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公文寫作 >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精選8篇)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精選8篇)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1

“煙花三月、瓊花盛開”,在古城揚州最美的季節,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餘名重症醫學同道齊聚揚州瘦西湖畔,參加20xx年4月24日召開的中華醫學會第二次重症呼吸大會、中國長江醫學論壇---20xx重症醫學年會暨江蘇省第五屆重症醫學大會。為期兩天的會議對重症醫護人員而言,又是一次視聽盛宴。26日會議勝利閉幕。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精選8篇)

大會主題:肺與肺外器官,主題明確,旗幟鮮明。在重症醫學的發展歷程中,重症呼吸作為重症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丹麥脊髓灰質炎大流行、重症肺炎、ARDS、AECOPD、以及近年來的SARS、H1N1甲流、H7N9禽流感等病人的搶救治療工作中均促進了重症醫學的發展,呼吸疾病不僅僅是肺部本身的疾病,而是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組成部分、同時起步於肺部的疾病有可能是多器官功能損害的始動器官,站在肺的角度看全身、站在全身角度看呼吸,深入探討肺與肺外器官的相互作用是本次的大會的主旨。

會議內容緊湊、豐富,體現國際學術前沿。分別就ARDS的預防與治療、ARDS嚴重程度導向的機械通氣策略、ARDS牀旁可視化治療、嚴重ARDS的救援措施,不同疾病導向的機械通氣策略、不同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營養支持、鎮靜鎮痛策略,不同疾病機械通氣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監測和管理策略,嚴重肺部感染與MDR治療、SEPSIS發病機制和治療的進展,無創機械通氣,機械通氣的撤離、重症兒科呼吸、重症護理等方面進行專題學術報告。設置24個專題板塊,128場專題講座,邀請海內外嘉賓187人,其中國外講者三名,省外講者67名。

會議形式特色鮮明、獨具創新。除100餘場專題講座外,會議創新性進行雙向視頻現場教授查房,就患者存在的疾病、解決思路和方法有查房專家現場與病房管牀醫生、會場參會代表講解、分析、討論、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舉辦專科技能培訓workshop八場,旨在加強重症醫護的臨牀技能,收到好評。

會議規模空前、創造歷史新高。會議規模空前,創造了中華醫學會重症專題會議和江蘇省年會的新紀錄。本次會議註冊代表1300餘名,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實際參會代表超過1600餘名,收到學術交流論文417篇,經過嚴格評審,共評選出優秀論文52篇給予表彰。充分體現了全國重症醫學同仁對重症醫學亞專科建設尤其重症呼吸專題學術交流和探討的強烈願望。

本次大會的勝利召開促進了重症醫學學科的發展,為重症醫學亞專科的建設及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我們不懈努力,共創重症醫學的美好明天。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2

經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批准,“20xx全球華人遺傳學大會暨全國第十三次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於20xx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湖南長沙的湖南賓館順利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遺傳學會、美洲華人遺傳學會、中南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浙江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主辦,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湖南省遺傳學會、湖南省醫學會醫學遺傳學分會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共同承辦。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和中國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600餘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大會開幕式於20xx年10月30日上午舉行。開幕式由中南大學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南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夏昆教授主持;中南大學副校長張灼華教授代表中南大學致歡迎詞;全球華人遺傳學大會主席管敏鑫教授,美洲華人遺傳學會會長、美國邁阿密大學劉學忠教授,全國第十三次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大會主席張學教授代表會議主辦方先後致辭。 本次大會主題為“遺傳—解碼生命”。會議圍繞人類遺傳學及醫學遺傳學、轉化醫學、生殖遺傳學、植物遺傳學、動物遺傳學、微生物遺傳學等領域,在10月30日、31日上午邀請楊煥明院士、賀林院士、陳潤生院士、 Prof. Jie Shen(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Prof. Xuezhong Liu(University of Miami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Prof. David Cram(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Prof. Xi Lin(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Prof. Fengyu Zhang(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A)等18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大會報告;在10月31日下午和11月1日上午分別圍繞各個主題、邀請了王紅豔教授、Prof. Jianxin Bao(Northeast Ohio Medical University)等60餘位專家學者、分成7個分會場進行了報告。

