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精選28篇)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精選28篇)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

在祭掃烈士墓的活動中,全體師生懷着無比崇敬、無比沉痛的心情,向烈士敬獻了親手製作的花圈,聆聽了校長講解的先烈們的英雄事蹟。在銘記歷史,繼承革命優良傳統,緬懷先烈豐功偉績的同時,發展了41名新隊員、17名新團員。通過唱隊歌,在隊旗、團旗下宣誓,新老隊員、團員代表講話,使全體師生的心靈再次受到了洗禮,再次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精選28篇)

活動結束後,結合感恩教育,要求中高年級學生每人寫一篇心得體會上交德育處,經評委會評選出優秀文章推薦到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播出,強化教育,將活動再次推向高潮,在全體學生中產生深刻的教育效應。

此次活動的開展,緬懷英烈,飲水思源,使全校學生深切感受到了那段革命歲月裏烈士們崇高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可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同時也更堅定了全體師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決心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立志成材,開拓進取,用自己的雙手來美化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

“緬懷革命先烈、爭當紅色傳人!”清明時節,株洲市淥口區楊得志故居內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翠柏掩映,莊嚴肅穆,淥口區人武部組織的清明祭奠英烈活動正在進行。區人武部幹部職工、南洲鎮專武幹部和部分預徵青年共20餘人參加活動,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

清風徐徐,肅穆莊嚴,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赫然醒目,全體人員列隊站立,向先烈敬獻花籃、鞠躬敬禮。

“緬懷先烈,既是告慰,更是傳承”淥口區人武部職工黃珊林坦言。作為土生土長的淥口人,黃珊林有着深厚的紅懷,1993年退役後捨不得這身軍裝,回到家鄉主動申請到武裝部工作,成為一名工作了28年的老武裝。“革命烈士的精神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作為一名武裝部職工,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帶動更多的人將革命先輩的遺志傳承下去。”黃__話語鏗鏘。

“英雄,是民族的脊樑,青年,是未來的棟樑,作為一名預徵青年,通過參加烈士祭奠活動,讓我更加堅定的參軍報國的理想信念”預徵青年李x激動地説。

“淥口區是開國上將楊得志將軍的家鄉,有着優良的革命傳統。”活動結束後,淥口區人武部政治委員何波説:“‘緬懷先烈、致敬英雄’,淥口區人武部將沿着英雄的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勵全區廣大專武幹部和民兵傳承革命精神,幹好強軍事業,在全社會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紅色資源,營造傳承英烈精神、立足本職做貢獻的良好氛圍”。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3

在“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來臨之際,江南街道高度重視,以節日活動為愛國主義教育契機,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組織開展了清明節祭奠革命先烈、網上祭英烈等活動。

一、動員部署,廣泛宣傳。

精心部署清明活動安排,指定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求機關幹部提高認識,積極參加活動;各社區要根據通知的要求迅速行動、認真落實,做好清明祭掃活動的宣傳教育,積極動員轄區內廣大青少年廣泛參與網絡祭祀和祭掃烈士墓活動;利用街道社區的LED廣泛宣傳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積極動員未成年人蔘與“網上祭英烈”和祭奠烈士墓等活動,引導青少年重温英烈先進事蹟,弘揚先烈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增強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二、精心組織,統籌安排。

一是組織祭掃革命烈士墓。4月2日上午,街道組織全體機關幹部、駐江南武警消防特勤中隊官兵、江南派出所民警、社區兩委、凌霄中學、亭店國小師生等300多人到街道宿燕寺革命烈士紀念碑開展祭奠儀式,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先烈們鞠躬默哀,並敬獻花圈,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這次活動,是一次現場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實踐,進一步弘揚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極大的激發了廣大幹部羣眾的工作熱情。二是積極參與“網上祭英烈”簽名寄語活動。4月1日至7日,街道依託校外活動場所、社區未成年人網絡陣地或家庭上網設備,組織500多未成年人登陸中國文明網參加網上祭英烈活動,鼓勵青少年在網上為革命烈士鞠一個躬,獻一束花;通過留言欄上留言寄託哀思,表達對烈士的懷念之情,培養未成年人緬懷先烈、不忘烈士拋忠骨的高尚情操。三是組織未成年人談感想寫體會。街道把這次主題活動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在社區適時組織青少年談感想、寫體會,開展專題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增強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

三、措施得力,務求實效。

為使這次節日主題活動真正落到實處、不走過場,街道、社區領導重視親自過問,有檢查有部署。一是分工明確、責任到位。街道分管精神文明工作的雷華陽宣委親歷親為,多交次下社區檢查各社區活動開展情況,對落實不力的社區及時反饋各社區負責人,令其限期糾正。二是覆蓋範圍廣、參與人數多。把這次活動當作一次全民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專題來抓。4月2日,街道轄區內各行各業300多人蔘加了街道黨工委組織的祭奠革命烈士儀式,有500多未成年人蔘加了“網上祭英烈簽名寄語”活動。這些活動極大的增強了公民的愛國情懷,激發各行各業幹部羣眾立足崗位幹好本職工作的熱情。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4

