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教學一體化學習心得(精選3篇)

教學一體化學習心得(精選3篇)

教學一體化學習心得 篇1

20__年10月14日,在楊老師的帶領下,有幸和鄉村培育站的小夥伴們一起前往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現場觀摩了蘇州市教育學會組織的“20__年雲端一體化課堂有效教學研討活動”。以下是本人的對“雲端一體化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教學一體化學習心得(精選3篇)

一、教學覆蓋面更廣

本次觀摩令我印象是兩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覆蓋面很廣,都是課前、課中、課後全時空覆蓋,形成了教學閉環。以王軍老師的《小數加減法》一課為例,老師以通過“曉黑板app”做了前測,並在課始做了反饋,牢牢抓住“一位小數加減法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這一問題,為教學做好準備。課中,師生通過一體機及平板進行交互式的課堂教學,教師及現場觀摩老師可以在屏幕上實時看到學生的解題情況,準確做出反饋。課後教師則對學生進行線下的拓展,如此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令教學效果更佳良好。

二、學習達成度更高

反應課堂目標的達成度,重點應把握知識教學的結構化以及精準化。教學不應該是ppt播放教學設計中的預設,而應該是結構化的教學,既體現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又體現知識和思維的內在邏輯與結構。以夏老師的《平移和旋轉》一課為例,夏老師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情境引入本課(如國旗的上下運動、抽屜的運動,電風扇的運動等等)。而在教學旋轉的環節又滲透了“順時針”“逆時針”的知識,後面還滲透了向……平移……格的知識,充分體現了結構化的教學。而在平移書本的環節,為了讓學生體會直直的平移,老師運用的直尺,體現了數學的嚴謹以及精準。

三、教師素養更高

雖然教授的知識是沒有改變的,但未來教室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與傳統課堂下的教學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老師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以及學科素養,從課前準備到課中教學,教師都應該跳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結合信息化環境和現有教學資源重新對教學進行設計。從而呈現出精彩的課堂。

通過這兩節課,其實我們只窺見了“雲端一體化”課堂教學研討模式的冰山一角,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更應該努力學習,把所學知識運用到課堂中去。

教學一體化學習心得 篇2

從社會經濟生活不斷髮展變化,作為教師無不深感從教環境的變異,但“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對教師職業的崇敬之心卻從沒有改變過,因為我深感教師職業所賦予的神聖使命——教書育人,不需豪言壯語,只需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廉潔從教,從心底讀懂“一滴,就可以改變本色”的現實意義。廉潔從教,應成為新時代高尚師魂的精神堤壩。

一、 用師愛詮釋廉潔從教

“如果沒有教師對孩子的愛,就沒有教育,這愛可以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並且會照亮他們的人生。”對於我們教師來説,“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

熱愛學生,愛崗敬業。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老師的身正,在德育中尤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為師

公正執教,嚴謹自律。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公正執教,這是廉潔從教的基礎。教師決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教師從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師人格的崇高性。尤其體現在對待後進生轉化問題,我們一要有愛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天地君親師”教師是人之楷模,必須為人師表。作為教師除了熱愛教育,熱愛孩子外更應該有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從“居安思危,戒折以儉”魏徵廉政史話的故事中讓我讀懂了:保持廉潔自律、堅守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風氣,保持教育公正。教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授業解惑”之人,更應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範行為來感染、影響並規範學生。教師只有完善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從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營養。

以生為本,關愛孩子。教育應遵循“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從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從教,服務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從教的意義,感受到從教的幸福,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愛戴,在孩子心中樹立光輝的師表形象。同時我們也要在學生的心田播撒一粒廉潔的種子,並讓這顆種子在孩子的心間生根發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草榮枯,四季輪迴,談化的是名利,不變的是教育者那份追求。我也堅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 用行動鑄就師道之魂

廉潔從教,應該讓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清醒的認識到,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堅定依法從教,廉潔從教的理想信念,時刻提醒自己,實實在在求學問,認認真真當教師,清清白白乾教育,以自己的清廉之舉鑄就高尚、聖潔的師魂。只有這樣,才能不辱教育使命,讓一代代學生健康成長,也才能讓自己的夢想飛得更高。

禮尚往來立師表。教師必須堅守高尚情操,傳承和發揚奉獻精神。教師的奉獻精神就是以為學生服務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為最大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樂於獻出,不重索取的以教為志、以教為榮、以教報國的精神。

敬業愛生盡責任。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苦與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職業,不會帶來任何物質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卻是充實的、快樂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安貧樂教,愛崗敬業。

義利關係要擺正。當前確實還存在着腐敗、分配不公、教師待遇偏低等問題,但教師作為社會上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羣體,應以正確的健康心態來認識和對待這些社會問題,以堅定的立場來維護教師自身廉潔從教的形象,不能因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嚴謹求真做學問 。廉潔從教。我們應自覺地將師德原則、師德規範內化於心,刻意操守並最終達到“隨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自覺抵制不義之利的誘惑,社會“潮流”的衝擊,我們應該堅守誠信這一道德底線,從善求真做學問的態度,紮根祖國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為着教育的理想而奮鬥!

廉潔從教,我相信,當我的生命走向盡頭時,我們可以自豪地説:“天空沒有留下我痕跡,但我已飛過。“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作為教師,我們時刻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純潔師德師風,努力修身養性,以此來固守我們的生命底線,選擇心靈的淨土,讓廉潔成為自身職業的一種自覺和習慣。

教學一體化學習心得 篇3

今天通過學習《國小科學新課程標準》,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科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語言應簡明扼要、準確、生動等),注意到實驗操作應規範、熟練,注意到文字的表達(如板書編寫有序、圖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但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複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着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果我們的課堂還是師道尊嚴,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馬上表現出不高興,不耐煩,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大打折扣,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四、變“教師説”為“學生多説”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科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係,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於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於學生説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於説話是否完整,説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科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髮表見解,並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並讓儘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説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説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上好科學課應該儘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於遊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科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科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並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於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科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科學、理解科學和發展科學,讓學生享受“快樂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xlxd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