楊煥明院士以“Genomics: From Reading to Writing”為題,作了大會的首個學術報告,他回顧了近年來我國在二代測序方面,尤其是華大基因在測序方面為全球的生物學事業,包括植物、動物、病毒、人類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同時對於遺傳學的發展及整個生物學的美好前景進行了預測。

賀林院士就深度測序在人類遺傳學,特別是臨牀應用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觀點,他認為: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在臨牀使用基因測序領域蓬勃發展,對國民健康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基因測序作為一門新興產業一般包括:臨牀的基因檢測,健康產業的基因指導,工農業的基因運用以及科研導向的研發工作。賀院士根據同仁的觀點,“民間”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見解對於:一、如何使“臨牀使用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管理”處在合理區間?二、基因測序產業的發展是否受到約束;三、迫切需要直視的部分及可能出路等幾個問題進行了必要的綜述和適當的討論。來自美國的劉學忠教授等介紹了遺傳檢測在美國的應用發展情況,詳細介紹了利用自己設計捕獲試劑盒(包含180個已知耳聾基因,覆蓋1.3MB的基因組區間)結合二代測序開展耳聾的遺傳診斷所獲得的數據。袁慧軍教授介紹了中國的耳聾遺傳學家們於20xx年9月聯手成立了“中國遺傳性耳聾基因研究戰略聯盟”;從20xx年10月開始,戰略聯盟的各研究團隊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採集遺傳性耳聾患者的血樣和臨牀資料,並致力於建立大規模的中國耳聾人羣基因變異數據庫,建立適用於中國人羣耳聾基因大規模平行測序診斷流程,為今後耳聾基因研究和臨牀基因診斷的發展和完善提供優質的技術平台和創新的研究方法。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周琪研究員就遺傳學研究的另一熱點問題“幹細胞在遺傳篩選和疾病研究中的作用”進行了闡述,他認為“多能性幹細胞既能在體外無限自我更新,又可以分化形成三胚層的細胞,是研究生命現象的良好細胞模型,同時可以作為遺傳資源庫,開展遺傳篩選及遺傳疾病的研究工作。”同時介紹了他們多年努力所獲得的成果。來自於中科院植物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的楊維才教授以“被子植物胚囊發育與花粉管導向的分子遺傳研究”介紹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賴良學教授介紹了人工核酸酶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在豬基因組點突變中的應用,山東大學的李越中教授介紹了細菌細胞間的自我識別。

會議期間各與會代表就各自所研究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會議的召開對於加強全球華人遺傳學研究人員和從事臨牀遺傳學服務的相關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有力地推動並提升了我國生命科學及醫學科學研究的地位。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3

上週在上海由長海醫院主辦胸部腫瘤及介入國際論壇結束.許多方面有參加,主辦者邀請了十二位國外知名學者,包括TBNA的發明人王國本教授.主要內容介紹肺癌治療進展,及氣管鏡介入技術的發展,內容豐富,大家收穫豐盛,發現氣管鏡內容大大發展了,不久可將資料整理後,提供給大家.

司馬主任已經開這個帖子有兩天了,可是應者寥寥,為什麼?會議版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會議帖子,DXY的站友中參加會議的應該不在少數,會後大家可能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了。其實會後將自己的體會寫出來不會佔用大家多少時間,簡單三言兩語,只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可以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寫的詳細些。其實每次參加會議都應該有所收穫的,有的單位要求會後回到單位要彙報的,這樣才達到了出去交流的目的了。否則單位派人出去開會,豈不是拿錢打了水漂兒了?當然,出去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同時把旅遊的見聞寫出來也可以拿來交流嘛(但會議的收穫應該是必不可少的)。歡迎廣大站友積極參加交流和討論!