清明節到了,大家都出去遊玩,有的在爬山,有的在放風箏,還有的在燒烤,當然我也沒閒着,我去了萬馬渡遊玩。

星期六,我和舅舅一家人很早起了牀,吃過早飯我們就乘車出發了。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轉眼間就到了萬馬渡,那裏四周樹木環繞,是個美麗的地方。

我們爬上了山坡,那裏有很多的山泉,泉水丁咚丁咚地唱着歌。走着走着,身邊的山泉不見了,變成了一塊塊田野,田野裏金黃色的油菜花綻開了美麗的笑臉。

到了目的地,我發現那裏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巨石,媽媽説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泥石流形成的,巨石有的像蒼老的烏龜,有的像一匹奔跑的俊馬,還有的像威武的老虎,我們在巨大的石頭上蹦來跳去,玩得很開心。

之後,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5

清明節是中國人懷念故人的傳統日子。

今年的清明節快要到了,弟弟打來電話詢問:“清明節你去掃墓嗎?”我感覺有些意外,因為前些年,每到這個時候,都是我主動打電話給弟弟,也許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弟弟對清明節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們兄妹四人都已成家立業,就像一羣離窩的小鳥,各自飛出了家門。記得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到清明,父親都是捎信來問我是否能有時間回去。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每到清明,父親都是領着我和弟弟一起到爺爺奶奶的墳上去添土上墳,這是他老人家的心願。工作後,由於我們忙於上班,於是就輪流去老家的祖墳上添土上墳,而唯有我的父親卻始終如一,不管忙閒都要到祖墳上把墳塋填得又高又大,這也許是對他心靈上的安慰,或許覺得心裏更踏實。

不管怎樣,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清明節在人們的心目中有了獨特的位置。記得在我上國小的時候,每到清明節,學校就組織全體師生到鄰村去給一位革命烈士掃墓,在現在看來也算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吧。當我們排成長隊默默佇立在墳墓前,村裏的老黨員總是動情地講述他的壯烈事蹟,感人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撞擊着我們幼小的心靈。那時總想,長大了要做一個英雄。

參加工作以後,每到清明節單位組織到烈士陵園進行掃墓,在那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刻骨銘心,一塊塊墓碑上鐫刻了無數烈士的英名和他們悲壯的一生,它既是烈士的墓碑,又象徵了一種捨生忘死、英勇不屈的精神,無數的先烈們為新中國的解放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今天的人們,在當下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形勢下,我們堅信這種精神不因時間的推移而淡化,也不以時代的變遷而褪色。清明讓我們銘記歷史,感悟現在,開拓未來。在我們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革命烈士英勇頑強和一往無前的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更要發揚光大。

今天我默默體會“清明”這兩個字的意義。在我的印象中,爺爺奶奶都是沒有文化的人,但他們勤勞質樸、心靈手巧,樣樣農活,都幹得妥妥當當、乾淨利落。記得小時候,我經常纏着他們講故事;到了晚上,爺爺還能對着月光,作各種各樣的手勢給我看,手影投在牆上,呈現出各種逼真的動物畫面,有羊、有小狗、還有老牛……到了寒冷的冬天,晚上我跟爺爺睡在一起,爺爺都是用他那雙粗糙的手,把我冰涼的腳揣在他温暖的懷裏,我就這樣在他的呵護中睡去。爺爺奶奶過早地離世,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物質上的財富,卻留給了我們做人的勤勞和樸實。

今年的清明節快要到了,我告訴弟弟,我要回家,我們要一同去為逝去的爺爺奶奶添土上墳。當我們佇立在爺爺奶奶墳前的時候,我要説:我們平平淡淡地生活,忙忙碌碌地工作,同時也要懂得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要懂得做人、感恩和回報,要孝敬父母和長輩,盡心盡力地工作報答社會,更要珍惜和牢記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不能忘卻的紀念,面對先輩,寄去我們深深的哀思。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6

在那昏黃的燭光中,在那古老的方言中,我又回到那有她的時光……

題記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7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了為革命烈士進行掃墓活動。

早上,我們早早的來到教室準備了自己戴的小白花。到了八點整,我們來到操場上集合然後就出發了。在路上每個班都是懷着沉重的心情都沒有一個在説笑,每個人都知道今天是為革命烈士掃墓。

來到革命烈士的墓牌前,進行了紀念想想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不惜自己的生命與敵人進行奮鬥。革命烈士為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卻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你們為了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身軀來維護今天的生活。

在烈士的牌前,我們全體為烈士默哀,然後在為烈士獻上了自己製做的花圈把自己胸前的小白花放在了革命烈士紀念碑旁。烈士為了我們,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創建了新的中國。

中國人民是熱愛和平,渴望和平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來也不屈服於外族的侵略,如果哪個侵略者敢來侵犯我們,我們一定會勇敢的站出來,誓死捍衞自己的祖國尊嚴。 同學們,國家是不是強大關鍵看國民素質是不是優,國民經濟水平是不是高,國防力量是不是強。

