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交禮儀心得體會(通用3篇)

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交禮儀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生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交禮儀心得體會 篇1

11月26日晚,我們在學術報告廳學習了學生幹部培訓的第一堂課,氣勢還真是龐大,偌大的學術報告廳坐滿了人。突然意識到,自己跟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多的只不過是頭上的那道光環---學生幹部。而那晚更加意識到,那道光原來很多人都有!

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交禮儀心得體會(通用3篇)

當晚有幸聽貟小波老師給我們講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感受頗深的幾點談談。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知書達理,待人以禮,更應該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

人在社會這一大環境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與人相處,甚至融洽相處都是一門值得學習的藝術。通過這堂課,我認識到日常與人交流時,口氣一定要適當,分場合因人而異。作為學生幹部,涉及工作方面時,態度一定要嚴謹、端正;辦事一定要果敢、乾脆。這樣才能贏得同學們的信任及佩服。而在生活中,跟朋友相處,就該放下學生幹部的架子。即工作中雷厲風行,生活上和藹可親。

在禮節這方面,則要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體會。就穿着打扮而言,初入大學,一臉的稚氣,青澀中無不透露着對大學的好奇與憧憬。此時,裝扮可能樸素甚至幼稚,而到了大二,所謂大一部員嘴裏的部長、學姐和學長,着裝就該大氣些。正式場合,如舉辦全校大活動時,有必要穿正裝,以突出工作的正式與認真的態度。

在聽貟小波老師講課時,全場保持安靜,手機靜音,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的聽講,做到對在場的同學的尊重,更是對老師的尊重。作為一名學生幹部,還要懂得身份的轉換,素質的提高。

聽完培訓的第一堂課後,不僅增長了關於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而且對學生幹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受益頗深!

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交禮儀心得體會 篇2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當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然而,在大學校園仍有許多不知禮、不守禮、不文明的行為,還有許多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與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的現象。可見,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具有跨時代、跨世紀的特殊意義。因為,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要求。

1、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當代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父母,過着集體生活,與其他同學處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父母的“血緣上的”、“無條件的”依賴。因此,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過程中獲得友誼,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需要,是從“依賴於人”的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地走向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卻不同程度的表現出 “自我封閉”的傾向。時常出現“孤獨寂寞”、“沒有朋友”的情緒體驗。產生這種情況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較為普遍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依賴他人”、“不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 “依附於人”、“利用他人”、“個人中心”、“求全責備”等傾向, 偏離友誼“無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則;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於瞭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等,因而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範圍狹窄。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感到孤獨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讓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規範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你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

實踐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衝突和苦悶,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和誇獎等。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大學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產生了不良情緒則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範,他們就能憑藉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和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於大學生個體來説,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為,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範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識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 大學生堪稱“準社會人”,還不是真正的社會人。他們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崗位後如何與領導、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如何儘快地適應社會生活等社會交往問題。然而大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直接影響到交際活動的質量。一個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際活動中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時,都能始終保持沉着穩定的心理狀態,根據所掌握的信息,迅速採取最合理的行為方式,化險為夷,爭取主動。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參加重大交際活動前,常會出現驚慌恐懼,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狀況,有的在交際活動開始後,甚至會出現心跳加快,四肢顫抖,説話聲調不正常的現象。那麼,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範,不僅滿足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社會化;而且,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3、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學生學的是高層次的道德規範,實際行為上卻往往達不到基礎道德的水平。這是與社交禮儀教育的缺乏分不開的。因為,禮儀是一種社會規範,是調整社會生活成員在社會中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社會規範主要包括法律規範和非法律規範兩大類別。禮儀是一種非法律規範,它主要包括道德規範、宗教規範、習俗、共同生活準則等。其中,道德規範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為,它是從社會生活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一種自覺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個人的內心信念來維持的。社會禮儀反映了人們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關係,是保證交往活動順利進行和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禮儀是一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可以豐富他們的禮儀知識,讓他們明確地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範,並指導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禮儀規範來約束自己行為,真正做到“誠於中而行於外,慧於心而秀於言”,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4、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知識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養大學生的內在品格和修養,也就是塑造大學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顯的教化功能。它作用於人的情感狀態,影響和改變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個性等,最終目標是較會大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做文明人。現在一般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倫理等學科中。而社交禮儀教育涵蓋了中國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見,社交禮儀教育更能直接地教會大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禮儀》課應完全可以納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之列,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在高校中推廣和普及,這有助於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5、社交禮教與有利於強化大學生文明行為,提高文明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交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因為講文明、講禮貌是人們精神文明程度的實際體現。普及和應用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通過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通過社交禮儀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培養大學生應對酬答的實際能力,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基本的文明教養。讓文明之花在我們校園遍地開放。如果人人講禮儀,我們的社會將充滿和諧與温馨。由此可見,社交禮儀的根本目標是要教育、引導全體公民自覺遵循社會主義禮貌道德規範以及相應的社交禮儀形式,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養成人們文明行為的習慣,促使良好社會風尚形成,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達到高度和諧與有序,努力推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交禮儀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交際能力等。社交在當今社會人際交往中發揮的作用愈顯重要。通過社交,人們可以溝通心靈,建立深厚友誼,取得支持與幫助;通過社交,人們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資源,對取得事業成功大有獲益。隨着人們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的機會日趨增多,如何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應對自如,凸顯個人魅力。通過《社交禮儀》節目VCD的學習,您會發現人生的改變從這一時刻開始。