下面我把20xx年參加會議的體會帖出來,每年的會議我都寫了參會的體會,我會陸續帖上來。

會議名稱/類型:中華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分會第四次全國中青年學術交流會

會議時間:20xx年10月

會議地點:重慶

參與成員:會議特邀衞生部法監司蘇司長、程天民院士、軍科院、CDC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的領導做專題報告,主要參加人員為全國放射醫學的專業人員,以中青年為主。

會議主要內容:現代戰爭和核恐怖活動;醫療輻射的劑量與防護;我國放射醫學進展;放射性疾病診斷標準;輻射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有關放射醫學的基礎和臨牀研究等。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4

3月23日,20xx年度青島市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窩溝項目培訓會在青島市口腔醫院多功能廳順利召開。青島市口腔醫學會會長、青島市口腔醫院院長王萬春、北京大學兒童口腔科副主任夏斌教授、青島市兒童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主委滕琦主任出席了會議。青島市兒童口腔醫學專業二十多位委員和窩溝項目定點醫療機構的業務骨幹200餘人參加了會議。

王萬春院長做了精彩發言,希望通過窩溝項目的開展,島城的兒童口腔專業能進一步蓬勃發展。夏斌教授從基礎理論、規範操作、病例分享等方面就乳牙齲病的診治和兒童行為管理做了精彩的講演,滕琦主任也帶來了窩溝封閉和預防性充填的專項講座。

會議同期還進行了口腔科院感的培訓,總結了去年窩溝項目的成績和不足,並佈置了今年新的工作任務和要求。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本次培訓會內容豐富,受益良多,所學內容能進一步提高臨牀治療水平。

今後青島市兒童口腔專業委員會、青島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將更多的發揮兒童專業引領作用,舉辦更多系統的專業培訓活動,使青島市兒童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做的更規範,提高廣大基層口腔專業技術人員對兒童口腔疾病的認識和規範性操作。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5

20xx年8月24日至28日,盛況空前的中華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學學術會議於在古城西安召開,來自國內外的1000多名專家教授和與會代表參加會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樊代明院士、中華醫學會楊民副祕書長、中華醫學會組織管理部張輝主任等領導出席大會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們都對國內外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對我國核醫學更快、更好的發展表達了美好祝願。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樊代明院士,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主任委員、醫院核醫學科田嘉禾教授,301美國核醫學會前任主席am教授,歐洲核醫學會主席PatrickBourguet教授,中國台灣陽明大學醫學院劉仁賢教授,香港養和醫院何志禮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田捷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分別就國內外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醫學的發展現狀和前沿領域做專題報告。本次核醫學大會內容豐富,共設腫瘤核醫學、核素治療、PET/CT、實驗核醫學、神經核醫學、心臟/呼吸核醫學、內分泌核醫學、核醫學功能影像以及博士論壇等九個專題,通過大會特邀報告、專題報告、繼續教育講座、口頭交流、熱點學術專場討論、青年博士論壇以及壁報展示等多種形式進行交流。

本次大會彙集了近年來我國核醫學在基礎研究及臨牀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湧現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核醫學工作者,展示了我國核醫學快速發展的嶄新形象,搭建了核醫學彼此交流與促進發展的平台,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核醫學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期間還進行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的換屆改選工作,選舉成立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

北京301醫院田嘉禾教授為前任主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黃鋼教授當選為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李亞明教授當選為侯任主委,首都醫科大學朝陽醫院王鐵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安鋭教授、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汪靜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院李方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此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辦,陝西省醫學會、陝西省原子醫學分會承辦。會議在完成各種學術交流與各項議題後,在熱烈的氣氛中勝利而又圓滿的閉幕。

此次大會成為全國核醫學大會召開以來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投稿和交流論文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一次核醫學盛會,必將對推動我國核醫學的快速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通過此次參會經歷,我獲益匪淺,不僅瞭解了目前核醫學發展的最新動向,一睹我國核醫學研究領軍人物的風采,增長了自己的學術見識,還與參會的同行進行了很好地交流,向其推薦《雜誌》,相信會對我刊稿源的擴大起到一定幫助!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6

