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公文寫作 >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精選4篇)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精選4篇)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 篇1

日前,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同學們一時嘖嘖讚歎,一時扼腕歎息,一時連連叫好,一時又鬨堂大笑……原來,這是該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以下簡稱“心理中心”)在課堂上引入的系列戀愛辯論主題,學生通過自己選題、自己查找資料、自己現身説法,來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精選4篇)

據該校心理中心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編鐘獎”獲得者呂慧英教授介紹,從20xx年起,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即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選課;20xx年,在全省高校率先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20xx年,又在開滿必修課的同時,加開了兩門選修課,同時為全校輔導員、心理信息員開設了16學時培訓課。該校心理中心除了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系列改革和實踐外,在教材編寫、課程設置、成績評價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初步構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新模式。

教材編寫科普化

呂慧英教授介紹説,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的是幫助大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和掌握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教學效果最終要以學生個人的主觀心理體驗來檢驗。因此,該校心理中心將課程教材定位為:“學生的科普讀物+自助手冊”,內容和案例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適合學生自學。經心理中心全體專、兼職老師共同努力,中心於20xx年編寫出版了《我心飛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約40萬字),該教材融專業性、針對性、實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於一體,是可讀性較強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自助手冊。近兩年,該校心理中心還製作了多個視頻教材:編演並錄製了《校園危機事件救助》教學光盤教材;拍攝了教學輔助視頻教材《心理健康公益講座》,被評為全國優質課一等獎;製作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課》視頻教材,為輔助教學、資源共享提供了支持。

課程設置系列化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該校心理中心提出了“必修課+選修課+專題講座+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的課程系列模式。針對大一學生面臨着適應、人際關係、學習等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心理中心在大一年級開設公共必修課,以學生實際需要為導向,以因材施教為目標,以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原則組織教學;面向大二、大三年級學生開設了《心理電影賞析》、《幸福心理學》、《愛情心理學》、《心理委員助人技能培訓》、《心理瑜伽減壓》等心理健康選修課,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需要自由選修。此外,還根據特定時期、特定羣體、特定問題開展專題講座,如“新生適應講座”、“女生課堂”、“輔導員院前救助技能訓練”、“輔導員助理培訓”、“宿管員保安員危機救助技能培訓”等,同時還為全體心理委員、班級學生幹部開設大型心理素質拓展活動。這種課程系列兼顧了不同的年級時段、不同的學生羣體以及不同的心理健康主題。

教學方法多樣化

該校心理中心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課上增強體驗。心理中心將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調整為2:1,針對當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增加了戀愛辯論賽、人際關係調查、生涯規劃實操、情緒管理實操和心理電影賞析等實踐課程。在教學中,心理中心突破了傳統教學的講授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形式活動化,採取體驗式、探討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講授“愛情”這部分內容時,組織學生針對“男女兩性之間是否存在友誼”這一主題展開激烈辯論;在講生涯規劃時,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個性類型,介紹自己的生涯規劃,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在講授壓力應對時,請學生上台體驗情緒的控制和放鬆。在社會調查課上,同學們走出教室,到餐廳,到圖書館,到路邊,自行完成抽樣人羣調查,建立數據庫,統計處理數據,撰寫調查報告。這些方法都極大地調動了該校學生的學習熱情,同學們在台上台下互相參與、互相觸動、互相啟發,促進朋輩合作,引發多方位、多層次的思考和領悟。

成績評價多元化

改革後的成績評價體系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技能為核心,更加註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多元激勵。期末考試也由以往的試卷考核,改成主題班會。班會作業包括提交班會策劃報告,5張現場照片,一段班會視頻等。具體評價內容包括:到課20%、實踐課50%,主題班會30%。同時建立了項目評估細則,比如,戀愛辯論賽的評分標準為:最佳辯手給滿分15分,勝方辯手給13分,敗方辯手給12分,現場挑戰者給12分,勝方班級成員給11分,敗方班級成員給9分,最後綜合得出學生學習該課程的成績。多元激勵的成績評價體系重在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索、體驗,增進其對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掌握,使其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經過改革和實踐,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形成了自己的立體式教學模式。今年11月,湖北省教育廳專家組到該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達標中心考察驗收時,高度肯定了該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讚揚該校的危機干預成效顯着,普及教育做得很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非常有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 篇2

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省委省政府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全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等考評體系。各高校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總體規劃,與教學、科研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定期召開高校學工部長會議、宣傳部長會議和安全穩定工作會等,研究部署相關工作。

強化工作抓手,創新工作舉措。針對學生特點,建立多層面、相銜接的課程體系,開展案例教學、體驗教學、心理劇情景教學等。每年開展“3•25善愛我”、“5•25我愛我”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活動,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知識競賽等。通過QQ羣、微信羣等平台,組織輔導員、心理健康教師、心理諮詢師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解和心理疏導工作。