如果中國符合這個條件,我想沒有人敢對中國指手畫腳。國家的尊嚴要靠自身的勢力來爭取,面對與某些強國的差距,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想到自己的責任,那麼我們就應該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努力完成學習知識鍛造品德強健身體的重任,為祖國未來發展儲存力量,將來好為祖國的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相信未來的中國歷史羣英榜上一定會刻上我們某些同學的名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我們就更應當樹立起這種責任意識。我們應當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刻苦學習、苦練本領、報效祖國,繼承革命烈士的遺志,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8

當今,主流社會倡導的是“厚養薄葬”,主張在生前給足尊嚴,善待處之,使之生活幸福;提倡在死後喪事從簡,生態入葬,留下環保風範。這是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賴以生存地球的高度負責,沒有哪一個人可以逃離生生死死的規律,更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改變“赤條條地來,空蕩蕩地去”的現實。生態,才是維繫人類生存的重要密碼,對待逝者,需要用生態的觀念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在公眾吐槽大氣污染時,很多人習慣性地把矛頭指向各大涉染企業的煙囱、馬路上汽車尾氣的排放,甚者來自西北區域的沙塵暴,這些都是公認的公共生態環保責任,唯獨沒有想到與己相關的應擔責任。在一些地方,親人離世還保留着土葬的做法,佔用大量農地耕地;運靈車一路拋撒冥幣,既不雅觀又給環衞工人添累;高高的墳頭前,燒化的是祭奠用品更是新的污染源……特別是清明節期間,各種汽車開進山野,你追我趕,喇叭聲此起彼伏,打破山村的安祥與靜謐,活脱脱地演繹成一場車展秀。這與生態祭掃先人的要求相差甚遠,離傳統的清明祭掃愈行愈遠,繁華落盡是空虛,心靈的哀思何以寄託?

清明節,是中國人們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央文明辦力推的“我們的節日”。國家文明需要社會文明來詮釋,社會文明需要公民文明來體現。作為新時代的國人,身上理當充裕着時代文明的風範,能否讓清明節成為展示文明的一扇窗口,從這個窗口望去,滿眼的生態文明應當成為一景。如果説,一堆紙錢化作升騰的青煙,能夠寄託後人的哀思,那麼,一束鮮花清新高潔敬獻先人,不也能代表晚輩的追思嗎?在祭奠先人的問題上,與佔地土葬及烏煙瘴氣地亂燒一通相比,海葬、河葬、樹葬等充滿環保理念的生態殯葬,則更加順應潮流,倍受推崇。

生態殯葬靠公民的自覺,更要靠法律法規等硬約束增強執行力。教育只能起到宣傳引導的作用,但不是根治意識形態領域問題的萬能藥,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法規作後盾。在推進生態殯葬管理方面,僅僅依靠沒有約束力的説教和制度是遠遠不夠的,應當讓公民知道破壞生態殯葬的嚴重後果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生態文明不是軟綿綿的説教,而是需要國家、社會、公民各個層面實實在在地落實各自的責任,把擔當的精神寫在盡職盡責中。

生態祭掃,是緬懷先人的最好方式,也是改善子孫後代生存環境的最佳選擇。故人離去,留下的是精神財富,激勵後人以科學的精神繼續創造劃時代的輝煌。作為後人,理應接住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力棒,把先人的創新創業、勤儉節約等精神發揚光大。由此,方能告慰先人,昭彰後人,不負做人。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9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 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 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

清明節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按照我們家鄉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 在墳上,然後按長幼次序進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大家分吃掉酒食回家,據説這樣會得到先人的庇佑。現在的習俗是逐漸的中西合璧,在舊習俗的基礎上,年紀的人都會帶上一兩束鮮花放在已故親人的 墳頭,取代焚燒紙錢的習慣,這樣一來既方便,又環保,再者又安全。要不,特別是私墳的山頭,那些護林員們每逢這幾日都是如臨大敵,嚴陣以待。所以現在每每到清明時節,鮮花店的生意卻是最紅 火的,少則五元,多則上百無的鮮花,都會銷售一空。再有就是現在的人們對這個節日越來越重視,加之放有國假,故每年的4月4日——4月5日這幾天各大通往公墓的道路那個真是車水馬龍,場面絕對不 可謂不壯觀啊!

在祭掃完已故親人後,另一半的重頭戲就是郊遊踏青,平時也難得有時間,趁此機會正好和家人,朋友小聚一下,賞春遊園,而比如此時的梅園、黿頭渚正是山花浪漫,風景如畫時,卻是再好不過的去 處了。或是放放風箏,或是垂釣小憩,對於現在整日奔波忙碌的人們來説,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了。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0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國小起就跟隨老師去北寧的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覺得高高的紀念碑有着説不出的巍峨和肅穆,一朵精緻的白花別於胸前,一條紅領巾默默拭去紀念碑上的塵土,卻拭不去內心的疑問,我們來那裏做什麼,他們走了,我們來看他們,他們明白嗎,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麼。帶着疑問而來,又帶着疑問而歸。一年一年,掃墓變成了形式。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佔高地,衝鋒的戰士踩着水中戰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明白只有不停的往前衝才有勝的期望,戰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此刻我們有如那些衝鋒的戰士,我們也務必不停的往前跑,往前衝,不住腳步的去發展和學習,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為這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如今掃墓對我而言真的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裏,閃耀着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有如鐫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1