在短短三天的重慶會議中,聆聽了放射醫學界著名院士、專家、教授的精彩報告,自覺受益匪淺。同時,通過在會議上的交流,肯定了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這對以後的工作會大有裨益。

首先,作為一個放射醫學臨牀工作者,我們能夠通過對急性放射病患者的臨牀觀察,抓住重點,着重總結有代表性的指標,對其功能進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另外,我們在對急性放射病極期診治到遠期隨訪,注重連續性的觀察,保持臨牀資料的連續性,為急性放射病寶貴資料的積累打下了良好基礎。

其次,在和與會代表的交流中,也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以往的臨牀工作中,對患者實驗指標觀察較侷限,某些特殊指標在救治中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檢查,失去了遠期觀察對比的機會,對急性放射病資料的積累也是一個損失。這在以後的工作中應給予高度重視,對病人的管理要細化,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留基礎指標,以便遠期對比。化驗指標要儘量深化,不能侷限於常用的陳舊項目,可以考慮新指標,突出自己的特色。

二、 臨牀與基礎的結合明顯不足。臨牀工作中結合相關的基礎研究,對相關疾病的發病機理及臨牀治療都具有很好指導作用,臨牀醫生不搞基礎研究的觀念要轉變,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目前來説還很薄弱,以後有待加強。

三、 就我個人來講,由於登台做報告的機會有限,這次報告中,明顯暴露出演講經驗不足的缺點,報告過程中比較緊張,節奏掌握不好,不能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以至於有關教授提出表述性問題。另外,報告過程中讀的成分明顯多於講的成分,主要是按照幻燈片宣讀,比較死板,缺乏親和力,這也是經驗不足造成的,以後還要注意抓住每一次演講機會,鍛鍊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希望所裏儘量為我們創造鍛鍊的條件和機會。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7

為了不斷適應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對醫學學科建設的新要求,促進我市醫療質量提升年活動深入開展,充分發揮醫學會和中醫藥學會學術社團的工作優勢,加強學科及會員間的學術交流,進一步激發中青年醫護工作者開展醫學學術研究的積極性,積極營造“崇尚科學、注重研究、樂於交流”的醫學科研氛圍。市醫學會、市中醫藥學會於20xx年12月10日舉辦主題為“創新醫學科學研究,提高醫學學術水平”、“繼承中醫藥傳統,發揚中醫藥文化”的慈溪市第一屆“英特杯”中青年醫學和中醫藥學術大會。

本次學術大會的籌備工作由市醫學會祕書處和市中醫藥學會祕書處共同完成。大會在籌備期間得到了市醫學會、市中醫藥學會全體會員和各醫療衞生單位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廣大會員踴躍投稿,市醫學會、中醫藥學會祕書處分別收到論文75篇、48篇。為方便開展學術交流,將所有參評論文結集刊發,編印成《慈溪市第一屆“英特杯”中青年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和《慈溪市第一屆“英特杯”中青年中醫藥學術大會論文集》。經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組織初評,分別選出12篇論文參加大會交流評比。

本次學術大會議程分三部分:上午論文交流評比,下午舉行頒獎儀式和學術講座。我市醫學會全體理事、各醫療衞1生單位負責人、醫務(科教)科長、投稿論文第一作者、交流論文第一作者參加了本次學術大會。

上午的論文交流評比分兩會場進行醫學和中醫藥論文交流。學會邀請了十位專家,分別組成醫學、中醫藥學評審團,對醫學會15位會員、中醫藥學會12位會員的論文講演進行評選。這十位專家是:寧波市醫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主任醫師徐薇,慈溪市人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許信龍,慈溪市中醫藥學會會長、主任中醫師林吉品,慈溪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胡於健,慈溪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副主任醫師胡秀華,主任護師張秀華,主任中醫師蔡水奇,副主任中醫師黃鋆文,副主任中醫師黃志盛,主管中藥師康立。

