不久的,可是我想:不怕,當草鞋磨爛的時候,我們的意志卻有一種永遠也磨不爛的草鞋精神。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aigang/k89p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