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應該上山去祭拜我們的祖先。我們家也不例外。

走在陡峭的山坡上,路是那麼的熟悉。雖然我生在山村裏,但我並不是經常上山。雖然我不是經常上山,但小時候走過的路還是那麼記憶猶新。一路上,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墳墓,有的墳前有蠟燭燃燒留下的痕跡,可見死者的親人已經來祭奠過了。我們來到太公墳前,擺上蠟燭和一些水果,就要開始拜了。只見奶奶一邊拜一邊念着保佑詞:“太公,保佑我們······”我也隨聲附和:“太公,保佑我們······”

一段時間後,我們就帶上祭品準備回家了。陡然,我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沒做——放鞭炮。“爸爸,我們今天好像沒有放鞭炮呀!”我立即叫住了爸爸。“對呀,怎麼了?”爸爸若無其事地答道。“可我們往年都放鞭炮的呀!這一次為什麼······”我不解地問。

爸爸聽了,笑着説:“孩子,最近已發生了許多件山林火災,都是由鞭炮引起的呀!所以,我們應當儘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災難,不在山中放鞭炮。”“哦,原來如此呀!”我恍然大悟。是啊,山林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如果我們大家都文明用火,那麼安全的生活就在咫尺之遙。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2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 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節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農諺。清明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在4月2日也是清明節的前夕,老師帶着我們兩個班排着齊整的隊伍走向公園中的烈士塔。到我們來到時,已經有兩個學校在等候掃墓,我們排在第三個,我們站在台階旁邊等候邊練習着詩朗誦。

終於輪到我們進行掃墓了。我們兩個班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烈士塔下。我想現在站在烈士塔下的同學老師們,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帶九分憂傷的。

掃墓活動開始了,小主持人對烈士們進行了讚頌,然後讓我們默哀一分鐘,當時,現場上十分安靜,靜得彷彿一根針掉地也能聽到,我們每一個人都低着頭閉着眼睛,默默地為守護我們國家犧牲的烈士哀悼。默哀結束後,由我們班為烈士獻上詩朗誦《緬懷先烈》。在那一句句有感情的詩句中,帶着我們的尊重,帶着我們的一顆顆感恩。敬仰的心。我們把心獻給了捨生死要守護國家的英雄戰士們。我們詩朗誦結束後,又聽了五五班的演講。結束後,我們到紀念碑前撫摸他們的靈魂……

我們今天的快樂生活是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我們要繼承他們不怕犧牲流血,勇向前的奮鬥精神,長大後建設我們美好和諧的家園。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着濛濛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着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後,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説,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隨之綿綿細雨而來,踏青祭祖的期間時常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客户諮詢一些拜山時的問題;下來,筆者就根據自己多年的心得寫出來與善信朋友們分享一下踏青拜山時的一些事項吧;

第一:清明拜山,不宜早上祭拜;因剛過寒冬,山中陰氣匯聚沒有完全散,對於身體不好,所以比較適宜與中午至下午3點左右的時間祭拜比較理想;

第二:在出門拜山時,人氣的講究也是有的,清明節因是陰節,所以陰氣比較重,加上是在寒冬過後不久的一個節,滿山的陰氣,所以在這個節日拜山時,人氣越多越好,人有陽剛的氣,所踏山地也會慢慢平衡其陰陽氣流走勢;

第三:在祭拜自己祖先的時候,都需要先鋤草,清理一些雜草雜物,弄乾淨才開始點蠟燭焚香擺放供品與燒金元冥紙,在這期間有很多人會用鋤頭來鋤草,因一些草根過於深,難免會用力大挖其根,從而會傷了氣墳穴之體,百日之內容易出現破財逆境的事情發生,需要多注意;至於在鋤草時可以用鐮刀割草,把草拿到一些無墳的地方燒掉清理就可以了;

第四:出門踏青時,出門路過較為近山墳地方的一些無人居住的房子呀,樓亭呀,橋低下等,這些地方都是不適宜久留之地方,也不要在這些景觀下拍照,否則,也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第五:踏青拜山時,大家最好可以穿或者帶一些紅色的衣服或帽子,利是封也可以,因紅色代表光明正當,這樣可以減低一些邪氣侵身,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發生;

第六:拜山時注意一些語言上的表達,不要亂對路過時看到的墳地出口評論,惡言中傷,否則也會容易對自身帶來不順之事情發生;

第七:踏青拜山,出門時身上不要帶一些金屬風鈴,能發出聲的金屬物體,因金屬能泄其陰地之氣,容易衝撞一些邪氣的抱怨,導致其對帶有金屬克身的人發出進攻,容易引起突發事情發生,如破財傷身事情,需要謹記;

第八:如是孕婦者,在拜山的時候,不要到處亂走,也不要到一些人氣少到的地方停留,儘量早一些拜祭完走人,免得容易遇見一些不因該見到的事物,而給自身帶來災禍;

第九:拜山遊玩不要亂踩踏路過的墳地,一是對人家老祖的尊重,也有遇到時運低容易遇到不乾淨;踏青時,很多人有習慣拿一些竹棍樹枝等物體在手上玩,不玩了就隨便的拿來到處的亂插,這條也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其墳附近周圍用竹棍竹枝插上去,這樣會傷了墳主家,也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其人身上;