參評論文第一作者結合PPT進行了主旨講演。通過論文第一作者的精心講演和專家評審團的認真評選,醫學、中醫藥學分別評出一等獎各1名,二等獎各2名,三等獎各3名,優秀獎各6名。醫學論文一等獎獲得者為範飛能,二等獎獲得者為童松林和李央,三等獎獲得者為王春、鄒堅定和鮑麗彥;中醫藥論文一等獎獲得者為張談,二等獎獲得者為華全科和胡建嶽,三等獎獲得者為董靜波、黃軍民和周必發。

下午進行頒獎儀式和學術講座,寧波市醫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徐薇女士、慈溪市科協副主席宓維郎先生、慈溪市衞生局局長陳彩蓮女士、慈溪市衞生局副局長許信龍先生、慈溪市中醫藥學會會長林吉品先生、寧波英特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應小平先生等出席了頒獎儀式,陳彩蓮局長、徐薇會長、2宓維郎主席及應小平總經理髮表講話。陳彩蓮局長對我市衞生系統工作人員提出三點要求:當履行職責,大力推動學術交流;當促進學風和道德建設;當弘揚精神,倡導醫學人文之關懷。主席台就座領導為獲獎人員頒獎。

本屆大會第三項議程——學術講座由浙江大學醫學院碩士生導師、浙江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常務副校長、《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誌常務副主編郭永鬆教授主講有關醫學論文寫作和科研課題申報。郭永鬆教授深入淺出地通過對醫學研究方法論中如何確定選題、兩種研究途徑、科研設計要素原則、調查研究與方法、臨牀科研程序等方面及怎樣寫好研究項目申請書的講解,讓在場人員受益匪淺。

本屆學術大會在市醫學會、市中醫藥學會全體會員和各醫療衞生單位領導專家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圓滿結束,整個過程學術氛圍深厚,達到了預期效果。本屆學術大會是一個起點,是一個尊重學術、專於學術乃至敬仰學術的起點,一箇中西醫完美結合、更好地履行救死扶傷的天職的起點,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必將為我市醫學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2醫學學術會議總結 篇8

20xx年3月26日,遼寧省康復醫學會第二屆骨手分會專業委員換屆暨學術交流會議在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隆重召開。大會由遼寧省康復醫學會主辦,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承辦,經過緊張籌備,此次會議得到遼寧省內骨科、手科、康復領域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可容納近2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成為遼寧省康復醫學會骨手分會的一次“盛會”。

大會選舉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潘海副院長擔任新一屆遼寧省康復醫學會骨手分會主任委員,同時選舉產生副主任委員11名,(其中,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骨外一科主任樸成哲主任、康復醫學科趙忠海主任、手外五科王彥生主任榮幸當選副主任委員。)常委40名,委員119名。

此外,還邀請省內各大醫院骨手康復知名專家,分別就運動創傷、關節術後、手外傷、體外衝擊波等領域的治療與康復進行了交流和分享。骨科、手科、康復科三大學科聯合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在國內康復醫學會上的一大創新。

會議的成功舉辦標誌着遼寧省康復醫學會骨手分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副院長、遼寧省康復醫學會骨手分會主任委員潘海表示,隨着人們對生活質量和身體康復需求的提高,使得醫學的工作重心也從單純通過手術治療保全肢體逐步向肢體功能重建、功能康復方向轉移,不僅要給患者治好病,更要使其最大程度的恢復至具有正常人的功能。

因此,本次會議提出了“骨手康復一體化”的核心理念,整合骨科、手科、康復科三個專業學科資源,共同搭建患者整體康復的平台,將康復治療早期介入臨牀手術治療之中,使患者早期手術、早期康復、早期迴歸社會,為推進健康遼寧、健康中國提供保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xiezuo/87rp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