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心得體會_大學生社交禮儀心得體會 篇3

“我是家裏的獨苗!”很多的我們會這樣和別人介紹自己。是的,目前,在校的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大都數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捧在手裏怕凍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只追求文化的分數,卻淡化了素質的教育。通過一學期大學生社交禮儀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

在為人處世上,我們要儘可能做到以下幾點。一,我們要保留意見:過分爭執無益自己且又有失涵養;二,我們正確的認識自我,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瞭解自己的優勢,並把握好它;三,取長補短: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四,言簡意賅:簡短的言語更容易讓人接受;五,做事決不抱怨:抱怨會使你喪失信譽。自己做的事沒成功時,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努力使事情晝圓滿。你為人處世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便決定了你這個人生會不會成功。

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喜歡追求時髦,大筆大筆的錢花在給自己的打扮上面,並理直氣壯的認為“本來就應該這樣,如果不這樣,那你就out了”。然而在更多的人追求所謂的漂亮的時候,卻忘記了服飾在禮儀中起到的作用。服飾也是一種文化,它會反映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精神面貌和物質文明的程度。一個人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他的容貌,禮儀也是從端正容貌和服飾開始的。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在公共場合,特別是一些十分鄭重的場合,一定是體態端正、服飾整潔、表情莊敬、言辭得體,這既是內在修養的表露,也是對他人尊敬的表現。可是在我們的大學校園,我卻看到了很多的穿着短裙,黑絲襪,腳蹬十幾釐米高的高跟鞋,我想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大學生的裝扮吧。

在所有學到的禮儀中,我認為最重要的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並不是一種禮儀,但我卻認為它是一個大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愛情是一個幾乎令所有的人都迷戀的名詞,幾乎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會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愛情。進入大學,只要你不低着頭走路,幾乎隨處都能看到成雙成對的戀人。甚至連你低着頭的時候,這一對對鴛鴦也會不斷的闖進你的視野內,因為他們或是坐在柳蔭下聊天,或是躺在草地上説悄悄話。對於談戀愛,在大學這個世界裏已經常見到讓人幾乎可以忽略的事情了,有些人甚至把談戀愛當作兒戲,竟然會比較誰的戀愛經驗更豐富;有的人會對大學裏沒有談戀愛的人持一種比較輕視的態度,認為他們沒有能力。在我認為,如果我不能遇到自己正真喜歡的人,那麼我寧可一個人穿梭在密密的人羣中。

李開復博士説,大學是人生的一個關鍵階段,也是人生中最後一次有機會系統的接受教育,所以,他認為大學生要擺正自己的戀愛觀。戀愛不要盲目的跟風,不要認為別人都有了女朋友或是男朋友,自己也一定要找一個,以這樣為初衷的的戀情往往是沒有好結果的,甚至可能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對雙方都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但是,並不是大學生談戀愛就沒有好的結果,因此絕不能把戀愛當成兒戲,一定要認清自己的方向,併為之好好努力奮鬥。希望所有的我們能夠建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培養理智的行為方式,塑造自身良好的人格,你定能釀就芳香四溢的人生,找到真正的屬於自己的感情停泊的港灣,讓生命的温度保持在楚天,讓燦爛的太陽照亮你的一生。

人生苦短,生命可貴,時間穿梭,一學期在轉眼間又過去了大半,在之前的十多周的大學生社交禮儀課上,我學到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懂得了如何去與周圍的人交流,知道了穿着如何才是最得體的,曉得了如何去看待戀愛這個敏感的話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w7edd8.html
專題