以上是筆者的一些個人心得,在多年的堪輿路上積累所得,發表出來希望可以帶給各界善信朋友一些幫助,這個也是讓筆者感到榮幸地方;如有其它不明白的問題,也可以多請教諮詢一些行內人士。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5

曾經參觀過很多烈士陵園,認為他們的實際很感人。他們的人格很崇高,我知道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想將來有一天自己如果真的成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黨員,我也會像他們一樣揹負上更多的責任。

沒有獎勵,沒有獎章,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國。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們求實創新,建設着新中國。他們不怕流血,不俱犧牲,為振興中國而奮勇拼搏。不怕辛苦,不怕勞累,為復興中華而前赴後繼。

這一切感染着我,啟發着我,讓我真正認識到作為一名中華民族的子孫真的有義務向這樣一個偉大的黨靠近,而今我真的坐在黨校培訓的課堂上,來接受黨的考驗和洗禮。我很高興得此殊榮,端詳着這些可愛的人們,我很幸福,在我的生命中能接受他們的薰陶。我再一次向前跨了一步,更加走進了,嚴肅的面孔下有着對未來的堅定,也有着對我們年輕一代的期待。我感受到了這份期待,作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我會以一個員的職責要求自己,作出像他們一的事業,中國是個有潛力的國家,而中國的未來有寄託在我們的身上,就讓我們充實自己的頭腦,擔負起這份職責,為中國,為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6

清明那天總是趕上不錯的天氣,精神好,心情不錯,帶着這樣的心情來上墳,在九泉之下的父母想必心情也是不錯的,他們大概總是希望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裏,自己的兒女來看他們,大概他們早就祈禱好了,清明節一定會是一個不錯的天氣,在這樣的日子裏,親人能夠相見,不該有什麼傷感,一切都是温馨的。這樣兒女就放心自己的父母在這裏安睡,父母看到兒女的心情和精神這樣好也就放心了——因為兒女的生活看上去過得不錯,看得出來,是舒心的。這難道不是每個父母所希望的嗎?他們走了,他們可以放心地走了。

其實在清明節的日子裏,我們應該告訴已經故去的父母的就是這些:不要為兒女再擔什麼心了,我們過得很好,您二老就塌實地在這裏呆着吧,我們明年還會來看你們的。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7

今天是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天,陽光燦爛。

我沒有回老家,因為學校不放假。

所以,我不知道漫山遍野是不是又開滿了映山紅,不知道古老的石碑文上是不是又布上了蜘蛛網,不知道新翻的泥土是不是還有地底的氣息。

可是,我知道,當我站在祖先的墳墓面前時,我一定沒有眼淚。

那清澈的心靈之水已經沒有痕跡。

當我最尊敬的三個老人在我身邊消逝,我就已經沒有淚水了。

每一顆流星的消逝意味着一個人的離開。

而我的星空,已經劃過了三顆最耀眼的流星。

我已經沒有多餘的眼淚去為別人而流。

因為我知道,每一次淚水劃過面頰,我的心,就會碎。

心碎了,再怎麼拼湊,也會有傷痕。

清明的季節,多雨。

我喜歡清明的雨,因為那是已離開的人曾經的思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

喜歡的人離開了,可是,我還活着。

我必須揹負着他們的期望,去完成我的使命。

因為,我是活着的。

即使有悲傷的,痛苦的回憶,但我還是活着的。我不會忘記,因為沒有應該忘記的回憶。

所以,我就必須用心去面對事實。

總有一天,我會戰勝這些回憶,勇敢地生活下去。

清明時節,不再雨紛紛。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8

清明節那一天,天空下着濛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堂哥一起回老家給爺爺掃墓。路上,我們看見一叢叢紫色的野花鋪滿田野。媽媽説:“這真是一座天然的花園!”快到老家了,我忽然想起了杜牧寫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踏着泥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急着衝上前,沒想到腳下一滑,摔了一跤,滿身都是泥。姑姑笑着説:“你呀,正好給爺爺拜上一拜。”我們開始祭掃。爸爸把一張張紙用小石子壓在墓碑上,接着清理雜草。

我和媽媽、堂哥去撿幹樹枝,然後把撿來的幹樹枝分成兩堆,放上紙錢。姑姑忙着把一道道貢品擺上。一切準備就緒,姑姑點燃了紙錢,又點了幾支香,分給我們。我們先拜天地,再拜土地公公,最後給爺爺鞠躬。拜完了,姑姑還站在爺爺的墓前,嘴裏唸唸有詞。最後,爸爸點燃了一串鞭炮,紅色的碎紙屑漫天飛舞,好像仙女散花。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貢品,等紙錢完全燒成灰燼,才離開了爺爺的墓地。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19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是一個特別的神聖的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回去掃墓。今天我又來到了先輩的墳前,準備幫他們掃一下墓。我拿着鋤頭,把他們墳前的草全都除光了。

還別説,除草還挺累的,鋤兩下就要歇一會,如果不是大人幫忙可能一天我也除不完。

墳前一片光,感覺特單調,孤獨。於是,第二天吃過晚飯後,我就跑到山上挖了幾顆果樹種在了墳前。

清明節是個重要的節日,讓我們記住這個神聖而特別的節日吧!還要記住在這一天要幫先輩們掃墓哦!

