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愛崗敬業演講稿 >

基層銀監愛崗敬業演講稿大綱

基層銀監愛崗敬業演講稿大綱

和千百萬普普通通的青年人一樣,我們沒有能力去扼住生命的喉嚨,為自己選擇一個理想中的職業。由於大學聯考成績不理想、我上了一所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在偏遠郊區當了一名中學教師,儘管有一千個不情願,但它畢竟是命運能給我安排的第一個職業,我沒有選擇的機會,也沒有放棄現成的崗位去追逐理想的勇氣。三尺講台將是我開始我自立於社會的第一個崗位。然而當我真正走上講台,面對着曾經和我一樣的想通過知識改變自己命運的我的學生的時候,我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都煙消雲散,一種叫做“責任”的東西在我腦海急劇膨脹。我無數遍告誡自己,我一直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但我不能讓我的學生沿着我走過的路把命運的韁繩供手讓於他人。三年的教師職業,三尺講台是我的“地盤”,我做為班主任完整地帶了他們三年。三年後的這麼多年,每每想起那三尺講台,我都感到深深的留戀,我傾盡了所有知識和智慧去引導、鼓勵、鞭策我的學生,我自認我把我能傳授的東西都交給了他們,在這個崗位上我盡到了我的責任,我無愧於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人生的第一個崗位。

基層銀監愛崗敬業演講稿大綱

“學以致用”或許算是人們職業生涯的一種理想狀態,在之後的工作學習中我遇到許多專業上的難題時我都會想:早知如此,我還不如就教一輩子書,那畢竟是我學過的專業,工作起來遊刃有餘,輕鬆自如。93年,我調入金融系統,首先在證券公司營業部工作了四年,一個事實不容迴避,那就是“學習”,似乎十幾年的學習都不是為此崗位而準備的,我需要“洗腦”,需要從頭再來。我努力了,適應本職工作應該是綽綽有餘了,但是我也給我留下最深刻的感覺就是,為適應工作為填鴨式的學習永遠是零碎的,不成系統,很難達到一定的境界和高度。再之後從事了監管工作,同樣做不到觸類旁通,同樣需要重新學習。我逐漸明白,人不可能注重一輩子只從事一個職業,隻立足一個崗位,每一次崗位的變化,學習的任務如影隨形,不可逃脱,學習也註定是我職業生涯逃脱不掉的淵藪。

銀監繫統分設後,我的崗位又轉換到組織人事部門,瞭解每個同事是我份內的事,我突然發現,我的困惑絕對不限於我一個人。幾乎每一個同事都從事過不同的職業或都從事過不止一個崗位。有當過兵的、有當過工人的、也有下鄉插過隊的,即便是學校畢業的學生,所學的專業也是五花八門的,真正金融專業畢業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即使是這一少部分也有的專業知識強而理論水平低,有的理論水平高又缺乏實踐經驗。學習絕不單單是個別人的事。人的職業生涯包含了學習的內容,學習的原本也就是我們永遠不該鬆懈的工作。

今年6月份,根據工作需要我又被安排到辦公室工作。回想近二十年的工作經歷,回想一個個工作崗位的變遷,無所謂高興和失落,也無所謂鍾情或厭惡,我都滿懷激情地去投入,每一個崗位都帶都帶給我不同的閲歷和磨鍊,每一節片段不見得有多徇麗,但我以為都非常飽滿和充實。我的生存需要去工作,我的工作需要每一個崗位去串連。如同工蜂一樣,採花釀蜜是工作,也是生存之道,芬芳別人,養活自己,勤勤懇懇原本是份內之事,勤勉盡職更是立身之本,或許這也就是所謂的敬業精神。其實,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不都這樣嗎?普通的人,普通的崗位,壘砌着不普通的銀監事業。

我現在常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我們這樣一羣人,就我們面臨的職責和任務,我們究竟幹得怎麼樣?按照崗位設置的要求考量,幾乎每個人都不是最合適的,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面對逐步開放金融環境、逐步專業化的監管要求和逐步與國際接軌的監管理念。面對這樣的崗位我們無不誠惶誠恐。過去的鮮花和掌聲是否依舊會伴隨我們一路前進?過去的困苦和疑惑是否會牽拌着我們前行的腳步?為了正在改變的外部世界,我們應做何種應對?強烈的責任感、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和勤勉嚴謹的敬業精神是否依舊可以成為我幹好工作的不二法寶?

如果説銀監事業是一座金字塔,那麼基層銀監機構,就是渾厚的塔基,觸鬚伸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鄉村的每一寸土地、企業的每一次變改,銀行業機構每一點細微的動向。秉承着塔尖的每一條指令,回饋着塔基每一點信息。特定的職責決定基層銀監機構不同於銀監會、省局的機構模式、管理方法和員工隊伍,也決定了每一名員工立足於基層工作崗位不同的成功道路。有時候面對各類講座、教材、培訓和各類高層次的人才,我們彷彿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我們豔羨別人流利的外語口語、驚豔於每個拗口的專業術語和計算公式。相比他人,我們缺乏國內外頂尖金融機構的閲歷、缺乏面對宏觀經濟形勢高瞻遠矚的深邃眼光、面對具體實際鞭辟入裏的微觀分析。和他們相比,我們之間的差距不僅存在而且是非常的明顯。在我們不斷接受各種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的同時,我們同樣也存在着這樣那樣的疑惑:面對具體的銀行業監管實際我們運用新理念逐個去“對號入座”,理解的不深不透難免存在牽強附會的茫然;多麼新鮮的技術或方法並非想象的“放之四海而皆準”,更多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一籌莫展的機制困局、令行不止的尷尬和無奈,有時反而束縛了我們自己的手腳。從理論到實踐的距離很長,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更長。面對此,我們應該怎麼做?臨淵羨魚,不如歸家織網。我們面對的以後依舊要面對,我們難以解決的困難以後總有解決的時候。理論的缺乏我們可以逐漸去彌補、技術的落後我們可以逐步去更新、理念的模糊我們可以在學習實踐中去明晰。只要我們遵從我們對銀監事業的熱愛、遵從對基層銀監崗位的忠誠,用我們責任心、學習態度和敬業精神對待我們的事業和崗位,總會發現真正屬於我們的用武之地。

其實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我們看得到差距,自然就有上進的動力。每個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每個人同樣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唏噓和抱怨只能是弱者的標示,機遇和機會永遠留給最有準備的哪些人。既然不能擁有扭轉乾坤的巨掌,那就鍛造在本職崗位上點石成金的手指;站得高看得遠指點江山,紮下根俯下身腳踏實地,銀監事業同樣需要我們這樣默默耕耘的“工蜂”,我們也一定能在基層銀監崗位上找準“落腳點”和“發力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aigang/dg8p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