強化工作隊伍,提升專業水平。按師生比1:3000—5000標準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專職教師。組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題列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定期舉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班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比賽。

強化危機干預,完善處置體系。構建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心理危機預警系統,組建信息員隊伍,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防、早控制。加強與專業機構合作,建成個體諮詢室、團體輔導室、情緒宣泄室等,做好心理諮詢服務,指導解決學生疑難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 篇3

大學聯考結束後,關於考生心理問題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這表明全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更加關注和重視。不過,筆者認為,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出現了問題才進行彌補,而應該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一種教育制度。具體説來,要從以下幾方面推動:

第一,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必須在全社會繼續加大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要務實地讓廣大教育管理者、教師,甚至社會大眾徹底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真正為學生的一生成長着想的事業,把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真正提升到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程度。

第二,逐步實現從“柔性政策”到“剛性政策”的過渡。國家層面根本上應着眼於政策支持的到位,多一些“剛性政策”,應在深入調研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準政府行為”逐步過渡到“完全的政府行為”,甚至應考慮從立法層面來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從行動到制度的轉變。教育部應當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考慮制定具體的相關配套文件,如落實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編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稱評定等,同時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督導和學校考核範圍。

第三,儘快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身份”。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當成一門“學科”。

長期以來,我們始終強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教育活動,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化”。然而,20多年的實踐證明,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學科歸屬,有了學科歸屬,當前困擾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編制、職稱評聘等問題也許會變得容易解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生存狀態也有望得到改善。當然,我們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待遇上的學科身份與地位,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學科化傾向。

第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新課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溝通、互動與配合。毫無疑問,新課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本身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新課程改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教育體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應特別加強與新課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溝通與配合,以真正落實貫徹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統一。

第五,重點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教育行政部門應儘快以科學、規範、系統的標準建立並完善相關的制度與措施,特別應統一制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資格考核與認證標準。師範院校則要加緊培養有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

第六,進一步健全、規範並嚴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與評估。省一級教育行政機構應及時成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協調、規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同時,相關教育督導與評估更要邀請專業人士參與,避免走過場或流於形式。對於其他一些活動,有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規範行為,在管理上盡最大努力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其相關活動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簡報 篇4

“隨着社會的發展,都市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大量學生出現了社會適應不良、自我中心、敏感、易怒、退縮甚至自殘等嚴重情緒和行為問題。”作為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幼教集團總園長,朱敏一直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據她觀察,自20xx年教育部發布《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來,北京市一些中國小已按照綱要精神開展了相關工作,配備了心理教師、開設了心理課程、設立了“陽光室”等心理諮詢室,在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目前,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結合長期在一線的實踐及調研,朱敏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協全會上提出了《“關於改革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呼籲全社會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朱敏給記者提供一組數據:北京市中國小發展評價服務平台的數據顯示,第三方機構針對20xx-20xx年度北京市中國小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中,在對北京市、區各所國小的“德育工作”、“教學工作”、“體育衞生工作”、“心理健康工作”等九項內容的評分裏,心理健康工作的分值均為最低點85.5,與最高分97.1相差11.6個分值。朱敏發現,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很多學校的教育目標還普遍停留在關注教學質量、教學改革、升學率上,相比其他學科,對心理學教育重視度不高。而且,學校配備的專業心理教師數量缺乏,隊伍不穩定。

朱敏坦言,“有的國小沒有專職的心理教師,有的中學一所學校裏僅有一名心理教師,師生比例遠遠低於其他學科。”她還發現很多中國小的心理教育至今沒有規範的教材。“很多國小,壓根沒有安排心理課的課時,中學即便有,課時也很少,每班每週還不到1課時,不能連貫地學習。再加上由於師資、場地、課時等條件所限,目前的心理課多以授課傳播知識為主,做不到《綱要》中要求的‘遊戲’、‘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劇’等教學方式,學生興趣不高,教學的實效性大打折扣。”更讓朱敏心憂的是,很多國小甚至沒有專職心理教師,而由音樂、體育、美術等老師兼任。

基於此,她呼籲改革現行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建議從國小起開展科學、高效的心理教育。她認為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中國小生心理教育,並加強宣傳,營造一種科學的觀點。另外,建議增加編制、增配足量的專職心理教師,並保證課時和待遇。第三,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和穩定性;再者,組織專家編寫科學規範的教材,保障心理教學活動的空間、時間,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朱敏還特別提到了引入第三方的評價機制。“要完善督導、監督機制,不僅由教委督導、評估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同時引進家長委員會及第三方機構對學校心理教育效果進行監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xiezuo/gwodj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