還有一件事,在這個節日裏,相信你們有思念的人吧!我最思念的人是我的外婆,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永遠的離開了我,我多麼希望她能再回到我身邊,這就是我最思念的人,你們在清明節最思念誰呢?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0

清明節到了,我、妹妹和媽媽到西山公園去掃墓。我掃的可不是親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車到西山公園。一路上,春意盎然。

走進西山公園的大門一看,公園裏到處充滿着春天的氣息。接着,我們走進了烈士紀念館。看着滿牆的烈士照片,其中有:辛亥革命先驅寧太一;抗日名將左權;紅軍軍事指揮家蔡申熙;新四軍聯絡部長朱克靖;與李大釗同赴國難的唯一女傑張挹蘭;留下一封血書感動億萬國人的陳覺和趙雲霄……

出館後,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把紀念碑前的鮮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掃完垃圾之後,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表示敬意。

隨後,我們來到了左權將軍的像前行了個隊禮。左權將軍手裏拿着望遠鏡,威嚴中帶着慈祥的目光凝視着前方,他好像看着這麼繁華的醴陵,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感到特別欣慰,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義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國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為之奮鬥的美好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富強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奮鬥!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1

中華民族有慎終追遠、崇功報德的悠久傳統,而清明節則是承載這一傳統的重要節日。人們在清明節不但祭掃先人墳塋,同時也紀念民族的傑出先賢,諸如黃帝等人物的祭祀活動都在清明期間進行。而全國各地的烈士陵園在清明節期間,也接待了一批批的參觀羣眾,清明節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

新時期以來,平民英雄在全國如羣星般湧現,他們中有一些如流星劃破天空,燃盡了全部的光和熱,讓人們感到了道德的温暖,看到了善行的力量。因此,在清明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全社會都不應該忘記那些已逝的平民英雄。

對於已故英雄的家人來説,他們渴望平靜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對於社會公眾來説,銘記英雄,是對英雄的告慰。平民英雄付出生命,是為了社會更美好,而對生命和奉獻麻木不仁的社會,絕不是一個美好的社會。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2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鄉村。那裏青山環抱,樹木葱蘢。每年的清明節,都是家鄉的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因此一到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去家鄉掃墓。

每次來到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我都想哭,因為我總想起爸爸和我説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七歲那年父母雙亡,從此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從小他沒穿過一件新衣服,沒吃過一頓飽飯。他靠親戚和學校的資助唸完中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個小男孩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個堅強的人,沒有因為命運的坎坷、生活的貧困而放棄自己的學業。爸爸在我學習最沒信心的時候告訴了我這個故事,我知道,爸爸是為了讓我明白了: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

清明節這天,我來看望我那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我想告訴他們:“爺爺,奶奶,你們安息吧!你的兒子現在過的很幸福,他用他的堅強換來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你的孫女也會做一個堅強的人,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3

本次中班清明節慶祝活動圓滿成功,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動畫錄像瞭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及清明節的習俗。在看完錄像我們還向幼兒進行了提問,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清明節的瞭解。

在採取錄像時,我們老師收集的是幼兒動畫版的錄像,這樣更直觀瞭解清明節。在看完錄像之後,我們下一環節是讓幼兒分享帶來的青餅,青餅也是清明節的一道食品。

在這一環節上我們主要讓幼兒品嚐出青餅與其他餅的不同之處,而且在幼兒認真品嚐完之後,老師還請幼兒進行了提問:“你吃到的青餅是什麼味道的?”。有些幼兒便回答到:“我的青餅裏面有芝麻餡、紅糖”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的知識經驗也得到了提升,同時,也符合了我們中班組舉行此次活動的目的。

在活動中,我們的老師顯得更加的認真。樂老師認真捕捉幼兒有意義的鏡頭,柴老師積極配合分青餅,曹老師在場內維持秩序。整個活動顯得更加有序,在這樣活動中我們的老師也得到了很多經驗,更有助於今後活動的開展。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4

四月到了,清明節也到了,處處可見人們忙着掃墓祭拜,這清明節對中國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呢!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呢?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有一個傳説故事:在春秋時期,晉國的太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因此與忠臣介之推流亡在國外,介之推一路保護重耳,功不可沒。重耳成為國君後,介之推便離開重耳躲進山中,重耳想要讓介之推回來,因此放火燒山,想借此逼出介之推,沒想到介之推他不肯下山,就被燒死了。後人便在他死去的四月上山祭拜,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祭拜。

清明節有許多習俗上要準備的祭品都有其意義,像吃韭菜(代表長長久久)、吃年糕(代表步步高昇)等。另外在祭拜的習俗中有一個最特別的,那就是“掛紙”。大家去掃墓時,一定有看過家中長輩把一張張長方形的五色紙壓在墓上,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和漢朝皇帝劉邦有關。在劉邦未當上皇帝之前,他一直在外打仗,因此無法回家鄉掃墓,他當上皇帝后,當他要回去掃墓時卻找不到父母的墓碑,所以他就把一張紙撕成許多小紙片,撒到空中,想借此找出父母的墓,結果有其中一張落在一座墓碑,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走,他朝着墓碑走近一看,果然是他父母的墓,所以之後每年劉邦掃墓時都會壓一張紙片在墓碑上,後來,大家效法皇帝,久而久之,這就演變成一種習俗了。不過,現在的意義逐漸演變成為祖先的居住添加新瓦,與之前大大不同。

每年我們全家人當然也有去掃墓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清明節,我們到了墓地之後,才發現沒有帶掃把,只好拿四周的葉子來掃,打掃的很辛苦;掃好墓要回去時,我還跌到別人的墓上呢!嚇了我一大跳,之後我去掃墓時走路都會特別小心。

我覺得對我們中國人意義重大,掃墓則是代表我們對祖先的尊敬。在這天,我們要多説好話,才能把心中的誠意表現出來喲!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5

清明將近,小姑來電話問爸爸計劃哪天去給我爺爺奶奶上墳,我説我早就期待着呢!

上墳那天,我起得特別早。爺爺奶奶的墓地在卧龍崗,離我們家很遠,墓地又在卧龍崗墓地山頂的十六區,説實在的上一次墳還是很辛苦的。我從三歲開始給爺爺奶奶上墳,已經五年了。

在墳上,我虔誠地給爺爺奶奶燒紙磕頭。爺爺奶奶的墓碑上並沒有我的名字,在我出生的前四年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在我出生三個月後也在病魔纏身多年後去世了,我出生時奶奶已經糊塗了。

雖然我對爺爺奶奶沒什麼印象,但經常聽到爸爸提起爺爺奶奶,這讓我知道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善良可親的老人。爺爺奶奶在世時,帶大了七位我的表哥表姐,現在他們工作忙,有的來了,有的沒來,我還要替那些沒有來的哥哥姐姐獻上一柱香。

記得我五歲時在去上墳的路上,我還對媽媽説:“如果你不在了,我每個清明都給你上墳。”這讓媽媽感動了好一陣兒,都不知道説什麼好了,只有熱淚盈眶緊緊抱着我親了又親。

我發現今年的墳地上與往年有些不同,很多墓地上都擺着鮮花,爺爺奶奶的墓地上也有表哥表姐獻上的鮮花,而沒有燒紙,這真是一大進步!大量的紙錢焚燒會造成空氣污染,並且是對紙張的浪費。此外,在林木茂盛的地區燒紙錢還容易引起火災。

一束鮮花一篇祭文,一樣寄託無盡哀思,應該倡導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清明節前,網上出現了不少網民在網上向逝去的親人或是朋友表達哀思,為逝者“獻花”、“敬酒”或是“點燭”。祭祀從簡,不放鞭炮,也不燒紙錢,網上祭奠是一種文明祭奠方式的體現。

我認為:祭奠的方式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歡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以往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時間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向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當被遺忘,他們的無謂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真愛生活中一切完美的東西,為他人帶來歡樂,這才是青年人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每逢清明節這個時候,上墳祭祀的人成羣結隊,像潮水般湧上去,人們習慣用燒紙錢,放鞭炮的傳統方式寄託親人的思念,清明節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也寄託着整個民族的憧憬,承載着人們的完美期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個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華民族高尚的品德。我們手握白花步入墓區,懷着崇敬的心境去緬懷死難的烈士們。一位位烈士的圖像出此刻我們的面前,彷彿在訴説着他們的鬥爭過程。為了人民他們拋頭臚灑熱血通往直前。為了解放中國,他們捨棄小家,聚在一齊,才換來了今日大家的安寧,我們把手中的鮮花獻給了烈士表達我們對烈士們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緬懷之情,墳前的小草綠綠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氣息,好像烈士對我們説着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勁,最終我們繞了一個圈子,離開陵園,門口的柱子上幾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奪目。這道光激發了我們心中的愛國信念。

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您用青春和生命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爭的光輝業績令我們敬仰;您留給後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鼓舞我們進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種子,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帶領我們走向完美明天的旗幟。敬愛的革命烈士們,經過你們不懈努力和艱苦卓越的奮鬥,當年被帝國主義列強辱罵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今日,我們接過從您手中傳過來的接力棒,決心要更新觀念,擴大視野,掌握一技之長,全面完善自我,為中華民族的興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此時此刻,我們只想用一朵小花寄託我們的哀思,我們只想用一個花環證明我們的心意,我們只想用一座石碑表達我們的敬仰……可是,我們更明白,最好的方式僅有一個,那就是:繼承您的意志,弘揚您的精神,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完美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説:“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裏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麼,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着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説哀思。聽媽媽説,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着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着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着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着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着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於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着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爸爸媽媽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唸時,我一不小心説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説,沒關係,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説了這麼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麼不能説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着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6

今天是4月6日,也是清明節的後一天,我們的學生要到西山去烈士館掃墓。

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

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裏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説説笑笑,嘴裏還不時的唱着:“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

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西山,去西山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國小生,中學生。我們順着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着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着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於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後院。“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麼?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為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濕,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那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作文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裏無比的悲傷……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

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温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作文

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為了保衞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7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每逢清明時節,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客居他鄉的人紛紛趕回家鄉,緬懷先人寄託哀思,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人們又稱它為踏青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除了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習俗,許多地方還有放風箏,插柳枝,等習俗, 為節日增加了許多歡樂的氛圍。

我生在農村,在我的家鄉,清明節也有許多習俗。仍記得小時候,村子裏有一個殘疾但手巧的老爺爺,他住在離我家不遠處的一個陰暗小房子裏,房子裏堆滿了他扎的紙房子,紙電視等,堆的好高好高 ,長短不一的掃帚杆散落一地。我常常跟着爺爺去他那裏坐坐,爺爺陪他聊天,而我就自己在旁邊擺弄他扎的五顏六色的紙房子,很是精緻。每臨近清明節,老爺爺就開始忙活起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 小樓從他那雙粗糙而又靈巧的雙手中完美編制出來。小樓雖多,但樣式從不一樣,還有那電視機,簡直跟真的一樣,有時候我差點戳下假的但又逼真的按鈕,看我喜歡的動畫片呢。

在清明節前,爺爺奶奶就煮一大塊豬肉,買一些燒紙,用一張嶄新的毛爺爺在燒紙上象徵性地印下許多印子。清明節當天,一大早起來就看到門上插了柳條,桌子上放着爺爺奶奶準備的豬肉,水果和饅 頭。爺爺奶奶在地上點兩支蠟燭,拿出一部分印有毛爺爺印子的燒紙燒掉,説着話好像在和已故的親人聊天一樣。每到這時候,我總會感到異常害怕,但不久這種感覺就煙消雲散了。

到了傍晚,晚飯前,各家各户都會在籃子裏裝上吃的,蠟燭,鞭炮,抬着在老爺爺那裏買的紙房子,帶着鐵秋去墳地上墳添土。家鄉的習俗,女人在清明節是不能去墳地上墳的。在我的記憶中,爸爸有 次帶着年幼的我去了墳地,我只知道那是我記事以來唯一一次在清明節上墳。依稀記得我在太爺爺墳前瞌了頭,沒敢説一句話。

小時候的我貪玩成性,一般吃了晚飯和小夥伴一起玩好久才回家。但在清明節我出家門會有一絲害怕的感覺,好像離開家就失去了保護的屏障。我們稱清明節為鬼節,據説當天晚上鬼魂都會來到人間, 但它們害怕紅色的東西,身為孩童的我對這個説法深信不疑,每到這天我會穿上紅襪子我才安心。但小夥伴們每每在我身後幽幽地説鬼來了的時候,我仍然害怕的不知所措。

清明節正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節,放風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家的雜物間裏仍然保留着一個破舊的爸爸給我扎的風箏,小時候爸爸教我放風箏的歡樂畫面扔深深烙在腦海中。風箏飛在天空,我 們心中的煩惱也隨之飛去。

除了放風箏,幾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個自己編織的鞦韆。午飯過後,抱着自家的的鞦韆到樹林裏,綁在樹上綁結實了。大人們坐在鞦韆上聊家常,我們這些孩子們就在空地上做遊戲,玩夠了,跑累了,就 坐在鞦韆上搖起來。

如今,我已上大學,遠離家鄉。小時候和小夥伴互相以鬼來惡作劇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和小夥伴一起做遊戲的畫面也漸漸模糊。遠居他鄉的年輕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業,有的在清明節也沒時間回鄉祭 祖,看看父母。如今的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祭奠先祖,清明節也成為兒女們回家看望父母的機會。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平平凡凡的清明節。

清明節節日學習心得 篇28

清明節快到了,我們班代表學校去革命烈士紀念碑掃墓。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非常開心。

出發前,老師讓我們每人親手做一朵白花送給烈士,顯出自己的誠意。開始做花了,一開始有很多同學不知道怎樣做,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通過一部分同學的手把手教,我們每個人都做好了自己的紙花。

4月3日早上,我們班準時在大廳集合,校長和大隊輔導員給我們講了外出要注意的安全事項。我手裏拿着白色的花,懷着激動的心情坐上了前往革命烈士紀念碑的校車。

到了紀念碑前,我們神情莊重。輔導員唐老師讓一部分同學去掃墓,我們其餘的同學靜靜地等候着,全場鴉雀無聲。接着,我們集體默哀一分鐘,我低着頭,閉上眼睛,心裏在想:“安息吧,烈士們!你們的血沒有白流,我們現在的生活無比幸福,那都是你們用生命換來的。”然後,學生代表劉若曦站在紀念碑前,給我們講了烈士們在戰爭年代如何與敵人鬥爭的光榮事蹟。聽完她的介紹,我更敬佩這些烈士們了。最後,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鞠躬,再將親手做的白花獻上,恭恭敬敬地行了隊禮,並繞紀念碑一圈,才慢慢走下台階。

回校的路上,我想:這次的清明掃墓活動不但難忘,還讓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好好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y0r3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